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继“大化改新”之后的历史性转折,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则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任何文化落后的民族,民智未开的国家,都是难以进入近代社会的,教育能够促进民智的开化。同时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巨大工程,离开近代教育,要想日本实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文明开化”也是不可能的。日本明治维新抓紧教育改革是吸收,消化和运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经验的最后途径。
重视教育是日本新政权在明治初年就已提出的重大课题之一,在1868年的《王政复古大号令》中便有“登用人才乃是第一急务”的内容。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木户孝允就曾经指出:“取舍文明各国之规则,渐次振兴全国之学校„„实乃当今政府一大急务。”1871年他又指出:肤浅的模仿西方人不是真正的开化,“要想人才继出,千年不断,只有寄希望于教育。”另一方面,岩仓具视1870年也指出:“使国家进入文明,走向富强,不言而喻在于启发人智。”因而在各项改革措施中,教育改革实行的最早,公布的法令最多,政府部门拨给教育部门的经费也较其他部门为多。(详见附表)
一.教育改革的内容
实际上日本在幕府时期教育就已经相当普及了。德川幕府各藩有各藩的藩校,均系武士阶级的教育机关,教学内容除了儒家经典外,尚有算术、洋学、医学与天文学等实用主义的科目。而日本文化的发达,归功于教育的普及,对教育的重视,实导源于东亚文明的根源——儒教圈对读书识字的重视。明治政府于1871年设立文部省。统管文化教育事业。1872年,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和《关于奖励学事的指示》,开始了有纲领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学制》确立了近代日本的资产阶级国名教育方向。
《学制》规定:“学制为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近代化的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学区,设立二百五十六所中学。五万三千七百六十所小学。平均六百名人口即设立一所小学。同年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以期‘自今以后,期望于一般人民者,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该学制的颁布的意义在于:
1.否定以往之学问系士人以上阶级的独占物,无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之别,课一般人民以接受教育的义务。
2.学问教育的目的在于“立身为财本”,“治其产,置其业”,并非专为国家的目的而受教育。
3.学问教育由人民的自由自发予以推行并自负费用,否定由政府提出学费衣食的旧习惯。
下面具体的从教育的阶段性来分析教育改革的内容。
(一)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明治维新时办教育,以小学为一切学校的基础,抓小学教育全力以赴,以期普及国民教育。明治政府极端重视少儿的智育发展,着重灌输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授初步科技知识。为了办法小学教育,明治初年以来连年不断颁发的各种教育法令,学校令,学校规程和教学纲要等文件,属于小学教育的占一大半。1872年颁布的学制,规定学制为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近代化的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学区,这样的学制是仿照法国的学区制度,并不适合日本的国情,而且采取自费的原则,经费,小学的设施都由村民自己负担,无法全面实行,甚至有捣毁小学建筑,袭击教员的事件。
明治政府遂于1879年颁布新的教育令。采取美国的自由主义教育制度,废除原来的学区制度,有每个町村或数个町村联合设置一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缩短为十六个月。但实行的结果,反而使就学率锐减,甚至发生烧毁学校事件,遂又于1880年颁布“日本教育令”。强制设置小学或师范院校,并把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三年,并规定读书、识字、算术、地理、历史、修身为必修科目。
在教育内容上,极端重视儿童的智育发展。当时小学的科目多,内容也颇深,据《学制》规定,下等寻常小学开十五门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历史等。上等寻常小学还增添几何等课程。小学还因地制宜设一二门外语课。据统计,当时“在每周学时总数中,属于语文课的科目合计占百分之四十,算术、理科、地理、历史合计占百分之五十三,两类总计占百分之九十三, 余下的修身等科目只占百分之七。”
小学学制的变革促进了就学率的提升。在1872年确立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时,小学的就学率仅有28%,较之英国的40%为低。但1900年,英国达到90%的时候,日本已经超前英国了。及至1910年前后,两国均达到100%的程度。
表1: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数目一览表
年次
小学校数
教员数
儿童入学率(%)
1873
13558
25531
28.13
1875
24225
44501 35.38
1877
25459
59825
39.87
1894
24046
50487 61.7
小学教育的普及为以后阶段教育打下了基础,同时使日本的识字率大为普及。明治三十五年的识字率为90%,到了明治四十二年达到了98%。
(二)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明治政府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初等教育基础牢固确立后,在继续充实初等教育的同时,重点转为改进中等和高等教育上,开始建立和发展现代科研事业。从颁发《学制》以来,中等教育在学制长短、课程设置繁简等方面不断变革。教育改革之初,中学学制不一,科目纷乱庞杂,甚至有专学汉文一种科目的中学。经过整顿后, 1881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制,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的中等科毕业,继六年初等教育之后,以中学为后续教育机构的制度。从这时开始实施,后来一直沿用。
