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

时间:2019-05-14 04:5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

第一篇:【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

【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

【传统文化】二集 第三册 『廉篇』24篇

子瞀不顾

子瞀媵楚。直行徐步。澹泊為心。富贵不顾。

【原文】

周郑子瞀、媵於楚。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行不顾。徐步不变。王曰。行者顾。子瞀不顾。王曰。顾。吾以汝為夫人。子瞀復不顾。王曰。顾。吾与汝千金。子瞀仍行不顾。王下台。询知其守仪节。不贪贵乐利。遂立為夫人。

吕坤曰。好视喜听。女子常态也。子瞀不顾楚王。可以观閒定之养。许以富贵不动。可以观澹泊之心。一顾不顾也。而天下闻其贤。后世仰其德。然则女子一言一动。可不慎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代。郑国裡有个女子。名字叫做子瞀的。陪嫁到楚国裡去。有一天、楚国裡的成王登了高台。去观望后宫。后宫裡的人、尽数出来观看楚成王。只有一个子瞀独自一直走著。不回转头来观看。并且很从容一步一步的慢慢行走。不改变一些儿态度。楚成王就说。行走的回转头来。子瞀并不回转头来。楚成王又说。回转头来。我把你立做夫人。子瞀仍旧不回转头来。楚成王又说。回转头来。我就给你一千两银子。子瞀仍旧走著。不肯回转头来。楚成王下了台。询问了一番。晓得他是很守仪节。不贪贵。不爱钱。就立他做了夫人。

通妻安贫

狂接舆妻。操行清谨。耕食绩衣。拒聘偕隐。

【原文】

周陆通、字接舆。有狂名。楚人号曰狂接舆。王使持金百镒。车二驷。聘之。接舆不应。妻曰。士不以贫易操。不以贱改行。妾事先生。躬耕而食。亲绩而衣。其乐自足。若受人重禄。将何以报之。接舆曰。吾不许也。妻曰。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又违。非义也。不如去之。遂偕隐。

接舆以隐為义。躬耕不仕。岂将老而遗之哉。而其妻操行清谨。尤足多也。刘向谓接舆妻乐道而远害。夫安贫贱而不怠於道者。唯至德者能之。诗曰。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言不怠於道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姓陆名通的人。别号叫接舆。很有狂的名气。所以楚国人把他叫做狂接舆。有一次、楚王差人捧了二千四百两金子两乘驾著四匹马的车子。去聘请他出来做官。陆接舆不肯答应。他的妻子说。读书人不肯為了穷苦、去改换他的操守。不肯為了卑贱。去改变他的行為。现在我服侍先生。吃的是自己所种的。穿的是自己所织的。那是自得其乐。很足够我们逍遥自在了。假使受了人家很重的俸禄。将什麼去报答他们呢。陆接舆说。吾原是不答应他们呵。他的妻子说。不答应君王的差人。就是不忠了。答应了再违背他。就是不义了。还不如避去的為妙。於是夫妻两个人。就一同隐去了。

娄妻谥夫

鲁黔娄妻。谥夫以康。覆衾必正。不敛何妨。

【原文】

周鲁黔娄。乐道安贫。及卒。枕墼席藁。缊袍不表。覆以布衾。首足不尽敛。曾子往吊。见之。曰、邪引其被。则敛矣。娄妻曰。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时不邪。死可邪乎。曾子曰。何以為谥。妻曰。先生富贵有余。皆辞不受。宜以康為谥。

吕坤曰。黔娄之妻。圣人之识趣也。千古而下。令人起敬。彼妇人衣锦绣。耀金珠。傅朱粉。以财色骄人。而抵死口中无一道义语。甚者怨夫家之贫而求去。如朱买臣妻者。可為三叹。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鲁国裡有一个人。名字叫黔娄的。他的生性是乐意修道。安心守贫。等到死的时候。头枕著砖坯。身子睡在稻草裡。穿著一件破棉袍。连外爿也没有了。身上盖了一层布被。可是不能够遮了头和脚。曾夫子去吊他。看见了。就说。只要把那被扯邪了一些。就可以敛著头和脚了。黔娄的妻子说。与其邪了的多著。还不如正了的缺著好。先生活著的时候。不肯邪的。难道死了可以邪的吗。曾夫子说。那末用什麼字来谥他呢。黔娄的妻子说。先生的富贵。本来是有余的。因為他都辞去了不受。所以应当用一个康字来谥他。

终妻灌园

子终之妻。劝其夫子。拒聘偕逃。安贫不仕。

【原文】

周楚王闻於陵子终贤。使持金百镒。聘以為相。其妻曰。夫子织屦以為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前方丈。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国之忧、可乎。子终谢使者而不往。遂偕逃。為人灌园。

吕坤谓仕、非不义也。不仕、非达节也。乃若不戚戚於贫贱。不眈眈於富贵。求之妇人。盖亦难矣。余故录黔娄之妻。子终之妇二则。以為乐道安贫之训云尔。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楚王打听得住在於陵地方的子终。是很贤明的。就差人捧了二千四百两金子、去聘请他出来做楚国的相国。他的妻子说。夫君织著草鞋。养活自己。左边是琴。右边是书。快乐就在这个裡面了。要晓得家裡车马、虽然结连著很多。可是所住的、也不过小小的一些放下膝盖的地方。吃的虽然很多、面前摆满了一丈方的地位。可是吃著觉得好的。也不过肉一种罢了。现在為了容膝安适的小地方。一块肉的美味。拼著用身子去负担楚国的大忧。你想上算不上算呢。子终辞谢了楚王的差人。不去做相国。两夫妻就一同逃去了。给人家灌园去。

