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 提纲
哲学 提纲.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27721297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讲 走近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 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1、社会历史条件
2、自然科学前提
3、思想理论来源
1、社会历史条件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政治条件
2、自然科学前提 19 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
3、思想理论来源 19 世纪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英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斯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和诞生标志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思考题
1、世纪之交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思想家和最伟大的哲学家?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2、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3、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说或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根 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 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其二,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其三,是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三、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 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和静止的,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
3、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
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并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和几种具体的物 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迄今为止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但并不意味着唯物主义的发展到此为止。
(二)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辩证法 ?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
3、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
3、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4、简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统一)。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实现了本体论 和认识论的统一)。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三,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的局限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 标志着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一,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将导致——?
(二)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 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静止的表现形式 一是指一事物相对其它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在运动和静止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其一,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其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思考题
1、物质观的历史演变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4、什么是静止?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第三讲 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从动物的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4
(二)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唯心主义与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庸俗唯物主义: 19 世纪流行于德国的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的思想观点。它把意识也 看作是物质。
三、意识的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性)的含义 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主动创造性
3、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4、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必须通过实践
3、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受段
4、恰当的估计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的对立
1、二元论:
2、唯心主义: 统一于意识、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心、感觉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精神
3、唯物主义:统一于物质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机械、呆板的统一 5 辩证唯物主义:多样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统一观的基本思想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 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 性。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大厦的基石,是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起点,也 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 的结论。思考题
1、意识的起源、本质、能动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
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第一,客观性 ?第二,普遍性 ?第三,多样性 ?第四,条件性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运动、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趋势。包含两个方面: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内部矛盾,也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外部矛盾,也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政策的理论依据。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 性质的特殊性 地位的特殊性(力量的不平衡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第一,克服式 第二,同归于尽式 第三,融合式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比个性深刻 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思考题
1、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3、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及其意义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5、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6、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的含义
2、量的含义 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
3、度 关节点 认识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
(二)量变和质变 8
1、量变
2、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首先,相互依存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其次,相互渗透 第三,两种形而上学错误 4 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和消极悲观、踏步不前的做法。
第一,要脚踏实地,注意量的积累和渐进。第二,防微杜渐,促进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思考题
1、什么是质、量、度? ?
2、掌握事物的度有何重要意义? ?
3、什么是量变、质变? ?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二、辩证的否定
1、辩证否定的含义
2、辩证否定的特点
第一,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二,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4、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5、掌握辩证否定观原理的意义 9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三、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的基本内容
2、否定之否定的实质: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3、把握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意义 思考题
1、肯定、否定及其关系 ?
2、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
3、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什么?意义何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主体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 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 实践关系 价值关系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2、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3、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旧物主义反映论。第一,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它把认识过程看作是主体 10 被动接受客体刺激的过程。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
(二)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具有摹写性)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1、实践 实践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包括实践的要素,实践的结果,实践的水平、深度、广度和发展过 程)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首先,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2、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11
4、什么是实践?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认识的发展规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一)感性认识
1、含义 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 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基本形式 感觉 知觉 表象
3、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 具体(形象)性
(二)理性认识
1、含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材料进 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 识。
2、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3、特点 一是间接性 二是抽象性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统一
1、相互依赖
2、相互渗透
3、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唯理论和经验论
(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 料;
2、必须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把感性材料加工成概念和理论。
二、从认识到实践 12
(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该是正确的。
2、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4、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5、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一)认识运动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因
(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 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三)意义 第一,说明,认识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第二,认识辩证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也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思考题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2、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3、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条件?
