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纪英国批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心怀希望。赋予人强烈的感染力。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花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厂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饱尝艰辛,饱受屈辱,也看尽了人情冷暖。这段人生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促使他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形成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创作基调。
根据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我们可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温和批判阶段。中期的全面批判阶段,晚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展望阶段。但是,无论他对现实世界如何批判,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温情。这些都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找到论据。
一、狄更斯早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发表的(or克威克外传》(1937)、《雾都孤儿》(1938)、《尼古拉斯·尼克尔》(1939)、《老古玩店》(1940)、《巴纳比·拉奇》(1841)这5部长篇小说从创作特点上来说可归属为早期(1837一1841)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温和的批判。
《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有意地把匹克威克塑造成了一个仁慈和博爱的典型。他不请世事、正直善良、打抱不平、助人为乐。有一次他在一所茅屋前发现一块半露出地面的刻了字的石头,便认为这是很古老的刻了碑文的宝石。其实石头上的字是一个工人在无聊的时候随便刻出来的。这表现出他天真爱幻想、童心未泯、脱离实际。骗子金格尔设下圈套,让别人告诉他一个假消息,说金格尔将在深夜拐骗寄宿学校的一个女学生,请他去救助那个少女。他也毫不怀疑,以致上当受骗。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善良无邪的人。而后来他在监牢里见到衣服破烂、脸色发灰的金格尔时动了侧隐之心。在出狱之后,以前吃了金格尔不少苦的匹克威克先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替他还清了债务,还为他介绍工作。最后,这位富裕却忠厚的资产者匹克威克先生的高尚德行感化了会格尔,使之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这是狄更斯创作的典型性结局。而在《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克尔》的大团圆结局中,我们得知书中那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慈的资产者的庇护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弥漫着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受再多的苦难,到最后坏人一定会被惩罚,好人则能得到上帝的垂怜。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的温情浪漫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狄更斯中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842年.狄更斯首次出访美国.这次游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虚伪的民主政治、残酷的监狱,特别是暗无天日的蓄奴制,引起狄更斯极大的愤慨。他说:“我已经失望了,这不是我要来看的共和国,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共和国。”他的游记体小说《美国札记》(1842)和长篇小说《马丁-朱什尔维特》(1844)都对美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作了有力的揭发。这也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批判的时期(1842_1858)。除了《旅美札记》和《马丁·朱述尔维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圣诞欢歌》(1843)、《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故事情节已经不似前期的作品那么光明乐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阴影笼罩在主人公的命运中.慈善的资产者的形象开始被为富不仁者替代。总体而言。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必须经过更多的磨练最后才能安享幸福人生。不再像童话故事一般单纯清澈,有了更多的波折,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获得某种圆满。例如,在《圣诞颂歌》这部备受推崇的短篇中主人公斯克鲁济是一位商人。他成天与钱柜、账本和发票打交道.一生只知道攒钱,毫无人性。他克扣员丁的工资,拒绝外甥的问候和祝福,不施舍分文给穷人。然而,平安夜出现的三个精灵带领他回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生活情境,并让斯克鲁济从自制的陷阱和枷锁中解脱出来.领悟到圣诞节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他在圣诞颂歌奏响时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在《马丁·朱述尔维特》中,鸠纳斯·朱述尔维特被父亲安东尼培养成了一个只知道金钱和利润的骗子,为了早日占有财产,他竞亲手杀死了父亲。他整日考虑的是利润和金钱。他的处世箴言是:“要干掉别人.否则别人就会干掉你。”狄更斯借人物之口感叹地说:“背叛、欺骗、阴谋诡计、竞争、仇恨、卑鄙、虚伪、贪婪、卑躬屈膝、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亲友相互践踏——这些就是在生活道路上的连台好戏。”作品中父子之间的勾心斗角.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生动写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培克斯尼夫这个伪君子的形象。年轻的马r·朱述尔维特由祖父打发到建筑商培克斯尼夫处学习建筑。培克斯尼夫图谋老朱述尔维特的财产。他道貌岸然.在“爱”的外衣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狄更斯讽刺地说,他甚至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一个叫“慈悲”,另一个叫“仁爱”,但是他永远只是教训别人,言论高尚和行为龌龊。小说通过小马丁·朱述尔维特在美围投资遭到破产和险峰丧命的故事揭穿美国社会的假民主,批判美围新闻界、舆论界的虚伪性和美国的投机事业。经历了种种艰难和考验之后,小马丁·朱述尔维特改变了自私的性格最终才得以继承祖父的遗产。在《董贝父子》中,被金钱主导了思想的董贝先生经历破产之后,被金钱扭曲的性格才得以纠正。方能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
这一时期的作品,狄更斯表现出来的情绪虽然多了点灰暗色彩,但他仍然坚信,情感教育可以改变资产者,可以改造社会。
被狄更斯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的《大卫·科波菲尔》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作者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坎坷的一生展现了一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生活的五彩画卷,揭露了英国腐朽顽固的司法制度和窄息儿童心灵的教育制度。《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讽刺了英国古老的邪恶无能的司法体制。但不管怎样的揭露和抨击,在故事的最后狄更斯总是留有余地.让善良的人们仍然心怀期待。
三、狄更斯创作后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在第i阶段(1854_一1870)的主要代表作是《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和《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70)。在这些作品里,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经历了婚姻爱情上的一些不幸,作品更多抑郁的一面表现出来。从《艰难时世》开始.狄更斯进入了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道路的新时期。小说围绕露易莎的不幸婚姻和工人斯蒂芬与资产者庞得贝发生冲突导致惨死这两条主线展开,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抨击了功利主义学说,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行为,对下层人民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但是.狄更斯对于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并没有作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他只是希望纠正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这个社会弄得好一点罢了。无论社会现实多么残酷,狄更斯始终没有放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幻想,因而他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无处不在。《双城记》也是这个时期的一部杰出的代表作,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又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成了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在狄更斯看来.人类的爱比恨更伟大。阶级调和比阶级斗争更町取,社会生活应该以和睦共处来代替暴力革命,这就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对主人公皮普心灵历程的描绘.正是他苦心追求和寻觅的人性l旦l归的历程和通往理想王国的路标。纯朴善良的皮普一心想要成为上等人,但在真正见识到所谓“上等人”的虚伪无良、卑劣无耻之后。皮普在残酷的现实中意识到:真正的远大前程绝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最终同归纯善本性的皮普重逢了失去一切财产、心灰意冷的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同样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体现。
总之.狄更斯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其各种矛盾都是通过道德来调解的。狄更斯相信正义、相信善良、相信人道、相信恶行终将受到惩罚,而善德也会得到报偿。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m发.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描绘了极为广阔的资产阶级社会画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及其本质.刻画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层面.从城市到乡村,从法院到监狱,从豪华的官邸到阴暗的贫民窟.从“慈善”的董事会到饥饿的贫民院。他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或许正因为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心怀仁慈.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黑暗不能够完全彻底地进行批判,这成为了他创作中的一个局限。
参考文献:
[1j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7.