陶妻泣富

陶妻家富。预泣其夫。被逐夫死。復归养姑。

【原文】

周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从。居五年。从车百乘。归休。宗人击牛而贺之。其妻独抱儿泣。姑怒其不祥。妇曰。夫子治陶。家富国贫。上下弃之。败亡见矣。愿与少子俱脱。姑怒。逐之。处期年。答子有罪诛。母以老得免。无所依。妇乃归养焉。

吕坤曰。安危利灾。此举世丈夫所暗。不独一答子也。不意妇人乃审於利害之机。而独有败亡之惧。卒如所言。吾录之以為仕者之诫。又以愧世之妇人。见其夫财货盈室。而心喜色动者。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个陶答子。在陶的地方做了三年官。名誉并不甚好。可是家财却比以前富了三倍。他的妻子规谏了几次。陶答子不肯听从他妻子的话。住了五年。跟从他车子有了一百乘。休官归来的时候。宗族裡的人、杀了牛来恭贺陶答子。独有他的妻子。抱了儿子哭著。婆婆生了气。以為这种情形。是不吉祥的。陶答子的妻子说。丈夫在陶的地方做官。家裡富了。国裡穷了。这是上下的人、都要唾弃他的。败亡的现象。已经可以看得见了。我情愿和小儿子一同逃避。婆婆听了气得很。就把陶答子的妻子赶走了。过了一年。陶答子有了罪。杀死了。他的母亲。因為年老免了罪。可是没有依靠。陶答子的妻子就回来把婆婆养到老。

稷母责金

齐田稷母。其子受金。责以廉洁。公正存心。

【原文】

周齐田稷、為宣王相。受吏金百镒。以遗母。母问所从来。稷对曰。诚受之於下。母责之曰。国家设官以待子。厚禄以养子。子不能廉洁公正。以奉君命。非吾子也。稷惭而出。反其金。自请诛於宣王。宣王高其母之行。使復為相。君子谓稷母廉而有化。

吕坤谓妇人性多贪鄙。见财之入也辄喜。每不问所从来。若田稷母之以修身洁行。不為苟得。非礼之财。不入於家。训化其子。不亦廉乎。妇人廉。夫与子虽贪。无所入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齐国裡有一个姓田名字叫稷的人。在宣王手裡拜了相。私下受了属下官吏二千四百两金子。就把这金子去送给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就问这些金子从那裡来的。田稷回对道。的确是从属下官吏那裡得来的。他的母亲就责备他道。国家设有官爵来待你。用了很厚的俸禄来养你。你不能够很廉洁、很公正、来奉君王的命令。那就不是我的儿子了。田稷很惭愧地走了出去。把金子还了属下官吏。自己去请求齐宣王办他的罪。齐宣王很重视他母亲的行為。就仍旧叫他做相国。君子说。田稷的母亲。天性既然廉洁。又能够教化儿子。

马后慎微

马后勤俭。自制袿衣。身被大练。杜渐防微。

【原文】

汉明帝后马氏。伏波将军援之幼女也。年十三。选入太子宫。事皆自為。衣袿裁成。手皆瘃裂。终未与侍御私语。其防微杜渐如是。及為后。身衣大练。御者秃裙不缘。率皆羌胡倭越。未尝用旧人僮使。深疾华采。首无珍饰。后宫从化。天下法之。

吕坤曰。身為天下母。而衣大练之衣。无三味之膳。敦节俭以為天下先。非甚廉德。何能约己率人若此。刘向谓德后在家。则可為眾女师范。在国则可為母后表仪。诚确论也。

【白话解释】

汉朝明帝的皇后马氏。就是伏波将军名叫马援的最小女儿。年纪十三岁的时候。选到太子宫裡去。各种事情。都是他自己做的。一切衣服都是亲手自裁自缝。两只手都生了冻疮、起了裂痕。他始终不肯和那服侍他的人私下讲一句话。他的防微杜渐。总是这样的谨慎。等到后来做了皇后。他身上穿了粗绢的衣服。所有服侍他的人。只穿著光裙。裙上一些儿没有装饰的。并且都是那些西方的羌呀、北方的胡呀、东方的倭呀、南方的越呀、四种外国人。并不曾用著旧日的僕人。他又很不欢喜那光华文采的物件。所以他的头上。并没有珍宝首饰。后宫裡的人。都受了他的感化。天下的人也都照著他做。

邓后克己

邓后却贡。禁献珍异。减撤救饥。达旦不寐。

【原文】

汉和帝后邓氏。名绥。太傅禹之女孙也。克己為怀。德冠后庭。当立后时。辞让再三。是时方国贡献。竟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及為太后。水旱十载。每闻民饥。达旦不寐。躬自减撤。以救灾厄。天下復平。岁仍丰穰。

人君淫纵豪奢。多欲喜事。则赋敛日急。四海困穷。暴民强敌。乘机而起。劫掠货财。屠戮男女。江河流赤子之血。原野积征夫之骨。兵连祸结。社稷遂亡。人君亦何利哉。在上者能崇节俭。天下不难平矣。

【白话解释】

汉朝和帝的皇后姓邓。名字叫绥。就是做太傅官名叫邓禹的孙女儿。他每每把制胜私欲為心。所以他的德行。后宫裡这许多人、要算他是第一。当那册立他做皇后的时候。他推辞著避让著有好几次。这时候、四方诸侯的各国、都竭力访求珍贵美丽的物件、贡献上来。自从邓绥做了皇后以后。一概都下了命令禁绝他们。就是到了四节年关。也只准供给一些纸墨罢了。等到后来边做了皇太后。那时候、偏偏天下多故。不是大水。便是大旱。这样的有了十年。邓太后一听得百姓们受了饥饿。就一夜不睡到天明。自己减除了供奉的去救灾困。从此天下仍旧太平。年岁仍旧十足的收成了。

少君却妆

鲍桓少君。以富嫁贫。尽返妆饰。归裡事亲。

【原文】

汉鲍宣继妻桓氏。字少君。宣始贫。从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少君妻之。及婚。妆资甚盛。宣不悦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少君即返其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夫共挽鹿车归乡裡。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裡称焉。

