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2: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

第一篇: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

想渊源

摘 要:

17、18世纪美国的政治思想对于那时的美国乃至当今世界仍有重要的影响力,美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在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根基上,发展创造出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与欧洲大陆颇有渊源,其中主要思想有人权论、美国独立思想、宪政民主思想、权力制衡思想和联邦主义等等,它们都是特定时期内人的头脑和意图所创造出来的最惊人的杰作,为美国的独立、建国和强大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本文将从独立、宪政民主、权力制衡、联邦主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讨论它们与欧洲大陆思想的渊源。关键词:美国政治,思想,主要内容,渊源

一、绪 论

18世纪的北美有两大政治使命,一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二是成立联邦政府。因此,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思想相比,美国政治思想就更加注重实用性,进行较少抽象的理论论证。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为美国人民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美国政治活动家们努力为革命战争、制宪活动、联邦政府寻求理论依据。美国那时的政治实践决定将欧洲大陆的政治理论运用于美国的政治实践。

17、18世纪的美国政治思想深受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影响,吸取众家思想,有古希腊、罗马、英国和法国的启蒙思想等等。然而美国政治思想家们对欧洲政治思想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而是在17、18世纪已有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当时的政治实践进行了改造,开创了美国独特的政治思想体系。

二、美国独立思想

(一)美国独立思想背景概述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英国自1607年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到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北美殖民地在经济上与英国乃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紧密相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勐,而英国殖民政府在北美的残暴统治,引起北美人们的广大不满,破坏了北美大陆基本的民主制度,严重阻碍北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场争取北美独立的运动正在孕育,美国独立思想就是伴随美国独立的政治实践而产生。

(二)潘恩:北美独立,建立自己的政府

潘恩的《常识》被视为北美独立的宣言书。英国远离北美,无法以公平合理的态度来对待北美事务,英国政府不可能给北美带来繁荣,只会给北美带来毁灭。他主张北美独立,建立自己的政府。只有独立,才能够促进北美大陆的发展,只有独立,才是符合北美人民的利益的选择。

潘恩强烈批判了英国的君主制政体,英国政体由国王、上议院和下议院构成。国王体现了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上议院体现了贵族政体暴政的残余,下议院体现了共和政体。英国自相矛盾的政体,也决定了北美人民不可能从英国得到什么利益。

(三)杰婓逊:人生而平等,寻求幸福,建立新政府

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内在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在这当中,包括了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实现这些权力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它的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何时,任何一种形式的破坏课这些目的,人民有权利更换或是废黜它,并且这些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政府,以这种方式来组织权力,从而实现他们的幸福与安全。”1杰弗逊从自然权利角度出发,发现了政府存在的基础和原则。政府的原则是建立在人的权利的基础上的。正是为了保护权利,人们才建立政府。政府的目的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保证公民的这些权利不受伤害,以增加他们的安全与幸福。即英国殖民政府不保证北美人民的权利,人民就应该站起来推翻它,成立新政府。

(四)思想理论渊源

[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M].顾肃、吕建高译.东方出版社(2007)第673页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美国独立思想深受欧洲大陆的自然法理论的影响,如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自然法即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原则。第一自然法要求人们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利用一切保护自己等等。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在洛克的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先于政治社会而存在。

三、宪政民主

(一)“宪政民主”概述

由美国宪法确立起宪政民主,它是美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宪政民主为了解决对政治权力的制约问题,建立限权政府,以有效地保障人权、自由与社会公正,确立民主制度。宪政的实质是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地限制,防止它被滥用,尤其要防止它被用来侵犯人权和人的自由。换言之,宪政的作用就是限制政治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

(二)杰斐逊:人民主权,人民革命

人民主权是杰斐逊的民主理论的基础。杰斐逊坚持“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这一民主原则,人民是一个国家中所有权威的来源。鼓励人民参政,这也是其民主思想最为闪光的部分,推行人民参政实现个人自治和人民主权,人民选出自己代表监督代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解决政务分歧。

由于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就有权收回权力,人民有权推翻政府以抵制暴政,反抗暴君即是服从上帝。主张人民革命是杰斐逊反对暴政最激进的内容,为了防止政府走向腐化,必须通过教育更加普遍的激发人民的抗争精神,使人民更好的行使民主权利,更好的监督政府。

(三)潘恩:人权理论,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与自由,宪法先于政府

潘恩的人权观:“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那些权利——自由、财产、安全以及反抗压迫;国民是主权之源„”。2潘恩将公民权利、自然权利和政府权力联系在一起,自然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在自然权利的基础上产生了公民权利,即人 2 [美] 潘恩:《潘恩选集》[M] 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4页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权利,政府权力来自于公民权利,因此,政府权力坚决不能够侵害自然权利和公民权利。

