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时间:2019-05-14 03:2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篇: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道德规范现象: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如道德戒律、道德格言、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等。

2.道德的他律性:道德的他律性是指通过外部的道德教育或道德影响,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等形式,来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过程。

3.生命伦理学:即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4.护理道德品质:护理道德品质是指护士对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5.功利论:功利论是主张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或基本的评价标准,强调行为实际效果价值的普遍性和最大现实性的伦理学说,即强调效用原则和为最大多数人做最大的善事。

二、填空题

1.(上层建筑)2.(社会舆论)和(树立道德典范)3.(希腊)(亚里士多德)4.(人道主义)5.(南丁格尔)6.(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性)

7.《国际护士准则》(维护健康)和(减轻痛苦)。”8.(义务论)

9、(行为准则和规范)10.(应该)(不应该)11.(行为)(规则)

三、单选题

DDCBD BACDC BDDCC BB

四、问答题

1.简述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护理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2)护士间及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护理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3)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4)护士与护理科学、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护理伦理学研究的课题和对象。

2.请对当代护理伦理学的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1)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对护理伦理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2)避免医学高技术的应用出现的医患关系“物化”趋势;(3)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将有利于护理伦理难题的解决;(4)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兴起护士将发挥重要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答:(1)医生根据患儿父亲的请求对患儿家庭的其他人“说谎”是为了维护患儿家庭的和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医生这样做违背了作为一个医生应诚实的美德。比较恰当的作法是医生不要介入患儿家庭内部的事,让家人自己商量决定

(2)从义务论的要求出发,父亲对其子女有抚养的责任,当女儿的生命处于危急之际,父亲不愿捐肾的做法在道德上是有缺陷的,会影响家庭的和谐,在社会上会受到谴责,在个人良心上也是一件憾事;从效果论的要求分析,患儿的生命质量已很低,移植是否能成功或即使成功其生命质量又如何?况且患儿之父正值中年干事业的年龄,又有抚养另一子女的责任,万一出现移植后的合并症,这会影响事业和全家,故而从移植的代价/效应上思考,其患儿父亲不捐器官也是能够理解的。因此,只有其患儿父亲和全家去平衡,以决定是否让父亲捐肾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审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具备的处事慎重、严谨、周密、准确、无误的护理道德作风。

2.知情同意:指病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决定取舍,它实际上包含了知情、理解、同意或否决三个方面。

3.双重效应:是指某一个医护行为的有害效应并不是直接的、有意的,而是间接的、可预见的、非主观的效应。

4.患者的道德权利: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有的权力和必须保障的利益。

5.指导–合作型:护患双方在护理活动中都是主动的,护士充当指导者,患者接受护士的指导。

二、填空题

1(审慎与保密)、(荣誉与幸福)。2.(公共效用最大化)。

3.(护患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护患关系的平等性)和(护患关系的人文性)。4.(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5.(帮助患者自护)

6.(群众性)、(预防性)7.(自律慎独)8.(勇担风险,富有奉献精神)

9.(提高认识,默默奉献)10.(严守纪律,坚守岗位)11.(团结协作,互相监督)12.(态度诚恳,和蔼可亲)13.(作风严谨,精益求精)

三、单项选择题

CDBBA DCBDC BDBBD DA

四、问答题

1、简述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德论、义务论与功利论。(2)义务论就是确定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把医护人员的行为限定在合理范围内的理论。(3)护理美德与护理道德行为紧密相连。它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修养,锻炼而逐渐形成病人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的伦理观。它的运用充分发挥医学的整体效应,更好地指导医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2、健康教育伦理规范中加强人文修养包括哪些方面?

健康教育伦理规范中加强人文修养包括:(1)树立新的健康观,要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即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决群众的健康问题。(2)要扩大知识面,加强人文科学如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人类行为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3)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坚决同迷信、巫医、一切不科学现象做斗争。

五、案例分析题:

答:专科护士的伦理要求:

(1).热爱护理,乐于奉献。造口伤口护士树立了热爱护理,乐于奉献的观念,在已经决定为患者实施第二次手术,病房护士长与医生协商请造口伤口护士进行会诊,对坏死组织进

行清创去除黑痂,调整用药治疗方案和精心护理,当看到坏死结痂逐渐去除、新鲜的组织生长良好、患者伤口逐渐愈合的时候,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的打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医生的赞许,显示了自身的价值。

(2).乐于传授,扎根临床。专科护士应具备本专业较强的临床观察、评估和处理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基础和专科操作技能。当造口伤口护士仔细查看了患者伤口认真分析情况后,决定使用药物清创的办法去除黑痂,推迟二次手术的安排,才取得医生的支持。(3).勤于钻研,促进学科发展。此案例中,造口伤口护士做到了勤于钻研、积极开展护理科研,使专科护士的知识技能得以不断更新、拓宽和提高,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意识现象是指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2.伦理学: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客体的科学,即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护理道德品质:护理道德品质是指护士对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4.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受到损伤。5.护患非技术关系:是指护患双方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护理技术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利益、价值、法律和文化关系。

二、填空题

1.(独立思考,主动护理)2.(刻苦钻研,不断进取)3.(一视同仁,尊重患者)4.(严于律己,保护患者)5(高度的社会责任感)6.(果断)(审慎)7.(关心和抚慰临终患者家属)

8.(一视同仁)9.(安全的手术环境)。10.(操作过程)(认真履行告知义务)。11.(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12.(术前准备)13.(关心患者、体贴入微)14.(为患者谋福祉)15.(《纽伦堡法典》)16.(伦理审查委员会)

三、单项选择题

CCBDA CBABC BCBBC DC

四、问答题

1、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是什么?