吕坤谓少君以富家少女。幡然甘贫妇之行。可谓勇於义矣。鲍宣甘心苦节。视势利纷华。若将浼焉。岂不介石君子乎。乃有利妇家之财。得之则喜。不得则怒。贪心不足者。视此当亦汗顏。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姓鲍名叫宣的人。他的后妻桓氏。别号叫少君。鲍宣起初很穷苦。跟著桓少君的父亲读著书。桓少君的父亲很看重他能够清苦。就把桓少君许给他做妻子了。到得结婚的时候。备的妆资很多。鲍宣觉得很不欢喜。就说。少君生长在豪富的人家。当然习惯了美丽的妆饰。可是我实在是贫贱得很。那是不敢当礼的。桓少君听了。就把那服侍的奴婢、妆饰的物件。尽数都还了娘家。换著了布做的短衣裳。和丈夫同挽了一辆窄小的车子回到夫家。去拜见了婆婆以后。就拿了汲水瓶出去汲水。并且很守著做妇人的道理。所以乡裡的人都很称赞他的。

宗母还鲊

孟宗之母。教子清廉。封还鱼鲊。戒以避嫌。

【原文】

吴孟宗母。江夏人。宗少从南阳李肃学。既长。為左将军朱据军吏。夜雨。屋漏。宗起。涕泣谢母。母曰。但当自勉。贫何足泣。据知之。使為盐池司马。宗乃结网捕鱼。作鲊奉母。母封鲊还之。曰、汝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宜深戒之。

吕坤谓世岂有母廉而子贪者乎。至於贫何足泣四字。此英雄豪杰所不能道者。至封鲊还遗。与陶侃母事同一辙。善於教子。三迁之后。又得一孟母。岂不贤哉。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吴国裡有个姓孟名叫宗的一个人。他的母亲是江夏地方的人。孟宗幼小的时候。就跟著南阳地方的李肃读书。后来长大了。做了左将军朱据的军吏。有一天的晚上。下雨。屋漏了。孟宗起身向著他的母亲哭著谢罪。他的母亲说。只要自己能够勉励。若只為了家裡穷苦。何用哭呢。朱据知道了这一回事。就把孟宗升做了盐池的司马官。孟宗顺便结了网去捕鱼。捕了鱼做好贮藏的食品。奉上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把鱼封好了还他。并且说。你做著鱼官。用了贮藏的鱼来寄给我。那不是避嫌的道理。应当深深的警戒。

隐妻助廉

吴隐之妻。勤苦自持。身膺命妇。浣衣缝之。

【原文】

晋吴隐之、自幼清介。有孝行。及為官。妻纺织以供朝夕。负薪為炊。冬月无被。以草荐自裹。当浣衣。被其絮。晒干。復缝之。勤苦同於士庶。或谓其太过。妇曰。吾夫居官廉洁。所得俸钱。赡族济民。需用甚巨。吾特以勤苦助其廉耳。

居官廉洁。食用非轻。安有余资以赡族济民。今隐之妻勤俭劳苦如是。俾夫得以俸钱分润於人。终身清介。无内顾忧。史称其嫁女卖犬。远近播為美谈。若隐之妻者。诚不愧贤内助矣。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姓吴名叫隐之的人。从小时候就很清白廉介。有孝顺爷娘的行為。到得做了官。他的夫人纺著纱织著布来供给朝夜的费用。并且自己背了柴来烧饭。冬天也没有棉被。就用一条草荐来裹著。逢著洗衣服的时候。就把衣服裡的棉絮著著身上。等到衣服晒干了。再缝好来。勤俭辛苦的行為。和普通人家一个样子的。有的人对吴隐之的夫人说。你的辛苦未免太过分了。吴隐之的夫人说。我的丈夫做官。非常廉洁。所有应得的俸钱。又要赡养宗族。救济百姓。需用很大。所以我特地用勤苦来帮助我丈夫的廉洁呵。

若昭高洁

唐宋若昭。慧美能文。尚志不嫁。高洁冠群。

【原文】

唐宋廷芬女若昭。姊妹五人。皆慧美能文。承先世之学。尚志不嫁。若昭性高洁。文学尤华美。姊若莘著女论语。属藁未定。若昭為述成之。德宗召试。皆称旨。俱留宫中為女学士。若莘卒。穆宗使综其任。后妃诸王公主。皆师事之。号曰先生。及卒。赠梁国夫人。

案若昭姊若莘。妹若伦若宪若荀。五人既同时為女学士。父亦被擢為习艺馆内教。朝野荣之。若昭性尤高洁。帝后咸敬之。夫以女子而能传家学。显亲扬名。久歷官职。恩遇独隆。诚可谓超今迈古已。

【白话解释】

唐朝有个宋廷芬的女儿。名叫宋若昭。他们姊妹一共有五个人。个个很聪明、很美丽、能够做文章。承接他们先世的学问。志趣高尚。不肯嫁人。宋若昭的性质很高洁。文学尤其华美。他的姐姐名叫宋若莘的。做了一部女论语。起了草稿。还没有刊定。宋若昭就替他姐姐做成。德宗皇帝把他们召了去考试。都合得著皇上的意志。就都留在宫裡做女学士。后来宋若莘亡故了。穆宗皇帝就叫宋若昭代了宋若莘的职任。宫裡面的皇后妃子和诸王的公主们。都把师傅的礼节待他。称呼他做先生。等到去世以后。封赠他做梁国夫人。

柳韩和丸

柳韩夫人。绫罗不御。归乘竹兜。丸熊远虑。

【原文】

唐节度使柳公绰妻韩氏。相国休之孙女也。治家严肃俭约。為缙绅家模范。归柳氏三年。未尝露齿。斥绫罗锦绣不御。每归觐。乘竹兜。二子青衣步屣以随。尝以苦参黄连熊胆為丸。赐诸子。每夜读、含之。以资勤苦。子仲郢。仕至尚书僕射。孙玭、御史大夫。

