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1(精选)

时间:2019-05-14 04:2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1(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1(精选)》。

第一篇: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1(精选)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

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丽政办发(2011)9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市农业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11〕29号)精神,积极推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现就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营销网点建设目标

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国大中城市新建一批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同时,力争在境外设立丽水农产品 营销配送中心。

二、营销网点设立条件

(一)凡有意经营丽水生态农产品的法人、自然人均可申请设立。

(二)须拥有100平方米以上营销门店。

(三)根据《丽水生态农产品名录》(由市农业局编制发布)采购60类以上丽水生态农产品(丽水生态农产品是指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具有自主经营 品牌的丽水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

三、营销网点运作模式

以企业自愿、经营自主、盈亏自负为原则,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利益双赢机制为纽带,以产销对接为平台,通过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大营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农民增加收入。

四、营销网点扶持政策

(一)对新开办的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在第一年给予5—10万元的房租补助经费。

(二)按丽水生态农产品年度营销额给予营销补助经费:年度营销额首次达到500万元,给予10万元营销补助经费;年度营销额首次达到1000万元,给予20万元营销补助经费;年度营销额首次达到5000万元,给予50万元营销补助经费,每家营销配送中心原则上只享受3次补助。

(三)对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在营销配送地开展有关丽水农产品品牌宣传活动,给予一定的品牌宣传补助经费。

(四)对市政府通过招商或招投标形式在全国大中城市主导设立的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其扶持政策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制定。

以上扶持资金,报市政府批准后在市农发资金年度预算中列支。

五、营销网点标识要求

(一)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店面招牌统一冠名“浙江丽水生态农产品”,并加饰浙江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配送标志图案(具体文字、图案由市农业局设计选定)。

(二)对每家营销配送中心统一授予“浙江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铜牌(其中括号内为营销配送中心所在城市名)。

(三)对营销配送中心在产品包装和店面装修中使用“浙江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有关文字和图案标志的,须经市农业局审定同意。

六、营销网点申报管理

(一)项目申报的条件

1.申请房租补助经费需提供以下材料:①补助经费申请表;②租赁合同或自有房屋产权证明;③项目投资情况及相关证明;④丽水生态农产品产销采购协议或合同;⑤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⑥实体店影像资料;⑦其他相关材料。

2.申请营销补助经费需提供以下材料:①补助经费申请表;②丽水生态农产品产销采购协议或合同;③丽水生态农产品进货台帐、销售台帐;④其他相关材料。

3.申请品牌宣传补助经费需提供以下材料:①补助经费申请表;②丽水生态农产品品牌宣传方案;③宣传活动相关开支发票复印件;④其他相关材料。

(二)项目申报的程序

1.申请:新建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须于每年2月底前向市农业局提交建设项目计划方案等相关申请资料。

2.考核验收:项目完成后,市农业局与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核,报市政府审定后由市农业局与市财政局联合行文批复。

3.补助经费发放:项目补助经费由市财政局划拨至市农业局后,再由市农业局下拨至项目主体。

(三)项目的管理

各营销配送中心应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营销配送实绩情况,在每年1月底前向市农业局报送上年度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工作总结及本年度营销配送工作计划。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建立项目跟踪、定期走访、巡查考核等制度,对各营销配送中心在品牌宣传、招商引资、信息联系、产销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对营销配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帮助协调;对营销配送实绩情况进行考核评审和扶持奖励。

七、营销网点建设的其他规定

(一)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到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符合市级营销配送中心条件的同等享受扶持政策。

(二)有关境外丽水农产品营销配送中心设立条件、扶持政策和管理要求参照国内执行。

第二篇: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 〕5号)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新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生态的模范自治州。现结合××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建立科学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提高人类生活素质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实现以人为本,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协调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从宏观战略高度、可持续发展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决策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建立和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社会建设目标体系,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的发展理念,通过体制 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完善民主法制,努力构建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功能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逐步建立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州打造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文明自治州。

(二)基本原则。坚持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继承发扬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态文明观,传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健全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少数与多数的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维护后代人的发展权益,打牢可持续发展基础;坚持共同推进,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三)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文明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功能体系;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人居体系;促进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文化转型,形成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不懈努力,将××州建设成为全省较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示范自治州。

