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情境七:票据法 教案
学习情境七 票据法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概念和种类;理解票据权利和票据行为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票据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和追索的操作;获得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办理和使用的技能。
任务一 票据法基础
一、知识准备
(一)票据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2004年8月28日进行了修正,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票据的概念、种类、特征和票据关系当事人 1.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委托他人于见票时或确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我国《票据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票据作用
1)、汇兑作用。
2)、支付与结算作用。
3)、融资作用。
4)、替代货币作用。
此外,票据还有信用作用。2.票据的特征
(1)票据是设权证券。(2)票据是无因证券。
票据的无因性: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仅以持有票据为必要。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后,甲向乙背书转让3万元的汇票作为价款。后乙又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如果在乙履行合同前,甲、乙协议解除合同。甲的下列行为中,符合票据法律制度规定的是()。A.请求乙返还汇票 B.请求乙返还3万元现金 C.请求丙返还汇票
D.请求付款人停止支付汇票上的款项
答案:B。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基础关系的存在与否、有效与否,与票据权利原则上互不影响。
(3)票据是金钱证券。(4)票据是要式证券。(5)票据是文义证券。
文义证券:该证券的义务人只按证券上所指明的金额和条件对权利人履行义务。
(6)票据是流通证券。3.票据关系当事人
(1)票据关系的基本当事人
基本当事人:在票据出票时就已经存在的当事人。包括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
他们是在票据作成和交付时就业已存在的当事人,是构成票据法律关系的必要主体。
(2)票据关系的非基本当事人
非基本当事人:在票据发出后通过各种票据行为而加入票据关系中成为票据当事人的人,如背书人、保证人等。
他们是在票据作成并交付后,通过一定的票据行为加入票据关系而享有一定权利、义务的当事人。非基本当事人是否存在,取决于相应票据行为是否发生。
(三)票据权利和票据行为 1.票据权利
1)票据权利的概念和种类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2)票据权利的取得
取得方式(1)原始取得:出票人在其开出的票据上填写的收款人取得票据的行为。(2)继受取得:第三人自收款人手中取得的票据行为,包括通过背书转让、贴现、质押、继承、赠与、付款、公司合并或分立、清算等方式取得票据权利。
依法取得票据:(1)必须给付对价。
(2)因税收、继承、赠予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之限制。(3)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3)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
(1)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概念。
票据权利的行使
(1)提示承兑: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2)提示付款:其中支票自出票日起10日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本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票据权利的保全
票据权利人为防止票据权利消灭所进行的行为。如提示提示票据、作成拒绝证明、起诉等。
(2)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要点。
1、不履行约定义务,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当事人所持有的票据;
2、持票人恶意取得的票据
3、应付对价而未付对价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据
4、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贴现的票据
5、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质押的票据;
6、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有的其他情形
(3)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时间及地点。
票据权利人为了防止票据权利的丧失,在人民法院审理、执行票据纠纷案件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对票据采取保全措施或执行措施。
4)票据权利的消灭
票据权利的消灭主要有下列原因:(1)付款。
(2)被追索人清偿票据债务及追索费用。(3)因票据时效期间届满而消灭。
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4)票据记载事项欠缺。
票据记载事项是指依法在票据上记载票据相关内容的行为。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绝对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等。
(5)保全手续欠缺。
5)票据权利消灭的补救措施。
挂失止付 公示催告 普通诉讼
6)票据权利的瑕疵。
(1)票据的伪造、变造和更改。
票据的伪造: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而是假冒他人名义而进行票据行为的。票据的变造:没有更改的权利而变更票据上除签章以外的其他记载事项的。票据的更改:更改票据上记载事项的行为。
(2)票据的伪造、变造和更改的法律后果。
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的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辨认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之后签章的,视同在票据被变造之前签章。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其他事项可以更改。不得更改的事项更改了,更改的票据无效。
某银行接受某公司的委托签发了一张金额为8600元人民币的银行本票,收款人为某电脑公司的经理李某。李某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了某商店,商店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了某供销社。当该供销社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时,付款银行以票据有瑕疵为由退票。
问:王某改写票据金额的行为,在票据法上属于什么行为?如果最后的持票人向前手行使追索权,各位前手应承担怎样的票据责任? 2.票据行为
1)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票据行为是指能够产生票据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狭义的票据行为:仅指能够发生票据债务的法律行为。主要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出票行为是主票据行为或基本票据行为。其他的是附属票据行为。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行为则是指票据当事人以发生票据债务为目的的、以在票据上签名或盖章为权利义务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四种。
2)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
(1)票据行为人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票据行为要有票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3)票据行为的形式应符合法律规定。3)票据行为的代理。
