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收获颇丰,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对应着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前三个习惯能帮助个人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后三个习惯则能帮助个人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一个“不断更新”的习惯则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是一种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细细品味书中真言,不难发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这七个习惯,贯穿这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确实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催生改变
在工作中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很重要,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由于我是一毕业就进入我们公司,对待工作十分积极主动,这些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的缺乏经验所带来的失误,就像在开车时候,如果拐弯时方向盘打多了也能及时补救。同时,积极主动还带来其他好处,当遭遇有挑战性的工作时,积极主动的人即使自己力有不逮,仍会主动地选择迎难而上,会把握住很多试炼自己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诚如书中所说,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对待工作积极主动的人始终怀抱着个人的愿景,所以充满活力与创造性,能充分调动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去完成工作任务。
二、以终为始,在工作中领导自我
在工作中设立工作目标很重要,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工作的舵手,目标便是我们航行的方向。书中的第二大习惯以终为始的意思便是,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坚持自我领导的原则。具体到每天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会为自己每天的工作设立目标,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也建议大家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奔着一个长远的目标去工作,至少可以保障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太多。
三、要事第一,在工作中做好管理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许多小事情集合而成,并没有很明显的大事小事之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事情方法,最终工作的成果却会很明显的优劣分明。如何成为工作中那些处理问题的能手呢?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要事第一。要事第一要求我们始终聚焦要事,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应该是无需赘述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我们的时间不够完成所有的事情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合理安排,否则只能被动地以加班作为我们每天工作的结尾。
四、双赢思维,在工作中共享促双赢
工作中涉及与他人的合作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呢?书中认为大家应当有双赢思维,鼓励大家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和资源,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非敌对式的竞争。从“共享经济”一词出现后,大家应该能很明显地体会到共享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知识的共享、交通工具的共享、财富的共享......不一而足。回归到我们工作中的合作,如果能坚持双赢的人际领导原则,当然大有裨益。
五、知彼解己,在工作中沟通提效率
与合作一样,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另一项内容是沟通。在工作中的沟通往往不是说话这么简单,而通常是工作内容的交接、工作板块的交流,这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书中认为要达到有效沟通需培养知彼解己的习惯,即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聆听别人,这是移情沟通的原则。我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与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做销售工作最需要后台人员的大力配合,但同时,他们不熟悉不同产品的要求和特点。于是,在不多的沟通中,需明确表达我们需要后台人员配合的原因和操作的方式。后台人员难免有疏漏,那么这些疏漏就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层层沟通以弥补。我很庆幸,在工作中已经慢慢学会先聆听清楚别人反馈的真正意见,再对应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确实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六、综合统效,在工作中创造更有效的方法
工作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事务的解决程度,工作经验是指我们在工作中累积的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而书中认为,培养综合统效的习惯,使第三种远胜个人见识的选择得以被创造,这种创造性合作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映照到我的工作中,在对产品数据进行完善、提取、应用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些人依赖数学公式,有些人则关注文字信息的对比,有的人则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有不同的操作侧重。而当大家开始交流这些方式的不同体验后,我们往往都学会了更有效的方法。
七、不断更新,始终坚持自我提升。
在大学里,老师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技能需要漫长的笨拙期”,他鼓励我们始终抱有信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书中最后一大习惯“不断更新”与老师的话遥相呼应,这一习惯指向的是如何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进行平衡的自我提升。前面说到这一习惯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在工作中培养这一习惯也变成了自动自发会做的事情,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才能使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也不断提升。读一本好书,确实就像交了一个好友,虽然文字有限,可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有些是自己已经不自觉在践行的,有些是自己开始有意识培养的。所谓“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书中展示的便是不常变化的“法”,在学习过这本书后,我开始聚焦于培养自身的这七大习惯,希望能早日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笔者: 提交日期:
第二篇: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有感
心态与习惯决定未来
最近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于时间关系,虽然不是很详细的看,但给我的感悟却很多。它让我想起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它通过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但又简单的人生哲理——理念的更新是解决一切困惑的起点。你的“改变”将决定你的未来!一切取决于你的心态。
而这本书则讲的是实践能力,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书中以七个习惯展开记述,它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三者的混合体。习惯的确很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彷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的牢不可破。”所以说,不管是领导、职员、还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书中还提到“成熟模式图”,即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人类都是从依赖到独立,然后从独立到互赖。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也就产生了习惯的转变。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主要是:
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他所说的积极主动不仅仅是指行事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所控制。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他的理智必须胜于冲动,甚至应该避免冲动,应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主动而非被动。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的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并不算少,但大多数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都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书中所说的“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有是先在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确定以后的实践。“以终为始”的另一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决不同于管理,就像史蒂芬说的“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领导,不妨以原则为中心,撰写一份属
