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稿一-浅析连锁经营中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性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连锁经营中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性---以伊藤洋华堂为例
系 别 管 理 系
专 业 连 锁 经 营
班 级 143208 班
姓 名 罗 加 星
指导教师
梁 玲
完成日期 2017年4月 17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工作中。大家均在关注物流业的状况,而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配送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伊藤洋华堂以自己特有的经营模式赢得顾客的青睐,也就是以良好的服务和品质来增加利润,同时也要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使得销售利润增加。而连锁企业要获得较高的资产周转率和较低的运营成本,配送以及配送中心成为连锁业态发展的关键。统一的物流配送是实现伊藤洋华堂门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的纽带。现代物流配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连锁企业能否正常运行,因此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关键词:物流配送 伊藤洋华堂 零售 连锁经营 发展趋势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摘 要...................................................................................2 第一章 伊藤洋华堂物流配送中心的背景......................................................4 1.1伊藤洋华堂的背景资料..................................................................4 1.2物流配送中心的背景....................................................................4 第二章 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5 2.1连锁经营理论.........................................................................5 2.2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5 第三章 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分析........................................................7 3.1配送的概论...........................................................................7 3.2配送中心的作用.......................................................................7 第四章、对连锁企业——伊藤洋华堂配送中心进行分析.........................................8 4.1伊藤洋华堂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8 4.2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8 4.3连锁零售企业中供应商的配送模式比较分析...........................................8 参考文献................................................................................11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一章 伊藤洋华堂物流配送中心的背景
1.1伊藤洋华堂的背景资料
伊藤洋华堂集团创立于1920年,前身为“羊华堂洋品店”,现时是日本主要零售企业。经过80多年的发展,现拥有60多家公司,业务涉及零售、餐饮、金融、加工制造、出版等。零售业是伊藤洋华堂集团涉足的主要领域,业态包括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百货店、专业店和折扣店。
伊藤洋华堂于1997年开始涉足中国的流通业,相继在北京和成都两地建立了合资企业,并把在中国国内建立全国性的连锁商店作为其市场拓展的基本目标和战略。
1.2物流配送中心的背景
1.物流的概念
日本综合研究所出版的《物流手册》中将物流解释为:“物流是对将货物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搬运、保管、库存管理、运输、配送等活动领域。” 2.配送中心发展的背景
配送中心是连接供应商与零售企业的枢纽,对零售企业来说是实现门店高周转率,低成本运营、及时响应客户的保障;对供应商来说,是保证其及时供货、补货以及降低库存的重要设施。配送作为连锁业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伊藤洋华堂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企业盈利。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二章 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1连锁经营理论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分散、孤立的单位,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在整体规划下的专业化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集中管理和标准化运作,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以取得规模效益的一种联合组织行为的经营方式。
2.2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物流业存在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但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产业门类的独特产业特性,它是一个复合产业,它依附于其他产业,它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些产业性必然使物流业的发展有着个性化的独特趋势。随着产业环境、服务对象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正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1.物流的全球化趋势
(1)为了实现资源和产品在国际范围内高效流动和交换,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物流运作必须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2)这种新兴起的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的全球化物流,要求有全球化的网络与之相适应。因此,企业内和企业间构筑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的全球化物流网络体系将是物流全球化发展的关键。
(3)与国内的物流系统相比,全球化物流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2.物流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趋势
(1)现代物流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借助于存储和运输等系统的参与和各种现代物流技术,共同完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物流覆盖面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社会物流成本不断下降。
(2)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3)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伊藤洋华堂集团的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正在顺应物流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伊藤采用的配送方式,无论是货物供应商的配送方式还是其本身对顾客的货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物配送方式,都是完全按用户的要求所进行的,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的服务性供应,是“门到门”的服务,从而降低了伊藤的物流配送成本。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三章 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分析
