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

时间:2019-05-13 10: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

第一篇: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

思想渊源:

瑞吉欧教育体系源于意大利北部小城瑞吉欧•爱米里亚。在过去30多年中,由意大利的教育家们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共同创建。经由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凯茨、福门等人的介绍和推广,其教育理念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瑞吉欧教育系统的主要创建人马拉古滋认为,该系统的建立受到许多思想家、理论家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杜威、克伯屈、布鲁纳、皮亚杰、维果茨基、嘉得纳等。这个系统有自己富有特色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教育主张,有其自身的组织方式,还有其环境创设的原则。这个学前教育系统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现自我。这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小组形式实施方案教学。

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起源自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有帕克尔,杜威等。主要的理论和方法有前期的帕克的昆西教学法,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沃特的葛雷制和后期的以儿童中心取向的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及社会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论和实验等。主要观点有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极其思想是美国教育界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所引发的挑战的回应,是现代城市工业文明条件下改革美国教育的一种广泛努力和改革方面的选择。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维果茨基构建主义思想

维果茨基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并通过研究得出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认为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维果茨基认为儿童个性也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是社会关系内化的产物。维果茨基关于儿童个性的社会起源的思想揭示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本质规律,即作为个性核心成分的社会性是在儿童同他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由外到内发展而来的。

教育理念:

瑞吉欧的教育取向有三个方面的传统影响:①欧美主流的进步主义教育;②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等心理学家的建构心理学;③意大利学前教育传统及战后左派改革政治。在这三者交互影响下,瑞吉欧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马拉古齐的一首诗《其实有一百》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视儿童为一个自己能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一个是自我成长中主角的孩子;一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成人应如何应对?最重要的是要承认“其实有一百”;其次,要以孩子的思维、儿童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另外,千万不要压制孩子,应让孩子充分表现其潜能。瑞吉欧的教育成就应该归功于这种“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他们还提出:当前的背景是幼儿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乎没有兄弟姐妹,又生活在充满新的需求、新的社会环境之中,过早地被卷入成人生活,经常变成一个过度情感投资的对象,束缚了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有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们对世界充满兴趣,渴望友谊。为此,瑞吉欧采用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百种语言:他们把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归纳为: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标记、文字)、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等。鼓励孩子通过表达性(动作、表情、语言、体态等)、沟通性及认知性语言来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认为儿童的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特别重要,是儿童探索、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瑞吉欧经验显示:“学龄前幼儿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图象和媒介来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彼此的认知。”“我就是我们”:“我就是我们,代表一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交流,达到超越个人成就的可能性。”以另一个方式来理解,幼儿与成人共存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现实之中,并通过每日的文化参与发展自我。将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处于整个社会背景之下,使个人与社会过程两者各自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时,这一理念还代表在共同分享中,每个人均可提出最好的想法,提升和加强团队间意见交流,并刺激新奇或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这些是无法靠个人力量独自完成的。这种独特的看法虽然不是出于某些理论的指引,却是瑞吉欧教育取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儿童的观察、了解及经验的总结,是与幼儿发展相关的实实在在的事实,是一种新的理念。

强调“互动关系”和“合作参与”。“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项原则。“互动合作”包括教师和学习者的互相沟通,关怀和控制的不断循环,以及教育活动相互引导的过程。

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互动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存在于发展和学习之间;②存在于环境和儿童之间;③发生在不同符号语言之间;④发生在思想和行为之间;⑤发生在个人与人际之间(最重要)。这一种对家长、教师和儿童互动、合作关系的看法,不仅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同时还加强了儿童对家庭、团体的认同感,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自信心。瑞吉欧多年的务实经验,证实了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认知冲突和最近发展区等理论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看出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到以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瑞吉欧的课程取向是:人类发展理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信念及目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成人与幼儿共建的深入主题的项目活动的基础。

第二篇: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瑞吉欧教育理念比较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瑞吉欧教育理念

比较

院系:教育学院10级姓名:李同学

学前教育学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瑞吉欧教育理念比较

摘要:本文试图探究我国教育家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与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模式的相同点,并借此思考一个问题:我国幼教改革中,对传统幼教思想的传承和对国外幼教模式的引入,应该如何平衡,才能最有利于我国幼教的发展。

关键词:陈鹤琴

瑞吉欧

“活教育”

方案教学

1927年,陈鹤琴坦率的指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要晓得我们的小孩子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用起来未必都是优良的。„„总之,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当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至于那些具世界性的教材与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条件。”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对国外的优秀教育模式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比如2000年以来我国幼教界对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学习,但是,对于他特别强调的,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中国化的实验和再创造这一点,反思我们对待瑞吉欧教育模式的态度,又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

一、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大潮流中站在历史前沿的大教育家,有“中国的福禄贝尔”之称,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改革传统教育,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特别是“活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国幼教的发展。

陈鹤琴是一位爱国民主主义者,并且随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曾受杜威、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以后面对旧中国旧教育的因袭旧法、脱离生活、死读书本,便立志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口号,试图用“活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旧教育,他提出了要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 ”,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教育主张。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两大原则”(教学原则、训育原则)中。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精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批评旧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不问儿童是否了解,不管与时令是否适合,只是一节一节课的教,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书呆子”。“活教育”则反其道而行之,要向大自然十大社会学习。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十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亦即所谓 “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学科);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要求每个学生备一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活教育”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在第一阶段是小动物园,小花园,小游艺场,小工场,小图书馆;在第二阶段是小动物园,小农场,小社会,小美术馆,小游戏场;在第三阶段是儿童工场,儿童家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是在校内组织“活教育”的方式,校外大自然十大社会则更为重要的活动场所。

(四)“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陈鹤琴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

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7、比较教学法;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10、替代教学法;

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13、教学游戏化;

14、教学故事化;

15、教师教教师;

16、儿童教儿童;

17、精密观察。陈鹤琴把以上教学原则概括为“活动性(做)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强调了活的教学法,体现了科学性、灵活性、活动性、主体性、积极性、民主性等特点,具有使用价值和意义。

(五)陈鹤琴对“活教育”的教师提出的要求

1、要爱护儿童;

