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时间:2019-05-12 20:4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第一篇: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宗教文化与翻译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English as an English Variant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10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Beauty” Principle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生态视角下《红楼梦》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当诗意邂逅商业---解读中英诗型广告意境之美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论报刊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

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从生态和消费的角度解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思想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Family Values in Desperate Housewives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Light of Chinese Brand Names Translation 45 道德与归属地的一致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空间维度分析

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Charlotte Bronte’s Concept of Marriage--Comment on Jane Eyre from angle of true love 48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50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

论安东尼• 特罗洛普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巴赛特的最后纪事》为例

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政治困惑分析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中西方创世神话文化的比较

英语“名词 +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

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On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Oval Portrait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87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浴火凤凰——美国黑人作家眼中的黑人生活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91 英汉“批评”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分析

《麦克白》的独白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

《爱玛》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人物分析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浅析中西饮食隐含的文化差异及其中式菜肴名称翻译策略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探究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

On the Death of Francis Macomber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The Contrast between Carrie’s “Fall” and “Rise”

对《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尝试性分析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

Strategi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从人文主义角度解读《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Customs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从精神分析和人格面具理论看“我”和吕蓓卡的对立统一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150 An Analysis of Huckleberry Finn’s Personality

151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152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圣经原型解读

153 中西方茶文化映衬的文化差异

154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155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156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157 骑士精神与时代精神:论《苹果树》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与对话

158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159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160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161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

162 中西方关于萨达姆之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163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64 An Analysi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165 《夜色温柔》男主人公迪克的精神变化研究

166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

16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

168 浅析《不存在的人》中主人公的觉醒

169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170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171 《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

172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173 论《在另一个国度里》中的象征主义

174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175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176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

177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178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

179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意象传递研究

180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181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182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183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

184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185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

186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187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

188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

189 从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0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191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192 论中庸观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193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194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95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96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197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

198 东西方生命观的交融--《春江花月夜》与《再回湖畔》的比较研究

199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

200 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第二篇:论英国清教运动的性质(定稿)

论英国清教运动的性质

赵虹(讲师,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提 要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关键词 清教运动 思想运动

17世纪40年代,在西欧爆发了一场具有世界影响的划时代变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革命是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开始的,这便是清教运动。

清教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清教与国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不是一场纯意义上的宗教运动,它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信仰和传播清教对抗国教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动员其它阶层和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清教运动的这一性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一、清教运动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革命前的英国,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和农业中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迅速增加,不仅有分散的手工工场,而且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有的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不仅在被称为英国民族工业的呢绒业中出现了手工工场,而且在一些新兴工业如采煤、冶铁、火药、玻璃、肥皂、制糖、造纸、纺织和棉织业等部门,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也逐渐发展起来。商业金融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则更为迅速。各种商业贸易公司的成立和经营积累了大量的资金。1568年开设的伦敦交易所不仅在英国,就是在欧洲的金融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便使处于欧洲边陲的英国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从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农村中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总成就,超过了欧洲各国。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在经济上的实力日益壮大。然而,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封建专制的严重阻碍和种种限制。如骑士领地制度和各种横征暴敛等。这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上升。

最终,新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摆脱封建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迫切希望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为本阶级服务的统治。这便是一场变革或革命的要求。然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但要推翻近千年来形成的国王、封建贵族和教会三位一体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仅靠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对反动的封建统治不满的各阶级和各阶层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道进行斗争,才有可能变理想为现实。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为本阶级服务的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阐明自己的主张,来动员一切力量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17世纪英国意识形态的现状决定了这场思想运动的形式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圣经》具有法律的效力。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加强神学统治。还设立了异端法庭,仅在西班牙一国的异端法庭,先后判罪的异端分子多达38万人。〔2〕为了巩固神权统治,教会把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神学是教会的中心,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科学必须服从神学„„。

尽管到了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这时的英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可以说刚刚开始脱离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深受宗教的影响。国王查理一世曾经说过:“在和平时期,人们是由教会的布道坛统治的。”〔3〕所以,当时的社会各阶级或阶层,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要求,往往都只有从现有的意识形态——宗教中去寻求思想武器,以便自己的主张和要求易于被接受。这就是英国革命前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现状之一。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又一现实是,英国资产阶级虽已形成,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还只能把它的思想披上中世纪唯一的意识形态体系——基督教的外衣。

基于上述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现状,不难看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想鼓动一切反封建的阶级和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而斗争,就只有求助于宗教,利用传统的信教方式来达到目的。

革命前的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它是英国封建统治者巩固和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专制王权的精神工具。国教的高级神职人员要由国王任命或批准,效忠于国王的神职人员对教徒的思想行为实行严密的监督,教堂讲坛宣传的是维护封建王权的思想,教会法庭对稍有反对封建王朝或教会的嫌疑的人都严格镇压。其它一切教派均无合法地位,并被视为“异端”而残酷镇压。同时,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国教上层僧侣,本身就是大封建主,他们霸占着大片的土地从事封建剥削,这种与封建统治完全融合的宗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仅不能利用其来反对封建制度,相反,要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反对英国国教。

