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阶段教育政策公平感研究
中国现阶段教育政策公平感研究
摘要:受教育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权利,通过教育政策提供教育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包含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教育公平在这些内容上具有差异化的要求和体现。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进行评价,除不同层次教育的机会平等状况等客观内容外,还要关注民众的公平感受。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总体公平感受状况和具体问题公平感受状况两个方面分析当前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感受。调查对象对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公平感受程度较高。民众认为择校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限制异地高考是不合理的,而较认可在高考中给少数民族子女加分等。通过制度的完善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高考制度的公平。
关键词:教育政策;公平感受;义务教育;高考制度;择校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3-0067-09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现代化的教育能够有效增强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哥本哈根共识将教育的目标界定为,“使得人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知识和态度),这些能力是使人能够有一个生产性的、令人满足的生活,完全融入他们的社会和社区生活中所必须的”[1](p.193)。受教育是提升能力的基础,教育在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政府通过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来保障每一个成员的教育权利。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2],因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很难在教育的结果上实现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主要有三方面含义: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生情况;在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以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业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3](pp.6-8)。从内容上看,教育可以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受到政府财政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公平的价值在不同层次的内容上具有差异化的要求。一般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支持来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学生都能有机会接受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通过择优录取的方式来选拔成绩突出的学生。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设计也存在差异。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价值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正义是其应当遵循的重要价值之一。从政策过程的视角看,为了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应当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并且这种评价应当从客观状况、人们的主观评价两个方面展开[4]。保障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也是中国教育政策的目标。
因此,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评价不仅要对教育机会均等状况、教育办学条件等客观层面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测量,还需要对民众的教育政策公平感受等主观层面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只有将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系统了解教育政策在促进教育公平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中国教育政策公平性评价的研究看,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客观方面的评价上,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研究[5];对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大学教育阶段机会不平等问题进行的研究[6];从基础教育融资制度差异、基础教育可及性差异、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异等方面对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进行的分析[7][8];对中国农村不同层次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9]。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当前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感受①。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政策的演进与梳理
发展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以及市场转型和市场化等因素消长”[2]等的影响,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政策在具体设计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成人培训与扫盲教育②。在此,简要概述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领域。
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政府财政的支持来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都有入学的机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指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生活所必须,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10](p.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6)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免收杂费。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要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并在当地财政状况许可时,免收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减免杂费。”[1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规定,20世纪90年代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10](p.20)。《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对2000年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进行了规定[10](pp.37-46)。《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规定,“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p.48)。《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规定:“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确保2000年‘两基’目标的实现和达标后的巩固与提高”[10](pp.30-36)。《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指出,“‘十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范围,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指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力争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10](pp.57-62)。《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2005)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2008)规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国家“普九”验收,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所有适龄儿童上学的机会得到有效保障。接下来就要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差距问题。《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2)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办学资源配置、教师资源配置、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等几个方面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规定[12](pp.1111-1123)。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城乡差距问题,《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2015)规定: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也是这一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渠道和经费保障机制进行了规定。此外,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也是这一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内容。一项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不良现象比较突出[13]。《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2011)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高考制度主要是在保证每一个学生机会平等的前提下择优录取。自恢复高考以来,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快速增长。据统计,1978年普通本专科学校招生人数为40.2万人,2013年普通本专科学校招生人数为699.8万人④。1999年高等学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10](pp.30-36)。为了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1999)开始试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对于一些类型的考生适用“降低分数、择优录取”的政策也是高考制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1987)对降低分数录取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4](pp.323-334)。《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2010)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⑤。2001年,江苏3所高校开始试点自主招生。2003年,教育部确定22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对高考制度改革进行了规定。《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指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15](pp.14-18)。此外,《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2012)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⑥。