2、要了解儿童;

3、要有积极的态度;

4、要有研究的精神;

5、要有改造环境的能力;

6、除具有国语修养外,须有一种专门学科的特长;

7、须有健全的体魄。

二、瑞吉欧教育理念

瑞吉欧·艾米莉亚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洛利斯·马拉古兹的指导下,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学前教育;在市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意大利在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之后,又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莉亚教育取向”。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是20世纪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幼儿教育模式之一,自1981年“当眼睛越过围墙”的展览后,该教育模式成为美国、日本和许多澳洲、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工作者参考的主要对象,瑞吉欧教育体系本身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结合了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并将杜威、克伯屈、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一种典型。

(一)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1、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目的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理念的精髓。瑞吉欧教育继承了杜威的 “教育无 目的论”,即“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体现了教育的目的与过程的统一,目的体现在过程中,是教育者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而制定的,是发展的。瑞吉欧方案教学强调:

(1)互动。瑞吉欧强调的是在主题探索活动中与教师、同伴的互动,强调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互动,强调儿童在主题活动中对世界的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尤其是视觉表达方式。

(2)教师的集体协作。瑞吉欧强调以集体的力量进行工作。

(3)分享。瑞吉欧强调的是意义的分享,经验的分享。

2、瑞吉欧方案教学的主题来源

方案教学主题选择的原则:

(1)是否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

(2)是否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3)是否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是否有益于平衡幼儿园、学校的课程。(5)是否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学校和社区的资源。

瑞吉欧方案教学主题通常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经验,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同时,瑞吉欧方案教学的主题也来源于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倾听、了解,或教师的经验与社区的资源,来源于课程指导手册中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相关主题路径。

3、方案教学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项目网络的编制和弹性展开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没有一个标准的计划,而是在过程中生成新的计划。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个项目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以及以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他们形成灵活的、适宜这些孩子兴趣的目标。孩子的兴趣既包括在项目中,也包括在由教师推断和引发出来的项目发展中。瑞吉欧不预先设定每一项目和每一活动的具体目标,不意味着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毫无计划,只是这种计划不是对活动的具体目标与程序的规划,而是考虑到孩子可能的想法、假设和象征活动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靠开始的计划(假设),而是依靠孩子们的反应和教师灵活的策略

(二)瑞吉欧的环境设置

首先,开放的环境是幼儿园的第三位老师。幼儿具有拥有环境的权利,教育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构成,也只有“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参与,才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因此,学校的建筑结构,空间的配置,材料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备置许多吸引幼儿探索的物品和设备,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和摆放,以传达沟通的意图,激发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瑞吉欧的学前教育机构环境美丽宽敞、充满艺术气息,建筑物中心有一个广场,每个活动室的门都面向广场,以增加各班幼儿间的互动机会。每间教室门口写上儿童的权利,挂上教师的照片,家长牌上介绍项目活动的主题,以便合作参与。还十分注意空间的安全和儿童认知、社会性发展的空间,有大片的镜子,供孩子们躺在其间,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其次,经过细致规划和设计的空间及幼儿园周围的空间都加以利用,认为环境是产生互动的容器,具有教育性价值。教室及工作坊的环境布置随项目活动的发展而变化,不断地充实和调整。在空间的设置中,也关注给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小组活动及团体活动的空间,作为展示的空间乃至个人秘密的空间。再次,记录的空间,充分利用墙面,把墙面作为记录儿童作品的场所,让墙面说话。小组每做一个主题都有师生共做的展示板,以充分利用视觉艺术的价值。此外,空间设计还反映了意大利的文化特点。总的来说是“个性加美丽”,墙壁的色彩,巨大的窗户,绿色的植物,有意义的摆设等等,都显示出该园“园本文化”的环境表达都努力做到美观而和谐。

(三)瑞吉欧的教师的角色:合作者、培养者、指引者、记录者、研究者

合作者:在幼儿的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最为重要的是倾听儿童,倾听儿童最丰富的含义是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作为伙伴,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 培养者: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园丁,要知道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何时提供材料?怎样变换空间?如何介入讨论?何时协助解决疑难?何时将孩子的表达方式总结出来……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指引者:不断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适时、适度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及兴趣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记录者:教师走进幼儿的心灵,知道他们是怎么思维,怎么操作的?如何互动、如何观察、如何想象、如何表达的?幼儿通过记录看着自己完成的工作时,会更加好奇、感兴趣及有自信心,记录还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获得经验的过程,分享孩子在校的真实经验,密切亲子关系。最可贵的是,记录是教师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看到师生关系,看到自己的作用,教学技巧的成长等等。研究者:如怎样共同建构项目活动?怎样发现既有挑战性又能使孩子得到满足的项目活动?如何保持一定的开放程度?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与儿童、教师商量,如何倾听儿童的争论、化解他们的争论?怎样建立一种合作的、支持性的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等等,这些都使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四)瑞吉欧的记录

瑞吉欧的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工作结果进行系统的记录,包括儿童自己的视觉表征活动作品以及对儿童指导过程中具体实例的记录。这种档案并非简单的文字记载,而是以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它贯穿项目活动的始终,并在活动结束后延续。一个高质量的档案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促进儿童的学习;支持教师的教学;刺激家长的参与;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

三、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共通之处

1、主张教学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

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而这种直接经验正是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最是贴近。瑞吉欧方案教学主题通常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经验,来源于儿童的兴趣,主题选择有“是否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的原则。

2、充分相信儿童的潜力,鼓励儿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发学习“活教育”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并且在教学原则中业强调“儿童主体性原则”,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瑞吉欧方案教学主题选择原则有“是否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瑞吉欧的教师相信孩子是主角,孩子们是强壮的、精力充沛的、能干的,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具有足够的潜能、好奇心和兴趣,并可借此来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并且方案教学的实施并不预先设定每一项目和每一活动的具体目标,不意味着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毫无计划,只是这种计划不是对活动的具体目标与程序的规划,而是考虑到孩子可能的想法、假设和象征活动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靠开始的计划(假设),从而留给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

