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的名词解释和讨论题

时间:2019-05-14 04:3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史的名词解释和讨论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史的名词解释和讨论题》。

第一篇:美术史的名词解释和讨论题

名词解释

1.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盆内壁绘有两个人雨复合纹样,人面圆形,头戴尖冠,耳朵的位置绘有两尾鱼,嘴里衔着两尾鱼。两个人面之间还绘有两尾鱼。人面装饰性较强,其含义难以明辨,有图腾符号说、祈求鱼猎丰产说、生殖繁衍象征说等。2.鹳鱼石斧图:(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陶缸表面绘有一只大鹳,鹳嘴里衔着一尾鱼,旁边还绘有一把巨大的石斧,斧上装饰有“X”纹。鹳粗脚硕身、大眼长喙,身躯涂白色,眼睛用褐色勾绘;鱼和斧用褐色画出轮廓,内涂白色。图像衬托在淡橙色的缸体底色上,非常醒目。其图像含义不明,目前主要有两种推测意见,一种认为是当时渔猎经济生活的反映;一种认为它是以鹳和鱼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间战争结果的见证,以在纪念死者的功绩。3.黑陶:(新石器时代)是指泥坯在土窑烧制的最后阶段,从窑顶注水熄灭木炭,经烟熏渗碳后形成的陶器。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烧制工艺和器物造型上,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工艺特别发达,其高足杯胎壁薄如蛋壳,器表黑亮光洁,造型优美典雅。

4.史盘墙: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史盘墙腹部一周饰凤鸟纹,圈足上铸窃曲纹,盘内底部铸长达284字的铭文。器物造型凝练,纹饰典雅,充分展现了西周中晚起青铜器的风格面貌。5.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是一种富于平面感和绘画型的时刻。目前所见汉代画像石基本都与墓葬相关,包括画像石祠堂、画像石阙、画像石棺椁。汉画像石的雕刻形式有阴线刻、线浮雕、高浮雕和透雕,其中减地平雕加阴线刻、浅浮雕、阴线刻最常见,凹面刻、高浮雕少见,透雕罕见。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有日月天象、天神地祇、仙灵祥瑞、现实生活、历史故事以及葛洪装饰纹样,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习俗、礼仪、道德等社会生活和思想信仰的各个领域。

6.武梁祠:位于山东嘉祥武宅村,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祠堂之一,建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为单开间悬山顶石结构祠堂。画像分层分栏布局,坡顶石上刻祥瑞图;东、西山墙的山尖部分分别刻东王公,西王母仙庭;山墙的山尖以下部分和后墙分四栏,刻有人类始祖、先贤帝王、孝子烈女刺客义士、车马出行、拜谒庖厨、楼阁人物等图像,且多处附有榜题。画像运用了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手法,有由良匠卫改“雕文刻画”而成。图像丰富,布局严谨,雕凿精湛,风格凝重沉稳,堪称汉画像石的典范和集大成者。7.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洛前后,北魏至唐、北宋开窟造像不断。最具代表性的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8.秀骨清像:(南宋刘宋时期)陆探微的人物画以“秀骨清像”为特征,创造了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以致蔚然成风,影响广泛。9.卫协:西晋人,与张默并称为画圣,他绘画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对六朝画风的形成颇具影响。10.吴道子:出身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擅长于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早年用用笔较为工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用笔轻重多变,流畅而又有顿挫,赋予线条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是画面“天衣飞扬,面壁风动”的艺术效果。他的“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是后世白描的先驱。吴道子创造的宗教绘画样式被称为“吴家样”。吴道子的真迹虽已无存,但从北宋《送子天王图》等作品中仍可窥见其艺术风格。11.《游春图》:(展子虞)《游春图》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其以青绿勾填法描绘山川、人物,用墨线勾画出山石的形体和结构,在施以青绿,尚无皴法。画面山峦重叠、水波浩渺,确有“咫尺千里”的效果。画中景物比例得当,人物、建筑、游船、树木描绘一丝不苟。画面色彩浓丽,富于装饰感。展子虏的青绿山水直接影响了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12.《溪山行旅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杰作,以全景式构图描绘俊伟屹立的远山、一泻千里的瀑布,近景则以淙淙溪水、缓进行旅,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3.《鹊华秋色图》:(赵孟頫)此卷画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脱去精勾密皴之习,而参以董源笔意,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可见赵氏笔法灵活,画风苍秀简逸,学董源而又有创新。

14.《富春山居图》:(黄公望)该卷是画家晚年应其友人郑无用之请而创作的力作,《富春山居图》卷,描绘的是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绮丽风光,画家并不拘泥于对物象表面的细微描画,而是注重把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呈现出生机勃勃、无穷变幻的诗情画意。在具体画法上,黄公望采用“三远”并用的构图法则,并有机结合长卷形制加以构图,全卷疏密有致,笔法取自董源、巨然而就更加简括,山石多皴少染,笔墨纷披,充分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水准。