4、如何理解认识运动总规律? 认识的真理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一)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 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的本质特征 客观性: 其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 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其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 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一元的。
(三)唯心主义真理观 唯心主义真理观即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
1、马赫主义:
2、实用主义:。
(四)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
1、相互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体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而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真理转化成谬误 第二,谬误转化成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绝对性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其一,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其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二)真理的相对性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有条件 的。其一,从认识的广度 看,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扩展。其二,从认识的深度 看,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作为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其次,任何真理都处在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相联系。
(四)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可以使我们树立一个科学态度——对任何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其次,这一原理也是批判形而上学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权威标准、众人意见标准、实用标准是主观标准。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实际相符合。
2、实践本身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它能够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三)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4
1、绝对性即其确定性、无条件性。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
2、相对性即其不确定性、有条件性。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思考题
1、真理及其本质特征。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4、如何理解实践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
素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在的反映。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是对社会存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
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水系、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
2、地理环境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地理环境能够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第三,地理环境能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3、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 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21 世纪呼唤生态文明
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第二,地理环境不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第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受生产方式的制约
(二)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
2、人口因素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徙及其变化规律。?第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第二,不同的人口状况(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一,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第二,人口因素不能说明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三,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决定论
3、人口因素作用的性质
(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含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特殊结合方式。
2、原因
其一,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二,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其三,它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
三、社会意识的结构及其特点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 社会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它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层次。
1、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意识的主体范围看
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意识的水平、层次角度看)
3、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从是否 属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 16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社会意识按照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去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一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 ?二是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1.1 ?1.2 ?1.3 ?1.4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社会意识也是狭义的文化现象,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的精神现象。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就是狭义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变革的基础。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
2、如何理解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3、试述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 力量,它体现着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 ?1)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17 –劳动对象 –劳动者
2)非实体性要素(智能型要素)
–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 但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
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内涵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物质
关系,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1)从静态角度分析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作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产品的分配关系
2)从动态角度分析
–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1 ?1.2 ?2.1 ?2.2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 1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2.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2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应当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为人们正确理 解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 2.2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理论依据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
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
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2、上层建筑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政治上层建筑; –二是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通常叫社会意识形态。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 础状况的规律 ?2.2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方向、调整变革),上层 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2.1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全面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 理论依据; ?2.2 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中国的政治 体制改革理论基础。19 第三讲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 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革命与改革),从根本上影响 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五、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 定作用,宣扬少数优秀人物创造历史,因此被称为英雄史观。唯物史观主张: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2、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创造者、社会制约性)? 3.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及评价原则? 4.论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5 试述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基础及意义。20 1
第二篇:哲学与人生提纲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三纲八目”的内容,解释“八目”中每一目的内涵。看法:“八目”与当代青年的人生发展?
答:“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
“三纲”与“八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现实的依据的。三纲以“止于至善”总揽“明明德”、“亲民”两个子纲,两个子纲下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德目。八个德目又以修身为核心,依序递进,并把前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个子纲上——“明明德”,把后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个子纲上——“亲民”。
这样,三纲八目以独特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封建士人的人生图式,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天下读书人规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也规定了一个人生方向。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要实行恕道,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纲八目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思想。
3: “天下莫弱于水……莫能行”解释这一段话的含义,对你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改变它。水柔胜刚,弱能胜强,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却没有实行的。
点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所谓“滴水石穿”;而洪水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一切,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4: 本课程在讲述哲学的功能是,曾引用并阐述相关学者这样的一句话“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㈠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
除了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就是成为一种“专门人才”;
而学习哲学,使你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也就是哲学的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㈡对人生的认识——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活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是一种生活的生命活动。
生存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生活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
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实现了生活的现代化。所以人的存在是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这才是人的存在。
㈢对人生的认识——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
什么叫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的过程而已”。人的这种活动的过程,成了人的历史。我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构成我们人自己的生活的历史。人的自己的生活历史,就是我们每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既构成了历史的前提,又构成了历史的结果;而人只有首先作为历史的结果,才能够成为历史的前提,因为每代人总是上代人遗留的文化的产物。我们正是在历史文化的进程中而成为今天的存在。
5:孔子“仁”的内涵?
答:孔子把“仁”作为较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1 “仁者人也”
《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就是说,“仁”是人的类本质,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2“仁者爱人”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识别人的人。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4“克己复礼为仁”
5“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中“五者”分别是指什么?其含义如何?
