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连锁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存在问题的专业调查
XX大学
我国连锁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调查
学院:XXXXXXX学院
专业:XX级XX专业
班级:XXXX班
学号:
姓名:X X X
上交时间:xxxx/xx/xx
我国连锁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商业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连锁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还十分薄弱.甚至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我国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而言,国内的实践探索仅有十余年的经验。伴随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应该立足何种发展思路及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如何能够适应未来物流技术、管理模式的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调查对象: 我国连锁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
调查目的: 研究我国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问题、探讨未来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基本途径。
调查内容: 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9日—12月25日
一、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现状
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河北省“三定一送”(定时、定点、定量、送货上门)物流系统开始启动,随后各地不同实验性的物流中心开始逐渐产生,这是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最初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基于连锁经营的需要,已经陆续建成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开展了商业连锁企业自营商品的综合性配送。各种百货公司、综合性超级市场、专业性卖场自建、共建的物流配送中心都在迅速发展,具有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商业物流中心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与实施。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300多家商业连锁企业,大中型的商业连锁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中小型的商业连锁企业利用社会化物流中心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
(二)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1.连锁店将普遍接受社会化配送的理念,社会化配送中心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
2.社会化配送中心将首先从大型连锁公司中分离产生
3.专业化的配送中心是未来发展趋势
4.配送中心将形成区域性布局的趋势
二、现阶段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商业连锁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大中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都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其中突出表现就是商品由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率非常低。据零点研究集团对国内304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业企业的调查,结果发现没有一家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各店经营的所有商品实现100%的统一配送,20%的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在40%左右,超过67%的企业的配送率在介于50%-70%之间,配送率达到70%-90%的商业企业不足15%。
(二)商品采购规模受到企业发展规模的影响,导致采购成本难以降低
通常情况下,商业零售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走连锁配送之路才会显得较为适宜。因为对于一个只拥有几家或十余家小型门店的中小型商业零售企业来说,各门店的商品总体采购量并不大,因此即使不同能够做到统一采购,供应商给予的“价格折扣”也不会太大,此时建立一个配送中心来发展连锁经营,其投入的资金与享受的连锁成本优势并不会成正比。正是基于这一点,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中小型零售企业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而对于那些已经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企业,由于近年来国内零售业过度竞争以及外资零售巨头的不断进入,使得整个行业一直处于微利营运状态,亏损企业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商业零售巨头企业规模由于缺乏应有的盈利资金难以迅速扩大,门店数量扩张缓慢,这直接制约了那些已经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商业企业的发展。
(三)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连锁商业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备;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因特网、仓库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四)系统化的配送技巧不足,影响配送效率的提高
所谓的配送技巧指运用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物流配送和运输,例如配送路程最小化办法的运用,不同零售企业共同配送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基于供应、需求完整物流链条的信息共享式的物流配送等等。从我国目前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时机运作情况来看,系统运用配送技巧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企业并不多见。现在的通常做法是连锁门店通过一定的沟通方式向连锁总部或物流配送中心发出采购指令后,大多数商业零售企业采取的方式是货满发车或按时发车,至于在采取何种配送周期以及何种配送路线等方面并没有进行完整的考虑和筹划,这些配送技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连锁商业企业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
三、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
共建物流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又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
(二)鼓励大型连锁商业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推动自建配送中心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多以国有企业为主,面对国际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加快,许多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加强企业联合、区域联合的重要性,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强强联合、进行资产重组,提高企业集团的业务规模,进而推动自建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
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他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提高连锁商业企业本身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连锁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商业物流不够重视,因此多年来我国商业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发展较慢。因此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引起社会各界对商业物流的重视。例如科研院所要加强对物流专业的资源投入;鼓励社会社会化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学习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大中型物流配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等。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整体商业物流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在商业物流领域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提升商业物流配送的国际化水平为了加快物流业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国家除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商业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性的优惠政策之外,还应尽快将物流业作为一项重点发展的产业,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予以重点扶持与推进,以适应国家“西部
