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时间:2019-05-14 04:5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第一篇: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论鲁迅及其文学中的国民性批判

前言:鲁迅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社会中对他的讨论不再局限在其文学作品之中,因“拜读”了李敖大师《李敖有话说》一书,节目中李敖对鲁迅态度的大表白,在于李敖的精神在于他的言论“除去了一些感情化文字,拿出得全是证据”这一言论,还有因周令飞所引起对种种关于鲁迅的舆论,我觉得很有必要为鲁迅作些适当平反。还有就是,我想谈谈鲁迅关于国民性这个大问题的一点小小的见解。关键词:鲁迅 李敖 偏见 国民性 正文:

鲁迅,在中国思想领域,是很难撇开的人物。每次我,闲来没事百度“鲁迅”的新闻,总是听到社会上,很多声音,在说道着先生,推崇他精神的,还是咒骂他人格的,讲着他风花雪月的,还是温情感人的,总之林林总总总。臧克家说的好,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现在很多人谈论先生,都是受着这些人那些人的左右,在中国这个社会,对鲁迅的评价是两极化的,爱鲁迅恨鲁迅的人,到处都是,还有那些曾经喝过鲁迅“奶”的人也骂起鲁迅,而曾今对鲁迅偏见的人,也在某一刻读鲁迅而有所改观。这都是很正常的。

鲁迅受过尼采的影响,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说道;“现在我命令你们,忘记了我而找寻你们自己,我等到你们都背叛了我的时候,我再回到你们这里来”,鲁迅很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死的时候,去把自己“埋掉,拉倒”,并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可见,在他死后,他是不希望别人记住它,也是要等别人都背叛他的时候,他再回来。

鲁迅就这样的回来了,虽然他从没有离开过我们。这就是鲁迅的孙子,周令飞所做的事情,和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所做的事情,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就这样的回来了。不是在神坛上的鲁迅,也不是被某些人贬低得不值一文的鲁迅。

我看过很多人对先生的印象,总喜欢引用他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说他冷峻着脸孔、喜欢骂人。但他们往往忽略他的另一句“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温情洒脱。说他“一个也不宽恕”,却忘了他还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是个矛盾体,但我们该说,对他的一言一行,应该具体到有所指。就像毛泽东曾说过,评价一个人,要放在他当时的具体情境之下。

而在中国,被奉为当代圣人的鲁迅,因为很多人的研究,在“鲁学”这个领域里,鲁迅的点点滴滴是很通透的,对他的举例论证也是很多的。因而关于鲁迅的孰是孰非,将是很容易见分晓的。但我们也该看到,很多人就是看什么人不爽的。苏雪林就在鲁迅生前对其一阵鞭尸,骂他的卑劣,小人,在文苑里没有他的位置。胡适马上批评她,说鲁迅自有他的功绩,不该这样的责骂他。

还有李敖对他的责骂,说他因为是旧时人物,写的东西难免沾着文言气,在行文就如放脚的媳妇,畸形。而鲁迅是早就认识到这点的,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也说道:“....别人我不论,若是我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

这是鲁迅精神上的自觉,勇于剖析自我的表现。而李敖把这当做对鲁迅攻讦的一点,是很可笑的,因为他自己的作品,也常有很多文白杂糅的句子,鲁迅因为所处的时代,耳濡目染成这个样子,李敖是远在提倡白话文后几十年的人,又该如何说了。

再则,鲁迅是认识到这点的。李敖曾批评在厦大申讨他的一位教授,说,我在《李敖有话说》拿出证据证明鲁迅的不足,他没去留意,反而再次提出,是多么不明智。试问李敖,鲁迅曾说了自己的不足,你再次提出,是没留意吗?

