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定稿)

时间:2019-05-13 06:4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定稿)》。

第一篇:北师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定稿)

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成长成才,不仅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确保每一个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每一所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的承担不分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还是独立学院。

一、牢记教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使命。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自2001年建校以来,虽历经波折,但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学生为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育人树人,有教无类责之所在

因学校地处珠三角的珠海经济特区,物价和生活成本高昂,加上学费较高和农村及中西部生源较多等因素,学校贫困生的比例很大。为了让报考我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更宽松的成长和发展环境,能够和其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和同龄人更好一起成长,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我校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把社会效益和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扎扎实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认真担起 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向党看齐,公平正义责之所在

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学生是国家之大家的未来栋梁,亦是一个家庭之小家的今后顶梁柱,学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应克服一切客观困难、整合一切有益资源、采用一切可行办法,让他们获得公平成长、竞争的机会,感受公平校园和和谐社会的温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公平正义,促使其在步入社会时能够发扬公平正义,推动公平正义之中国的实现。

(三)取之用之,全面发展责之所在

北师大珠海分校作为一所新机制的独立学院,直接收取了比公办院校相对较高的学费以实现正常办学,但因为无政府财政投入,生均教育费用与公办院校还是有不小差距,在整体办学经费上还有很大缺额。虽然如此,办学经费取之于生自然用之于生,且要用好于生。贫困生群体作为全校学生的一份子,如何对他们帮助好、引导好、发展好,是学校理应承担的义务,也是办教育的目标。在国家和省厅的正确领导和要求下,北师大珠海分校足额投入资助经费,千方百计筹措经费,想方设法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助力学子全面发展。

二、建立经费提取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一)学生资助经费的提取

我校学生资助经费的提取,严格按照不低于事业收入5%的比例执行。我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设立“学生资助基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在校发〔2005〕45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学校、学院拿出一定比例的办学经费,设立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基金,用于发放奖学金、特困学生救助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其中用于发放奖学金的经费,学校不少于每生每年30元,学院不少于每生每年50元;学院用于特困学生救助金的经费不少于每生每年10元”;

其实,在此之前我校颁布的《关于从我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校发〔2004〕25号)和《关于珠海籍学生减免学费实施细则》(校办发〔2005〕22号),已经开始提取经费为退伍复学的学生和珠海籍的学生减免一半的学费。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目前在校生规模接近23000人,2016年度的事业收入为4.9亿元,提取的学生资助经费达2450万元。

(二)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

我校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财政部和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执行。

我校2006年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校发〔2006〕33号《关于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决定》),所以,每年提取的“学生资助基金”的使用,全部由学生资助中心归口管理。基金下设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学费缓交)、校内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等科目,专款专用。

学费减免由招生办和教务处共同审核后,报财务处从基金的“学 费减免”科目中支付。勤工助学分两部分,在各学院(部)产生的酬金,报学生资助中心备案后,送财务处支付;在校部机关和图书馆产生的酬金,由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汇总后,送财务处支付。校内无息借款(学费缓交)根据申请学生的贫困等级,还款期限分别为3个月、一个学期和一年,由学生资助中心审批。校内奖助学金分校级和院级两个级别,校级的由学生资助中心评审后送财务处支付;院级的由各学院(部)评审后,报学生资助中心备案后送财务处支付。特殊困难补助校、院按6:4的比例各自审批后送财务处支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学生资助中心向财务处申请,直接转给国家开发银行。

(三)学生资助经费的管理

我校学生资助经费的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资助经费管理的通知》(粤教助函〔2016〕40号)执行。

需使用“学生资助基金”的校内各单位,事先提交年度经费预算,并注明各科目的使用额度,在使用过程中学生资助中心根据基金各科目备案情况,随时和财务处核对实际使用情况,按季度向有关单位通报使用和结余金额,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在最后一个季度,如果发现某个科目的余额不足,为了不影响学生资助工作正常,经批准可以从“学生资助基金”下面的其他科目进行内部额度调剂,但是,如果年终“学生资助基金”有结余,绝不允许挪作他用,结转下一年度使用。

2016年度我校学生资助经费实际支出2460万,占年度事业收入的5.02%,并使用上一年度结转的10万元资助经费。

三、资助工作扎实落实,取得效果日益显著

我校学生资助经费足额投入后产生的效果十分显著,更加坚定了我校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的决心和力度。