近期目标: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建立,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保护设施、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优化,生态意识逐步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中期目标:到2015年,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模式基本建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基本成型;生态环境质量全面优化,各种污染源得到 有效控制,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取得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念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远期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具有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更有效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置,森林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州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各族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按照“科学规划、有机结合、分类实施”的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山区综合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南部开发工作相结合,切实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 规划。重点是根据生态环境实际,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各具特色的生态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按照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统筹规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之内。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实行优化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水平,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增产减污;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人口和经济集聚条件较差,但对区域生态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区域,坚持环境优先,实行限制开发,并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逐步成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在自然保护区、湿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实行强制性保护,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二)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经济。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消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区域内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型产业,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和循环传递。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重点在冶金、电力、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活动,创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循环型工业企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型工业园区,引导所有生产性项目进入园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治污。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资源利用运行体系,完善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培育发展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经济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发挥我州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技术,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牧渔业产品及其深加工,建立结构合理化、技术和产品标准化、生产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生态农业体系。着力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生物资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壮大医药、木本油料等优势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和推广生物技术、无公害技术,建立一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果蔬、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生物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壮大有特色有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猪-沼-果(菜、鱼)”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秸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再增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实施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力争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四)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培育和发展生态林业。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林业要素市场,建立“林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 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大力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的现代林业发展战略,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和商品林工程建设,加快特色经济林、用材林、林下资源开发、森林旅游等产业的开发建设,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尽快构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格局,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传播、教育功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五)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州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培育一批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康体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精心打造内涵丰富、优势明显、生态良好的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格局的形成。围绕“一点(哈尼梯田)一线(滇越铁路)两片区(文化览胜区、康体休闲区)”总体规划思路,切实增加投入,加大重点项目、重点景区的建设力度,以升级创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大力发展融民族文化、生态 文化、康体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在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引入生态大通道建设理念,建设生态观光高速通道,利用交通枢纽、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和繁荣。

(六)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突出抓好工业原料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扩大绿化面积,保证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率,建设一批园林(绿化)城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绿色生态交通”,科学规划项目,把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冶、绿化、污染物防治等工作统一纳入工程监理体系,尽量减少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宣传绿色交通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推广交通节能技术,全面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森林生态州”、“林业生态县”、“生态县(乡镇、村、园)”、“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文明小城镇”、“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打造宜居城乡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和各类典型生态系统,加强重要生态 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重要保护区建设工程和绿色走廊工程,尽快修复退化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七)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并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以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异龙湖、××、南盘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大对冶金、化工、造纸、电力、建材等污染物总量负荷较高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为重点,加强火电、冶炼等行业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和工业锅炉、炉窑的技术更新改造,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燃煤锅炉,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努力控制酸雨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村)建设。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防止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面源污染。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继续推进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抓好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恢复、维持生态功能。强化危险废物、放射源的安全监管,完善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确保环境安全。

(八)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价格、信贷、贸易、土地、风险投资等经济政策。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对废弃物资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水利、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供求方面的调节功能,引导资源按有利于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的方向进行配置。建立能够有效推进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政策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及排污权交易试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林业发展的地方生态效益补偿、林业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等长效机制;完善矿山、水电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实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从水电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当地环 境的恢复治理。加大金融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生态产业项目申请银行贷款和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化。

(九)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从2010年起,州县市财政每年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大力支持生态产业及生态工业园区试点示范项目、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城镇及重点地段的面山绿化、生态文明建设技术研究、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等。要统筹安排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植树造林、森林资源管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项目资金,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

(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生态文明 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和工作成效,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科普知识,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工厂、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切实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促进广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生态文明观,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引导全社会转变消费观念,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活动,摒弃讲求奢侈的“高档消费”、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推进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绿色消费,让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成为社会习惯和时尚,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十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形成党政 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策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关系,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州、县市和乡镇分级推进、分级管理、部门配合、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等日常管理工作机构,及时处理、协调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推进有力。

(十二)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注重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能源节约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指数、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县市、部门和企业,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作出检查、汇报。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动态管理,接受新闻媒介和社会的监督。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倡导生态文明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为生态文明建 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实施严格问责;对因决策失误、失职或渎职等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主动抓机遇、迎挑战的战略任务。全州各级、各部门必须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以扎实稳健的投入机制,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广泛开展。州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精神,尽快制定《××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各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确保××生态文明自治州建设的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六项重点工程,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十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新情况,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适应品牌发展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实现品牌销售,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农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我市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少、特别是名牌少,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就是效益的理念,把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品牌农业纳