很多人批评先生还有一点,是没写出长篇的著作,因此受“伟大的文学家”有愧。鲁迅何尝说过他接受什么帽子。再则,有没有长篇真的和文学家有关联。像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鲁迅评语“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正是一个个故事,将讽刺的魅力施展的大快人心。鲁迅虽有两本短篇小说集,但对整个时代的描绘,其深刻程度,并不比那花大手笔写的长篇巨制差!因而,我们想说,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依赖他的作品在说话。面对众多对先生的不理解,先生已遽归道山,再多的言辞,只能是一群人对着死去的人大骂,真是很戏谑。

我有时觉得鲁迅的气质,就像《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有些品评鲁迅的人恰似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也是优秀的,但她听了某些人,譬如维克汉姆的诽谤,再加上对达西冷落寡情的外表不满,就衍生出偏见来。看过《傲慢与偏见.》的人都知道,达西是个不轻易在表露自己感情的人,但他的心肠是好。

看了鲁迅的书,在文本阅读中,了解到鲁迅文学作品的风骨,以及他讽刺幽默的魅力。

还有,就是谈谈我如何理解鲁迅文学中的国民性批判,首先必须搞清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在逻辑:新文化运动试图促成一种参与式民主。和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建立在宪政基础上的议会民主以制度约束人性之恶不同,这种参政方式和古希腊城邦政治一样,强调政治是为了共同善而介入到公共生活中,而德性(公共精神)则是政治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于是鲁迅才会强调要改造国民性,对此应该理解为培养公共精神。而根据阿伦特的观点,对公共生活的介入意味着对私人领域的摆脱,也就是对家庭的摆脱,因为在公共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而家庭是最严格的不平等场所,反抗旧礼教则是瓦解家族制度的必由之路。看过《家》就会发现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对立,小说当中高老太爷对觉慧等人参加示威游行是颇为不满的。

而这种参与和后来的文革毫无必然联系。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参与式民主的实践就证明了这样的一种政治参与方式使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原子化的生存境况,并在此过程中促成了一种多元文化氛围,对公共空间的开拓使得各种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自由主义宪政议会民主不同,左翼参与式民主是不存在制度化约束机制的,因为其目的本身就是打破既有规范。唯有通过参与者本身的自律以及自发形成互动规则来规范政治行动。而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就成功的避免了雅各宾革命式的腥风血雨。

而摆脱一切以个体生命存续有关的生活是公共精神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唯有摆脱对面包的诉求才能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到非功利性的议题上,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引进不同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要强调社会主义革命要在物质丰裕的发达国家进行的原因,也是鲁迅为何一直都强调经济问题的原因。而对面包的诉求建立起来的只能是家庭式的共同体,文革的产生恰恰是以家庭为模型所建构起来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内在结构范畴内所产生的,而这种国家组织形式恰恰是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现代民族国家是不存在公共空间的,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制约,产生文革这样的悲剧是水到渠成的事。对于革命和公共空间的问题,阿伦特在《人的境况》还有《论革命》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

总之,对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应参照共和主义并结合历史事实来探究,若照本宣科则很容易像朱学勤、邵建之流一样闹笑话

中文3班 1012100111

毕楚琼

第二篇: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评价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含泪的微笑、悲喜剧性格的矛盾统一、讽刺的真实性和诸如对比法、滑稽法、夸张法等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在他的文学战线上表现的非常突出。特别是他的小说。鲁迅自己曾经说过,他写小说的目的,是‚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是多姿多彩,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小说,而他的小说最大特征就在于讽刺性,本文试就他小说中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些阐述。

1含泪的微笑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有一点超群之处,是在朴素精练的真实描写中,把眼泪同微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寓庄于谐,亦庄亦谐,不仅讽刺情调富有变化,而且在笑声里还隐含着深沉的忧郁和哀伤。鲁迅小说中的讽刺,是出于对人民麻木状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所以,他的幽默绝不是轻松愉快的玩笑,更不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的解嘲的麻醉剂,而是掩饰在表面的平静和滑稽之下的沉郁和严肃。鲁迅很反对那种轻松的幽默感,他认为,在中国还不适宜于这种幽默的存在。所以,他那沉郁的幽默总是“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阿Q的喜剧性格和悲剧命运的交融是最典型的一例。可以说,阿Q的每一个喜剧性行动中都隐含着深刻的悲剧因素,而阿Q的悲剧命运又完全是通过喜剧性格的发展构成的。阿Q是引人发笑的,但他引出的正是一种含泪的笑,从“君子动嘴不动手”到“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从阿Q 真能做“到钱府门前的龙虎斗”„„甚至直到阿Q走向革命时,也还是阿Q式的白盔白甲、元宝、女人等等的幻想;而在临死之前,他还羞愧于判决书上画押画的不圆呢„„《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是并不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作品采用何种形式和风格,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作品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作家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艺术修养、艺术特长等。《阿Q正传》是要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这就决定了作品的主要方面,具有讽刺喜剧的特色。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生活中有些东西本来是丑恶的,荒谬的,却偏想装成或说成为美好的东西,有的甚至是真诚地自以为光荣的。作家把这种现象和实质的矛盾,暴露出来,就使人感到可笑。笑,正是讽刺作家特有的武器。阿Q本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丑,不在头上的癞疮疤。更不在贫穷、屈辱、失败,而在于他用种种的瞒与骗的手段,使自己永远得意,永远自以为胜利。总之,他的主观精神状态与实际生活地位,是那么不调和,因此,阿Q这个人物就主要不是使人觉得可怜而是令人可笑了。