3.1配送的概论
配送是指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3.2配送中心的作用
3.2.1.配送中心的作用。
(1)企业采用配送体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可以扩大销售、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伊藤洋华堂的货物供应商是统一配送,需要多少,供应商就配送多少,什么时候需要,供应商就什么时候送货。因此伊藤不需要设置原材料库存,都可以做到零库存经营,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
(2)配送采用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可以利用有限仓库,使有限库存为更大范围更多客户所利用,使总成本下降。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第四章、对连锁企业——伊藤洋华堂配送中心进行分
析
4.1伊藤洋华堂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供应商不能及时发货或发货有差错。
在进货管理上,伊藤洋华堂通过调查,供应商不能及时发货或 发货有差错的比例高达60%。面对这种状况,只有形成健全的进货体制,才能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降低误差。
4.2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
(1)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应考虑的方面有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参数能否达到要求,是否具有一支较强的技术队伍和一定能力去制造或供应所需要的产品,是否具有产品开发和改进能力。
(2)产品质量。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可靠,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供应商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质量控制系统,其产品必须能够持续稳定的达到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除了在工厂内做质量检验以外,还要在实际环境中检查使用的情况。
4.3连锁零售企业中供应商的配送模式比较分析
近年来,随着连锁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配送问题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1)供应商配送模式。
供应商配送是指由生产企业直接把连锁零售企业所需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各连锁门店甚至货架的配送模式。只要适用于保质期较短、销售量较大的商品。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一)优势:生产企业承担送货任务,大大降低了零售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简化了连锁零售企业的运作,使其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二)劣势:对连锁零售企业的规模要求高;无法确保商品的及时供应;易造成零售企业的商品单一化。
(2)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连锁企业根据各门店的商品需求量、经营规模,以及布局网点等多种条件和环境,选择适当的地点出资建立一个或几个配送中心,然后集中完整对各门店的配送任务。
(一)优势:保证了零售企业对物流配送的有效控制。自营配送模式使得物流配送成为企业运营的一部分,方便企业进行监控和管理,使其更好地赋予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好的发挥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成本优势,提高了连锁经营的效率。
(二)劣势:一次性投资大、配送成本高、风险高,易造成资源浪费。
(3)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模式。大型连锁企业由于业务配送量很大,即使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所以仍需将部分业务的物流配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
(一)优势:零售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压缩连锁零售企业的投资和物流成本,降低了风险。连锁企业还可以获得专业化的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对物流配送经验丰富,更专业化,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适合零售企业的配送系统,为其带来更大的附加价值。
(二)劣势:零售企业不能有效控制物流系统,很难与第三方企业磨合,合作关系不稳定,有企业信息泄露的风险。
(4)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指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建立一家配送中心来承担他们的配送业务。这种配送方式最早生产于日本,日本运输省的定义是“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有一个卡车运输者,使用一个运送体系的配送”。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一)优势:易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业务配送服务水平。共同配送可以实现多品、小批量、高频率的物流服务,可以及时完成各零售企业的配送要求,高质、高量、高效率地完成配送服务。
(二)劣势:很难进行费用分摊,各合作企业之间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不会完全相同,所以在合作期间可能会出现运行理念和利益等方面的冲突,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还存在有泄露商业机密的风险。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马向国,《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仿真及应用案例》,2014年出版,科学出版社。
2.李艳,《现代物流管理》,2012年出版,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3.张荣齐,《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2013年出版,科学出版社。4.孙晓燕,《现代零售管理》,2006年出版,科学出版社。
5.闵鹤,《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2003年出版,物流科技出版社。
第二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与经营战略
一、零售业物流配送体系概述
现代物流的概念:指以适应顾客的需求为目的,货物、服务以及所相关的信息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保证其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具备6要素:运输、保管、包装、装卸、加工、信息。
零售业物流。零售业物流也就是广义的与零售业有关的物流,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商品从供货方到零售企业以及通过零售企业销售给消费者的物流过程。这里的供货方可以是生产厂家也可以是批发商,物流过程同时可能涉及到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连锁经营物流发展观点。提起连锁经营物流,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立配送中心。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连锁经营企业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建立完整、完善的物流体系,包括物流战略、物流技术和物流人才;配送中心的建设也是由制造企业、批发或分销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零售企业共同分担,为流通渠道和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经营零售企业提供服务的。我国零售业物流配送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的分析