基于中国教育政策,就中国民众教育政策公平感受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满意度问题的研究。有学者对34个城市基础教育的民众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16],有学者从总体状况和具体问题(比如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育公平、教育收费)两个方面对中国39个主要城市民众教育问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18][19],也有学者对38个城市民众基础教育满意度状况进行了调查[19]。第二,对民众教育公平感受状况的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3)》按照“总-分”的思路,从总体状况的公平感受和具体问题的公平感受两个维度对30个主要城市居民的教育公平感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总体状况的公平感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近三年教育公平状况改善的评价;治理择校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信心。具体问题的公平感受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入学机会的平等性评价(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改善情况、幼儿园升小学过程中考试及交赞助费的现象、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公办学校的择校现象、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获得均等入学机会的情况);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性感受(公办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均衡情况,学生受到教师同等、公平的对待,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廉政风气状况);三是教育结果的公正性期待(对现在上学读书将来能改变命运之说的态度)[20]。《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从总体状况和具体评价两个方面对民众教育公平感受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民众对所在地区教育总体状况评价的得分是58.28分,低于60分的及格分[21]。第三,对民众义务教育诉求问题的研究。2013年,“中国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在上海等8个省(市)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城乡居民的义务教育诉求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半数城乡居民从总体上对义务教育感到满意,其中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更高;部分城乡居民感觉教育支出负担较重,城镇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支出要明显高于农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教育质量低和上学距离远,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择校费用不断上涨[22]。第四,对民众教育观念问题的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用三个维度的十组相互矛盾的问题对民众的教育观进行了网络调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社会竞争维度的问题(出人头地与一技之长、个人学历与个人能力、学习成绩与个性特长);二是教育互动维度的问题(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控制管理与民主协商、老师教育与父母教育);三是学业发展维度的问题(学习成绩与兴趣爱好、超前学习与顺其自然、母语学习与英语学习、名校入学与非名校入学)[23]。
上述研究对于了解民众的教育公平感受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也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一方面,主要分析民众对基础教育的公平感受,对高考制度的公平感受关注不足,对两项政策目标的不同有所忽略;另一方面,主要调查城市居民的公平感受,样本选择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有鉴于此,我们将按照“总-分”的思路从基础教育和高考制度两个方面来分析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感受。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2014年6月~8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状况测评及改善对策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公平感状况调查”。此次调查抽样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采用分层分阶段法实施的。首先,将全国分为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地区。其次,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初级抽样单位(不包括新疆、西藏、青海);以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所辖区)、县(包括县级市)为二级抽样单位;以街道、乡镇为三级抽样单位;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四级抽样单位;以家庭住户并在每户中选择一个生日与7月20日(公历)最接近的18周岁以上成年人为最终单位。最后,一共抽取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河南、湖南、内蒙古、陕西8个省级单位,19个区县级单位,32个街道或乡镇级单位,96个居委会或村委会。调查预计发放问卷2400份(每一个村委会、居委会25份);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6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5份,回收率为93.3%。项目组先将回收的2425份有效问卷按照每一个村委会(居委会)25份进行加权处理;然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按照不同省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加权,共获得2400份有效问卷(参见表1)。
(二)研究设计
按照“总-分”的思路,采用分层分阶段抽样方法分析当前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感受。与之相应,本文对于教育政策公平感受的研究设计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总体层面,主要从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入手对民众教育政策公平感受的总体状况进行考察。二是具体问题层面,主要从择校费、异地高考限制、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入手分析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具体公平感受(参见表2)。
四、民众对教育政策公平感受的调查结果
本文着眼于两个方面分析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感受:一是从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入手分析民众对教育政策的总体公平感受;二是从择校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具体公平感受。
(一)民众对教育政策的总体公平感受
1.民众对义务教育的总体公平感受
近年来,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两免一补”政策使教育领域真正实现了机会的平等。那么,民众对于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感受如何呢?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了统计(参见表3)。数据显示,在2400名受访者中有2399名回答了该问题,其中有65人回答“不清楚”。选择结果最多的是“比较公平”(6分~8分),共1037人;903人选择了“很公平”(9分~10分),与选择“比较公平”的人数接近;1940人对于义务教育的公平感受在6分以上(选择比较公平和很公平的调查对象加总)。把选择不清楚的样本剔除后,剩余全部调查对象对义务教育公平程度评价的均值为7.49,远高于6分(及格分)。这表明调查对象对于目前义务教育的公平感受是比较高的。与近年来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实施的“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政策紧密相关,人们普遍从这些政策中受益。这也表明民众对一项公共政策公平性的评价是依托于自身受益状况的,人们对于普惠性政策的公平感受往往较高。
2.民众对高考制度的总体公平感受
自恢复高考以来,数以万计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深造的机会,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近年来,自主招生制度不规范、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不合理等一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民众对于高考制度的总体公平感受如何呢?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看(参见表4),2400位调查对象中有2399人回答了该问题。其中338人选择“不清楚”项,明显高于在义务教育公平性的评价过程中选择“不清楚”项的人数(65人)。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义务教育要比对高考制度更为了解。这应该与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的性质不同有关。从具体评价结果看,受访者对于高考制度公平性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比较公平”选项上(6分~8分),共977人;选择“很公平”项(9分~10分),共592人;二者加总统计,共有1569人。将选择不清楚的样本剔除后,全部调查对象对于高考制度公平性评价的均值为7.03、标准差为2.354,均值高于6分的及格线。与基础教育公平性评价的均值和标准差相比,高考制度公平性评价的均值要小于义务教育公平评价的均值,也就是受访者认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要高于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公平性评价的标准差要略高于义务教育,即调查对象对义务教育公平性评价的共识程度要强于高考制度。
(二)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具体公平感受
1.民众对基础教育阶段择校费的公平感受