[3]狄更斯著.宋兆霖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 [4]狄更斯著.王倜然译.圣诞颂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 [5]狄更斯著.蒋天佐译.匹克威克外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 [6]狄更斯著.胡文淑,全增嘏译.艰难时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 [7]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8]狄更斯著.叶维之译.马丁·朱述尔维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9]白淑杰.现实主义的人民性[J].青海师专学报,200l,(2). [10]肖砚良.探索-批判·瞻望[J].理论学刊,1997,(6).
第二篇: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郑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
想比较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1—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作者单位: 作者签名:
—2—
目 录 绪论 ·················································································· 6 2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 6 2.1积极的向上精神和空想性质 ············································ 6 2.2以仁爱为核心,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 6 2.3革命与人道并存 ··························································· 7 3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 7 3.1人道主义思想核心不同 ·················································· 8 3.2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 8 3.3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积极性 ·············································· 9 4 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 9 4.1 相同点比较 ································································ 9 4.2 不同点比较 ······························································ 10 5 结论 ················································································ 12 致 谢 ················································································· 14
—3— 论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摘 要
人道主义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体系,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爱护人,目的在于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这种在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存在,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逐渐渗透到许多领域,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发挥着其特有的影响。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反抗的主要思想工具,旨在唤醒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狄更斯和雨果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道主义者,他们非常关注人民疾苦,期望构建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想社会。希望人们可以摆脱封建社会的枷锁,过上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在这一方面他们是有着共同之处的。但是两人的思想主张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两人的作品来感受一下他们笔下各有千秋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论雨果;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对比分析
—4—
Abstract Humanism is a kind of ideological system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period.It advocates caring people, respecting people and caring people.This kind of value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value of the human being, and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human being.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thought has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many fields, and it has a special influence o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nineteenth Century, humanism is the main ideological tool of bourgeois resistance.It aims to arouse people to overthrow the feudal dynasty and establish a bourgeois society.Dickens and Hugo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microstrip humanitarian, they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people's suffering, and hope to build a humanitarian ideology as the core of the ideal society.Hope that people can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the feudal society, the real life of their own, in this regard they have a common place.But thoughts of two people is different, the two works to get a feel for what they write ab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humanism.Key words: Hugo;Dickens;humanism;comparative analysis —5— 1 绪论
狄更斯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人道主义思想,而雨果的人道主义只是他的浪漫主义思想的一个分支。比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则较为主观,如《双城记》中的梅尼特医生。因此,雨果的作品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比狄更斯更加深刻、更加彻底。虽然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洋溢着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具有不可实现的空想主义性质,但是对于调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倡自由平等、发扬互助互爱精神还是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2.1积极的向上精神和空想性质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较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了性和巨大的说服性。”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是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简洁而强大的笔触,有意识地揭示了封建势力的邪恶。首先是基督教迫害的要求,维护生命的尊严。他主张提倡个性解放,雨果看到一个刽子手,用烧红的铁回来惩罚女人。因此,这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那时起,他被定为永远不道德的行为和法律斗争。所以,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雨果的同情是中世纪巴黎的下层人民这一边,热爱自由的手工业者和在资产阶级这一边的城市骚乱。他的仇恨是反对贵族和僧侣阶层,在班级水平最高的封建社会的阶梯面前。雨果还预测,并呼吁推翻社会的人,雨果的小说仍在肉与血真、善美的化身打败狗的虚伪。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针对国家机器的攻击而进行攻击,而道德影响是治理国家的最佳方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2.2以仁爱为核心,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是雨果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其人道主义精神。雨果这部小说主要在三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的痛苦、慈善以及凶猛的社会现象。在雨果看来,现实社会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悲剧,看到被压迫被剥削者,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为重要的地方。他说:“法律是刚性的。在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令人不冷的时刻,那 —6— 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刻,“雨果认为,道德影响力、诚信“爱”、“道德完美”、“做慈善事业的社会转型,也是最邪恶的敌人”来修补自己的方式。好将最终战胜邪恶,这是雨果的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人类对于丑恶的社会道德的胜利。然而,这部小说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个问题不小,但不能把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之为伟大,如果必须说它是伟大的,那就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而一个人的血肉,生活的不合理的压迫和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与幻想是不把它的悲剧变成幸福。只有战胜空想,不能战胜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的现实只能用现实的方法来改革。雨果雨果笔下的悲剧世界。2.3革命与人道并存