吕坤谓相国孙女。节度夫人。金舆绣服。本不為侈。而乃俭素自持。言笑不苟。其家法可知矣。近世妇女。罗珠刺绣。满箧充奁。月异日新。互羡争学。德不如人。而衣饰是尚。家不能治。而容冶相先。何哉。

【白话解释】

唐朝的节度使柳公绰的妻子韩氏。是宰相韩休的孙女儿。他的治理家务。很严紧庄肃、俭省简约。做著一班缙绅家的模范。嫁到柳家来以后。三年没有露著牙齿笑过。并且屏斥那些绫呀、罗呀、锦呀、绣呀、的衣服。一概不肯穿著。每当回到娘家去探望父母的时候。就坐了一乘竹轿子去。后面叫他的两个儿子、穿了青衣走著跟去。他常常用那些苦参呀、黄连呀、熊胆呀、做了丸药。分给他的儿子们。每逢在晚上读书的时候。口裡含著。来帮助他们的勤苦。后来他的儿子名叫柳仲郢的。官做到尚书僕射。他的孙子名叫柳玭的。官做到御史大夫。

赵女覆浆

唐赵氏女。偕嫂避兵。勺水不苟。浆沟留名。

【原文】

唐赵氏女。莱芜人。唐末兵乱。偕其嫂出外避兵。时天气亢旱。姑嫂二人。行路既久。焦渴难堪。有男子见而怜之。馈以浆水。嫂饮之。女不肯饮。覆诸地。遂渴死。后其地有沟水出。如白浆。因名沟曰浆水沟。上建祠塔。以祀女焉。

古今廉女。未有如赵女之勺水不苟者。况在长途逃难中耶。精灵不散。竟有出浆水之沟。使从此无过其地而渴死者。烈哉赵女。可与露筋女并称不朽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姓赵的女子。是莱芜地方的人。那时候、正在唐朝的末年间。逢到兵队作乱。奸淫掳掠。无所不為。姓赵的女子就同了他的嫂嫂逃到外边去避免兵祸。这时候、天气旱得很。他们姑嫂两个人。走路走得太长久了。口裡焦渴得很难过。有一个男人家、看见他们两个人这个样子。很可怜他们。就送给他们一些浆水。他的嫂嫂喝了。姓赵的女子不肯喝。把浆水倒在地上。於是就渴死了。后来这个地方的沟裡、有水出来。像白浆一样。所以那地方上的人。就叫这条沟做浆水沟。上面造了一个祠堂、一座宝塔。去祀奉他。

吴王洁己

吴与之母。教子事君。躬自纫缉。以励清勤。

【原文】

宋吴与母王氏。漳浦人也。与為怀安县令。王氏就养官捨。日事纫缉。昼夜勤劳。未尝稍逸。自与初官时。王氏即戒以事君临民大节。令其洁己奉公。慎无贪躁。以累清名。故后与所至。均以清勤著称。皆母氏之教有以致之也。

妇女廉者希。廉而能教者更希。吴与母之勤苦自持。且命子奉公洁己。并告以事君临民大节。史称与之清勤。皆得自母教。廉女之有关於家国身名者如此。凡為女子。曷不鉴而法之。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吴与的母亲王氏。是漳浦地方的人。吴与做了怀安地方的县官。他的母亲王氏在他的官捨裡受著奉养。可是天天做著缝纫修补的工作。日裡夜裡都是很辛勤劳苦。不肯稍稍休息安逸。当吴与初初做官的时候。王氏就教训警诫他事奉皇上、和那对待百姓的大道理。叫他总要清洁自己的操守、办理公家的职务。切切不可贪财、不可躁进。以致妨害了清白的名声。所以后来吴与每每到过的地方。都有清廉勤苦的名誉。这都是他的母亲预先教训得好。所以能够有这个样子呵。

曹女却赙

曹修古女。葬父无资。宾佐赠赙。请母却之。

【原文】

宋曹修古、知兴化军。卒於官。贫不能归葬。宾佐赠钱五十万。其女泣白母曰。我先人在。未尝受宾佐馈遗。奈何以赙钱累其身后。母从而却之。宾佐请留备女奁。女曰。因父丧以自利。而谓我為之乎。尽却不受。宾佐皆叹息而去。

吕坤谓父之廉见信於女。而其女亦爱父以德。寧不能归葬。而却宾佐之赠。此岂世俗所能及哉。礼、丧有赙。孔孟所不废。吾未见女子之狷介如是者。至宾佐请留备女奁。其意诚善。然不知女也甚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姓曹名叫修古的。做了兴化地方的长官。后来死在任上了。可是家裡境况穷苦得很。竟不能够把棺材搬回家乡去安葬。曹修古的宾客们和属下。送了曹家裡五十万的钱。曹修古的女儿哭著对他的母亲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未尝受著宾客们和属下们的赠送。為什麼因為这些助丧的钱。去累著我父亲的身后呢。他的母亲就听了他。不肯收受这些钱了。曹修古的宾客和属下们又说。把这些钱留下了。当作曹修古的女儿的妆奁费。曹修古的女儿说。因為了父亲的死亡。来利益我自己。难道这种事是我肯做的吗。就统统拒绝了一概不受。宾客属下们都叹息著回去。

蔡氏止盗

蔡氏之夫。得财非义。竭力拒之。散其同类。

【原文】

宋蔡氏、生长田家。其夫某、日与恶少游。蔡谏不听。未几、携财帛归。蔡拒之曰。不止。我当白之官。夫与眾约。潜背蔡去。蔡追呼不能止。乃扬言欲告乡裡。眾始散。夫怒。屡殴蔡。蔡持益坚。他日、眾皆败。其夫以被止获免。遂感悟改行。