(四)票据抗辩与票据丧失的补救 1.票据的抗辩
1)对票据本身的抗辩。
物的抗辩:基于票据本身的内容发生的事由所作的抗辩。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2)超过票据权利时效的
(3)法院作出的除权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4)以背书方式取得但背书不连续的(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
2)对票据持有人的抗辩。
人的抗辩:由于债务人与特定的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而发生的抗辩。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辩的,法院应予支持:
(1)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并且不履行约定义务的
(2)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3)明知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4)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 票据抗辩的限制
1、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2、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3、凡事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以向票据上的一切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前手权利瑕疵和前手相互之间抗辩的影响。
4、持票人取得的票据是无对价或不相当对价的,由于其享有的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的权利,故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持票人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该持票人。
2.票据丧失的补救 1)挂失止付。2)公示催告。3)提起诉讼。
(五)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二 汇票
一、知识准备
(一)汇票概述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我国《票据法》规定,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根据是否能支付现金可分为转账银行汇票和现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又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二)汇票的出票 1.汇票的出票人 2.汇票出票的条件 3.汇票的记载事项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表明“汇票”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付款日期、付款地、出票地 任意记载事项:主要有“不得转让”
4.汇票的付款日期的记载方式 5.汇票出票的效力
(1)对出票人的效力
(2)对收款人的效力——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3)对付款人的效力
(三)汇票的背书 1.汇票背书的种类 2.汇票背书记载事项
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粘附于票据凭证上
3.汇票背书的限制
背书不得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2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4.汇票背书的连续性
以背书转让的,背书应当连续
5.汇票背书转让的法律后果
(四)汇票的承兑
1.持票人提示承兑的要求 2.付款人对提示承兑的处理
(五)汇票的保证
1.汇票保证的记载事项 2.汇票保证的效力
(六)汇票的付款权 1.提示付款
持票人应当按照下列期限提示付款:
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2.持票人委托的收款银行和付款人委托的付款银行的责任 3.付款人的责任
4.持票人获得付款的责任 5.汇票获得付款后的效力
(七)汇票的追索权 1.行使追索权的是由
汇票到期被拒绝的;汇票未到期,但是被拒绝承兑的;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的;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实质要件)
2.行使追索权的要件
形式要件:作成相关证明。
3.行使追索权的期限 4.追索权的丧失
5.行使追索权的权利和义务
追索及其效力:
被追索人: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 被追索人的限制:
当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当持票人为背书人的,对其后手无追索权。
6.再追索权
7.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的效力
(八)银行汇票的办理和使用 1.申请人申请
2.银行汇票的出票 3.银行汇票的流通转让 4.提示付款 5.退款
(九)银行承兑汇票的办理和使用 1.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 2.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 3.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 4.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
A企业于2007年4月1日签发一张出票后3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给B企业,汇票金额100万元,承兑人为甲银行。B企业背书转让给C企业,C企业又背书转让给D企业。该汇票7月1日到期后,持票人D企业于2007年7月15日向银行提示付款。
在本案中,持票人D企业未在法定期限内(7月1~10日)提示付款,丧失对前手B企业、C企业的追索权,但持票人对出票人A企业、承兑人甲银行的权利,自到期日起2年。因此只要持票人在2009年7月1日之前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甲银行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三 本票和支票
一、知识准备
(一)本票 1.本票的概述
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本法规定的仅指银行本票。
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 无须承兑,自付票据
2.本票的出票 1)本票的出票人 2)本票出票的条件 3)本票的记载事项
本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表明“本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承诺;确定的金额;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4)本票的付款日期的记载方式 5)本票出票的效力
3.本票适用汇票规定的情况 4.银行本票的办理和使用 1)申请人申请
2)银行本票的出票 3)银行本票的流通转让 4)提示付款 5)退款
(二)支票 1.支票的概述
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只有见票即付一种形式。
1、现金支票。支票上印有“现金”字样的为现金支票,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2、转账支票。支票上印有“转账”字样的为转账支票,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3、普通支票。
2.支票的出票 1)支票的出票人
2)支票出票的额条件 3)支票的记载事项
支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表明“支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出票日期; 出票人签章。
支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支票无效。
4)支票的付款日期的记载方式 5)支票出票的效力
3.支票适用汇票规定的情况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四 法律责任
一、知识准备
(一)票据欺诈的法律责任