由于中学教育以升学为主,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都比较高,十分重视基础科学知识和外语的教育。早在1881年,日本政府就规定,中学设置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1886年,又规定普通中学要学二门外语,中学的基础科学知识占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二。随着中学校数目的激增,在明治二十七年只有八十一所学校,可是到了明治三十四年已经增至二百十几所。由于缺乏教员,因此带动了师范院校的建立与发展。明治三十五年设立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另设立临时教员养成所,以培养中学教员,翌年颁布“专门学校令”,同时制定公私立专门学校规则,设立医学、法学、语言等专门学校。
关于高等教育,1877年由东京开成大学及东京医学学校合并而成为东京大学,分设法、理、医、文四学部。明治十九年东京大学与公布大学合并为帝国大学。后来明治三十年京都帝国大学成立时,原来的帝国大学遂改称东京帝国大学,到了明治四十年代东北北海道等地也设立了帝国大学。
官立学校之外,私立高等学校也逐渐发达。在私立大学中最早创立的是福泽谕吉的庆应大学。明治八年新岛襄创立同志社,明治十五年大隈重信创立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此外还创办了“神宫皇学馆”、“皇典讲习所”等等。
(三)兴办女子学校
关于女子教育,明治政府亦十分重视。文部省学监美国人达维特·莫尔莱认为:“女子教育十分重要,在儿童幼稚心灵易动之时,予以教育者必在妇女,而妇女之于儿童,不只在于教其学业,其一言一行皆为儿童之楷模。”所以,“欲使国家后来之人必成良善,则应先行其母之教育。”主张“日本也应女子作为教育进步之媒介。”
早在岩仓具视赴欧美考察时,就曾有5名年龄十四五岁的女孩随同欧美留学。日本第一所女校—东京女子学校,于明治五年在东京成立,授女学生以国书、英学、手艺等,这是女子部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明治三十二年政府颁布高等女学校令。设立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成立日本女子大学以招收一般民间女子就读。到了明治三十年全日本有二百五十所高等女学校。当时的女子教育多为重视礼仪和家政,关于社会问题和科学的知识修养,则不被重视。
二.改革的特点
1.实用性
明治改革初期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而要实现三大政策这个建设国家的总目标,就必须摄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培养管理国家和发展实业的各种人才,普及教育,启迪民智。但是以前的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儒家经典的传播。因此,明治政府在教育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实用教育的理念,大力振兴实业教育,造就科技骨干力量,抓技术教育。《学制》就提出“以淘汰无用之杂学,开导文艺长进”之方向为目的,对以往的教则,制度乃至书籍、器械、讲授方法、授业之规等等概行更革。
自从明治初年以来,不论中小学教育或大专学校教育,都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明治政府着手在中小学的普遍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在小学和师范学校中因地制宜添设农业科、商业科、工业科,小学普遍设手工科,中学则设立实业科。
2.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强调国民要为国家效忠,弱化个人主义,强调国家主义,教学的内容多有忠君的思想成分,这也是受西方国家主义风潮影响的产物。
自明治十五年森有礼出任驻英公使,游历欧洲诸国之际,被当时盛行于西欧各国的国家主义风潮感化,终至成为热诚国家主义的赞美者。于是当他出任文部大臣,于明治十九年三月一日废除从前的教育令,颁布“帝国大学令”,四月颁布“师范学校令”、“中学赦令”、“小学校令”等学校通则,以代替尚不完全的原“教育令”。这是日本弃自由主义,而确立推行国家主义化教育及军国主义教育的转折时代。由于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教育上也极为推崇自由化,天皇害怕这种教育会危及自身的统治,日本天皇于一八七九年颁布《教学大旨》,决定从今以后,“基于祖宗之训典,专事阐明仁义忠孝,而道德之学则以孔学为主”,“教学之要务在阐明仁及忠孝、探求知识才艺。”又于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敕语的中心是忠与孝,以之为“国体的精华,教育的渊源。”“教育敕语”一方发挥了学校教育内容上实质最高法规的作用,一方却随天皇、皇后“御真影”下 赐给各学校及其他团体,通过仪式的奉读与低头拜听,以深植国民绝对服从之心。
为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明治政府还在学校推行军事化的管理,以师范学校最为明显。强令师范教师学生住在宿舍,并授学生以兵式体操。抑有甚者,以现役的陆军上校山川浩为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学生寄宿的学校生活则采用陆军的内务班制,推行灌输师范生的军队式组织。事实上,师范学校的组织设备给以教育完全模仿军营教育,此一方式直到日本二战战败才被废止。
3.强制性
日本义务教育被广泛地实施,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于国家的强制性的保障。适龄儿童上学都是强制性的,甚至专门作了“就学牌”,以示区别,并由警察督促带牌儿童去上学。有的县还制定罚规,处罚不送适龄儿童入学的家长。
4.带有封建色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很难根除封建主义色彩的影响。近代的日本社会是士族支配的社会,士族意识对近代日本教育影响深远。
明治维新后,由于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征兵令等一系列措施,武士失去了封建时代的特权和维生的经济基础。为了谋生,他们乃利用从前所受的知识能力为工具,转业于新的近代性职业,其中很多人转入教育事业,以维持生活。例如明治十六年小学教师的40%,中学教师的73%为士族出身。
至于受教育的比例,明治初期由于就学的费用原则上是由国名自己承担,授业费小学每月为五十钱、二十二钱、十二钱五厘的三种,而中学的就学费用却高达五元五十钱,以当时的米价为基准,这种学校的费用是一种相当昂贵的负担,因此,非一般农家能够负担。由于昂贵的学费,中高等教育被士族所垄断。例大学预科的大学预备门的学生比例,在明治十一年,有81.1%为士族阶层弟子,又至明治十八年为止的毕业生中,札幌农学校有75.7%,东京商业学校有52.6%为士族弟子。在女子教育创办初期,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也只是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女子的教育内容也多为儒家之类思想。
三.改革的作用和缺陷