(1)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2)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3)表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4)提高了临终关怀工作者的伦理水平

2、简述普通手术术后护理伦理要求?

(1)严密观察(2)勤于护理(3)减轻痛苦(4)促进康复

五、案例分析题

答: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是在II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扩大试验的人数,其目的是在药物疗效初步肯定后进一步收集药物有效性的证据,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该案例中的药物III期临床试验是一种抗肿瘤的药物,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必须确认实体肿瘤并停用抗肿瘤治疗3个月的患者才能作为受试者。根据通常的做法,确认实体肿瘤后首选手术治疗,有些病人在术前、后还要进行抗肿瘤的药物治疗。除非II期药物临床试验结果证明这种试验药物优于目前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否则为了药物临床III期试验让受试者暂停手术或手术加药物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都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将受试者利益放在首位的伦理原则。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护理管理道德:调整护理管理中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为护理管理道德。2.护理道德意志:是护士选择护理道德行为的决断能力和履行护理道德义务中自觉克服困难、障碍的毅力。

3.护理道德情感:是护士在护理道德活动中对护理道德关系和护理道德行为的内心感受及其态度的体验。

4.内心信念:是指护士发自内心的对护理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对自己行为进行善恶价值评价的精神力量。

5.安乐死: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临死亡状态时,由于肉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和其亲属的要求下,经过一定的法律、道德及医学程序,用医学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二、填空题

1.(组织、引导)2.(政治素质)(心理素质)3.(非权力)4.(施教)(外部)5.(保守性)6.(道德意识)7.(境界)

8.(基础)和(条件)9.(预见性缺陷)(意外性缺陷)10.(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11(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12.(禁止器官买卖)。

三、单项选择题

BCDDA ADBBA DACDB AC

四、问答题

1、护士应如何树立护理道德理想?

护士要树立护理道德理想必须:(1)端正对护理工作的态度,热爱护理专业(2)勤奋学习,为护理专业的现代化而奋斗(3)明确方向,树立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崇高境界。

2、简述确定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更科学地决定是否延长一个人的生命(2)能够及时抢救假死状态(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4)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五、案例分析题

答:重症监护室刘护士行为:其一符合动机与效果统一,她既有救治病人的良好的动机,行动后又产生了好的效果;其二符合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刘护士不仅有抢救的目的,而且采取一边迅速向值班医生报告,一边打开呼吸机,做好二次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手段也是十分妥当,其三由于发现早,医护密切配合,符合医护关系伦理中“平等与协作”,故二次开颅手术顺利,病人得救。

第二篇:2011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1最新电大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本答案为精心整理版

作 业 1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c4、C5、D6、C7、B8、A9、B10、C11.C12.D

13.A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CD3、ABC4、BCD5、BCD

三、填空题:

1、(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民主与公正)、(当好社会的公仆)

3、(勤政)、(要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方向的)、(强度的)

5、(输送新知识)、(传递新信息)

四、简答题.“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

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

3.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因而,行政效率观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一个,在坚持行政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行政价值理念。

4、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P64)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行政态度?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正确的行政态度。即:第一,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所从事的事业、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第二,正确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矛盾;第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必须正确对待生死考验。

五、论述题.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题要点:(1)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理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 1

作用,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 研究行政伦理学的 必要性和意义。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答题要点:(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它要求行政人员充分认识到: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都应得到尊重;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位在行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摒除行政职位等级和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说明: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和凝聚机制,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心情舒畅地工作、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防错、纠错机制。坚持公共行政的民主观,根据民主的要求去建立和调整行政关系,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处于有效监督之下,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维护行政管理工作良性运转。

3、简述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答题要点:(1)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第一,认知阶段。即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行政作风的阶段;第二,认同阶段。即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第三,践行阶段。即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于实践的阶段。(2)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体会。

作 业 2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D4、B5、C6、D7、D8、D9、B10、C11.D12.B

13.A14.C15.C

二、多项选择题

1、BCE2、AB3、ABCDE4、ABDE5.CE

三、填空题

1、(行政良心)、(行政良心)

2、(行政人员个人)、(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者全体)

3、(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经济和社会协调)

4、(效率)、(公正)

5、(行政条例、规章)、(伦理道德禁)

四、简答题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

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一丝不苟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

平庸,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应具有的遵循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机会的所有法律和规章的意识。