丈夫贪不义之财。犯罪罹祸。多半由妇人致之。试观蔡氏谏夫不听。则拒之追之。扬言以散之。屡遭殴辱。持之益坚。卒能感悟其夫。改行為善。氏诚保家之妇哉。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蔡氏的妇人。是生长在种田人家裡的。他的丈夫天天和一班少年的恶棍结队。蔡氏屡次规劝。他的丈夫总不肯听。过了一回儿。他的丈夫拿了钱财绸缎回家来。蔡氏就拒绝著说道。假使你拿进家裡来。我就要告诉官府。他的丈夫和眾人约定了。瞒著蔡氏出去。蔡氏追呼著、不能止住。就大声说著要告诉乡裡了。眾人才散去。他的丈夫就很生气。屡次殴打蔡氏。蔡氏更加坚持了。后来事情败露。眾人都犯了罪。独有蔡氏的丈夫。因為被蔡氏的阻住。所以没有受著罪。於是感觉了悔悟起来。尽改过从前的行為。

郑钱谢姊

宋郑钱氏。夫贫难行。不受姊赠。全夫清名。

【原文】

宋郑绛妻钱氏。广陵王元之女孙也。幼秀悟。绛母性严。钱氏侍起居弥谨。每遇绛母有疾。夜辄不解衣带。用心奉事。歷久不渝。绛贫。赴陕右官。不能具行装。钱姊自京师持金币来赠。钱氏谢之曰。身受姊赐。固可。何以全吾夫之廉乎。

钱氏可谓女孝廉矣。久侍姑疾。衣带不解。良人赴任。行装莫具。其姊持金币来赠。恐伤夫之廉。谢而不受。则其平居日用之间。处处相夫以道。可以想见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郑绛的妻子钱氏。就是封过广陵王名叫钱元的孙女儿。幼小年纪时候。就很明秀聪悟。郑绛的母亲生性很严肃。钱氏服侍他婆婆的起居。格外谨慎。每逢郑绛的母亲有了病。夜裡就不脱衣不解带的用心侍奉。虽然日子很多。总是长久不变样子的。郑绛的家裡很穷苦。当那要到陕右地方去做官的时候。连行装都办不起来。钱氏的姐姐打从京裡、拿了金子绸缎来送给他。钱氏谢绝了。说道。我自己受了姐姐的惠赐。固然是可以的。但是怎麼样能够顾全我丈夫的廉洁呢。

姚杨返贿

元姚杨氏。夫劾平章。返贿不受。廉德益彰。

【原文】

元姚天福妻杨氏。性廉洁。天福為监察御史。家中仅粝米数升。后為按察使。劾平章阿裡海牙。阿裡海牙使人赍金器遗杨氏。杨召宪吏至家。使以所遗器送宪司。曰、吾夫劾平章。何以是贿吾。吾岂受贿者。会阿裡海牙以入朝诣台。见之。叹曰。岂惟夫廉。其妻亦廉。

天福初劾阿合马。阿合马缚天福。欲害之。杨氏诣台。言权臣奸杀御史。台官不言。宪纲何在。台官感其言。纠眾上书。天福得出。后劾平章。杨氏送其所遗之器於宪司。使被劾者叹服。益足以彰廉德矣。

【白话解释】

元朝时代。有一个姚天福的夫人杨氏。生性非常廉洁。姚天福虽然做著监察御史的官。可是家裡只有几升粗米。后来做了按察使的官。就上了一个奏章去弹劾那副宰相、名叫阿裡海牙的。阿裡海牙差了人把金子做的器具去送给杨氏。杨氏就把宪吏叫到家裡来。叫把那阿裡海牙送来的器具、送到司法官那儿去。并且说。我的丈夫弹劾宰相。為什麼把这些物件来贿赂我呢。我难道是肯受贿赂的人吗。这时候、刚巧阿裡海牙因為上朝去、顺便到司法官那儿。看见了。就叹息著说道。岂但丈夫廉洁。他的妻子也很廉洁呵。

罗李清介

李氏夫贵。马矢為炊。或献金器。痛恨绝之。

【原文】

明罗双泉之室李氏。清介相夫。双泉為兵曹时。李独拥户。炊马矢。食脱粟稷菽。及双泉在镇江。李携女奴往后圃。掘野蔬食之。尝从僚妇饮。人皆冠珠翠明珰。钏金累然。李已再受封。至不再具冠。衣故贫时衣以往。后有女侩私献金器。李痛绝之曰。尔不知吾夫耶。

双泉之妻。初本宦家之女。继又為宦家之妇。乃能贵而不骄。一生清介。令人起敬。世有丰衣美食。贪嗜金珠。私受贿赂。败夫清操者。其视李氏。贤不肖為何如耶。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罗双泉的妻子李氏。本来是做官人家的女儿。他很清白廉介的助理丈夫。罗双泉做兵部裡司官的时候。李氏一个人住在家裡。就紧闭门户、做自己的遮蔽。用马粪来烧饭。吃著不曾舂过的米。掺和著高梁大豆。到了后来。罗双泉在镇江地方的时候。李氏同了女奴、到后面菜园裡掘了野菜吃。每逢同了同僚的命妇们饮酒。别人家个个头上、戴满了珠翠。耳朵上穿了明珠。手臂上串著金镯。很阔气的样子。那时候李氏已经受过两次诰封了。可是他并不另外备办新衣新帽。仍旧穿了贫穷时候的旧衣服去。后来有一个女商人、很秘密的把金器皿金首饰献给李氏。李氏就恨恨的谢绝那女商人。说、你难道不晓得我的丈夫吗。