(一)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最近几年超过一本线的考生报读我校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从2016年9月起首次出现了“一本省”,我校投入黑龙江省182个二本指标,最后录取的全部是一本线上的学生;在二本线上录取的学生,他们最后录取的分数也高出最低控制线许多,逼近一本线分数。

(二)学校新生报到率稳步上升

连续几年我校新生报到率达到95%以上。每年通过多方位的宣传,考生知道我校和公办高校在学生资助方面没有区别,已经建立起一系列的学生资助政策,可以确保他们来到我校没有后顾之忧,没有经济压力,没有思想包袱,可以专心学习。所以,即使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旦录取也会选择先来学校报到,然后申请相应的资助政策;或者先只缴纳住宿费,这样就可以提前在网上选好宿舍和舍友,省去了报到当天拖着行李在迎新现场办理入住手续的麻烦。

(三)资助育人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经过我校周密部署、精心策划的各种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榜样教育等,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投笔从戎荣立军工,成为爱国奉献的军人标兵;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收废品开始自主创业,成为勤劳致富的脱贫先锋;也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受助到助人,成为爱心接力的道德楷模;还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残志坚,成为 励志成才的自强之星……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每一所高校必须严格履行的伟大使命。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将再接再厉继续做好经费投入、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学子,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2017年3月16日

第二篇: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篇申论范文

1、改善教育环境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周运来 刘中顼

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涉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环境,包括教学场所环境、图书资料环境、教学设备环境、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等构成的硬件环境和教师资源环境、教学管理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构成的软件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教育环境的差异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教育环境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改善教育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投资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推进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低,教育投入总量不高。而且,教育资金绝大部分流向了城市特别是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得到的经费相对较少,导致教育设施、教师队伍等公共资源向少数学校流动和集中。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支持其改善教育环境,以避免地区和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拉大,使我国的教育发展总体上更趋于均衡。

关注困难群体教育。当前,城市中的薄弱学校教育、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女童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监狱教育等的环境总体上仍不够理想,阻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亟需重点扶持。各级政府应认真研究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改善困难群体的教育环境,保障这部分人的受教育权利。比如,为解决劳改对象的技能培训问题,可以在狱中开办工厂,与狱外企业进行合作,包括为狱外企业完成产品毛坯加工、请对方对服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让服刑人员在狱中也能学到一技之长。

支持落后地区教育。应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老少边穷地区建功立业,并对自愿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措施既能让大学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落后地区、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又能砥砺青年学生意志、促进其成长和进步。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支边支教志愿者团体向落后地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帮助。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应缩小直至最终取消高考录取上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逐步实现根据考生数量和考生成绩按比例分配招生名额;适度扩大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尽可能为中西部地区多培养人才。

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促进各种资源实现最优配置。调整各地区学校布局,扩大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对生源不足的学校逐步实行“撤、并”,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加强优质学校和办学基础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如定期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等。

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应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逐步加大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比重,形成多种办学体制和形式并存、各类学校之间良性竞争的局面。

2、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温家宝

——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1年6月17日)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典礼。首先,我要对即将加入人民教师队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对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去年教师节,我到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看望师生,与同去的北师大同学有个约定,我答应一定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今天我是来履约的。最近我连续收到北师大和东北师大部分免费师范生的来信,同学们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决心深深打动了我。大家希望在临毕业前,能与我进行面对面交流。实际上,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同学们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神圣的讲坛,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来,就是同大家谈谈心,说说心里话。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荀子·大略》就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名言。我的祖父和父母都是教师,我的父亲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我对教师始终充满景仰之情。

前些年,不少优秀学生不愿意当老师,甚至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当老师,更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当老师,我心中确实有些担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和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四年共招免费师范生4.6万人,录取分数线高出本省重点线40分以上,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志愿加入教师队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超过90%的学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上海、云南、江苏等地部分院校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这项政策正在彰显出越来越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已经四年,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如何进一步完善好、实施好这项政策,是一件大事。我们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落实和完善配套政策,让更多优秀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经过认真研究,国务院将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建立免费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少数学生可以调整到非师范专业,选拔愿意从教的优秀非师范生转为免费师范生,让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读师范。要提高免费师范生生活补贴标准,给予优秀免费师范生更多奖励。要支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实习机会,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免费师范生就业办法,通过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要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在职教育硕士。要逐步在全国推广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地方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支持各地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免费培养的办法,为农村培养骨干教师。