3、教师角色:儿童成长的促进者

“活教育”的 教学原则中强调“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教师不再一味灌输,只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鼓励和提示。瑞吉欧的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培养者、指引者、记录者、研究者,在幼儿的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最为重要的是倾听儿童,倾听儿童最丰富的含义是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并且不断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适时、适度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及兴趣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4、平等的师幼关系,对儿童的尊重与理解

“活教育”强调要爱护儿童,要了解儿童,在其教学原则中也有“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的“积极鼓励原则”“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瑞吉欧的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培养者、指引者、记录者、研究者,强调教师对儿童的倾听和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工作结果进行系统的记录,从而更加理解儿童。

5、对环境的重视

陈鹤琴要求活教育的教师要有改造环境的能力,并且在教学原则中强调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瑞吉欧认为环境是幼儿园的第三位老师,它的环境设置十分注意空间的安全和儿童认知、社会性发展的空间。

瑞吉欧教育是家和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将当地的教育实践和多种理论结合起来二形成的教育模式,在引入和学习瑞吉欧模式时,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简单的打包移植,而要吸收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在学习国外的同时,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幼儿教育思想不能抛弃,应再传城的基础上,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于碰撞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创造出我国自己的现代幼儿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a)唐淑,钟邵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b)路易斯·博伊德·卡德威尔.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c)朱家雄.对瑞吉欧教育实践的再思考.J.教育导刊.2006(11)d)黄书光.陈鹤琴于现代中国幼儿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e)唐燕.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f)高谦民.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第三篇:瑞吉欧教育思想及最新发展

瑞吉欧教育思想及最新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幼教改革及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潮。在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追寻素质教育的路途中,广大幼教界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受到来自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瑞吉欧教育思想。自GeogeFoemen亲自来华的几次演讲和讲学后,瑞吉欧和方案教学一时成为我国幼教界最流行和最热门的术语。全国各地许多幼儿园纷纷引入方案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探路石。然而在理论上他们遇到了许多困惑,如把瑞吉欧教育等同于方案教学,或认为方案教学就是主题教学或单元教学;另一个极端是认为方案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方法而加以全盘吸收,欲代替我们沿用了许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陷入困境。本文试图对瑞吉欧教育思想及其发展作一个较为

全面的介绍,对其教育实践给我国幼教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启示和作用加以分析。

一、瑞吉欧教育思想的来源

近十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前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最为关注的教育思潮莫过于瑞吉欧•爱米里亚系统。瑞吉欧教育体系源于意大利北部小城瑞吉欧•爱米里亚。在过去30多年中,由意大利的教育家们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共同创建。经由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凯茨、福门等人的介绍和推广,其教育理念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瑞吉欧教育系统的主要创建人马拉古滋认为,该系统的建立受到许多思想家、理论家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杜威、克伯屈、布鲁纳、皮亚杰、维果茨基、嘉得纳等。这个系统有自己富有特色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教育主张,有其自身的组织方式,还有其环境创设的原则。这个学前教育系统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现自我。这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小组形式实施方案教学。

二、瑞吉欧教育的特色———方案教学方案教学的来源:方案教学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与杜威所倡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科学化的儿童研究运动密切相关。杜威强调“活动”对于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主张要使活动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事,通过精心组织,成为能够激发儿童兴趣的教育过程。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克伯屈于1918年发表了《方案教学法》(有译为“设计教学法”)的文章,倡导方案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20年代的英国,伊沙克斯开始倡导方案教学,1967年后,英国幼儿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就是方案教学。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早期,美国的“开放教学”也是以方案教学为其主要特征。方案(project)有译为“设计”、“计划”、“项目”等。台湾学者简楚瑛认为,“方案”一词涵盖了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最准确完美地表达了它的全部含义。因此大陆学者多使用这一译法。

究竟什么是方案教学呢?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凯茨认为,方案教学就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编制主题网络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是对该主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些方面都是参与活动的儿童感兴趣的,也是教师认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参与方案教学的通常是一组儿童,有时可以是整个班级的儿童,偶尔也可以是个别儿童。方案教学的实施会涉及各种智慧的、学业的和社会的技能,依赖于儿童已

有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画、测量、手工、创编故事等等。一个理想的方案教学应能使儿童获得科学、社会、语言、各种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方案教学中,儿童通常通过直接的观察、与有关专家的谈话、动手实验、收集材料以及准备报告自己发现的结果等方式进行学习。

由此可见方案教学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向外扩散,编制主题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副主题或由副主题分化出来的下一级主题都可以成为儿童探究活动的学习主题。方案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儿童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三、方案教学与主题教学和单元教学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将方案教学看做是与主题教学或单元教学相同的教学,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主题教学通常以主题为中心展开。如“母亲节”、“可爱的小动物”等,其涵意广泛。例如,在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教学中,儿童可能被要求给妈妈画一幅画、唱一首歌,或为妈妈做一件事;给儿童讲解母亲节的由来等。

这种活动的主题通常是由外部社会事件随机设定的,教学活动很少注意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单元教学通常由一系列预先设定的课或者话题组成。其中儿童不大有机会影响已设定的话题,也不大有机会参与决定所进行的活动或参与讨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儿童通常只被要求对所进行的活动做出反应。方案教学则重视儿童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活动,其主题往往会很明确地表明研究活动的方向。例如“纸是如何造出来的”曾是一个幼儿园方案教学的一个主题,而在主题教究任务;儿童可以主动、自由地与教师讨论问题,可以进行实验研究,也可以进行其他有关活动。

四、方案教学与系统教学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按其结构化程度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非结构化活动,又称非正规活动,这类活动以过程为主要价值取向,活动中儿童处于主动地位,活动主要以满足儿童需要,顺应儿童自然发展为主;

另一类是结构化活动,又称正规活动,这类活动以结果为主要价值取向,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活动主要在于完成规定的任务,着眼于将儿童的发展纳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轨道。

幼儿园教育应将这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使幼儿园的教育更为完善,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凯茨认为,方案教学是课程中具有非结构或非正规倾向的一部分,而“系统教学”是课程中具有正规结构或正规倾向的另一部分。