第一,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凉人,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实业教育和专门学校制度,为日本提供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由于明治政府的积极提倡教育的普及,工场劳工的教育程度明治三十年,文盲率估计有38.2%,而寻常小学毕业者,只不过占12.2%,但是降至大正八年(1919年)的全国调查,文盲率只有8.8%。
表2:工场劳工接受教育水平一览表(单位: %)
教育水平年次 大正八年(1919年)昭和五年(1930)
未上学及寻常小学中途退学者 31.1% 9.9% 寻常小学校毕业者 48.9% 57.8% 高等小学校以上毕业者 19.8% 32.7% 合计 100.0% 100.0%
第二,推进和促进了日本近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改革推动了日本教育的革新,由从前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教育转向近代化的实用教学。不断的接触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日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大批学校的兴建,前文中的表一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还促进了日本私学的兴起。这些在前文已经详尽地述说了,笔者在这里将不再赘述。
第三,提高了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日本义务教育的普及,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国民素质。一八七五年小学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五点二,一八八五年达到百分之四十九点六,一八九五年达到百分之六十一点二,一九零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五,一九二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四。
第四,教育的普及促进了阶层的流动,打破了官员阶层唯士族所垄断的局面。使学校成为培养人才,官员的后备机构。
明治维新前,学校一直是修身养性的场所,各级官吏的任免与教育不发生关系。改革后建立的学校以培养各级官吏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材为宗旨,并引进了以“能力主义”为基础的近代考试制度,从而为士族以外的各阶层国民提供了各种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就国民的角度讲, 它意味着得到了平等的进取机会(从国家的角度看,各级各类人材的脱颖而出则有利于优势组合。
但是日本明治维新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大农业生产方式的移植并不符合日本的国情,因而招聘外籍教师传授技术也难以解决日本农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学制》颁布后,由于对教员的待遇菲薄,薪水通常只有二至四元(只相当于政府高级官员的4%至8%),所以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多辞退教员职务而转业。“概言今日教员之情态,多是不免于一时之贫困,因永安其职者少。”此外,在日本的出国热中,也有徒为“装饰”的镀金者。1873年,日本政府对归国的留学生进行学业检测时发现,不仅有英语发音不良,会话拙劣者,更有因为学业未就而难以参加测试者。因此,当时社会上便有非议之声,要去废除出国留学的制度。
另外明治天皇在《学制》颁布后不久发布的《教育大旨》中,明确规定今后的学校教育要“专事阐明仁义忠孝”,把“忠”“孝”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此后,这种封建的道德传统又和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近代教育改革的这种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在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教育改革 把旧的封建教育改造成资本主义教育,它对于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整个民族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都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成为了日后日本教育改革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附表:明治初期太政官及各省岁出额(单位:千日元)
年 月
太
政
官
元老院
教部省
内务省
民部省
工部省
文部省
司法省
宫内省
陆军省
海军省
合计
1869.1--9
--
--
384
(1347)
2268
1869.10—1870.9
--
123
554
(1355)
2252
1870.10—1871.9
--
121
144
513
(3195)
4184
1871.10—1872.12
398
132
--
--
709
571
464
912 7346
1767
13540
1873.1—12
490
--
--
574
1303
767
678
8128
1188
14505
1874.1—12
653
616--
281
1330
883
775
8673
1685
15892
1875.1—6
223
275
--
146
869
259
443
3642
1033
7390
1875.7—1876.6
519
209
2372
--
4631
1743
1111
933
6959
2825
23170
1876.7—1877.6
422
174
4191
--
4343
1695
1385
290
6904
3424
24587
合计
2740
470
454
7454
153
10805
7881
5019
5482
(59471)
107788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364536-1-1.html
第二篇: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摘要:
1868年日本进行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使得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拟。在运动中,教育制度的改革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自此以后,日本的教育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正文:
19世纪中叶,日本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改变了日本的命运使其完全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大原因得益于其“文明开化”之实施。用日本学者的话说:“为前史未有之大变革,凡百庶政,殆皆创始于是时,而以教育制度为最。”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日本在明治时代之前,属于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把持统治权。为了巩固德川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幕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便对对外贸易和同外国交往上进行隔绝。这一政策使日本完全与外界断绝往来,国家的发展也完全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此情况下,国内人民在教育上受到儒学和佛学的思想专控,农民的生活困苦,商人的利益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引起人民普遍的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也存在危机,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贫困,幕府又实行高压性措施,整个幕府统治陷入瘫痪之中。同时,国外环境也并不安宁,1853年美国的坚船利炮撞开了日本的大门,是日本面临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威胁。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推翻了幕府统治。为了摆脱外来的威胁,以及改变日本国内混乱的局面,明治天皇携政府中的有志之士,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二、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西学东鉴
明治天皇重用改革名臣岩昌具视、木户孝允、森有礼以及教育名家福泽谕吉等,都充分认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文明在推动日本发展和变革中的巨大力量。因而,在他们的大倡导和鼓励下,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一)、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明治之前的幕府统治时期,就已经认识到留学的重要性。1862年,幕府和各藩曾派遣了学生赴英国、荷兰等国留学。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首选便是打开国门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1868年,明治政府发布《五条誓文》把“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并采取积极的实践。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右大臣岩仓具视带领庞大的代表团出访欧美,表明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决心和迫切心情。此次访问成为日本之后的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并开启了日本的留学之风。初期,由于日本政府缺乏经验,选拔不严,使得留学成果并不显著。后来,逐渐改进,使留学生回国后,能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聘请外国专家,致力于国内教育。
明治年间,政府雇用了大量的外国专家从事国内的各个领域的工作。以希望将外国先进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为了使他们长期留在日本,给这些外国专家的待遇也相当优厚。例如,当时日本的高等学府——东京大学给与外籍专家的薪俸占了该校全年预算的1/3。由此可知,明治政府在教育上给与了巨大的财政支持,这也是日后日本教育迅速发展的基石。
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的《学制》,明确提出了要从小学抓起。为了能够普及小学教育,政府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210个小学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教育网。同时,明治政府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政府规定:凡六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凡拒绝送子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采取强制的法令,以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
在教学内容方面,日本仿效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国内,取代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的儒家封建思想。通过明治政府的努力,全国小学的普及迅速,儿童的入学率也普遍提高。为了满足学生数量日益增长的需要,日本政府也大力建设师范学校来培养急缺的教师人员。
政府的扶植是普及义务教育效果显著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与国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离不开的。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财力有限,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因而有许多学校的建设都是民众出资完成的。经过两方的共同努力,明治政府建立的40年间,日本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取得立显著的成果。成功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英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了70年,法国则用了80年。而在时间上,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小学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同时,也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改进中高等教育和创立实业教育