温常还遗

常氏拾金。秘藏不露。得主即还。封识如故。

【原文】

明温润妻常氏。汉阴人也。正德间。有谢姓者。因差而鬻其產。得二十金。為酒所困。解金於空园中而去。常氏偶入园。拾得之。秘不告人。以待来者。及谢酒醒。还至园中。求金不获。几欲自尽。常氏亟取金与之。封识如故。谢感泣谢之。

拾金不言。防人冒领。智也。亟还失主。免其自尽。仁也。封识如故。不為苟得。礼也。亦义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特為利欲汩之耳。人能清廉。一举而仁义礼智。俱形於外。贤哉常氏也。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姓温名润的妻子常氏。是汉阴地方的人。武宗皇帝正德年间。有一个姓谢的人。為了差使的缘故。卖去了家產。得到了二十两银子。可是被酒吃醉了。把这二十两银子放在空园裡、走了去。常氏偶然到了这个园子裡。拾得了这一包银子。就守著秘密。不去告诉人家。静心等候那遗失银子的人到来。等得姓谢的酒醉醒了。回到这个空园裡。寻找银子不著。恨极了。几几乎要自杀。常氏就连忙拿了那个银子来交给姓谢的。包封还是原样。并没有丝毫动过。姓谢的很感激的哭著。一方面又向常氏道谢。

丁香殓银

丁香主死。付银使逃。仍置棺内。不受分毫。

【原文】

明王瓒之婢丁氏。名香。陕西盩厔人也。时盗贼蜂起。不克安居。乃随瓒出外避难。贼将近。瓒乃以银付丁香。令其独自逃去。厥后瓒被贼焚死。丁香负其尸而归。以瓒生前所付之银。置其棺中。殓而葬之。分文不取。

丁氏随主避难。主人自知不免。付银使逃。香既负尸以归。殓而葬之矣。则以其余资自给。亦谁得而议其非耶。乃以所付之银。置主棺中。诚廉而不忘主者矣。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姓王名叫瓒的人。他的丫鬟姓丁、名字叫香。是陕西省盩厔县地方的人。这时候、盗贼起来得很多。仿佛像蜜蜂乱飞的这个样子。所以不能够在家裡平平安安的居住。於是丁香就跟了王瓒出外去避难。强盗将要到来了。王瓒就拿银子付给丁香。叫丁香独自一个人逃去。后来王瓒竟被强盗们把他烧死了。丁香就把他的尸首。背了回来。并且把王瓒生前付给的银子。仍旧放在他的棺材裡。才把他殓好了。又去好好的替他安葬了。一个钱也没有去拿他的。

彭陈辞姻

陈氏有子。巨商爱之。欲纳為婿。婉言以辞。

【原文】

明彭鹤祯妻陈氏。番禺人也。蚤寡。抚孤守节。教子以义方。故其子亦贤能而尚德行。有巨商欲以数千金。纳其子為婿。陈氏辞之。或劝曰。与為婿。当久享丰厚。孰若恆居俭约耶。陈氏曰。骤得财者不祥。且娶妇应论德。奚以财為。终力拒之。

贫人娶富女。苟非其子有德。新妇知礼。鲜不以骄侈、开罪於舅姑妯娌。陈氏知不劳而获。理难安享。故以论德不论财拒之。其卓识清德。均足以為后世法。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彭鹤祯的妻子陈氏。是番禺县地方的人。很早就守寡了。他抚养孤儿、守著贞节。并且教训儿子都用义方的大道理。凡是志向所在、总要处处合著义理。所以他的儿子受了母亲的感化。也很贤明、很能干、并且讲究有德的行為。那时候、有个大富的商人想用几千两银子。叫他的儿子去做女婿。陈氏辞谢了。有人劝他说。你把儿子给了富商做女婿。那末就可以长久享受丰厚。比较现在常常住在贫穷的境地。不是好得多吗。陈氏说。骤然到得钱财的。不是吉祥的事。并且娶媳妇是应当讲德性的。那裡可以讲钱财呢。终於竭力拒绝了。

玉卿耿介

明蔡玉卿。慧质冰心。助夫耿介。善却赠金。

【原文】

明蔡玉卿、為黄道周继妻。道周系狱。蔡遗书规之曰。君耿介之志。不可以小挫自隳。无一语及私。明亡。道周将自引决。遗书与别。蔡復书慰勉。自任身后之责。漳城破。寇知為黄夫人。奉二百金為朝夕资。蔡却之曰。得出严城。受赐多矣。不敢重叨金也。寇乃送之出。

蔡氏本善书。其书置道周书中。人莫能辨。从道周北行时。途中日临卫夫人帖一帙。人争以匹锦易之。观其两遗夫书。有士君子之风。寇钦其清节。奉金以献。婉言却之。而出城远避。其才德自不可及。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女子叫蔡玉卿的。是黄道周的后妻。黄道周生性忠直。所以受了小人的陷害。打了廷杖。下在牢狱裡。蔡玉卿就写了一封信去劝他的丈夫道。你有了不肯苟合世俗的志向。不可因為了小挫。堕落自己的志气。信裡没有一句私下的话。到得明朝亡了。黄道周将要尽忠自杀。就写信来和他诀别。蔡玉卿回了一封信。去劝慰他的丈夫。勉励他的丈夫。自己担任了料理身后的责任。后来流贼打破了漳城。知道他是黄夫人。就捧了二百两银子去送他。给他做朝夕的费用。蔡玉卿拒绝了说道。只要我能够出了这个戒严的城。那我受了你们的恩赐。已经很多了。不敢再贪这些银子呵。流贼们就把他送出了城。

【绪

余】

廉者。所以立志也。人各有志。孰不喜清高而恶污浊。惟或為环境所迫。或為衣食所累。利欲乘之。致有志不能自立耳。果能立志。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德於玉。不刿不嗛。廉至极处。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成太古风矣。女子之廉。尤以勤俭為本。每见贪安逸。尚服饰者。卒流於贫困。而骄奢淫泆。亡国败家。莫非不廉所致。女子能廉。则可以养成其夫若子之清德。家道有不从此日隆乎。