一般地说,悲剧使人落泪,喜剧使人发笑。阿Q的结局的艺术效果与这两者都不同。作者以沉重而非轻松的心情,用讽刺又带幽默的手法写出,因而读者不会流泪,而是欲笑又笑不出声。这就是因为阿Q的可悲的结局,是以喜剧艺术形式演出的结果。

2悲喜剧性格的矛盾统一 讽刺艺术运用于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使人物的性格具有了悲喜剧的双重组合。这是鲁迅在塑造悲喜剧性格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塑造悲喜剧性格的范本。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中,人物的性格的双重组合,主要是悲喜因素的组合。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子君、涓生、魏连殳都是悲喜交织的性格。他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就是悲剧性格和喜剧性格的双重组合的范本。鲁迅在给乔南的信中谈到《阿Q正传》时说:“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鲁迅的目的,虽不在于滑稽或哀怜,而在于描摹国民的灵魂,以拯救垂危的中国的“死魂灵”,但他的艺术手段却是通过滑稽哀怜的组合来实现的。我们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并不是一部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的社会悲剧,可悲欲可笑在小说主人公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笑使泪更加浓烈,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深度。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性的悲剧人物。他本身是矛盾的,是唯一穿着长衫而站这喝酒的人。他已经被社会遗弃,变成了读书人的异已物,甚至是普通人的异已物,但自己却未能认识到这种异化,仍以一个读书人自居,强撑着知识分子的架子。这就是说,孔乙己的性格,是一个悲剧与喜剧的矛盾交织物,是最可悲与最可笑的两种不可调和的因素的有机统一体。而联系可悲可哀与滑稽可笑这两极的中介,就是他的“无知”,他的“不自知。孔乙己他明明是最可悲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悲惨,还自以为比别人多懂一些“之乎者也,”多一件长衫。他自己认识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相去很远。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孔乙己的性格正是如此。在别人看来,他是非人,他是贱人,他是完全多余的人,不合社会的人,而他自己身临其境,却完全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自己正处在这种悲剧世界里甚至还要炫耀那些把他引入这悲惨世界的东西。这才更加可悲。“喜剧是把毫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但并不是说,在孔乙己身上毫无价值可言,他们的性格所以带有悲剧因素,正是他生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这就是人的价值,但他这种本是非常神圣的价值,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撕毁了,然而他仍然是善良的,诚实的,正直的。当人们谴责他偷盗的时候,他抗议并以“窃书不算偷”为理由进行辩白,这种辩白恰恰在实际上承认自己的偷窃,这又透露了他灵魂深处的真实。孔乙己正是保留着一些善的品质,滑稽的性格才带上深刻的悲剧性,这也正是鲁迅运用讽刺艺术塑造任务性格形象所达到的高度。

3讽刺艺术的真实性

鲁迅的小说的讽刺,正是作者正视现实,毫不容情地把生活中的丑恶事物真实地加以描绘与揭露的结果,作者以深邃的眼力观察现实,于是他随时发现出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虚伪性。