于你自己的使命寓言,并付诸实践。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它可以说是前两个习惯的具体实践,书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习惯一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意识。习惯二的基础则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而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发挥人类的第四大天赋——独立意志。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的听命。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总是把现在这个社会当作竞争的角斗场。看事物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已者则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史蒂芬列举了六个交往模式,即:
损人利已(赢/输)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
利人利己(双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我认为最理的答案肯定是双赢。那我们为何不向它发展呢?要做到双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诚信、成熟、知足就可以了。
五、知彼解已 ——移情沟通的原则
这个习惯主要讲的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移情聆听是聆听的一种,也是聆听的最高境界。它是以理解为目的,听者要以倾诉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知彼知已,首先你要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了解你,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效的一种,是对所有其它习惯的重要考验和集中体现。它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统合综效能够激发、整合并释放人类的最大潜能,前面的五个不同习惯都是为了能创造统合综效的奇迹。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那么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养成了前面六个习惯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这一习惯就是个人产能,它维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你自己。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性、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忽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其它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七个习惯可以说是人生的精华,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可我感觉,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员,都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报告
学校:北京科技大学 学号:41603375 班级:材料1611 姓名:杨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著名领导力大师、人际关系专家史蒂芬.柯维的著作。书中强调了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进行能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由内而外”的修炼;提出了“全面成功才是真正成功”的新思想,告诉我们走向“全面成功”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和信念;列举了“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的达到全面成功的七大准则。读这本书可以说却是费劲。既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也领会到进步的方法,既纠结又充满力量。就像前言所说“自我成长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
人有着主动的本性,我们不仅能回应和适应特定的环境,也能主动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而最终的成功,就是自己主动积极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应该真正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意义。追求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在成功之后往往会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往往会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
生活和工作需要团结合作。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生活是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唯有合作才能利人利己,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皆大欢喜;知彼解己有两层意思,即善于倾听和换位思考,正确合理表达自己的,让别人了解你的真正意思。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善于利用不同,体会别人主张里的奥妙。大多组织都会强调团队精神,而统合综效其实是双赢思维与知彼解己的行动版本。
人生最值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而不断更新是前六个好习惯的源泉和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心智、精神和社会情感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书中对双赢思维的阐释令我印象深刻。双赢需要合作,需要投入“忘我”。就像古语“一根筷子容易弯,三根筷子难折断”,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也正是因为我们通常不能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清楚自己应该在团队中需要扮演何种角色,发挥怎样的功能,才会最终导致整个团队无法高效地运作。圆满的人生绝对不仅仅追求个人的成功,还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以及团队成员的共赢。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事情。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活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投资,把身体、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学会利用成功人士优秀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更好地“弄潮”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四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花了几天时间,我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进行了通篇的阅读。我觉得这本书整体内容写的比较杂,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包含商业管理方法、人际交往技巧、家庭观念、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在这样三百页不到的一本小册中论述这么多方面,还要论述的通俗易懂,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出现一些不尽周详的地方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这本书作为现代职业及管理培训的经典之作,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
本书对“高效能”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在书中,作者将“高效能”解释为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在这里,产出代表着工作成绩、商业利润、劳动报酬、好的人际关系等积极性的收益,而产能则代表着取得这些收益的能力。忽视产出与产能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失衡从而降低一个人的效能。
围绕着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原则,作者进一步提出了七个习惯,劝诫人们通过建立七个习惯来不断的调整和维护产出与产能的平衡。这七个习惯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以下就七个习惯具体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习惯一:积极主动
对于第一个习惯,我觉得,这就是指人们常说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论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放弃,养成不论何时何地都不抛弃、不放弃的习惯,遇到困难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守株待兔,而是积极思考和行动起来,做好自己的角色,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就去努力改变,对于不能改变的,坦然面对,笑口常开,以心灵的力量引导自己度过难关。
习惯二:以终为始
对于第二个习惯,我认为作者强调的是方向,人生的方向。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生是可悲的。
当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可以是不同的,也应该是不同的。每当我们完成了一个既定的目标,实现了自己一个时期以来的愿望之后,就必须要要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好好的静下来,进行全新的反思和自省,寻找到人生的下一个目标,让自己有一个继续攀登的动力。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明确了人生努力的方向,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我想,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不会空洞乏力。我想,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纷呈。
习惯三:要事第一