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在西部地区以物流配送为载体之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的投资和发展。
(六)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积极推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6年的调查,第三方物流承担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未来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大力发展在促进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方面将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目前,随着电子商务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基于提供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正悄然出现。第四方物流不仅有效地适应了物品流动过程中各成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同时又集中了所有资源为客户提供相对完善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从而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与价值,为商业连锁企业提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新型社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思路市场机会。
第二篇:我国连锁企业超市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连锁企业超市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10-08-09来源:互联网作者:Anna
中国连锁经营实战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通过对部分连锁超市的实地走访,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我认为,目前中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中国连锁经营实战网:
一、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通过对部分连锁超市的实地走访,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我认为,目前中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3.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零售业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从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看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连锁超市的现状,可以将我国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
下几点:1.对物流配送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企业对于物流配送认识肤浅,视之为简单的“配货”和“送货”,没有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事实上连锁经营超市的统一配送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作为企业内部上通下联的节点,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配送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连锁经营超市的经营效益。2.配送中心的配送比率低,配送成本高目前除了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外,大多数连锁经营超市的配送比率较低,即时配送率更低,配送的差错率和残损率也较高,这些问题对于超市中销售比重日渐增加的生鲜食品和其他快速消费品而言无疑是致命的缺陷,最终造成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的连锁经营模式有名无实。3.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由于现代化配送中心需要高额资本投入,且回收期较长,因此一些企业将原有的仓库简单地改造为配送中心,机械、自动化设施严重缺乏,货物的装卸、搬运大都由人工完成,导致作业速度慢、效率低下,残损率高,配送作业体系不完善。同时大多数配送中心的仓库不具备冷藏、保鲜功能,现代化运输工具不足,严重影响了配送效率。4.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目前连锁经营超市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四种:供应商直接配送、自建配送中心配送、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这些配送模式。对于中小型连锁经营超市企业而言,由于自建配送中心的运营风险较大,更要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配送模式。5.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处理能力差大多数连锁经营超市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大量的信息仍然由人工处理。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仅仅开发利用了其中的一小块功能,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企业内部局域网基本未能实现电子数据交换,POS采集的信息缺乏深度加工,信息反馈不及时,从而影响了门店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柔性。6.配送专业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目前真正精通连锁经营管理、物流配送运作模式、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这是影响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和现代物流设施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配送中心的货位规划、物流信息加工处理和系统的完善、商品的科学拣选以及自身库存控制水平等,最终影响了整个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水
平。
三、结论总之,目前我国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一点点做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三篇:我国连锁企业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连锁企业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国内连锁企业的发展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锁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面对很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前有利的时机,从观念、政策、体制、技术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快速推进我国连锁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连锁企业 问题 对策 发展连锁经营是一种科学先进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它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也是企业运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实现低风险资本扩张和规模经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也是连锁经营能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这些?我国连锁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相应对策?我国连锁企业如何才能得到健康稳健的发展?