保障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权利的理性政府才是“人人生而平等拥有自然权利”、与真理相一致的政府。潘恩强调“宪法先于政府”的宪政观念。“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宪法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3政府不能改变宪法,也不能改变本身。

(四)思想理论渊源

美国宪法中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789年《权利法案》中,“宗教自由、新闻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禁止建立国教;人身安全不受拘捕,人身、住所及财产的秘密和安全不受无理的搜查和扣押;保护生命、自由和财产非经法律正当程序不得剥夺,私产充作公用时要有公正补偿„”。4体现出《独立宣言》中的“天赋人权”理论。而“天赋人权”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欧洲大陆的政治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把“主权”、“公意”、“人民”三者联系在一起。“主权由公意组成,在公共生活中,当“公意”以“大我”形式呈现为统一而不是分裂的道德人格的时候,就是人民”。5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人民参与议会代表的选举,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四、分权制衡

(一)“分权制衡”理论概述

所有民主制度都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的限制,建立一个不会危害自由的政府,一个限权政府。美国政治思想中的分权制衡思想,是在美国体制中,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以相互重叠的方式来分立,全国政府的不同分之间的权力分立,达到权力牵制与监督的作用。

(二)杰斐逊:分权制衡,防止暴政 3 [美] 潘恩:《潘恩选集》[M] 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6页

董秀丽:《美国政治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82页

[法] 卢梭:《社会契约论》[M]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版,第35页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政府的发展趋向是权力的自我膨胀,人民无法控制,必然产生腐化和暴政。因此,必须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限制政府权力的膨胀。从横向上,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互相牵制,达到均衡。三个权力集中在一个主体手中,便会产生压迫人民的暴君;三个权力集中在一个机构中,就会产生一个暴虐的政府。因此,政府的权力要均衡的分布在几个政府部门,彼此遏制和限制,达到分权。

(三)联邦党人:人性恶,分权制衡,互联渗透,互相监督

联邦党人坚持“人性恶”的看法,反对人民革命,主张实行精英政治,以精英的力量来遏制大众民主的力量。出于人权力的本性,而政府权力又出自人手,不加限制必导致腐败。分权制衡原则贯穿于美国宪法之中。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和制衡体现为总统执掌行政权、国会执掌立法权、法院系统执掌司法权。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最容易腐败,主张对立法机构的权力进行限制,于是设置参众两院制,在立法机关内部建立制约机制”。6三权之中,司法最弱,将审查法律的权力交于最高法院,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设置限制;在行政权力领域实行集权,促进行政效率的高效,给予行政首脑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部长由总统任命。联邦党人的政治思想顺应了美国政治实践的要求,提出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建设方案。

(四)思想理论渊源

分权制衡原则的思想渊源来自于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分权理论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提出了城邦机构的分权理想:“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相应的有三种机构。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了”。7《政治学》是分权理论的基础。洛克、孟德斯鸠、卢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洛克在《政府论》中正式提出分权理论,洛克认为国家是契约的结果,它的任务是保障人民的自由、生命和私有财产。洛克认为国家有是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由议会行使,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执行权和对外权都是执行性质的权力,合并由君主掌握;立法权和执行权分开,立法权高于执行权,执行权对立法权负责”。8孟德斯鸠把分权理论和公民自由联系 6 [美]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 程逢如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7页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第130页 [英] 洛克:《政府论》下篇 [M] 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5页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一起,使分权理论进一步完善化、系统化。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自由,立法权归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掌握在国王手中,司法权交给法院行使,其成员来自于人民。卢梭则赋予分权学说新的含义:“立法权属于人民,行政权只是主权者的公仆,即人民的公仆”。9

五、联邦主义:建立强大的联邦政府

(一)“联邦主义”概述

美国联邦主义基本是一种分权体制,各州有处理本州事务的权力,同时,联邦政府有处理全国事务的权力。在实践中,在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政治行动之间,既有交叉的部分,也有责任的分工。美国联邦体制授予各州实质性的立法权,国防和货币这样的特定领域除外。联邦主义保护自由,减缓政府权力,为一个有效的全国政府奠定基础。

(二)杰斐逊:地方分权制

杰斐逊认为防止政府权力膨胀而产生暴政,从纵向上,美国必须实行地方分权制。把国家权力除防务、外交外都分散到地方各级政府。把国家权力制度化,防止出现暴政和独裁者。

(三)联邦党人:联邦主义,实行联邦制

代议制共和国政体保证联邦政府足够强大,应对内政外交的压力。在内政上,由精英掌握的国家政权必须是统一的、强有力的,只有这样才能遏制民主政治的轻举妄动,保证国家的和平和安全。实行代议制共和政体,通过采用联邦制以扩大制度的运行领域。在外交方面,建立统一的坚固的联邦,以应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保障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全。在联邦制之下,代议制可以整合跟多的利益集团和政治派系的意见。在联邦范围内利益集团的分化更为多元竞争激烈,形成压倒性多数派系可能性小。联邦制和代议制相互补充,更好控制政府权力的滥用。9 [法] 卢梭:《社会契约论》[M]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版,第36页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四)思想理论渊源