有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当中小学教师,尤其到农村当教师,是大材小用,没有前途。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同样能够出人才、出大家、出大师。我国近现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文学家鲁迅、科学家钱伟长、历史学家翦伯赞、艺术家丰子恺,等等,都当过中小学教师。中小学老师天天面对的是最渴望求知的眼神和最纯洁的心灵,往往最能体会学生对教育的真实需求,最有条件思考教育的实际问题,最能体会教育的本质,从而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当过很长时间的小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使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钱穆先生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与他10年小学加8年中学教师经历有直接关系。他曾这样怀念他的中小学老师生涯:“我个人的经验倒觉得在教小学时最快乐,教中学时又比教大学时快乐。”中小学教师另外一个独特优势,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广泛接触民众,深入了解民情、国情,有利于激发老师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舍的第一部长篇文学《老张的哲学》就取材于他当小学校长时的经历。徐向前元帅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说:“‘五四’运动以后,在先进思想影响下,我心里也逐步萌发起改造黑暗社会的念头。当上教师我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就理解这一点,长成有用的人才,担负救国救民的重任。”

我曾多次倡导大学毕业生教小学,教授给中学生上课。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时期,老师往往就是他们做人的榜样。如果老师人格高尚、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志向远大、思想活跃,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民国时期一所著名高级中学,曾培养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等许多优秀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拥有像黎锦熙、周世钊、杨昌济、徐特立这样一批老师。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教授、学者,有的是诗人、文学家,堪称大师。南开学校之所以人才辈出,师资力量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伯苓先生当年就提倡硕士生、博士生乃至留学生教中学。前些年,霍懋征老师给我写信,提出让大学毕业生教小学,而且要蔚成风气。

同学们要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和信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纵观历史,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那些真正开启人类心智的人们,当时大都默默无闻。他们淡泊名利,生活清贫,被人误解,受到忽视,靠着理想和信念,靠着对事业的热爱支撑他们坚忍不拔地奋斗下去,用自己的心血点燃智慧的火把,照亮人间,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大学毕业生立志做中小学教师,就要有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今天,在来这里的路上,我还在想,同学们经过四年学习,很快就要奔赴基层教师岗位,到比较艰苦的环境去工作,你们是否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我觉得,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吃苦是一种磨练,是一种财富,到艰苦环境中锻炼是年轻人成才的必修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说的就是,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吃过大苦,都经受过各种磨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成功没有捷径,艰辛成就事业。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生动的例子。就拿你们的校友次旺俊美为例,他是1970年从教育系毕业的一位藏族学生,自愿要求返回条件十分艰苦的家乡工作,经过多年的基层磨练,后来成为西藏大学校长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为西藏科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你们的另一位校友窦伯菊,1951年从生物系毕业后,自愿到内蒙古乌兰浩特当一名普通教师,先是教初中,后来到高中和大学任教,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被任命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条件差的地区更需要人才,艰苦的环境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品质。从人的一生看,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受些累,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进步。希望大家不要怕吃苦受累,不要怕经受挫折,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敢于到基层、到落后地区、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成长。

教师的工作岗位看似平凡,其实当一名教师并不容易,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老师更不容易。这里,我想对你们,同时也对全国广大的师范生提几点希望。

——要充满爱心。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希望你们关爱每一名学生,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甘于奉献。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依靠的就是道贯古今的师者,依靠的就是化育天下的精神。你们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高尚,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希望你们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要刻苦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学为人师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你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但你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

——要勇于创新。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钱学森先生曾回忆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就是在师大附中。六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当时数学老师傅仲孙特别提倡创新,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希望你们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学业,就要走向新的工作岗位,这是大家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们在踏上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选择当中小学教师这个关键职业,是有勇气的,也是有远见的。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志存高远,刻苦自励,执着坚守,就一定能够把三尺讲坛变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第三篇:教育公平,精准资助

教育公平,精准资助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精准化的水平,落实国家依法治国和“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本文多方面的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扶贫资助情况,从中找出当前高校扶贫制度所面对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为高校资助体系的精准化建构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高校资助 精准化 公平公正 贫困生