(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三)票据的付款人故意压票或拖延支付的法律责任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共分四节,分别介绍了票据法基础、汇票、本票和支票以及法律责任。
本章重要知识点:
票据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票据关系当事人
票据权利和票据行为
票据抗辩与票据丧失的补救
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 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概念
出票、本书、承兑、保证、付款和追索
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的办理和使用 违反《票据法》等相关法律的法律责任
本章重要名词:
汇票 本票 支票 票据权利 票据行为 票据抗辩 出票 背书 承兑 保证 付款 追索
推荐阅读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支付结算办法》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
《<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中有关问题的复函》 《企业登记程序性规定》
《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
第二篇:票据法学习练习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本资料为学习参考,非考试提纲
票据法学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票据权利是指()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A. 债权人 B. 保证人 C. 持票人 D. 收款人
2. 出票人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是()。A. 支票
B. 商业承兑汇票 C. 本票
D. 银行承兑票
3.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在涉外票据中,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应适用()。A. 出票地法律 B. 付款地法律 C. 出票人本国法律 D. 付款人本国法律
4. 汇票金额的记载的方式是()。A. 选择的记载 B. 浮动的记载 C. 未定的记载 D. 确定的记载
5. 见票即付的汇票,持票人应自出票日起的()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A. 10天 B. 15天 C. 1个月 D. 3个月
6. 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自到期日起()向承兑人提示付款。A. 10天 B. 15天 C. 1个月 D. 3个月
7. 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之日起()日内,将被拒绝事由通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知其前手。A. 2 B. 3 C. 5 D. 7
8. 本票自出票之日起,付款限期最长不得超过()。A. 6个月 B. 3个月 C. 2个月 D. 1个月
9.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享有的票据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年内不行使,其权利归于消灭。A. 1 B. 2 C. 3 D. 5
10. 根据《票据法》有关规定,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日内提示付款,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A. 3 B. 7 C. 10 D. 15 11.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伪造、变造票据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人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为()。
A. 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B.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C. 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D. 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12. 见票即付汇票的付款请求权,自()不行使,其权利归于消灭。A. 出票之日起6个月内 B. 出票之日起12个月内 C. 出票之日起2年内 D. 出票之日起3年内
13. 既可以用来支取现金也可以用来转账的支票称为()。A. 无记名支票 B. 记名支票 C. 特殊支票 D. 普通支票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14. 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不行使,其权利归之消灭。A. 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 B. 出票之日起2个月内 C. 出票之日起3个月内 D. 出票之日起6个月内
15.《票据法》第102条规定,票据丧失时,失票人请求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适用()。
A. 出票地法律 B. 付款地法律 C. 行为地法律 D. 出票人本国法律
16.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支票的相对记开事项是()。A. 出票日期 B. 付款人名称 C. 付款人签章 D. 付款地
17.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付款方式中,适用于支票的付款方式是()。A. 出票后定日付款 B. 定日付款 C. 见票即付
D. 见票后定期付款
18.在下列情况下中,汇票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的是()。A. 承兑人破产 B. 前手破产
C. 前手以外的背书人破产 D. 保证人破产
19.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空头支票是指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存款金额的()。A. 50% B. 75% C. 90% D. 100%
20.承兑是()特有的制度。A. 支票 B. 汇票 C. 本票
D. 银行汇票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权利有()。A. 付款请求权 B. 追索权 C. 赔偿权
D. 拒绝摊派权
2.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权利发生下列哪些情形即为消灭()。A. 持票人对本票的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1年未行使 B.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3个月未行使 C. 持票人对汇票的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未行使 D. 持票人对支票的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6个月未行使
3.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丧失票据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予以补救()。A. 公示催告 B. 挂失止付 C. 提起诉讼 D. 登报作废
E. 请求强制执行
4. 一般来说,票据上的伪造包括()。A. 票据的伪造 B. 更改票面金额 C. 伪造背书
D. 伪造票据上的签章
5. 本票上记载下列事项之一的,本票无效。()A. 表明“本票”的字样 B. 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C. 付款地 D. 出票地
6. 汇票上的偿还义务人可以包括()。A. 背书人 B. 出票人 C. 保证人
D. 参加承兑人
7. 下列事项中属于汇票绝对应记载事项的有()。A. 确定的金额 B. 出票日期 C. 利息及利率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D. 必须或不得承兑提示
8. 根据一般情形,行为人可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票据权利()。A. 从持有票据的人处依法受让票据 B. 直接从出票人处合法获得票据 C. 依法继承而从被继承人处获得票据 D. 依法纳税而从纳税人处获得票据