深入论述题

1.试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器特色进行概述。

答:良渚文化的玉雕十分发达,作品亦特别丰富,包括独立圆雕、透雕以及用浮雕和线刻装饰的器具,其中最具特色的器物首推玉琮。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天圆地方,器表有规律地雕刻着16组神兽复合图像,每组图象上部为一头戴羽冠的神,下面是双目圆睁、大鼻阔嘴的怪兽。器物造型周正,图像诡秘,层次分明,雕刻精细。器物只要用于祭祀,有巫师御神兽的形象,图像具有沟通天地的象征意义。

2.试论述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的艺术特点。答:仰韶文化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彩陶装饰绘画。

首先,半坡类型彩陶中最具特色的是变形纹和人面鱼纹图案,不仅展现了早期图绘艺术的构思理念和造型模式,还传达史前巫术、信仰方面的某些信息。例如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充分体现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特点,人面圆形,头戴尖冠,嘴里衔鱼,两个人面之间绘有两尾鱼,装饰性强,象征渔猎丰产,生殖繁衍。

接着是庙底沟类型,最常见的图纹是鸟纹和花瓣纹,如河南陜县出土的花瓣纹盘,纹样线条圆润,黑白分明、虚实相间,处理手法极为恰当合理。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上出现大量花瓣图案,似乎表明他很可能是当地氏族部落的一种图腾符号。

3.试论述夏商西周时代青铜器艺术的主要类型与风格演变。

答:夏:开始步入青铜时代,出现了早期的青铜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早期的青铜器造型简单,制造粗糙,无纹样,简略。

商:到了商代前期器物种类明显增多,铸造水平也大幅度提高。采用带状装饰,造型规整大方,纹饰简洁疏郎。到了晚期青铜器上出现了铭文,对事件的纪念、追溯的文字记载。

到了商后期和西周种类数量空前丰富,纹饰浮雕繁缛瑰奇,铸造精良,造型美观大方,纹饰细腻华丽。青铜器成为一种礼器,成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在数量跟规格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春秋:礼崩乐坏,礼器的数量和实际地位也逐渐下降,无礼乐制度的约束,器型开始多种多类。

战国:到了春秋晚期跟战国时期,青铜器开始变得实用性跟生活化,纹饰以场面事件为题材,画面清晰流畅,极富时代特色,是时代韵味和趣味的变化。

4.试分析秦始皇陵园陪葬坑出土的各类陶俑、铜车马、石质铠甲、青铜水禽与模拟河流等艺术文物呈现的思想观念。

答:在秦汉时期,阴阳五行的思想、神仙信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等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普遍信仰,身为一代帝王的秦始皇,为了让自己死后同样拥有这样的地位与权势,就修建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内,俑群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憾人,把秦汉美术风格浑厚质朴、深沉雄大、富于力量、运动、气势充满帝国时代的自信与活力,把秦汉社会的生活和物资文明方方面面的充分展现出来。

秦始皇陵园内涵极为丰富,如同一个虚拟的地下皇朝,其布局完全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各种生活娱乐、官僚机构、提供保护的将士兵佣,江河湖海等,所有社会场面再现出来。

5.试分析西汉时代陶俑的题材、风格特色与思想观念。

答:西汉陶俑题材相对比较单纯,主要有士卒佣、侍从佣,歌舞佣,大规模的兵马俑从葬之风仍然很盛,陶俑深受难楚艺术影响,造型上注意大貌,不拘泥于细节,总体风格与战国楚佣一脉相承。

6.试对西汉时期陵墓雕塑艺术的风格进行分析。

答:西汉时期陵墓雕塑为大型石雕,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霍去病墓位于陕西兴平道常村。墓区中现存大型石雕14件,有石虎、石象、石卧牛、石猪、石鱼、石蟾蜍、石卧马、石跃马、胡人抱熊、马踏匈奴石雕等,全部的石雕都运用了循石造型的手法,集圆雕,浮雕,刻线一体,使作品充满体量感和力度观,风格厚重沉稳、质朴大气。从石雕的分布、题材和陵墓的空间结构综合判断,位于冢下的石雕,如马踏匈奴为典型的纪念性塑雕,而位于冢上的雕塑与陵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传说中的博山景象,似与神仙信仰有关。霍去病墓是典型的纪念碑式雕塑,作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

7.试回答汉代画像石出土的四大区域;并深入论述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题材特色与思想观念。