什么是要事?要事就是对实现人生阶段目标有增益作用的事情,或者说是提升产能的必需课题。这里,作者以第四代时间管理的思维方法入手,提出要关注那些虽然并不紧迫但却是重要的事情,因为,做好这些事情从长期角度来看是提升产能的必要条件,“磨刀不误砍柴功”,做好这些事情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常常忽视或者忘记了这些事情,埋头于琐事当中而渐渐迷失了自己。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精力和健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使自己能够始终保持充沛的动能。
习惯四:双赢思维
所谓双赢思维,简单的说就是和平共处、互惠互利、有理有利有节。“君子以厚德载物”,想要获得成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宽厚的德行来匡正自己,大利面前据理而行,既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也不得陇望楚取之无道,时时慎独,在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他人,在追求自身成功的同时也欣赏他人的成功,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最终成就自己。正如古人所讲的“达则兼善天下”,只有抱着“兼善天下”的态度才能实现人生的通达和顺随。
习惯五:知彼解己
关于习惯五更多的是在谈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的技巧了。人们常常喊“理解万岁”,这句话既表达了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充分理解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难于充分理解的困惑与无奈。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放下心中的执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每一个人在沟通之前,能够放下执念,以第三方的角度来倾听对方,首先搞清楚对方的诉求,再有针对性的做出回应,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双赢的局面,那么,就会发现许多原先看起来无法解决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在追求双赢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平衡之术,化冲突为合作,化分歧为赞同,化阻力为动力。统合综效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需要多年实践的积累和沉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化腐朽为神奇的境地。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不断更新自己。如果说,第一、二和第三个习惯谈的是“为人”,而第四、五、六个习惯谈的是“处事”,那么这第七个习惯谈的是对“为人处事”的反省和升华。人常说“君子一日三省”,每一人应该常常对于自己日常的“为人处事”进行重新审视,对于愿景、方向、目标、方法积极的反省,时刻纠正渐渐偏向的人生轨迹,随时唤醒迷失的自我,时刻关注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不断的寻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确立改进的方向,从而完成螺旋式的前进,只有这样才会永久保持高效能。
总而言之,这七个习惯是对“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课题的另一种诠释,这七个习惯形成了一个逻辑体系,依据这七个习惯生活,人们能够避免掉入到一些人生悖论的陷阱中去,从而活的更加纯粹和圆满。同样的,我们的企业也是可以建立起这样的习惯体系的,而要建立这样的习惯体系,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积极的参与并身体力行,以七个习惯的思维体系来领导和管理自己,同时,也用七个习惯的思维体系来领导和管理企业,从而引导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第五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过之后,感慨颇深,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起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很多东西都只是一些外界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客观因素。本书就七个习惯进行一一地阐述,并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他们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或是长者,为我们指点迷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只起到旁敲侧击的作用,而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即主观因素。只有我们自己从内心真正接受了,从思想上改变了。我们才会开启内心的那一扇门。就像我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很多话能让我产生共鸣,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时,我就会停下来反省自己。我想这也算得上是从内心开启的一些改变和收获吧。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作者在书中讲到:他的儿子在学校,成绩惨不忍睹,交往不成熟,运动场上不灵活。他和妻子都想帮儿子。他们把自己的行动借助“帮助、关心”的名义,强加到儿子的身上,可收到的效果是有限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不如人”。有了这么一种意识,他们再怎么表现,也会显得言不由衷。因为他们没有改变看待外界的观点。对于这一点,我想讲一下我的父亲。他是一个朴实的农民,但他很少说我们比别人差或者说我们不行,他会列出我们的优点,然后说:“这些事情你都做得很好,相信那些对于你来说是暂时的困难,一定能够解决,也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不敢说我的父亲有多么成功,可是,他让我们充满自信,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想说他是成功的。
还记得两年前的冬天,看湖南卫视的冰灾赈灾义演活动,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看到自己的家乡此刻遭受冰灾侵袭后的现状,我的心真的好痛。还有那些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平民英雄们,更是让大家几度泪湿眼眶。看到这么多热心人士为我的家乡捐赠巨额款项时,我心里的那个想法特别强烈:“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想帮助自己的家乡,就得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在七个习惯的阐述中,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真的很重要,“被动就要挨打”——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结合目前的形式和社会现状来讲,养成这样的习惯,更为重要。现实是残酷的,很多机会,你若不主动,就有可能失之交臂。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你若是不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不主动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很多时候,你都会吃个闭门羹,甚至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保持高傲的态度,是永远也融合不进去的。它只能是你生活中、事业上的一个绊脚石,阻碍着你的发展。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受天气影响自己的心情的。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番天地。我很欣赏这么一段话:“也许我们不能移动大山,但是我们可以运作自我;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心情;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是我们可以展露笑容;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是我们可以指挥自己;也许我们不能预知将来,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在;也许我们不能样样如意,但可以事事尽心。”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收获很多,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工作,亦或是做人、做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前三个习惯后,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受用,在生活当中要不断地自我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关系都有很大的提高。
一个高效能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仅仅靠“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人的一生中,做任何事情最主要的是认清方向,不要盲目的投机取巧。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为什么
总是一再的抱怨。可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从不怨天尤人了,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态度看待所发生的不幸。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有效地掌握重点,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行动之前要思考,凡是要有计划,知道哪个最自己重要,哪个是次要,以最有章法的节奏完成它。可以把一天的工作用文档的方式计划出来,当一天工作完后,可以检查当天的工作是否做完整,是否做到很好,如有不足的地方,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改。时间的安排,事务的处理,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是养成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
在完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114”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工作人员,为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远远不只这些,只是这些是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它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它是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都应该去看的书籍!
