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愉悦的学习情景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愉悦的学习情景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美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走进音乐,在美的教学意境中充分体验音乐。然而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创设情境更好地体验音乐却是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课题。
案例描述
1、【背景】歌曲《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歌曲洋溢着温馨、静谧的气氛,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柔情挚爱以及催人入睡的意境。
『情景』绿色的窗帘轻轻拉拢,教室的左上方一盏台灯发出柔和的灯光,钢琴上摆放着一盆茉莉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温馨的教室流淌着恬美的音乐……这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这一课前对音乐教室的精心设计。当学生步入音乐教室时,脚步放轻了,充满了神奇的表情,安静地坐到位上,音乐教师用富有表情,轻柔的声音开始了音乐教学……
2、【背景】《井底的小青蛙》乐曲欢快活泼,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坐井观天骄傲自大的小青蛙在小海龟的引领下来到茫茫的大海羞愧地低下了头,是一首学生非常喜欢的歌曲。
『情景』音乐教师在教学《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领着学生们去海边参观为线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富有动感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学生,学生兴致勃勃学习积极性很高。在教学的最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带着青蛙、海龟的头饰扮演小青蛙、大海龟的角色,四位学生围成一坐井,小青蛙在井底笑哈哈,唱着歌说井儿比天大,其余同学边听音乐边站着手拉着手摇晃着身子模拟波涛起伏的大海,大海龟领着小青蛙来到大海边,感受大海的宽广,小青蛙低下了头……
3、【背景】《春》。为了加深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美的情趣,教师从生活情境入手,学生模拟春天各种美妙的声音为切入口,创设一幅美丽春天的景象,让学生在情景中享受做学习的主人和快乐。
『情景』观看课件找春天,背景音乐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一春 教师:美丽的春天到了,小朋友看到了什幺?听到春天有什幺声音? 学生回答:粉红色的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春雨沙沙下着……春风吹来暖暖的,谷布鸟在枝头欢快叫着谷布、谷布。
学生分成2个声部练习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教师:春天里的声音真是丰富多彩,请每位同学利用小凳子里藏着的乐器或材料,小组轻轻讨论利用它们能表现春天的什幺声音?
模 拟 小组汇报:报 纸——春雨
塑料袋——春风、春雷
沙 球——春雷、春雨
碰 铃——青蛙叫、水滴声、水声
教师:老师带来新乐器(铝板琴)请你敲一敲,像什幺声音? 学生答到:泉水、小桥流水……
教师:我们分四个小组进行汇报学习,模拟春天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老师来当播音员:“春天悄悄来了,布谷鸟在枝头欢乐地叫着谷布、谷布,青蛙哇哇哇、哇哇哇,小雨落下来了沙沙沙、沙沙沙,春风迎面吹来,好舒服啊!三月天孩儿脸,忽然雷声响起轰隆隆、轰隆隆,小河的水唱起了歌。”
教师:春天的音乐会开始了,出示《春》歌曲进行教学……
4、【背景】欣赏《小白船》,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小白船》,感受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以及无限美好的想象。在初听《小白船》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
『情景』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歌曲《小白船》吗? 学生:喜欢。
教师:让小白船带同学们到广阔的天空去玩,你们最喜欢玩什么? 学生1:捉迷藏。学生2:星空大战。学生3:学孙悟空……
教师:让我们随着《小白船》的音乐一起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吧。游戏时学生们有的捉迷藏、有的在呐喊嘶杀、有的在玩、有的不知所措……欣赏过程学生秩序非常混乱,学生的叫喊声掩盖了优美的音乐。
以上四个案例四个情景是四堂小学音乐课创设情境教学的真实记录。实践证明,每一堂音乐课都离不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是把学生的认知和感情活动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起学习兴趣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从而用歌声、表演、动作等把它表现出来。本文例举的是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角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情境创设片断。创设情境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运用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是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而不是纯粹创设情景而情景,为了快乐而快乐脱离音乐的教学。因此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给人以美的享受(2)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3)要贴近生活体现音乐学科特点(4)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案例分析与感悟
1、情景一是课前创设美的情境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体验的。例如情景一,在教学前教师把教室精心布置成一个温馨、浪漫、可爱的家,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就感受家的温暖。美可以深深吸引人们。教师创设美的情境相信在学生的记忆长河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是美的,能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保持健康快乐的心境,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创设情境教学可以用语言描绘情境、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音乐渲染衬托情境等等方法进行,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情境之中,体验情境之美,给学生以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美的启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感悟——创设情境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2、情景二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把音乐演绎成可看、可动、有声、有色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情景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根据歌曲的特点教师带学生海边观光旅游为线索,把整堂音乐课串联起来。