《九三年》以共和军平息旺岱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1793年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前者于特隆德之王在代县聚集数千农民起义。国家协会的传教士到平叛部队当政委王代。共和军总司令郭温被赋予了年轻美丽的人道主义理想。后来,兰德斯吴被围攻,他将他偷了三个孩子作为人质,要求在交换自由时,遭到了断然拒绝。由于偶然的原因,隆德之逃跑了,当他看到三个孩子被困在火海中的生活困境,他回去救孩子心甘情愿地落入共和军手中。郭人道主义精神震撼你隆德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让自己承担全部责任。郭老师西穆尔出现过,如自己,他明白郭放开隆德之人道主义的冲动,但国家公会铁的纪律和他的革命纪律,坚强的意志克服个人的感情。最下令处决郭,郭头着陆的那一刻,他不能忍受一个沉重的打击。在《九三年》里,它通过马克、佛莱莎母子等形象,愤怒的投诉惨无人道的封建统治。巴黎街头素描代表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同时,他意识到革命暴力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他死前,郭先生说:“文明有它的瘟疫,这阵大风(革命)治好了它,也许大风选择得很不够好。但它还有其他的方式吗?在恐怖的瘟疫面前,我明白为什么风暴如此激烈。”雨果认为,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摧毁封建专制,是革命的天职,是实现人类的理想,这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他人道主义理想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雨果对如何运用暴力、深度思考和不懈探索,这在十九世纪的人道主义作家。为此,这是值得称赞的。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7— 3.1人道主义思想核心不同
遵循人道主义轨迹,狄更斯的人文主义不仅继承了“爱、宽容、宽恕”和“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结合自身的经验、信仰和时代精神发展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文内涵与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狄更斯人道主义的核心是“爱”和“好”。”爱是基督的爱,而不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占有欲。“善”指的是人性的善,也指的是善的行为,良好的态度和行为。狄更斯的人本主义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强调道德。狄更斯先生的道德体系被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次是高尚、诚实、关怀、中层是诚实、勇敢、无私、无私、善良、诚实、善良、温柔、忠诚、合理和品质,表面层次是指人的教养、生活方式和态度。这一细致的分工对我们理解狄更斯的人文精神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注重人物的外部效应,而不是人物的内心斗争省悟,他律与自律。狄更斯一直与几个神圣的数字,他们似乎沐浴在主的荣光,散发出的是善与爱的人的灵魂。他们像上帝一样完美,在一些忏悔他们几乎可以上升到一个信仰的眼睛,带着这样的信念,通过试用期的悔改,好摆脱恶性,和精神的复活。从人们的角色,我们很少能看到他们在内心的善恶对抗。《老古玩店》中的小耐尔,在古旧阴暗的古玩店里,像是一个天使。对仆人吉特来说,只要能看到她甚至想到她,他的心都会被爱和善等美好的情感充满。《远大前程》中的乔地位很低,然而他的善良淳朴却让被名利心充斥的皮普心灵得到净化,回归本真的善良。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则在展示了人物的心灵镜像后宣扬自我完善和信仰上帝。他把人心当作战场,深入灵魂深处去剖析人性的本真的善恶面目,一方面表现出对人性恶的本质的绝望,对现实的的绝望,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对完美人格的几近疯狂的渴求,个人内心中善与恶的对立与对话几乎达到了残酷的程度,最后在自律中人走向对善的信仰和对上帝的信仰。3.2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充满着阴柔温和的气息,甚至带有感伤性。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大多是通过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其中大多数的形象是女性,她们总是散发着柔和的圣母般的光辉,时刻准备着温暖、引导疲惫或迷失的心灵,她们也总是能营造一个温馨美满的家或类似的氛围。有的本性善良的人在环境的影响下会生出仇恨之心或沉沦之意,然而面对这样的女性,他们的心灵总会不同程度地 —8— 得到净化。《双城记》中的路西,便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她用脉脉温情唤醒了精神失措的父亲并让他忘却了血恨,她还让卡尔登这样一个形似登徒子的人唤起了对生命的热情、对他人的大爱,并不惜牺牲自己以让心爱的人获得幸福。即使面对不可避免的革命,狄更斯也是支持温和的改良,避免暴力。革命在他眼里是血腥残暴、丑陋恐怖的。狄更斯和雨果,同处一个时代,并相互有过交往,然而两人的人道主义却有所不同。前面提到过,雨果的人道主义是饱含激情和壮烈的,虽然他宣扬“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但是对于革命,雨果是赞成的,甚至他本人还帮助革命者,只不过他更加欣赏凌驾于革命之上的人道主义。3.3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积极性
儿童的世界需要人道主义精神的引领,而成人社会不能缺少人道主义精神的存在。第十九世纪英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时机器的冷漠已取代了人们之间的激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平民生活日益贫困。狄更斯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方法,在许多小说中描绘了英国的黑暗现实,暴露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对苦难的平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同情。这两个城市的故事”讲述了在遇到马内特医生一个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故事,虽然在法国积累过去的矛盾,但作者对法国大革命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到位的描述,对于这个国家的现状,在英国的形势是很担心的。法国贵族生活奢侈而言,吃了很多的食物,甚至还有吃巧克力,通过普通人依靠自己的劳动,甚至饭都没有足够的吃,并做了一些高贵的表现或行为可能会被发送到开展活动。雨果与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比较
4.1 相同点比较
人道主义研究者认为人性的善,人的道德是启蒙和改变的。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是基于在人性论考虑的,他们对于人性的认识是保持共同的属性,其人文主义是以“机会”的出发点。正如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丹纳说:“狄更斯的小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慈善和爱,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是包含在内心的感受。”他强调,“人类之爱”,这是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狄更斯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已经成为他写作生涯的重要思想,几乎每一个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他 —9— 看到资产阶级的世界货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激化和不良后果,但作为资产阶级的一员,他并没有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反而把它寄托在道德教育上。他希望通过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来调和阶级矛盾,通过资产阶级的良心,以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理想社会。
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关心和同情百姓的生活条件。如“奥利弗扭”的英雄奥利弗扭曲是从一个孩子的生活开始痛苦,经过一系列的痛苦和痛苦的经历,与伟大的帮助,善良的人,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狄更斯是利用资本主义的虚伪的工作和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并通过对社会的黑暗面说明突出的英雄奥利弗弱,奥利弗也代表了当时社会底层阶级的小人物。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首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明显地体现他对黑暗社会进行深度的揭露和批判。基于人道主义立场考虑,使得其作品生动地描绘出一个让人惊讶的“悲惨世界”,重点在于披露出了社会的罪恶和不公正特点,深入生活在贫困的人申诉和投诉,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人本主义生动地体现在他深刻的揭露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罪恶的无情鞭挞。4.2 不同点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作家独特的特性和使他们的概念来塑造人物呈现不同的理想的色彩。比如冉阿让、敦文、格兰古瓦。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有些一厢情愿。因此,雨果的作品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比大多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更加深刻、更加彻底。通过一些有古典英雄气质的人物的对比来呼唤黑暗中的光明。可以与参考两则片段来对上述问题作一个比较。在《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控诉只是一封信,他甚至“不能”站到台前来现身说法。在革命党人作出了严厉的判决之后,他又竭力想阻止这种血腥的复仇。梅尼特医生尽管深知封建贵族的罪行,且其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但又抱着一种不现实的幻想,妄图用一种乌托邦式的情感去化解一切。