所谓“系统教学”指的是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帮助儿童循序渐进地习得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方式更确切地说叫“直接教学”,即教师将同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全班或一群按能力分组的儿童。)凯茨认为,方案教学和系统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相互补充:

1.系统教学能帮助儿童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方案教学却能让儿童在有意义的背景下得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2.系统教学着眼于儿童的不足之处,而方案教学则注重发挥儿童的能力。

3.系统教学由教师规定教学的次序和任务,实施过程依据的是如何最好地习得知识和技能;方案教学则主要由儿童自己做出选择,任务的难度是由儿童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4.系统教学中,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在方案教学中,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探索和研究,灵活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并学会自己做出决定。由此可见,在不轻率否定系统教学的前提下,在幼儿园引入具有明显非正规活动倾向的方案教学,可克服现行幼儿教育中的某些弊端,使教师的立场更多地转移到儿童一边来,这为我们弥补系统教学的不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五、瑞吉欧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启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瑞吉欧教育思想除了方案教学外,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其中对儿童表征方式的强调、对教师角色的全新认识和实践以及对环境的设置和社区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都为我们做出了实践的表率。瑞吉欧教育经验特别强调儿童语言(包括各种语言)的发展对促进儿童认知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性。马拉古滋认为游戏状态,这种状态的表现和表达是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并能最原始地反映出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和所需;这种状态能使儿童的情绪情感得以自然流露,使其心理得以平衡。后一类语言是人类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主要靠教师呈现和传递,让儿童习得和运用。

瑞吉欧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儿童的心声,从儿童各种语言的表现和表达中去认识儿童,与儿童沟通,从而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实施教育。瑞吉欧教育系统中教师的角色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到建构的转变;从强化到兴趣的转变(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转变);从服从到自主(或从强制到合作)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儿童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助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些角色的关键点在于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瑞吉欧教育经验强调通过社区的参与和贡献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在瑞吉欧教育机构里,儿童、教师、家长和社区有许多互动的机会。瑞吉欧教育实践要求在空间环境的设计方面要能显现文化的特征;并运用记录的方式研究儿童的行为,并以此作为认识儿童和计划课程的依据。

六、瑞吉欧教育思想与当前的课程改革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瑞吉欧教育经验能为我国幼教工作者如何处理幼儿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和样板。这一关系的处理,正是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瑞吉欧教育经验运用了方案教学的方式处理这对矛盾关系。瑞吉欧教育经验的本质在于,认定幼儿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又要将儿童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轨道,通过教学去促进儿童的发展,一句话,要处理好幼儿自发的学习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间的关系。瑞吉欧教育经验强调教师在设计

活动的过程中充分顾及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让儿童在游戏状态中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教师在实施方案教学时,从主题的设计、方案活动的展开和实施到方案的总结,整个过程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给予儿童自由探索、尽兴表达的机会同时,瑞吉欧教育经验也运用“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理论,要求教师在尽可能理解儿童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通过教学去促进儿童的发展。

七、瑞吉欧教育思想的新发展———集体学习习近平年来,世界众多的学者在学习和总结瑞吉欧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在尝试与之合作,发展和丰富其精神和内涵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的提出者加德纳带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研究小组与瑞吉欧合作对“集体学习”共同进行了新的探讨。

(一)集体学习的涵义:所谓的“集体学习”是指“若干个体在认识、情感和审美方面共同解决问题,创造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自主地学习,同时还通过向他人学习的方式学习”。瑞吉欧教育系统的“集体学习”中的“集体”,不仅仅指儿童,还包括成人,如家长、教师、社区成员等。研究者们认为:成人和孩子在一个学习集体中尽管扮演不同的角色,但都致力于一种教与学的文化建设。教师要会聆听、观察儿童,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去探索,感受探索带来的快乐;要会判断什么时候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时刻,适时适度地介入和参与儿童的活动;还要通过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工作,提醒儿童回忆他们已经完成的任务,让儿童自己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展新的观点。

(二)瑞吉欧的集体学习的独特之处:

1.在瑞吉欧的集体学习过程中,强调了记录儿童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儿童和教师重温学习时刻的重要性。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由于教育由教师传递知识向儿童探索研究方向的转变,记录儿童的学习成为教师和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记录,成人和儿童有机会个别地或集体地重温已经发生过的学习计划和任务,使儿童建构知识的方式变成能够看得见的东西。

2.对于教师而言,记录儿童的学习不只是去关注儿童漂亮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去了解和摸索儿童建构知识的过程,加深对儿童的能力和兴趣、不同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及在不同领域内获得概念的特征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决策和教育行为。

3.对于儿童来说,记录能帮助他们创造一个集体记忆,使儿童去回忆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让儿童观看自己以前的绘画等作品,重温以前发表过的意见,能使儿童评价自己以前的看法,听取同伴的反应,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价、反思、评价其他儿童的机会。这样,儿童不仅发现他们自己是如何学习的,还能理解他人又是如何学习的。

(三)集体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当代西方,以儿童为中心的概念已被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儿童中心并不意味着“儿童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而是处于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等关系的中心”。世界早期教育的发展已从重视儿童个体知识的建构,发展到了重视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知识的建构。“集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成为更强大的个体,共同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个体”。未来的社会要求我们把儿童培养成为“不同的个体”,而这些“不同的个体”应该懂得如何去聆听,尊重和承认他人的观点,包括与自己相反的观点,能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能通过更为复杂的方式和途径去解释和理解世界。这种全新的观念和视角展示了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并给我们以启示。

第四篇:瑞吉欧教学模式

瑞吉欧教学模式

2009-04-07 19:58 瑞吉欧是一种独特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影响和改变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通过 对瑞吉欧的学习和观摩对瑞吉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学习的一些瑞吉欧的知识和 心得体会。

瑞吉欧方案教学体系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其发源地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为瑞吉欧- 艾米里亚的小城,由当地的杰出人文主义教育家马拉古兹发起并领导,在市政府和社区民众 的全力支持、合作与参与,经过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和教研员)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实践,被予为继蒙台梭利之后,又一个颇具特色的、堪称影响世界的幼儿教育模式或体系。