学生看着新颖流动的画面,听着活泼、欢快的音乐,不知不觉情感引起共鸣,非常自然地把小青蛙的活泼、骄傲;大海龟的友好、谦逊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的最后学生带着小青蛙、大海龟的头饰表演情趣盎然,座位上的学生们模拟大海波涛起伏,更是乐此不疲,小青蛙在茫茫的大海面前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创设情境人人参与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体验“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道理,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动感的画面、有趣的表演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的天性相吻合,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情境教学淡化了教师的说教、讲授,重视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减轻了知识技能的训练,注重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淡化了教学的结果,关注了教学的愉悦过程,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新理念。值的注意的是小学的音乐教材绝大多数是欢快活泼的,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创设情景体会情景,而那些高昂的激奋的或者是低沉的悲伤的教材,则不太适宜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去创设情景,因为这些情感的基调都比较严肃、庄重、深沉,是学生生活的经验没有经历过的,情感没有体验过的。因此创设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的审美教育特点。感悟——创设情境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
3、情景三是创设贴近生活的音乐情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无论教师创设怎样的情境进行教学,都不能脱离“听”(听觉体验)这个中心环节。《春》的教学教师创设情境,二声部布谷鸟清脆的叫声、小组的春雨声、春风声、春雷声、小桥流水声、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述说,奏演了一曲优美动听《春天的交响曲》,给师生以美好的享受。同时培养学生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相互合作并体验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探索、寻找、发现生活中的声音美、音乐美。让音乐教学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音乐生活中在他们中间,音乐不但可以用歌声、演奏、舞蹈等形式来展示,也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表现,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感悟——创设情境要贴近生活体现音乐学科特点
4、情景四是欣赏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情景四的创意是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而且表现得很快乐,但是学生的快乐脱离了音乐的教学,更脱离了音乐教育的主题——审美教育,是纯粹为了学生的快乐而快乐,没有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学生在游戏时根本没有体验到三拍子歌曲《小白船》音乐的优美、动荡极富有想象的意境。情境四的创设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是值得深思的。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如果脱离了这一重要的目的,那么创设的情境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切合教学实际并为教学服务,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审美情趣。不能为了情境而纯粹创设情境,或为了学生的愉悦而愉悦,创设情境非常随意性,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都应该引起注意的。
第二篇:创设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创设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秦爱云(学员)发布时间: 2011-03-08 13:20:08
创设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情景,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激发积极的情感,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素材。
一、教学情景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新大纲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出台的。在新大纲中有这样一句话:“初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目标的修订,使我们的目光放到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上,使我们感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责任重大。为此,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
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教师依据化学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按照化学教学的规律精心地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性情。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真实情景中学习比传统的注入式学习有明显的效果。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知识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能更有效的被再应用。《教学标准》指出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渐得到发展。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所以,对教学情景进行设计,结合教材设计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宽松、民主的环境,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心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象。比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心境,这便是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化学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适应化学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环境,唤起注意,激发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起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心境,唤起新的注意和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效应。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情景设计的基本类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传统教法过分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被动地参与。其结果是教者累,学者苦,收效微。众所周知:化学既是一门科学学科,又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科目。它带有“科学性”、“生活性”和“社会性”,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莫过于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科学规律内容,化学就是要让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用微粒观的观点解释这种变化。故我认为: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教学过程应重于兴趣的诱发、激励,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习灵的共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呢?