答:恭、宽、信、敏、惠。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7:道德经是如何论“水”的?
答:“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高尚的品德就应该像水一样:水具有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因而最接近于所谓的道。“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的确,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世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正是有了水的滋养,植物、动物才得以生长繁衍,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水还作为重要的能源以水力发电形式便利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水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或飞泉、或小溪、或湖泊、或大海,来装点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类美的享受。可以说水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非常巨大,但是水却默默无闻的流向低处,甘愿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具有至谦之美德。由于水的谦卑,永远往低处流,不断的汇集承接点滴水流终于变成江海,即使世界上最宽广的海洋也不会拒绝其他水流的汇入。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拥戴和支持,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成就了海洋的浩瀚与伟大。水的三德:为而不争 —— 善利万物而不争;低洼意识 —— 低姿态、高境界;以柔克刚 —— 柔弱胜刚强。
水有四性:适应性
渗透性
包容性
原则性。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提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
谭清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辩证唯物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二)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哲学意蕴
1、实事求是的哲学意蕴
2、解放思想的哲学意蕴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以对立统一为本质的唯物辩证法
(一)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二)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统一
(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二)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三)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2、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结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唯物史观
(一)生产力观点和社会发展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二)群众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的价值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3、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绪 论 第一篇 自 然 观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篇 科学技术 正文+外章+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陈喜乐主编:《自然辩证法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2.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3.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
4.(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5.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绪 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重 点: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一、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二、寻求自然界的统一解释
三、探究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意义
四、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一、哲学思辨与科技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三、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四、借鉴与探索相结合的方法 附注:索卡尔事件
深度阅读:关于哲学的思考
(一)是否哲学的例解例
1.玻尔的互补原理(哲学否)2.盗版的经济分析(否哲学)3.芝诺的运动悖论(是哲学)
(二)哲学思维的特点 1.以反思为前提与基础 2.以逻辑思辨为核心 3.以难以验证为特征 4.以整体认识为追求
(三)关于哲学的二个说法
1.哲学即哲学史 2.哲学即个人智慧
附注之一:芝诺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 附注之二:黑格尔关于芝诺运动悖论的解法
第一篇 自然观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三章 自然观的发展 外一章 自然图景的再思考
重点:古希腊自然观,哲学物质,自然图景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第一节 西方古代的自然观
一、古希腊早期的自然观
二、古希腊经典时期的自然观
三、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自然观