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责任。

5、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因为: 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六、论述题: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的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表现为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根据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去认真体察、自觉认识和努力发现行政良心的主观追求;第二,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只要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就会走向形成行政良心的结果。(2)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第一,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注意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发生之前,自觉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作为自己行为动机,发挥行政良心对行为动机选择的调控作用;其次,在行政行为中,自觉发挥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制作用;再次,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发挥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答题要点:(1)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答题要点:(1)行政人员的 “ 自律 ”。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 “自律”是 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 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 “ 自律 ” 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 “ 自律 ” 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 “ 他律 ” 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作 业 3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B5、C6、A7、D8、C9、D10、C11.C12.D

13.D14.C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D3、ABCDE4、ABCD5.ABD

三、填空题

1、(社会价值)、(自我意识)

2、(导向与示范)、(惠及社会)

3、(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4、(欲望).(理性)

5、(道德要求)、(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P187)

(1)责任一般说来是依法而定或习惯约定的应当作为或不作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违反了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行政荣誉可以被放弃、被忽视和受到轻视,而责任则是行政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

(2)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

(3)行政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从行政荣誉的形成过程看,荣誉与责任有着密切的关系。

(4)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

第一,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例如:(1)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2)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避免虽然一度有过争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第三,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第四,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哪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5、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1)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在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

(3)在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4)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实施;

(5)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度。

六、论试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答题要点:(1)荣誉与利益、责任三位一体。行政人员只有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最高价值追求,并付诸实践和履行责任,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与尊敬,才能获得荣誉。利益、责任统一于对行政荣誉的不断追求之中。(2)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可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综合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3)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行政人员应为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履行责任,不应以追求行政荣誉和个人利益为价值目标。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答案要点:(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渴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要求政府制度建设走向道德化,实现行政人员个体存在之道德性。(2)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这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试论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

答案要点:(1)行政伦理规范及其本质。行政伦理规范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行政伦理规范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2)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具有客观性;第二,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具有主观性。在阶级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性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作 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A4、B5、C6、D7、D8、C9、B10、A11.B12.C13.A

14.C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CE3、ABCDE4、ABCD5.ABC

三、填空题

1、(内隐性)、(稳定性)

2、(信任关系)、(当务之急)

3、(社会评价)、(自我评价)

4、(社会舆论)、(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

5、(指导)、(规范)

四、简答题

1.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就行政管理而言,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包括国家政权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了广泛信任和忠诚,人们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合法性可以提升可预测性,拥有合法性,政府官员可以计算出哪些事情被期望他们去做;对公民来说,它们也可以预测到他们会怎样被官员们对待。从这一意义看,合法性概念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在内。

2、政府信任关系中,政府应在权力道德方面政府应如何作为?(P271)

应该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包括:(1)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2)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3)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3.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意义及内容。

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根据正确的原则去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相互信任、合作的良性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认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需要遵循利益一致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公开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4、简述内部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

参考课本308-3091)、自我监督;2)、行政监督;3)、审计监督

5..简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这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约束机制建设,对健全行政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二,这是行政体系自身健康运转的有效保证;第三,这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为行政体系的健全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行政人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现的。其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概括为: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树立良好的行政人员形象;第二,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充分营造学习和教育的环境;第三,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磨炼。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答题要点:(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 结合实际 说明 :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3)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2.如何理解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

答题要点 :(1)什么是社会舆论。舆论 是行政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由口头议论和大众传播两方面构成。口头议论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评价客体进行评论、肯定、赞扬、指责和贬斥的活动,通过街谈巷议、彼此相传的形式,对评价客体施加影响。大众传播则是利用一定的传播工具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对被评价人施加影响,并在更大范围内起到抑恶扬善的作用。(2)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有重要作用。社会舆论这种道德评价方式对于培养行政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抑制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够产生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强大的社会舆论来作为保障。(3)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总之是要通过倡导积极的、正确的舆论去抵制和压倒错误的舆论,努力消除和减少错误舆论在社会中的不良影响。要做到:第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第二,坚持以“发展是硬道理”作为我们当前引导社会舆论的主线,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评价作用,协调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答题要点 :(1)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发展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第三篇: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一、名词解释

1.道德规范现象: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如道德戒律、道德格言、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等。2.道德的他律性:道德的他律性是指通过外部的道德教育或道德影响,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等形式,来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过程。

3.生命伦理学:即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4.护理道德品质:护理道德品质是指护士对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5.功利论:功利论是主张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或基本的评价标准,强调行为实际效果价值的普遍性和最大现实性的伦理学说,即强调效用原则和为最大多数人做最大的善事。

1.审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具备的处事慎重、严谨、周密、准确、无误的护理道德作风。

2.知情同意:指病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决定取舍,它实际上包含了知情、理解、同意或否决三个方面。

3.双重效应:是指某一个医护行为的有害效应并不是直接的、有意的,而是间接的、可预见的、非主观的效应。4.患者的道德权利: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有的权力和必须保障的利益。

5.指导–合作型:护患双方在护理活动中都是主动的,护士充当指导者,患者接受护士的指导,与之密切合作,可以对治疗护理效果提供信息,提出意见和要求,护患关系是融洽的。

1.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意识现象是指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2.伦理学: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客体的科学,即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护理道德品质:护理道德品质是指护士对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4.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受到损伤。