基于上述现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眼光放在与国教对立的清教这宗教派别上,寄予它革命的使命。

三、清教的教义恰好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它阶层的利益

16世纪60年代,瑞士的加尔文教传入英国。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一些不遵从国教的信徒,被称为“不从国教者。”这些人便是最早的清教徒。他们中的多数人主张教会独立,摆脱国王的控制,并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国教组织、教义和仪式作彻底改造。〔4 〕由于他们主张“纯洁”教会,从教会内部清除天主教的影响,故称“清教徒”,他们以教会内部反对派的面貌出现要求改革教会。

清教的教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主要内容是,接受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主张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国教组织进行彻底改造。

清教徒一开始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利用大学讲坛和布道方式宣扬自己的这一主张。他们认为人们无论做什么职业,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表现出成绩,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假如他是一个实业家,他的买卖做得越成功就越易成为选民。

清教徒要求简化并改组教会组织,反对国王为教会的首脑,反对主教制,主张建立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清教徒从1572年便向国会要求改组教会,废除主教制代之以教徒选出的上层教徒治理教会。〔5 〕如清教的著名领袖托马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1537—1603)1569年在剑桥大学任教时就鼓吹每一教区委任长老执行教规,牧师由会众选举,废除大主教、副主教等教职,一切教牧人员本职上地位平等。〔6〕这便是后来清教中一重要派别——长老派的主张。再如到16世纪末,清教徒中的另一些人提出了更激进的主张。要求各个地区教会,每个教堂独立自主,不设教务行政上各级总机构,各教堂由教徒群众共同管理,以民主的方式选聘牧师领导礼拜和布道;在教义上主张教徒可以自由解释《圣经》,各教区可以自行决定礼仪等。〔7 〕这即是后来清教运动另一重要派别——独立派的主张。而长老派和独立派日后都成为革命中的二个主要政治派别。关于教会组织制度的斗争在1588年达到高潮。〔8〕

清教徒要求改组教会的这些主张,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正如恩格斯所说:“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不能够仍然属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9〕

清教上述宗教思想,不仅曲折地把资产阶级从事的工商业活动神圣化,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曲折地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切正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治、经济利益以宗教的形式在思想上的反映,深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和拥护。

清教教义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建立纯洁的教会,主张过简朴的生活。

清教徒对国教中保留大量的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十分不满,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十分繁杂。而每一种宗教活动都成为主教、神甫剥削收入的来源。清教徒要求从“崇拜仪式中清除那些他们认为是罗马教会迷信的残余。”〔10〕他们指责国教是“一片腐败”,要求“纯洁”“净化”教会。要求精简宗教仪式,取消教堂中华丽的装饰品、圣货、祭坛、彩色玻璃和大风琴音乐等。〔11〕他们认为凡是在《圣经》中找不到根据的崇拜仪式都是对上帝威严的侮辱。〔12〕他们反对牧师着制服,“认为这将在群众心目中永远造成牧师是具有特殊权力的属灵阶层这一印象,这与一切信徒皆有教牧人员职能的观念抵触”;〔13〕他们反对跪领圣餐,“认为这意味着面临在瓶酒中的物质身体表示崇拜;”〔14〕等等。清教的这一主张最早正式反映在1563年,这一年,在坎特伯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礼仪的《六条款》〔15〕,这是清教徒第一次公开提出自己这方面的主张。尽管这次要求改革的尝试以一票之差失败了,〔16〕但清教徒在这方面的斗争并未停止,相反,采取了以实际行动具体实施的方式来进行斗争。许多清教徒开始采用较简单的崇拜仪式,并进一步主张过简朴的生活。

清教徒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在伦敦发表演说,猛烈抨击罗马天主教的习惯和仪式。他们以各种形式反抗国教中天主教仪式,散发反对国教教会的小册子和文章〔17〕,许多清教徒着较简朴的礼服。

清教关于建立纯洁教会,过简朴生活的思想和行动,一方面抨击了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对教会种种剥削的不满,得到广大手工业者、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拥护。正因为如此,清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16世纪80年代,清教徒的数目迅速增加。在英格兰,清教徒纷纷脱离国教,建立不受国王控制的宗教组织。〔18〕

由此可见,清教的教义不仅仅反映了新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它对封建统治阶级不满的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很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正是因为这样,清教产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利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主张,用它来号召和组织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以达到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结果,清教的传播非常迅速。革命前的英国,不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是广大城乡小生产者、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大多信仰清教,使信仰和传播清教在英国成为一场非常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

可见,清教运动是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和清教特定教义的必然产物。它担负起了宣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主张,鼓动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重任,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资产阶级的思想舆论运动。

当然,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抛开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治思想战线上同封建势力作战,涌现出了托马斯、霍布士、约翰·密尔顿、约翰·洛克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此以后,资产阶级便有了为本阶级服务的思想武器,而不必再借用宗教形式了。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231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朱森溥、陈麟书著《世界七大宗教》15 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3〕蒋孟庭主编《英国史》335 —336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11〕〔13〕马超群著《基督教二千年》186页、187页、186页、18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5〕〔8〕杨真著《基督教史纲》上册,396页、396页,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版。