1、问题情境
这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火花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探究的愿望,造成一种心理紧张,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因此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时,教师可以手举一瓶盐酸溶液,提问学生“你认为老师手中的这瓶溶液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水,或是其他的液体。教师可以紧接着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假设吗?”这样学生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思考,在这中间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是酸溶液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能判断吗?”这样就引出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可见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思考,引起认知需要,促进思维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活动情境
探究的过程在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展,从活动中获得。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拿一玻璃刀进入教室,让学生亲自割玻璃”,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启迪了思维,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也引出了这节课的内容。再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三节酸的通性 PH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酸的强弱是不同的,从而引出PH的教学内容。
3、故事情境
青少年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是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更多的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大多数都可创设故事情境,只是应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环节使用,做到恰到好处。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绪言时,给学生讲一个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的故事,诗的内容是“客从南溟来,遣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衰今征敛无。”诗的大意是说,从南方来了一位客人,他送给杜甫一颗珍珠。珍珠上似乎有花纹或字迹,诗人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他打开箱子,却发现珍珠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的液体。大家知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聚积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有机质。碳酸钙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化为酸式盐而溶解。杜甫住的房子漏雨潮湿,竹箱没有防潮的性能,遇到水和二氧化碳后,珍珠就发生了化学变化,杜甫当时不知道这些化学知识,所以会迷惑不解。这样的故事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实验情境
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皿和材料、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操作、验证假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实验情境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学生自主实验,做实验记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形象地、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5、其他形式
在日常教学积累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还在适当的时候创设了以下的一些情景供大家参考。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分子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手拿一瓶空气清新剂,大家的注意力就会全集中到这儿来,在前排一喷,提问“你闻到什么了?”学生会回答“香味”。接着,继续提问“它没有脚为什么后排的你也会闻到呢?”这样就把要讲的内容引出来了。再例如,再讲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教师可以手拿一串气球进入教室,这时学生一定被气球所吸引,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就让气球飞上天了?”学生回答“大入氢气”,紧接着提问“那我们如何可以得到氢气呢?”便引出了所要讲的内容,且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或者,在讲这节时,用一首诗来引入“虽说是球不能打,生性总往高处爬,喜庆佳节空中飘,球下能把标语挂”,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情景设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可以是用语言描述,可以是实物演示,可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直观形式来表现,也可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模拟。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使这种情境成为充分体现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能与儿童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青少年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主动探究,促进思维的发展,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目的。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哪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语言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讲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段精彩的导语进行导课“我们人类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你如果几分钟不呼吸恐怕就要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消失,而我们呼吸需要的是氧气,可见氧气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
2、画面、音乐创设情景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二章分子和原子时,由于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象。这样,学生会对微观世界特别感兴趣,他们会主动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表演创设情境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可以请几位学生到台上表演“2050年一瓶矿泉水的拍卖会”,不仅可以使学生容入到学习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从学生的表演中很容易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意识到水的重要,从而惜水爱水。4其他形式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容入教学中。例如我在前边所提到的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 第三节酸的通性 PH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的活动,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而且也达到引题的目的。再比如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化学小实验变一些魔术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三节酸的通性 PH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些预先用酚酞泡过的纸花,用酸液碱液喷,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也就是说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感染着学生。