第二篇:传统文化德育故事

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当他们住在墓地旁边时,孟子就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住!”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奇怪的鳝鱼

中国古代有一位叫周豫的读书人,有一次朋友送了他最喜欢吃的鳝鱼,刚巧这天闲来无事,周豫一时技痒,亲自动手,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厨艺,想煮上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喝。

周豫把鳝鱼放进锅里,让它们在冷水中自由自在地游,锅下用小火缓缓地加热,水温一点点增高,鳝鱼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慢慢就会被煮熟。据说这样煮出来的鳝鱼没有经过被宰杀的挣扎,肉质不会紧绷,味道最好了。

汤煮开了,周豫掀开锅盖一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锅里有一条鳝鱼的身体竟然向上弓起,只留头和尾巴在煮开的汤水里。这条鳝鱼整个腹部都向上弯在了水面之上,直到死了,仍然保持这个姿势而不倒下。

看到这种情形,周豫十分好奇,赶快把这条鳝鱼捞出来,用刀剖开它的肚子,想看看它究竟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地把肚子弯起来。剖开之后,周豫惊奇地发现,鳝鱼肚子里藏着满满的鱼卵,数量多得难以计算,原来它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

木兰替父从军

汉朝时,北方匈奴人侵扰我国,战事吃紧,汉文帝下令征兵。花木兰的父亲年老又有病在身,可是朝庭一次又一次催逼,家中没有男孩子,花木兰勇敢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了军。

花木兰从军12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她是一名女子。在战场上,她英勇善战,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受到皇帝的亲自召见和嘉奖。面对名利,花木兰从容淡泊,只要求皇帝批准她解甲回乡,侍奉年迈的父母。

陆绩怀橘遗亲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从小喜欢读书,见多识广,被称作神童。6岁时,陆绩跟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对袁术提的问题陆绩都能对答如流,态度不卑不亢,袁术非常高兴,破例请他与大人一起坐,还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吃完橘子,悄悄地往怀里藏了两个。

临走时,陆绩向袁术弯腰作揖,橘子从怀里滚落到地上。袁术很惊讶,问:“你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偷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我妈妈最喜欢吃橘子,我想这么好吃的橘子妈妈吃不到太可惜了,所以带两个回去给她。”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不仅不责怪,反而更加赏识。

陆绩成年后,才华横溢,有许多成就,并且一身正气,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吴猛恣蚊饱血

晋朝的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家里很穷,没有蚊帐,每到夏夜,爸爸总是被蚊虫叮咬得不能安睡。吴猛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脱掉上衣坐在爸爸的床前,任凭蚊虫怎么叮咬自己,吴猛都不去赶,就担心那些蚊虫离开了自己会去叮咬爸爸。

张良敬老拜师

张良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一天走在桥上,正好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桥边,一只鞋子掉到桥底下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年轻人,帮我把鞋捡起来。”张良赶紧到桥下捡回鞋子。老人又说:“替我穿上!”张良想做好事做到底吧,于是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神秘地一笑就走了。

没走多远,老人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年轻人,我看你是值得教诲的,五天后的早晨,你还到这里来见我吧。”张良虽然觉得奇怪,还是乖地答应了。

五天之后,张良来到桥边,见老人早已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老人很不高兴地说了一句“五天后再来吧!”就扭头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一叫,张良就起床去赴约,没想到老人又先到了。这次老人更生气,说“又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

又是五天以后,张良半夜就去桥边等候。没过多久,老人来了。这次老人面露微笑,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递给张良说“读通了这本书,你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

张良回家后,发现这本书叫《太公兵法》,从此刻苦攻读。后来张良跟随刘邦打了很多胜仗,成为一位历史名将。

重阳敬老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第三篇:中华德育故事义篇 一

中华德育故事义篇 一

《德育课本》初集第三册

义篇

一、【冯谖焚券】

冯谖弹铗。客于孟尝。收债市义。焚券免偿。【原文】

周齐冯谖、为孟尝君收债于薛。矫命。以债赐诸民。焚券而归。孟尝君曰。债收毕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问。何所市。曰。市义而还。君府藏盈积。惟寡义耳。君曰。诺。后孟尝君废。诸客皆去。独赖冯谖。得复其位。

冯谖初见孟尝君之时。则曰无好无能。孟尝笑而受之。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三弹剑铗。孟尝如愿偿之。人方疑其贪也。乃感其恩而市义以报之。卒至君废客散。赖谖而复位。义士之报人多矣。

【白话解释】

周朝战国时候。齐国有个冯谖。替孟尝君到薛的地方去讨债。他就假传了孟尝君的命令。把百姓们欠他的债。都赐给百姓们了。又把这许多的债票、当着百姓们的面前、统统烧掉了才回来。孟尝君看见冯谖回来了。就对他道。债都收完了吗。为什么来得这样快呢。冯谖回答道。收完了。孟尝君又问冯谖买了什么回来呢。冯谖回答道。买了义字回来。我看你的府上。金银谷米绫罗绸缎。都是富足得很。只缺了一个义字。所以我替你买了希有的东西回来了。孟尝君听了。勉强应了一声。后来孟尝君不做齐国的相国了。他门下所有的食客都走了。幸亏得冯谖。才能够再做了齐国里的相国。

二、【仲连蹈海】

齐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不忍为民。【原文】

周齐鲁仲连、游于赵。时秦围赵急。魏遣新垣衍说赵。请帝秦。仲连乃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上。虏使其民。彼即肆然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秦军闻之。却五十里。

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而死。其辞慨慷。其志激昂。义气所感。秦军为之却退。新垣衍称其为天下士。平原君且欲以千金为之寿。仲连笑而却之。为人排难解纷。不受人报。无愧为天下士矣。