明治政府在初等教育基础牢固之后,重点就转向中等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发展上。日本政府认为,中学“是对希望从事实业和希望升入高等学校的人进行必要教育的场所”。初期,中等教育的治学方针是就业和升学兼顾,后来逐渐确定以升学为主。
1872年,《学制》颁布后,中等教育在学制的长短、课程设置繁简等方面不断的变革。教育改革之初,中学学制不一,课程纷乱繁杂。经整顿后,1881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制,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的中等科毕业,继六年初等教育之后,以中学为后续教育机构的制度。1886年,中学又改为普通中学(一年)和高等中学(二年),高等中学只有官立,全国分五区,每区一所。1894年,五所高等中学改称“高等学校”,设法、医、工、文、理、农、商等专业学科。这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学校,为东京大学等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后备力量。
明治政府建立之初,就把提倡实业之学、创办实业技术学校作为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当时,文部省明确指出:尽管我国文明确有进步,然而这种科学知识与技能尚未渗透到普通人民中间,教育与劳动显然分开,农业及工业等各种事业大部分仍因袭陈规陋习;今天国家欲充实未来的实力,必须努力向民众子弟施以科学技术和实业一致并适当结合的教育。1872年,《学制》规定:开办工农、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但此时,实业教育在日本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实业技术教育少,人员也不多。
到19世纪90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而带来的产业革命,对技术
人员和熟练劳动者的迫切需要,使日本国内的实业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治政府先后制定了《实业补习学校规程》、《徒弟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等来推动实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国库每年支出15万日元来兴办实业教育。政府在当时的大、中、小学都贯彻了技术教育的方针。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小学开设了手工科,中学开设了实业科目,如工业、农业、商业。其二,在各级教育上专设了实业学校:初等教育开办实业补习学校、乙种实业学校等;中等教育开办实业中学、甲种实业学校等;高等教育则开办专科实业学校。这样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配套的庞大实业教育网。日本实业教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兴旺起来,从1893年到1912年间,发展极为迅速。
(三)、创办重点大学,注重培养高水平人才。
为了能够迅速培养出一批的高级的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明治政府对重点大学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1877年日本国内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东京大学落成。1886年根据《帝国大学令》改称为东京帝国大学,分为大学院和分科大学两部分。大学院主要侧重于进行学术和科学研究;分科大学以传授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人才。明治政府在财政上对东京大学也是给与了大力支持。1880年,给这所大学的拨款占该年全部文教经费的44%。除了建立东京大学之外,各省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了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来培养
技术人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等。1886年又设立工科大学,1890年成立农科大学。自1872年《学制》颁布以后,便取消了高等学校录取学生的身份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有真才实干,平民百姓出身的也能进入高等学府。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学制》还规定:对学习努力,才能行正,将来能完成学业,但家境贫寒者,检查其学业合格后,可贷给学资,但工作后须偿还。这个规定就为一部分优秀而家境清寒的平民子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政府和学校还选派大批高才生出国留学。
(四)、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明治政府在大力兴办学校教育之时,也深深感到教师资源的极度缺乏。若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教师队伍,创办的学校就是一纸空文。于是在1886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确立了两级师范体制,即师范学校分为寻常和高等两种。寻常师范学校由地方设立,培养公立小学的教师和校长;高等师范学校由国家设立,培养的是中等师范教育人员。此外,为了解决教师数量的不足,除建立师范学校之外,还实行了各科短期训练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并且,政府还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以提高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鼓励立志于教育事业。1896年3月,国会终于通过了《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这一法令规定,凡是5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本薪一律加15%,以后每增加5年加薪10%,但最多加到35%为限。同时,这一时期,还建立了教师管理制度,把中等学校、师范学校以上的教师的任免权,上交中央政府,由文部大臣检定。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日本的教师数量急剧增加,缓解了教师人员不足的现象,为日本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道德教育的加强,封建主义的抬头