联邦制是,美国于1787年发明的。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古代希腊的城市国家联盟和中世纪的汉萨同盟是邦联制,而当时欧洲各国政府形式上是单一制。联邦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主权在民,在联邦框架下,把权力划分为无数个中心,真正的主权才有可能。联邦主义是在洛克“社会契约论”和卢梭“人民主权”的观念下对盟约传统的深化。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结合美国的具体实践造就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宪法既是联邦之间的契约也是公民之间的契约。基于这两种契约,公民接受地方和联邦双重主权的统治。

六、结论 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以其实用性的特点成功在美国实践。其中离不开美国政治思想家对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结合北美实际予以融合,创造出独居美国特色的政治思想。1787年宪法的诞生,造就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独立宣言》成为后世的革命运动、国家立法的指导,直接成为法国大革命中《人权宣言》的蓝本。

参 考 文 献

[1] [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M].顾肃、吕建高译,东方出版社(2007).[2] [美]贝林:《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M].涂永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3]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4]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5]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6]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 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7] [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论文

[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9] 董秀丽:《美国政治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论茶文化精神的思想渊源

论茶文化精神的思想渊源

茶文化是历史的积累,茶由历史走来,且传遍各地。我们把茶文化比作河流,源头为茶的发现。随着“股股山泉”汇入,茶文化由原本小小的水源逐渐变大。而其所经过的流域和环境对河流本身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决定了河流的走向。茶文化的“流域”,就是茶文化的环境和推动茶文化发展的后续力,亦即我们的传统文化。它对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走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大致认为是“儒、道、佛”文化,它们相互影响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茶对人类来说,首先以物质形式出现,并以其实用价值发生作用,但到一定时期后便注入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具有精神和社会功能的茶艺、茶道、茶礼等。它使人得到精神享受犹如进入美妙的境界,这其中就渗透了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和高深思想,能励人明心见性和提高修养。我们把传统文化与过去儒、道、佛等思想所产生的联系,比喻为河流与流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为茶与传统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决不仅仅是怀古或牵强附会,而是理清思路,为正确把握茶文化的内涵及发展方向做出正确判断。

一、儒家文化与茶礼

儒,表现为尊孔重礼等,有国学之称。过去中国人尊的是皇天厚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平和、温厚、持久,这便成就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表现为“仁义礼智”等,尤以中庸为本,互为得益为前提。这里将儒家与茶的结交及茶事中隐含的儒家思想进行分解。

中国的儒家思想突出于中国人性格,中国人性格虽然较温和,但并非无原则。在茶的发源与传播地,茶的发展均受故土文化的影响。传统茶文化脱离不开“和谐”,这就是儒家的中庸为本。中国人与茶中之“和”,好像是天成的,人们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事实证明:饮茶可以反省自己,更多地善待他人。在过去的农村,有客人进门就会敬上一碗茶,以示欢迎、友好与尊重。酗酒会导致斗殴,却没有听说有人因喝茶而打架,这就是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给人以内在的“规范”。即使争吵、双方有不愉快的事情,也去茶馆评理、讲和,这不一定是茶道,但却是中国人赋予了茶的“中国特色”。茶中的内涵是深刻的,懂得茶理的人往往能从茶事里悟出其中的“道理”,但对许多人来说,讲到茶“道”不容易,其原因难于简而言之,有时与“道”擦肩而过也不知。茶道以此为基础,精妙高深,与《周易》的阴阳五行思想相合。中国人的茶事,处处体现和谐,“和合”便热闹兴旺。

然而,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一直倡导廉、俭。茶在养廉、雅志和励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清茶一杯”寓意深长。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很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也寓意于茶事中。许多优秀的大茶人如苏东坡、陆游等无不如此。以精神来推动茶文化潮流的不乏儒生们,茶的励志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唐朝之前的政治家恒温、陆纳等以茶养廉,以对抗两晋以来的奢靡之风。亦能产生积极的思想。明代,国事艰难,更继承了这种传统,称竹茶炉为“苦节君像”,实是社会对“俭德”的呼唤。陆羽在《茶经》中开宗明义地讲,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可行道”也。