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深得民心。我国资助政策实现教育阶段全覆盖,这是中国强大的一个标致,更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然而,这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完善。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促进公平,促进和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更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为改变当前高校扶贫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加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精准资助成重点。

(一)当前我国高校的扶贫资助情况

以“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中国人口多,贫困家庭也非常多,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的事十分艰巨。形成“三位一体”的资助格局和“多元混合”资助模式。我国现行资助政策体系涵盖了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实现了教育阶段的全覆盖;涵盖了公办和民办学校,实现了不同性质学校的全覆盖;形成了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资助格局;形成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

中国将建信息系统 对贫困生资助精准度提高。未来5年我国将推进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建成以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人口、低保、扶贫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或信息共享,为各级各类学校确认学生身份、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效率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教育部门本身并不掌握学生家庭状况,主要依靠民政部门和扶贫办提供数据。教育部将于各个部门联动,探索建立精准识别机制,通过信息采集和共享,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出来。在确定资助比例方面,国家资助政策特别注重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特困群体和特殊专业倾斜。

学生资助改革有四大成果和五大任务。其中四大成果是:完善了资助制度,扩大了资助范围,提高了资助标准,加强了资助管理。五大任务是:完善制度,应助尽助;精准施策,精准资助;提高标准,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提高效益;广泛宣传,家喻户晓。

(二)当前高校扶贫制度所面对的问题

大学贫困生致贫的原因有:政府教育经费投人的不足,我国在教育经费上总体看起来上升,平均下来的教育经费仍然存在不足。高校学费上调的影响,收费水平基本在城乡居民可承受范围之内,但不可否认经济困难家庭难以承受,高校学费的上涨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困难家庭的负担。弱势家庭因素,导致贫困生增加,一些处于弱势家庭的学生,自身家庭本来就存在财力、物力方面的不足,然而又遇上了家庭里面的一些特殊原因,这使得本身贫困的家庭更加贫穷。学生自身身在危处,不懂自救,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通过劳动去赚取额外的费用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误区,沉醉于大城市的生活,出现攀比心理,甚至有的整天痴迷于网络游戏,不仅荒废学业,还给本身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国现行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贫困生认定模式单一;资助导向功能错位;政策体系设计存在问题;政策体系的资助主体存在问题等。其中原因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拨款机制不尽合理;政策资助制度有待完善等。学生资助的主要问题是虚报冒领。有真正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资助,有较富有家庭的学生也提交了贫困申请并抢走了真正贫困的学生所需的资助。有享受国家资助的学生生活奢侈,也有虚报人数、套取资助资金的行为,对这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精准施策,精准资助,严格监督和处罚是更高要求,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三)关于加强精准资助的解决措施

实现扶贫精准化的策略: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加大多方资助的参与,政府自身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政府以指导身份呼吁多方力量参与资助,拓宽高校勤工俭学渠道,保证扶贫对象的真实性。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保证扶贫达到精而准,公开资助信息,提高资助服务手段,组建贫困生资助工作机构,保证资助的使用精准化,完善资助法律监督体系,确保资助资金准确落实,高校积极引导教育,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扶贫工作贵在精准,在精准资助上要下足功夫。应完善奖补机制,扩大学前教育资助面;全面落实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同时应探索建立精准资助机制,通过信息采集,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一个对象也不能少”;落实所有资助项目,确保“一个项目也不能少”;及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确保“一分钱也不能少”。“精准资助”还需落实做细。未来仍需加快立法、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把“精准资助”落实做细。这是现实的需要,有些地方资助的体系或机构不健全,精准认定还需加强,特别要杜绝虚报冒领、套取国家助学金的事情发生,让助学真正发挥助学的作用,成为新挑战。一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同时要确保每个资助项目都能切实落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多把学生资助当做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我国资助体系建设也要学习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逐步推进。