四、西方他地的自然观 第二节 中国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自然观的产生
二、中国自然观的发展
三、中国自然观的特点 第三节近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一、以牛顿力学为主的科学基础
二、以分析、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三、以静态自然为主的认识对象 深度阅读:古希腊自然观介评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 1.泰勒斯的水
2.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 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
(二)毕泰戈拉学派的数 1.数是万物的本原
2.和谐的天体—“科斯摩斯” 3.数本原说的深远意义
(三)赫拉克利特的火与辩证法 1.火本原说的进步 2.辩证法思想 3.晦涩的哲学家
(四)爱利亚学派的存在 1.塞诺芬尼的“一神” 2.巴门尼德的存在 3.芝诺悖论
(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与爱和争 2.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与努斯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虚空
(六)柏拉图的相 1.人类的导师 2.柏拉图的对话
3.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框架 4.“相”客观存在的洞穴比喻 5.人治到法治
(七)亚里士多德的本体 1.希腊哲学集大成者 2.论本体 3.本体论
小结:古希腊自然观发展阶梯 另:值得思考的三个普遍性问题 附注之一:泰勒斯的几何定律 附注之二:毕泰戈拉学派的音乐数 附注之三:和谐的天体——“科斯摩斯” 附注之四: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 附注之五:巴门尼德“存在”范畴的属性 附注之六:柏拉图《美诺篇》关于美德的探讨 附注之七: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框架 附注之八:“相”客观存在的洞穴比喻
附注之九:三个第一本体及其思想转变(唯物论—→唯心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恩自然观的产生
一、马恩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二、马恩自然观产生的前期工作
三、马恩自然观产生的标志——《自然辩证法》 第二节 马恩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物质的运动性
三、运动的规律性
四、规律的可认识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苏联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中国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世界他地的发展 深度阅读:关于物质的思考
(一)恩格斯的物质:作为物质的物质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二)列宁的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三)笔者的物质图解:具体苹果—→苹果—→水果—→植物—→生物—→物质—→(阿派朗、存在)
(四)哲学思辨与科学建构例:宇宙的有限与无限 附注之一:黑格尔的“物质” 附注之二:《公孙龙子·指物论》 附注之三:大爆炸宇宙图景 第三章 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自然观的新探索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生态自然观
三、科学家的自然观
四、其它重要自然观 第二节 自然观的反思
一、西方反自然观思潮
二、非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三、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的意义 第三节 自然观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及其结构
三、自然界的演化形式及其规律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附注之一: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化学元素周期律 附注之二: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超统一理论 附注之三: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宇宙蛋
附注之四:自然界演化之科学解——恒星归宿的三种形式 附注之五:自然界存在方式之科学解——太阳系及其成员 外一章 自然图景的再思考
一、自然图景的理论基础——黑格尔哲学体系
问题:黑格尔哲学体系为什么“头脚倒置”?
(一)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 1.经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理性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3.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三个阶段
(二)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1.感性:数学知识何以可能 2.知性: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3.理性:形而上学究竟是可能的吗
(三)黑格尔的逻辑学
二、自然图景案例剖析——自觉辩证法与自发辩证法之辨
(一)逻辑斯蒂差分方程中的混沌:决定论与概率论的辨证统一例
(二)科克曲线的启示:简单系统产生出复杂行为
(三)观念需要更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睛乱动模型的误解 1.病症的物理表现 2.休伯曼的模型 3.模型运行结果
4.与会者对模型过于简单的烦恼 5.传统信念
三、当代自然科学自然图景的多元格局及重建维度
(一)自然图景的多元格局:时间性、熵、预测性
(二)自然图景重建维度 1.时间性的发现 2.整体论的出现 附注之一:康德的教学生涯
附注之二:黑格尔——古典哲学的宙斯 附注之三:分形几何学应用例:海岸线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技方法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上)第七章 科学抽象方法(下)第八章 理论建构方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外二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介评