伴随着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的实施,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大量的涌入国内,使日本很快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西化的思想越来越重,传统的封建儒学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政府内部的保守势力意识到了这种现象对天皇制的威胁,于是上书天皇要求在进行改革之时,莫忘“道德”之修养。之后明治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1879年,文部省颁布了《教
育大旨》,阐明了明治政府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教育大旨》中说:“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竟,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就菲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它指出了全盘西化产生的弊病,强调了继承日本固有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教育令》经1880年修改后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1882年文部省颁布了《关于小学修身书编纂方针之训令》,提出,虽然儒学是来自于中国,但它与日本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着,如果日本采用儒学教法,必须先学习尊崇出于国家最高地位的天皇。
同时期也颁布了《小学教员须知》第一条指出:教员的重要职务虽是教人以知识,但更重要是教人以善良,更应该尽全力于道德教育之中,使学生们忠于皇室,爱于国家。1890年,日本天皇亲自颁发了《教育敕语》,其中心思想是宣扬“大和魂”,要求臣民忠于天皇而无二心。由于近代天皇制的建立,传统的封建思想开始抬头,国家教育体制得到发展。甚至之后,日本放弃了美国式的教育模式,转而学习德国的军式教育,致使之后的日本形成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四、日本教育改革的成果
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改革下,教育成绩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普及文化知识,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明治维新之后,全国的日本人已具备了基本的读书写字的能力。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政府也不断地向国民灌输为人之道德,爱国之情操,培养了学生为国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样做使日本国民能有很高的觉悟,大多数人都愿意把他们的智慧和精力献给自己的国家,认为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相关。体力劳动者也希望为国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
(二)、培养出大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
这对日本从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1962年,日本政府发表了《日本的成长和教育》的白皮书,总结其历史经验时指出:自明治时期以来,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惊人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一件令人十分注目的事件。日本之所以能够如此,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学生的尽职精神得到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由于日本的教育体制,使日本国民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整体或集团。在他们看来,忠诚于自己所属的组织是个人最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这种精神就是日本的尽职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集团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认为,拼命的为集团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种观念已经完全融入到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中,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特征。如果一个人对本职工作不尽职,不仅会被认为是道德问题,甚至是人格问。基于日本这样的国民性,它的社会经济发展才会如此的迅速而高效。
五、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因素
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之所以成功也是存在多种因素的:
(一)、明治政府的统治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大力支持
明治维新是由天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因而改革的阻力较小。领导者们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将教育发展看作是“文明开化”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教育是造就新思想、新人才、新血液的基台,教
育强大的国家,国力也会强大。
(二)、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尽管明治政府在财政上存在不少困难,但对教育的投资却绝不吝啬。“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促使日本政府对教育采取慷慨之举。据查,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是:1885年为1.8%,1890年为2.1%,1910年为2.3%。在国家和地方行政费用中的比率始终占10%左右,在地方财政支出中,从1880年至19lO年平均占23%左右。我们不得不为日本政府的大手笔而发出感叹,对教育重视之如此,又怎会得不到教育之回报?