答:四大区域:①山东、江苏北部②河南南阳、湖北北部③四川地区

④陕西、晋南北部地区

画像石是一种富于平面感和绘画性的石刻,生产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目前所见汉代画像石基本都与墓葬有关,包括画像石墓室、画像石祠堂、画像石门阙、画像石棺椁。汉画像石的雕刻风格形式有①阴线刻②浅浮雕③高浮雕④透雕⑤凹面阴线刻⑥凸面阳线刻(减地平雕)。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有日月天象、天神地祗、仙灵祥瑞、现实生活、历史故事以及各种装饰纹样,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习俗、礼仪、道德等社会生活和思想信仰的各个领域。例如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祠堂,建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为单开间悬山顶石结构祠堂。画像分层分栏布局,坡顶石上刻祥瑞图;东、西山墙的山尖部分分别刻东王公,西王母仙庭;山墙的山尖以下部分和后墙分四栏,刻有人类始祖、先贤帝王、孝子烈女刺客义士、车马出行、拜谒庖厨、楼阁人物等图像,且多处附有榜题。画像运用了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手法,有由良匠卫改“雕文刻画”而成。图像丰富,布局严谨,雕凿精湛,风格凝重沉稳,堪称汉画像石的典范和集大成者。

8.试回答顾恺之的具体生活年代,并对该画家的风格特色进行论述。

答: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出身士族。精通诗文书画,性情痴黠各半,时称“三绝”,即画绝、才绝、痴绝。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尤其注重眼睛的刻画,他深刻的知道眼睛对于刻画人物精神气质的重要性。顾恺之也运用其他手法,如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就是形象“神明殊胜”。作为中国画重要表现形式的线描,在顾恺之的笔下有所创新发展,“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这种非常流畅飘逸的线描,通称“高古游丝描”。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9.试分析北魏时期,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造像风格之

演变特征。并进而归纳促使这种演变的原因。

答:特征:云冈石窟

第一期:①宗教与王权的结合。

②主尊衣饰简朴,衣褶厚重,雄伟大气,庄严伟岸,充满气势。

③样式受凉州石窟造像影响,并带有中亚犍陀罗造像风格。

第二期:①双窟形制的出现,与冯太后和孝文帝被朝野并称为“二圣”这一历史背景有关。

②窟内设有中心塔柱。

③主佛像一般置于后壁或塔柱正面大龛内。主像仍以三世佛为主,并出现了二佛坐说法像、维摩诘和文殊像。

④窟内繁缛精致,景象富丽堂皇,尽显豪华尊贵气象

⑤受汉(中原)文化的影响,汉化制度。

第三期:①云冈造像走向衰落

②已不具备规模

③完全汉化,佛像面相清瘦,长颈削肩,体

态修长匀称(士大夫形象)龙门石窟

最具代表性: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

古阳洞:①平面马蹄形、穹隆结构(刻名题记),不设中心柱

②造像衣褶稠叠细密,身躯修长瘦削,面目

清秀端严,带有明显的“秀骨清像”。

宾阳中洞:窟顶雕莲花,门道两侧分别刻大梵天与帝释天,门外两侧雕二力士,门上不为双龙火焰形尖拱造像面相丰润秀实,祥和慈善,装饰华美精湛。莲花洞:①窟顶雕一硕大莲花,莲花旁绕着各飞天,飞天细腰长裙凌空飞舞②周壁分布有密集的小龛。

演变:

装饰:装饰简单→装饰华美精湛

面相:面相清瘦(士大夫)→面相祥和慈善 风格:中亚犍陀罗风格→汉化(中原文化)风格

佛像:帝王、释迦、三世佛→维摩诘、文殊、大梵天、帝释天 位置:窟内→门道两侧

原因:①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宗教与王权结合)②文化的影响(汉化制度)

③雕刻技术的提高,对洞窟精美度要求的提高 ④社会各个阶层人的精神信仰需求

10.试论述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绘画艺术风格特色。

答:出身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擅长于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早年用用笔较为工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用笔轻重多变,流畅而又有顿挫,赋予线条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是画面“天衣飞扬,面壁风动”的艺术效果。他的“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是后世白描的先驱。吴道子创造的宗教绘画样式被称为“吴家样”。吴道子的真迹虽已无存,但从北宋《送子天王图》等作品中仍可窥见其艺术风格。

11.试列举五代十国的主要山水画家,并对其山水绘画特色进行分析(要从题材、构图、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其中变化最大的还是山水画,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飞跃,山水被作为环境艺术加以描绘。

五代时期的主要山水画家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风格:荆浩、关仝两人属北方画派,作品沉郁雄浑,气势宏大,尽显北方山河的雄奇;

董源、巨然属南方画派,笔法细腻,写尽江南风景的秀美。

“荆关董巨”四大家的出现,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的里程碑。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独特的构图形式,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以

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善于表现江南景色,体现风雨的变化。技法: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此时得到了很大发展,墨法逐渐丰富,水墨和水墨着色的山水画已发展成熟。