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已经得到了有效保障。与此同时,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仍有少量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收取择校费,使得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很难进入这些学校接受教育。民众对于这一问题如何看待呢?根据调查结果看(参见表5),2400名受访者都回答了该问题,其中有227人选择“不清楚”项,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4%。在调查对象的评价中,选择最多的是“不同意”,一共有1239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1.6%;共1461人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费收取是不合理的(“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项加总),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0.9%。也就是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择校费是不合理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应当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开放。
2.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公平感受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教育资源是存在差异的。那么,民众对这一问题有何感受呢?从“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重点校、尖子生倾斜是合理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看(参见表6),2400名受访者都回答了该问题。选择“不同意”项的人数最多,共计1207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0.3%;共有1483人认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倾斜是不合理的(“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项加总),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1.8%。这表明,民众普遍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向特定地区、学校和学生倾斜是不公平的。这一结果也与民众对前一个问题的公平感受一致,同样传达出共性的诉求,即每个学生都应当对优质教育资源享有均等的机会。
3.民众对高考加分制度的公平感受
在高考招生的相关政策中,一些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少数民族考生等是可以加分录取的。那么,民众是否认同这种加分的制度的公平性呢?本文对“高考中给烈士、华侨及少数民族子女加分是合理的”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参见表7)。数据显示,2400名调查对象都回答了该问题。其中,选择“同意”的人数最多,共113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7.1%;认为高考加分制度合理的一共有1244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1.8%。这一结果表明,从总体看,调查对象是认可高考录取过程中给一些类型的考生加分的。
4.民众对大城市限制异地高考的公平感受
目前,高考考生的报考是与户籍所在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大城市对外地考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对此,民众的公平感受又如何呢?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参见表8),2400名受访者都回答了“大城市实行限制异地高考的政策是合理的”这一问题。965人选择“不同意”项,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0.2%;共1197人认为大城市限制异地高考是不合理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9.9%。支持大城市限制异地高考的受访者有829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4.6%。这一结果说明,人们对异地高考限制政策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反对该政策的人数略高于支持该政策的人数。
五、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民众对教育政策的公平感受:从总体看,民众认为我国的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是比较公平的,且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要略微高于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就具体问题看,民众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费现象、优质教育资源向特定的学校和地区倾斜现象、大城市限制异地高考是不合理的,给少数民族、烈士等子女加分是合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24]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关于当前中国民众教育政策公平感受状况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义务教育领域,要继续贯彻落实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来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公平。也就是说,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入学机会平等的同时,要积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城乡以及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水平差距问题。这是因为,只有将优质义务教育服务资源“摊平”,使得义务教育水平都有了提高以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一些择校费等问题。既然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都差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选择一些好的学校了。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还应当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从更高的层面看,将义务教育扩展到高中阶段无疑还将有助于全面提升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和水平,这又会为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在高等教育领域,要进一步通过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助学制度的完善来有效增强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显然,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是不同于在义务教育领域的要求的。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要通过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招生名额的合理分配来有效保障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进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来通过自身努力到高校深造,接受高等教育。还要根据社会的意见对不同类型的自主招生以及高考加分制度进行严格的规范,不断增强其透明性和公开性。与此同时,考虑到目前城乡、区域之间教育水平上存在的差距,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应当注意向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适度倾斜,以有效保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拥有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了保障学生的入学机会,在高等教育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助学制度和政策。不可否认的是,自助学贷款等政策实施以来,有很多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助学政策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继续完善。这就需要在深入和系统分析目前实施的一系列相关助学政策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对这些助学政策进行有效的完善,更好地释放其积极作用。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础,而公平正义是教育政策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看,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为民族的复兴进行的奠基工程。
注释:
①有研究者将正义(Justice)作为与公平(Fairness)和公正(Impartiality)相同的概念使用。其实,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正义的内容最广,公平和公正只是正义的一个子集。公平是人们在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是否符合某种实质性的标准或原则;公正是指应当用何种程序来决定资源分配的方式和原则,它总是与人们如何贯彻、实行既定原则相关,其作用在于摒弃身份、特权等先赋性因素的影响,保证社会成员能够有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的平等机会,得到同样的对待。已有正义感受的相关研究大多是采用了“公平感受”的表述方式,而且也没有对公平与公正进行区分。考虑到学术界约定俗成的惯例,本研究沿袭了“公平感”的用法,但实际是广义上的公平感受,包括公平和公正两部分。
②参见《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访问日期:2015年12月20日。
③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http://files/moe/s3258/201012/xxgk_112379.html,访问日期:2015年12月22日。
⑥参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http://,访问日期:2015年12月21日。
参考文献:
[1][丹麦]隆伯格.全球危机 全球改革方案[M].岳昌君,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3][瑞典]胡森.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M].张人杰.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4]麻宝斌,杜平.社会正义测评:主题、内容与框架[J].理论探讨,2014,(2).[5]梁晨,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3.[6]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4,(2).[7]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9] 邬志辉,秦玉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6,(26).[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3]王梦奎.为了国家的未来: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试点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14]教育部法制办公室.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选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14)[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16]胡伟,吴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评价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8]杨东平.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9]侯惠勤,辛向阳,易定宏.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0]钟君,吴正杲.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2]韩俊.中国民生指数研究报告(2014)[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23]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责任编辑:刘琼莲]