(三)、国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明治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功与日本国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教育不分门第、财富之别,对每个人都会打开的,只要你能够通过刻苦的努力,就能够取得知识和学历,提高社会地位。这就给与了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都希望通过教育来获得生活上的富足和事业上的成功。同时,国内的资本家、工商业者也都意识到,只有提高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而他们也注重教育的发展,这就为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从教育改革中看启示
从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来看,两国都属于儒家文化圈,文化教育思想背景十分相似。因此在借鉴日本教育改革经验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些启示。
(一)、以教育为重,教育“先行”
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之前,也是处在半殖民的的危机之中,之后却迅速的摆脱了这种困境而且还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建立了一个经济发达,军事强大,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的新兴国家。这就给了我们启示: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国家的腾飞,就必须尽可能的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为自己所用,不能总是闭门造车。要做到这一点,教育是必须首要重视的。教育“先行”,以教育的先进成果来引导经济的发展。
(二)、要加大对实业教育的重视
明治维新时,实业教育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而出现工业革命以后,实业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日本还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来保障实业教育的实施。我国也存在职业教育的建设,但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的偏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不成气候,得不到重视。再考虑到中国现有的国情,对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也是存在很大缺口的。因此,我国也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同时,政府也应积极的采取保障措施。
(三)、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取得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中,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每项政策及其细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划,而且自始至终都在坚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环境各异,对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政府应该注意到,教育发展的实质性意义,要努力的承担其责任,推动我国教育与时代相结合,实现教育的新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时期成功的教育改革,在日本走向近代化道路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同属亚洲地区,有一衣带水的中国来说,有必要借鉴日本的历史经验。虽然,我国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借鉴其经验发动戊戌变法,却失败了的经历,但却不能因此而放弃向其学习的意志。毕竟它是成功的,我们只有真正的吸取其可用之处,才会实现我国教育的改革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健、王金林 《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2]吴廷璆 《日本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第三篇: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第16课 日本明治维新
执教人:曾朝芳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倒幕前日本;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①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②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日本明治维新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唯一的非欧美国家。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世界的起点,为日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改革并不彻底,这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带有较强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给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重点分析: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日本与世界接轨的标志,也是意味着日本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它在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亚洲国家和世界格局都产生较大影响。
难点分析: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中戊戌变法的内容。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样的问题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究。这种探讨的问题难度较大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困难。.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
难点: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复习提问】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上国有26O多个,其领地叫“藩”。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提问:幕府统治为何成为了众矢之的?学生先阅读教材,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学生从当时的各个阶级的处境和与幕府的矛盾上思考)阶级、阶层:农民、资产阶级、大名、武士等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争)不久,西方列强也来敲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人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内因和外回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幕府的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二、倒幕运动
那时候,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上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新型地主倒幕派的主要政治代表。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待,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辞去将军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上重来。1868年初;德州庆喜潜出京都,伺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一带,倒幕里与幕府军相遇,展开战斗。幕府军虽然拥有一万五千人的兵力优势,但将领腐败.士气低落。倒幕军不过五千人,但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对幕府深恶痛绝,因而士气旺盛,作战勇猛。第二天,幕府军即开始败退。第五天,幕府军已被打得焦头烂额,再无反攻之力。将军见大势已去,便逃回江户。第七天,幕府军彻底清退。鸟羽、伏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推翻幕府的基础。倒幕军乘胜追击,五月,大军进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改革
三、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明治维新内容如下: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想的统治权,全国设三府七十二县(不久合并为43县),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方面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自由,实为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还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颁布“学制令”,努力发展教育等。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同时,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后面,致使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戮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
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可将班内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背景、准备和内容中找寻成功的因素。最后由教师总结:
从背景上看: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为日本是幕藩制国家,幕府的中央统治相对薄弱;幕府成为众矢之的:曾经是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成为反对幕府的主导力量。
从准备过程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
从内容上看: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除此之外十九世纪中期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所以这一切保证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小结:
这节课要掌握一个主题及其三个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原因;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
第四篇: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合肥育英高中选修一试卷(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D A、天皇 B、将军 C、大名D、武士