〔6〕〔10〕〔12〕〔13〕〔14〕〔16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会史》(中译本)511页、510页、511页、510页、510页、5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391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5〕

一、除礼拜日及主要的基督纪念日仍为圣日外,取消其它宗教节日。

二、在所有教堂中,牧师在公共祈祷时,清晰诵读指定的圣典,使所有听众都能听清并受到教诲。

三、取消洗礼时,在受洗孩子前额上画十字的仪式。

四、由于许多领圣餐者年老、病弱及其它原因不能跪接圣餐,各区主教有权自行决定是否跪领圣餐。

五、牧师在行圣礼时着白法衣,不行圣礼时,只要服饰得体即可。

六、取消教堂的风琴。

〔17〕郭振铎主编《宗教改革史纲》348页、34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篇:论万隆会议中周恩来外交思想

周恩来外交智慧

班级

学生

完成学号:姓名:时间: 论文073412156周开放2013年12月2日

论万隆会议中周恩来外交思想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开拓者,他以决策者、指挥者、实践者的身份,成为举世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参与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并亲自实践或者直接指挥了所有的重大外交行动;他重视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最全面、最杰出的贡献。

为了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万隆亚

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亚非万隆会议。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大型代表团。积极参与这个重大的国际会议,争取改变自身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会议中的周恩来展示了大智大勇、顾全大局的气度、非凡的领袖魅力。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求同存异的和谐外交精神,为新中国赢得了朋友,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岁月后求同存异的和谐思想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万隆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公报共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个方面的内容。

一、求同存异,大力推进新中国的和平外交

数千年来中国的“和为贵”思想,强调和的境界是“和而不同”,孔子主张“和而不同” 是儒家重要的伦理原则,《论语·子路》载文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要“求同存异”。和谐理论更是植根于厚重悠远的中华文明,贯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早期中华文明以及道家、儒家、佛家思想的核心要旨。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字,《左传·襄公十年》有文称“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管子·兵法第十七》有文“和合故能谐”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华文明的积淀下,早在几千年前体现和谐理论的求同存异的思想就已经出现萌芽。

正是由于求同存异的思想逐步形成,世界发展趋势的变化,周恩来同志顺应

历史发展的潮流成为了求同存异和谐外交的倡导者。

浓缩古人的思想,创新自己的见解。周恩来作为求同存异和谐外交的倡导者,不断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深化完善求同存异的思想。抗战时期与周恩来一起在大后方搞统战工作的夏衍曾回忆道:抗战时期在重庆曾与一些民主人士看法不一致,我便去向周恩来请教。周恩来对我说,干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这是周恩来最早提出求同存异这一主张,并把它用于处理同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关系上。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直接领导策划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从广义上讲,外交也是一种统战工作,朋友越多越好。但是,也要看到,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在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和人之间尚有不同,何况国家、民族呢?我们应当通过相互接触,彼此思想沟通。避免和减少双方的分歧,求同而不是求异。1954年8月,周恩来在一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表述了这一思想。他指出:“我们和英国是有同有不同的,我们的态度是求同而不求异。”我们和英国“有不同的地方,例如,我们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我们这种立场、思想是不必讳言的。但是,也不要跟他们争论马克思主义学说,争论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总之,我们要互相尊重,不扩大争论,扩大争论就会对立起来,那是不利的。”

二、和平共处,建立友好与睦邻关系

在万隆会议中充满着不和谐音符,美国媒体幸灾乐祸,《纽约时报》的评论

借机煽动:“要各国代表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上,而应当放在遏制共产主义上,不要去打‘殖民主义的死马’,要去打‘共产主义的活老虎’”。周恩来面对各种各样的国际抨击,彰显伟人气魄三次力挽狂澜,在面对国际特殊情况下,周恩来临时发言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

经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他接着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周恩来的发言引起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中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和谐外交政策,在划时代的国际会议中出现了主张和谐的旗帜。就连当时任芝加哥《每日新闻》驻亚洲记者的鲍大可也评论道: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即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各国代表对周恩来的发言好评如潮,就连曾抨击过中国的一些代表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周恩来将各国利益综合处理,寻找其共同之处,运用协调沟通的手段“求同存异”,运用团结友善的手段“求同存异”,运用以退为进的手段“求同存异”。

“维护世界和平”,“谋求相互间的亲善和合作,建立友好和睦邻的关系”,是周恩来当时着重强调的。数人面对周恩来所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和谐外交政策认为可笑,认为周恩来是疯子,当时国际环境复杂,两种社会形态矛盾四起,局部战争不断,认为求同存异的和谐外交只是一纸空文,在当今社会根根本不能实现。周恩来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有影响的外交家之一,他高瞻远瞩能够认清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历史的发展推波助澜,万隆会议后,周恩来在不同的场合又多次对求同存异的思想加以论述。1955年5月,他在会见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主席欧文妮·戈登夫人时,对世界母亲大会要像亚非会议那样发扬求同存异的精神表示赞赏,指出:“世界各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各有不同,很难一致起来,我们要找共同点,把不同的保留,不发展争