1、我国零售业物流的现状
①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许多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有规模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但中小零售企业、特别是二、三级城市的连锁企业遇到很大困难。
②物流配送中心的状况。从原有仓库改造而成的较多,还有租用工厂的建筑以及仓库的情况。个别企业扩建或新建了配送中心,大批企业正在计划和规划建立配送中心。
③缺乏整体规划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处于摸索阶段,国内没有专业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公司。在整体设施和设备方面缺乏整体考虑,一旦建设完成会造成许多遗憾,改进和完善需要再次投入和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④自动化设备的引进。在使用了动力叉车等搬运设备外,个别企业采用和建立了电子显示配货设备以及立体自动化仓库等设施,但还没有出现整体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管理体系。
⑤信息系统的应用。许多零售企业的管理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中也涉及到库存和配送内容,但适应零售企业物流运营管理水平的专业物流配送系统还不多见,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物流配送系统。
2、我国零售业物流的问题
①物流的基础薄弱;②对物流的认识不深;③社会资源的浪费;④统一配送率低;⑤配送的经济性差;⑥配送的运营水平有待提高;⑦人才的不足和劳动效率的低下;⑧缺乏经营指导和示范样板。
3、我国流通业物流的实态
①优势企业物流配送稳步发展,如:上海华联超市股份公司
②生鲜加工得到重视,如:苏果超市
③积极投资建立配送中心和区域性配送中心,如:武汉中百、物美集团、青岛利群集团
④物流外包初见端倪,如:北京物美与和黄天百、新一佳与招商物流⑤扩大配送服务对象,开展商品配销业务,如:上海华联、杭州家友
4、我国零售业物流的特征
①初级阶段;②以零售业主导;③企业规模的差距较大;④地区的差异;⑤经营和技术的不足
5、我国零售业物流的课题
①对零售业物流的认识课题;②建立有关零售业物流的推进组织;③发展阶段 ④人才的培养;⑤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运营
三、日本零售业物流的发展与借鉴
1、日本零售业物流的变化
从日本零售业的物流结构来看,是由零售业或批发商对商品的配送、流通加工(验货和标贴价签等)和库存等三个物流功能的分担所决定的。这一结构在30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结构”到“面向店铺支持的结构”,直至今后“面向生产性的结构”。
2、日本零售业物流的发展及战略
日本零售业一直重视建立物流体系。近年来,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其物流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以超市和便利店为代表的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情况,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日本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
连锁经营的物流可以分为3种方式,店铺直送型、共同配送型和一括型。也可以说是连锁经营物流发展的3个阶段。
①从店铺直送型到共同配送型;②从共同配送型到一括型
3、零售业物流中心的情况
零售业的物流中心有DC型(Distribution Center即流通中心)、TC型(Transfer Center即通过型中心)和PC型(Process Center即加工型中心)等三种。DC型是具有库存功能的物流中心;TC型是具有商品分拣和流通加工功能为主体,不具有库存能力的物流中心;PC型主要是以食品加工为主的物流中心。
4、日本零售业物流的特征
①依赖批发商的零售业物流;②零售企业之间物流水平的差距;③商业习惯的影响
5、发展零售业物流的改革方向
为了发展零售业的物流,其改革可以从流通渠道、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和配送中心的运营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全面进行分析。
①缩短流通渠道是零售业物流最重要的改革方向;②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是一括物流;③配送中心的运营改革
四、零售业物流的经营战略
1、窗口批发制
窗口批发制可以理解为是零售企业所采用的一种商品进货配送制度。简单地说,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出4-7家批发商,向店铺的送货业务全部委托给这些批发商,而其它的批发商则将商品全部交给这些窗口批发商的方式。这种制度是由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的7-11便利店公司最初采用的。
2、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以独自进行配送的若干个企业,通过共同化将配送的商品集中汇总后
进行配送的方式,它是共同物流的一个方面。为了达到物流合理化的目的,根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若干个企业的定期配送需要,在这个企业的协助下,采用一家配送企业或两家以上的配送企业共同建立一套配送系统,使配送业务达到效率化。
3、一括物流
一括物流是为了减轻门店所需要众多人力的验货和商品陈列作业,在物流中心等地所进行相应支持的物流系统。在物流中心检验从供货商订购的全部商品,并确定正确的到货数据。然后,在一个货箱中按照门店卖场的货架顺序进行商品的配货和集中。这种按照货架位置的送货,被连锁超市行业称为分类送货。在门店只是对货箱的数量进行简单的验货后进行接收,商品的陈列不需要在货架之间移动寻找,能够快速地将商品陈列到顺序的相应货架上。
与其它方式的比较,零售业物流配送的三种方式,从其变化的过程和作业内容分析,有以下一些不同。首先对连锁店门店方面进行比较,其内容如下表所示。
4、产销联盟
产销联盟就是特定的生产企业和特定的流通企业,以长期的交易关系为基础所签定的契约关系,进行特定的联盟行为。或可以理解为,厂家、批发商和零售企业之间建立联盟关系,相互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为适应消费者需求所及时提供商品的组织方式。ECR和QR是产销联盟具体的应用和实例。
“战略的合作”和“产销联盟”是流通构造变化、改变生产和流通之间社会分工关系的新的结构,是在信息处理技术和物流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更加效率化地组织管理的运营模式。其不仅仅只停留在店铺而是改变企业之间的关系、向着更大的改变社会分工关系的方向发展。
5、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即3rd Party Logistics(3PL)从提供服务业务的角度可以认为,是提供运输配送、运输配送管理、仓库管理、库存及材料管理、接受订货管理、顾客服务管理、输入输出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综合管理等2个以上的功能。日本政府在《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针对第三方物流使用了提出方案、一揽子等关键词,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对客户提出物流改革的方案,接受委托一揽子物流的业务”。
五、物流配送体系与经营战略案例
7-11便利店物流系统的战略
1、通过少量到货减少库存。到货的少量化是市场以零售业为主导的开始。
①在当时的流通行业,供货方也就是商品的上游处于优越的位置。②缺乏流通加工。
到货少量化经营的效果:①提高商品的新鲜度;②减少库存提高商品回转率;③缩短了商品的处理时间。
2、多米诺开店是物流的基本措施
7-11的多米诺战略;决定铺点后的急速集中开店;在新的区域开店是非常慎重的,必须对配送时间是否能够维持开店后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论证。
多米诺战略所带来的5方面的效果:
①降低物流成本;②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商品的新鲜度;③减少竞争对手连锁开店的机会
④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提高宣传效果;⑤提高区域代表的活动效率
3、共同配送系统物流的标准化
便利店的命脉是商品的新鲜度。7-11“是否能够提供出真正顾客所需要的商品”。“做出的食品当然要好吃,关键的问题是当顾客在食用的时候是否还能够保持味道鲜美”。
平衡新鲜度和物流成本的共同配送。“在顾客需要的时候、以需要的量陈列在货架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7-11采用了共同配送的方式。
共配中心的功能是集货和分散。经过共配中心,各个批发商的配送成本的负担就会减轻。对于各个加盟店,通过减少配送车辆验货的次数就会减少,从而减轻作业负担。
4、用不同温度的物流提高共同配送的水平