我们来看《笑面人》,格兰古瓦在贵族院参加讨论是否增加女皇丈夫的封地时,勇敢、甚至有些让人觉得可笑地站出来发表长篇大论。声泪俱下地描述底层人民的苦难,痛斥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肮脏。最终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敲响吸血鬼们的丧钟。雨果是一个标志,他从一个保皇党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斗士的思想历程,它是法兰西民族历史的时代精神。他使他走出了平凡的浪漫神话的现实批判。我的字典被定义为“伟大的雨果”。狄更斯以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乐观豁达的精神态度,在创作中更注重对小人 —10— 物的关注。《大卫·科波菲尔》重点体现出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经历历程,大卫在体现过大苦大难后终于尝到了人间幸福和温他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反映了狄更斯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大卫·科波菲尔就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狄更斯的小说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内容是基于人道主义的观点作为起点,揭露资产阶级罗马丑陋的灵魂,反映被压迫人民的悲惨命运,同时赞美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狄更斯对穷人的高贵野蛮,但也对穷人阶级贵族的暴行。所有的暴行,在他看来,不符合人道主义的理想,这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理想的狄更斯,类之间的相互宽恕与和解,因此,在《双城记》中狄更斯创造了三种类型的人物。类别是城市蒙特先生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是“压迫”,与狄更斯大力的对象。另一种是将石头夫妇,比如革命群众。他们的形象已经扭曲了自己失控。例如德法奇的妻子戴安娜,她出生在农民,侮辱,迫害的封建贵族的仇恨,狄更斯深切同情她的不幸,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在革命之前和之后,优秀的人才和非凡的领导能力;但是当革命发展失控,狄更斯的钢笔,她形容为狭窄的复仇者。特别是当她的医生袭击无辜的露西和小露西时,更显的血淋淋的事实。
最后,她死在他的枪,狄更斯通过这个情节设计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消极态度的性格。第三类是理想化的形象,以及狄更斯选择发言人他的人道主义理想。这些人是解决社会矛盾,人类克服仇恨,包括演讲、父亲和女儿,达卡车和卡尔顿,等。煤泥、医生是侯爵的弟弟可能造成的破坏侯爵兄弟以极大的仇恨,但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放弃不和老仇恨;·代尔纳是侯爵兄弟的儿子和侄子,但恨罪恶,并谴责家庭自愿放弃标题和属性,决心“罪”自己的行动。这个角色的交相辉映,一个是贵族暴政的受害者,宽容为怀孕,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其中,作为女儿和妻子的露西。在爱的债券,它们形成一个相互理解、情感和谐幸福的家庭。这就是作者的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立场设想暴力革命与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革命和人道主义协调的道路。同时,狄更斯也清楚地了解简单的类,它并不足以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更不足以解决矛盾尖锐对面的两个类之间的仇恨。为此,狄更斯提出一种近似 —11— 的人道主义思想-爱,宗教信仰和图的字符在卡尔顿为爱而死。这个人物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小说写的是从容的能力,重复引用新约福音的圣约翰:“和主说,我长大了,在我的生活中,我的信,甚至在死亡,将有生命,谁的生命,相信我永远不会死。”卡尔顿旨在彰显生命的仁爱。在狄更斯看来,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有达放弃高尚的地位,或演讲中医生的宽容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对上帝的绝对信仰。宗教,事实上,应该是《双城记》中最高的信仰。狄更斯,换句话说,认为所有的社会残酷来自缺乏信心。由于缺乏信心,无论是贵族还是穷,最终会变得残忍,没有理由。因此,狄更斯解决社会冲突,方式和最终归结为一个级别的信仰。现实的社会矛盾深刻细致的解剖,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终于到信仰,这是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因此,《双城记》和《九三年》都是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文学创作中,人性和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后经过认真的思考,创建工作。他们为不同的创作动机,在法国大革命的选择同时,选择自己的不同的观点,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世界观、溶解革命和人道主义这对矛盾中找到答案。结论
综上所述,这两人在人道主义思想上的差异,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狄更斯的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结构趋于稳定,社会矛盾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劳动冲突。因此,他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想通过一个理想的方式来调和这一矛盾。和法国革命和雨果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穷人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并赞扬了人民革命,所以雨果的人道主义赋予了一个美丽的愿望,对未来社会的积极的向往。虽然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却让人充满希望。本文通过对雨果和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双重特点分析,同时给出了其各自的作用影响,并希望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应该学会抛弃,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人道主义精神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
—12— 参考文献
[1]刘白.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8-92.[2]邱细平,朱祥.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演义与双重性[J].求索,2011,12:222-223+160.[3]孔维,魏彬彬,穆怀畅.是以德抱怨还是以恶治恶-谈狄更斯《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2:156-157.[4]张萦琪.试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5:18-19.[5]郝建设.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在《双城记》中的体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35.[6]赵炎秋.21世纪初中国狄更斯学术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6:125-133.[7]李文钰.狄更斯与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4,15:39-40.[8]杨晓宇.人性的永恒-狄更斯《雾都孤儿》与雨果《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比较[J].名作欣赏,2015,12:99-100.[9]赵炎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狄更斯学术史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37-144.[10]张和龙.狄更斯研究在中国(1904—2014)[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82-96.[11]杨婷凤.论老舍和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3:85-89.[12]郭文平.“谴责”和“幻想”-《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内涵解析[J].语文建设,2014,29:23-24.—13—
致 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得以完成的,老师对课题的选题、指导等各个环节都注入心血,在我的整个论文过程中给予全程的指导。老师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待人真诚、和蔼可亲,他的为人师表以及对科学一丝不苟的作风让我获益匪浅。老师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时刻关心我的学习、工作、生活,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此次毕业论文。在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指导老师致以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14—
第三篇:论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定稿)
试论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
作者:贾素群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道主义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新闻报道应当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人当作目的,关注人的生存和需求,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现人情美、人性美。
【关键词】 人道主义;哲学范畴;新闻报道;人;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 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文艺复兴前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作为一种思潮或思想体系,它是以个人为着眼点,主张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尊重个人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当做人看 1
待,而不是把人看做人的工具,在反封建中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①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宣言书。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人性论,其追求的社会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一、人道主义的概述