以茶重礼,礼中有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及其艺术的创造受人欢迎,人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新鲜,还与其内在的朴实、好客和质真的内涵相关。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就颇为人传扬,且韵味无穷,远胜过点头和鞠躬。朝汕地区的“工夫茶”是典型的岭南特色茶艺文化。茶的礼仪有入乡随俗的必要与趋势,传统文化也有发展的需要。以茶示礼产生于何时,难于考究,但可以肯定它不会脱离开文人和宫廷礼仪。以前的宫廷之人大多知书达礼,文人雅士尽管没有较好的条件,但不得志的生活可能给予他们更为宽阔的思想空间。民间的范围更广,“大智隐于市”,加上乡间人多面广,以茶示礼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也是自然的。以茶示礼的方式很多,有茶宴、以茶订亲等,但含义最为广泛的要算是“客来敬茶”了。

二、道家文化与茶道

儒与道,初看它们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儒家立足于现实,什么事都积极参与,喝茶也忘不了家事、国事、天下事;道家强调“无为”,有遁世倾向。但实际上,儒、道是经常互补的。儒家思想以退为进,倒是与道家的机缘接轨,道家的“遁世”、“无为”,反映了祖国文化柔韧的一面,没有柔是难以有“韧”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儒、道两家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在中华茶文化中有深刻的体现。

茶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对人的养生作用方面,无不闪烁着道家的睿智。有人说:儒家思想主要发挥了社会政治功能,表现为“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于是才有“茶艺”。(佛教才能得“道”,故有“茶道”)。其实,儒家有“人道既行,天下为公”。道家有“道,可道,非常道”,其中一个说表现,一个说内在,表内互补。日本茶道更多地表现与“禅”相结合,禅是中国化的佛教,而中国人的根底在于“道”。有学者称日本茶道为未来文化,也与老庄思想体现的超时空相对立。道家思想与人们求乐生相关,而茶之性能在这方面提供了契机。

文化传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其哲理产生于食不果腹的自然经济时代,极其难能可贵。如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开,精神与物质也相对分开。人们在探索传统茶文化时,探索天人合一是回避不了的。这是否真正能为文人雅士所追求,可另当别论。陆羽探寻茶文化的轨迹大致如此,他选择茶文化,通过不同寻常的经历,与众不同的思维,最终把他的智慧凝聚在“茶”与“茶文化”上,茶文化的伸缩性可充分包容其一生的才华。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要施展才华,是极其艰难的,与茶相伴,确实是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了,且表现为对现在的充分留恋。陆羽研究茶,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大大拓展了其精神功能,并对其进行定位,可谓入道了。现今,很多知识分子对茶文化的追求也是一马当先。因为他们最明白事理,最希望自然之“天”与人的真正角色位置的感应。茶文化在今天有灿烂的前景,离不开他们的传承。鲁迅先生把在工作之余“有好茶喝,会喝好茶”理解为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而并非在茶中消磨时光。好在茶不会诱人混沌;即使爱好极深,也不会危害社会。倒能帮助人们换一种思维,给人寻求心灵的解放。“茶里有乾坤”,正是道家式的智慧。

有学者经研究后称:“把饮茶推向社会的是佛家,把茶变为文化的是文人儒士,而最早以茶自娱的是道家。”道家饮茶更加自在,不像佛家讲究精神,也不像儒家那样,讲究器具,礼仪繁琐。道家对茶的研究首推陶弘景,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陶氏的道家思想和道教化的做法,对后人尤其是道家和道家人影响颇大,如唐代的李治,明代的朱权等。道家修炼主张内省,当饮茶之后,神清气爽,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这种感觉现在的茶人也能体会到。久而久之,在我国形成以种茶、制茶、冲茶、品茶、咏茶等为内容,又超脱于日常生活的茶事。这与道家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茶的保健作用,茶的好乐又养生,且茶又随手可得,决定了茶的可亲近性,使得茶与道家及稍后的道教关系密切。

茶在中国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历史上的三教九流都与茶相关也不奇怪了,而历史上喝茶人倒真的有些特殊的风度。道教思想,就是清静无为,一颗平常心,除去以茶人自我标榜者外,一般茶人不论儒、道、佛的信仰差异及程度如何,都有共同特点,即追求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平和,且又常常有些浪漫精神和浩然正气,这自是茶人的特点。茶人这种特殊的气质和修养,与老庄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什么为茶人?茶人大致比喻为与茶的品性相近的茶事者或用茶人。其所进一步提升的“无我精神”,与茶叶凝结十分相似。以茶的生长、生命与茶人的人格生命相似,富有哲理,应合了庄子精神。庄子是重道的,但庄子的精神又似乎超越道的存在。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被外之物及自我肉身所缧绁,是不得自由的,因此必须摆脱一切物与肉身的束缚,追求一种超现实的人格独立及绝对精神自由,以达到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追求与大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庄子又认为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是自然之物,庄子向往的自由不是神话所讲的那种对必然性的蔑视和践踏,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无阻碍。因为,人们理应用宽阔的胸怀去待人,抱着一种淡然无报的美感,从无为之中看到勃勃生机。所以,真正的茶人胸怀十分阔大,虚怀若谷,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与自然契合由茶中浓饽滚沸想到那滚滚的江河、湖海以及大气、太极,最后,茶忘掉了,自己也忘掉了,身心愉悦自不必言。所以,中国茶道要旨在无形处,无形的精神力量大于有形的程式,这也是受道家影响的结果。这种精神也应该为茶人精神所吸纳,即使在新世纪,我们子孙后代仍将不断地受到此精神思想的恩泽。