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力度,不断提升我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明确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各种经贸洽谈会、农产品展销会和网络媒体为平台,以创建国家名牌、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为重点,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重点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为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任务是: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2011年,全市新增农产品品牌30个以上。其中丰润、丰南、滦县、滦南、乐亭、迁安、迁西、遵化、玉田每个县(市)区发展3个以上,开平、古冶、唐海每个县区发展2个以上;在现有农产品品牌中争取培育省级以上名牌5个以上;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10个以上。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150个以上生产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农产品品牌。

三、严格落实农产品品牌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一)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夯实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基础。要以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广泛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做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管要求,结合优势农产品布局,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产品品牌主体。要加快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建立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步伐,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包装上市。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促进品牌农产品包装上市,促进农产品的品牌销售。同时要加大服务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关系,切实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把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作为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内外通行规则和市场需求,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积极组织名牌农产品申报认证,树立良好品牌信誉和形象。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的申报认证工作。要整合现有地方农产品品牌资源,通过申报认证,推出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名牌农产品。在此基础上,加强包装、扩大宣传,大力推介,积极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建立完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加强农产品出口市场研究,努力提高农产品出口份额。围绕农产品展示展销,继续组织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展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推介和宣传品牌,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产品、使用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七)自觉维护品牌形象,确保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要加强品牌保护,努力维护品牌的质量信誉,保障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对恪守信用者要予以宣传表彰。品牌主体要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依法经营品牌,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八)加强网站建设,构筑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要对市县农合联、龙头企业所建网站进行完善提高,建立当地名优农产品资源、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经纪人与专业合作社数据库。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国内外名优农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定期发布各地名优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供求信息,促进产销有效对接,实现品牌农产品顺畅销售。

四、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成立以市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付国民为名誉组长,市供销社主任、农合联会长李元新任组长,市委农工委副书记王晓峰、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王永红和市供销社副调研员、农合联秘书长杜九如为副组长的唐山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合联秘书处,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共同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农合联要按照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和创建工作计划,制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要充分发挥乡镇级农合联分会作用,建立健全“以标准促生产、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兴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工作运行机制,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农产品品牌创建奖补制度,对当年新注册的农产品品牌每个一次性奖补5000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每个一次性奖补5万元;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的,每个一次性奖补2万元。

各县(市)区也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四)强化宣传推介。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专栏节目、专题报道、网上展示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市在唐山电视台每周推出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品牌进行宣传推介。以唐山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为平台,集中宣传推介我市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外地消费群体对我市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宣传,加强横向、纵向宣传,拓宽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正确引导消费,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

(五)强化督导检查。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农合联将把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大力扶持,强力推进,定期对各单位品牌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措施。

第四篇: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意见

文章标题: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意见

关于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各级纪委全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经县委领导同意,决定自今年4月至10月,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现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从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八个方面,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通过转变作风,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主要内容和总体安排

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要与“作风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以自我教育、正面教育为主,采取多种形式,深化教育效果。教育活动分为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查找问题、边整边改,建章立制、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一是认真学习有关文件。以省纪委编印的《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教育读本》为主要教材,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各级纪委全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省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关于解决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八个问题的意见。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组织一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专题学习。

二是领导干部讲一次党课。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联系实际,在党员干部中讲一次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党课。班子其他成员也要给分管范围的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党课情况和讲课提纲要及时报送县纪委宣教研究室。

三是组织一次知识测试。组织一次以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章、党内法规、《实施纲要》和加强作风建设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基本知识闭卷考试,考试成绩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四是运用正反典型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注重培养、总结、推荐作风建设方面的先进典型,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运用各种媒体宣传他们的事迹,树立学习榜样。同时,以上级纪委制作的电教片、案例剖析片等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第二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各级各部门要采取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自身对照检查,找准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开展谈心活动。在党员干部之间广泛开展谈心活动。领导干部要主动找党员谈心,党员之间要互相谈心,每个党员不少于3人次。通过开展谈心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虚心听取意见,达到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改进作风,凝聚力量的目的。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结合主题教育,针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廉政谈话,指出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是认真对照检查。要采取个人找,领导点,大家帮等多种形式,深入查找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检查自己是否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不良作风,是否存在各级纪委全会提出要认真解决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从政方面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进行剖析,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四是开展两项活动。开展“廉政自省日