9. 票据的付款日期可以按照()记载。A. 定日付款
B. 出票后定期付款 C. 见票即付
D. 见票后定期付款
10.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的金额和费用,包括以下几项()。
A. 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费用 B. 违约金
C. 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的利息 D. 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11.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汇票的持票人可以对票据债务人行使追索权。()A. 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 B. 汇票到期日前被拒绝承兑
C. 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的 D. 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被依法宣告破产
12. 票据行为成立,必须符合下列哪些基本条件?()A. 行为人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 B.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或无缺陷
C. 票据行为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D. 票据行为符合法定形式
13. 持票人在不获得承兑或不获付款时,应在法定期内作成拒绝证明。该等拒绝证明主要包括()。A. 拒绝证书 B. 退票理由书
C. 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文书
D.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
14. 汇票中未记载付款地点的,可以付款人的法定地点为付款地,该法定地点为付款人的()。A. 住所
B. 经常居住地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C. 临是居住地 D. 营业场所
15. 单位、个人和银行在票据上签章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下列签章有效的有()。
A. 个人在票据上使用该个人的签名
B. 单位在票据上使用该单位的财务专用章加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章 C. 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在银行本票上仅使用了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银行本票专用章
D. 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在票据上使用其预留银行的签章
16. 法定禁止的背书的情形有()。A. 被拒绝付款的汇票 B. 被拒绝承兑的汇票 C. 未记载确定金额的汇票 D. 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
17.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下列机构中()不能为票据保证人。A.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B. 企业法人
C.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 D. 国家机关
18. 下列丢失的票据中,()的票据,失票偿能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A. 未记裁付款人 B. 未记载出票人 C. 未记载承兑人
D. 无法确定付款人的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本票
19. 无权代理人在票据上签章,在()情况下,签章人必须承担票据责任。A.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
B. 无权代理人在票据上以被代理人名义签章 C. 该签章能产生票据上的效力
D. 无权代理人在票据上以自己的名义签章
20. 票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 出票人 B. 承兑人 C. 保证人 D. 受款人
三、判断题
1. 凡是有价证券都是我国〈票据法〉上所指的票据。()A.正确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B.不正确
2. 当事人之间因合同关系而取得票据的,合同关系无效,所取得的票据也应归于无效。()A.正确 B.不正确
3.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分为记名票和无记名票。A.正确 B.不正确
4. 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是指由票据法所规定的,不是基于票据行为直接发生的法律关系。()A.正确 B.不正确
5.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失票据权利的,并不影响其再行向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和支会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A.正确 B.不正确
6. 公民在票据上签名,可以用其本名,也可以用其化名。()A.正确 B.不正确
7. 记载的票据金额如中文大写与数码记载不一致的,以中方大写为准。()A.正确 B.不正确
8. 票据当事人只能自己亲自在票据上签章,而不应委托他人办理。()A.正确 B.不正确
9. 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既可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行,也可在其住所内进行。()A.正确 B.不正确
10.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未记载付款人的票据不能挂失止付。()A.正确 B.不正确
11. 行为人变更票据上签章的,属于票据的变造。()A.正确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B.不正确
12. 背书人在背书时附有一定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A.正确 B.不正确
13.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3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A.正确 B.不正确
14. 在回头背书中,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A.正确 B.不正确
15. 普通支票既可用来支取现金,又可用来转账。()A.正确 B.不正确
16. 因税收、继承、赠与等依法无偿取得的票据,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A.正确 B.不正确
17. 支票取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另行记载的,记载无效。()A.正确 B.不正确
18. 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后手无追索权;持票人为背书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A.正确 B.不正确
19. 保证人清偿汇票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A.正确 B.不正确
20. 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是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A.正确 B.不正确
四、简答题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1. 票据行为代理关系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2. 简述我国票据法中票据抗辩的限制。
3. 简述汇票承兑的效力。
4. 简述票据行为成立的有效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
1.银行某营业部业人员A急需一笔资金,便利用职务之便虚开了一张票面金额为10000元的银行本票抵押给收款人B,收款人B来银行提取现金时,事情败露。银行决定处理如下:(1)该银行本票无效,所欠B的款项由A自行负责;(2)A调至其下属储蓄所工作。B不同意,遂诉至法院。
问:(1)这张银行本票是否有效?