(一)人道主义的内涵
人道主义是指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概念,肯定人的权利或尊严的价值理论,以及倡导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的精神的道德原则。②简单地说,人道主义就是主张把人当作人看待,是善待一切人的思想体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哲学家对人道主义概念作了狭义和广义的区分,认为狭义的人道主义指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与研究哲学、伦理学、艺术和语文中古代文献相联系的世俗思潮和文化教育运动,其目标是按照古代的典范,创立一种摆脱教会权威的、建立在知识和理性基础上的对世界和对人的看法。它以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抗封建时代的教会独裁,以尘世的需要和情欲的论点对抗中世纪禁欲主义的道德观。它从一开始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广义的人道主义指社会思想中一种进步的观点或潮流,其主要内容包括:
1、提倡人的尊严,确认人是最高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2、重视人的现世幸福,确认满足和发展人具有的实在的尘世需要和才能;
3、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要求实现
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4、追求人类的完善,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真正人的关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哲学家一般把人道主义发展史划分三个阶段,即古代人道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其实质核心内容是指:重视人的价值,视人本身为最高的价值或尊严,视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幸福为最高价值;对己以合理的保护和提高,对人施之以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人道主义的原则
③人道主义的道德总原则:把人当人看与使人成为人。把人当人看,即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而把任何人都首先当作人来看待,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人道的广义的、浅层的、初级的总原则;使人成为人,即视人本身的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从而使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人,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人道的狭义的、深层的、高级的总原则。其主要包括:理性价值、自由探索的价值、个人尊严的价值、道德平等、自由理想、宗教怀疑主义价值、伦理的本质和来源。事实上这些原则都是围绕人的特质来定义的,它主张尊重人表达其信仰的权利,无论这种信仰多么的不入流,都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压制;主张人是高贵的,是有尊严的;主张反对一切基于种族、信仰、性别、宗教、年龄、国别等的歧视;主张捍卫自由的理想,捍卫人的基本安全、自由以及追求自由的权利;主张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不是去寻求超自然的救世主;主张对伦理价值以客观 的态度,不断培育人类自身的智慧和理性,也更利于人类智识的进步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下的新中国赋予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一)毛泽东同志赋予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其中,毛泽东同志大气磅礴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英勇善战为民族和人类谋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意识到民主的重要意义。
(二)邓小平同志赋予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
学体系。邓小平同志虽然并没有对人道主义做出非常明确的定义,但是从其提出的理论以及他的事迹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其人道主义思想。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依然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此壮举深深地震撼着千千万万的人的心,牵动着千千万万的人的情,唤起了千千万万的人的义。小平壮举的人文思想意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行动的旗帜,它对人类人道和平进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江泽民同志赋予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特别是最后一点,很明确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充分证明了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思想。
(四)胡锦涛同志赋予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
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⑤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上述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内涵,重视人的价值,视人本身为最高的价值或尊严,视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幸福为最高价值,充分保证和维护人们的利益。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道主义赋予的新内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还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事实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一种自救,在国家财政赤字、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群众温饱难以解决、科学技术落后的这样一种背景下实行的。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
高,科教水平也充分得到提高,国力逐渐强盛,重视民主法制。事实上我国的这些举措,虽然也没有明确指出人道主义,但是,我国对人民群众自由权利、生存状态的重视,尊重人民自由言论、倡导民主法治等等,这其实也是我们国家对人道精神的另一种诠释。
三、新闻报道中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把人当人看,不要把典型人物塑造成“超人”、“完人”,要有真实的人性美。
新华社记者朱玉撰写的一篇通讯《警察任长霞》,这篇通讯文字不露半点悲伤,也并没有完全将任长霞展现的完美无缺,却能让读的人几次落泪。朱玉撰写任长霞,风格是站在旁边,不动声色地介绍,就像旧时说书,说的人语气平静,听的人心情激昂。她先采访任长霞的同事,了解她的喜好、家庭、事迹、读任长霞爱读的书籍,感受她的精神,以一个同龄人的心理去理解任长霞,了解她的生活以及精神,塑造一个真实、立体的任长霞,体现真实的人性美,而不是一味的吹嘘,这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任长霞这一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也正是朱玉笔下这样一真实的人物,受到受众的敬佩和赞赏,被受众深切感知。
(二)社会救助报道不要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要尊重受助对象的家庭隐私与人格尊严,要有平等的人情美。
在社会生活中,人道主义其实就是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
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那么,在“博爱主义”与“慈善行为”上,我们又应该怎么样更好的使人道主义得以体现,而不是伤害被救助者的自尊心或其他呢?要是我们一味的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那么,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帮助到更多的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他们。因此,新闻报道中社会救助性报道,我们不能带着那种优越感,我们要尊重被救助对象的隐私和人格尊严,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人道主义,同样这也是一种平等的人情美。
(三)有关悲剧事件的报道,记者既不能放弃,又要在其中展示出自己的同情心。
有关悲剧事件的报道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基本的事实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在采访中体现出记者的人性,要通过报道在受众和遭受悲剧的人之间建立一条感情的纽带——同情。摄影记者徐祺徕的作品《给妻子最后的尊严》,该作品最初的文字说明是:“一个男人用一辆摩托车载上了他在地震中失去的妻子。”这张照片中,男子吴加芳用绳子将自己在“5.12”中丧生的妻子捆在自己背上,骑着摩托车带妻子回家的情景。这张照片最初发表在一份英国的报纸上,逐渐从国外媒体传入国内,这迅速引起了众多国内媒体的重视,对吴加芳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轰炸式的报道,“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嫁人就嫁吴加芳”等说法也应运而生,并越传越广。最早发表这张照片的图注以及英国报纸的标题都只是客观反映了这张图而已,一个男人,一辆摩托车,背上妻子残骸呈现着人的姿态,照片是抓拍的,是事实存在的,这样一张照片,这样淳朴、真实的情感,完完全全的展现了人情美、人性美的
一面。这本是一个悲剧的事件,却让所有受众都看见人最善良、美好的一面,这一温馨的画面时时刻刻印在受众心里,让大家在悲剧中看见希望,看见新生。
四、如何更好地在新闻报道中实现人道主义
(一)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改变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平民意识,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重视每一个人的生存意义。