”和“算好四本账,廉洁记心上”活动。每月10日为“廉政自省日”,党员干部要深刻反思自己在廉洁勤政、务实为民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检查自己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通过发送廉政短信、廉洁提示函和推荐廉政文章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提倡党员干部记廉政笔记,撰写体会文章等,促进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开展“算好四本账,廉洁记心上”教育,主要是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和“个人账”,分清得失,认清危害,汲取教训,把廉洁勤政记在心上,牢牢把握人生方向。

五是制定整改措施。坚持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整改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的制定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搞好集中整改与日常工作中整改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总结提高。一是建章立制。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要认真梳理现有制度,建立健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规章制度。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

二是总结提高。各级、各部门要对开展主题教育进行认真总结,要对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加强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营造开展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认真查找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主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取得实效。

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对这一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把它纳入党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既要带头接受教育,发挥表率作用,又要经常了解教育情况,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纪委、组织、宣传等各有关方面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把教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要加强对教育活动情况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有利于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舆论氛围。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开展一系列既丰富多彩、又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脑入心,收到实效。县里成立教育活动办公室(设在县纪委宣教研究室),具体负责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度指导等日常工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对开展主题教育情况写出专题报告,于10月20日前报县教育活动办公室。

《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意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意见。

第五篇: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方案)

**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环境,全力打造“以人为本,以农为魂”的生态文明乡村,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目标

在全镇**个村庄大力开展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行分类推进,一类村庄**个,二类村庄**个,三类村庄占**个,四类村庄**个。四个类别村庄标准要求从高到低,循序渐进,有层次开展综合整治,有针对性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在全镇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1*年底,全镇**个村庄实现“四有”(有专业管护队伍、有专用设施设备、有专项保障资金、有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四好”(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村庄美化好),“四清”(清理垃圾污水、清理乱堆乱放、清理乱搭乱建、清理乱采乱挖)的目标。其他村庄利用二到三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四有、四好、四清”为标准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7-8月份):为全面清扫、清理、清除、清运阶段。重点将村庄内外生活垃圾、杂物、“三大堆”(柴草堆、土石堆、建筑垃圾堆)等全面清除、清运;对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进行全面清扫、清理。规范建筑物料堆放和设备安置。拆除村内破房、危房,清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等。清理河道、沟渠、湾塘周边杂草、杂物。抓好“三夏”期间日常管理,严禁出现焚烧秸秆和违规占路晒粮等现象。组建管理机构和保洁队伍,配套卫生用具和设施设备。

第二阶段(9月份):为全面净化、保洁、美化阶段。重点做好村内道路、公共设施、房前屋后的冲洗、清洁。搞好河道、沟渠、湾塘的边坡整平和树畦成型。建立完善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完

善保洁设施建设,搞好环卫保洁队伍的培训指导。开展环境卫生知识入户活动,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搞好村庄墙壁粉刷美化,适度开展硬化、亮化等工作。

第三阶段(10月份):为完善提升阶段。重点抓好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稳定保洁队伍,运行好 “户集、村收、镇村运输”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完成美化、硬化、亮化等工作,加强后期管护。抓好“三秋”期间农作物禁烧和规范堆放工作。利用已粉刷墙壁,搞好文化墙、文化街建设。抓好重点沿线村庄高标准整治提升,为迎接市环境综合整治观摩会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11月份):为总结验收阶段。重点抓好各类制度、设施设备、长效机制的完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文明村、文明户的评选活动。搞好先进村的宣传和典型培育工作。完成工作总结、表彰奖惩等工作。

三、标准要求

(一)一类村庄

将先期突击整治的**个村庄作为一类村庄,在前期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提升标准,打造全镇乃至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品示范村。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内大街小巷无“三大堆”。村庄建立长期固定环卫队伍,每100户设1名环卫人员。村内实行干部包区、党员包街,农户负责门前的“三包”责任制。配备较为齐全的环卫用具,每10—15户设置较高标准的垃圾池(桶),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运转良好。