然而,茶人虽融合于茶的美韵和自然的节律当中,却并未忘记人间,而是静听着荒城夜晚的打更声,天上人间,明月江水,茶中雪乳,山间松涛,大自然的恩惠与深情,荒城的人事长短,都在这汲、煎、饮中融为一气了。

茶其所体现的价值也未违背庄子的价值观。过去一般人看不起伶人,陆羽偏去做戏子;朝廷请他做官不去,偏要研究茶;一般人都认为只有“四书”和“五经”,他却再另搞一个经—《茶经》;别人多顾个人安危,他却为朋友不避虎狼。又如王安石好茶,且很懂水品,好不容易做了宰相,却偏要变法,连说家都要叫他“拗相公”。鲁迅先生抽空去喝好茶,他不轻易谈茶,但一谈,就是入了茶道里了。老舍先生学问很大,偏要在北京体验市民生活,不是祥子、虎妞,便是《茶馆》里的三教九流。这里所列举的人士是非常知名的。人们也常见怪不怪,但大多数茶人有一身穷骨子,很懂得雅洁自爱。茶人可谓是茶的精神与人的特定价值观的感应。茶道精神、茶人精神把茶与人直接连起来,因此要求更高,也更具体。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但人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相比较,中国人主张简朴,倒是清除源头化解危机的办法。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便民不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茶人如没有这种精神,还真难说是名副其实。20世纪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力主倡导饮茶和发展茶业。其他伟人的风范也体现在点点滴滴中。茶人的廉洁,是茶人基本的及内在的要求。茶本为自然界精华,尤其是优质名茶,每千克要上万乃至十多万粒的嫩芽,且都是一年中生长的精华。制茶须不辞辛苦,且采摘制作工艺要求颇高,在茶事中,岂能不节俭,在茶事中散落几粒茶籽,也是莫大的浪费。这里体现茶人的品性,非钱财所能计较。廉洁是茶人的要求,而要很自然地做到并不容易。

三、佛教文化与茶艺

佛教传到中国约有2000来年,有学者把它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文化方面的第一次“开放”。在国家强盛的“汉唐”时期,能较好地对待和接受外来文化,确需非凡的气魄。而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结合,可谓是“强强联合”。佛与茶,也是一言难尽。佛教认为,人生一世是为了苦寂而来,因此需要面壁思过。如果承认为苦难的拯救而来,那么苦为所苦,苦也不会如原来那么苦,其中也强调了清寂的精神。这与中国儒学的礼仪及道的随心是不同的,但与“道”的内“心”而来有些相似。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都产生了影响,到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成为其组成部分。佛教与茶的结缘,是一个必然胜过偶然的过程。佛教传入我国后不久,不少教徒是汉人“出家”。有的出家人“出家”前,就有饮茶习惯。饮茶也不违背佛教的规矩,所以,饮茶之俗,进入佛教寺院是很自然的事。而并非是佛教寺院传寺院,僧人带来饮茶之事。佛人饮茶的最早记载是晋朝,见于东晋怀信和尚的《释门自竞录》,文曰:跣足清淡,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唤童唤仆,要水要茶。说明当时的和尚戒律不严,可以如文人道士一般谐谑,“要茶要水”也不过助清淡之兴。《晋书•艺术传》亦有载,敦煌人单道开在邺城昭德寺修行,于室内打坐,平时不良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悟子,药有松密、姜挂、茯茶之气,时夏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这说明寺院打坐已开始用茶,但仍未与“般若”之理结合,饮茶为的是不眠,作为“提神剂”来用,同时又服饮其他的药物,这与道家饮茶之术相同。茶业在唐代的快速发展,与僧道生活的间接刺激有关。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禅宗与茶的关系,从其教义及方法上可见一斑,除了解渴外,喝茶常处于有事与无事之间,如思考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能想开,调剂心情往好处想。“知足者常乐”等也不妨可认为是“了悟”。可见,茶有使人思考的功效,本身与禅就有好的传切点,禅宗不受经教所影响,没有许多清规戒律,使得平时许多人能摆脱假惺惺的繁文缛节,自由之人性得以高扬。而禅师们常讲: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困时睡觉,醒时喝茶,饥时吃饭,该行则行与传统的中庸之道也相符。禅茶的结合是“该行则行”的结果。茶与禅既有相通之处,“茶禅一味”,也就顺理成章了。