瑞吉欧体系的特色几乎体现在所有的方面:机构的组织与管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校 内校外的人际、群际互动与合作,课程与教学,教师的成长等等。九十年代后期,该体系逐 渐被我们所熟知,由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的《学前教育》杂志曾在今年的第2、3、4、5期上连续发表了有关的文章,对这一体系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各方面的介绍,有 “方 案教学”、“弹性计划”,“项目活动”,但读过这些文章的老师应不难发现在这些文章中 所阐述的这一体系最直接最感性的特色是一致的,就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动而丰富的表 现,也就是一种真正的学习主体性的体现。

一、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主要特色

(一)提倡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教育,需要社会支持和家长的参与

1、瑞吉欧-艾米里亚的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社会在育儿方面给予家庭以有利的支持,素来是意大利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在 瑞吉欧市,0-6岁的保育和教育是一向十分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财政拨 款。许多有社区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对地方政府施加实质性影响,即对政府的这一 项工作进行监督,以保障与改善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

2、家长在学校中所起的种种实质性的作用,本身也是社会支持的一种表现。

在全市所有的幼儿学校中,家长都有权利参与学校所有环节的一切事务并自觉承担起这 一责任。例如家长要讨论学校的各项政策,研究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参与课程的计划 与实施并给予一定的评价。(这类似与我们的家委会工作,但其范围更广泛,所发挥的主体 性和参与意识更强。

(二)学校管理风格——民主与合作: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联盟,使教师与儿童同样能获得“家一样的 感觉”的地方。这些学校并没有我们在一般机构中所见的那些行政事务,教师之间也没有任 何的层次等级,他们只是平等的同事者与合作者。所有学校由一位主管直接向市政府汇报工 作,他还要组织协调一群教研员进行宏观的决策、计划和研究,并对各所学校进行具体的指 导。这些教研员是该市幼儿教育的课程决策者,其中每个人都要协调和指导五六所学校的全 部教师的业务工作。学校每个班配备两名教师(幼儿的数量:婴儿班12人,托儿班18 人,幼儿班24人),实行三年一贯制跟班教学,以在教师和幼儿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联 系。每所学校都有一名在艺术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教员。他除了自身在艺术教育方面为 瑞吉欧幼儿教育作出特殊的贡献,还要协助教师发展课程并做好课程、教学与幼儿活动的记 录。

(三)方案教学——弹性课程与研究式的教学

方案教学是对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最全面准确的概括。(方案教学是一个译名,„方 案‟一词还可译为„设计‟、„计划‟、„项目‟等,因此在有些书上方案教学又被称为

„项目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要素或关键的词包括: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小群体共同 进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等等。

(四)儿童学习与表达的手段——百种语言

在幼儿小组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项目” 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是两种基本的活动。在瑞吉欧看来,幼儿表 达自我和彼此沟通的手段,以及教师判断幼儿对于相关的内容是否理解的标志,不应只是人 特有的语言符号,还应包括动作、手势、姿势、表情、绘画、雕塑等等一切表达方式。在绝 大多数情况下,幼儿的学习、探索和表达是许多“语言”的综合。(为宏扬进步主义的教育 理念,推广自己的教育经验,自80年代初期以来,马拉古兹率部在欧洲各国举办巡回展 览。这个名为《儿童的百种语言》的展览获得巨大成功,使瑞吉欧的精神跟理念与教育经验 得到各国教育界、学界和政治界人士的赞赏,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 系统之一”,并刮起了席卷西方世界的瑞吉欧教育“旋风”)。

(五)教师的成长——合作学习和反思实践

瑞吉欧全部教育过程与效果得以有效进行和保证最关键的要素,乃是教师们一直孜孜不 倦地努力提升自己对于幼儿的认识和对幼儿教育的理解。

瑞吉欧的教师和孩子一样,都不是“训练”出来的。相反,教师是通过进入一个充满各 种关系(与孩子、与家长、与其他教师、与教研员等的关系)的环境之中学习的,环境中的 这些关系支持教师们合作建构了关于儿童、关于学习过程以及关于教师角色的知识。教师的 成长与孩子的发展被视为一个“连续体”。在与儿童合作开展的活动中,教师不断地观察幼 儿,并采用多种方式记录、保存学习过程和“产品”,为孩子建立“档案”,记录、整理、分析、解释档案的过程,不仅为教师本人计划和实施课程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基础,而且成为 教师自我反思和同其他教师、教研员、艺术教员以及家长进行交流、共享的宝贵资源。

(六)学校的第三位教师——开放的环境

物质环境的设计布置同样也是瑞吉欧教育的中心环节,而该环节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 何增进环境的开放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学校在设计新的空间和改造旧的场所时,一个通常的 考虑就是如何使各部分的教室能够便利有效的衔接起来,并且使学校与周围的社区密切互 动。学校所有的教室都向一个中心区域敞开大门,厨房间可以随时提供参观的便利,大大的 玻璃窗、教室后面的院落、开向外面的大门,也使学校同社区保持随时的沟通;入口处放着 各种各样的镜子,照片和儿童的作品。

瑞吉欧的教师们将幼儿学校的环境称为“我们的第三位教师”。教师们竭力创造机会,要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为幼儿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便利他们的沟通。为此,教师们在学校 的大厅里设置一个活动中心;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电话、过道或玻璃窗进行联系。其环境创设 的宗旨:以促进幼儿之间的游戏性的交往。(这种教育理念也为我们所创导,在我们的环境 创设以及活动区域的建立上,也是以促进幼儿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交往,发展幼儿的个 性和兴趣爱好为目的)。

从以上瑞吉欧教学体系的六大特色反映出,瑞吉欧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理念和实 际做法,正好应和了当前时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迫切的呼声。即使剔除这个时代性的因 素,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幼儿、教师和家长这三种“主角”,在共同活动中所表现的积极参 与、主动探索、团结互助、友好合作的精神,所营造的自由表达、通融理解、开放民主的氛 围,所焕发出的责任心和想象力,以及在长期的合作中所结成的共同体,无不向人们展示了 幼儿教育中永恒的为真、为善、为美的景象。这种景象,是任何一个真正称得上成功的幼儿 教育机构所必备的人文景观。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教育活动。它在综合了多种心理学和教育学的 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步骤发生、准备、实施、完成和评价,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幼儿园教 学组织和儿童活动模式。方案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按教育大纲形式的目 标课程模式,它是典型的过程模式的代表。那么,到底何谓“过程模式”?方案教学反映出 了过程模式的哪些特点?通过对方案教学理念和时间的简介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各位教师在 思考以上问题是获得某些启示,为共同推进教育课程改革出力。