一. 历史回顾我国连锁经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出现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经历10多年的发展,在流通业中地位不断加强,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已成为现代流通业最具活动力的业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07年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不错,但营运成本将有所加大,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08年,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致使我国连锁业经营业绩逐季下滑,发展受困,很多连锁企业尤其是上游企业忧心忡忡,在股市低落、出口下滑、市场萎缩中探寻着度过寒冬的解困之路。09年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随着国家宏观环境的支持,得到了一定发展。10年、11年宏观经济形势还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连锁业业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困难和挑战。
二、存在问题
(一)连锁经营规模化问题。连锁经营方式的生命力,在于通过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几年来我国连锁企业数量扩张速度不慢,但各家企业的店铺开发很不均衡,许多连锁企业店铺规模达不到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亏点。现在我国连锁经营的规模小,全国平均一个连锁企业拥有店铺只有14个,不少连锁企业只有三四家店铺。有资料表明,香港有五六百万人口,只有四五家超市连锁公司控制连锁网点1000多家,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店铺数200 多个.而国内的情况则非如此,以广州为例,全市25家连锁企业,平均店铺数7.6个。据统计,目前全国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连锁企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形成了各连锁企业各开各的店铺,各家都难以发展更多的店铺,连锁店遍地开花,却都难以形成应有规模的局面。
(二)连锁经营规范化问题。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是发展不规范。近几年,在政策优惠、媒体炒作等诱导下,存在着一哄 而上的发展态势,这本身就是不规范的表现。因为,发展连锁经营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不是所有行业、企业,地区都适合办连锁。
2、是运作不规范。连锁企 业网点布局、市场定位、经营范围必须根据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确定,目前出现的网点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趋同、经营范围狭窄等现象,都是运作不规 范的表现。
3、是管理不规范。根据国际惯例,连锁企业的统一配送率要达到80%以上,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企业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比例只有 30%~60%。在诸多连锁店中表面连锁而实质仍是单店操作、各自为政。有些店只是统一了店名、服装、标识,而连锁的核心,统一采购和配送至今未完成,统 一核算、统一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特许连锁经营发展速度与效益的问题。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一些较成熟的连锁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商权(如著名商号、商标、专利、商品等)开展特许连锁,尤其在餐饮业和时装专业店发展速度加快。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北京皮尔?卡丹时装公司等,都采取了连锁方式。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知识产权优势,采取连锁方式开发分店,以扩大规模。但是,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张应该是以要效益的扩张为前提,是通过规模扩大而降低单位成本,从 而增加收益的经济模式。因此,企业的店铺数量多并不完全同效益划等号,如果出现随着规模的扩张而效益下降的现象就是规模不经济。目前,各家连锁经营公司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区域,副食店、粮店自成系统,各开各的连锁店,各编各的连锁网,经营
品种重复的连锁店左右为邻,以邻为壑,盲目竞争,虽然店铺数量达到了理论上的盈利规模,但这样的店铺开得越多越不经济。
(四)连锁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制约问题。体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1、是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连锁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建分店的阻力,各地区、各部 门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企业便无法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合理配置资源,无法根据连锁的本质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很难形成合理布局和合理规模,连锁经营企业被人为 的限制在一定地区或部门之内发展。其结果是各连锁企业各行其是,在同一区域内重复建设,谁也上不了规模。
2、是企业缺乏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企业发展的内部 效益动力,来自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自讲求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于是发展规模停滞 不前。
3、是物流环境难以保证连锁店统一配送的技术要求,如配送中心的仓储、运输设备建设滞后,电子化标准化工程建设不配套,产品的质量、包装的标准化程度 不高等。
三、相应对策21世纪将是我国流通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发展特许连锁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使特许连锁尽快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连锁的有关法律法规。随着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了这种经营方式的潜力,纷纷涌入连锁的大军之中。然而,除了《商业连锁管理办法》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连锁进行规范,加之理论研究的滞后,使得许多从事连锁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 问题。如商标、专利和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知名商品等的保护问题以及连锁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出 台有关连锁领域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加盟双方合法利益,保证健康发展。此外,还要认真研究现有法律对连锁的适用问题,包括商号登记、商标及专利的保护。还要积极培育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咨询、策划、培训、订货、配送、信息及法律服务等,为连锁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使我国连锁驶入发展正轨。
(二)积极培养连锁事业的专门人才。连锁是一种商业知识产权的许可,它涉及到商业、工业、科技、法律、管理,有时甚至包括农业等诸多领域,亟需连锁 的专门人才。我国已培养了一批懂知识产权的专门人才,但是,既懂知识产权又懂商业、服务业的人才则很少。为了使特许连锁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有关部门有计 划地选派一些懂商业的人,学习有关的连锁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也可选派一些懂知识产权的人,学习有关商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必要时派专门人才到国外去进 修,以弥补人才的欠缺。要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连锁知识,有条件的大学可设置连锁专业逐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和专门人才。