5.护患非技术关系:是指护患双方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护理技术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利益、价值、法律和文化关系。

1.护理管理道德:调整护理管理中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为护理管理道德。

2.护理道德意志:是护士选择护理道德行为的决断能力和履行护理道德义务中自觉克服困难、障碍的毅力。3.护理道德情感:是护士在护理道德活动中对护理道德关系和护理道德行为的内心感受及其态度的体验。

4.内心信念:是指护士发自内心的对护理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对自己行为进行善恶价值评价的精神力量。5.安乐死: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临死亡状态时,由于肉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和其亲属的要求下,经过一定的法律、道德及医学程序,用医学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二、填空题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因而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2.道德还激励人们改造(社会舆论)和(树立道德典范)

3.规范伦理学是由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首创的,因此他又被人们称之为“伦理学之父”。4.护理的本质是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力,这体现了护理的(人道主义)。5.1860年(南丁格尔)在伦敦圣多玛医院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6.1941~1942年毛泽东同志两度为护士题词,其内容是(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性)。

7.2006年颁布的国际护理学会最新一次 审查和修改 的《国际护士准则》,强调护士有四项基本职责 :“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和(减轻痛苦)。”

8.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美德论、(义务论)、效果论和关怀论。

9、护理道德品质是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10.义务论的具体表达形式是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是道德的。

11.功利论分为两种类型:(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

1.护理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包括权力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荣誉与幸福)。2.功利主义理论强调混合各种标准以获得(公共效用最大化)。

3.护患关系的特点:(护患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护患关系的平等性)和(护患关系的人文性)。4.护患关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便。5.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要点和特征是“(帮助患者自护)”。6.社区卫生护理的特点是;(群众性)、(预防性)、经济性、全程性。

7.从事家庭病床护理的护士深入病人家中服务,(自律慎独)是一项重要的行为原则。

8.社会重大灾害急救的护理道德规范是:(1)恪守职责,发扬人道主义精神;(2)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3)(勇担风险,富有奉献精神)。

9.由于大量重复劳动使护理人员产生麻痹或倦怠情绪,护理人员需做到(提高认识,默默奉献)的伦理要求。10.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拈轻怕重、不挑拣班次,是基础护理伦理要求中(严守纪律,坚守岗位)的具体体现。11.当护士发现医嘱内容不全时向医生提出质疑,是基础护理伦理要求中(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的具体体现。

12.当患者由于缺乏卫生知识对病史陈述不清时,当患者因涉及隐私而隐瞒病史、掩饰病情时,护理人员应当遵循(态度诚恳,和蔼可亲)的伦理要求开展工作,使患者理解、配合。

13.对胎儿的检测要细致认真,记录清楚;在观察待产妇产程时记录要详细、客观、及时、准确;接生时要尽量保持会阴完整;这是妇产科护理伦理中的(作风严谨,精益求精)具体体现。

1.在整体护理中,无论患者年龄大小,每一个都是独特的,都会有不用于其他人的需要和问题,都需要护理人员的(独立思考,主动护理)。

2.在整体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还需要具有观察、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是整体护理提出的要求。

3.在心理护理中,对不同种族、肤色、年龄、性别、政治与社会地位的患者都要给以平等的待遇和良好的护理,体现了护理人员(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的道德品质。

4.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言谈举止严谨有度,保持恰当的护患关系,不利用与患者建立的良好关系谋取利益或发展超出 工作范围的关系,体现了护理人员(严于律己,保护患者)的道德品质。

5.急诊护理人员从维护患者的利益出发,灵活主动而不失时机地给患者以救治,不能借口等待医生而耽误患者的救治,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护理伦理要求。

6.危重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要求护理人员头脑冷静,正确地进行判断,(果断)地配合医生予以处理,(审慎)行动,做到胆大心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7.临终患者的家属面对深受疾病折磨的亲人或将失去亲人的现实,身心疲惫,心情沉重,护理人员应遵循(关心和抚慰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伦理要求帮助家属。

8.对自杀者,不埋怨责怪,对酗酒、斗殴致伤者不歧视,应本着(一视同仁)精神予以救治。9.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安全的手术环境)。

10.说明麻醉的大致情况和(操作过程),使患者对麻醉方式和过程心中有数,减少或消除对麻醉的恐惧心理。是落实护理伦理要求中的(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11.护理人员了解手术治疗方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手术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检查各种仪器,(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的术前护理伦理要求。

12.当接患者前往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13.手术中,护理人员通过落实()的手术护理伦理要求,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14.医护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患者谋福祉),同时也是护理科研选题的出发点。15.人体试验的第一个国际伦理准则是(《纽伦堡法典》)。16.人体实验的伦理审查组织是各级(伦理审查委员会)。

1.护理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引导)护士达到护理管理目标。

2.护理领导者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3.作为一个优秀的护理领导者手中虽然有权利,但要以(非权力)影响为主。