建立不同温度的物流。1980年前后的7-11各种商品配送的温度,如下所述。蔬菜(沙拉等)50C;牛奶共同配送 50C;加工肉类 50C;杂货 常温;加工食品 常温;冷冻食品-200C;冰激凌-200C;四喜饭团最合适的温度是20度;“米饭在摄式200C时保存最好吃”。
7-11独自开发了专用的保温车,五十铃公司同意了7-11专用保温车的开发,完全是被7-11的真诚所感动。
5、通过开发新产品使物流差别化
7-11物流战略的要点
六、配送作业和信息系统标准及对零售企业物流的建议
1、零售企业配送作业设计要求。零售企业配送作业设计是指从事零售业务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对所属店铺或其他客户进行商品的供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规定有关作业的步骤、设计要点和实现的结果。
零售企业配送作业设计的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作业场所,具有一定素质的从业人员,具有基本的设施、设备,并具有对商品的管理和处理能力。
零售企业配送作业设计应满足以下总体目标:
①支持一般商品形态作业模式;②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基本作业功能;③适应多品种少量配送需求;④满足适时、及时的配送要求;⑤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作业;⑥支持人工和自动化作业应用
2、零售企业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从事零售业务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配送系统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分析,并帮助进行辅助决策的系统。目的是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科学、完整、准确地掌握物流配送的信息。
3、对零售企业物流的建议
①企业物流的诊断和分析。包括物流成本、物流流程、物流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物流职能机构设置等的诊断和分析;
②企业物流战略的分析和设计。包括物流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模式的分析和重新设计;
③企业全面物流规划和设计。包括资源整合、物流流程优化、物流管理、资源配置、物流技术、电子化物流等的规划和设计;
④企业物流实施的规划和设计。包括企业物流网络管理、总仓和异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库存控制、成本和风险控制、物流实施KPI指标、评估等物流实施过程中实施手段和物流各环节的规划和设计;
⑤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设施与设备、配送中心的作业、配货作业的实施与分析、配送中心的自动化和信息系统以及如何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等。作者:牛东来
第三篇:连锁经营企业应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范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运营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当前,配送中心的建设严重滞后连锁企业的发展现状,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连锁经营 配送中心 建设
连锁经营是当下我国许多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形式,它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效益,实现经营集约化,但同时,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面仍潜伏着危机。目前,商品缺货是我国连锁经营企业运营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缺货率平均高达9.9%,每年因为商品缺货给连锁经营业造成的损失达830亿元之多。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与连锁经营企业发展不同步,物流配送系统发展滞后。而在物流配送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功能滞后,是影响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我国连锁经营业配送中心的现状
我国许多连锁经营企业借鉴了国外著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管理经验,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物流配送中心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还处于调整提高阶段,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环境、资金投入、技术设备、场地条件等方面与国外的连锁经营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对物流配送中心认识不足
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批发中心、集货中心、综合仓库。一些从事连锁经营的企业,对于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具备什么样的功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建设高质量的物流配送中心,立足眼前利益,浅尝辄止。在管理上,一些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购、运、存、配等系统相互独立,各自追求自身的效率提高和效益增值,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导致物流配中心没有真正发挥“第三利润源泉中心”的强大作用。
(二)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人才缺乏
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业态和新型运营方式,传统的商业人才须有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目前真正精通物流配送运作模式、懂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还不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也不是特别多。中小型连锁企业在物流人才、连锁经营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也不够,没有将人才战略放到与物流成本战略同样的高度去重视。
(三)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连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提出要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并出台了一些支持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但从目前的反馈情况看,大多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四)配送未形成规模,统一配送率低
我国连锁企业中大多数门店小且市场有限,平均一个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下辖14个店铺,而国外配送中心平均下辖50多家分店,沃尔玛的一个配送中心可以下辖100个店铺。由于未形成规模、连锁不正规及商品运输管理方面的问题,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率一般为60%-70%,差的仅有30%甚至更低。由于配送率低,使得人员闲置,整车装载率低,回车空驶率高,浪费了大量运力,从而提升了物流成本。
(五)配送设施落后
配送中心是一种动态型仓库,其高效高质的运作需要现代化的配套设施来实现。目前,国外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
机械设备,并采用自动化管理,配送服务快速、准确。而我国的配送中心规模较小,设施普遍落后,很多配送中心还处于人工操作状态,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配送需求。
(六)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管理落后