论。”1957年,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周恩来指出:社会主义各国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有一致的看法,在某些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对于我们

各国原则一致的重要方面来说,毕竟处于次要的地位,而且这种不同意见是可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同基础上,通过同志式的讨论和协商,逐步地求得一致的。即使暂时还不能求得一致,只要团结关系受到珍重,保留这种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这也就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间也适用求同存异的方针。”不断为和平事业做出贡献,不断为创造和谐环境而努力。周恩来所提出的求同存异和谐外交不是口头与纸面的空文,中国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引领外交工作,以此为原则发展统一战线,以此为原则构建党内和谐.协调人际关系。推动国际大环境下“求同存异”的和谐理论的顺利发展。

周总理在会议上重申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的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

商一致精神,提出的反帝反殖、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新兴国家的和平等国际地位、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成为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和会议的基调。

这为会议取得历史性重要成果,为万隆精神和“十项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增进了亚非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了解与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不少国家对我国的误解、偏见和疑虑,为新中国赢得了朋友,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万隆会议后,我国的对外关系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出现了一个外国同我国建交的高潮。在短短的5、6年时间里,到1961年,仅亚非地区新增同我建交国即达十个之多,并为十年后即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出现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奠定了基础。

实践证明周恩来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和谐外交思想,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规律,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同时也为开辟国际关系新时代作出了宝贵贡献。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734121班073412156周开放

第四篇:美国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讲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的概念

援引19c、20c初德国新教育运动中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家,乔治 ·凯兴斯泰纳的观点

他指出,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公民。这一概念是以国家、国家意识、公民三个概念为基础去理解。国家是一种道德集体,国家意识便是一种道德意识,公民具有“公正”、“合法”和“劳作”美德。具有这三种美德并且服务于自己国家的人就称为“有用的公民”。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概念内涵比较丰富,具体来说就是为“文明”与 “法制”的理想国家培养公民,这种公民既有公正之心,又有守法精神,还有劳作能力。

公民教育的性质

(1)、凯兴斯泰纳指出其前提是民主立宪国家,专制立宪国家不存在其所指的公民教育,即必须是”国家公民与民主立宪国家概念相互交替“,只有民主国家才有公民教育。

(2)、它是民族性与民主性的统一。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公民教育观。主要内容:

美国的公民教育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战后的新品德教育运动

一、美国的公民教育运动

19世纪初公立中小学普遍开设“美国政治史”,这时期的公民教育基本上就是政治教育。•19世纪末,许多教育家感觉到公民教育不能狭隘化为政治教育,于是在全美教育协会的主持下进行了广泛研究。1916年出台了一份名为“社会研究课程体制”的著名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青年的反社会行为使得公民教育重新得到重视。大多数州立法规定学生在9-12年纪必须学习公民教育的课程。

80年代联邦国会通过《联邦初、中等教育法》,强调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规定各州政府资助中学开设公民教育的课程,资助担任公民教育课程的老师定期进修。

1990年,联邦政府教育部颁布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战略指导性文件——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该文件规定,良好的公民教育是美国教育在2000年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206-207页)

概念:民主下的自治教育,即教育公民积极参与自我管理。

根据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的《公民和政府管理国家标准》,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意向教育。公民知识

(1)什么是公民生活、政治和政府?

(2)美国政治体系的基础是什么?

(3)由宪法确立的政府是如何体现美国民主的目的、价值和原则的?

(4)美国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事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公民在美国民主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公民技能

(1)思维判断力:定义和描述能力;解释和分析能力:评价、获取信息能力和辩解能力。

(2)参与能力:包含三类,即合作能力、关注能力和影响能力。公民意向

(1)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2)承担起公民应该承担的个人、政治和经济责任

(3)尊重别人的价值和尊严

(4)以有思想和高效率的方式参与公众

(5)推动宪法民主进程

C现状培养目标: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主要内容:与主要目标一致,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个人道德品质教育,法律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培养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的教育,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等。

3途径和方法: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途径实施公民教育,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社会学科、公民学科等正面性的方法、启发性的方法、现场教学法、生活指导法、反思探究或批判性思维法等,潜移默化、细雨润物地灌输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

4管理体制:服务性管理机构和专家化工作队伍。

D特点以自由、民主、责任为核心,强调政治性以提升公民整体素质为目标,重视人文性以培养公民行动能力为着力点,注重实践性以研究公民教育理论为突破点,推动科学化以创新公民教育方法为重点,提高实效性

二、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主要目标:培养美国精神;

宣传和培养美国精神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美国历代总统的任职演说资料中,美国政界对宣传和培养美国精神非常重视。

就连布什在纽约发表纪念“9·11”一周年的电视讲话中,竟然不提伊拉克,而是大谈美国精神。

何为美国精神

一是做一个美国国民的自尊自豪感。美国的一些媒体在暗示美国人,美国是一个伟大、强盛、民主、自由的国家。做一个美国公民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美国中学的¡°社会研究¡±课程,就鼓吹美国的责任就是领导世界,鼓励青少年努力为保持着美国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秩序而工作。

美国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个美国公民比当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好。