第二篇:教育公平研究
教 育 公平研 究
东至二中温祖山
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发展, 是以教育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为主要特征, 可以说是“ 发展大于改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主要是围绕育经费问题而进行的,兴奋点在创收、经营、学校办公司、高收费等方面, 即所谓“单纯财政视角的改革” ,舆论称之为“ 教育产业化” 思路它造成当前教育巨大的反差。一方面, 这是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 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 教育机会极大地增加, 全体人民都从中受益;但与此同时, 这种“ 产业化” 思路造成对教育的公益性公正性的巨大伤害,造成教育价值、教育品质的严重变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距、阶层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显地扩大了。人们在享受增长的教育机会的同时,感受着严重的不公平。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而社会平等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教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且特别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进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因此,了解教育公平,了解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存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教育公平的开展应更加重视。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具体来说,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此外,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还包括: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
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原始社会的教育公平是一种涉及全体成员的低层次的公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则成为一种特权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间,广大劳动人们的子女极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业社会以来,教育才逐渐走向大众,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才慢慢经历了从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到结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第二是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
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表明,在教育阶段,这两者的目标是高度重合的。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广大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求。因此,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经过高度筛选、分流的教育制度,着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时,又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为前提,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最终保证他们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质量。
二、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教育公平现状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在实现教育平等的目标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从文盲率的大大降低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巨大成就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其成效也举世瞩目。一是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一开始就实行一元化课程体制,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奠定了基础。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的提出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在中国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历程中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三是我国政府在扫盲问题上表现出的决心和努力。四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的高考制度、免费教育和人民助学金制度都曾是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坚持教育机会均等所采取的重大步骤。五是近几年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将对于逐步削弱教育的地区、民族、性别诸差别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城乡公平缺失,从 2002年全社会 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 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 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地区公平缺失,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阶层公平缺失,2009年 3月 1日,由杨东平先生主持,北京理工大学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中一份名为“我国城市高中生的家庭背景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 1978年,重点中学来自工人家庭的学生比例高达 37.3%,高居首位,超过了政府、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员子女的总和。1988年开始,来自政府、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员家庭的学生人数比例迅速上升,农民、商业服务人员和工人子女比例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管理者子女由 1978年的 7.8%跃升至 43%,而产业工人子女比例则由最初的 37.3%猛跌至 16.65%。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二)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公平缺失,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
2、地区公平缺失,有个对比是典型写照: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时,称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即为平均数15%的3倍多,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02年的毛入学率仅8.64%。两个数字一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入学率相差5倍还多。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3、阶层公平缺失,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我国的一个现实是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阶层分化出来。阶层除了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民营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各种技术人才在社会中享受更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如进城务工者、个体小商贩、下岗失业人员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逐渐降低,失去了在文明进程中的话语权,沦为弱势群体。由于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应运而生,就是阶层公平缺失。这一点,人人都有切身感受,最明显地体现在合法化的择校费之类“钱学交易”和暗行、半遮半掩、甚至公开的“权学交易”中。有了钱,就能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就读,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踏入一条宽阔的教育和职业路径;有了权,就能通过权力的运作,让自己和后代享受优秀的教育,甚至是“名义”上的教育,从而更利于权力的扩大。
4、配置公平缺失,前面主要是从教育的消费者角度来看的,从教育的供给者角度来看,也存在着严重的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而这一点也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逐渐浮出水面了,并得到了各方的关注。配置公平缺失最突出的表现是各高校对于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的肆无忌惮的争夺。前些年,国家出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实施了“211”、“985”等一系列工程,对一些高校进行了重点扶植;近几年,又出于建设一批重点高校的需要,对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几所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但反观其他一些高校,它们担负着“扩招”的重任,面对着迅速发展的需要,其实他们更缺乏资金,而且他们资金的来源渠道更窄。我们不免对国家的倾斜政策提出了疑问,到底是将教育资源倾向于一些尖子生,还是将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几点建议