4.护理道德教育是对护士群体的外部(施教)、塑造的过程,是护士道德品质形成、提高的(外部)因素。5.情感比认识具有更大的(保守性),改变情感比改变认识要困难。

6.意志是护理道德行为的杠杆,因此锻炼护士的(道德意识)是护理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7.“慎独”既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又是护理道德修养的(境界)。

8.护理道德评价是进行护理道德监督的(基础)和(条件),护理道德监督则是进行护理道德评价的重要保证,两者都是搞好护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9.护理行为的缺陷分为(预见性缺陷)(意外性缺陷)和过失性缺陷。10.护理道德评价的方式有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11.安乐死通常被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

12.关于器官商业化问题,我国政府在2007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规定(禁止器官买卖)。

三、单项选择题

1.道德规范是一种(D)非制度化规范 2.道德精神是一种特殊的(D)实践精神

3.道德的教育功能不可能(C)替代自身的道德修养 4.属于道德意识现象的是(B)道德行为 5.属于道德活动现象的是(D)道德修养 6.属于道德规范现象的是(B)道德誓言

7.集中体现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统一的是(A)道德规范

8.“人命之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句名言出自(C)孙思邈 9.“贫富虽殊,药施无二”这句话出自(D)龚廷贤

10、为穷人治病不取酬的事迹“杏林春暖”的典故是称颂医学家(C)董奉

11.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行为和清洁习惯,要忠于他的职守,要对病人有深厚的感情,满足病人的需要,遵从医生的指导”这段话出自(B)妙文集 12.南丁格尔(D)英国人

13.提出“博击医源,精勤不倦”的是(D)孙思邈 14.最早构建较完整美德论体系的是(C)亚里士多德 15.不属于护理道德品质特点的是(C)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 16.规则义务论的典型代表是(B)康德 17.规则功利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是(B)密尔

1.属于道德基本范畴的是(C)权力与义务

2.道德规范对护士的行为可以起到评价和激励作用的是(D)荣誉 3.道德的基本问题应当是(B)人际关系问题

4.以护士应该或不应该以及如何做才是道德的为具体形式的护理伦理学理论被称为(B)义务论 5.公益思想属于(A)道义论的范畴 6.不属于信息告知的形式(D)短信告知

7.在护患的 相互交流中,护士尽量不使用什么语言(C)专业性 8.当代医护关系是一种(B)交流-主从关系 9.护患关系额本质属于(D)服务性

10.护患双方的非技术关系是(C)双向关系

11.家庭病床的护理伦理规范是(B)自律慎独,保守秘密 12.健康教育的护理道德规范是(D)面向农村和深入基层 13.社区卫生护理的道德规范是(B)恪守职责,人道精神

14.社会重大灾害急救的护理道德规范是(B)勇担风险,富有奉献精神

15.普及宣传健康知识,采用标准预防措施,做好终末处理是传染科护理伦理要求中(D)预防为主,对全社会负责 16.定期巡视病房,检查危险物品,了解患者心理等,是精神科护理伦理中„的体现(D)保证安全,环境温馨 17.为防止长期患病、疗效不明显的危重老年患者发生意外,应作为工作重点的是(A)关心、帮助老年患者

1.在责任制护理及系统化整体护理中,护士承认的责任不变,期重要的道德条件是(C)承担责任,高度自觉 2.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及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心理护理的技术水平,符合„德需要(C)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3.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改变不良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B)换位思考,理解患者

4.门诊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期望较早解除病痛的心理需要,减少人多拥挤、环境嘈杂造成的心理负担,应做到护理伦理要求为(D)热情接待,主动服务

5.门诊护理人员保持诊室内一医一患,是遵循门诊护理伦理要求中(A)尊重患者,保护隐私

6.要求加号患者在常规挂号患者后就诊,并在候诊时让患者先做常规化验,是遵循门诊护理伦理(C)维护公正,合理安排 7.对患者的病情疑点或出现的治疗反应及意外不轻易放过,做到(B)审慎从事,严谨认真

8.迅速投入抢救,争分夺秒,把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充分体现医护人员敬业精神和(A)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 9.对危重患者,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危险征兆,立即配合医生抢救,护理伦理要求是(B)机警和敏捷

10.为使患者能以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迎接手术,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解除其疑虑,做好(C)术前心理护理

11.为配合新德手术术式或特殊手术,护理人员需参与讨论,了解要求,是落实术前护理伦理要求中的(B)积极参与手术方案的制定

12.护理人员配合手术要眼明手快、准确无误,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或疑点,保障手术安全,落实手术护理伦理要求中(C)操作熟练,认真负责

13.护理人员要服从手术全局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相互尊重、支持和理解,做到(B)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14.最能体现护理科研人员高尚情操的人体实验的是(B)自体实验 15.人体实验必须坚持受试者(C)知情同意

16.下列人体实验必须立即终止的是(D)出现了严重危害受试者利益的现象 17.在下列伦理审查目的的提法中,错误的是(C)保证研究结果与预计结果的吻合性

1.不能够调动护士积极参与管理的是(B)管理者不允许护士产生逆反心理 2.在护理领导者的素质中,从事管理的关键、核心条件是(C)道德素质 3.护理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不包括(D)威慑作用