三、方案教学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1、方案主题的发生。一个方案活动的主题可源与成人的建议、儿童的讨论、一些突发 事件如天气的变化或一次客人的来访等,随机性较强。主题在实施中是有层次的,一个大的 主题下可能包含许多小的需要、计划和实施;同时又是灵活的,一个方案活动进行到某一阶 段时,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情形,使得活动的主题的发生转换或产生新的、不同的主题。其 特点是:主题必须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且要能够让幼儿在方案的提议、选择、和决定 上承担起主要的责任。从一开始,方案教学就不同于学习大纲或教育目的的传统幼教课程模 式。例“人群”

2、活动的准备。这一阶段对于幼儿来讲是要由好奇心到理智的兴趣,由感官的兴奋到 探究的愿望,形成初步目的和大致活动步骤的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所做重要的任务是组 织、参与幼儿的讨论与表达,并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可能的行动 计划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调动幼儿与所定主题有关的原有经验是该阶段活动的核心任务。而 在大多数传统课程模式中,只强调了教师的准备,幼儿开始活动后不免被动参与,正是忽视 了教学过程中这一步骤的实施。

3、活动的实施与进行。在问题已经提出,经验已经预备之后,实际的课程,即各种室 内外活动就可以开始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获取第一手的直接经验。在一步一步 进入主题变化的情节过程中,幼儿验证自己的假设、探讨问题和事实的真相,对客观环境加 以有目的的改造。以后幼儿便以活动本身的结果进行游戏、表演或其他自由表达(如绘画、图象剪贴游戏等)教师在本阶段的任务是提供丰富而恰当的资源,与目标课程模式中的显性 教育者不同,她提供的指导往往是暗示性和建议性的。

4、活动的结束与评价。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建构活动、探索 活动、生产活动的产品或作品将会在教室中展列。这些展品不仅是幼儿活动的记录与见证,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以及幼儿之间相互学习讨论的宝贵资源。展列可以分阶段完成也可作 为一个全程的系统反思过程融入整个方案教学中,且有多种活动形式:如儿童个别讲述、介 绍自己经验、开集体报告会等。幼儿在此过程中锻炼了以别人感兴趣和能理解的方式讲述事 件的能力;树立在外人(包括小朋友、教师、家长等)面前大胆讲述的信心;发展了清晰、完整思维的习惯。同时该环节也要求教师形成积极反思的良好作风。

这种回味活动给了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有利于他们整理由交流与反思获得的新思路,最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达到同化。接下来新的兴趣产生,直接引发下一个方案教学主题的选 择。可见这种活动评价形式是发自参与者本人,强调表达、反省和体验,并不像我们习惯的 做法那样,在儿童本身之外制订出系列标准,将幼儿的能力或发展水平对号入座,纳入成人 自以为合理的轨道。

三、透过方案教学看“过程模式”课程

从方案教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方案教学属于属于过程而非目标模式,其 关键,是因为它并不以目标为中心来安排一切,课程本身始终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具体地,我们可以从教师教学和幼儿活动两方面来理解“过程模式”课程的基本特点。

从教师这一方面看:传统的教学一般总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预 先指定好完整的课程,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步骤,并严格按计划执行以完成教学活动目标。但 在方案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却不是这样自上而下演绎式的。尽管其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 讲解传递,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引出幼儿自己的 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所以不管是传递、示范还是提问和建议,其目 的都在于为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表达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情景。

此外,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高度的团队精神、问题探究和解决问 题这些方面看,和“目标模式”课程相比,幼儿在方案教学体系中所进行的是有意义的发现 而不是被灌输;幼儿的整体经验得到了发展而不支离破碎地接受技能的训练和单纯的思维练习;参与是主动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和服从;提高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记住大堆抽象的 概念。总之,这样的学习符合了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有效学习的基本定律:(包括有内在动 机、经验的准备、经验的重复和练习、经验的连续、学习者对过程有游戏性体验并和对结果 有满意体验等)。

那么,“过程模式”课程还有其教育“目的”可求吗?回答是肯定的,过程模式也是有 一般性的目的作为引导。站到教育哲学的高度将不难理解:任何模式都是教育理念的反应,而教育界,作为一种事业或社会性行为,必然有所追求。那么,在活动中以儿童为中心的 “过程模式”追求的是什么?布鲁纳启示我们:“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在于它将来能 为我们服务,而不在于它能带来的乐趣。学习不仅是要把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 日后在前进时更容易。”也就是说: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看教育能否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帮助,注重的是教育的社会价值。那么对于学前幼儿教育来说,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为 儿童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其意义更在于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更能激发和保障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从外部将教学具体要求强加到儿童身上的做法,重视 过程、重视活动对幼儿的有意义性、重视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而忽视幼儿学习自身需要的 做法。具体到方案教学中,幼儿所感到的学习的意义,在于他可以用新学习到的一切内容运 用到他原来熟悉的经验情景中去,进而丰富和加深他对于现象的原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 际操作,幼儿逐渐取得动作水平的直接经验,此时动作成为幼儿用作建构的基础和探究问题 的工具;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的心理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从方案教学所体现教育思想上得出这样的结论是:“过程模式”强调 幼儿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由于其中涉及的因素变动不定,课程设计必 须保持高度的动态性、开放性,针对具体情况应作出不断调整;教学无事先、具体、统一、固定目标;教师应依据儿童的先前经验和对儿童的了解形成灵活的、适应儿童兴趣和当前发 展的目标(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可以是自然流露的也可以是教师引导的),并将这种目标转化 成为幼儿活动的内在动机;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富有 刺激的环境、材料进行发现和探究的学习。其评价标准不是看教育结果对具体目标的达成,也不是活动形式的完美、花哨,而是儿童通过活动所受益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蒂,对幼儿 的所有行为与教育实施者所持教育理念、儿童观息息相关。

