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姚冬听课反思
《老人与海鸥》听课有感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首篇课文。它是根据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改写,描写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名叫吴庆恒的老人在湖畔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风雨无阻地到翠湖边来喂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盘旋、鸣叫、肃立,场面十分感人。每一次读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与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情”为线索,摒弃了繁琐的课文分析,顺学而导;以“读”为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词句,品重点语段,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深情,感悟和谐之美。
教学中,根据文路从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这个部分入手,首先出示第二小节,拓展资料的补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词更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抓“褪色”这个关键词,都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似乎亲眼目睹那位可敬的老人。然
后选择老人喂食、呼唤和眼睛的变化这三个方面着重处理,通过品味、想象等方法,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情意。其间,在喂食这部分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意图为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将对文本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后,回归到13小节,中心句贯穿全文,反复出现,读中深化老人对海鸥的爱。海鸥送老人这部分内容是最让人震撼的。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伤感的意境。先让学生自由读15--17节,要求划出深深地打动你的语句,并做到多读,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受这份情意。接着在具体教学“看到遗照”这句重点语句中,让学生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文比较中体会海鸥的悲,并在朗读中深化。而“瞻仰遗容”、“收起遗像”这两个片段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利用配乐进行朗读指导,从而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第二篇:架起心灵的的情感(姚冬云)
编号:111445
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性研究
架起心灵情感彩虹
湖北省宣恩县珠山镇宝塔小学 姚冬云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在是中面临的两大难题,老人无人照管,小孩无人照看。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转移城市,而大部分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这样留守许多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顽皮任性、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因此,关注留守儿童是做教师的义务与责任,特别是班主任,关注留守儿童更是义不容辞。对于每一个儿童都应倾情呵护,不轻言放弃。让他们享受亲情,在他们心灵之间架起一道情感彩虹。
作为一位班主任,必须要摸清本班儿童的基本情况,并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性格、爱好、身体状况等)、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外出的地址、单位及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及工作、家长教育的方式和态度等情况。并告诉学生家长换电话号码了,或者搬迁地址了,首先要告诉老师,便于与家长随时沟通。要经常与每个儿童的家长联系及家访,以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等的状况。要求家长常给孩子电话,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在电话中随意聊聊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做到挣钱和关心子女两不误。有时还利用农闲多走访没留守学生的家。通过这些方式,让那些留守儿童从中感受到心中时时有阳光。有效地建立起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心灵情感彩虹,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路。
一、与学生用心交流,缩短师生的距离。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对本班的留守儿童做了一个调查,问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结果90%的学生回答的是希望爸爸妈妈在身边。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于是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所有的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聊聊天,拉拉家常。注重儿童的平时生活细节(忘记带饭盒的情况下给学生去借餐具、冬天鞋子湿了给他们烤烤、看到他们的时候用手爱抚的摸摸、经常冲着他们笑笑等),一句话或一个动作足以让学生感到温暖。这样由单纯的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甘愿当起了 “临时父母”,让他们从“临时父母”身上快乐、健康地成长。不是留守的儿童我也是不放松,与留守儿童一样对待,让他们感受到在校老师的爱与父母的爱一样,教他们做人教他们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架起一道心灵情感彩虹。
二、运用语言技巧,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我经常对学生说的话就是:“我班的同学什么时候都是最棒的,你能行。”每当同学们听到我说这话的时候,个个脸上笑开了花。由此可见,中听的语言能使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本班覃晋同学聪明,但在学习上懒惰,经常欠作业。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头疼。在一次学习体操《初升的太阳》是。我发现他动作的协调性很好,我就立马抓住他,对他说:“你的操做得好,不如你来教其他同学吧!”看到他如此认真的教时,我趁机说道:“我相信你在学习上也能像做操一样的棒。”他立刻响亮的回答:“好。”就这样他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由原来的每次30几分考到了优分。在今年的家长会上,他的妈妈骄傲的说:“谁说我的孩子不行,你看看他现在的成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都有自尊心,如果运用说话的技巧不伤害学生自尊心,那么他们的信心就树立起了了,就会用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头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其实这也是师生之间一道情感的彩虹。
三、谈心交心,增进情感.加强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式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如:本班的周小艳同学,聪明活泼,成绩常名列前茅,姐妹俩与外祖父一起生活,她们租住在县城里,外公年岁已高,只能给她们两姊妹作伴,小小四年级学生就担当起做家长的责任,放学回家后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等。生活的担子让她变得内向、孤僻,过早的成熟。这一变化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找到她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经常与她谈心交心,还常常和她谈谈全班的每一位同学、自己的前途愿望、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等,她终于又变回了从前的样子,这时我开心的笑了。真诚实意的相待,尊重、理解会让学生信任你,向你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吐露心事。亲近了解留守儿童,才能出色做演好“临时父母”一角。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的美丽而灿烂的花朵,花儿是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社会高度重视的。投入百倍爱心,真情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在蓝天下,同享受关爱,共同成长。让学生与老师在心灵之间牢牢的铺设一条情感彩虹。
四、用真情去感染学生 所谓的真情就是一种爱,“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真情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 ,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教育学生。在今年的趣味运动会中,10个集体项目,同学们团结一心,拿回了7个第一,3个第二,看到这样惊人的成绩,我问同学们:“是什么力量让你们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孩子们回答到:“是你的爱。”“什么?我的爱? ”我茫然了,孩子们解释道:“因为我们每次比赛时,你都亲自到场,你到场我们有信心,这说明你关注我们,这关注就是爱呀!。在说拔河比赛时,你顶着烈日在为我们指挥,使我们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同心协力比赛时没有的得到第一,同学们伤心的哭了,你却为哭泣的同学抹去眼泪。”当同学们说出这番话时,我知道用真情融化了学生,师生心灵之间那一条情感的彩虹已经牢牢的铺好了。
五、规章制度的人情化
本班班委会讨论,制定出一系列制约对班级每个成员的行动有约的班规。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人情化的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在班内设有通讯班长,通讯班长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班级57名学生,54名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官衔,“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进行量化管理,一月一评选,前10名被评为文明之星的人,进行适当的奖金,没有被评上的人也不受罚,争取下月的机会,学生觉得有奔头,一个劲的争做文明之星,学校每月考核文明班级都给了一个好评。实践证明:规章制度的人情化会有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难道这力量不是师生心灵之间一条情感的彩虹吗?