总之,情境的创设还有很多种途径,只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努力营造不同的课堂环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情景设计的原则 我在中学初教化学课时,由于对中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够全面,加之对中学化学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结果在教学中经常产生一些困惑。尤其每堂课的40分钟里,面对活泼好动的中学生,运用如此少的材料,如何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我逐渐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灌输给学生,让其去背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能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化为自己的能力。要把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变为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通过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新的化学知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好多实际问题,并可以获得更多和更新的信息时,便会产生运用化学的欲望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功感。于是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化学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化学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学习,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自然,贴近生活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我们在创设情境时,选用故事也好,选用活动也罢,一定要源于生活,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
初中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学习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中学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设计许多生动活泼的实验。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3、难度适当,照顾层次
教师创设情境,要注意难度适当,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只适合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加强指导以增强其自信,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这些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照顾,使全班同学齐头并进。
4、轻松愉悦,快乐学习
教师创设情景,要注意所创设的情景一定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使学生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时,讲硫酸的性质之前,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情景“浓硫酸毁容事件”,使学生对浓硫酸充满了恐惧感,整节课都胆战心惊;若这样设计“展示一幅巨轮照片,讲述硫酸是工业之母”,不仅顺利导入这节课的内容,而且给学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增强了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化学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位老者这样说过“教亦多术,运用乎在于人”。在一堂化学课中,把化学这一学科的“基础性”、“科学性”、“生活性”结合起来,是每位化学老师值得探究的问题。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虽然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时间不长,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始终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氛围,巧拔善引,促使他们把主观情感融入学习的情景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收到了一些较为满意的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紧随新可改的步伐,花心思,出点子,不断摸索,争取在“用什么情境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上积累出更多的方法与大家交流。
第三篇: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情景快乐教学
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情景快乐教学
题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快乐教学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快乐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基本”,采取“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无味,精神倦怠,收效甚微。教学规律告诫我们,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尤如战场上的“指挥官”,“冲锋陷阵”的则是学生。能否协调好师生关系,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把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和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也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接触新教材四年来,专心研究,积极探索,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各种任务,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生动、和谐的语言环境,即“创设情境” 对教学很有帮助,是有效的途径。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乐学、爱学、想学,使学生在乐学的土地上不倦地耕耘。
稍微关注一下教育动态的人都知道,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是的,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动、爱玩的,快乐的感受往往是他们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众所周知,当学生喜欢某个学科时,他们便会倾情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尽量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进行快乐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思想品德快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故事引领,情景导入,拉近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的距离。
记忆中的和现实中的思想品德课大多是严肃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通常称之为“政治课”,缺少了些人情味,不太受学生的喜欢,严重地影响了应有的效果。常听社会上有人要训诫某人时说:“来,我给你上一堂政治课。”其实我认为,新教材《思想品德》实施后,特别是山东版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们认识和
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最富魅力的了。其用漫画、图表和文字所搭建的基本内容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最能尽显才华的天空:时代的脉搏、历史的画卷;社会的斑斓、家庭的温馨;集体严明纪律下的磅礴气势与和谐有序、个性张扬各异所绘成的立体生活与风采多元,无不让人在课堂上耳目一新、舒心惬意,在课后使人心旷神怡、思绪流连。