“茶禅一味”,是佛之性与平常茶的联系,其深刻性和生活性非同寻常。理解它可使人升到一种高的境界。像一个每日离不开茶的人,他对不同茶的滋味如何?同样让人难以问答。如此平朴之事,也并非没有某种哲理。因此,茶禅一味不是某种茶的味道代表禅,而是就饮茶给人启示,茶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而言的。这里的“味”有哲理之味、生活之味、禅规之味,乃至于人生之味。有人在作茶文化讲座并论及品茶环境时,直叫“茶文化”乃“自作多情”,却又大讲茶对环境的感应,这与茶禅“味”也不矛盾。茶中有文化是需要人去自作多情的。然无情之佛,如未汉化,不知对茶味会作如何反应和理解,有兴趣者不妨思考。茶与禅的关系之深非同一般。唐代茶文化与佛教得到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

禅宗主张圆融,能为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能在茶文化发展中互相配合。“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唐朝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评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这是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中所叙。僧人为不睡觉需喝茶,此其 一;喝茶有助消化,此其二;茶有抑制性欲之说法,此其三;盖因这三条理由,禅茶成为社会现象。必须有大量的饮茶人,没有这种社会基础,把茶理说得再高明又有谁能体会?僧人清闲,有时间去品茶,禅宗的修炼也需要饮茶,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且流动性较一般人大,他们对茶的心得传得更快更广。唐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但寺庙多,且寺内僧人多,多的达千人以上。由于僧人们自己需饮茶,于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所在地都开垦种植茶园。种茶、制茶、饮茶便在守院内传播开来。

第三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特征、内涵及其构建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特征、内涵及其构建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循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构建 思想渊源 特征 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最初是在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曾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目标明确地提出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一种治国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如今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1]。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人类自产生之时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人类社会历史,其实也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理想的历史[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只是立足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

(一)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社会和谐的理想。

儒家创始人孔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即: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和谐友善,但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和而不同”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肯定了世界的多样性,同时又维护世界的和谐相容性[3]。

《礼记-中庸》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只有达到和谐.才能理顺自然、社会秩序.万物因此而发育生长,社会因此进步。“尚中贵和”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几千年来一直影响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思维方式。“尚中贵和”主张人们在社会交往及为人处世中要推行中正之道,坚持“和而不同”,与大家友好相处,相互协作,共享祥和[4]。

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 历代仁人志士的目标不就是建设这样和谐的“大同”社会么?

当然提到儒家,就不能忽略黄老之学,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黄老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是面对战乱之后,出的治国方案。《老子》中指出:“小邦寡民,使什佰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政策确实适合战乱之后的中国,老子的时代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姓亟待休养生息,经不起折腾。所以老子认为最好的政治是无为而治,统治者应尽可能给人民以自由,对待百姓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随便翻弄,主张自然无为,强调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道家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庖丁解牛表达了他“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主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要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够从实践出真知,把握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是通过“无为”这种方式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和道家都学易经。儒家的包容和道家的顺天,都可以从中找到影子。这又可以归到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里,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等都是对这种和谐思想的注解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的结果[5]。

(二)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四个方面。1.实现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资本主义制度相较于封建制度虽然有历史进步性,但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让位于更加和谐的社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2.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巨大发展,只有生产力巨大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法,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曾错误地认为,不经过生产力充分发展而幻想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历史上已经吃过大亏了。

3.未来和谐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社会,即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的组织化、社会化的程度大大提高,阶级和国家已经灭亡,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不用担心社会出现怠惰状况,因为,劳动没有异化,“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4.“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和谐社会最高境界。“代替那有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的重要构想,指人的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掘,人的多样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张扬[6]。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未来和谐社会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积极总结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就提出了反对不利于团结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能调动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国家就能够处于和谐态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克服了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错误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使社会矛盾达到基本平衡,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处理得当,社会才能在有序环境中建设得更好[7]。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小康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目的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国内保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思想还表现在要求保持政治稳定上,“稳定压倒一切”,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发展生产力需要稳定。一切从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作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7]。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四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深邃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为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全面把握他们和谐社会思想的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在总结中华民族和谐思想的文化底蕴,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可以这样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1.发展。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发展的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发展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不发展和发展不快本身就构不成和谐。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经济和社会事业处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因而造成了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9]。

2.正义。正义是一种德行,是社会正气的内在特质。在法治社会里,正义是合法性的体现。正义的社会要求人们积极向上,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得到充分弘扬,社会各群体、阶层、成员和利益集团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形成一种无根本利害冲突的良好氛围。正义的社会并不是说没有矛盾,而是要求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通过法治和德治的手段加以解决[10]。