1982年,美国的阿波斯特托莱德应用研究中心在对18个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得出这样的明显结论:同日本人与西欧人相比,美国人最愿意为他们的国家而战斗,对民族认同最感自豪。

二是开拓进取、富国强民的精神。

三是实用主义,注重实际,以勤奋工作为荣。美国视偷懒为不道德行为。因此为了追求富足生活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他们都是工作狂,全社会充满以勤奋工作为乐为荣的氛围。

“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1961年美国国会还正式确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

美国人把“山姆大叔”那种诚实能干、吃苦耐劳、富于创业和爱国主义精神视为美利坚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

四是追求个人成才发展机会中的平等民主自由。看重个人创业的意志和能力,轻视人为的“权势”,坚信只要努力进取,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同

时,美国人崇尚自由,自由女神像也是美国的象征。

社会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 宗教信仰渗透

 大众传媒渗透

 节日庆典渗透

 生活环境渗透

宗教信仰渗透

美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就是“上帝保佑美国”、“我们信仰上帝”、“主权属于上帝”。

美国是移民国家,是多民族的熔炉,“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人生哲学影响了美国人的思维。只有公民宗教才能超越种族、党派等界限,为美国人认同,成为美国人团结的纽带。大众传媒渗透:- 铁盒子里面的大使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梳理70多年来奥斯卡的历史无疑就是梳理美国的“美国精神史”。在我们熟悉的影片中,《泰坦尼克号》、《巴顿将军》、《兵临城下》、《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爱国者》等等,其主题就是美国精神的体现。

美国电影协会设立的“2000年十大影片”获得影片:《永不妥协》、《毒品网络》、《几近成名》、《夜晚降临之前》、《最佳表演》、《角斗士》、《高保真》、《梦之挽歌》、《天才小子》、《诚信无价》被舆论界喻为弘扬“美国精神”的十大影片。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学者罗伯特·唐斯博士曾列出“对形成美国文化与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25本书作为推荐给美国人的必读书目。一些经典作品,如《独立宣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感召力。

节日庆典活动 :

美国主要的爱国节日有: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美国独立纪念日、国旗制定纪念日等。

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美国的家家户户、四面八方,包括汽车上都要悬挂国旗。在国家庆典里,人人都背诵:“我爱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的誓词;

在国旗纪念日里,人人都背诵忠于国旗的誓言:“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和国旗所代表的共和国……”

生活环境渗透:

在美国,用杰出人物命名地名、城市、街道、林地、公墓、公司、机场、学校以及各种场馆的现象非常普遍。

首都华盛顿,有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和罗斯福纪念堂,还有肯尼迪文化中心;

美国共有50个州,每个州都有用总统名字命名的市或县。

三、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

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战结束到五十年代末,这二十年美国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和冷战,还经历了由经济的稳步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而引起的文化的巨大变化,婴儿数量的激增和城市郊区的迅速扩展使得教育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道德教育没有根本地改变。但相对来说,此时的道德教育目标还是清楚的。

美国从1947¡ª¡ª1954过了一个政治上极其反动和黑暗的时代。其突出表现就是¡°忠诚

调查¡±和¡°麦卡锡主义¡±。一时间搞得举国上下人人自危,一片恐怖。学校里也禁止共产党人担任教师,不准开设关于共产主义的课程。由于对麦卡锡主义横行期间政治压抑的反抗,教育界主张教育应该在价值观上¡°中立¡±、学校教育不应带倾向的呼声很高。

再加上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从60年代初起,美国学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很大冲击。¡°重智育轻德育¡±以及智育方面的实用主义倾向在后来20年的时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

当时的美国朝野认为:¡°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问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的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

1960—70年代以理想主义的兴起为开端。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年轻人提出要求:“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然而,不久之后在大学校园里涌现了反越战浪潮;城市贫民区发生了暴动,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组织起民权运动;六十年代后期还出现了嬉皮士的反文化运动等。七十年代初,国内流行对政府的怀疑和高度注重个人权利,对肯尼迪“别问”那番话的引证只能引来讥讽。

面对这种新的反权威精神,老师的影响和力量削弱了,许多教师渐渐地放弃他们的道德权威。价值澄清、道德认知发展教育和道德推理开始盛行。

六七十年代的三种德育方法有几点相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是理智方面的。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关心的是思想,智力技能和思维结构,很少注意到“做”——即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一时期“应该怎样”这类话过时了,认为它代表着“传统派的冷面孔”,其次,这一阶段道德的主要方法强调过程。人们认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会令人不快的,对此教师们当然感到快慰,因为他们免去了向学生强行灌输的麻烦,同时还能对学生的精神生活施加影响。他们相信他们在尽职——而且干得比过去要好,很少有人把校园内的暴行,学生成绩下降、公众对学校的冷落和这种教育方法联系起来。

其次,这一阶段道德的主要方法强调过程。人们认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会令人不快的,对此教师们当然感到快慰,因为他们免去了向学生强行灌输的麻烦,同时还能对学生的精神生活施加影响。

