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稿[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4:5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雨霖铃说课稿[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雨霖铃说课稿[范文模版]》。

第一篇:雨霖铃说课稿[范文模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别离词,这首词写离情,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写尽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学习这首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要上好一堂课,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分三个维度确立以下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说目标)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欣赏及抓住词的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也是难点)(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五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并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①诵读法

②提问法

③点拨法

④讨论法

⑤自主探究法

[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将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歌曲《送别》的视频,创设活动、立体、多维的情景,从而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教学磁场,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然后,以诵读为载体,以文学鉴赏为纽带,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接下来,我将通过“导读——听——赏——背——练”六个部分展开本课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说过程,说亮点)首先

(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播放《送别》FLASH并诵读导入语,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为后面朗诵作铺垫我设计的导入语如下: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当学生沉浸在悲凉氛围当中,我适时地将学生带入第二环节,也就是读听部分)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将)

让学生反复吟诵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

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及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所设问题的解决,先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情景交融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景”,为下面分析情景交融这一重难点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三个部分:赏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1)王国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弥漫的浓浓的离愁,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为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对名句的赏析)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这一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赏析名句,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更深刻地体悟到宋词婉约之美,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教给学生以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四)背诵(在完成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背诵此时,音乐再次响起,学生借助幻灯片(或导学案)中给出的不完整诗句试着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对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读李华的《春行即兴》赏析这首诗的情景交融)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七、说板书

上阙:冷清秋之景

离情别绪

归期渺茫 情景交融

下阙:伤离别之情

前途黯淡

命运难测

八、课后作业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将给学生布置一道赏析作业(导学案)

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00字左右 教学亮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现在对这一课进行一个小结,我自认为我这堂课有以下亮点: 1、在赏析环节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主体、激活、互动”的教学理念!

2、运用反复朗诵法,在诵读中体悟宋词通过诵读法,既规范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又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层层深入,离情别绪,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①诵读讨论法

②提问点拨法

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播放《送别》歌曲,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我设计的导入语: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及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

(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

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弥漫的浓浓的离愁,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这一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赏析名句,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这种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更深刻地体悟到宋词婉约之美,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教给学生以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四)背诵(在完成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对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读李华的《春行即兴》赏析这首诗的情景交融)

七、说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上阙:冷清秋之景

离情别绪

归期渺茫

下阙:伤离别之情

前途黯淡

命运难测

八、课后作业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课外作业: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00字左右

第三篇: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今天,我要向大家说课的内容是《雨霖铃》,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首先是教材分析:《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在柳永的笔下,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分别从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的离情别绪中层层深入,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因此,学好本课将为之后同体裁作品的学习和认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所面对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新时期的他们对词作品有了一定的学习和认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

按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再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原则,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了解有关柳永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其表现手法。

3、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审美情趣。再结合课文内容,我将本课的重点制定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本课的写作技巧。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我将本课的难点制定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提问点拨法、自主探究法,在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一定的个性教学法,做到因材施教。在学法上:我会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不管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还是教法学法的引导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本课的教学过程,所以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来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趣导入

在这一环节当中,我会运用多媒体播放柳永的个人简介,同时播放歌曲《送别》,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气氛之中,接着两个问题作为导入:

1、观看柳永的个人简介,谈谈对柳永有哪些认识?听了这首歌,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是什么?此环节,我通过播放作者简介与歌曲,再结合提问的方式作为导入,不仅可以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课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和认识,此环节我预计用2分钟时间来完成。

二、自学感知,整体感悟

在这一环节当中,我同样运用多媒体来播放雨霖铃这首词给学生听,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解决本文的大致内容,同时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再由我对课文进行讲解。此环节我通过学生借助多媒体的范读和课文注释进行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环节我预计用8分钟时间来完成。

三、合作探究,共同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讨论两个部分的问题,第一部分是自学环节当中留下的疑难问题,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两个部分的知识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本词上下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所写的意象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分组进行讨论,并由我针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最后得出答案。此环节我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分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并有利于学生群体关系的建立,从而更好解决本堂课的重点。此环节我预计用15分钟时间来完成。

四、个性表达,拓展思维

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会设置一些问题,例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这两句词的典型景物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此环节我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解决本堂课的难点。最后在学生积极发表想法中结束本课的教学。此环节我预计用15分钟时间来完成。

五、板书设计

本堂课我主要用多媒体和黑板来进行板书,一方面通过运用多媒体可以更直观的将本堂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将本堂课的重难点详细写在黑板上,这就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