尽管现在的教材内容已经较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教材的名称也已经从《政治》改为《思想政治》再改为《思想品德》,是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喜爱的。但不少老师的授课方式仍然较为僵硬,可能在情感上或习惯上仍然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和政策连在一起,甚至划等号,因而导致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放不开手脚,表情严肃,我称之为“中山装”式的表情。教学的关键是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入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他的目的,都可以水到渠成。因此,要转变观念,在表情上要“脱下”严肃庄重但也可敬可畏的“中山装”,而换上轻松活泼的“休闲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思想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不妨设想一下:专制、高压、充满火药味或冷冰冰的、唯师命是从的课堂里能有快乐的教学吗?所以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可以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段:讲、笑、叫、跳、点评、模仿……让学生自然无痕地融入教学之中,去感受知识、感受生活、感受快乐。要让课堂上的师生都达到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美起来的效果,要让学生感到上你的课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课堂氛围才会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第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善教学流程,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对所授学科阶段的整体内容,了然于胸,还须对前瞻性的知识有较熟悉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时融会贯通地和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剖细析,进而引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性思考。课堂教学是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知识研讨、归纳总结等环节等所组成,这些基本环节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仍可使用。问题并不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不管一堂课有几个环节构成,完成环节本身的目标设定无疑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对于环节之间的过渡,有的教师未能引起充分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教师的虽然认为很重要,但因其没有特定的内容而觉得束手无策。可以肯定的说,忽略了环节过渡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如同车辆行驶要经过若干路段,但若不注意各路段的转接则可能导致翻车。不少老师一开口往往是:“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今天我们讲……”、“这个问题大家已经知道了,下面我们来讲第X个问题……”,如此等等,平铺直叙、单调乏味。我很
欣赏眼下不少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说话,他们在提出某个问题之前,往往以一个人们很熟悉而又轻松的话题,自然切入,几乎不露痕迹。教师主持课堂教学也需要这种语言艺术,因为许多学生对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有下意识的排斥情绪,而如果在介绍一种知识之前,以一种他们所喜爱的又和待研究问题有巧妙关联的话题来引入,则能起到欲擒故纵的效果。例如我在“青春闪光”一课的对话导入—— 师:昨天散步银河公园,发现美丽桃花含苞待放,忽然想起一个诗句……生:什么诗句?师:谁写的己想不起来了,其中有一句很符合我当时的心情,叫——“人面桃花相映红”。生:(或窃议诗的出处,或笑谈“我”与桃花“相映红”)师:当时觉得这世间最美丽的,应该是桃花了,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生:那么,这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师:(略停)是面若桃花的充满青春活力的—— 你们。生:(非常开心地笑谈着)由生活中的拉家常式的问题入手,切入与之相联系的待研究问题,注重教学环节的过渡,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达到了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巧用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思维。
生活中没有幽默是沉闷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每当听过一堂好课,人们常常会说:“这位教师幽默风趣,听完课仍觉得意犹未尽,好!”。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艺术,就是风趣巧妙地思考和表达问题。学生欢迎富于幽默的教师,这是因为幽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讲课语言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受到启迪。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师能恰当、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欣赏玩味和笑声中得到了情感的释放,获得美的享受,就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能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是的,教学内容是靠语言来传达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固然重要,但丰富多彩的语言则更显魅力。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协调配合,往往能使课堂教学进入艺术化的境界,而不是流水式的作业。教师表情自然活泼,目光热情关切,站态稳重优雅,手势得体适度,落落大方。说明时,娓娓道来,如展画图;呼吁时,慷慨激昂,如擂战鼓;悲痛时,低沉凝重,如诉心曲。教学过程如同挥舞飘动的彩带,涓涓流动的清泉,舒缓有致,抑扬顿挫,给人一种流动的弹性的美感,学生如沐春风,教室满壁生辉。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丰富认知,明理导行。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色具全,给学生极大的感官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如在讲九年级第六课《讲述春天的故事》时,我先播放VCD,让学生一边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一边
欣赏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面,然后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当年深圳那空前的改革举措和现在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我国实行改革开发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认知,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挖掘思品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教师能在乐中教,学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
第五,挖掘情景深意,于愉悦中启迪思考,完成思想深化。
课堂教学终究是一种带有目标性的教学,快乐教学的本质是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为了快乐而快乐,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要于快乐之中,引入深度的思考,完成思想的深化,才是最终的目标。如果不注意对快乐的案例及时引导和延伸,或不管与本课是否有关联,什么有趣的都讲,天马行空、快乐无度,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静下心来的时候,却是不知所云。这样的快乐教学,只能称之为是哗众取宠,不要也罢。
例如,在“青春闪光”一课话题引入之后,我自然引入目标思考—— 师:我把这个诗句接了个不伦不类的下句。生:是什么,说给我们听听。师:人面桃花相映红,我入花丛心不同。生:老师你妒忌啦!师:不是妒忌,是感慨!看你们的脸,如牛奶葡萄,看自己的脸,如金丝蜜枣,真是光阴似箭啊!生:老师你真会说话。师:不过青春的最美丽之处,却并不是光艳的外表,生:(静,似不解)。师:而是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生:(似若有所悟)。师:青春是美好,但青春又是短暂的,同学们要抓住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平时关注生活,注意素材的积累,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富有个人魅力,比如渊博的知识、人格上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等。快乐教学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的一种挑战,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能胜任。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新舞台,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收获希望!