当代的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这几个统筹,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而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在当前这个教育公平严重缺失的环境下,空谈和谐社会无疑是可笑的,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现有的很多突发事件和群众的呼声可以看出,社会对这种现状的容忍度已经很低,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矛盾。如果政府不立即采取措施缓解这种矛盾,改变这种现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和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才能办好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城乡的教育差距逐渐拉大,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不合理性。各级政府要按照《教育法》和有关规定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重点把工作放在解决处理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短缺上。教育资源绝对的平均配置,不符合客观规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公平就是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义务教育国家办。对义务教育基础极为薄弱的贫困地区,除应加大中央和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外,还应增加专项教育经费投入。
(二)完善教育法规政策,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以促进教育公平,这是从“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方面讲的。就我国目前来说,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教育法为基本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五部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16 项教育行政法规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近200 项规章等构成的一个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护是各国法制的重要任务。我国应加大对公民受教育权保护的力度,完善法律救济措施,使各个层次的公民受教育权可以得到切实保障。
(三)扎实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为教育公平寻求实现的路径
针对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应该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加有意识地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着眼全局,努力整合各方利益差异,从中寻求折中点。针对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各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从改革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入手,进一步改革教育方式,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求建设公平的教育和均衡发展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
(四)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在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建设学习型和谐社会。一方面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使薄弱学校在“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软件”水平有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即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在发展中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发展中求公平,在公平的基础上求发展。教育公平是一个永远逼近“公平”的过程,而不是教育发展的结果。
教育公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只有坚持教育改革的方向,释放教育公平的内在巨大力量,使教育公平不断向纵深化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添砖加瓦”。
第三篇:现阶段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趋势研究
现阶段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趋势研究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对企业实态的一种能动的反映。这里所指的企业实态包括企业的经济实力、生产规模、技术装备、产品质量、销售服务、教育培训、管理水平、促销活动、视觉标志等等。它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播给公众(包括企业员工在内)。一个公司的企业形象,可以评估它在市场竞争中的真正实力。一个企业良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企业环境形象、产品形象、领导和员工的形象。
企业形象策划又称企业形象设计.简称CIS,是构建一个企业有别于另一个企业的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企业理念识别系统(lM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三个子系统体现。这三者之间各有其特定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有机配合。企业通过形象策划,可以强化内部管理,拓宽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整体竞争能力。
企业通过形象策划,可以强化内部管理,拓宽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企业形象策划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实质上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企业走向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企业逐步从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这就使企业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不断扩大市场 占有率,单靠降低价格打 “价格战”来占领市场,已远远不能顺应发展从目前国内需求层次看,降价可赢得一时的市场,但未必会保住市场。因此,如何紧紧抓住消费者,使之成为企业的终生用户,便成为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企业形象策划正给了中国企业这样的机会。我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已时不我待。谁能抓住机遇提高竞争力,谁就能在千帆竞发的竞争中力争上游,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后面。实施企业形象策划,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既是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需求。
我国企业形象策划现状: 1988年,广东太阳神集团公司率先导入CI,奏响了中国CI策划的序曲。在短短的几年中,太阳神集团年产值从520万元跃升到l2亿元,创造了中国企业界的神话。当CIS神话般使“太阳神”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时,CI战略的价值引起企业界的共识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时间,我国企业界刮起CIS旋风,许多企业纷纷实施CIS战略,特别是从1993年开始,企业形象策划先从深圳、广州和北京继而推向内陆省份,全国呈现出一股方兴未艾的CIS热潮。1996年,全国就有800多家企业先后开始导入CIS。继太阳神后,“健力宝”、“娃哈哈 ”、“乐百氏”、“四通”、“联想”、“小天鹅”、“科龙”等公司也相继导入CIS。事实证明,这些企业对CIS战略的实施获得了鲜明的企业形象,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市场份额,为企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打开了企业创品牌之门。
在这股CIS热潮的背后,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其中的不足和一些对策:
1、我国企业导入 CIS的比率不高,地区分布不平衡
由于我国的企业形象策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推广CIS的比率还相 当低,为数不少的企业不熟悉CIS,有的企业竞不知CI为何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8年,我国导入CIS的企业只有1000家左右。这个数字且不说与我国数 以百万计的企业相比微不足道,就是与中国独立核算的37万多家国有企业相比也是微乎其微。而美国在80年代初实施CIS战略的企业比例即达 6o%,日本在同一时期的比例也达50%,可见我国导入CIS战略的企业并不普及。就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导入CIS的企业主要以长江三角洲流域的江浙两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带为主,而内地省份的企业导入CIS还不多。
2认识不足 畏缩不前
一些企业的领导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与理论,认为 CIS乃花拳绣腿、华而不实,过去不是没有使用 CIS,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CIS,不是也取得了成功吗?所以没有必要引进 CIS战略。一些实行承包制和任期制的企业,行为短期化,得过且过。在位者、承包者只做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要做的事,急功近利,缺乏发展的意识和长远目标,仅仅拼命追求产值或利润。因为 CIS的效益短期内难以直观体现,不如产品让利促销来得实在,而对具有极高附加值的 CIS战略投资十分吝窗。一些企业的领导,因对CIS的性质、运用过程、投入与产出缺乏了解和把握,在 CIS这一新的竞争战略面前,信心不足,丧失勇气或犹豫不定,畏缩不前。
3、误将CIS作为灵丹妙药
企业形象策划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在短期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有些企业对导入CIS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赋予 CIS过高的期望值。误把导入CIS当成治疗企业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导入CIS,企业存在的产品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不好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些企业对导入CIS期望过高而忽视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手段.致使 CI导入失败。实际上CIS战略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一种差异化战略,企业必须辅以相应的技术革新、管理手段等,使企业形象从内到外鲜活起来。不少企业耗巨资聘请专家,全面导入C1S,然而效果却并不是所期望的那样,很大程度上是只依赖于CIS的导入而忽视企业的经营策略、技术革新、管理手段等等,特别是忽视企业理念的构建。
4、导入CIS企业好景不长,造成负面影响
太阳神通过率先导入CIS取得的辉煌业绩曾被企业界认为是C1S创造的神话,太阳神抓住机会迅猛发展,通过导入C1S大力促销产品,产值数十倍、数百倍地增长。但随着1998年甲A足球联赛中的太阳神队降级,太阳神集团已失去昔日的辉煌,公众心目中的“太阳神”已日落西山。太阳神10年产值的抛物线图的确令人唏嘘和感到惊讶,但随之而来的经营失策却令企业滑坡不止,这仿佛就是90年代一批民营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大致模式。太阳神如此,三株、巨人、飞龙也如此。这些导入CIS企业的纷纷落马,给我CIS事业的推广蒙上了阴影,难免使众多的企业对导入C1S产生观望和悲观消极情绪。