4.护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环节是通过教育,对护士导之以行,并(D)形成道德习惯

5.利于护士加强护理道德修养,达到”慎独“境界的是(A)培养”慎独“精神必须打消一切侥幸、省事的念头 6.构成护理道德品质的要素是(A)护理道德情感

7.在护理行为缺陷中,与护士道德责任最有直接、明显关系的是(D)预见性缺陷 8.护士行为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基础是(B)护理实践 9.属于护理道德活动范畴的是(B)护理道德评价 10.护理道德评价的依据是(A)动机与效果

11.护理道德评价是道德的评价善与恶标准在护理活动中的具体化,基本标准主要有(D)有利 12.器官移植涉及卫生资源分配的正义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A)宏观与微观

13.器官移植的相关标准中涉及卫生资源分配的伦理问题的社会标准是是我国(C)患者的社会价值

14.我国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不允许实施(D)无性生殖(克隆)15.下列不属于脑死亡的四个标准时(B)心跳停止

16.非指令性遗传咨询对咨询师提出的一般伦理要求是(A)尽量保持中立

17.在涉及人类胚胎的实验研究中,目前认为实验被允许是在受精卵结合之后的(C)14天之内

四、问答题

1.简述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护理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2)护士间及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护理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3)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4)护士与护理科学、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护理伦理学研究的课题和对象。2.请对当代护理伦理学的发展前景作一展望。(1)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对护理伦理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2)避免医学高技术的应用出现的医患关系“物化”趋势;(3)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将有利于护理伦理难题的解决;(4)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兴起护士将发挥重要作用。3.简述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美德论、义务论与功利论。(2)义务论就是确定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把医护人员的行为限定在合理范围内的理论。(3)护理美德与护理道德行为紧密相连。它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修养,锻炼而逐渐形成病人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的伦理观。它的运用充分发挥医学的整体效应,更好地指导医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4.健康教育伦理规范中加强人文修养包括哪些方面?

健康教育伦理规范中加强人文修养包括:(1)树立新的健康观,要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即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决群众的健康问题。(2)要扩大知识面,加强人文科学如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人类行为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3)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坚决同迷信、巫医、一切不科学现象做斗争。5.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是什么?(1)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2)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3)表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提高了临终关怀工作者的伦理水平6.简述普通手术术后护理伦理要求?

(1)严密观察(2)勤于护理(3)减轻痛苦(4)促进康复 7.护士应如何树立护理道德理想?

护士要树立护理道德理想必须:(1)端正对护理工作的态度,热爱护理专业(2)勤奋学习,为护理专业的现代化而奋斗(3)明确方向,树立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崇高境界。8.简述确定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更科学地决定是否延长一个人的生命(2)能够及时抢救假死状态(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4)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五、案例分析题:

1.某患儿,女,5岁,因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3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医生与患儿父母商讨,同意家属进行活体肾移植。经检查,其母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且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父商量作为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医生虽然不太满意还是按照患儿父亲的意图做了。{请对上述案例中的医生的行为进行伦理分析,并分析患儿父亲的做法是否符合义务论与效果论的要求} 答:(1)医生根据患儿父亲的请求对患儿家庭的其他人“说谎”是为了维护患儿家庭的和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医生这样做违背了作为一个医生应诚实的美德。比较恰当的作法是医生不要介入患儿家庭内部的事,让家人自己商量决定

(2)从义务论的要求出发,父亲对其子女有抚养的责任,当女儿的生命处于危急之际,父亲不愿捐肾的做法在道德上是有缺陷的,会影响家庭的和谐,在社会上会受到谴责,在个人良心上也是一件憾事;从效果论的要求分析,患儿的生命质量已很低,移植是否能成功或即使成功其生命质量又如何?况且患儿之父正值中年干事业的年龄,又有抚养另一子女的责任,万一出现移植后的合并症,这会影响事业和全家,故而从移植的代价/效应上思考,其患儿父亲不捐器官也是能够理解的。因此,只有其患儿父亲和全家去平衡,以决定是否让父亲捐肾

2.患者李某,男,46岁,生殖器外伤,泌尿外科手术后由于生殖器局部感染和缺血导致部分组织坏死结痂,医生使用抗生素和多次伤口换药后虽然感染得以控制,但是局部情况并没有好转,已经决定为患者实施第二次手术对坏死组织进行切除,患者面临着很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打击。病房护士长与医生协商请造口伤口护士进行会诊,医生由于对造口伤口护士的工作不很了解,对会诊并没有寄予希望。当造口伤口护士仔细查看了患者伤口并认真分析情况后,决定使用药物清创的办法去除黑痂,推迟二次手术的安排,并取得了医生的支持。造口伤口护士主动、负责地多次为患者换药,调整用药治疗方案和精心护理,当看到坏死结痂逐渐去除、新鲜的组织生长良好、患者伤口逐渐愈合的时候,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的打击,医生对造口伤口护士的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以造口伤口护士的行为,阐述专科护士的伦理要求}

答:专科护士的伦理要求:

(1).热爱护理,乐于奉献。造口伤口护士树立了热爱护理,乐于奉献的观念,在已经决定为患者实施第二次手术,病房护士长与医生协商请造口伤口护士进行会诊,对坏死组织进行清创去除黑痂,调整用药治疗方案和精心护理,当看到坏死结痂逐渐去除、新鲜的组织生长良好、患者伤口逐渐愈合的时候,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的打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医生的赞许,显示了自身的价值。

(2).乐于传授,扎根临床。专科护士应具备本专业较强的临床观察、评估和处理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基础和专科操作技能。当造口伤口护士仔细查看了患者伤口认真分析情况后,决定使用药物清创的办法去除黑痂,推迟二次手术的安排,才取得医生的支持。

(3).勤于钻研,促进学科发展。此案例中,造口伤口护士做到了勤于钻研、积极开展护理科研,使专科护士的知识技能得以不断更新、拓宽和提高,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3.某药厂请求某医院肿瘤科对某种药物进行三期临床观察试验,该药物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作用而抑制肿瘤生长。根据药物临床观察试验要求,选择受试者的标准之一是确诊实体肿瘤并停用抗肿瘤治疗3个月的患者。{请你对这三期临床观察试验进行评价,即选择受试者的标准是否合理,并说明它存在什么伦理问题?}

答: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是在II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扩大试验的人数,其目的是在药物疗效初步肯定后进一步收集药物有效性的证据,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该案例中的药物III期临床试验是一种抗肿瘤的药物,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必须确认实体肿瘤并停用抗肿瘤治疗3个月的患者才能作为受试者。根据通常的做法,确认实体肿瘤后首选手术治疗,有些病人在术前、后还要进行抗肿瘤的药物治疗。除非II期药物临床试验结果证明这种试验药物优于目前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否则为了药物临床III期试验让受试者暂停手术或手术加药物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都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将受试者利益放在首位的伦理原则。

4.某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脑出血病人行开颅手术,术后连夜送至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护士刘某认真仔细护理病人,随时检测生命体征,应对病情一切变化,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为目标。次日凌晨4时,护士发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达32次/分,脉搏快而弱,血压低至60/40Hg,双侧瞳孔不等大,她预感到颅内出血,一边迅速向值班医生报告,一边打开呼吸机,做好二次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故二次开颅手术进展及时顺利,证实了病人脑部又有一动脉破裂出血,由于发现早,医护密切配合,手术成功,病人得救。{请对护士刘某行为作出道德评价}

答:重症监护室刘护士行为:其一符合动机与效果统一,她既有救治病人的良好的动机,行动后又产生了好的效果;其二符合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刘护士不仅有抢救的目的,而且采取一边迅速向值班医生报告,一边打开呼吸机,做好二次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手段也是十分妥当,其三由于发现早,医护密切配合,符合医护关系伦理中“平等与协作”,故二次开颅手术顺利,病人得救。

第四篇:《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伦理——第4页

2、行政道德——第4页

3、行政态度——第72页

4、行政作风——第81页

二、填空题:

1、道德本质发展规律

2、民主与公正“当好社会的公仆”

3、勤政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方向强度

5、输送新知识传递新信息

三、单项选择题:

1、C.亚里斯多德

2、B.柏拉图

3、A.孔子

4、B.行政伦理学

5、C.重德轻法

6、C.最高统治者的授权

7、C.工具理性

8、C.确立完善人格

9、D.态度

10、C.行政态度

四、多项选择题:

1、ACD2、ACD3、ABC4、ABCDE

五、简答题: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第3页

2、为什么要建立行政伦理学科?第21页

3、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第26页

4、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行政态度?第77页

六、论述题: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第21页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进行管理工作的意义。第50页

3、简述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第83页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良心——第91页

2、行政良知——第102页

3、行政责任意识——第134页

4、自律——第165页

二、填空题:

1、行政良心行政良心

2、个人社会

3、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4、效率公正

5、行政条例、规章伦理道德、禁令

三、单项选择题:

1、C.道德意识

2、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3、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4、D.19世纪末

5、D.行政义务

6、D.为人民服务

7、D.二者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

8、B.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如果仅仅违反行政纪律规范而没有突破法律规范的话,只承担行政纪律责任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9、A.警告

10、C.康德

四、多项选择题:

1、BCE2、AB3、ABCDE4、ABDE

五、简答题: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第92页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第96页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132页

4、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第155页

六、论述题:

1、行政良心与行政良知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第103页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第140页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第164页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荣誉——第169页

2、职业荣誉——第169页

3、行政人格——第199页

4、行政伦理规范——第229页

二、填空题:

1、社会价值自我意识

2、导向与示范惠及社会

3、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4、欲望和行为理性

5、道德要求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三、单项选择题:

1、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2、A.责任可以放弃

3、A.行政荣誉机制

4、A.认知理性

5、D.行政信念

6、C.行政习惯

7、C.《大诰》

8、D.《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9、D.求真务实,不需要创新精神

10、D.行政伦理规范的客观性主要是讲起存在形式是客观的四、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DE4、AB

五、简答题:

1、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第191页

2、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200页

3、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哪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第207页