1980年教堂礼拜开始升温,离婚率也开始下降,国家经济和民族志气开始高涨,属于¡°跨掉的一代¡±,具有挑斗性的,存在主义的英雄们以及领导了六、七十年代各种抗议运动的愤世嫉俗者被雅皮士所代替,这些人一只眼关注他们的事业,另一只眼却盯着股票行情,这又一次证明美国处在一个动荡不安、无法预言的文化环境中。

《国家在危急中》详细列举了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13个标志,并针对性地提出一套五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此后,各州纷纷采取改革措施。在众多的措施中有一个方面就是¡°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纪校风¡±。

1980年代的教育改革以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表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报告为开端,前后历时十年。改革的缘起,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竞争的需要以及美国教育滑坡的局面长期未能扭转。

1987 年,美国国家学校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了¡°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提出要在全国23 所学校中加强品格培养。美国教育部对这一 计划进行了资助。

从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布什任总统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来加强教育。1991年4月18日,布什签发了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这份纲领性文件提出了美国教育的4项¡°战略目标¡±和6项¡°国家教育目标¡±。

1993年4月21日,上台不久的克林顿政府颁布了题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全美教育改革计划。它在实质性内容甚至文字表述上,都与布什的《教育战略》基本一致。而且,克林顿政府为它的实现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措施,有些具体的内容做了补充规定。如布什政府确定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共5门为核心课程,克林顿政府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外

国语和艺术。

从社会舆论来看,在学校里加强德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几百所学校已经开设了价值观教育课,一些地区和城市制定了品德教育计划并开始实施。比如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该市不仅在教室里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把道德教育扩大到公共服务广告和汽车保险杠上的粘贴标语上。华盛顿市也制定了¡°品德教育伙伴计划¡±。

1996年的美国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的总统《国情咨文》均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美国教育部长赖利也指出:“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背景材料:

据1999年美国“约瑟夫道德研究所”调查,全美有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曾携带枪支上学,打群架的中学生人数比1989年增加了一倍,校园内中小学生开枪射杀师生的暴力惨案有增无减;从1979-1998年,美国死于枪杀的青少年逾6万人,超过了美军在越南、海地、索马里、波西尼亚和海湾战争中阵亡的人数。

1999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两名高中生开枪射击27名师生的悲惨事件震惊全美,广大学生家长愈加关心校园安全问题。据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就“美国教育十大问题”的调查,26%的美国人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是美国当前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九个问题,说明美国人越来越关注当前青少年道德品质下降问题。

自1996年起,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拨款270万美元,资助全美数十所中小学校创立青少年“品质教育”的样板,以资效仿。美国教育部还专设“蓝带奖”,每年对为青少年品质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集体(约有260多个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各州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与法规,要求所在地中小学试行“道德品质教育”课程,不少州政府还设立专项经费,培训政府官员、校长和家长,协助推进青少年“品质教育”实验活动。目前,约有20多个州的立法机构颁布了有关法规,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青少年“品质教育”课程。纽约、阿拉巴马等10多个州还设立了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设立了青少年“荣誉墙”,每年将该州30多名荣誉青少年的姓名刻在墙上,以示表彰。

为了积极推行“品质教育”活动,从90年代初以来,各地纷纷建立起青少年“品质教育”组织或机构。在众多的研究机构中,“重视品质同盟会”和“品质教育联合会”属全美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前者建于1993年,总部设在加州,约有370多个会员,其中包括全国教育机构、青少年组织、卫生、警察组织等,主要功能是评选“美国青少年品质奖”,举办各类研讨会,建立资料库,出版书刊和教材。

后者也创建于1993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一个无党派、非盈利的民间服务机构。它的董事会成员有大公司基金会、地方教育基金会;普林斯顿大学Shapiro、摩托罗拉公司总裁Galvin等社会名流是其顾问委员会成员。它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地方学区和社区开展“品质教育”活动,每年与美国著名教育机构联手举办青少年“品质教育”论坛,评选、表彰“品质教育”活动中的先进学校。

两大机构均创办了青少年¡°品质教育¡±资料库,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布各州对青少年¡°品质教育¡±的政策及研究报告,报道各地实验项目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在网上设立10多个青少年¡°品质教育¡±咨询项目,组织专家分类指导,解答疑难;对各校试行的¡°品质教育¡±实验项目,组织专家进行有效评估,协助整改;设立¡°纵横谈¡±栏目,让公众对青少年¡°品质教育¡±实验项目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上述网络信息量大,服务有效,深受社会欢迎,也得到了不少大公司的赞助。青少年“品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支持,有些国会议员还建议将“品质教育”列入宪法。美国“品质教育”活动的特点基本上属自发性的,自下而上,从公立学校扩展到私立

学校,至今已覆盖了1500多个学区,涉及2400多万名学生,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第一、美国¡°品质教育¡±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更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美国教育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去单枪匹马、孤胆英雄的工作方式将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型项目的实施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美国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一面,更愿意从东方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

第二,青少年“品质教育”不只是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专利”,大学、工商界愈加关心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如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不再满足学生的成绩,而更重视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经历,更关心教师对考生的品德评语,以了解考生是否合群,是否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等。著名大学更加注重领袖人物的素质培养,不会将眼睛只盯在考生的优异成绩上,往往还要对考生增加面试,观察其实际能力、进取精神和责任心。工商界人士也认识到,成绩优异而品质败坏的学生只会损坏企业的形象,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为此,多年来美国微软、福特汽车等众多大公司始终是推动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成员。