全面之后求精准。应助尽助,让政策阳光普照;精准资助,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加强监管,推动诚信建设。从助学信息传播层面,助推精准化面对问题。从助学思想观念层面,助推精准化。从助学操作运行层面,助推精准化。高校在给贫困生送去温暖的同时也得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引导工作,让贫困学生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摒除他们“等要靠”的心理。同时学校应该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学习可以定期的去给他们做减压的思想工作,以使他们重新振奋精神,奋发图强。资助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在精神上也要进行帮助。对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给予其物资资助同等重要。学校在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往往忽略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贫困生在得到校方给予的资助后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时学校可安排心理指导老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者以一对一聊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对待受获资助这件事情。鼓励其得到资助后更应奋发图强,感恩学校和社会,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避免受资助对象产生惰性思想和心理。学校层面不能把贫困学生当成一个弱势群体,而应培养他们追求卓越的品质,让学校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成长空间,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贫困学生要做到自强、自信、自足。

(四)教育公平,精准资助的意义

以人为本与公信正义相促进。助学工作是否得到学生认同,是否具有社会公信力,与助学工作精准化程度有关。作为主管部门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到分配指标不截流,指标下发不戴帽,具体实施不干预。拥有评定直接权利的辅导员,作为资助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有法治理念,责任意识,悯世情怀。怀着公心、爱心和敬畏之心,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贫困生认定环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好助学精准第一关。在评定过程和具体操作环节,以人为本,把握适度公开与尊重、保护学生的需求。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大学资助的目的是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拥有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资助的有效落实是贫困学生教育目的是否达到的最终体现。基于教育资助的特殊地位,综合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高校扶贫是否达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精准化等问题是当前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长沙市雨花区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班级:电科13-01班 学号:201355110120 姓名:胡白露

第四篇:落实“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

落实“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

所谓“学有所教”,包括“学者有其所”,就是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办好每一所学校;包括“学者有所得”,就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要求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学习需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还包括“学者有保障”,就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一句话,学有所教就是要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③

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需要权利公平与经济机会的平等作为前提,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制约,单独的教育公平既难以实现、也难以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的重任。当前中国教育机套的严重不均等实际上是公民权利、经济机会严重不均等的直接反映,只有继续推进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威权体制向民主市场体制的转型,实现公民权利与经济发展机会的平等化,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机会均等,化解社会危机,为中国现代化转型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②

针对上述所述,我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实现有学上、上好学、优而学。

首先,强化顶层设计,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铺设快道。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与评估已经成为地方党政部门和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教育工程。评估主要有以下四项程序:县区自评:县(市、区)在学习指标、加强建设、持续整改、自评总结的基础上,向教育厅提出评估申请;材料评审: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厅党组根据审核情况确定进入现场考察程序的县(市、区);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均由厅级领导亲自任组长,由省市县教育管理、教学科研、信息装备、财务审计等各类专家组成,还邀请国家和外省的专家;评后整改:县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评了之。第一批评估后我们就设立了这个环节,要求被评的县区在现场考察之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并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检查,以提高评估效益。

其次,注重标准引领,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刻划蓝图。从国际教育发展来看,我们的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一种追赶型的发展模式,所以现代化目标应具有客观性和国际性;从国内教育现代化建设来看,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江苏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制定,必须置于全国的宏大背景中深入研究。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内容,主要应该体现在教育为公民提供全面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的努力上。

再次,坚持以评促建,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为教育现代化创建与评估,开辟一条县域范围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快速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崭新道路。各县区党委和政府应更加自觉地把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作为全局性重点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从规划制定、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统筹、科学推进。县区党政主要领导都应该亲自挂帅,切实抓好影响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经通过评估的县区基本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二、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改善民生。①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的就业教育。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人有技能、个个有本领,才能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更好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从而带动教育公平。中国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大,努力办好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方能有效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坚持办好适销对路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产物,与产业和劳动力市场联系的紧密度决定职业教育成败,就业状况是检验职业教育好坏的第一标准。第一,推进产教对接。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体系匹配度高、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专业布局结构。以重庆为例,就是要立足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快建设支撑和服务“6+1”支柱产业、“2+10”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第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二元双制”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化“园校互动”办学模式改革,实现校长与厂长、学校与工厂、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理论与实践、作品与产品、招生与招工、育人与增效的深度融合。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把适配产业、促进就业变为职业教育机构发展的内生动力,把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变成行业企业的基本需求。坚持办好受益终身的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方式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终身,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第一,坚持纵向贯通。构建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职业教育通道。采取单独招生、选优推荐、技能考试、“3+2”、“五年一贯制”等形式,扩大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的比例。扩大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和“专升本”招生规模,扩大高职毕业生升入应用技术本科的比例。第二,实现横向融通。以建立学分银行和实施模块化培养为基础,构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证书认证互通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相互开放课程体系,共享实验实训和教学资源。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体城乡劳动者的教育培训网络。第三,做到多向联通。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连通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终身化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坚持办好社会有用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在于平民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因此,要把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作为基本理念,把提高质量作为第一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技能人才。第一,创新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的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落实学生到企业技能实训和实习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第二,创新培训模式。适应城乡全体劳动者就业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完善以职业学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大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受训者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就业的职业技能。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归根结底在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能否体面地就业和有尊严地改善工作与生活。因此,完善就业服务和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第一,加强就业指导。着眼受教育者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合理配置自身知识和技能资源,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帮助学生顺利进入