四、方案教学带给我们的启发

1、怎样看时间资源:“要珍爱生命就必须懂得要浪费时间”

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追求效率、节省时间的。想方设法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幼儿尽 可能熟练地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这是我们工业社会的经济逻辑。但是卢梭说:如此节省时 间等于浪费生命;要珍爱生命就必须浪费时间。我们可以从方案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理解这番 睿智的话语:方案的长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求较大的整体的和连续进行的时间单位。一 个主题的完成要提供给儿童每一阶段充分的活动时间,应遵循活动的自然进程而不是按照某 种外在的标准(即定的目标)随意中断和转移。方案还要有充分的时间允许儿童将习得的知 识内化掌握,表达自己在活动中意犹未尽的情绪体验。所以,充分的时间是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展开的前提。

由此可见,方案教学体现了教育的最基本的精神,即人的充分、自由、全面的成长。

2.教育观:培养真正“不平凡”的、全面发展的人

方案教学虽然没有什么经典的 教材、昂贵的教具、严格的步骤和名师指点,但活动中的幼儿能够在某一领域从最初感性的 好奇心发展到理智的兴趣,进而作出系统的努力。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幼儿从小有了如此健 康的兴趣和意志,将终生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自我学习;社会条件一旦许可,就能成为有个 性、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成就的“不平凡”的人。

想在的社会提倡人的全面、整体发展,提倡人的自身的实现,也提倡社会在人身上的实 现。其核心精神在于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全面、和谐与均衡,而这正是方案教学的终极追 求。

3.教师角色:从“管理员”到“参与者”的转换

我们常听到强调儿童对课程活动的“参与”提法,而未闻教师对教学的“参与”,究其 原因,是因为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主人的角色,起着导演和控制活动的作用。但是在 方案教学中,教师与幼儿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在活动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隐性 的,然而却是巨大的。首先她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带着她对于当时某一主题价值的构 想和对于幼儿的期待进入活动的设计、准备、促进和转换之中,扮演着幼儿的同伴、活动方 向的决策者和幼儿学习的资源的角色。其次,她是将幼儿的情趣和努力积聚在一个主题之上 的核心力量,这种核心的作用不是体现为教师的控制和所制定的规范,而是教师作为一个具 有更多自觉性的成人对于幼儿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和帮助,所以师生是一 个互动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控制和管理的角色。

我们看出,方案教学中教学角色的反传统定位是与它的教学宗旨、活动内容相一致的。由于师生共同参与到主题活动、观念的讨论和技术与材料的使用中去,师生间谈话大多事关 活动本身。幼儿既不是被教训的标靶也不是表扬的对话,而是学徒;老师既不是母亲也不是 保健医生,而是参与合作的专家,教师支持和鼓励儿童的兴趣,使儿童全然相信其活动的意 义与价值;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作出暗示、提供建议、示范方法,使儿童能够最终体验到问 题获得解决时的满足。这些,促使我们对现行的不少幼教课程进行反思,那种师生缺乏真诚 沟通、教学时间安排严格刻板、教师地位高高在上、对幼儿的鼓励只停留在泛泛的表扬(诸 如“很好”、“不错”)等行为主义的口头强化上的课程模式应及早得到纠正。

对于方案教学,我们要借鉴的不是活动的形式,而是渗透其中的精神、原则和理念。在 幼教课程中,提倡以为代表的过程模式,不是要我们放弃教育中对目的和应然的判断(否则 将不成其为教育)。而是要我们将这些目的和应然带到过程中去、带到儿童的主动活动中、师生的对话和交流中去。教育者不是预设一个模式,让儿童成为我们目的的一部分,而是须 要帮助儿童吸纳我们的目的,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最终成为他们身上的表现和积累在他们身 上的品质。毕竟,教育远不能预见一切,更不是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生活中的全部。

瑞吉欧是意大利的瑞吉欧是特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些所孕育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学习瑞吉欧仅仅学习其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照搬照抄瑞吉欧的教育模式那就不会起到瑞 吉欧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瑞吉欧的本土化尤为重要。

第五篇:瑞吉欧案例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一个案例

杨玉芬

(上海市宝山区小主人幼儿园)

一、引发主题

开学第一天的课,是“新年谈话”活动:

红红说:“我春节里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有龙的棉袄。”她一边说一边指着棉袄上绣着的龙的图案。

菲菲说:“我在城隍庙买了一盏龙灯。”

洋洋说:“我家里的挂历上也有龙的照片。”小小说:“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海龙王的故事。”

奇奇问:“龙怎么会飞的?我没看见它长翅膀。”苑苑问:“龙生活在什么地方?”等等。

教师说:“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龙的事吗?大家再去找一找,看看还能知道些什么?”

在这个有关新年的谈话中,许多幼儿都谈到了龙,提出了许多有关龙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对龙的兴趣和他们认识龙的强烈愿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有关“龙”的主题就产生了。

二、全班调查

(一)收集文字、图片资料

幼儿、教师和家长一起投入到收集有关“龙”的资料的活动中。东东带来了一个龙的手工纸玩具,吴吴拿来了一只龙形糖果盒,非非收集了许多龙的贺卡,天天把自己去故宫与九龙璧的合影带来

了,佳佳在爸爸的帮助下利用现代信息工具,从网上查询到有关龙的传说,杰杰则从图书馆查阅和复印了许多龙的图书资料„„。幼儿和教师一起在活动中了解到许多关于龙的知识,扩大了感知范围。

(二)组织参观

老师先后两次带领幼儿去参观城隍庙,观看各种有关龙的民间工艺品和建筑物,观看舞龙表演,幼儿看到了在民间艺人灵巧的双手中捏出的龙形糖,也看到了龙灯会中各种千姿百态的龙。当幼儿发现豫园的古城墙上雕刻着长长的龙时,发出了一阵阵“哇”的惊叹声,有的幼儿立即用照相机拍下了墙上龙的照片,有几个幼儿手拉手测量龙身的长度„„