六、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我们这个班,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体。大多数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较好,但是也有一些后进生。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作者简介】
姚冬云,女,大专学历,1981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得过州级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在国家级、省级、州级发表过论文。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及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第三篇:听课反思
高三组内听课总结反思 总结人:白逸云
最近,听了文综组几位老教师及几位中年教师的课,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每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启发。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位老师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具体谈几点感受。
1、各位教师的知识底蕴都比较深,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有序,语言表达各具特色,地理老师冉老师,语气平缓但不失幽默,董老师方言有点重,但有大学教授的风范,但瑕不掩瑜。基本功扎实,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值得我去学习。
2、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政治王和平老师,他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说明我们要学习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地理冉老师以自己和学生为参照物讲解地理知识,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同样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我有时在课堂中,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读又占很多时间,恐怕课时完成不了,于是老师的问和讲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方面应该好好学一学,得转变转变。
3、重难点把握准确,善于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突出教材主干内容的教学与复习,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知识迁移、综合运用能力。如魏耀辉老师运用大量的计算题来突破商品的价值量这个难点,而关于货币的产生只是做简单讲解,重点进行货币职能的教学。王和平老师让学生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我自己在重难点上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复习时,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可谓是“事倍功半”。
4、几位老师都十分注意教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应试技巧的指导,还有课堂练习的选择,难易程度适中,达到巩固当堂内容的目的。在这方面,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少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有时候问题设计太难等。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多做近年的高考题,拓宽知识面,把握高考的命题规律,只有这样,讲课的时候才能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2、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都由我替他们解决。
3、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内容的再整合,尤其是复习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总之,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自身教学素养。
第四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2018级历史 郑文冉 9月21日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听的杨老师的一堂复习课,受益匪浅,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找6名同学进行课前检测,检测的内容既有上节课的回顾,又有新课的内容,这一点值得我学习,一般复习课检测的内容只有上节课的知识,这节课涉及的比较少,可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加上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和检测,采用同桌评价的方式,效率较高,课前检测不拖沓,在很多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课前检测用时太长的问题,所以接下来还是要向课堂要效率,在黑板上列了框架,整个框架很好的概况了这节课的内容,使内容更加体系化。
收获最大的是和生活相联系,使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晦涩难懂的解释类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尽量和生活相结合,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们听懂,使学习历史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是我以后课堂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听了这四节课以后,或许我没什么侃侃而谈,或许沉默是另一种感触吧。。
第一位老师,站在那里,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课堂安排有条不紊,一反教材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引入,这位老师选择从两角差的余弦,用旋转的方式构造线段的等,从而得到公式,进而得到和的余弦。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引起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由正余弦的关系(诱导公式)发现:sin()),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需要将,,这三个角分成22
两组,同学们的思维出现了冲突,通过老师对
2()这种分组的处理,学生们发现1
分组错误;2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可以验证诱导公式。因此学生会更有信心拿起笔追求最后的结果和胜利。
说实话,鲜有听说老师一节课介绍四个公式。但这位老师的处理很得体,节奏明快,这样的处理更让我看见了一种知识生成的连贯性。接下来,我想也许可以先得到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此为基础得到其余的和与差,推导了一下,遇到一点困难,经过和上课老师的交流,我领会了她方法的真谛。
第三位老师,课堂行云流水,整个安排就像一条小河,浸润着每一个角落。课堂的引入是通过一个猜想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而引发同学们的探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数学理论得来的发展过程。同时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严谨性。课堂中无论学生们的回答如何,他都会像一个慈爱的兄长,轻拍每一个孩子的肩膀,我想这就是孩子热爱数学的情感基础吧。接着我把这种知识演绎的过程放在了我的课程中,受益匪浅。
第四位老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展示,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真正地学者,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难点在于选题和立意上,这是多么深厚的基本功和数学素养啊,能够将问题向多个方向进行发散:一种曲线到另外一种曲线,由焦点到其他点,由垂直到斜率乘积为定值。。一个接一个,像连绵起伏的高山,都有高度,也都有深度,然后同学们背起行囊不断地征服一座一座的高山。最后还要给出严格的证明。
第三四位老师都给出了数学的发展过程的一般方法:由特殊的例子,得到一般性的猜想,再验证猜想,给出严格证明。这正是数学严谨性最好的体现。
四位老师的意气风发,挥洒自如,让我感觉到年轻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有年轻人都有的心急,有的时候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感谢市教研室,给了这次被培训的机会;感谢育才学校提供如此精彩的课堂;感谢这四位老师提供学习的榜样。这样精彩的活动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