(三)加快连锁管理规范化、制度手册化建设,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连锁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高效率的商流和物流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特别是在特许企业内部形成规范化管理,是连锁发展的基础,离开规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不可能产生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因此,特许连锁 企业在扩大组织规模,发展加盟店,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当中,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的业务操作人员,都要坚持规范化管理。为此,企业要建立严 格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企业形象、统一营销等管理制度,强化连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连锁企业内部监督保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在先”的原 则,连锁的科学管理必须形成可以传授的系统性知识,形成一整套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适用技术。其专业化可使企业的管理活动成为一种分工进行的、连 续的过程;其规范化可作为一整套的制度,规定了每个人在企业中的行为规范,其标准化使企业的经营环节、经营过程、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可继承的机能,从而保证 企业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制度手册化有利于建立连锁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关系到每个连锁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未来发展,它覆盖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使之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同时又有规 范的作用,是企业营销经验的结晶和宝贵的无形资产。当连锁店快速扩张时,制度手册化能使员工步调一致,统一服务质量。制度手册化是连锁发展的必然 结果。
(四)要进一步提高连锁组织化程度。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其组织化提高的程度和经营效益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基本取向。为此,多数企业都开始重视其连锁经营组织 化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连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了推动连锁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在信 贷、税收、网点用房、经营商品、简化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充分发挥连锁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的功能作用,使其承上启下,成为沟 通连锁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为连锁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中外合资合作发展连锁的路子,支持我 国连锁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跨国经营,推动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
四、发展趋势展望
(一)连锁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奈斯比特把连锁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商业经营形式”。连锁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世界各国连锁经营的营 业额已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50%,而我国只有2%,上海也仅仅只有12%,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目前,连锁对我国超市和老子号餐饮 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兰州马兰拉面快餐有限责任公司的“马兰拉面万家连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建立20000家特许加盟马兰连锁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马兰拉面万家连锁工程”初见成效,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直营店50多家,在全国建立加盟店300多家,各店经营情况良好,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其他领域如家电、干洗、医药保健、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行业也利用连锁方式获得超常规发展,铁路、邮政、石化、烟草、医药等国家垄断性行业也开始探索连锁方式。此外,连锁在创造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安置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 预见,连锁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连锁将是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内容。在连锁经营的形式中,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形式是连锁。它既集中了直营连锁(正规连锁)总部具有的强有力的控制力和自由连锁具有的独立资本、经营才能以及经营积极性的长处,又集中了各方面精明强干的专家,组成连锁总部,连锁总部以一对一的合同方式,向加盟者销售成套的经营成功的技巧,并限制和确保加盟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垄断使用权。因此,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转向连锁。连锁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连锁经营形式。
(三)连锁已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有效形式。开拓市场,重点是开拓农村市场。连锁以其特有的经营机制、扩张功能、网络体系向农村市场延伸,随着连锁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已把零售和服务网络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延 伸,向县城和集镇发展。连锁企业向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市场扩张,拓展了农村市场,满足了农村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带动了当地零售业的发展。如广东东莞美佳超 市的38个店铺中有31个开设在农村,其销售额有84%以上来自乡镇的店铺。实践证明,连锁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连锁广泛地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营销策略。连锁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工商、农商、批零关系,本着“共学一个技术,共做一个产品,共享一个名牌,共获丰厚利润”,使其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一批品牌专卖店,以厂家为龙头,与代理商相结合,采用连锁方式,在全国已形成连锁经营网络。如上 海桑塔纳、一汽大众、李宁体育用品、中华自行车、鄂尔多斯羊绒衫,深圳海王药业、北京百花鞋业等企业,并且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五)连锁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手段。连锁对盟主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即一个本钱(以企业的产品品牌、经营模式方式特许)一万次被利用,利用一次,赚一次钱,扩大一次规模,实现低成本小风险扩张。连锁对加盟者来说是万利一本,就是说源源不断的利润来自投资一个本钱,即购买一个成功的连锁模式。他不必“摸着石头过河”,也不必品尝“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酸果,花钱直接享受他人成功的经营模式即可,大大地降低了创业风险。因而,不少企业在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开始以连锁方式由城市向 周边地区延伸和扩张。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发达地区,一些连锁企业有半数以特许方式在县城及乡镇开设店铺。上海联华超市、上海华联超市、广东东莞美佳超市,山东吉客隆等企业,就是通过连锁方式,利用自己的商誉、经营技术及商品采购优势向周边地区扩展。综上所知,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改
进,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连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连锁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的功能作用,使其承上启下,成为沟通连锁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为连锁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此外,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中外合资合作发展连锁的路子,支持我国连锁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跨国经营,推动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摘要
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涵义与其特征 1.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概念 1.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涵义 1.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征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状况