就业岗位。加强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教育,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逐步对毕业生实施全程化、全员化、网络化跟踪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质量。第二,改善外部环境。引导全社会转变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彻底摒弃唯文凭的用人导向,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政策上分别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同等对待;实行技能补贴、技能奖励等措施。设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技能大赛奖和技术能手奖。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建立政府津贴制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效地改善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

三、教育公平要靠政府合理配置资源。④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出台一套有力的政策措施。

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政策保公平,以发展抓公平,以改革求公平,以扶困促公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地享受良好教育机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① 文献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② 文献二:《深度推进教育公平提升社会幸福指数》 ③ 文献三:《学有所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和理想》 ④ 文献四:《学有所教呼唤制度公平》

第五篇:资助政策落实方案

常丰镇中心小学

关于开展学生资助政策专项检查整治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根据麟教体发【2014】3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开展学生资助政策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整治活动,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推进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举措,也是干部转变作风、树立形象、提高为民办事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扩大活动成果,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分级负责、全面清查、突出重点、强化整改”的原则,认真解决惠民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风险防控,保障资金安全,促进干部廉洁自律,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和谐稳定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三、组织机构

长:周军瑞 副组长:王存斌 田朋瑞

成员:刘选科 许建生 马辉及各班主任

四、整治内容

主要检查整治近3 年来我校涉及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学生资助政策的受助对象资格确定、资助资金使用、发放情况。

重点检查项目有: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学前教育“一免一补” 等资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现象,是否存在违反制度规定、侵犯群众权益的情况等。

五、方法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 2014 年 11 月开始至 12 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安排阶段(11月4日至11月7日)按照全县惠民政策资金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成立惠民政策资金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安排落实工作,认真开展搞好学校惠民政策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并形成书面材料。

(二)自查自纠阶段(11月8日至11月25日)按照“实事求是、整改到位、群众满意”的要求,对纳入检查范围的惠民政策资金进行自查自纠.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核清学生资助工作基本情况。对 2012、2013、2014 年来所承担中、省、市、县学生资助政策的基本内容、实施范围、操作流程、政策标准、资金发放情况等进行梳理,按照资金使用项目类别明细到项目、到人头,并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排查解决问题。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发放使用等环节对各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纠正的要立即纠正;对立即纠正有困难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制定详细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健全完善制度。针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准惠民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风险点,着眼于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强农惠农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和合理使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四是公示整改结果。

(三)迎接检查阶段(11月26日至 12月17日)。学校在自查自纠完成后,如实整改,按期整改到位,并形成自查自纠总结,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四)总结提高阶段(12月18日至12月31日)。

对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按时上报县教体局。

2014年11月6日

下载北师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在......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推进和高校的“扩招”,使近年中国教育处在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大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媒体对中小......

    教育资助政策

    教育资助政策(一)国家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 1、政策内容:国家为普及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对经济困难家庭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 2、补助对象:孤儿、单亲,或因父母、本人......

    资助政策落实自查自纠报告

    郭家店镇第二中学 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做好全省基础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迎检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对2017年秋季基础教育学生资助工作......

    资助政策落实自查自纠报告

    淮 河 镇 红 石 小 学 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县教体局关于做好全省基础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迎检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对2007年秋季—2014年......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秧坝民族中学发展计划中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 教育公平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领域,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

    申论热点——促进教育公平

    申论热点三:促进教育公平 一、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着重加强农......

    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实践报告

    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