配送中心是集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尤其强调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其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还具有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目前,我国配送中心主要在两大功能上存在缺陷:一是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在很多配送中心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二是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功能,物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起到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高效率的信息采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成为空谈。
(七)信息技术落后
连锁经营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高效率运转产生的规模经济。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成功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这些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如EDI、EOS、POS等,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增强了其经营决策能力。最新数据显示,77%的配送企业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较之第三次全国物流调查时的数据提高了近一倍,但是仍然有近1/4的物流配送企业没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信息闭塞。
(八)原有的进货渠道导致配送中心无效或效率低下
现有的大部分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到一些大批发商那里进货,再配给下面的连锁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成了批发与零售中间的又一道批发环节。企业自身特有的连锁体系:厂家——连锁店系统并没有形成。对于连锁分店来说,进货环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回扣增大,成本上升。调查显示,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59%的企业物流费用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24%的企业物流费用持平;仅有17%的企业物流费用降低了。
二、改进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不良现状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理念
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能力,是连锁经营企业构筑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连锁业的物流配送属于现代物流,它是以信息流为导向、以商流为前提进行的现代化物流活动,从总部到物流配送中心再到分店,三者应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独立核算。物流配送中心发挥着连接总部与分店的枢纽作用,要坚持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标价,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二)选择恰当的配送模式
连锁经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实现成本上的竞争优势。目前主要有三种配送模式:社会型配送中心、联合型配送中心与自建配送中心。中小型连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自身实力较弱,采用社会型配送中心,可以避免自建配送中心投资太大带来的费用问题。当然,如果有多个中小连锁企业,可以考虑采用联合型配送中心,以达到物流配送合理化、互惠互利、降低成本的目的。若资金较为雄厚、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连锁企业应自建配送中心,承担本企业的全部配送业务,可以更方便灵活地为本企业提供配送业务,还可将剩余配送能力向社会开放,创造更大效益。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连锁经营企业要按照作业流程设置岗位,对于采购、储存、加工、配货、运输、财务等岗位,都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岗位 职责。要分类建立相关人员档案,形成人才梯队动态管理;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可委托高校进行培养,签订用工协议,同时加强培养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要对各个岗位的人才定期进行培训、轮训或委托国外著名连锁企业进行培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如连锁学校),定期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等实用技术的培训。
(四)用好扶持政策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将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一起,作为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三大重点之一,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政策。如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交通管理部门对送货车辆提供市区通行和停靠的便利、重点支持效益好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经营规模等。对于连锁企业而言,有了好的政府政策,关键在于用好、用活,政策是政府意志的晴雨表,谁先解读好政策,谁就有可能具备先发优势,从而在激烈的连锁经营竞争中抢得先机,乘势发展壮大。
(五)提升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要充分分析当前各种物流技术的特点,重点突破一个或几个对配送中心功能充分发挥有极大制约的瓶颈;在建好内部网、外部网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信息的及时传递、处理和分析工作,将各门店、总店与配送中心用网络连接起来。及时处理供货、补货、进货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利用电子商务协助完成订单处理、售后服务等工作,使供应链上的企业提高反应速度;要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引入自动定货系统、物流条形码技术、电子支付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等;要做好信息系统的模块构建和功能整合,如销售出库子系统、采购入库管理子系统、财务处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等。
(六)重视设施设备管理
设备与设施的优劣对信息技术提升、配送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量引进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打包机、自动分拣、配货系统、吊车、托盘等现代化物流设施。其次,要注意设施设备的合理布局,使其与各项流程相互衔接,按照方便、灵活、快捷的要求进行布局设计,尽量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第三,要注意设施与设备的配套,保证在流程中形成整体优势。第四,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有效配置,运用VSP规划法等方法确定配送中心最佳配送路线,争取做到所需车辆最少,运距最短,所需时间最少,配送成本最低。第五,要注意设备的合理使用,加强维修与保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减少操作失误,降低折旧成本。
(七)搞好供应链管理
实现这一点,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搞好供应商关系管理和顾客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就是要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和门店,使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到恰当的地点,从而实现在满足服务需要的同时,使系统成本最小。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进行动态评价,稳定供应商,保证货源的整体品质。顾客关系管理就是对物流配送中心与客户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管理,以赢得新客户,巩固和保留既有客户,增进企业效益