比如在《祝福》里,我们看到鲁四老爷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却时常要发怒,骂人,而且动不动就皱眉心„„这些事,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太普遍套平常了,甚至人们都已经习惯,不以为奇了,但经过鲁迅锋利的笔锋淡淡地一勾勒,虽然未加片言只语的贬责,而丑态却暴露素、无疑了,而且格外地动人了。《高老夫子》中那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在弯腰拱手,连连客套,连对方“大作”的题目也弄不清,还说什么“百读不厌”,“座右铭”;一个讲“事理通达心平气和”的道学先生,却皱着眉头,甚至于发怒骂人。这是多么地虚伪、矛盾和丑陋!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完全立足于现实生活,锋芒所向,无一不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丑陋和痼疾的。《阿Q正传》里赵太爷、假洋鬼子的狐假虎威、称霸一方,“咸与维新”所谓“革命政府”对劳动人民的镇压,阿Q 的自我麻醉的胜利精神;《肥皂》、《高老夫子》里四铭和高尔础之流的顽固守旧和男盗女娼,《在酒楼上》、《孤独者》里吕纬甫、魏连殳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由勇敢叛逆到颓废、沉沦以至毁灭;《孔已己》、《白光》里主人公迷恋仕途的悲惨结局;《**》里小土场上的惶恐不安,这都是那个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物和病态思想,鲁迅都一一给予了讽刺。鲁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比吴敬梓更加自觉地把讽刺看作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为讽刺美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来达到对美的肯定,所以,他的讽刺,比《儒林外史》显得更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是爱是憎,鲜明,强烈。想想《阿Q正传》里阿Q飞飘过赵府门前时,鲁迅写赵太爷之流的卑劣、怯懦、虚伪和无耻,渗透着那样强烈的愤懑和蔑视,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种讽刺是多么严肃、慎重而又痛快淋漓了。鲁迅所用的讽刺笔墨是很精练的。这种精练,除了文字的简练之外民主要表现为作者从生活中选择、提炼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细节。作品中赵秀才与假洋鬼子到静修庵“革命”的描述,不过二百多字,含义却十分深刻,把人物丑陋卑劣的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真是妙绝。这两个反动人物的“革命”行动是这样荒谬不经,但又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处境和思想性格的逻辑发展,令人可信,既是夸张的,又是真实的,高度典型化的。还应该指出,这个生动真实的情节之所以含义格外深远,还由于它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武昌起义后的社会本质,一方面是赶跑了清朝皇帝,一方面是各种反动势力纷纷乘机篡夺革命果实,照旧骑在人民头上。在未庄,“革命”就表现为打碎了静修庵里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老尼姑被当作清政府,挨了赵秀才们“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庵里又不见了一个宣德炉,这是多么辛辣而又意味深长的讽刺。

这样的描写,在作品中并非仅见。革命风声传到末庄时,赵太爷与阿Q对话的描写,多为人们所称道。一向不把阿Q当人看待的赵太爷,居然怯怯地迎着阿Q低声叫“老 Q”了。几句对话,把啊Q 飘飘然的狂态和赵太爷的惶恐狡猾,都神情毕肖地表现出来了。还有,《不准革命》一章中,假洋鬼子“白着眼镜”对几个闲人胡乱吹牛,同样是让人物通过言语动作,“将自己的魂灵枭首通衢”,丑态毕露。这些都显示了鲁迅的深刻洞察力,高超的捕捉形象的本质和杰出的讽刺才能。独特的表现手法

正因为鲁迅特有的讽刺笔法,使得鲁迅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比同时代任何人的都要真实,所揭露的国民性格弱点比同时代任何人的都要深刻。鲁迅将封建愚民政治框架下国民性格的异化作为艺术聚集的焦点,力图通过揭露国民人格的麻木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在这过程中,讽刺犹如一把犀利的刀,无情地剜下人性溃疡的腐朽之肉,将国民劣弧根性的种种卑劣状态公然推到了历史的祭坛!4.1.对比法。

鲁迅善于利用讽刺艺术的特点,紧紧地抓住讽刺对象的要害。将其放大,在强烈的对比之下。让其丑态毕露。例如《幸福的家庭》中的“作家”,他脱离了现实的斗争,为生活而挣扎,但在穷困的生活中,却幻想着富裕的生活,并企图将这种生活描写出来,以投绅士淑女们所好,可以“捞取稿费”。于是,鲁迅处处以混乱而穷困的现实生活与虚伪而肉麻的空想对比,形成强烈的讽刺:“作家”要写“幸福的家庭”,可是战乱四起,盗贼遍地的中国连安置这个家庭的地方也没有;“作家”幻想着作品里主妇的丰姿——“前头的头发始终烫得蓬蓬松松像一个麻雀窠,牙齿是始终雪白的露着”,可是他一回过头去,靠左肩,便立着自己家里的主妇——“两只阴凄凄的眼睛恰恰钉住他的脸。“作家”想象着作品主人公们 “高尚优美”的生活,可是自己的生活却充满了白菜堆、劈柴、女儿的啼哭声和阴凄凄的眼睛„„。现实的生活给予空想家以多么辛辣的嘲讽啊。作者无须多加评论,他利用巧妙的构思,以形象的画面,就把讽刺对象的丑陋本质全盘揭露出来了。4.2.滑稽法。