2、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按时清扫,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管护好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已栽植的绿化苗木,适时整理涂白,及时补植补栽。管护好村庄内外新栽植的绿化苗木,经常浇水、喷药,确保成活率。

3、所有大街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规范店外牌匾和物品摆放,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4、田边沟渠整齐干净,边坡整平,树畦成型,无杂物堆放、无杂草。

5、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并实现制度上墙。村庄环境整治档案齐全、规范存放。

(二)二类村庄

将重要路线和区域的**个村庄作为二类村庄,严格按照“四有”、“四好”、“四清”的目标,细化标准,强化整治,加快提升村庄形象。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内所有主要街道及进出村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小巷清除“三大堆”。村庄建有固定的环卫队伍。村内实行干部包区、党员包街,农户负责门前的“三包”责任制。配备配齐环卫用具,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运转正常。

2、适度实施街巷硬化,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管护好村庄内外、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已栽植的绿化苗木,适时整理涂白。

3、村庄主要街道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4、田边沟渠整齐干净,边坡整平,树畦成型,无杂物堆放、无杂草。

5、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村庄环境整治档案齐全,定点集中存放。

(三)三类村庄

将已实施“五化”村庄中的**个村庄作为三类村庄,按照“四有”、“四好”、“四清”的标准进行整治,适度搞好美化、绿化,保证整治效果。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庄有环卫管理人员,并配备基本环卫用具。进出村主街道无“三大堆”。

2、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定期清扫,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管护

好村庄内外、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已栽植的绿化苗木,适时整理涂白。对已硬化的街道两侧实施亮化。

3、最少有一条主要街道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4、田边沟渠进行修整,无杂物堆放、无杂草。

5、村庄建立起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庄环境整治档案。

(四)四类村庄

将今年新实施“五化”的**个村庄作为四类村庄,重点抓好“五化”工程实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实现全镇“五化”全覆盖。

1、主要街道要配备垃圾容器,方便群众投放垃圾;垃圾清运及时,村内环境整洁。

2、村庄道路要统一规划,村内至少一条主要街道进行水泥(柏油)硬化,主街道两侧要保证排水流畅。

3、至少有一条中心主街道实施亮化工程,并适度搞好绿化。

4、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立面整洁,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农村垃圾清理及农村绿化予以适当补助。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农村垃圾清理奖励资金,经考核验收合格后,按照每户每年3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补助。农村绿化奖励资金,经考核验收合格且树木成活保存率达到85%以上,按每新栽一棵树苗奖励2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大力倡导“一事一议”,鼓励引导村庄积极自筹资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企业采取直接参与建设、资金帮扶、物资捐助等多种形式,与村庄结对,帮助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镇农办、财政所等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的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二)突出典型示范。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村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周边村庄要率先开展以“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充分

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完善各项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将整治工作责任落实到每家每户,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保洁队伍管理制度:对镇村两级环卫保洁队伍责任到人、到片、到区段、到街道,明确职责,经常检查,奖罚分明。定期整治制度:建立月有“整治日”、季有“整治周”、年有“整治月”制度,形成整治的统一性、制度性、经常性。监督举报制度:在镇农办、镇村中心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提高管理质量。

(四)严格督查考核。实行周督查、月评比、月通报制度,定期对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对工作进度快、效果好,取得明显成效的村及相关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积极、任务不落实、进展缓慢、推诿扯皮的村及相关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实行目标管理,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纳入各单位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工作台账,年终进行综合考评,结果与村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和工作大队绩效考核成绩挂钩。

下载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1(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促进丽水生态农产品营销网点建设的实施意见1(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生态文明镇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xx镇委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建设农民和谐、秀美的幸福家园,根据县委、县政府《关......

    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

    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

    关于促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的实施意见[合集]

    关于促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的实施意见 (2009年11月16日) 为进一步推进和谐 建设,提升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济政发〔2006〕......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

    XX县~-2010年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1998年以来,我县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但根据县委安排,农业产业结构调研组,进行全面调研后,就总体而言,农......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更新时间:2014-10-29 22:10 来源: 作者: 阅读:1945 网友评论0条 摘要: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议案[大全]

    议案参考范文: 党的xx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我市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虽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总体上要好些,但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