第三、建立有效咨询网络,共享教育资源。美国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覆盖1000多个学区,实验基地和研究机构也遍布四方。为了克服地域障碍,及时掌握各地试验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而共享教育资源与科研成果,各地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并通过网络手段得到有关专家对实施中项目的评估与指导,其效果显著,社会反映良好。

今日美国,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处处为校外宗教提供各种条件,并且允许大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不同宗教派别(主要是基督教内部各种派别)的教堂散落在大学校园里,宗教组织非常活跃,活动连续不断,且形式多样化。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还有专门向外国留学生传教的专职牧师。

美国大学还结合新情况,不断调整有关课程和教学形式。如2002年秋,美国安然公司首席执行官哈佛大学校友杰¡¤斯基林涉嫌卷入安然丑闻,这使哈佛大学十分震惊,该校商学院立刻采取两条措施:一是重新调整学校相关课程,在一年级设置为期三周的必修课¡ª领导方式、价值观念和决策。学生必须面对社会现实案例中的道德、法律问题进行思考,从中吸取教训。一是针对类似安然且闻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探索领导方式、价值观和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来成为讲道德、守纪律的领导。

四、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成效

1、虽然名称有异,但其中心是政治教育。

2、极强的社会适应性。

3、浓厚的学术性。

4、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性。

第五篇: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纪英国批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心怀希望。赋予人强烈的感染力。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花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厂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饱尝艰辛,饱受屈辱,也看尽了人情冷暖。这段人生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促使他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形成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创作基调。

根据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我们可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温和批判阶段。中期的全面批判阶段,晚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展望阶段。但是,无论他对现实世界如何批判,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温情。这些都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找到论据。

一、狄更斯早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发表的(or克威克外传》(1937)、《雾都孤儿》(1938)、《尼古拉斯·尼克尔》(1939)、《老古玩店》(1940)、《巴纳比·拉奇》(1841)这5部长篇小说从创作特点上来说可归属为早期(1837一1841)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温和的批判。

《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有意地把匹克威克塑造成了一个仁慈和博爱的典型。他不请世事、正直善良、打抱不平、助人为乐。有一次他在一所茅屋前发现一块半露出地面的刻了字的石头,便认为这是很古老的刻了碑文的宝石。其实石头上的字是一个工人在无聊的时候随便刻出来的。这表现出他天真爱幻想、童心未泯、脱离实际。骗子金格尔设下圈套,让别人告诉他一个假消息,说金格尔将在深夜拐骗寄宿学校的一个女学生,请他去救助那个少女。他也毫不怀疑,以致上当受骗。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善良无邪的人。而后来他在监牢里见到衣服破烂、脸色发灰的金格尔时动了侧隐之心。在出狱之后,以前吃了金格尔不少苦的匹克威克先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替他还清了债务,还为他介绍工作。最后,这位富裕却忠厚的资产者匹克威克先生的高尚德行感化了会格尔,使之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这是狄更斯创作的典型性结局。而在《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克尔》的大团圆结局中,我们得知书中那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慈的资产者的庇护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弥漫着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受再多的苦难,到最后坏人一定会被惩罚,好人则能得到上帝的垂怜。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的温情浪漫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狄更斯中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842年.狄更斯首次出访美国.这次游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虚伪的民主政治、残酷的监狱,特别是暗无天日的蓄奴制,引起狄更斯极大的愤慨。他说:“我已经失望了,这不是我要来看的共和国,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共和国。”他的游记体小说《美国札记》(1842)和长篇小说《马丁-朱什尔维特》(1844)都对美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作了有力的揭发。这也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批判的时期(1842_1858)。除了《旅美札记》和《马丁·朱述尔维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圣诞欢歌》(1843)、《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故事情节已经不似前期的作品那么光明乐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阴影笼罩在主人公的命运中.慈善的资产者的形象开始被为富不仁者替代。总体而言。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必须经过更多的磨练最后才能安享幸福人生。不再像童话故事一般单纯清澈,有了更多的波折,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获得某种圆满。例如,在《圣诞颂歌》这部备受推崇的短篇中主人公斯克鲁济是一位商人。他成天与钱柜、账本和发票打交道.一生只知道攒钱,毫无人性。他克扣员丁的工资,拒绝外甥的问候和祝福,不施舍分文给穷人。然而,平安夜出现的三个精灵带领他回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生活情境,并让斯克鲁济从自制的陷阱和枷锁中解脱出来.领悟到圣诞节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他在圣诞颂歌奏响时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在《马丁·朱述尔维特》中,鸠纳斯·朱述尔维特被父亲安东尼培养成了一个只知道金钱和利润的骗子,为了早日占有财产,他竞亲手杀死了父亲。他整日考虑的是利润和金钱。他的处世箴言是:“要干掉别人.否则别人就会干掉你。”狄更斯借人物之口感叹地说:“背叛、欺骗、阴谋诡计、竞争、仇恨、卑鄙、虚伪、贪婪、卑躬屈膝、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亲友相互践踏——这些就是在生活道路上的连台好戏。”作品中父子之间的勾心斗角.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生动写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培克斯尼夫这个伪君子的形象。年轻的马r·朱述尔维特由祖父打发到建筑商培克斯尼夫处学习建筑。培克斯尼夫图谋老朱述尔维特的财产。他道貌岸然.在“爱”的外衣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狄更斯讽刺地说,他甚至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一个叫“慈悲”,另一个叫“仁爱”,但是他永远只是教训别人,言论高尚和行为龌龊。小说通过小马丁·朱述尔维特在美围投资遭到破产和险峰丧命的故事揭穿美国社会的假民主,批判美围新闻界、舆论界的虚伪性和美国的投机事业。经历了种种艰难和考验之后,小马丁·朱述尔维特改变了自私的性格最终才得以继承祖父的遗产。在《董贝父子》中,被金钱主导了思想的董贝先生经历破产之后,被金钱扭曲的性格才得以纠正。方能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