第四篇: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教学中的实施,课堂教学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情景教学”作为新兴的有效教学手段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高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等情况。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境”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深入课堂教学,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锻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根据“人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在教师引导下提高成绩。根据高中化学实践性强、理论性强和科学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得知,只有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适的情景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感受趣味性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有效课堂 探究性学习
“情境创设”作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为条件,以发挥课堂学习的活跃性作为手段,以实现高效学习作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高中化学课堂要想与时俱进就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
一、开展情景化导入,实现有效化学课堂
好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交流中实现的,首先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主动引导下实现自我学习和发展,在具有情境性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1.引入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深入课堂内容。由于高中化学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转换成其他模式。首先教师要根据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根据生活经验搜寻实例,通过在课堂中对实例和知识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融入生活”的贴切感。例如在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学习中,教师先根据这一知识存在的特性向学生提出基本思考问题:“随着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数目增多,我们如何在常用名不够的情况下命名呢?”在学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导入法进行解释:“例如居民身份证,每个公民只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码可以使用,有机物的名称也具有这种单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2.引入实验化教学,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科学性融入课堂情境教学。高中化学本就是实验性较强的科目,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课堂情境教学。实验作为趣味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情境课堂的主动性。例如在“酚”这一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先通过向学生展示奇妙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毛笔蘸取苯酚溶液在白纸上进行涂画,把纸晾干后放在木架上,然后用三氯化铁使用喷雾器喷在白纸上,白纸上就会出现紫色的绘画,教师根据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兴趣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问题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深入问题情境的过程实现自我学习及发展,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合作学习能力的进步。
1.注重问题在课堂导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习惯。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的合理利用。教师要通过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进入课堂。教师对于问题情境的使用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法”进行,通过课堂导入时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例如在“硝酸”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1)硝酸泄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2)对装运的运输车的制作材料都有什么要求?(3)消防员在处理硝酸泄露情况时应该准备哪些措施?(4)在泄漏后应该做哪些紧急处理?(5)通过知识的阅读总结硝酸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等等。
2.合理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使用,促进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布置分组学习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合作共赢这一优势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学习特点进行互补划分,将5―6人分为一组,通过课堂内容的主题进行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氯化氢”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设计喷泉试验,由于实验器材有限,教师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较多,因此小组内要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位成员都可以深入课堂活动中。通过取一烧瓶氯化氢气体,用滴管压进去少量的水然后将烧瓶倒置在石蕊溶液中观察,根据实验前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仔细分析实验现象,进而达到完成问题情境教学的目标。
三、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促进趣味化学课堂
化学知识所具有的微观性和抽象性是教学难点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将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故事情境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活跃的故事气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学习。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化学史上一些伟人经历过一些生活、知识和思想的碰撞发现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名人逸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巩固学习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有些元素的名称不容易记忆,教师可以根据元素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元素发现故事:门捷列夫在1871年时宣称一定存在一种“类铝”的元素,但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太大注意,直到1875年布瓦博德朗对铝和铊进行光谱性质研究时发现了两道紫色光线谱,最后通过门捷列夫的帮助完成了这一新元素单质的性质实验。学生通过这种人文故事会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也提高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通过对高中化学中情境教学的设计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要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的持久性全面发展为基础,从而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而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裕峰.情景创设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析[J].才智,2010,(16):75.[2]曾华芳.高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对教师的要求[J].文理导航(下旬),2010,(06):40.
第五篇:浅谈在课堂如何创设合适教学情景
浅谈在课堂如何创设合适教学情景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信息技术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质量,更能体现新课程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科学探究是一个重要的理念。笔者认为,在落实科学探究教学中,探究教学是重要的前提。开展探究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增加学生兴趣,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利于探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以使探究教学科学化。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原则
笔者认为,高中化学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应遵守以下原则。
1.1 目标明确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问题而言,探究的空间都很大,角度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的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比如,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笔者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教学时间和教学大纲等限制,在教学中先把盐类水解细分为四个小目标:(1)盐类水解的含义;(2)盐类水解的本质;(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4)盐类水解的应用;四个小目标层层推进,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 情境:NaCl、NH4Cl、CH3COONa溶液是否都呈中性?
实验:用pH试纸测试NaCl、NH4Cl、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产生疑惑释疑:a.溶液酸碱性的原因;b.此水溶液中存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c.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
导出概念归纳: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并与中和反应作比较。
发现规律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盐都能水解?