南北方风格的对立,引发了中国文人对诗、文、书法等其它艺术门类的兴趣,从唐代的司空图,到宋代的严羽,再到明代的徐渭、胡应麟,都与南方画派的艺术境界有密切的联系,并影响后世清代三百年。理论:荆浩的《笔法记》是我国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

《层岩丛树图轴》是画家巨然五代时期的一幅作品,该作品在画家细致的描绘下,由这些层岩与丛树所建构起的世界,彷佛停止了运转,连空气中的分子也凝结于静谧之中。该幅画树用点叶及针叶法,点、线笔墨间有拙意,树干大都笔直,而且一般高低,连一两株姿态稍特别者也没有。其实该幅之树木所呈现的是纯化之美,宜整丛来欣赏。山峦略成锥体之状,有近、中景二层,属于主题所在,远景仅见缥渺之山头。林麓间、峰峦上有俗称“卵石”或“矾头”之群石。山石以披麻皴绘成,除矾头外,多属长披麻,笔笔沉著而带润泽之意。用墨浓强部分少,而淡处多。山石造型无特意追求雄伟或奇险之体势,画中无烟云之形状,但笔墨浓淡与景物虚实间,饶有烟云之气氛,通幅有平淡之意,而无奇绝精巧之趣。郭若虚称巨然画云:“工画山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吴镇师承巨然,是为史实,但两者相去近四百年,风貌虽相近,而各有不同之时代特征,如吴镇受元代文人画潮影响,其线条或皴法,书法笔趣之意较浓,而〈层巖丛树〉用笔较有渲淡之处,“写”的意味尚不强。至于画树,吴镇受宋元画影响,其近景常有数棵略有姿态之大树,也与该幅异趣。

12.试论述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要发展历程与风格表现特色(要从题材、构图、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而五代则是通往这个顶峰的桥梁。在山水画方面,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呈现出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风格的不同侧重与相异风貌。宋代的山水画,发展了多种风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李成,范宽是北宋初期最著名的画家,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百代标程”的重要人物。

①是水墨山水的大发展,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开大写意山水的先河。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郭熙、米芾父子。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造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系统化。②北宋流行一类被称为小景山水的创作。

《晴峦萧寺图》是北宋李成所作。此图高峰耸立于画面中心,下藏深沟巨壑,山间瀑布飞流直下萧寺亭台隐现于山间倔曲如爪的寒林之中。构图气势雄伟,用笔苍劲娴熟,皴法居多,渲染较少。亭台楼阁利用界尺画成,工整严谨,细致稳健。

图中上半部两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寺右边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而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前景突兀巨石,一边平缓,一边峭拔。陡峭面作细笔皴擦,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用笔坚实有力,画山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勾勒而形极层叠,皴擦甚少而骨干自坚,都有李成画的特点。

李成尤以画“寒林平远”著称,“平远”是以强调近景、中景然后自近及远按比例逐渐缩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地貌,“寒林”是画家关注季节气候的具体描写,创造出了具有荒漠、严酷季节的特征的“寒林”的形象,由此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

13.论述南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要从题材、构图、风格、思

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在山水画坛上创造出“水墨苍劲”的新风格,创造出边角取景法,使山水画产生新的意境。另方面是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了,在重彩中讲究笔墨技法,提高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现存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赵伯驹、赵伯啸兄弟,继承了青绿巧整一路风格,形成了南宋青绿山水的复兴局面。

14.论述元代以赵孟頫、黄公望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绘画风格特色以及对明清山水画坛的影响(要从题材、构图、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表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是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赵孟頫的山水画,广泛吸收名家之长,强调书画同源,并将书法用笔引入绘画创作中,形成多种面貌。他早年学晋唐,多青绿设色,如《幼舆丘壑图》,空勾填色,不加皴点,格调古拙;46岁以后师法五代董源和北宋李成、郭熙,以水墨为主,有时将水墨与青绿画法有机结合,一扫南宋院体积习,发展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成就突出。

黄公望虽然生前并不如意。但他所创造的山水风格却对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有所推动。明代的沈周,董其昌,清代的王时敏、王原祁、王翚等人都曾经运用黄公望的笔墨风格进行山水表现。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艺术进入明清以后在整体上属于“仿古”的移速艺术应当也不为虚言。

总体来说,元代文人山水画建立的笔墨图式对明清时期的山水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性影响。无论是明代中期的吴门画派,还是明末的松江两派。抑或是明清初期的“四王”画派。其实都是元代文人山水图式的进一步发展。只不过在构图、笔墨韵致方面又有所变化而已。基本上不脱离对中国画坛影响甚大的文人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模式和理路在元代就已经基本典型。在一定意义上,明清山水画只不过是五代至宋、元时代山水画的注脚。