重点:科学问题,科学事实,科学抽象(创造性思维),科学假说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技方法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一、科学认识的内涵
二、科学认识的结构
三、科学认识的功能 第二节 科技方法的认识论负载
一、牛顿的假说与爱因斯坦的想象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三、费耶拉本德的“什么都行” 第三节 科技方法的体系结构
一、科学发现方法
二、科学抽象方法
三、理论建构方法
四、理论实践方法
深度阅读:关于第四章设置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方法论,抑或论方法
(二)方法论与论方法的结合
(三)准(科学)方法论的组合程序 另:技术方法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第一节 科学发现的逻辑结构
一、提出科学问题
二、发现科学事实
三、整理科学事实 第二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的概念与特征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与分类
(一)科学问题的结构:疑问项+解答域
(二)科学问题的分类
1.劳丹的分类 2.典型分类
(1)错误问题改造例:千年平行公理的证明(2)常规问题:希尔伯特提出23个数学问题
(3)非常规问题:20世纪初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
(二)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
(三)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科研选题的步骤与原则 第三节 科学事实
一、科学事实的概念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
三、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四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一、科学观察
二、科学实验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深度阅读:关于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思考
(一)科学事实 1.事实Ⅰ 2.事实Ⅱ
(二)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的客观事实
(三)事例:氢原子的事实认知 1.无法直接感知的氢原子 2.测不准原理的提示
3.一个怪圈:不测量就不能认识客观事实,通过测量认识的事实就不是客观事实
(四)结论
1.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逻辑前提
2.验证了贝克莱的哲学命题: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3.客观事实假定对科学认识而言是无用的 4.科学事实是可错的,客观事实无所谓对错 另:法律事实亦类似
附注之一: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
附注之二:科学事实确定例:新试验证明中微子不比光速快 附注之三:科学事实发现例:大亚湾发现新中微子振荡 附注之四:《科学》刊出华南虎争议照片的启示
附注之五:汉森的“理论负荷论”(亦称“观察渗透理论”)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上)第一节 科学抽象及其进程
一、科学抽象的概念 事例:伽利略论单摆(1)传说
(2)现实摆运动的影响因素(3)伽利略单摆的影响因素(4)结论:单摆等时性规律的发现
二、从科学事实上升到抽象规定
三、从抽象规定上升到科学假说
四、科学抽象案例:万有引力发现权之争
(一)争议的缘起
(二)牛顿的思考
(三)背景介绍
(四)牛顿的独特贡献
1.如何测量r值
2.用数学证明了“万有引力”的逆命题 3.开创科学理性时代
(五)笔者的观点
1.思想层次:胡克与牛顿对万有引力都有独立的贡献 2.科学层次: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唯一发明人 第二节 科学抽象的逻辑方法
一、归纳与演绎
二、分析与综合
三、类比
事例: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类比(1)光波(2)电子(3)物质波
附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实验
四、理想化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抽象的非逻辑方法
一、想象
二、直觉
三、灵感
第七章 科学抽象方法(下)第四节 科学抽象的量化方法
一、数学方法
二、系统科学方法
(一)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1.系统哲学或系统观 2.系统理论
(1)控制论及其分支(2)信息论及其分支(3)运筹学及其分支
(4)以各传统学科为背景的系统理论
3.系统工程
(二)系统科学方法是现代科学数量化的前提和途径 事例:申农信息论有关信息量的数学化(1)公式(2)数学工具(3)信息量(I)
(4)申农有关信息量化的选择
另:托姆的突变论有关“质变”的量化
(三)常用的系统科学方法
三、复杂性研究方法 事例:牛顿法的复杂边界(1)牛顿迭代法(切线法)
(2)迭代计算从“聪明的猜测”开始(3)实例:f(x)=x4-1=0(4)复杂边界图解
(5)结论:复杂性是由研究方法缺陷造成的
四、科技方法的多重认识论意义
(一)数学:以抽象量研究为核心
(二)系统:以质量转化研究为核心
(三)复杂性:以普适性研究为核心 第五节 科学抽象的假说方法
一、科学假说的概念与特征
(一)科学假说的概念
(二)科学假说的特征 1.科学性 2.猜测性
3.多样性或易变性
二、构造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一)解释性原则
(二)对应原则
(三)可检验性原则
三、科学假说的检验
(一)逻辑分析及其作用 1.逻辑的完备性 2.解释力与预见力 3.简单性
4.检验全称假说本身
(二)实践检验及其复杂性
1.实践检验的含义(以广义相对论为例)2.实践检验的复杂性(1)证实不实(2)证伪不伪
(3)判决性实验不判决
事例: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历史检验(1)惠更斯的波动说(2)牛顿的微粒说(3)傅科的判决性实验(4)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第六节 科学抽象与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说的方法论意义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问题激发 2.孕育构思 3.潜伏顿悟 4.验证完善