2.1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物流配送的发展历程状况 2.2我国2014年双十一物流配送现状 2.3国内物流配送的现状
3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3.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3.2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匮乏 3.3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
3.4与物流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及物流管理体制未完善 3.5物流配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
4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
4.1 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
4.2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4.3大力培养高层次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 4.4 营造有利于现代化物流配送的体制环境作用 4.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结语
摘要
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利用网络可以轻松换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和信息的传送,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顺畅流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介入电子商务领域,人们已经认识到,物流配送己成为电子商务是否顺利进行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合理、畅通的物流配送系统,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本文明确了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内涵,分析了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我国应从物流管理体制,人才队伍,物流配送方案,物流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解决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涵义与其特征
1.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概念
物流配送的定义:物流配送是物流部门连接生产和消费,是时间和场所产生效益的设施。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的定义是指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所提出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系列作业,并按时送达到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物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送达到供应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物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1.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涵义
随着INTERNET开放的网络时代的到来,物流配送企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满足消费者便捷,及时,准确的个性化的需求,需进行焕然一新的改革措施,将网络信息技术,先进配送设施设备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然后根据顾客的订货要求,在通过配送活动把商品定时定点的交给不同地区的收货人手中来满足顾客对商品的需求。因此,这种新型的配送方式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配送和贸易发展方式。
1.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征
电子商务下的配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配送方式,根据如今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这个电子商务的时代里面,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物流配送反应速度非常快,物流配送功能的集成化,物流配送服务的系列化,物流配送作业的规范化,物流配送目标的系统化,物流配送手段的现代化,物流配送组织的网络化,物流配送经营的市场化,物流配送管理的法制化,物流配送流程的自动化。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状况
2.1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物流配送的发展历程状况
在电子商务B2C业务开展之初,国内没有一家物流公司具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经验,各个电子商务公司只能求助于具有国内最大覆盖网络面积的中国邮政速递公司EMS,磨合过后,EMS由于自身体质的僵化与分割,管理无法协调,服务水平没有提高,费用一直是居高不下,对很多问题都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到2009年,我国的物流配送服务也有一定的发展。相当多配送是保障电子商务生存和发展,实现了电子商务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商务,没有准确的,及时的物流配送,再怎样先进的电子商务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试想一下如果网络购买的商品迟迟的不能送达到客户手中。或者送来的是并非所购的商品的话。那消费者还会选择网上购物么。反之,快捷的,精准的而又便宜的配送服务则大大有利于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而能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有一些国有商业的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的服务:例如国内的民营快递公司,申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顺丰快递。但是中国的约为2%-3%的第三方物流的使用率和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
随着物流热的逐渐升温,城市物流配送也日益得到了重视和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也逐渐得到改善,物流技术水平也开始得到了提高,正如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曲折过程一样,进一步搞好物流配送,并不断地使之发展与完善,仍然面临着不少的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不短努力才能解决。
2.2我国2014年双十一物流配送现状
2014年“双十一”,天猫创下了571亿元巨量交易额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创纪录的物流订单量:2.78亿件。按照国家邮政局的估计,整个“双十一”期间,全行业处理邮件(快件)量将达5.86亿件,创历史新纪录。
申通快递“双十一”当天的包裹订单量高达3050万件,此后多日也都维持在每天2000万件以上,日处理量较平日激增数倍。而申通这个北京分拨中心每天的处理量也高达到100万票。
“双十一”进行到第六年,对快递行业的考验也日趋严峻。2009年首届电商狂欢,当年参与商家27家,成交5200万元,那年诞生的快递包裹量并未公布,不过从2010年开始,随着参与电商狂欢节的商户越来越多,成交额迅速激增,产生的订单包裹量也逐年成倍增长。2010年仅为1000万件,2011年就翻了一倍达2200余万件,到了2012年,包裹量翻了逾三倍达7800余万件。而2013年开始,“双十一”产生的包裹量便进入以亿计量的阶段,2013年为1.8亿件,2014年则至5.86亿件。
“每年”双十一“其实是对整个中国物流快递行业大考。参加“双十一”物流大会战的总共有十几家快递、物流公司,差不多集合了中国现有快递物流能力的90%以上,“双十一”的战果,是检验中国快递业重要指标。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发展之神速,对物流配送是一项极其大的考验。
2.3国内物流配送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些提高。然而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配送的发展在现阶段还是很不成熟,存在的问题也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配送的服务核心作用难以发挥。配送操作的过程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物流配送在将来的发展中将逐渐形成一个大网络,以配送中心的形式来运作,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正凭借各自的优势拓展着我国的市场。
3电子商务下影响物流配送的制约因素