(三)讨论交流

教师及时鼓励幼儿把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把自己新的发现讲出来。如有的孩子问:“龙是在天上飞的,还是在水里游的?”有的问:“为什么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还有的说:“我发现龙的身体像一条很大的蛇,它的爪子像老鹰一样的尖。”教师也对幼儿提出一些有关龙的问题,引起幼儿更多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例如“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等等。

总之,在查找资料和参观访问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取了关于“龙”的许多知识和信息,调整和丰富了原有的对“龙” 的认识,拓展了自身的思路。通过谈话和讨论,则加深了幼儿探索“龙”的兴趣,为进一步的探索活动作了准备。这一准备为整个方案活动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好了,主题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深入。

三、小组探索

小组的探索活动是方案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此阶段,幼儿将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和技能运用于开放式的活动中。通过仔细观察、反复验证和相互交流,幼儿增进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习了与人交往和相互合作的技能。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对“龙”的不同兴趣,分小组让幼儿开展了探索活动:

(一)布置展览

布置有关“龙”的展览的一组幼儿,把各种收集来的有关龙的资料和物体,按照片、图片、玩具、工艺品、文字资料等加以分类和整理,布置成一个展览会。

(二)手工制作

经过反复讨论,制作舞龙道具的一组幼儿想出了运用画双面画的方法制作立 2 体的龙头。制作立体的龙身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有个幼儿发现,包装水果的泡膜网很像龙的鳞片,根据他的建议,大家合作将泡膜网套在长长的布条上,并涂上了颜色,一条“巨龙”制成了。

(三)排练节目

戏剧表演组的幼儿将VCD中的海龙宫的情景搬进了教室。有的幼儿找来了红色的纸,并在纸上画上许多图案,制成了海龙王的披肩,再加上个头饰,把自己装扮成了海龙王;有的幼儿则把自己装扮成虾兵和蟹将。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地排练着有关“海龙宫”的情景。

四、交流活动

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前和整个活动结束前,全班都有一个展示或交流活动。

幼儿和教师围坐在一起,各个小组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舞龙组由五个幼儿组成,当他们把舞龙道具拿出来时,小朋友们都发出了阵阵惊叹声。教师问这一组的幼儿:“小朋友们这么喜欢你们的龙,你们能否说一说这条龙哪部分做得最成功?”菁菁骄傲地说:“当然是龙头。”老师就问:“那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洋洋说:“最初,我们画了一个很大的龙头,然后把它剪下来,再贴在龙身上。可是我们从一面看上去像龙头,从另一面看就像薄薄的一张纸,一点也不好看。后来,佳佳想起了老师教过的双面画,把画好的龙头描下来,画好后贴在反面,就做成了立体龙头。”随后,舞龙组孩子用自己选择的音乐,扭动着身子,表演了自己创编的舞龙动作。

五、教师指导

在整个方案教学活动中,收集资料和调查活动是前提,以小组为活动单位的具体操作是活动的深入,展示和交流活动是阶段或整体活动的整理和总结。调查活动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刺激了具体操作活动的实施,操作实施活动中儿童所产生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探索研究结果,往往会引起儿童展示和交流的动机和行为,并刺激另一波的调查活动,从而进入或产生新的主题。这三个过程以一种连锁的方式相互刺激,互相促成。一个方案活动的时间长短,可根据儿童的兴趣,探索研究的深入程度等因素而决定。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对幼儿产生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支持。

在画龙时,玲玲最初按照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象,画了一条细细长长的龙,可是孩子们都说他画得不像龙,而像长长的蛇。后来,玲玲从书上找来了龙的图片,他仔细地观察了图片,对自己的画作了修改,给龙加上了龙角、龙须、龙鳞、龙爪、龙尾等。孩子们夸奖他画得好,他高兴极了,画了一张又一张。两周中,教师发现玲玲一直沉湎于画龙这一项活动中,而且每张画得相差不多,对别的活动却漠不关心。当教师注意到玲玲的活动范畴过于狭窄,就有意识地引导他去进行其他活动,从多方面地去探索去研究,这时,老师对玲玲说:“你画得真漂亮,你知道龙是怎么变来的?”这句话引起了他对龙的传说的兴趣,于是,玲玲开始去看有关龙的VCD,翻阅有关龙的图书了。

下载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瑞吉欧思想渊源及教育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瑞吉欧教育理念探析——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视角5篇

    瑞吉欧教育理念探析——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视角 院系:教育学院10级姓名:李同学 学前教育学 瑞吉欧教育理念探析——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视角 摘要:瑞吉欧学前......

    瑞吉欧教育环境创设原则[推荐五篇]

    瑞吉欧教育环境创设原则 摘 要 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也非常重视环境,其环境创设颇具特......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及课程方案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及课程方案 一、 瑞吉欧教育产生的背景(社会及文化背景)可以提及《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书是什么,有一篇论文中有提及 可以参考 二、 瑞吉欧教育的思想......

    瑞吉欧课程案例——汽车

    瑞吉欧课程案例——汽车 我班开展了以“汽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这整个活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主动探究发现了很多关于汽车的秘密。其中,他们经历了......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读后感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读后感 提到瑞吉欧,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想到方案教学,而在它的学校中,特色就在于方案教学。书中第二章内容便介绍了方案与方案教学,由此我知道了方案的含义,它......

    《小鸟的乐园》——瑞吉欧的经典案例

    《小鸟的乐园》——瑞吉欧的经典案例 瑞吉欧有一个经典案例《小鸟的乐园》,这个方案最初的构想来自校园里的一池清水。在校园里放置一池清水,原意是给栖息的小鸟解渴,孩子们认......

    蒙特梭利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的异同

    瑞吉欧与蒙特梭利的异同 蒙台梭利教育和瑞吉欧教育都发源于意大利,创始者是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和罗里斯〃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但......

    第五节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 共 1 页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 一、瑞吉欧教育的基本理论观点(一)理论基础1.杜威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中坚 人物 ,杜威的思想可以说构成了 20 世纪以来许多早期教育方案的理论背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