(二)阿基米德“顿悟”机制的新研究 1.研究过程 2.机制解释 3.成果评价
(三)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1.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2.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3.意识与潜(下)意识
三、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科学抽象
(一)人脑是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基础
(二)科学家直播大脑解剖全过程——珍贵大脑被切成2401片
深度阅读:有关创造性思维环境的思考——从柏拉图“灵魂回忆说”谈起 第八章 理论建构方法 第一节 科学理论及其结构
一、科学理论的概念
二、科学理论的特征
(一)客观真理性
(二)普遍性
(三)逻辑性
附注:假说与理论的差别
三、科学理论的结构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科学推论
第二节 科学理论体系化方法
一、公理化方法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方法
一、逻辑实证方法
二、可证伪性方法
三、解释与预见性方法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解释方法
一、解释是理论的再建构
二、科学解释的类型
三、理论解释的D-N模式
四、溯逆推理法与因果解释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第一节 技术方法的内涵
一、技术方法的概念
二、技术方法的本质
三、技术方法的特征 第二节 技术方法的体系结构一、二、三、第三节 主要技术方法概述
一、技术预测方法
二、发明构思方法
三、工程设计方法
三、技术评估方法
外二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介评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盛衰
二、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崛起
(一)破:率先批判逻辑实证主义
(二)立:把“证伪”提高到认识论高度
(三)问题:不断革命论
三、历史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汉森的“理论负荷论”
(二)库恩的“科学革命论” 1.十五年构思 2.两大看点 3.范式困境
(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 2.强调科学预见力的决定作用
3.提出案例研究方法和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四、各家争鸣时代
(一)费耶拉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二)劳丹的“科学进步观”
(三)以“科学发现的逻辑”为中心议题
五、科学发现案例研究例:板块镶嵌理论与多元假说方法
(一)前期研究 1.大陆漂移说 2.海底扩张说
3.三个工作假说:地球收缩假说—地球膨胀假说—地球内部对流假说
(二)威尔逊的研究
1.比较收缩说与对流说,提出收缩说具体模式(1)对流说不能解释的地质现象(2)冷却收缩说的合理性
(3)根据收缩说提出的地面形成模式 2.海底山脉的发现与收缩说的修改 3.三个相互竞争假说比较研究
(1)1960年认真分析引力衰减假说的可能性(2)用事实比较三个相互竞争假说 4.1962年秋认真研究对流说
5.提出“变形断层”假说和板块镶嵌理论(1)大陆运动问题的思考
(2)预见“变形断层”模式的存在(3)板块镶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多元假说方法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十三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外三章 科技生产力的发现与发明 重点:科技的体系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
二、技术
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构建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原则
二、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
三、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教育部2008年《学科分类与代码》
(一)一级学科:39
(二)二级学科:447
(三)三级学科:约447×5=2235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建制
一、科学技术活动职业化:科学家与工程师
二、科学共同体
(一)科学共同体的概念
(二)无形建制:科学的精神特质 1.普遍主义 2.公有主义 3.非谋利性
4.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附注:违反科学精神的最新案例——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
(三)科研不端行为的分类 1.伪造与篡改 2.剽窃与不当署名
3.不当获取与使用科研资源 4.科研管理失责
三、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一)科学发现权
(二)技术发明权
(三)科技奖励的负面效应
深度阅读:英美科技奖励系统实证研究
(一)期刊文章评议模式
1.样本选择:1948—1956年的《物理学评论》档案 2.结果及其解释
(1)撰稿人地位与稿件采用率:地位差异与质量差异
(2)评议的分配模式:评议人地位通常高于作者(3)两个辅助研究
3.最终结论:评议人对论文所运用的评议标准大致是相同的
(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评审制度
1.研究背景:NSF同行评议系统受到科学共同体和国会两方面的批评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果
(1)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老生俱乐部”(2)申请者的个人属性不影响同行评议的等级
(3)项目管理主任的最终决定高度依赖同行专家的评议
(4)“积累优势”效应在NSF资助中发生微弱作用 4.最终结论:NSF同行评议系统总的来说是公平的
(三)英美科学界奖励系统
1.英美奖励系统基本上遵循普遍主义规范
(1)研究方法
(2)统计分析
(3)结论:变量之间高度正相关支持普遍主义假设 2.两个未得到证实的推测(1)学科成熟度(2)研究集中度