3.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无法可依,有关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法律制度还是一片的空白,物流企业急需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来规范行业的行为。主要为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与市场退出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等等。
如今,物流法流环境不健全,现有的物流法流法规大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全国统一性的专门的法律文件。这是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缺少有关的有效法流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至今也没有完整的技术标准,仅仅的只有一部分行业标准和物流术语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物流企业受到了各种的限制以及专业物流组织和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等等,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3.2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匮乏
人才短缺,也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一大问题。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要求从业人员应当有一定的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才可以。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较为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训系统。部分商业学院还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并且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之下,全面地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化的教育,获得从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等方面的工作。相比之下而言,我国的物流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发展的需求,还需提高。
3.3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
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的技术,新的装备应用相对较少。许多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设施陈旧,物流管理的电子化程度不够高,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
物流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在物流硬件上,物流设施,如:物流站 物流中心,仓库 物流线路 铁路 公路 港口等等。物流装备,如:仓库货架,进出口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包装工具,维护保养等工具都是五六十年代的陈旧建筑,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并且效率低下,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缺乏,跟不上物流的要求。
3.4物流配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
由于电子商务迎合了现代顾客多样化的需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如今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物流配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整合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和完美的配送。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企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还处于较初中级的阶段。表现在物流信息的速效性不高,运输网络的合理化有待提升等一些方面。这与我国物流业起步于国外比较来说较为晚,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起步较迟,如全球定位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识别系统,自动跟踪技术等等还较少的应用有关。没有先进技术设备作为铺垫的话,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的集成化管理就比较难以实施,集成化管理程度不高,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的效率也就会大打折扣。
4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 4.1 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
加强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理论的研究问题,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论与技术,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步伐。同时把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放在一起宣传,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把物流提升到竞争战略地位,把发展社会电子物流系统安排到日程上面来。
4.2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法规上加强支持的力度来支持和推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有序的全国性的或者是跨区域性的物流协调机构,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为统一管理物流行业创造出有利条件。其次,政府必须规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共同去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发展规划,重点去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的设施,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配送系统 4.3大力培养高层次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关键还是依靠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才能推动其发展。为了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行业的新的要求,必须要大力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和实物的专业型人才或者懂得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知识的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岗位实习等方式培养,但关键还是要和实际相结合,着重于实际运作能力的培养与操作经验的积累。
大力培养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人才队伍。强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建立优秀物流企业要投资于现代网络技术.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定位系 统(GPS)、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有效的顾客反应(ECR)等的应用.使物流配送朝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
4.4 营造有利于现代化物流配送的体制环境作用 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 要创新观念,借鉴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采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完善物流运作,提高管理 的服务效益。同时要想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制环境,就需要政府的 支持,政府要树立大流通观念,把物流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 重要的子系统来抓。4.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形式,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涉及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体系。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物流协作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变得更加经济,而且还能制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廉价、更安全和更高服务水准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有多种物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方可发挥最佳作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加强城际配送、城市配送、农村配送的有效衔接,推广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规范货物装卸场站建设和作业标准。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有效发挥作用时,通过信息系统的信息流快速传递与信息共享,通过物流作业现代化使物流配送实现,从而使企业实现理论上的零库存,进而使库存处理费用与保持费用达到理论上的零。这将促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发生根本变革。另外,随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把不同的商品(如衣服、报纸等等)集中综合配送效率更高,可提升物流配送的利用效率,节约很多的交易费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顾客的要求,及时的去调整经营的模式与服务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去缩短订货处理的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所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可减轻物流配送的问题。