(2)对当事人A的处理是否恰当?该如何处罚理?
2.A公司为支付所欠B公司货款,于1998年5月5日开出一张5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B公司用此汇票进行背书转让给C公司,以购买一批原材料。但事后不久,B公司发现C公司根本无货可供,完全是一场骗局,于是马上通知付款人停止向C公司支付款。C公司获此票据后,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了D公司,以支付其所欠工程款。D公司用此汇票向E公司购买一批钢丝,背书时注明了“货到后此汇票方生效”。E公司于1998年7月5日向付款人请求付款。付款人在对该汇票审查后拒绝付款,理由是:(1)C公司以欺诈行为从B公司获取票据的行为为无效票据行为,B公司已通知付款人停止付款;(2)该汇票未记载付过去时日期,且背书附有条件,为无效票据。随即付款人便作成退票理由书,交付于E公司。
根据本例提供的事实,请回答:
(1)付款人可否以C公司的欺诈行为为由拒绝向E公司支付票款?为什么?
(2)A公司开出的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是否为无准备票据,为什么?
(3)D公司的背书是否有效?该条件是否影响汇票效力?
(4)E公司的付款请求权得不到实现时,可以向本案哪些当事人行使追索权?
答案: 一单选: C 2 C 3 A 4 D 5 C 6 A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C 13 D 14 D 15 B 16 D 17 C 18 A 19 D 20 B
多选: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AB 2 CD 3 ABC 4 AD 5 AB 6 ABCD 7 ABD 8 ABC 9 ABCD 10 A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D 15 ABD 16 ABCD 17 ACD 18 AD 19 ACD 20 ABCD
对错题1 B 2 B 3 B 4 A 5 A 6 B 7 B 8 B 9 B 10 A 11 B 12 B 13 B 14 B 15 A 16 A 17 B 18 A 19 A 20 B 简答
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一的项制度。我国《票据法》第5条第1款规定:票据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代理人在票据上签章,并应当在票据上表明其代理关系。根据这一规定,票据行为的代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票据当事人必须有委托代理的意思表示。根据票据代理的特殊性,该种授权委托一般以书面形式为宜。(2)代理人必须按被代理人的委托在票据上签章。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时,必须在票据上以自己的名字或名称作签章。如果代理人未在票据上以自己的名字或名称上签章,则不产生票据代理的效力。(3)代理人应在票据上表明代理关系,即注明“代理”字样或类似的文句。
2.票据抗辩是指票据的债务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我国票据法中对票据抗辩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根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这就是说,如果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该票据债务人不得以此抗辩事由对抗善意持票人;(2)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行票人;(3)凡是善意的、已付对价的正当持票人可以向票据上的一切债务人请求付款,不受前手权利瑕疵和前手相互间抗辩的影响;(4)持票人取得的票所是无对价或不相当对价的,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持票人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该持票人。
3.汇票承兑生效后,即对付款人产生相应的效力,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承兑后到期付款的责任是一种绝对责任。主要表现在:(1)承兑人于汇票到期日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地支付汇票上的金额,否则就要承担迟延付款责任;(2)承兑人必须对汇票上的一切权利人承担责任,该等权利人包括付款请求权人和追索权人;(3)承兑人不得以其他与出票人之间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4)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而解除。
会计业务知识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4.票据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构成的一般条件。根据民法通则和票据法的规定,票据行为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行为人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即行为人可以享有和通过自己的票据行为取得票据上的权利与承担票据上的义务的资格;(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或无缺陷,即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与外在表示一致,意思表示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或欠缺;(3)票据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凡违背法律的规定而进行的行为,将不取得票据行为的法律效力;(4)票据行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票据行为是一种要式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形式。
分析题
1.(1)这张银行本票是有效的,票据是一种无因证券,持票人只要向票据债务人提示票据就可以行使票据权利,而不问票据取得的原因是否无效或有瑕疵。该本票签发记载准确无误,在形式上合法,故应是有效的。
(2)对当事人A人处罚过轻。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即构成犯罪,应依法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构成上述行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当事人A应受到法律处置,当事人B可向A或该营业部追索付款。
2.(1)不能。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E公司属善意持票人,不受前手票据权利瑕疵的影响。
(2)该票据为有效票据。票据的付款日期为相对应记载事项,未记载时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3)该背书无效,并不影响汇票的效力。根据《票据法》的规定,背书不得记载的内容一是附有条件的背书;二是部分背书。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4)E公司可以向其前手中任何一个或几个当事人行使追索权。
第三篇:学习情境八:会计法 教案
学习情境八 会计法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理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重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
任务一 会计法基础
一、知识准备
(一)会计法概述
会计法: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和国家在监督管理会计工作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会计核算关系、会计分析关系、会计管理关系、会计监督关系、会计违法处理与处罚关系等。狭义 : 会计法
广义 :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其他相关法律中的会计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29日进行了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正,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在我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依照《会计法》办理会计事务。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该法的原则另行规定。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1.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指对单位会计工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我国对单位会计工作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归口管理”的体制。我国的单位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归口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行使全国的会计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本行政区域行使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分级管理)。2.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我国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我国对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由严格的规定,具体来说,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可以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但应当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3.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1)单位的会计责任。