滑稽是讽刺艺术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文学理论家刘复把滑稽分为肯定性滑稽和否定性滑稽两种。他认为“肯定性滑稽,是内在真的、善的、美的内容,却通过丑陋的、异常的,渺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滑稽,„„而否定性滑稽则是假的、恶的、丑的内容,硬要通过美的、庄严的、神圣的形式来炫耀。”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是采用了滑稽法的。如阿Q,孔已己等。尤其是在《故事新编》中,人物形象大多是肯定性滑稽与崇高组合在一起塑造的。如《奔月》中的羿,《理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子等,尽管这些人物崇高性格显主导,但由于采用了肯定性滑稽法,使人物性格更显丰富,人物形象更为崇高。至于以否定性滑稽法来塑造人物的。如《补天》中所描绘的那个站在女娲两腿之间,顶着长方板,指责女娲“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的假道学家,他们本来是女娲用泥土捏成的,在女娲面前,他们是非常渺小。丑恶和微不足道的,但是,他们却“不安其位”,硬要爬到女娲的大腿之间去装成美的、神圣的正人君子,从而显得非常滑稽可笑。这是一种否定性的滑稽,它是在美与庄严形式掩盖下的内在的丑、真正的丑,深刻揭露了那些高唱礼仪道德的古今统治者的真面目,他们的德行是那样的虚伪。4.3.夸张法。

夸张是讽刺艺术的另一种手法,它是滑稽的极端化和尖锐化。鲁迅是用极精练的带者夸张的笔墨来写阿Q 的,寥寥几笔,人物的精神就特别突出地呈露在读者面前。鲁迅认为夸张也可以叫“廓大”,也就是把一个人和一件事的特点放大,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所谓“并非特点之处”,也就是平时不易为人注意或察觉的东西,如果把它放大出来,使人大吃一惊:原来如此!这就起了洞幽烛隐的效果。古今中外,多少人身上有阿Q精神,但是觉察其丑其害的人很少。鲁迅把阿Q克服怨敌的如是等等“妙法”,一个接一个描写出来,而且一回比一回严重,直到临死还想“孙子才画得很圆”,这已经是精神胜利法的极致,也是阿Q悲剧的顶点了。经过这样夸张的表现,这种精神的全部荒谬、可耻,就清楚地展示出来了。不过,鲁迅在这里非常注意不使其失真。他深知,“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也就是说,讽刺的意义不宜过于浅露,夸张不能过分以至失真。《阿Q正传》往往把夸张和含蓄结合在一起。鲁迅批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常常张大其词,又不能穿入隐微”,近于谩骂。《阿Q正传》虽也有夸张,但没有这种弊病,做到“穿入隐微”,含有深意。如小说写捉阿Q时,竟出动了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趁黑围住土谷祠,正对面架好机关枪,还临时悬了二十千的赏,如此兴师动众地来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阿Q。更有讽刺意义的是,阿Q还在里面昏睡,直到捉出门外,才有些清醒。通过这一夸张的情节,有力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虚伪。这样描写是否太远于事理呢?鲁迅后来在谴责段祺瑞政府用机关枪对付请愿学生时,借题发挥说:“那时的事,我以为即使在《阿Q正传》中再给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过山炮,也不至于‘言过其实’的罢。”所以这种描写,虽属夸张,但没有违背生活的真实,并且是反映了本质的真实,使讽刺力量发挥得更强烈。当然,既是艺术,既有夸张,也就不应用实际生活的人和事来和作品一一对照,要求丝毫不差。我们不应忘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如鲁迅塑造的宴之敖和眉间尺这两个英雄形象,采用了夸张的、超现实的手法。特别是宴之敖紧紧咬住国王的头不放,直到制敌于死命这种夸张的场面叙述,使宴之敖的性格既具有崇高性又有怪诞性,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的独特性。但表现的却是对强暴的敌人以嘲弄和蔑视,寄托了作者的情操。鲁迅小说中的讽刺手法除了上述三种以外,还有矛盾法和他的出神入化的语言表达,如白描、讽喻等,这大大的丰富了讽刺的艺术手法。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还特别注意把含蓄性和丰富性统一起来,把小说里的讽刺写得含而不露,意味隽永,而且象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这在《长明灯》、《肥皂》等篇里都有生动的表现。