这一时期的作品,狄更斯表现出来的情绪虽然多了点灰暗色彩,但他仍然坚信,情感教育可以改变资产者,可以改造社会。

被狄更斯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的《大卫·科波菲尔》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作者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坎坷的一生展现了一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生活的五彩画卷,揭露了英国腐朽顽固的司法制度和窄息儿童心灵的教育制度。《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讽刺了英国古老的邪恶无能的司法体制。但不管怎样的揭露和抨击,在故事的最后狄更斯总是留有余地.让善良的人们仍然心怀期待。

三、狄更斯创作后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在第i阶段(1854_一1870)的主要代表作是《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和《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70)。在这些作品里,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经历了婚姻爱情上的一些不幸,作品更多抑郁的一面表现出来。从《艰难时世》开始.狄更斯进入了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道路的新时期。小说围绕露易莎的不幸婚姻和工人斯蒂芬与资产者庞得贝发生冲突导致惨死这两条主线展开,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抨击了功利主义学说,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行为,对下层人民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但是.狄更斯对于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并没有作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他只是希望纠正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这个社会弄得好一点罢了。无论社会现实多么残酷,狄更斯始终没有放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幻想,因而他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无处不在。《双城记》也是这个时期的一部杰出的代表作,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又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成了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在狄更斯看来.人类的爱比恨更伟大。阶级调和比阶级斗争更町取,社会生活应该以和睦共处来代替暴力革命,这就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对主人公皮普心灵历程的描绘.正是他苦心追求和寻觅的人性l旦l归的历程和通往理想王国的路标。纯朴善良的皮普一心想要成为上等人,但在真正见识到所谓“上等人”的虚伪无良、卑劣无耻之后。皮普在残酷的现实中意识到:真正的远大前程绝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最终同归纯善本性的皮普重逢了失去一切财产、心灰意冷的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同样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体现。

总之.狄更斯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其各种矛盾都是通过道德来调解的。狄更斯相信正义、相信善良、相信人道、相信恶行终将受到惩罚,而善德也会得到报偿。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m发.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描绘了极为广阔的资产阶级社会画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及其本质.刻画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层面.从城市到乡村,从法院到监狱,从豪华的官邸到阴暗的贫民窟.从“慈善”的董事会到饥饿的贫民院。他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或许正因为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心怀仁慈.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黑暗不能够完全彻底地进行批判,这成为了他创作中的一个局限。

参考文献:

[1j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7.

[3]狄更斯著.宋兆霖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 [4]狄更斯著.王倜然译.圣诞颂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 [5]狄更斯著.蒋天佐译.匹克威克外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 [6]狄更斯著.胡文淑,全增嘏译.艰难时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 [7]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8]狄更斯著.叶维之译.马丁·朱述尔维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9]白淑杰.现实主义的人民性[J].青海师专学报,200l,(2). [10]肖砚良.探索-批判·瞻望[J].理论学刊,1997,(6).

下载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这......

    浅谈《大教学论》中的德育思想(最终版)

    浅谈《大教学论》中的德育思想 梨园小学 王贤政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道德教育是《大教学论》教......

    论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

    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

    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摘要】:《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最重要的一本教育著作,也是他的实用主义教......

    论思想自由

    论思想自由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 ● 杨守森 向往自由,痛恨禁锢,是人类,也几乎是所有动物的天性。与其它生命个体不同的只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除了向往身体的自由......

    论国家思想

    论国家思想 梁启超 人群之初级也,有部民而无国民。由部民而进为国民,此文野所由分也。部民与国民之异安在?曰:群族而居,自成风俗者,谓之部民;有国家思想,能自布政治者,谓之国民。天下......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

    导言 司法审查权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引人注目的权力。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上诉案的时候,可以解释宪法,对国会通过的法律或者行政部门的措施和决定进行审查;如果判定其违宪,......

    美国法律中的基督教思想调研报告

    [键入文字]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美国法律中的基督教思想调研报告学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法学 学 生 姓 名:于志博 学号:200700165 指 导 教 师:刘艺工 完 成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