五、结语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以物流管理为基础,它是一场商务的大革命,它打破了区域和国界的限制,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不可避免的成为21 世纪商务发展的主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差距的一次机遇,而作为保证电子商务运作的物流配送将迎来新的商机与挑战,随着外国物流企业涌入中国市场,这将给我国的物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发展,就必须认真地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踏踏实实地落实执行。能否形成完善化物流体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物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为此,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并认真致力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促使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可行措施和有力对策,大胆探索,就能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使其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成红: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3):77
[2]翟晓松吴志方尤蕙: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及系统整合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1):45
[3]夏露: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6):62
[4]贺江莲: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6,(9):156
[5]陈国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问题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54
[6]林小风:浅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7]唐力翔黄小平屈娟娟: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立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25(8):105-106
[8]张涛:关于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5
[9]欧阳文霞: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J].特区经济,2005(7):236
[10]刘萍郭海霞: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06(12):46
[11]宋霞: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70
[12]孔圣: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95
[13]李堂军孙承受陈荣政:我国物流业发展特点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3(1):18
第五篇: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综述
目录
一、引言„„„„„„„„„„„„„„„„„„„„„„„„„„„„„„1
二、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中心的问题„„„„„„„„„„„„„„„1
三、物流配送模式 …………………………………………… ……………………2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2
(一)采取物流配送新技术,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3
(二)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3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现代物流理念„„„„„„„„„„„„„„4
(四)配送中心的建设„„„„„„„„„„„„„„„„„„„„„„„„4
五、、总结„„„„„„„„„„„„„„„„„„„„„„„„„„„„„„5
参考文献„„„„„„„„„„„„„„„„„„„„„„„„„„„„„„
5摘要:随着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我国的物流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却存在许多的问题。文章就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阐述,比较不同的配送模式,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探讨在电子商务的新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要求和配送中心建设。
关键词:物流配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配送中心
一、引言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发展物流产业,这也为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与物流发展同步,甚至要超前一步。但是当前我国的专业配送中心很少,物流配送缺乏社会化和专业化,配送技术落后,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而这也影响了整个物流的效率。在配送及时性和低成本方面,当前我国不完善的配送体系也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当前我国的连锁企业大多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现行的配送方式相对落后、设备设施落,功能不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缺乏专业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这些都给连锁企业的配送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所以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物流企业和连锁经营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文献综述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我国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中心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存在很多问题。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主要问题在物流平台构筑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和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人才短缺。除此之外,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有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国内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在于存在多渠道的配送模式,统一配送效率低和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大部分连锁企业多采用自营配送却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物流配送的标准化水平低。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未能实现集中采购和进货,未能实现统一的存货和库存管理,标准化程度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由于缺乏对选址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仓储租金,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使得配送中心选址不科学,由于没有合适的装卸平台、足够的车辆和设备以及技术而使得配送中心建设不规范。对于物流配送至关重要的配送中心来说,除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外,还存在以下的问题。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物流服务质量不高,配送中心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物流的一些思想和意识。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和缺乏统一的战略思想。而物流以及配送基础设施呈现“瓶颈”现象,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存在物流配送技术和物流综合协调能力的约束。