第二篇: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风丹白露画派

在1528年以后,弗朗索瓦一世把枫丹白露的王宫变成了艺术中心,从此形成了枫丹白露画派。主义画家罗索和普利马蒂乔。贝.切里尼 让.库赞

正面律

正面律是古埃及时期浮雕和壁画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人像方面;人物头像为侧面,躯干为正面,下肢为侧面,手和眼睛为正面。

古风的微笑

主要指的是古风时期雕塑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艺术样式,这种样式在人体的比例研究上有一定的发展,因为这个时期大多数的雕塑面部都带有一种永恒的微笑,因此称为“古风的微笑”。普罗旺斯画派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占领了巴黎。于是法国的艺术家纷纷出逃,许多人来到没有战火的普罗旺斯地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艺术风格,就是普罗旺斯画派。

夏隆东(1410-1466年)代表作品:《仁慈的圣母》《圣母加冕》

尼古拉.弗罗芒(1425-1484年)代表作品:《火棘》

威尼斯画派:

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特点:作品多呈现欢乐的情调,画家们喜欢用裸体形象来表现,宗教观念比较薄弱。作品的色彩鲜明,色调饱满,明快,对欧洲17、18世纪的绘画有这深远的影响 乔尔乔纳(1477-1510年)

威尼斯画派主要的代表画家。他的老师是乔万尼.贝里尼,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三位博士》

提香(1488-1576年)

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

代表作品:《花神》《丹娜伊》《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神圣与世俗之爱》

丁托列托(1518-1594年)

代表作品:《圣马克的奇迹》《银河的起源》《天国》

《浴后的苏珊娜》

创世纪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的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表现出他在绘画上的独立性,在天顶中他同样是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在《创世纪》中,米开朗基罗把人的生命的获得表现为两只有力的手的接触:在《偷吃禁果》中,他又强调人物自主独立的情感,使夏娃的表情充满挑战;在《洪水》中则是充满了戏剧性,一系列个别的悲剧情节背后透漏的是人的信心。

拉斐尔

圣乔奥.拉斐尔(1483-1520年)画面中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和幽雅的节奏感。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画家。

代表作品:《雅典学院》《西斯庭圣母》《圣母的婚礼》《草地上的圣母》等。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后现代主义

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野兽主义

背景:1905 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戏谑的称为“野兽”由此得名野兽主义。这个社团没有共同遵守的明确目标。没有发表过宣言和理论主张,完全是一个松散的团体。

特点:此派的画家们,他们吸收东方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不受任何程式的束缚以求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

地位:野兽主义是西方20世纪前卫艺术运动中最早的一个派别。野兽派首次露面之后,引起了一致的注目,到了1908年间发展达到顶端,此派实际上不过盛行三、四年间,但它带给其后的现代美术影响甚深。

主要成员:马蒂斯、马尔凯、卢奥、弗拉芒克、杜飞

主将:马蒂斯(1869——1954):

20世纪初的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于幻想意味。他用快速 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彩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画面上特有的阿拉伯文饰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意味。研究非洲土著雕刻和近东阿拉伯的艺术对他的新画风产生了影响。代表作品《奢华、宁静和愉悦》、《舞蹈》、《音乐》、《红色中的和-谐》。

表现主义

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表现主义

背景:表现主义是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作为社团它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德国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艺术流派,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思想倾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对资本主义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

特点: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对客观形态进行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以发泄内心的苦闷,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机械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主将:蒙克(1863-1944年)(挪威—柏林)

他的作品多表现疾并死亡、等主题。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从90年代起转向更具表现主义特征的画风。《呐喊》(1893)。

刻画了人对孤独和死亡的恐惧感。《青春期》(1894)描绘了人对幽闭的恐惧。蒙克揭示同时代人隐蔽的心灵,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痛苦与欢乐。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深刻影响。德国表现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

1)桥社——1905年创于德累斯顿

成员:基希纳、诺尔德、黑克尔、佩希施泰因、米勒

特点:a、常画风景和裸体。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反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b、在形式上追求平面感和注重线的表现力。

代表作品:基希纳《女人们》、《街上的红衣女子》、《万圣节》

2)青骑士社团——1911年成立于慕尼黑

成员:康定斯基、马尔克、布拉克、克利

康定斯基(1866——1944)(俄-国——德国)

青骑士的精神领袖

A、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开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先河,把表现主义推向成熟阶段。

B、他的抽象主义理论集中在著作《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中。内容涉及到抽象形式的法则和美感、绘画的音乐性、创作中的偶然性等问题,值得人们思考和研究。

C、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的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的内在声音。

D、也含有一定片面性:过分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形式的作用和意义。

代表作品:《红黄蓝构成》、《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

青骑士和桥社的区别(略)

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出现于1923年。

代表人物:贝克曼《巴登的舞蹈》 格罗兹《自杀》《社会栋梁》

泛表现主义(略)

巴黎画派(略)

超现实主义

背景:主义运动波及各个文艺领域。运动中心在巴黎。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1924年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的活跃时期。