5、脱离实情 华而不实
CI的导人应该具有挑战性和战略性,而不是原地踏步。企业导入 CI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我、超越自我。但 CI的导入和推广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任意拔高或自贬企业形象塑造的 CIS,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负影响。因此,CIS的导入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CIS的导入应该具有挑战性和战略性,要求企业家必须从全局和发展的长远目标上考虑问题。慧眼独具,透过各种现象,以具有创意的远见,作好规划,果断实行,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决不落伍。
要做到 CIS规划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应该重视企业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 CI导入的第一步。调查的不全面、不深入、不细致、不真实,会影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只有通过企业内外情况的全面调查,才能客观地对企业进行正确诊断,才能找到足以传达完整的企业形象的特质所在,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 CIS规划。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集团)创建于 1999 年 8 月,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创业 11 年来,蒙牛集团已经发展为拥有总资产141 多亿元、职工近3 万人、年生产能力 600 万吨的规模化乳制品加工企业。目前,蒙牛集团已经在中国19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共 29 个,拥有 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粉、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 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本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蒙牛集团在短短 11 年中,从创业之初的全国乳业排名最后一位,到 2007 至 2009 年连续三 年在中国乳业排名第一,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2010年“亚洲品牌 500强排行榜”上,在 蒙牛集团位列榜单 132 位,取代日本乳企“养乐多”荣膺亚洲第二、中国第一乳业品牌殊荣。在最新 的世界乳业排行榜上,蒙牛集团已经跻身世界乳业前20强的第16位。为适应现代化生产规模的需求和高品质乳制品的需要,蒙牛集团不断加强和引导集约化、标准化奶源建设,目前已经与现代牧业(集团)有限 公司合作,在全国先后参股建成了 13 个万头奶牛现代牧场。在各地政府的 大力支持下,在蒙牛集团的带动和引导下,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下,蒙 牛的奶源基地建设已基本实现了集约化和标准化。11 年来,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 作思路,蒙牛集团积极投入研发资金,建成了国际领先的乳制品研发中心,同时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组建“乳品联合实验室”,走出了一条独 特的自主创新之路,被誉为“最具创造力的中国企业”。目前,企业已经 在国内外注册专利 709 件,推出极品纯牛奶“奶爵 6 特乳”和“特仑苏纯 牛奶”,突破世界乳业 3 项技术难题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合 作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 LABS 益生菌群和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第 27 届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集团高端产品“特仑苏”获得了“产品开发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乳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争了 光,为“中国乳都”添了彩。
为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蒙牛乳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全力打造“蒙牛”形象。
(1)打造创新形象
“蒙牛”的管理者曾说过一句话:非创新即死亡。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创新决定着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也决定了企业在竞争中的胜败。“蒙牛”一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拼搏进取,追求至高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和了解市场变化,努力创新销售、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服务,为企业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和商机。这样,“蒙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种奋进向上的创新形象,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2)打造产品形象
市场上产品品牌繁多,消费者选购什么产品关键在于是否能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以及该产品是否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而后者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为此,蒙牛乳业一是明确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把理性诉求作为宣传侧重点,让消费者了解到该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二是根据地理、人口、心理、行为等因素进行市场定位,选择目标市场,这是保证产品优势从潜在变为现实的前提。三是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提炼出核心产品概念,即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作为广告宣传的重点。四是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内涵与个性特征。(3)打造品牌形象
目前,品牌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企业必须强化品牌意识,缔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无论是生产品牌还是商业品牌,都必须有一个内涵丰富的品牌名称;要有鲜明的、具有特色的品牌标志;要进行品牌造势活动,使顾客对该品牌产生兴趣、认同,从而确立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使该品牌成为同类产品品牌中的“常青树”。(4)打造管理形象
“蒙牛”人认为,管理既要讲究方法、手段,更要注意艺术性和灵活性,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是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蒙牛”是这样做的:走流程优化之路,建立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强调制度化、规范化和原则性,同时也注重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强调人本管理。
第四篇:教育公平
怎么看教育公平
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广受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孩子们在公平、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结构和素质;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毛入学率达到24.2%,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年。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据2009年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人认为存在教育不公问题。这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
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让我们对此有直观、切身的感受。
比如,“择校热”高温不降。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小学择校非常普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声誉和质量较好的学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家长操劳、奔波数月,通常还要支付数额很大的“择校费”。为了增加“择校”资本,孩子们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占坑班”、补习班,考取名目繁多的证书,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倾向愈加严重。这些现象多年来禁而不止,治而不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症”。
比如,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还在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就学,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没有做到“应助尽助”,残疾儿童教育水平仍落后于普通儿童教育水平,等等。
再比如,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部分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偏少。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由此引发的“高考移民”问题时有发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对个人来讲,它关系每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对整个社会来讲,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问题才受到群众广泛关注。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这是近年来我国农村许多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可以说,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学上”、“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了。人民群众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意见,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实际上主要是对“上好学”的期待。
当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呢?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
教育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在教育投入总量小、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中小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产生积极作用。而重点学校制度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