4、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第229页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第179页吗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产中制度的作用?223页

3、试论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第237页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组织间的信任关系——第272页

2、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第276页

3、行政道德评价——第291页

4、行政伦理监督——第299页

二、填空题:

1、内隐性稳定性

2、信任关系当务之急

3、社会评价自我评价

4、社会舆论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

5、指导规范

三、单项选择题:

1、C.行政相对人

2、D.趋近性

3、A.社会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

4、B.政府信任感的高低

5、C.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6、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7、A.不存在超时代、超阶级、超民族的“统一适用”的善恶标准

8、B.不同行政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9、C.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

10、A.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E2、CE3、ABCDE4、ABCE

五、简答题:

1、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第262页

2、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意义及内容。第280页

3、简述内部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第308页

第4、简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第316—318页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第287页

2、如何理解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第296页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第313—315页

第五篇: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4 心理学作业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 方法。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11.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根据对立过程理论,随着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4.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6.系列位置效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8.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10.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11.词频与语境: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

境。

12.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的过程。14.电报式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弗罗金和罗德曼认为,不存在三词语阶段,因为儿童一 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将这一时期的语言称为电报式语言。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介词和冠词等。

1.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2.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学而能的。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就是因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

产生的感受。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4.心境、激情和应激: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5.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而产生原动力,由此推动个体的行为。

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7.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8.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9.成就目标:是指“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标的认知表征

”,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一种信念系统”。

10.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1.能力与智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一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

12.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1.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2.气质与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7.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8.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

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 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

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10.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

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 分发挥个人潜能。、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的阶段。检验策略就是将问题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结果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如果方案执行的结果导致问题解决,说明原有的策略是正确的;如果不能验证,就需要重新选择策略。4.试述语言获得的阶段与语言获得的理论。语言获得的阶段:

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婴儿由一个生物学上的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开始发出一些人类语言中存在的音节。单词语阶段,开始使用只有一个音节的单词语。电报语阶段,开始使用由两个或更多词语组成的电报体语言。语言胜任阶段,开始学习掌握语法规则,并逐渐学会使用符合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子。

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论。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的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结实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二)先天因素说。与后天学习理论截然不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能力。他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两个层次: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现是以前者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的。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表情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姿态表情。表情起着求偶、顺从、维持接触行为以及警告、求救和威胁等信号作用,在人类,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面部表情: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一种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面部分为额眉-鼻眼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等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响应的情绪。将各区肌肉的细微活动综合起来就可表达不同的情绪。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愉快时:额眉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部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部分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笑的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动作方面的表现。其中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动作部位。欢乐:手舞足蹈;悔恨:顿足捶胸;惧怕:手足失措;虔诚:肃立低头。

语调表情:情绪发生时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声音低沉缓慢;愤怒时说话大声而严厉;撒谎时声音会比平时高一些;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讲出,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你干吗” 升

调表示怀疑;降调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情绪识别是借助于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而实现的。面部表情如果和姿态表情与语调表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2.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当儿童可以爬行或走路时,就采取接近或回避等方式调节情绪。(2)控制和修正策略。如给哭叫的小弟弟玩具等。

(3)注意转换策略。如婴儿通过用转移陌生人的注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4)认知重评策略。(5)表达抑制策略。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6)合理表达策略。如把愤怒转换为笑。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⑴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学生亲身经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⑵树立学习榜样。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⑶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目标还要具有挑战性,即具有一定的难度。⑷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做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做批评的目标。(2)培养学生的胜任力。为学生提供最佳挑战。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可采取变化刺激,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改变常规的教学秩序。外部动机的激发:

(1)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

(2)组织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3)正确运用奖励。要注意奖励的选择,奖励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4)慎重使用惩罚。首先,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违归,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始惩罚工作。其次,惩罚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个体。

(5)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5.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

第二,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别,个体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第四,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6.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1)遗传因素。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

(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早期经验的作用、早期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3)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4)人格特征的影响。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1、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首先,从起源上看,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的影响,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生命开始时是无性格可言的,它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其次,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是明显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性格,改变也要容易些。最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密切而又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首先,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和表现形式。譬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最后,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在家庭环境 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以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3.试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如:很多保健品广告中经常采用“某某专家推荐”的说法。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4)信息接收者特征。信息接收者特征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4.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当儿童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的是朋友。朋友会以同盟军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其坚强的后盾。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开放、客观、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自信自尊

(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待人真诚,尊重宽容,坦诚相处,能沟通,拥有良好的关系

(三)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四)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勇于改变,灵活有弹性,合理评估现实,客观面对现实

(五)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能满足合理的需要,情绪稳定、坦率、自然、乐观、有调适能力

(六)人格和谐完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感,有创造力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与和自己相似的、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4)适度休闲。适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5)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得与失,即可长久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下载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理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

    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

    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证据学作业1 一、 问答题1、 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证据学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作为证据学研......

    形成性考核册四答案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行为,是在描述管理会计的哪个目标。(C) A、 规划目标......

    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P3) 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大全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早确认、保护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1 及参考答案(第 1-3 章)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 。前者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