特点:文学上强调自动性书写;美术上则强调偶然因素的组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在手法上自由地使用写实、象征和抽象。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深受佛洛伊德意识理性论的影响,以佛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实实际。

a、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的先验层面。

b、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结合,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感。

代表人物:达利(西班牙)、米罗(西班牙)、阿尔普、玛格里特

达利(1904—1989)《记忆的永恒》、《圣安东尼的诱-惑》、《十字架上的基-督》、《飞舞的蝴蝶引起的梦》

米罗(1893—1983)“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

《月光下的女人与鸟》、《蔚蓝之金》、《变身》、《家园》

波普艺术

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是对抽象表现主义倾向的反动。将大众传媒和商业化作为艺术创作主题和动机,将艺术创作和商业图像混为一体。在创造中大量运用现成的物品,如热狗、馅饼、服装、画报、公路标志、罐头等。特点:

A、利用在生活环境中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印刷品)加以普及。

B、这些大众通俗的艺术中有新奇活泼富有性感的内容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刺激消费欲望。

C、波普艺术精神:能准确捕捉大众文化的内涵,用何种表现形式艺术家有广泛的自由。

D、波普艺术把生活中现有的实物挪动位置、改变环境赋予新的含义,也被称为“新达达主义”。

代表人物:汉密尔顿、安迪。沃霍尔、利希腾斯坦

第三篇: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元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元代美术.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頫蒙汉二元制:元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它包括蒙古传统的制度如宿卫制、宫帐制、投下制等和中原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这种二元的制度,保证蒙古帝王的政令能有效实施。

怯薛:蒙古语对皇家禁卫军的称谓,即宿卫。成员多为帝王家族的子弟、蒙古和西域贵族的子弟,在社会上享有许多特权,士元代主要的仕途之一。

色目:泛指元代西域的少数民族,因其眼珠的颜色不同于蒙古人种,故称之。色目人在元的种族等级宗享有仅次于蒙古贵族的地位,对元朝政治和文化有重要的贡献。

遗民:通常指改朝换代后不事新主的故国旧臣。从商朝旧有伯夷、叔齐,不事西周。元灭南宋,有郑思肖、龚开、钱选等一批士大夫不事元朝,其数量增多的原因事宋代理学对名节的强调。他们多以文艺为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抵抗精神。

逸笔草草:元代文人画家倪瓒宣扬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发展了宋以来水墨写意画的精神,在抒发个人意兴方面,最求更自由的发挥。它是对前代画家注重形似问题的一种挑战。古意:元代初期开始在画坛上流行的审美倾向,主张摆脱近世(指南宋院体)画的作风,追求晋唐的艺术境界。倡导“画贵有古意”的主要人物是赵孟頫。

十三科:民间和画院画家要掌握的绘画基本科目,由元初汤垕首先提出,元末陶宗仪作具体说明,包括:“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神鬼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浅绛山水:与青绿山水不同的一种风格形式,以笔墨皴写为结构,再敷之以淡赭色点染山石、树干,呈现出苍劲古朴之气,为元末山水画大家黄公望所专长。

阔远:山水画构图的一种,最早由宋代韩拙提出,到元代成为代替“深远”一法的表现形式。黄公望《写山水诀》解释为:“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

书斋山水:元代山水画的一种新的类型,专门以文人画家自己或友朋的斋室为对象,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它和表现一般性自然山水的作品相比,更能突出特定的文化背景。

书画合一:是宋代文人开始将书法笔法和写意画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它由赵孟頫明确加以提倡和总结,得到了元代文人画家们的积极响应。

四君子:指绘画中梅兰竹菊四种题材,代表文人的雅致格调。其来源是与“岁寒三友”(松竹梅)等专题有关,到宋末元初组合起来。它们再笔墨表现上有很大发挥余地,主要靠特定的程式来传达其固有的象征意义。

三教合一:宋代以来思想界和宗教文化界的主要趋势,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使汉文化再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发展。元代以“三教弟子”等名号自诩的就有赵孟頫等人,声势很大。

梵相:特指佛教造像中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地和密教风格样式。元代蒙古、色目贵族通过藏传佛教再普及“梵相”方面作了大量的功德,在杭州、元大都(北京)、敦煌等地都留下了不少美术遗迹。

第四篇:中音史 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

1、昆山腔:也叫“昆腔”“昆曲”“昆剧”等,是明代产生的四

大声腔之一。最初是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后经魏良辅吸收诸多腔调音乐和“北曲”唱法,并同云适等

人研究,改创成了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 称的“昆腔”

2、三分损益法:是在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对乐律学

所提出的理论,这也是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是指把

一个音管分为三份,“损减益加”,以此延续产生十二律。

3、八音:由于乐器种类增多。八音即是一个对乐器分类的方法,它按照乐器制作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也叫“八