有感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最近读了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益颇深。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目标,“要事第一”的方法,“双赢思维”的共识,“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磨练,都是正确、科学的思维模式,是引导人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阶梯。
积极主动,是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也是贯穿于七个习惯的重要因素。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交往都要积极主动。工作中,具有了积极主动地心态就有了完成工作的信心,进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王进喜说的好“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先主观后客观,主动可改变条件。我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地去分析、去实践,去沟通,去进步,才能完成我们公司所制定的销售任务和经营目标,我在平日里接受工作时,学会了我想到的是“我可以”,然后才会考虑要解决工作实际中的困难,因为这是积极主动的开端,可以较好的避开为推卸责任找理由等消极的影响。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无论事情迫切程度如何,首先要把要事放在第一位。事情才能处理得有分有寸,少走弯路。另外,我一直遵循“做人第一,做事第二”的原则来实现既定的目标。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最难做的当然也就是人对人,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做到双赢,譬如和客户谈合同时,如果双方找不到彼此认可的平衡点,就很难达成协议,达不到双赢目的,最终不欢而散。人与人的之间的交往亦是如此。单位与个人也不例外。在个人与个人、公司与个人之间不要太多计较个人得失,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断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对于一名公司职员来说,处理好公司的每一件事,换回客户的信任与认可,公司收益巨大。诚然,职工相对于公司来说,也不能长期是一个输/赢模式,势必打消员工打电话的积极性,造成工作滞后,公司最终因小失大。做到双赢,就要建立双赢体系,明确双赢的奖励制度和绩效制度,对能胜任工作的实行物质、精神、薪资提高等措施,使大家都具有双赢思维,积极工作,主动奉献,营造和谐企业,最后达成1+1﹥2的统合综效。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进则退,必须不断的提升自我。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独立。
今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仍需不断地学习、进步。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却得进步。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纯粹地靠单打独斗,永远也不会成功,要成为高效人士,必须要相互依赖。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蕴含着人生无穷的力量,我相信这本书能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助我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观后感
读到一段这样的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不禁扪心自问,如非自主意识的去改变,只是因为当时所处环境而造成的改变能够持续多久?而这样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和效果给自己又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带着几分疑惑开始了这次的阅读之旅,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身的问题。
面临着瞬息万变的世界,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变的也匆忙起来,我的内心也变得焦躁起来。更多的时候,我已经跟随着社会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意愿和目标。在我的意识里曾有过“大家都这样”的概念,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风气或者行为或多或少的会影响我,这样的影响会让我做出相应的改变,而盲目的改变只是为了顺应一下当时的环境。在短暂的时间内,我通过行为上或则是技巧上的改变达到自己的目标,可现在仔细想来,这样的改变并没有引导我走向成功,它解决的只是一些表象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个时候我又会把一些解决不了或者没解决好的问题归结于当时的环境,事实上能够解决问题的并不是环境,而是源于内心的意志和动力。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在第一章就提出了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内心的认知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那么我们专注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时要靠思维的转换。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面对问题的心态、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才是发生改变作用的关键。
“以不变应万变”即用既定的原则,应付千变化万的事态发展。这是我在接触这本书后比较深刻的感触。我们不断的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所有的改变我们都应该遵循运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如果我们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实践方法应对任何局面。而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导致惯性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在正确原则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内心的力量是强大的,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最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