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2)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如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独立董事或经理)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会计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施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二 会计核算
一、知识准备
(一)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 1.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2.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3.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法》第9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4.会计的基本规定
《会计法》11规定,会计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5.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规定
《会计法》第12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6.会计记录文字的基本规定
《会计法》第22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 1.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就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1)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2)原始凭证错误的处理。3)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4)填制会计凭证的基本要求。2.登记会计账簿
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帐簿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1)启用会计账簿的要求。2)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3)会计账簿错误更正的基本要求。4)会计账簿结账的基本要求。3.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
《会计法》第23条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1)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和构成。2)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3)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三 会计监督
一、知识准备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会计法》第27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含义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依据
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权 5.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1.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含义 2.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体和范围
财政部是《会计法》的执法主体,是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1.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含义
2.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四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知识准备
(一)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 1.会计机构的设置
一个单位是否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一般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对的因素: 1).单位规模的大小; 2).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3).经营管理的要求。
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从事代理记帐业务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2.会计人员的配备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3.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要求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4.会计人员的回避制度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1.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廉洁自律;
4).客观公正;
5).坚持准则;
6).提高技能;
7).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
2.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奖惩
(三)会计工作交接
会计工作的交接是指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时,就其所承担的各项工作、所持有的各项会计数据资料,按照规定转交给接替其工作的其他会计人员,并明确各自责任的一种工作手续。
《会计法》第41条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1.会计工作交接的范围 2.会计工作交接的基本程序 1)会计工作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做好以下工作:(1)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2)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3)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4)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件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2)会计工作交接时的监交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3)会计工作交接的要求
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4)会计工作交接后的相关工作 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二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5)移交人员的责任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任务五 法律责任
一、知识准备
(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二)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三)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四)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五)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
(六)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二、导入案例
三、以案说法
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共分五节,分别介绍了会计法基础、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法律责任。
本章重要知识点: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和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会计核算的内容
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交接的范围和基本程序 违反《会计法》的相关法律责任
本章重要名词:
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单位负责人 会计 记账本位币 财务会计报告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推荐阅读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总会计师条例》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第四篇:学习情境及其设计
学习情境及其设计
20世纪后期,人们从更多视角研究学习的规律,对学习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反思,其焦点放在了关注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意义和身份建构及所依托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建构主义从个体建构发展到社会建构,情境认知理论由“实践场(Drac―tice field)”向“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Orae―rice)”发展,其共同趋势都是强调学习与个人生活实践间的密切联系。这为职业教育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身的思维构造的,学习者按照自己的经验解释“实在”rreal―ity)。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学习者借助外界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支柱。其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协作学习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交往与培养社会能力和民主价值观的过程;会话可帮助学习者从其他同伴的多种解释中认识认知的灵活性、获得知识迁移能力,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意义建构使学习者全面正确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获得,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Jonassen,199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只能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学习是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和建构的实践,其基本过程表现为“互动的意图一行动一反思”。学习者有能力表述自己的学习意图和策划行动,行动是感知和自觉思考的整合。学习情境的重要概念有实践场和实践共同体。其中,实践场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实践共同体包括了一系列由个体共享的、相互明确的实践、信念以及对长时间追求共同利益的理解。
按照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有效的学习过程按照抛锚式教学程序进行,学习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基础之上。确定这类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即一旦问题被确定,整个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这与职业教育当前倡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是完全一致的。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创设与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尽量一致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与学习情境各要素的交互中,主动建构起学习的意义和在企业的职业活动中的社会身份。职业教育的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这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具体的、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专门性工作,它反映了一个专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对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对于学习情境的数量和大小并没有特定的标准,它与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如果学习情境很大,综合性和开放性就很强,这对学习者能力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可能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控制能力和较好的教学资源条件,还需要学习者有较好的独立学习能力;如果学习情境设计得很小,教学比较容易实现,但是相对又比较难以实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如设计与创新能力等。因此,在低年级处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时,可以设计数量较多的学习情境,便于教学组织与实施:而在高年级时,则应设计数量较少,但是综合化程度较高的学习情境,以培养学习者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学习情境对意义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设计的核心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而不是教学环境的设计。情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注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不是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因此,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应当体现以下9个特征:提供真实与逼真的境域以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提供真实与逼真的活动,为理解与经验的互动创造机会;提供接近专家以及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观察与模拟的机会;在学习中为学习者扮演多重角色、产出多重观点提供可能: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支撑知识的社会协作性建构:在学习的关键时刻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搭建“脚手架”;促进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反思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扩大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特别是带有经验成分的工作过程知识);促进清晰表述以便使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提供对学习的真实性和整合性评价。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第五篇:情境作文教案
情境作文教案(童话)
新见小学 四年级 指导教师 陈晓枫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进行童话情境作文,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
观察童话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出一篇生动的、有意义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童话
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那么你们上课时学过哪些童话故事呢?
(二)进行语言训练
1、问:你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呢?
例如:因为童话故事很好看。(很生动、很好笑、很有趣、很有教育意义„„)
2、谁来讲讲你认识的小动物?(让学生多讲)
3、除了这些小动物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让学生看看周围的东西讲)
我们在童话里把这些动物或物体写成像“人”一样说话,像人一样问问题,像人一样做事(板书:“人”
说、想、做。)就可以了。
4、打开我们的笔盒或笔袋,看看里面有什么文具?(出示:尺子、水笔、圆珠笔、铅笔、橡皮„„)抓特征指导讲。
5、要想让这些文具在你的童话故事特别吸引人,你有什么办法? 小结:文具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是好朋友?是对头?情节越曲折离奇,越新颖越好,它们会说话、会思考、也会有喜怒哀乐。
6、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童话故事要传达一个道理,教我们怎样更好地生活、做人。比如: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要讲卫生应该坚守职责„„
7、现在我们就选其中的几件文具当主角,其他的当配角来表演一个童话故事好吗?(板书:文具)
(三)看表演,编童话故事。
1、学生一边看,一边口述
2、自由编故事。
3、请个别同学讲故事。
4、给这个童话起名字
(四)自编童话故事。
1、根据自己喜欢的文具编一个童话故事。(可以是学习上、劳动上、生活上的)
2、请个别同学上台读自己写的童话故事。
3、总结。
(五)作业。
回去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