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桂花谣
桂花谣 一团一簇像星星 摇着脑袋眨眼睛 秋风妹妹又调皮 要把点点当繁星 左蹦蹦,右跳跳 拉着小手做游戏 小伙伴,快快看 怎么有片金沙地? 光脚丫,白肚皮 躺着吃花小弟弟
作者: 王旭雯
第二篇:桂花谣
桂花谣
最近几天,我总能在不经意间闻到几丝桂花香气。呵呵,一直都很喜欢这样的隐隐花香,淡淡的,雅雅的。自己若在无意间闻到了,心里总会有一种小小的惊喜感。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的说。
无聊得很,掐指一算,桂花的花期也没几天了。想起去年的时候,我们几个还特意带着月饼去赏过桂花呢。那是一个专门赏桂花的公园,桂花的品种挺齐全的。我们吃吃月饼,聊聊天,赶个景儿,倒也别有一番趣味呢。
第三篇:安全谣
快板舞蹈:安全谣
表演:铅山县实验小学舞蹈队
(音乐:晨起,鸟鸣,音乐由舒缓至激昂再至欢快,一群学生迈着欢快的步子去学校。)群: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 背起心爱的小书包,高高兴兴去学校。(快板情景表演:)独1:小同学,我问你,自我保护可知道? 独2:随你问,随你考,安全知识记得牢。群:走路时,不打闹,十字路口看信号。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要记牢。斑马线上不打闹,车辆来了快绕道。道路人来车往多,安全行路最重要!独1:校值日,有礼貌,胸前挂牌微微笑。独2:走楼梯,要靠右,脚步轻轻像小兔。独3:同学间,应礼让,创建文明好风尚。独4:三个一,不放弃,好习惯来好视力。群:课堂上,认真听,答问质疑会思考。体育课,做运动,兜里不要有硬物。手工课,显身手,锥子剪刀得收走。认真预习和复习,自觉学习我第一!群:下课了,叮零零,小朋友们真开心。
课间时,守规范,不打不闹不乱跑; 在操场,做游戏,不推撞来不打踢。从小养成好习惯,言行规范人人赞。
群:放学后,把家回,树底不能避风雷。陌生人,不搭理,不扔鞭炮不戏水。
独:遇歹徒,110,报警电话要记清 独:遇火灾,119,火警电话记心头!(8个8拍舞蹈)群:说安全,道安全, 安全工作重如山,安全的事儿说不完, 时刻小心理当然
小同学,请记清,时时注意言和行,自防自护意识强,家长老师才放心。爱学习,会生活,文明礼貌树新人。德智体美全发展,平安快乐我成长。园丁精心勤浇灌,安全硕果分外甜.全校师生齐动员,, 校内校外享平安!校内校外享平安!
第四篇:《长城谣》
复兴中学彭蓉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学会欣赏诗和品味诗。重点、难点:
重点:领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融进作者的情感来提升朗读水平。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情境设置教学法、讨论法
一、情境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依恋故土,所以,只要有背井离乡,就会有乡愁,乡愁如血液一般,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儿女体内。长城,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早已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对于祖籍在长城脚下,而又久居台湾的诗人席慕容来说,长城更是她心中解之不开的情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席慕容的《长城谣》,谛听游子的乡音。
二、作者简介
席慕容:台湾诗人。祖籍内蒙古。十三岁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是《七里香》。她的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拥有大量读者。
三、明确目标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学会用四级朗读法来学习诗歌,即听读、初读、品读、悟读。
四、听读诗
1、指名朗读,正音。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和重音。
3、学生说一说,老师在朗读时除了注意节奏和重音外还注意了什么?
点拨:要朗读好诗歌,除了要读准字音外,还要注意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同时还要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
五、初读诗
1、学生试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2、介绍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即艺术形象,就是在诗歌中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东西。例如:余光中在《乡愁》中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自己的乡愁之情。
3、整体感知:
1、诗中主要选取的意象物是什么? 长城、黄河
2、诗歌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六、品读诗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诗歌来进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我们分成三个大组进行,比一比,看哪组更棒?
1、品读第一节(第一组)
提问:这节中诗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刻画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点拨:“悲欢”、“无情”、“冷眼”是作者用拟人手法刻画了长城的形象,表明长城是民族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使他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板书:审视历史,重现长城的沧桑)
2、品读第二节(第二组)
提问:这节中诗人借助那些意象抒发自己的什么情感?
明确:诗人借助长城的躯体和面容、云、树、风来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板书:借助长城,抒发满腔的热情)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3、品读第三节(第三组)
提问:本节诗人依靠什么进一步流露自己的什么感情?(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依靠梦境回到故乡,流露出诗人思恋故乡,心系故国的游子情怀。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板书:依靠梦境,流露浓浓的乡思)
4、师点拨、评价各组同学品读情况。
七、悟读诗
总之,这首诗通过刻画长城来抒发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再一次听录音磁带,体会诗人那份浓烈的思乡情,品悟诗歌的韵味。
1、播放朗读带,学生跟读
2、挑战录音中的朗读
学生自由选读最喜欢的小节。
3、全班齐读
八、总结(略)
九、作业 背诵这首诗 板书: 长城谣 席慕蓉
一、审视历史,重现历史的沧桑(咏物)——长城
二、借助长城,抒发满腔的热情
三、依靠梦境,流露浓浓的乡思(抒怀)——恋乡、思国
彭蓉
第五篇:长城谣教案
《长城谣》教案
源城区第一中学 邓冬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2.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感,把握意象。2.理解诗歌咏物抒情的写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长城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看到长城图片能想到什么?(祖国、故乡、中国、中华民族)
2.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出生,蒙古族女诗人,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慕容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
3.正音正字
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勒 .......
(二)诗歌赏析
1.听老师朗诵《长城谣》。2.全班齐读《长城谣》。3.探究第一节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⑶要点:历史 战争 荣辱(夺、还)悲 欢 恩 怨 ⑷借助长城,再现历史沧桑。
⑸探究问题:“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无情” :指长城屹立不动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争战,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突出了长城的雄伟的姿态!冷眼:长城冷静地对待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成败、荣辱!
⑹指导学生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朗读第一节。4.探究第二节 ⑴齐读第二节。
⑵思考: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提示:长城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也是作者灵魂的寄托,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⑶思考:“总”,“一”和“便”的含义?
“总” 字突出日夜牵挂故乡!“一”和“便”:再次地突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⑷指导学生用高昂、热烈的语调朗读第二节。5.探究第三节 ⑴齐读第三节。⑵探究以下问题: ①“应”指什么? 应:想象故乡的美景。
②“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身居他乡,心系祖国,渴望梦园故乡,但好梦难成,正是浓浓的乡愁让她难以入睡。
③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用第几人称来写长城?为什么?。
提示: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写长城;因为长城就是作者的家乡、祖国和日思夜想的爹娘!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思乡情感。
长城是这篇课文的主体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诗。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流露的思乡之情。7.小组朗读,合作探究。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②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③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8.全班齐读《长城谣》,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9.全诗小结。《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三)拓展延伸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故乡的歌,故乡的面貌,古树的年轮。
2.“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作者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
(四)布置作业(1)做《长城谣》练习一、二。(2)收集你所喜爱的席慕容诗歌作品。【板书设计】
长城谣 席慕蓉
见证——历史恩怨 长城 象征——中华民族
寄托——思乡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