新闻是对“重要事实”的报道,多年来,我们对此的理解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偏差,总认为新闻报道的是“重要事实”,我们只要能把握好说清楚事情的五个“W”,就算是一条合格的新闻,殊不知这其实只是新闻报道的初步要求。我们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哪怕即便是地震、火山爆发这类自然灾难,也是因为它们正在或将会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而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而成为新闻事件的。不错,新闻是对重要事实的报道,但重心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更何况新闻最终是给“人”看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切文学都是人学。⑥如果从哲学层面上,我们也完全可以讲,一切新闻也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因此,新闻向“以人为本”的回归,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让我们的新闻主动去注重人、贴近人、关照人、关心人,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理应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而作为时下最受关注也是最主
要的大众传媒,电视新闻报道中关注的“人”,自然就是“广大群众”,是社会上最普通的广大老百姓。他们既是电视新闻最大的受众,也是我们电视新闻报道中首先应关注的对象。我们的新闻是做给他们看的,我们的新闻也应该把镜头对准他们,努力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与情感变迁,淡化灌输,淡化说教,在平民化的亲切与平视中实现启发、引导、教育整合功能,开始真正“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对新闻题材的选择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上,作为新闻媒体,我们就必须站在最广大观众的立场上,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去关心“绝大多数观众所需要或感兴趣的问题”,老百姓如何关注社会环境,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又如何去追求新的生活目标,实现人生理想,完成自我超越,就成了我们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新闻报道中体现人道主义,就要贴近百姓情感,表现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情趣,担负起新时期道德传承与构建的责任,让电视新闻栏目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一切新闻都是“人”的新闻,新闻事件是必须有人参与其中的,新闻也是做给人看的,而且它终究要以对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效应为其衡量质量高低的标准。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强化受众意识,体现人道主义,除了对老百姓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还应更多地去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的命运和人的价值,去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之间各种矛盾冲突,真实记录人们实现某种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过程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道德传统的嬗变,人与人之
间各种关系的不断调整,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新定位,人生中会不断地出现一个个十字路口,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个个真空。
(三)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人道主义,一些操作层面和思想层面上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有许多新闻虽然将镜头对准了芸芸众生,但却缺乏对人本身应有的尊重和关心。比如,一家地方媒体在报道扶贫助学时有这样的镜头,一位三岁时就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在得到社会的救助而背上新书包走进课堂时,新闻记者要求孩子拿着已逝父母的照片谈感想,记者一再追问“你想爸爸妈妈吗?”孩子却显得不知所措。为了所谓的效应而漠视孩子的感情脆弱,这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理解。再比如一些灾难性的报道中,记者在现场往往首先问死了几个人,追求的是画面的刺激性,报道的轰动效应,而对那些受难者,他们的亲人所承受的不幸与痛苦,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对于世人的警示,却往往不作为报道的焦点与重点。这实际上反映的是新闻从业人员人文意识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⑦ 人道主义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人类的一切活动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新闻工作,尤其是灾难性的新闻报道更应当时时发扬人文精神,处处体现人性关注。比如,有些节目在报道交通事故时,记者往往非常重视事故的损失,喜欢渲染事故的严重性。其实,记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给交通部门提个醒,为降低事故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还有些记者在报道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时,为了表现媒体对普通家庭的关注,故意渲
染这个家庭的痛苦,对孩子的行为原因缺乏足够的探究,更不会考虑报道是不是会对问题孩子心灵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报道开始时会吸引人,但久了就会让观众产生反感。电视新闻节目是社会的良心,必须反映社会,关注社会,由表及里,透视本质真实,不能仅仅停留在描述外在的真实,而忽略或规避了内在的、本质的真实。一句话,人文关怀意味着媒体应充分考虑和顾及相关人士的情感,尤其在涉及到人的隐私等问题时,媒体更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引导人和教育人,而且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人,那么作为新闻报道所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必将会得到受众更多的支持、理解和包容,使我们的媒体肩负起社会的使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04版
[2] 中国社会主义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 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人民出版社 1984版
[4] 钱淦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施洪甲,张英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裴德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路径依赖》,安徽教育 2008-12版P220-P229 [7] 陈华:《走向文化自觉》,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P187-P192
第四篇:论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
[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陶渊明先儒后道,由儒人道。李长之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儒家而进入道家”的。陈寅恪先生认为:“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人自然为一体。”“渊明之为人实外儒内道,舍释迦而尊天师者也。”同时陶渊明糅合了当时流行的玄学,形成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玄学家认为,“自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治世原则。阅读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是陶渊明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
一、委运于自然造化——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陶渊明重视实际的人生,认为肉体成仙说不足为凭,人总是要死的,“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其四)。万物终归于空,成仙之说实为荒诞。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有生必有死,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传说中的神仙却无一存在:“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既然如此,最现实的就是享受恬静、自适的生活:“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饮酒可断绝各种杂念,甚至忘掉上天,这是因为“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听任自然,不矫情,享受生前实际的人生生活。郭象注《庄子·太宗师》说:“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既然活着已经得到了善,那么死后也可以称善,又何必去追求善呢?“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他鄙弃身后之名,而注重实际优游的人生,体现的是玄学的思想特征。
陶渊明认为形神相依,形灭神亡,否定佛教的形灭神不灭的生死观。《形影神并序》中“形”之念身,“影”之念名,都可以归结为“恋生”,而“形”与“影”现实忧惧的背后,则是对死亡的焦虑。惧怕死亡,而使神为物累,都违背了自然之性、自然之理。如何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呢? 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追逐功名,耽溺于任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或喜或惧,都会对自然与生命造成伤害。只有“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委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坦然地拥抱生活,淡然地迎接死亡。这是他委运自然、随顺自然的开放、通达的生死观。