3.公平。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公平的核心是处理好利益关系,达到利益和谐。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指社会各方面、集团、个人之间的大体协调。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这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期,社会公平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

4.有序。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马克思认为: “秩序是一定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固定形式,因而它们相对摆脱了单纯偶然性和任意性的形式;建立社会秩序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安居乐业的条件。”[11]和谐社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发挥秩序的作用。

5.效率。和谐社会不仅公正、自由、有序,而且要创造最高效率。人们常把效率与公平作为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其表现在: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不讲公平则可能导致收入悬殊、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必须具有优先性,确保效率最大化,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几方面来把握: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循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人民共享的[12]。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但是又不是追求平均主义。这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完善的会主义制度,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基本的公平、正义,使人们普遍分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收益。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大的中国特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保证。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和谐因素,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本身的问题,而是转型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困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完全可以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来解决,而这也正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色。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无数的个体的人才组成了一个社会,离开了个体,社会就无从谈起[2]。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精华,不能封闭和僵化,要开放并充满活力。社会管理体制要能够根据新的现实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致的,也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会始终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我们必须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9]。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建设小康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能否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关键在于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及其从各方面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以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保障,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发展。和谐的发展,必须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相应提高人自身的各种素质,同时要从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表现在政治上能够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以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只有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限度地凝聚公众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公众的权利和利益,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的权益能否得到根本保障,社会能否稳定,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大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努力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13]。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形成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强大的文化建设和不断积累的精神文明作为智力支持。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塑造功能,从而营造民主、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同时,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需要由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社会群体共同去创造。和谐社会是更高水平的社会形态,它以人的自觉、合法行为作保障,这对人的素质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当前体制转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期,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促进文化建设的转型。

当前,文化建设需要我们更新文化发展观念,培育文化发展主体,拓展文化发展功能,打造文化发展精品,寻求更多文化发展载体,真正加强文化发展的管理和服务。

发展先进文化还要进一步培育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尽快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感,它包括对政府及政府职能体系的认同、对政策和法律的认同等。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认同感,否则和谐社会的达成将是一个充满曲折的历程。

4、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府转型,创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条件。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的首要治理主体。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资源的分配、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的协调等方面有着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服务的基本内容有: “维护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服务等。”

[14 ]其实质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使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尽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透明、强化责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政府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必须依法行政和责任行政,依此来确保人民的各项权利和利益,这就需要大力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责任社会,要求政府、公民、社会等各负其责。只有社会各个部门尽其职责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有者和行使者,而公共权力又都具有强制性,这种权力如果不负责任地行使,将会造成极大的恶果。因此,政府首先是一个责任政府,这样的政府才能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一个社会如果政府不能够带头维护法律的尊严,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一句空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责任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努力推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参考文献:

[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J].党建研究,2002,(10): 16-28 [2]张伟东.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社会平等[J].兰州学刊,2008,06 [3]夏立平.中国和平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46 [4]黄

钊.弘扬“尚中贵和”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26 [5]王再明.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8, 06,(25)[6]吴俊杰,张

红.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7]曹庆波.对我国社会的性质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9] 郝继明.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03

[10] 罗建兵.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时代文学,2008,1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02): 302-302 [12] 王晓宁.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享性[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19)[13]王 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其构建[J] 攀登,2005,03(24)

[14]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34

第四篇:论世纪老人季羡林

论世纪老人--季羡林

摘要:2007年初步了解季羡林先生,慢慢地又走进这位国学大师。他坎坷的学习经历,为他在写作方面打下基础。他的散文创作在文坛上有很高成就尽管一生中挫折不断,但他有着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在学术领域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季先生的一些文学著作,把真情传递与人,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

关键词:季羡林 先生 研究 文章 散文

初了解季羡林先生是在2007年。他是2006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开始知道了这位国学大师的一些生平事迹。

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季羡林的《清塘荷韵》①,文章情感朴素真挚,蕴涵哲理,如同芳香四溢,让人回味。文章描绘了种荷,盼荷,赏荷的过程,流露出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之后,这篇文章就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觉得季羡林真是非同凡响,于是开始关注季羡林。走进季羡林,了解季羡林。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

重大的成就。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贡献,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

季羡林早期就读于德国一所大学,并获得了瓦尔德施米特著名教授的博士学位。在德国大学里,教授是至高无上的,不肯轻易收博士生,一旦收留,对博士生的论文要求又高又严。季羡林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待论文写成后,他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一篇很长的绪论,自我感觉良好。当他把绪论交给教授时,不但没有得到夸奖,反而被退了回来,彻底给否定掉了。教授对他说:“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都是别人的意见,根本没有你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毫无价值。”在这剧烈的打击面前,他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