音分类法”。后来“八音”成为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各类乐器的总称。

4、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指在十二律中,六个单数的伴音“律”

和六个双数的伴音“吕”的总称。

5、南戏:是我国戏曲正式形成的标志。它源于北宋永嘉一带以民歌、曲子为基础的“永嘉杂剧”。后又吸收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各种戏曲形式,最终形成了南戏。

第五篇: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

1.一化三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2.一五计划

即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俞平伯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日本考察教育。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党在1954年下半年就要公布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详细内容,因此必须动员全部人口,不允许任何事情干扰经济计划。党再次通过思想改造运动来推动其经济计划的实施,于是又从文学界着手。这次运动是从对具有西方倾向的学者俞平伯进行比较温和的批判逐渐开始的。批判俞平伯,是要动员非党知识分子,为党的革命性的经济变革作准备。4.“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1950年代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一场从文艺争论到政治审判的事件,因主要人物胡风而得名。在民间和学界被广泛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文字狱。由于胡风的文艺理论被认为偏离毛泽东红色文艺理论[来源请求],胡风及其支持者与周扬等人的文艺争论被升级为政治批判。政治定性后的整个批判运动波及甚广,共清查了2100多人,逮捕92人,隔离62人,停职反省73人,到1956年,共正式认定78人为“胡风分子”,其中骨干23人。该事件也与此后中国大陆发生的历次文艺批判运动息息相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一场文艺界的大规模政治整肃和清洗运动。

5.反冒进与反反冒进

毛泽东于1957年冬、1958年春批“反冒进”;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大批周恩来,迫他承认“反冒进”的错误。南宁会议清除了发动大跃进的障碍,却使中央权力体制的弊端、政坛的“浮夸风”加剧,导致后来的大饥荒和饿死人。毛泽东提及柯庆施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毛泽东修改后发表),责问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是总理,你看,这篇文章你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周答:写不出来)„„你不是反冒进吗?我是反反冒进的。”

6.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退了不法资本家的进攻,巩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工人监督,并实行民主改革,对工商业者普遍进行了守法经营教育,创造了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挽救了一批国家干部,起了清除旧社会污毒和移风易俗的作用。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产阶级进一步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7.马寅初

马寅初,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人口问题是马寅初在建国以后的重大发现。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1944)、《新人口论(重版)》(1979)、《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1981)等。

8.一平二调三收款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搞了“穷过渡”,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干部特殊化风也发展起来,给农村中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失。八届六中全会以后,全国普遍开展了农村的整顿人民公社工作。但是,由于农村“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并没有煞住,再加上向农民征购了过头粮、整社过程中又对生产队干部的瞒产私分作了不恰当的处理,致使党同农民的关系日益紧张。第二次郑州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问题和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问题。

9.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施政口号,意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它是时代的历史产物。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一九六○年五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五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历史的检验已经证明,“三面红旗”是“左”的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旗帜和法宝。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对“三面红旗”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思想进行再认识,吸取历史教训,是有现实意义的。

10.西楼会议

西楼会议是1962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西楼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会议讨论了1962年国家预算和整个经济形势问题。陈云做了题为《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财政经济工作中克服困难的六点具体办法:减少城镇人口,制止通货膨胀,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计划机关的注意力应该从工业、交通方面转移到农业生产和通货膨胀方面来。通过实行以上政策和措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财政经济情况逐年好转。

11.黑暗风

1962年2、3月间,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实事求是的分析了当时的国民经济形势,指出从经济上看,目前不是大好形势,而是存在着严重困难的形势,“我们的经济临近了崩溃的边缘”。并从这个估计出发,提出了很多相应措施,后来贯彻的结果证明这种估计和采取的措施都是正确的。但当形势开始好转之后,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却错误的认为以上的估计是“只讲一片黑暗”,“不讲一片光明”,被定为是在刮“黑暗风”。

12.三合一少

“三和一少”指1962年上半年,中联部部长王稼祥等人提出的中国对外政策的建议,后来被概括为“对帝修反要和(三和),对世界革命援助要少(一少)”。三年困难时期,也是中国对外援助最踊跃的时期之一。1962年,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王稼祥提出了一系列稳妥务实的对外工作主张,包括对外援助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结果被批判为“三和一少”,王稼祥被迫搬出了中南海。一次防“左”纠“左”的尝试失败了。2000年代有研究者把王稼祥主张认定为“探索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努力,“已被事实证明是具有前瞻性的改革创新”。

13.三自一包

“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三自”即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三自”是刘少奇在大跃进失败后,主持经济调整工作,恢复了大跃进前的农村经济政策。“一包”即“包产到户”,但不是调整工作的经济政策,是各地部分农村的自发行为,在1962年7月毛泽东明确反对”包产到户“前,各级党委没有多加干预。文革后,把三自一包吹得神乎其技。从中国农业的发展史看,三自一包与历朝历代的“小农经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三自一包从来就不是一个创新,而是一种复古。也可说是一种倒退。