第四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文献综述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国外连锁超市纷纷抢滩我国,给国内连锁超市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本土连锁超市超市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的营运水平相比还相距甚远。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的问题,配送作为连锁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文章就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比较不同的配送模式,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配送模式配送方式
一、引言
近年来, 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连锁经营超市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理念的改变, 购物环境舒适、便利的连锁经营超市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青睐。据统计,从1994 年发展至今, 中国连锁经营超市销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0% 左右, 在商务部公布的2006 年连锁企业三十强名单中, 连锁经营超市占50%。在2005 年前三十强连锁企业中, 连锁经营超市的销售额与2004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 , 店铺数增长了17.6%。这些数据表明连锁经营超市已经成为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然而,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国连锁经营超市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 的问题。
我国的专业配送中心很少,物流配送缺乏社会化和专业化,配送技术落后,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而这也影响了整个物流的效率。在配送及时性和低成本方面,当前我国不完善的配送体系也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当前我国的连锁超市大多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现行的配送方式相对落后、设备设施落,功能不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缺乏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这些都给连锁超市的配送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所以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文献综述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
姜达洋(2007)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由于物流管理上的缺陷以及对连锁经营的认识的不正确, 使得企业统一配送率不高, 只有60%到70%,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80%到90%的统一配送率, 差距还很大。我国很多连锁企业不论大小都青睐于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方式, 自建物流对于连锁经营的规模要求较高,很多规模并不大的连锁企业, 自身的物流配送量不大, 但它们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 盲目地选择自建物流, 这样资金投入就很大, 也无法达到配送中心运营所需要的规模经济, 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 从而造成资金浪费, 配送成本上升, 统一配送效率不高, 削弱了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姚鑫梅(2007)研究指出我国的很多配送中心, 设施落后, 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 自动化设施严重缺乏, 日常操作中如货物的装卸、搬运等大都由人工完成, 这必然降低了配送效率, 货物的残损率高。而国外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一般都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自动化机械设备, 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式仓库, 并采用自动化管理, 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配送业务。吉亚力(2007)认为目前我国实行商品配送的零售企业中, 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商品配送作业, 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商品统一配送的零售企业中, 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 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兰贵秋.张玉改(2007)认为加快超市连锁,实现产销联盟,提高物
流管理水平将是增强我国超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目前的现状是:1.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2.物流信息技术手段落后;3.标准化程度低;4.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5.配送效率低下。连锁超市可以通过组建配送中心、改善配送流程、提高标准化的应用水平和程度、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加快超市物流人才培养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朱长宁(2007)认为当前大多数连锁经营超市的物流配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物流配送认识存在误区 2.配送中心的配送比率低, 配送成本高 3.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 4.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 5.信息系统不完善, 信息处理能力差 6.配送专业人才短缺, 管理水平低下。
对于物流配送至关重要的配送中心来说,除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外,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张丽华(2009)认为: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物流服务质量不高,配送中心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物流的一些思想和意识。徐贤浩(2008)认为: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和缺乏统一的战略思想。而物流以及配送基础设施呈现“瓶颈”现象,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存在物流配送技术和物流综合协调能力的约束。
三、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
李小花(2009)当前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共同化配送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创建完全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
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是指由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将连锁企业所需商品送到各连锁门店甚至上架的配送方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配送企业之间为总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一种协作性配送方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连锁零售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