鲁迅小说中对人物冷峻的解剖,冷嘲热讽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把他对祖国的一腔热血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深度、有内函,又不乏黑色幽默是众说周知的。他的讽刺是因为他的这个社会的不合理而有衷的愤怒。他会怒,越怒,文字越好。文字容易摹仿,怒火可是不易借来。他的怒火使他对一切不合理的现象都要来讽刺几句。至于爱管闲事,的确使鲁迅先生得罪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讽刺讥骂,实在使长者们难堪。使小人们惊颤。假如他活到今日,我想他必不会老老实实的住在上海,而必定用他的笔时时刺着那些不会怒,不肯牺牲的人们的心。在长者们,也许暗中说句:“幸而那个家伙死了。”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另一个鲁迅呢?我们自惭:自惭假若没有多少用处,让我们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时候,挺起我们的胸来吧!

第三篇:有关鲁迅的文学作品赏析

有关鲁迅的文学作品赏析

本学期,我的公选课选的是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会去领悟一篇作品的内涵,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本学期的文学欣赏主要都是围绕我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鲁迅先生展开的,我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在鲁迅先生的众多作品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朝花夕拾》了。该书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2月至11月间创作的散文10篇和小引1篇及后记1篇。《朝花夕拾》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以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朝花夕拾》艺术特色鲜明--爱憎分明;叙述与议论、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有机结合;流畅自然,亲切平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这十篇散文,正是其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而《彷徨》中的《伤逝》一文我也很喜欢。《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这篇文章断断续续总算读了个遍,从先前那个不被世俗所扰得自信女子,由于生活与涓生的生活周而复始的生活,她变了,没有先前的新时代思想,而更像一个就是无所事事的“‘贤’妇人”了,她没有工作只是在家做做家务,尽管家境如此“执着”而贫困,可是他仍然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先生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之所以这样说全是因为子君台给人以诗情画意了,不论如何,总是以为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妙女子,更是当之无愧的才女阿!讲事理,晓大义,而事实往往与人们想象不附。从“阿随”被弃的事件中倒是感觉她没什么素养,颠覆了我对她大家闺秀的好感,心里想着好听的名而不能代表什么,可那鲜明的个性却让我因他的死而对涓生一直耿耿于怀!人在世间需要也是必须要听真话的,可是,不也应该先选对时间吗?从他的悄然离去,似乎更加让我敢肯定了这位才情横溢的女子。是因为无聊穷倒的生活而心情大变的?环境可以改变人,这呀!我可一点都不会质疑,而对“情到浓时自然薄”我对这句话可是深有体会啊!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亲情耐得住考验外,别的怕不值一提了吧!什么海誓山盟!唉

总的来说,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揭露了当时的腐败、弊端,人们的懦弱、虚假,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揭露了当代的腐败、弊端,人们的懦弱、虚假,再一次唤起民族的觉醒,揭露了历朝历代的腐败、弊端,人们的懦弱、虚假,无数次唤起民族的觉醒。

这学期的公选课就这样结束了,感觉过的好快,又有一丝不舍,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育人们成长,而鲁迅先生正式把这做到了极致。虽然课已结束,但是我对文学的喜爱追求不会停止,相信它也会陪伴我的一生。