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等,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化,人们都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决策。从2008年8月启动,《规划纲要》的制定历时1年零9个月,经过40轮大的修改,两次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在这个描绘中国教育未来10年改革发展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中,鲜明地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始终。它昭示了党和政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态度和决心,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前景。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达到997.1万人。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早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两为主”政策。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把接纳非户籍居住地上学的儿童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2009年中央财政下拨20亿元,专项用于补充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经过这些努力,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
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广大农民工为流入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流入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对接收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2010年6月,广东省出台有关规定,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只要积满60分,农民工就可以申请入户,其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此外,随着很多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高中阶段,他们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借读费用昂贵、户籍障碍、高考政策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难度更大。应研究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让流入地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2009年8月16日,来自四川广安的小张怀揣录取通知书,惴惴不安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新生报到处报到。刚出家门时还为学费发愁的小张马上安心了:在出示有关证明后,马上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好了入学手续。“不带一元钱,也可进校园”,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全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对经济困难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核实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资助。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还有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近年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制度,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近1200万人,总资助面达在校生的90%,同时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在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每年资助约450万人,总资助面超过2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强度最大的制度安排,也是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制度安排。要不断完善这一政策体系,把各项资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不能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
扩大资助范围。资助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延伸。鼓励各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提供资助;推进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在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基础上,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样,就能逐步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资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提高资助标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助力度,让这些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落实资金保障。完善资助体系,资金投入是基础。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足额安排应当负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省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应承担的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其事业收入中提取4%—6%的资金,用于助学。加强对各项资助经费的管理使用、审计监察,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国家有限的财力用好。
动员社会力量。长期以来,社会力量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募集资金超过56亿元,援建希望小学15900多所,资助失学孩子340多万名。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明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第五篇:浅谈教育公平
浅谈教育公平
【摘要】
教育公平的内涵 《辞海》对“公平”是这样定义的:“作 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 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 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 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我国在法律上规定了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公平有法律上的保障。但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关键词】
教育公平、策略、教育现状、教育不公平
一、下面我主要从受教育的不同阶段来谈谈教育公平的现状:
1学前教育
起点公平,指的是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应该在同一起跑线上,即竞赛的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公平问题,这些不公平是使学前儿童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不平衡,影响儿童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质量,制约着全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少数地区的一些托幼机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使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以“权力”和“金钱”衡量尺度,即以幼儿家长拥有的社会资源、职业以及经济状况为标准。同样的教育机会与资源的享用却要用不同的代价来换取,这对幼儿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按家长的经济状况选择收费标准不同、档次各异的幼儿园,也使幼儿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感触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与交往的不平等。
2、义务教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
农村学生比起城市学生受教育机会少,享受的教育资源也非常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主要是东西部资源分配不均。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不论是师资、设施、培训机构,还是信息来源都优越于西部地区,对于处在偏远农村或西部的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3)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资源配置的失衡
由于重点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远远比普通学校多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择校费就是再昂贵,也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分数上达不到所谓“择优”的那个标杆,不得不争着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教育部明令废止,但实际上取而代之的“实验中学”仍然被各种光环所笼罩,在投资、贷款、师资、基建、招生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令广大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择校热演变成教育不公的最突出表现之一,于是巨额的“择校费”应运而生且水涨船高,让众多家庭苦不堪言。
(4)女童与男童在受教育时的期望不同
女性教育参与机会的不平等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一个持久而衡新的话题。女性教育问题集中在西部的边远贫困地区,主要表现为入学接受教育的女生数量不多。在初中阶段中途辍学和义务教育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男生。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意识而导致的对女童的不公平,这主要是针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城乡或者东西部地区的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大家都知道新课改教科书的编写者几乎都是北师大、南京师大、华东师大的专家编写。尽管在调研时也去了一些农村学校了解情况,但是内容大部分是面向的城市文化。这对于具有农村文化的学生来说是很难与课本文化相融合的,从而导致考试的失利,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3、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主要就是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资源配置问题:对于学习成绩不好不能进重点只能进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进了重点的学生也有不公平现象,重点高中实行的是分数档次与学费档次匹配。而且即使进了重点学校后也存在不公平现象,实验班与普通班教师配备不一样,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也不同,学校领导对实验班同学的期望高关注也多,而普通班同学就享受不到如此待遇。