3.最终结论:相当程度上证明英美科学界奖励系统按普遍主义规范运行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技术发展的矛盾运动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一、经济基础
二、文化氛围
三、政策导向
四、法律环境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和规律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
三、科学发展的宏观描述规律
(一)带头学科的更替
(二)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
(三)科学中心的转移
四、技术发展的基本形式
深度阅读:关于自主创新内涵和测度的思考
(一)创新意识的觉醒 1.熊彼特 2.历史演变 3.笔者的理解
(二)自主创新内涵的界定 1.自主创新的主体性 2.自主创新的地域性 3.自主创新的过程性
(三)自主创新测度的构建
1.测度指标体系的结构 2.研发与服务指标(1)学术论文(2)发明专利
(3)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 3.产业化指标(1)新产品(2)新技术
18(3)新服务(4)技术扩散 4.环境影响指标(1)教育(2)基础设施(3)公众意识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经济支撑功能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
(二)邓小平
(三)生产力要素说
(四)科技第一生产力表达式:
(五)质疑
(六)笔者的观点
(七)不良倾向
二、科学技术变革生产关系
三、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柱深度阅读:有关知识经济的思考
(一)物质经济与知识经济 1.物质经济及其特征(1)理论(2)特征
2.知识经济及其未来(1)知识经济的提出(2)典型例证(3)知识经济的未来
(二)高技术“高”在哪里? 1.高技术的概念 2.高技术的特征 3.高技术高在垄断
(1)人类经济发展四大要素(2)要素的历史稀缺性
(3)超额利润来源于对稀缺资源垄断 第二节 民生保障功能
一、提升生活品质
二、强化医疗保健
三、优化服务质量 第三节 精神文明功能
一、环境美化陶冶情操
二、网络信息营造学习型社会
三、科技革命扩展人类视野
深度阅读:台湾工研院的崛起及其启示
(一)政府如何扶持公共科研机构 1.改革管理模式,建立官研合作新机制 2.加强体制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 3.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4.对大陆的启示
(二)非营利科研机构如何维持自身发展 1.调整发展战略,拓展发展空间 2.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研发效能 3.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 4.对大陆的启示
(三)独立科研机构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 1.实施实验工厂计划,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2.组建产业研发联盟,实现科技成果“零距离”转移 3.鼓励人才流动,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 4.对大陆的启示
第十三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价值
一、科学技术是否价值中立
二、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
(一)全球性问题的概念
(二)全球性问题的内涵
(三)全球性问题的视角
三、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一)不负责任论
(二)一般责任论
(三)完全责任论
四、社会公众对科技价值的判断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一、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
二、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三、科学与民主相互支撑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社会伦理
一、生殖克隆与生命伦理
(一)克隆的概念
(二)多莉羊事件(法律和道德影响)
(三)多莉羊的克隆过程
(四)多莉羊引发的生命伦理讨论
附注: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是福是祸?
二、基因识别与缺陷歧视
(一)人类基因组工程
(二)三、代孕母亲与家庭伦理
第四节 西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一、西方哲学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反思
二、STS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STS成为西方显学的启示 外三章 科技生产力的发现与发明 一、一个实证研究:发明从问世到应用的周期
(一)问题的提出
(二)几个需规范的概念和时间
1.实际应用的含义:样品样机,抑或商业化应用 2.如何确定发明问世的时间:以有线电报为例
3.如何确定首次商业化的时间:批量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抑或稳定连续生产 4.哪一年作为“现代社会”的起点:1919年
(三)新旧时期的对比
1.旧时期:计18项,平均11.2年 附注:啤酒瓶盖胶垫是近40年最重要发明 2.新时期:计31项,平均19年
3.结论:与旧时期相比,新时期技术创新项目从“新的技术思想(发明)问世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所经历时间并没有缩短。
(四)可能的原因及其思考
二、美国科技生产力的两次“发现”
(一)科技生产力模型——生产函数
(二)50年代索洛有关“余值”的发现 1.索洛的余值法 2.余值的推算 3.余值的内涵
(三)90年代中期格林斯潘困惑中的发现
三、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科技日报》2002年系列文章
(一)创新文化从喝咖啡谈起:中科院的原始创新 1.到哪里去喝咖啡:轻松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2.谁可以来喝咖啡:有限资源分配问题 3.喝了咖啡干什么:建设创新文化 4.咖啡壶里乾坤大:创新文化的三个层面
附注:中国两院成“高官俱乐部”——2009年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
(二)激励机制:一壶难提的“温吞水” 1.给多少钱算奖励? 2.成果评价——倾斜的天平3.宽容失败?