二、应物而不累于物——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从不同角度、层面上充分肯定了玄学的依循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和人生生活的观念。弃官返乡,不为荣名所系,其原因是涵养自己本真之性,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名声,即:“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人生很难活百岁,岁月又催人老,如不放弃贫富贵贱的迂腐想法,去追逐荣华名利,一旦身殁,皆随之而去,深为可惜。“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五)。生命既然如此短暂,那就应该充分享受它,让它充满欢声笑语,“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十二首》其一)。贵身尚生,就是要区别身内身外,就是要重视生命,重视生活,这就是生存的意义。他的《形影神并序》中,“形”焦虑的是“身没”,“影”焦虑的却是“名尽”,“影”劝告“形”:不要为了“身”之畅快而任放(竹林名士的追求),冷却了对“名”的热情。“立善”可以精神不朽,这是济世之志、功名之念,是名教的要求。“神(自然之道)”主张委运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消释了“形”与“影”的世俗情怀,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本身就是极大的幸福,就是享乐和满足自身,何必还要有求于其它呢? [!--empirenews.page--] 人在三才之中最灵智,陶渊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没有去追求声色犬马、耳目口腹的感官享受。张湛继承郭象的“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的个性人格思想,发展了物质享乐的一面,鼓励及时行乐:“夫生者,一气之暂聚,一物之暂灵。暂聚者终散,暂灵者归虚。而好逸恶劳,物之常性。故当生之所乐,厚味、美服、好色、音声而已耳。”(《列子·杨朱》注)而归居茅屋“养真”的陶渊明,对物质的态度是“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时运并序》)。他不为物欲、情欲所缨,是因为他“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
既然人是三才中最灵智的,除了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外,必然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真实、简淡干净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生活:“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此幽居。”(《答庞参军并序》)“我唱尔言得,洒中适何多。”(《蜡日》)“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躬耕之余,喜欢读书、抚琴、饮酒,欣赏大自然美景,并乐于此,安于此,怡然自适。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是不易学的。“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他身上确实体现了难得的“自然”。荣祖肇先生说:“他是很能欣赏自然,服从自然,以及放纵自己身心于自然的陶醉中的。”又说:“他自己放纵性情,有时只求个性的适合,决不顾社会的礼教,以及他人批评。” 真正欢乐自适逍遥的人生,最终是要追求实现精神心灵的彻底解放,要遗“形”取“神”。而遗“形”取“神”,便要心地闲静虚一,不以物务营心,应物而不累于物,不以物质累形,不以形体累心。这正是玄学人士所希冀憧憬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行为的理论准则。[1][2]下一页
三、质性自然——陶渊明退隐归耕的意义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魏晋变易充满篡乱的时代,“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他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为了回归本性(性本爱丘山),故退隐。但是,他退隐的原因是对上古贤德之君羲皇、神农、炎帝之后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他认办“三五道邈,淳风日尽”(《扇上画赞》),“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十)。真淳、朴素的世风不见了,真正的怀德之人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并序》),他于是退隐回归了。
他退隐的动机,身处“大伪斯兴”的时代,虽无力移风易俗,但能做到不同流合污,不把自己人格丧失掉,这就是他弃官的最主要的动机。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道丧向千载”(《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他奉劝诸位好友,“从我颍水滨”,随我像许由一样隐居颍水之滨。身处如此时代,他怀念上古的淳朴和三代的太平,认为那是真正人性的世道:“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赠羊长史并序》)“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并序》)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即“桃花源”似的社会。王弼认为上德社会是从宇宙本体“无”中生出的混沌状态。这样的社会一切都处于“朴”、“真”之中,也就是在纯粹的“因物自然”中。由此而来,陶渊明认为,上古之时人民最淳朴、最合真性:“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他(陶渊明)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和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empirenews.page--] 陶渊明对黑暗虚伪的世道、人事有其极清醒的认识,因此在退隐中,能忍受饥寒劳苦,总不改其初衷。“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其五)。他忧惧的不是饥寒,而是“道(自然)”是否取胜?如果“道”取胜,则笑逐颜开。有“志于道”,所以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隐居已非个人行为,实际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一种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不承认现实政权的合法性。
陶渊明退隐躬耕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的躬耕劳动也具有蔑弃儒家名教的意义。“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以耦而耕的长沮、桀溺白况,这分明是要走“小人”樊迟学稼的道路。他躬耕南山,对“樊笼”与“自然”两种环境中的不同人际关系有着深切的体会。“误落尘网中”的诗人,“但畏人我欺”(《拟古九首》其六),“世俗久相欺”(《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二)。躬耕南山之后,则是“闻多素心人(《移居二首》其一)。与“素心人”之间的交往,既无豪门的矫情与造作,更无官场上的欺诈与冷漠,有的只是村舍里的质朴、纯真,一切归于自然。与他们相交往来的是:“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其二)而他们“言笑”的话题,也与其生存状况密切相关,“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五首》其二)。这种山中农民的淡泊淳朴,恰与诗人的自然之本性相契合,他追求的正是这种纯真自得的精神境界。葛晓音先生说:“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
四、对“诗言志”的反叛——陶渊明的创作态度
陶渊明改变功利的创作观念,一变而为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诗歌由“言志”向“缘情”的转变,这便是“通悦”。“通悦”,在内容上表现为“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在形式上则表现为“想怎样说便怎样说”。建安文学“通悦”的实质是摆脱旧传统、旧教条的束缚,是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解放。以诗而言,“通悦”的核心是把诗歌从儒家的“诗言志”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变成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更便于抒发感情即“缘情”的工具。很明显,陶渊明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受“通悦”的影响很深。
陶渊明的这种创作态度是以他的人生态度为根底的。他只是享受生生之趣,追求精神自适自娱,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审美的人生境界。陈顺智说:“审美人生观则以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平凡事件和行动过程之中,只要能实现其心胸解放、精神自适即可,所以并不追逐目的,只是注重过程、事件是否合乎其审美的、悦性娱情的原则,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就是‘称心’,‘称心固为好’,用嵇康的话说就是‘足意’、‘称情’„„就是要‘抱朴守真’、‘抱朴守静’。”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又在该文“赞”中说:“酣觞赋诗,以乐其志。”在《饮酒二十首并序》的“序”中,更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empirenews.page--] 与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相应,陶渊明对文学也持一种欣赏态度。《移居二首》(其一)是表现这种态度的典型:很高兴与“素人”为邻,与他们相处,最主要的是有共同的语言,能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即以一种审美态度来探讨“疑义”,绝非烦琐考论,仅此而已。他还将“言意之辨”用于文学欣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读书只在领会要旨,不必拘泥于文句,不必拘泥于形象。陶渊明读书不愿作理性思考,却是一种玄学似的以意会之,得意忘言,这无疑是最符合文学作品的欣赏态度的。
第五篇:浅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浅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 要: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思想和着作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重点介绍其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借以深入对鲁迅的认识。
关键词:鲁迅 小说 蒙昧 人道主义思想
一、人道主义先驱——鲁迅先生