颜双波(2010)认为配送模式的选择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1)对于物流配送能力不足的供应商来说,可以考虑其它的间接配送模式以减少供应商直接配送造成的供应链上整体物流配送成本的增加。(2)为了缩短配送环节保证配送质量,对于有特殊配送需求或者运输时间的商品,考虑由供应商直接配送。(3)对于超市小频率、大批量配送的商品可以采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而对于多频率、小批量的商品还是需要通过自建的配送中心或者其他物流企业间接配送才能达到降低配送成本的目的。在自营配送模式的选择上(1)中小型的连锁超市可以利用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配送,解决了中小型连锁超市建设配送中心的资金问题;(2)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多个连锁超市企业共同利用配送中心里的设施设备,在设施内部共同进行入库、储存、流通加工等作业,并向各个门店实施混载配送。不仅可以提高车载满载率,减少配送车辆,而且可以提高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效率,减少固定设施投资,提高配送中心的设施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
(3)许多相同业态的连锁超市整合起来,提高了连锁超市的规模效益,还进一步为商品的不断货提供了保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1)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整合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能力,从而能够达到非常专业的配送服务水平,保证超市商品的供应能力;
(2)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资源,不仅减轻超市物流配送方面的资金压力,还能避免其它物流企业重复购置物流配送设施设备;(3)减轻了连锁超市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复杂性,减少了超市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成本;(4)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减少配送工具的空载率,减缓了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了大气污染。我国的连锁超市,根据自身的规模,可以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物流配送新技术,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陈子侠(2001)认为物流配送新技术有条码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技术)、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等。而曹宝亚(2008)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技术有: 交叉配送技术、准时制配送和ABC配送。另外,需要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皱辉霞(2001)认为包括五个子系统: 需求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朱鼎勋、沐林英、张丽辉(2008)认为: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物流配送新技术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吴静旦(2007)也认为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技术管理,做好技术开发和引进,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张卫星和王欣(2008)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构造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改进配送调度、进行动态库存管理、实现在线交易处理,真正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到一起。
(二)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吴静旦(2007)认为: 当前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逐步尝试将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连锁零售企业应当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李兴国、顾峰(2008)根据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和物流配送水平可以将连锁企业分为四个等级,从两个维度———企业的规模、经营管理能力、配送能力;企业对配送业务水平的要求程度来划分,通过二维坐标轴,得出四种类型的连锁零售企业或者物流企业,为各类连锁零售企业做出与之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策略。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现代物流理念
物流配送中人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荣凤英(2001)“发展物流,要有高度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体制作保证,要拥有系统的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作支撑。而所有这一切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现存的赖以发展物流的人员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因此着力培养物流人才更是当务之急”。吴静旦(2007)认为: 配送中心可以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或轮训,了解各自岗位的要求及其在整个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集中组织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和现代化物流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另外也可以依靠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量,联合培养、引进高素质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人才。
(四)配送中心的建设
配送中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冯文龙(2008)认为:通过建立配送中心,连锁企业能统一购货,统一库存,统一配送,使得商品配送的时间缩短,物流配送中心运作成本下降,与商场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相比,大大降低库存,加快商品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费用,提高厂家、批发商的送货业务效率,降低送交货成本,使企业在未来更为惨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对于配送中心建设具体的步骤,张卫星和王欣(2008)认为一是按标准化建设配送中心,就是配送中心要逐渐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适当推进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的使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更合理地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并减少等候时间。二是科学选择配送中心地点和规模,这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节省流通费用,并且影响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零售连锁企业而言,需要采用根据区域成片开发的战略,实施构筑以重点区域为核心的配送中心,采用扇形辐射面、步步为营、向前推进的配送网络体系。
五、总结