总结:能发生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影响因素实验:用pH试纸测试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碱性强弱。
分析:比较阴离子对应的酸酸性强弱。
内因:越弱越水解。
外因分析:联系影响化学平衡和水的电离的因素。
应用问题问题:溶液配制、浓缩与蒸干、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改良土壤等。
1.2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原则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探究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探究是一个多侧面活动,需要观察、提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需要设计研究方案,需要根据证据来检验解释问题,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将探究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上述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
如在合成材料这节内容学习上,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所以针对这个特点,笔者在新课前,把学生分成三大组,各负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这三块内容,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去自主探究;小组内讨论决定内容如塑料的定义、分类、主要成分、性质、用途和危害等,再自行分配任务,去查阅资料,然后整理、汇总。正式上课时,请各组选代表上台阐述对塑料等材料的理解,并要求能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本组成员可补充)。结束前,笔者对每个组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从课前学生的积极准备,上课时的发言表述,课后的讨论都可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1.3 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是指探究的难度、方式和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出发:心智发展水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已经达到的水平,即探究活动中的障碍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情景设计
教学情景是指教学内容在其中得以存在、运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情景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其他情景中再应用的可能性,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更有效。情景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呈现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舌功能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陶冶学生的情感。探究情景的创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事实情景
事实情景包括化学史实、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工农业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等有关的事实和材料。化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化学家勤奋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光辉品质。若在教材中进行一些化学家的相关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家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和献身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渐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
同样,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联系社会的内容等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化学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完善道德品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明确社会责任感。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一单元内容,“走进化学世界”章头图,是一张小猫栖息在2200℃火焰上的照片,学生们看到这张照片,就产生强烈的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从而,可以借此引出材料化学,让学生了解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又如有机化学中学习蛋白质时学生对此有熟悉感,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时时联系身边的“蛋白质”,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引课时,采用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讲解蛋白质的变性时,联系“非典”和“禽流感”时杀菌消毒的方法,从生活入手,晒太阳,高温蒸煮、擦酒精等,最后联系生物知识,回忆学习氨基酸的知识。整堂课紧紧围绕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2 实验情景
创设多种真实、生动、直观的实验教学情景,营造学习情景,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可利用化学现象,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经验和原有认识相矛盾的、新颖奇特的实验现象,不仅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笔者用一块棉手帕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里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将手帕展开,用镊子夹注两角,用火柴点燃,手帕立即燃烧起来。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然后,问学生:手帕明明燃烧了,为什么完好无损呢?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这时,学生兴趣大增,思维高度集中,立刻研讨其中的奥妙。教师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一系列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3 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及学生难于分析理解的知识,教师可直接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不完全匹配的疑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识的欲望;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学生已有知识设置的问题情景所架设的桥梁,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探索情景中。
案例1原电池原理
情景设计 在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先后分别插入铜丝和放入锌粒,观察现象;然后将铜丝抵在稀硫酸的锌粒上,观察铜丝表面的现象。
提出问题铜丝表面为什么有气体产生?这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假说验证引导学生分析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提出铜丝和锌粒之间有电流产生的假说,并按教材中的原电池装置检验电流。
案例2过氧化钠的性质
问题情境回忆Na2O能与H2O、酸性氧化物(CO2)等反应的性质。
提出问题Na2O2也能与H2O、酸性氧化物(CO2)等反应吗?
猜想假设比较Na2O2和Na2O的组成和结构,提出Na2O2也能与H2O、酸性氧化物(CO2)等反应,但反应产物可能有所差异的假设。
实验验证将少量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产生,把试管中的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结论Na2O2能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联想应用 Na2O2也能与CO2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在Na2O2与H2O、CO2等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参考文献
[1]钱晨岚,蔡亚萍.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教学方案设计的研究.中学化学,2006.12.[2]魏长奎.研讨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功能.中学化学,2006.11.[3]赵坚志.“共价键”探究性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中学化学,2006.11.[4]陆军.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类型和生成策略.中学化学教与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