4、高考教育
高考考试就是平等的分配不平等权利的过程,是调节社会分工的“天平”,不论是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制,实质上是脑体分工的手段,也是社会各层上下流动的通道,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平衡器,公平则是判定考试结果是否有意义的准心。计划录取体制人为地制造了地位、成分、阶层之间的差距,以省为单元组织录取,不同省份录取标准差别较大,尤其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录取标准倒挂,形成教育不公平的“马太效应”,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价值基点是教育均等。在制定招生政策中,存在城市价值取向,没有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差异,没有拉开档次,区别对待,便形成了较大的不公平性。比如说陕西省城乡存在不平等,不论是教育机会还是教育过程中资源都是分配不均的,但是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统一的,这样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其次,在入学机会的分配上,国家不是依各省实际参考人数分配录取名额,而是依据高校向其所在地录取较多名额和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原则,使高校较多、高教资源丰富地区的入学机会多、入学率高。
5、研究生教育
一方面体现在东西方地区差异上。比如北京、南京、上海研究生导师有名望,国家建设基金多,国家课题多,论文好发表,出国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北大、清华培养的毕业生大都出国了,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有益的。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了。
另一方面城乡不公平由课程所反映的同质文化来表现出来,学历越高同质文化的筛选功能越明显,城市学生数量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性别歧视贯穿教育的始终。对于女研究生社会是一种消极排斥的态度。女博士已是个贬义词了,一提起女博士人们会说“灭绝师太”又老又丑、呆板木讷、嫁不出去、不会做家务等等。和女强人一样被视为社会上的怪物。这样公平吗?而有些用人单位会因女研究生毕业工作后会马上考虑婚育问题而以种种理由拒绝女研究生的就业。
总之,纵观学生从幼儿园上学开始到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评职称始终存在地区差异与性别歧视和同质文化。这三个方面贯穿教育始终,而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同样贯穿教育始终。
现在的招生制度本身的问题已经发展到唯分数论的地步,一个分数定乾坤,分数高低可以忽视教育所有的内容。使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所在的地域差别,更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别,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农村于偏远地区无法实现义务教育除了经济的原因之外,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尺子要求他们是一个并不实际的问题;基础教育围绕的不是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一些学科的教育并不是在传授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所体现的思想与认识。而把做题目成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因此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你再问他基础教育中的知识,他只能是曾是相识,有许多学生之所以高分低能,就是因为不能把这些在基础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有人评论说我们的教育缺少平凡,这个评论非常到位,如果教育缺少平凡,那么这种教育就是纯粹是为了选拔人,这与过去的科举制度并没有不同,违背了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二、教育不公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1、对小康社会建设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小康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建设,并非是哪一部分人的建设。而占人口总量80%的农村人口实现不了小康,就不能称其为小康社会。农村落后的原因很多,其中教育层次不高是重要原因。
2、教育公平的缺失明显影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力,加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贫富差别和社会发展差别,使 落后地区的社会综合发展与改造进展缓慢。如今,我国东西 部地区之间、甚至中西部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其中 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发展的许多条件较差,特别是教育条件较差这一条,明显导致了两地人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发展力的不同,教育不公导致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合理,引发很多社会矛盾,有些矛盾呈激化趋势。
3、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有无自由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灵敏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动态开放的社会稳定机制是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教育不公直接影响上述五项机制的建设。只有扫除教育领域中各种不平等状况,才有可能有效调节社会各层面的利益关系,拉近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教育不公还会引发其它一些不良影响。如教育不公,造成很多农村青少年不能得到良好教育,引发对党和各级政府的不满;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导致城乡对立;一些特权部门和个人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利益,引发群众对腐败的不满;一些青少年辍学后,无所事事,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等等。
三、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的策略及建议
1.政府方面
对于城乡以及区域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性,政府应明确职能,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不仅要加大在财政方面对整个教育的投入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弱势区域及农村的扶助力度,以减少城乡、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政府应有效的约束东部发达地区,发达城市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其制定教育经费投入上限;而对于中西部和农村制定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最低限度。只有政府承担起了对教育的责任,时刻坚持三大原则,才能确保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这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学校方面
首先应当取消所谓的“重点中学”制度,取消区分等级学校的简单做法,把力量转移到建立和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上来,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应加强投入,努力增强薄弱学校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实现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的均衡发展。在硬件方面,应对教舍进行改建,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每个学生在安全、幽静的环境中成才。另外,学校应当购买必要的教师教用设备,保证教师授课的基本需求。在软件方面,学校应当适时的培训在职教师,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建立起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校长和教师之间,应适时的进行相互交流,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全日制公办学校应积极主动的吸收流动儿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机制,避免出现流动儿童就学困难等教育不公平现象。
3.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全体现在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上。对于学生,教师应当排除差异,公平对待。由于学生存在家庭背景、经济及个体差异,难免会出现小部分弱势学生。对待这种学生,应当积极给予关注和关怀,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使基础教育在各学习主体之间得以均衡发展。此外,要使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得考虑生源均衡的问题。由于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给予殷切希望,想方设法让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去学习,这就使得某些学校出现“人满为患”,而其他一些学校则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这样不仅加剧了基础教育的巨大差距,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积极的政策,比如:就近入学、划区域入学等,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增进教育的公平性。
四、总 结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公平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教育的本质之一,它是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诚然,现在的教育不公现象必然存在,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应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实践观,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时的重要原则,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法与教育公平》 王雪梅、张玉霞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年
《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唐琼,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 《今日财富》期刊,杂志社出版社,2007年第4期
《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思考》常秀娟【J】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
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