人道主义是探讨和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种伦理思想。人道主义最初产生于西欧的文艺复兴时代,是反对封建教会及其意识形态的一种进步文化运动。他开始于十四世纪初的意大利,以后传播到德国、荷兰、法国、英国。人道主义者提出人的世俗权利同虚伪的宗教禁欲主义对立,提出理性认识同所谓的神学对立。他们着名的口号是:“我是人,一切属于人的东西我都能掌握。”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曾经大力提倡和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运动中,一开始,人道主义就成了一面鲜明的旗帜;跟着,以人道主义为内容的文学,“人的文学”等等主张和口号就被认真地提到议事日程上。从此,人道主义这一思想,无论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全部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别作家的创作实践中,始终是一个值得加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现象或课题。鲁迅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先生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个伟大的叛逆者和启蒙主义者;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知识分子—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伟大先驱。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思想和着作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毛泽东曾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不仅如此,鲁迅还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二、人道主义思想在鲁迅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1918年5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创作小说《狂人日记》,显示了其文学革命的实绩,初步奠定了我国文学现代化的基础。小说《狂人日记》以饱蘸愤怒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非人生活”图画,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吃人”现象,抨击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他期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吃人者”的理想社会,一个“真的人”的社会。他发出“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声,这是人道主义的呼声。《狂人日记》可以说是一篇人道主义的宣言,以人道主义为本来表现这种不幸的人生社会问题。首先,对社会“吃人”的看法,基本上认为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吃人者,惟有“我”和狼子村的的“大恶人”等是被吃的。吃人者既有“赵贵翁”“古久先生”“娘老子”又有“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门占了妻子的”;既有“那个女人”“狼子村的佃户”又有那庸医“老头子”“大哥”以及“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个不相识的人”等,他们的“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小说的艺术描写显示出作者主要是以对“人”是行“人道”还是施“兽道”为标准,来观察、认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恰恰是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所统治的社会是“灭人欲”“毁人性”的,不仅统治阶级成了吃人者,就是被统治阶级里的一些人也因不“人道”的礼教毒化而成了吃人者的帮手。凡是吃人者,大都是背离人道而走兽道鬼道;凡被吃者,大都深蒙“非人生活”的苦难。作者对前者一律加以痛斥,对后者统统予以关切。《狂人日记》着重以这种笼统的人道观点,描写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将“人”划为“被吃者”和“吃人者”两层。这既表现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性,又表现出阶级关系模糊的局限性,正是人道主义固有的两面性的具体反映。其次,《狂人日记》对家庭“吃人”的看法,同样以“人道”为准绳,分为“吃人者”和“被吃者”。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大哥”是吃人者,具有民主要求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则是被吃者。家族制度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是吃人社会的缩影。小说以家族为轴心,构成一张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欲吃狂人这类少数人的罗网。这张罗网,是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以人道主义观点洞察五四前夕中国黑暗****的封建社会所结织的吃人、劫掠、残杀、人身买卖、生殖崇拜、灵学、一夫多妻等的蛮人文化的罗网。《狂人日记》所创造的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正是这种“中国社会”的典型,而造成这种“吃人”的社会现实,根系在背人道而行兽道的蛮人文化。狂人针对作为家族代表、吃人礼教的维护者的“大哥”,对他吃人罪行的揭露,显示了以“人道”反“吃人之道”的巨大思想威力。狂人对大哥的假慈悲的虚伪性、何先生笑里藏刀的阴险性、“今天天气很好”者含含糊糊的卑鄙性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对罩着伪善外衣的“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也揭露得淋漓尽致,可见这种人道主义在五四时期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进步性。
同样在鲁迅的其他一些小说中也体现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正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塑造了阿Q这个不仅没有“人”的地位,没有“人”的尊严,甚至“生存”和“温饱”的基本****都被剥夺了,最后连生命也被剥夺了的“人物”形象,有力地抨击了那个“不把人当人”的封建社会,为被剥夺了“人”的一切权利甚至生命,还得不到丝毫同情的阿Q这样的人提出了热切的申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正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明天》《祝福》《离婚》《伤逝》被称作是鲁迅先生描写旧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几个系列篇。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从不同侧面作了深刻的揭露,对被压迫、被侮辱,甚至被“吃掉的”劳动妇女寄予深切的同情。鲁迅先生坚决反对残害妇女的“贞节”、“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道德观念,并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他还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要求人类都享受正当的幸福,应该有爱情,这些论点都表明了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一件小事》歌颂了一个人力车夫的伟大人格,其所包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又远远超越了当时通行的对人力车夫的痛苦生活仅仅表示一点同情的人道主义。鲁迅对那些善良正直而又命运多舛,穷困潦倒,不得不去干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情如吕纬甫者(《在酒楼上》),或是逆来顺受,不得不“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如魏连殳者(《孤独者》)等类型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给予了热切的关注。
祥林嫂悲惨地死去时,“天地圣众”在“歆享了牲醴和香烟”之后,正在“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我”在参加了“孤独者”魏连殳的大殓后出来时,耳朵里似乎听到了“受伤的狼”“在深夜的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两种情调完全不同的描写,本质上同样是对旧社会反人道的有力控诉。在《伤逝》中,鲁迅对青年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争取人格独立、婚姻自由而斗争的勇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子君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涓生个人主义的思想实质分别给予恰如其分的批判。这也表明了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性。
三、战斗的人道主义者
鲁迅的人道主义具有时代特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因为古老的中国在长期的内忧外患侵袭之下,广大人民群众已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深重的苦难迫使人们不能再按老样子生活下去。这种为变革现实的悲惨处境而斗争的愿望,自然而然反映到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中来。所以鲁迅对旧社会被损害被侮辱的人们给予了无限的同情,而且把剥削人压迫人的反动统治者及其帮凶视为不共戴天之敌。在鲁迅的作品中,没有十九世纪古典文学中那样既憎恶上层社会的****又惋惜它的没落,既同情贫苦人民的不幸又不愿他们反抗的的矛盾情绪。他之憎恶本阶级,是“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如果我们从具体历史条件来看鲁迅的人道主义,特别是它所赋予的战斗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鲁迅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他前期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也属于资产阶级性质,但是,又有着他自己的特点。鲁迅的人道主义一开始就同这种抽象的“爱”、爱一切人乃至爱仇敌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别。在他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宣传过阶级调和论和无条件的和平。恰恰相反,他有“热烈的爱”,也有“热烈的恨”,这种正义的爱与憎在他的胸中形成嫉恶如仇的怒火。他想把旧社会一切丑恶的、有害的东西彻底烧毁,因此他对阻碍这一切行动的敌人展开了坚韧的斗争。鲁迅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表明他是战斗的人道主义者。
参考文献:
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鲁迅研究》编辑部编.鲁迅研究(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罗慧生.鲁迅与许寿裳[M].杭州:人民出版社,1982.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齐一.鲁迅思想探索[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袁良骏.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M].北京出版社,1980.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郑州:汤南人民出版社,1994.(牟玉珍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 56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