季先生读书治学的做法也很平常,使用的是笨办法,是从基础做起的。通常情况下,他是用比较大张的纸,把材料写上。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材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能拿到的东西,比如通知、请柬、信封、小纸片之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今天写上一点,明天写上一点,久而久之,资料多到能够写成一篇了,移到纸上,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他的这些做法既动脑又动手,更有价值,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积累资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问题,再科学运用材料。《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罗摩衍那>初探》(理论);《天竺心影》((散文集);《季羡林选 2

集》(散文集);《朗润集》(散文集);《季羡林散文集》,所有这些,并不是作者一时之作,而是他惨淡经营多年的结果。

在季先生90年代的作品中,《二月兰》②展现出真情,创造出令人难忘,发人深思的艺术境界。突出了,先生自己所说的:“形式似散,经营惨淡”。做到这样的“形散而实不散”并非易事。先生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独具匠心的结构。特别是一些令人难忘的短小篇章,其结构总是让人想起一支奏鸣曲,余音袅袅。先生写景文章之一《富春江上》③就是如此。除了结构,先生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十分重视在淳朴恬淡,在先生笔下,燕园的美实在令人心醉。“凌晨,在熹微的阳光中,初升的太阳在长满黄叶的银杏树顶上抹上了一缕淡红”(《春归燕园》④)。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⑤,又完成了《牛棚杂忆》⑥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在我看来,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只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明确方向与目标,并持久以恒,坚定的走下去,胜利的“果实”就会向你招手。时代在发展,学无止境,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注释:

①《清塘和韵》:《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二月兰》:《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③《富春江上》:《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春归燕园》:《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罗摩衍那》:《<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⑥《牛棚杂忆》: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

期的一本回忆录

参考文献:

1.《读人生》:季羡林 2008 华艺出版社

3.《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 1986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摘 要:本文全面回顾和评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在“十七大”和“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将更加全面深化,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着力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将形成风气,向生态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将逐步加快。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生态理论

一、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二、早期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按这些规律办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儒家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天人关系,才能倾听自然界的呼声,从而达到“不逾矩”的境界。儒家还倡导“制天命”,就是人类可以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知常”,就是说认识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明智。“知和”,就是说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知止”,就是说要认识、把握天地万物的极限和限度,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知足”,就是说人们要走出自己的不符合实际的欲望。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认为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把自然万物看成与人类一样有感情、有觉悟、有灵性,一样有生存权利和生命尊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然,破坏生物间和谐共处,是不公平、不理智的。人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与自己生存环境里其它生命体共生。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第一,自然视域下的人与自然.首先,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其次,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第二,人类视域中的人与自然.首先,人的实践属性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思想表明: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有与其他物种样的自然屙I生,但作为社会存在物,人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同其他子系统一样;但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二重性,所以在为自己生存干预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的生存,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持自然系统的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上述研究思维路径以及理论分析对于我们当今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5]

。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三,关于生态危机与社会制度的研究。第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第五,关于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

总之,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低水平重复研究居多,高质量深层次的研究较少;对生态文明概念探讨的多,从哲学、社会制度、人与自然的本质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少;就事论事、解读政策的研究多,从战略高度研究的少,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现代生态文明理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使之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了“什么是发展,采用什么理念指导发展,运用何种模式实现发展,以及如何评价发展”等事关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和前期经验,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框架包括,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平台是“两型社会”建设.关键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引,搭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妥善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Ye,Q.G.W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J].Scientifi Communism,1984,(2).

[2] Leiss,W.The Domination of Nature[M].New York: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 《自然辨证法》编写组.自然辨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王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与路径分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8(29):34-36.[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18)[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下载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17、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渊源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研究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

    思想渊源: 瑞吉欧教育体系源于意大利北部小城瑞吉欧•爱米里亚。在过去30多年中,由意大利的教育家们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共同创建。经由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凯茨、福门等人的介绍......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渊源及其学术评价

    摘要: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其民族主义思想极其丰富、深邃,主要来源是中国的传统民族平等观念、西方的天赋人权学说、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民族......

    论思想自由

    论思想自由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 ● 杨守森 向往自由,痛恨禁锢,是人类,也几乎是所有动物的天性。与其它生命个体不同的只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除了向往身体的自由......

    论国家思想

    论国家思想 梁启超 人群之初级也,有部民而无国民。由部民而进为国民,此文野所由分也。部民与国民之异安在?曰:群族而居,自成风俗者,谓之部民;有国家思想,能自布政治者,谓之国民。天下......

    浅谈儒家与法家思想合流的渊源及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与法家思想合流的渊源及现实意义 杨新年 (西南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 自春秋战国开始,儒家和发家就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法做出不同的阐释,他们之间的对立......

    包容性发展:思想渊源、现实意涵及其实践策略

    包容性发展:思想渊源、现实意涵及其实践策略 作者:姚荣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日期:2011-9-5 本站发布时间:2011-9-5 8:04:40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