六、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再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的把知识点落实于学生签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因此,我会要求学生收集柳永同体裁作品进行鉴赏,在下次上课之前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雨霖铃》,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

《雨霖铃》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的是宋词,共八首词。《雨霖铃》是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离别想思题材的经典之作。

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诗词鉴赏的知识,而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储备下在短时间内感受词作的意境,进一步提高他们鉴赏诗词的能力,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才以弥补他们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学目标

《全日制普通高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词的知识及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味、自主合作探究、比较阅读的方法,深入理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柳永词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鉴赏本词的意象、语言、思想情感艺术及手法,提高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革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一思一得,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所以本课教学主要还是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让学生理解品味词作的语言、竟境、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即是重点解决的问题。根据夸美纽期的直观教学原理,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雨霖铃》的MTV中初步感受词作的内容,师生诵读让学生体会词作的情感,描写画面让学生进入词作意境,然后通过比较阅读张先的《江南柳》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此类诗文的能力。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比较阅读法等。

六、说学法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将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方法(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我课前先给学生播放《雨霖铃》的MV,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感受音乐画面中的内容,继而引出话题:离别想思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通过品读《雨霖铃》,感悟词人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由此切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品读诗词语言,突破教学重点。1.诵读品味

在学生欣赏完音乐画面后,请学生诵读并互相点评,然后总结诵读要领:注意情感基调,注意读音节奏。教师范背。2.整体感知

“在师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合上书卷,感受词中有几幅主要画面,并通过大屏幕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幅主要画面:长亭送别图,烟波暮蔼图、晓风残月图。3.描写画面

在学生直观感受了词作的诗情画意后,教师给学生布置问题:结合词作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三幅画面。这样以来,就能使学生较充分地感受词作的竟境。

(三)自主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1.明确鉴赏要点——形象、语言、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2.分组探究以下问题: A本词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B找出词中的景语、情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C本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结合诗句体会其艺术效果。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涵盖了鉴赏一首诗歌的要点,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效果,就完成了自主鉴赏诗歌的过程。

3、对比阅读,拓展提升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在课堂上出示张先的《江南柳》一诗与本诗的写作技巧进行对比阅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这类诗词的能力。

(四)作业

将阅读教学拓展到写作领域,是我们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尝试的课题,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所学课文中汲取源头活水,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课后搜集整理有关离别题材的诗句,分类抄写,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就完成了诗歌教学中诵读——鉴赏——写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这处敬请各位评委指正,谢谢!

第五篇: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本单元教学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所以我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词作的意境、思想感情,并深刻体会词作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合和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毛泽东的词,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察内容,再现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熟读背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二)、整体感知

播放《雨霖铃》朗读,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

(三)诵读指导

1.派学生代表朗读;另外的学生进行评点。2.教师指导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3.再请学生试读

4.示范朗读5.学生听录音朗读6.跟读五.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四)刚才我们是通过诵读来意会全词,下面我们以讨论的形式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1.提问:大家一起说说,本词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情景交融

2.讨论:“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诗词,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这个特点,那么这种艺术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① 写景抒情

作者在词中选用了什么景?表达什么情?

秋雨黄昏送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

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这句词表面写景,实际是在写情,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以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烟波浩淼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好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就使这种欢乐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沉入了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个地方是以“乐景写悲情”。与前面几处的景物描写是有区别的。②景情水乳交融,妙合无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的情感内涵。

虚中有实,虚景实写,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一夜行舟,醒来时早已置身于山驿水程中,所以唯觉晓风清冷、唯见残月凄楚,晓风残月四字便写出了此种真切风光。③ 浓情郁结于心、难于化解

全词始终笼罩在一股化不开的浓情里面,开篇这份离情就已慢慢酝酿,离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情感到达高潮;离别之后,这种愁绪始终萦绕在词人的心头,此时此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六.小结

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感人至深。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下载雨霖铃说课稿[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霖铃说课稿[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婉约词......

    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西安市第五十五中学 霍建 2010年5月28日 《雨霖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

    说课稿雨霖铃

    《雨霖铃》说课稿 鄂前旗中学 康世梅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说教材......

    《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本课教学。一、教......

    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提纲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柳永的《雨霖铃》。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职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为古......

    《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首先是教材的分析)一......

    《雨霖铃》说课稿

    关于《雨霖铃》说课稿 关于《雨霖铃》说课稿1 一、说教材《雨霖铃》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强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

    《雨霖铃》高中语文说课稿

    《雨霖铃》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