第四篇:中学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浅议

中学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浅议

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长期以来就争议不断,总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倾向。第一种是“主题视角”,具体表现为政治图解式教学,把生动的鲁迅作品变成了某种政治观念的图解和符号。第二种是“文体视角”,具体表现为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分析和讲授鲁迅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不外三类,即小说、散文和散文诗、杂文。第三种是“文化视角”,具体表现为摆脱繁琐的语言学、文章学的技术分析,在教学中突出鲁迅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鲁迅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主题视角”的出现和盛行是有历史原因的。长期以来,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都非常强调思想性、政治性和阶级性,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对他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更加突出了鲜明的“革命主题”,这种单一的作品分析视角极大地影响了中学的鲁迅文学作品教学,形成广为流传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斗争为主线,先“介绍写作背景”,再“揭示主题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惯于用抽象的政治观念和阶级观点来机械地分析鲁迅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把生动的鲁迅文学作品讲成了政治观念的符号。

这种“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的教学视角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事实上,“主题视角”的教学既窄化了鲁迅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背离了语文的学科性质,更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

“主题视角”的教学遭到否定之后,人们开始探寻鲁迅文学作品教学的新方法、新视角,“文体视角”应运而生,它力图摆脱那种把鲁迅文学作品当作政治教材的教学视角,转而从文章学、文体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教学鲁迅的文学作品。笼罩在鲁迅头顶的那些特殊的光环消失了,鲁迅的小说、散文与其他作家的小说、散文被摆在同样地位上,通过教学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学习小说的结构、叙事的角度、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等语文知识。例如,在《故乡》的教学中,通过比较“闰土”容貌、神情的变化来学习如何刻画人物;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百草园的描写”,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品味作者遣词用字之精妙。

可以说,从“主题视角”到“文体视角”的转变,使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开始“回归”语文教育,在提高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质量,增强鲁迅作品教学的文学特色和审美特色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然而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又使人不甘将其文学作品作普通的教学处理,尤其是当人们重新阅读不再被政治神圣化了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候,反而获得了更深更广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感召。因此有教师提出,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与文化大师进行的文化对话和精神沟通,而不应陷于琐碎的知识分析的泥潭之中,这是“文化视角”倡导者的主要观点。

“文化视角”与“文体视角”的主要差异在于:在中学教学中,应该把鲁迅文学作品作为哪一种选文类型来教?“文体视角”更多的倾向于“例文”,而“文化视角”则更多的倾向于“定篇”。

根据王荣生博士等的研究,所谓定篇,“是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按照我国的传统,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价值,是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众所公认的经典名篇,对学生进行的不可或缺的经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将中学鲁迅文学作品视为“定篇”当无异议。

“定篇”的定位解决了在中学里鲁迅文学作品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教”?“文化视角”的倡导者虽然敏锐地意识到鲁迅文学作品的经典价值,但“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如何能使学生具体的体悟得到?“文化”是一个何等抽象、宽泛的概念,非但一般教师难以把握,学生更是会陷入到虚无缥缈之中。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回到“定篇”的功能上来,真正认清“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任务,也就是朱自清所指出的,“该只是了解和欣赏而止”,明确地说,中学教鲁迅文学作品,就是要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鲁迅,“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鲁迅文学作品。

如何才能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鲁迅文学作品呢?笔者以为要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包括对鲁迅本人的介绍和评介、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还包括作品所涉及的主要事件的背景资料。

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像、探究、对照阅读等等手法,体味鲁迅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鲁迅文学作品的布局谋篇、叙事角度、人物刻画、环境烘托、语言表现力等都堪称文学典范,因此对文本本身的研读和揣摩对于理解鲁迅文学作品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要为学生提供权威的解读。这是由“定篇”类选文的功能所决定的。“作为‘定篇’的选文,课程的内容,既不是学生对这一‘定篇’的感知,也不是教师对这一‘定篇’的理解,按照现在职业的分工状况,也不是教材编撰者(语文教材专家)‘个人对这些作品的把握’,而是文化、文学等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随意为学生作个人色彩的“创新”解读,以保证作为“定篇”的鲁迅文学作品解读的权威性。

第五篇:论“删除鲁迅文章”

删得掉的文章,删不去的鲁迅

新学期开学之际,有人发现中小学教材中有许多改变,许多原有的课文被删除了。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有人惊呼“鲁迅大撤退”。提起鲁迅先生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它们作为语文课本里的重要内容,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但现在,这三篇首当其冲进入了被删除的行列。由于鲁迅作品的被删除,一时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支持声与反对声四起。