配送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连锁超市中,物流配送效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的效益水平,从文献搜集来看,大多的学者对通过提高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效率来促进连锁超市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的核心,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实现高效运作的前提保障,没有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连锁超市。因此,连锁超市在自身发展中要结合与之适应的物流配送中心共同发展,注重配送模式的选择,以及正确合理的用人、留人制度,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特色,从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连锁超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旦.我国零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2、张卫星,王欣.家电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及优化研究[J].中国市场,2008(45).3、冯文龙.沃尔玛物流成本管理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4、李兴国,顾峰.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3).5、朱鼎勋,沐林英,张丽辉.连锁企业物流信息化研究[J].物流科技,2008(5).6、曹宝亚.基于物流信息化下的配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1)
7.颜双波,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10,(08)
8.李小花.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9.徐贤浩.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10.姜达洋.现代连锁企业物流方式选择[J].连锁与特许, 2007,(7).11.吉亚力, 吴隽, 贺宁.美、日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对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 2007,(26).12.朱长宁.连锁经营超市的物流配送解析[J].时代金融, 2007,(10).13.姚鑫梅.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浅析[J].知识经济, 2007,(8).14.张丽华.物流配送中心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经济管理,2009(12).15.胡长杰.关于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文献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0,(19)
16.肖孜,马林,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研究---以国美为例[J].物流技术;2008,(09)
第五篇: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需要规范的组织、操作、作业流程以及各项制度的保证,根据作者在连锁零售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总结几个方面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规划物流配送业务的运营模式
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运营模式确定了该物流配送中心的性质、类型、业务定位以及运营对象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在充分调查分析企业物流资源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以及自身优势所提出的,是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物流配送中心的性质是指该物流配送中心是自建自管、全部外包,还是租用场地但设施自己管理,是独立法人还是非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还是非独立核算等;物流配送中心的类型是指带有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DC)、具有加工功能的配送中心(PC),还是直接分拣发货的越库型配送中心(TC),目前我国许多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都是具有这些类型的复合型或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定位是指所服务的企业范围和区域范围,是为自身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还是为本企业和其它哪些相关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以及该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区县、哪一些门店等;运营对象是指物流配送的商品是常温商品、冷藏商品、冷冻商品以及指定温度商品;管理的方式是指采用人工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机并行管理等;管理的方法是指所采用的管理技术和控制,如先进先出、ABC分析、库存预警等。
还有,物流配送中心所采用的设施、设备以及今后的业务发展、人力资源计划等。
确立物流配送中心的岗位职责
物流配送中心的岗位职责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架构、各部门的职责、人员职责等。
在岗位说明书中,要明确有关岗位名称、部门名称、直接上级、直接下级、主要工作、职责范围、考核标准、任职要求等。
物流配送中心保管员的岗位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主要工作:与收货员办理交接手续,认真清点数量,检查商品质量;商品验收后,合理安排货位、方便提货;商品付出时,认真清点,与发货员办理交接手续;及时登记保管台账,反映商品的验收、付出情况;经常进行库存商品盘点,检查商品数量与质量,保证账货相符。
职责范围: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参加公司安排的各类培训并通过考核;按照配送中心的流程和程序要求对货物进行保管作业操作;公司仓库运作管理系统要求进行在库货物的清洁卫生和仓库卫生;参与对工作流程的回顾和改进;完成直接领导安排的其他相关任务;负责货位的管理,合理安排货位,使货物出入库方便,容易在仓库内移动,提高仓储效率;对货品进行建档,登记其规格、数量、批次、金额等;经常检查拣货储位货品数量,及时补货或做出缺货报告;商品出库时,认真清点货品,办理交接手续;经常对库存货品进行盘点,检查商品数量与质量,保证账货相符。
考核标准:账货相符率;商品损耗率;收付手续齐全,收付及时、无误;商品摆放科学、堆码合理,提取方便;货位与商品卫生、清洁。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规范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规范是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遵守的规则和要求,包括各主要作业环节的运作形式、作业环节的工作原则、工作组织等。
如配货管理规范中,约定了配货形式、配货工作原则和配货工作组织。
配货形式包括:由配送中心向分店、加盟店配货;由一个店铺向另一个店铺调拨;总部配送中心和地区总部配送中心之间调拨。
配货工作原则包括:适度原则;及时原则。
配货工作组织包括:配货;复核。
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包括对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规划、作业步骤及描述以及作业的流程、功能、单证和质量保证体系。
商品保管作业的作业流程是:
按照商品的形状、保管条件和拣货、出库方式以及出库频度等合理进行保管处理,使用地址编码管理保管位置,拣选商品时按照地址码的指示查找商品。需要以下步骤并按照所对应流程完成:确认保管形式及位置、商品保管区域、商品保管原则、生成保管指示清单、商品入库保管、保质期管理、商品盘点。
所涉及的单证及数据包括:保管指示清单、保质期提示清单、盘点损益表。
质量控制包括:位置指示准确率、商品放置准确率、商品转移效率、过期商品率、商品损益率以及对各个具体步骤的功能描述和通过流程图表示的作业过程。
制定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
涉及到物流配送中心的规章制度有许多,主要的规章制度有: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管理办法、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工作标准、配送中心安全管理办法等。
考核标准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价值绩效的物流成本考核、仓储服务水平考核、配送服务水平考核、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以及物流作业绩效考核的商品储存、账货相符、商品养护、出入库制度、促销提销、及时运输、文明装卸、交通安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