2、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D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3、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 A 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的成果是 B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有A ①尊攘派对幕府抱有幻想②幕府军队进攻
③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围攻④尊王派失去民众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除了俄国外还有A A、日本 B、意大利 C、美国 D、德意志
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A A、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的迫使 C、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8、“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 第页共
第五篇:日本明治维新·教案示例之一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石纪元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思想教育:①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推翻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轨道。②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重点、难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意义及局限性。
教具
1.放大教材161页《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图;悬挂于黑板。
2.按教材顺序充分利用其九处图画、引文、表格。
教学及板书要点
一、倒幕前的日本
1.内因
①高居于人民之上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②以农民为主体的反抗斗争与起义。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一些大名、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
2.外因
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
二、倒幕运动
1.资产阶级化的武士逐渐控制长州、萨摩等藩。
2.倒幕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伏见、鸟羽战役。
3.幕府统治被推翻。
三、明治维新
1.内容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2.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
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4.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二)教法建议
1.这节课要抓住三个互为因果的问题,一是幕府统治的总危机,讲清内因、外因;一是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说明打倒幕府的简要经过;一是幕府倒台后明治维新政府的改革,阐明内容、性质、意义、局限性。
2.明治维新的局限性要适当交待。但这一问题因理论性较强,不宜对中学生进行详尽评述。
3.日本明治维新可同中国的戊成变法加以比较。尤其要点明,明治维新是倒幕派利用日本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从军事上打败幕府军,建立自己的新政府后实现的,所以成功了;戊戌维新是软弱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不根本触动清朝反动统治的前提之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因而失败了。
(三)教学过程
1.讲述新课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幕府统治时期)。对,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是,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倒幕前的日本(板书)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为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全国有260多个,其领地叫“藩”。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占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被世世代代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还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因为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发生。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皈、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募农民开恳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总之,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而一些大名和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反对幕府的一支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的幕府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众矢之的。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争)不久,西方列强也来敲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幂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内因和外因结合,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板书课题二)。
二、倒幕运动
早在1837年,下级武士出身的大盐平八郎,在大阪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幕府暴政,有几百人参加。尽管在一天之内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成为打倒幕府统治的一个信号。从60年代中期起,日本人民的斗争出现了新高潮。1865年至1869年五年中,发生了四百多起暴动和起义事件。1866年,为抗议米价飞涨,城市贫民掀起了大规模的“捣毁暴动”,斗争甚至涉及幕府所在地江户。
那时候,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新型地主倒幕派的主要政治代表。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辞去将军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伺机反扑。于是,一场公开的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一带,倒幕军与幕府军相遇,展开战斗。幕府军虽然拥有一万五千人的兵力优势,但将领腐败,士气低落。倒幕军不过五千人,但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对幕府深恶痛绝,因而士气旺盛,作战勇猛。第二天,幕府军即开始败退。第五天,幕府军已被打得焦头烂额,再无反攻之力。将军见大势已去,便逃回江户。第七天,幕府军彻底溃退,鸟羽、伏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推翻幕府的基础。倒幕军乘胜追击,五月,大军进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大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改革(板书课题二)。
三、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明治维新内容如下: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全国设三府七十二县(不久合并为43县),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方面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自由,实为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还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颁布“学制令”,努力发展教育等。
由于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作为幕府统治的支柱,他们同封建势力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同时,由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殖民地等都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后面,致使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侵略、掠夺和杀戳的血腥手段,来补充本国财政资本的不足。
2.归纳小结
这节课要掌握一个主题及其三个方面。一个主题就是明治维新。三个方面是:产生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原因;打倒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明治维新及对日本社会构成的影响。明治维新是日本的封建制度日趋瓦解、民族危机沉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明治维新又是地主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倒幕力量通过军事手段摧毁幕府统治、建立新政府而实现的。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摆脱了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3.课堂练习
(1)单项选择
①19世纪中期,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当时掌握实权的是:
A.天皇 B.大名
C.武士 D.德川幕府
②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后成为主要商业中心的地方,除大阪之外还有:
A.下田 B.兵库
C.长州 D.京都
③19世纪中期,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一个欧美国家?
A.美 B.英
C.俄 D.法
④幕府统治被推翻是在哪一年?
A.1867年 B.1868年
C.1869年 D.1873年
⑤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性质 B.资产阶级性质
C.进步性质 D.封建性质
(2)填空。
①明治维新前,一些大名和武士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同商人、_________日益接近。
②那时候,一些有见识的武士希望了解世界,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这些武士逐渐控制了________,萨摩等藩。
③1868年初,倒幕武装在京都附近的____、____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3)简答
说出明治维新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