首先就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这三部作品,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药》中那血淋淋的馒头,《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柔石和白莽,成为鲁迅一大代名词的《阿Q正传》中永远靠着“精神胜利法”胜利的阿Q。那是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的经典,也是我们才从小的回忆。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可以说是徜徉在鲁迅的作品中,《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祝福》,《少年闰土》等等,太多的名篇佳作在我们的记忆中闪现,我们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可是现在确实对鲁迅作品的一个删除。

对于鲁迅作品的删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顾之川的解释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性,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刻性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鲁迅作品都适合给今天的中学生阅读。当然,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做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他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保持的合适的地位。同样的,在近年语文教育改革的讨论中,许多人都对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诸如选文不妥、教法不当,因而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这都是有道理的,应该引起注意。因为我也是从小学习鲁迅的文章而成长,所以对于学习鲁迅的文章有着切身的体验。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对于鲁迅的一些叙事的散文和故事新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鲁迅深奥的杂文可能就会敬而远之了,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透过这个时代去理解鲁迅的喜怒哀乐。但如果因此而怀疑或否定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恐怕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至少是我不敢苟同。就我觉得,我们应该知道有鲁迅,有他那充满力量的作品,我们的下一代应该知道,一直流传下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以至文化的传承都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有人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鲁迅为什么滚蛋?文中说“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积分、怜悯的的人物有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是无地自容。”也许这样的话语有些偏激,有些不顾事实了,但是里面也隐约显示着当代人的一个心态,鲁迅不在了,但是他的文章还是让那些鲁迅书中的阿Q。华老栓,孔乙己在当代的代表心中不安。

也许赞同删除鲁迅作品的人说出的是“紧跟时代步伐”,要把那些“过时的难以理解的文章去除”,给我们现在的大师留些位置。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事情,有些精神那是需要从骨子里面培养的,有些事情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也不能忘却。记得《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前是代国歌,当时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还进行了讨论,是不是换一首歌或者修改歌词。但是最

终经过讨论它还是成为了国歌,因为大家都觉得,虽然歌词不是唱的时代的一个现实,但是它告诉我们,要记住历史,要居安思危。我们知道中国的美德和精神大多数字传承而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美丽的奇葩。而鲁迅,正是“五四”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最主要的代表(当然不是惟一的),即使是他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他是2o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思想与文学是一份无法回避的世纪精神遗产。我们现在都在强调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这当然很有必要;但有些人往往将民族文化传统局限为古代文化,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现代文化传统,这就不免有些偏颇、事实上,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要使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以学习与运用现代白话文为主的,鲁迅这样的现代白话文的大师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顺理成章”的。

那么我们真正看重的是鲁迅的什么呢,或者说是鲁迅文章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种无处不在,深厚称雄的忧患意识,是那种直面现实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是那种敢于批判直身赴死 的勇敢果决。他的文章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病灶的批判暴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修复的激励品和治疗品。可以说的是,他和他的作品还有他创造的那一系列正直健康向上的人物从各个方面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鲁迅的文章删除了,但是鲁迅删除不了,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永远闪动着光华的璀璨之星,纵然有时乌云密布,但是过去了仍是星光一片。在当代社会,我们要更好的学习鲁迅,认识鲁迅,宣扬鲁迅,让鲁迅永远的成为我们指路的明灯,带领我们前行。

下载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

    论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

    论鲁迅的创新精神

    论鲁迅的创新精神 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将毕生主要精力贡献给文学事业的一位巨人,他的伟大的主要标志在于,不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创作......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

    浅析《鲁迅新编》的儒道墨家思想 摘要:《故事新编》自1936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受到众人的赞叹,全书收录8个故事,每个故事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或历史小故事作......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

    杂论鲁迅的文章

    (一) 小说家与判断力:高手的败笔 周作人和鲁迅的文章都读过几篇,两人的共同点是深有国学渊源。从小说来看,鲁迅远比周作人更令我心折。鲁迅的小说通常立意深刻,布局严谨而笔墨凝练......

    毕业论文 论鲁迅故事新编

    创作就是关注现实 ——论鲁迅《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在一九三六年一月出版,全书一共有八篇小故事,都是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小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进行重新加工,赋予它新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