(三)新“学而优则仕” 1.出名即折翅?
2.解不开的“心结”—— “则仕” 3.“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才的使用培养
(四)企业技术投入:有人算账,没人埋单
1.企业技术投入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早已是一本明账 2.“不是不想投,而是不敢投、没钱投” 3.政府的角色
(五)教育创新:我们怎样突围 1.创新是教出来的? 2.素质教育的困惑 3.教育创新的瓶颈 4.教育观念的思考 5.退而结网
(六)为了苗壮,多一些沃土
1.对人才的评价管理考核制度简单化 2.不注意充分发挥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3.学科交叉阻力重重 4.项目招标难以保证公平
(七)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宏观管理 1.“多头拿钱” 2.科技投入 3.项目管理
(八)人口大国的人才忧患 1.国内种树,国外结果 2.隐性的人才流失 3.构筑人才高地
第五篇:高中政治提纲--哲学生活--by刘雨桐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整理--------结构图
一、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我们要一切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阻碍事物的发展,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客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意识的能动性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Ⅱ、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承认规律。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的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时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尊重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卦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例题1】(2009安徽文综,37)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8分)
(关键是抓住“如何”发挥,强调根据当前的形势,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例题 2】(2008广东)
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
①从材料1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5.唯物辩证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例题】35.(2010江苏单科,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6.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因循守旧的思想。【例题】(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定了“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四,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10分)
①韩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点,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②韩国调整曾经使韩国产业发展受益的关税政策和“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二、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谬误)1.实践的特征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群体;历史性:因时而变)
2、认识的特点 ①认识具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真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民”。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
(1)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实践第一,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能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意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真理的特征: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①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③人是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④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 结构图 Ⅰ、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的特性
①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谷中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例题】(2009广东单科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是部分的统一 ②整体处在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整体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例题】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①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③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4.系统优化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于整体,统筹考虑
③要注意遵循事务系统内部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④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例题】(2009四川文综,39)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10分)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分)。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2分)。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分)。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2分)。Ⅱ、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 3.量变与质变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例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事物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Ⅲ、矛盾观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五年高考p246,25、26)
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这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对立是买顿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③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特性
①特殊性: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两者互相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灵魂寓于肉体)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③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key word:中心工作、关键、首要、第一、核心、纲举、目张)【例题】(2011,四川)近年来,国家对“促销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联系材科,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10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现状,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4分)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将,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不忽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了这一要求。(4分)
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5.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不可忽略次要方面(Key word:分析形势、事物性质、评价人和事、利弊、得失、优劣、好坏、防微杜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10分)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水资源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工业用水快速增长,凸显了工业用水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业用水供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矛盾。
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要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6.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主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既看到主次矛盾又看到矛盾的主次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例题】(2011,广东37)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阵型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权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2分)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2分)②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
改革中,要着重把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2分)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Ⅳ、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否定又肯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因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 【例题】(2011,浙江,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10分)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②《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2.革命批判精神
①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成规陈说(“破”)
②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确立新思想。(“立”)矛盾分析法 【例题1】(2007,海南单科26,).
材料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网络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充分享受其给工作、学习、交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迅速传播的电脑病毒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材料二:2007年2月7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眸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信息传播加速的社会作用。(8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不断加速对社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种种便利,也为电脑病毒的迅速扩散提供了可能。(4分)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看问题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肯定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有利于社会的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应当对网上有害信息快速传播的不利影响保持清醒的认识。(4分)【例题2】(2011福建)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得31:16.7:52.3转变为2010年得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在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12分)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既考虑福建海洋经济自身的发展.又立足福建经济建设的全局。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看到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也看到它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曲折。
③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福建省情,制定建设海洋强省的发展规划。
【例题3】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 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8分)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
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