三、物流配送模式
下面就简要的介绍一下国内学者认同的几种典型的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就是各物流企业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而建立的一种功能联合体;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总部集中控制和集中采购,进而通过供应商配送到连锁店的一种高效的配送模式。多数学者采用的都是这几种配送模式,虽然在说法上可能有区别,但是其内容是一样的,如秦瑛、陈竹君、陈丹晔等论述的集团配送和供应商配送就指的是配送中心配送模式和连锁企业配送模式。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依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发展,由此电子商务成为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而电子商务对物流特别是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从电子商务的基础上论述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物流配送新技术,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物流配送新技术有条码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技术)、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等。而曹宝亚(2008)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技术有:交叉配送技术、准时制配送和ABC配送。
其次需要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物流配送新技术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技术管理,做好技术开发和引进,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构造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改进配送调度、进行动态库存管理、实现在线交易处理,真正把物流、资金流、信
息流集成到一起。
(二)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当前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逐步尝试将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连锁零售企业应当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
通过对五种典型的配送模式的SWOT分析,自营模式和配送中心配送模式适合那些实力比较强、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发展自身物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商配送模式主要适用于店铺规模大、采购规模大的大卖场及综合超市公司,在我国多数连锁氽业采用这种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要求物流市场比较成熟,且连锁企、信息化程度较高;共同配送模式可以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比较适合规模小、资金紧张的中小型连锁企业。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现代物流理念
物流配送中人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发展物流,要有高度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体制作保证,要拥有系统的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作支撑。而所有这一切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现存的赖以发展物流的人员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因此着力培养物流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四)配送中心的建设
配送中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建立配送中心,连锁企业能统一购货,统一库存,统一配送,使得商品配送的时间缩短,物流配送中心运作成本下降,与商场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相比,大大降低库存,加快商品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费用,提高厂家、批发商的送货业务效率,降低送交货成本,使企业在未来更为惨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对于配送中心建设具体的步骤,一是按标准化建设配送中心,就是配送中心要逐渐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适当推进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的使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更合理地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并减少等候时间。二是科学选择配送中心地点和规模,这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节省流通费用,并且影响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零售连锁企业而言,需要采用根据区域成片开发的战略,实施构筑以重点区域为核心的配送中心,采用扇形辐射面、步步为营、向前推进的配送网络体系。
但是当前我国的物流发展比较滞后,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根据我国的具
体情况来看,完全自动化的配送中心在我国不合适,条码、包装、员工素质等因素都制约着其正常运行。但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化还是必要的,有利于改善工作条件、加快作业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货损货差。但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这也是国内学者的共识。下面就论述国内一些学者对配送中心的详细规划。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流程,可以分为项目规划、物流中心规划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工程施工设计、工程建设。确定这些方面之后,进行规划分析,具体有设计物流配送中心功能模组,进行顾客需求分析,物流作业流程分析,作业区域布局分析。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包括配送的对象和客户(E),配送的货品种类(I),货品的配送数量或者是库存量(Q),物流通路(R),物流的服务水平(S),物流的交货时间(T),配送货品的价值或者建造的预算(C)。
五、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发展还是相当滞后的,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阻碍我们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发展物流配送的重点是建设标准化的配送中心,加强配送中心的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以及柔性化。
参考文献
[1] 程继红,马颖亮,李高鹏.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22(2):292-294.[2] 龚延成,郭晓汾,蔡团结,李卫江,物流配送点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第16卷第2期123-126
[3] 鲁晓春,詹荷生.关于配送中心重心法选址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
报,2000,24(6):108—110
[4] 姜大立,杜文,易腐物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遗传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2):62-67
[5] 王战权,杨东援,配送中心选址的遗传算法研究[M].实用物流技术,2001.3:11-14
[6] 蒋忠中,汪定伟.BZC电子商务中配送中心选址优化的模型与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5,(1).[7] 戴更新,于龙振,陈常菊.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6:6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