14.毛泽东第二次访苏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代表团第二次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并出席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及68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史称“莫斯科会议”。这是毛泽东第二次出国,也是最后一次出国。11月21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离开苏联回到北京。

15.四清运动

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四清运动,大体分成:发动和试点;铺开和深入等几个阶段。毛泽东发动“四清”运动,主要是要运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防止修正主义的出现,并从思想上挖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根子。四清”运动初期是按照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的方式发展,但后来刘少奇采取派遣工作队的方式,就事实上剥夺了群众的参与权,把群众放到了运动的对立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扩大化”的问题。

16.二月提纲

《二月提纲》是1966年2月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向中共中央的汇报文件,全称为《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由于其成文时间而得名。是1966年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拟定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这一提纲试图保护因撰写《海瑞罢官》受到批评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努力将对吴晗的批判圈定在纯学术讨论内。但因这一提纲受到毛泽东的批判而在当时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影响和严重的政治后果。昭示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的“五一六通知”首先就推翻了二月提纲。

17.安亭事件

安亭事件指称的是1966年11月10日赴北京告状的一千名“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成员,在安亭受阻后卧轨拦截开往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造成京沪线中断二十小时(一说三十小时)的事件。随后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解放日报》事件、康平路事件相继发生。这一事件成了全面炮打上海市委,导致后来轰动全国的夺权“一月革命”的导火索、转折点。

18.康平路事件

康平路事件:1966年12月30日在张春桥的支持下,王洪文制造了10万多人参加的武斗流血事件。以捏造“炮打中央文革”的罪名,打挎了另一派工人组织“赤卫队”,使上海市成了“工总司”的天下,“康”在全国开了大规模武斗的先例,为上海的“一月风暴”扫清了道路,“康”后,中共上海市委陷于瘫痪,社会生活极度混乱。

19.大闹京西宾馆

大闹京西宾馆指1967年1月在京西宾馆召开军委碰头会上,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帅同江青、叶群一伙进行的一场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此事成为2月中旬在中南海怀仁堂碰头会上,另一场更为激烈斗争的前导,构成了“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反对极左错误的第一个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批判所谓“二月逆流”中,被称为“两个大闹”之一。即“大闹京西宾馆”和“大闹怀仁堂”。

20.大闹怀仁堂

1967年2月11日至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有多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对林彪、江青一伙诬陷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的罪恶活动,进行了大义凛然的斗争。此后,这场正义抗争被说成是“二月逆流”,中央政治局被迫停止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实际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21.杨余博事件

1968年3月22日,林彪、江青一伙出于篡党篡军的需要,设下圈套、捏造罪名、突然袭击,制造了所谓的“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当日,中共中央发布命令,撤销杨、余、傅的职务。1974年7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为杨、余、傅三人平反恢复名誉,宣布:杨、余、傅问题是林彪搞的,搞错了,宣布平反。中央、中央军委重新安排了他们的工作。1979年春,中共中央为“杨余傅事件”彻底平反。

2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毛泽东借此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但是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一直有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林立果(林彪之子)等起草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

23.1989年政治**

8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此影响下,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时机,以悼念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迅速发展成为**。这场政治**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24.镇压反革命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历时两年多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范围涉及到全国几乎所有地区,从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已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

25.大跃进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26.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秋~1952年秋在中国开展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大约有200多万知识分子。广大知识分子爱国热情很高,大多数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留在大陆迎接解放,参加祖国建设。知识分子学习热情也很高,他们要求了解新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他们大多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长期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教育,在思想上难免留下旧社会的烙印。为帮助他们摆脱剥削阶级世界观的束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广泛组织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此项运动总的来说适应了知识分子重新学习的要求,也适应了国家的需要。清除了残存在知识分子中间的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小资产阶级思想。但因运动过程中操之过急,要求过高,方式简单粗暴,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产生了一定的消级作用。[1]

下载美术史的名词解释和讨论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史的名词解释和讨论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国电影史(部分名词解释) 左翼电影: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

    2015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定稿)

    中国美术史基础名词解释 1彩陶: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陶:800摄氏度;瓷:1300摄氏度) 2图腾:美洲印第安语的音译,远古人类相信人类和动物有一种血缘关系,所以他们将动物转换成图案当......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鹳鱼石斧图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形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瓷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图像简洁醒目......

    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

    1、 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 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 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中美史名词解释

    1.海派 海派即海上画派,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19世纪上海经济发展迅速繁盛,也使这里成为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专业画家。居于主流地位的画家,是被称为“海派”的群体。以......

    美术名词解释[定稿]

    “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 所谓“艺术形象”,顾名思义,就是采用艺术的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涉及到所采用的语言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