【白话解释】

周朝末年间时代。齐国里有一个高士。姓鲁名叫仲连。游历到赵国里去。这时候、秦国的军队。把赵国围困了。危急得很。魏国里就差了一个使臣、名叫新垣衍的、去游说赵国。叫他们称秦国的国君做皇帝。就可以免了。这个危急的困难。鲁仲连得知了。就去见新垣衍。说道。他们秦国里的人。是抛弃了礼义。提倡杀人计功的国家。上面的人用着权术。看待百姓们像俘虏的一样。他们倘然自大的放肆起来称了帝。那末我鲁仲连只有跳到东海里去死了。无论如何。是不肯给他们做百姓的。秦国的军队晓得了这一回事。大大的起了恐慌。就退去了五十里。

三、【楼护养吕】

楼护仗义。念旧怜贫。吕公夫

妇。奉养终身。【原文】

汉楼护、字君卿。为人短小。论议依名节。听之者皆竦。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护。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及护家居。妻子颇厌吕公。护流涕责其妻子曰。吕公以故旧穷老。托身于我。义所当奉。遂养吕公终身。

楼护与谷永。同为五侯上客。长安号为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故人吕公夫妇依之。身与同食。并嘱其妻亦与吕妪同食。妻子厌之。且以义所当奉。流涕责之。其义也。亦即其信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楼。单名是一个护字。表字就叫君卿。他的身材生得很矮小。他的谈论却依据了名节。所以听他谈论的人。大家都很有感动。他有一个老朋友姓吕的。没有儿子。就到楼护的家里来靠老。楼护就自己和姓吕的一同吃饭。楼护的妻子和姓吕的妻子一同吃。后来楼护告了老。住在家里。他的妻子们、就很有些厌恶姓吕的。楼护就流着眼泪、责备他的妻子们说。吕公是我的老朋友。他因为家里很穷苦。自己年纪又老了。所以来托身于我。在义气上面讲。这是应该奉养他的。于是竟养老姓吕的过了终身。

四、【云敞葬师】

云敞之师。人皆背之。自劾弟子。竟收其尸。【原文】

汉云敞、字幼儒。平陵人。师事同郡吴章。章当世名儒。弟子千余人。以不附王莽被诛。其弟子皆禁锢。不得仕宦。门人尽更名他师。敞时为大司徒掾。自劾为吴章弟子。收章尸归葬。京师称其义。官至中郎谏大夫。

王莽颛政。莽之长子宇。与章谋。夜以血涂莽门。若鬼神之戒。事觉。莽杀宇。章坐腰斩。以章之弟子为恶人党。皆当禁锢不得仕。人尽更名他师。独敞自劾为弟子。且收尸归葬。义之所至。可为事师者法。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姓云单名叫敞的人。表字就叫幼儒。是平陵地方的人。拜同乡人姓吴名叫章的做先生。吴章是当时很有名的读书人。他的弟子们有一千多个。可是吴章因为不肯附和那奸贼王莽。被王莽把他腰斩了。凡是他的弟子们。都禁止固蔽了。永远不能够做官。于是吴章的门弟子。个个都改在别人的门下做弟子了。这时候云敞正做着大司徒的属员。就自己声明是吴章的弟子。竟收了吴章的尸首。回去安葬。京城里的人。都称美云敞的义气。后来云敞做到中郎谏议大夫的官。

五、【宋弘念旧】

宋弘既贵。念及糟糠。不尚公主。大振纲常。【原文】

汉宋弘、为司空时。光武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因谓弘曰。谚云。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

堂。帝谓主曰。事不谐矣。

许止净曰。人情险薄。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妻。彼闻长公主下嫁。岂不惊为富贵逼人。三生有幸。遑计床头涕泣人。有扊扅之歌、谷风之咏耶。宋公德器。群臣莫及。湖阳诚弘之知己矣。

【白话解释】

东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姓宋名弘的人。做司空官的时候。刚逢着光武皇帝的姊姊湖阳公主。新死了丈夫。光武皇帝就和湖阳公主大家谈论朝里的臣子。去探他的意思。湖阳公主道。宋公很威严的容貌。和有道德的器识。这是一班臣子里头都没有一个及得他的。光武皇帝听了。就去对宋弘说道。俗语说的、做了官。好把贫贱时候的朋友换过了。有了钱。好把穷苦时候的妻子换过了。这不是人情上都是这个样子吗。宋弘道。据做臣子的所晓得的。凡是贫贱时候的交好。是不可以遗忘的。同过甘苦吃着糟糠的妻子。是不可以离异的。光武皇帝就对湖阳公主道。这个事情。是不成功的了。

六、【巨伯请代】

汉荀巨伯。省友临危。行义代死。胡贼班师。【原文】

汉荀巨伯、远省友疾。值寇攻郡。友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耶。贼至。巨伯请以身代友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岂可掠有义之邑。遂退去。一郡获全。

大军所至。一郡皆空。独巨伯之友。以疾故而不能行。是固万无生路矣。巨伯不忍独生而去。则巨伯不亦危乎。乃贼问之。则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愿以身代其死。贼感其义。竟释去。义之为用大矣哉。

【白话解释】

东汉朝的时代。有一个很重义气的人。姓荀。名字叫巨伯。有一次、他远远的去看朋友的病。刚巧遇着强盗们来攻打府城。他的朋友说道。我身体有病。今番只好等着死了。你不妨回家去。荀巨伯对答他的朋友道。我远远地来看望你。你就叫我去。败坏了义气去求活路。这那里是巨伯肯做的事呢。后来强盗们到来了。荀巨伯就请求把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朋友的性命。强盗们听了。大家互相说道。我们这一班没有义气的人。那里可以来抢夺有义气的地方呢。就一伙儿大家退去了。满府城里的人家。因此都得保全了。

七、【关公秉烛】

关公大义。二嫂同居。秉烛达旦。终夜观书。【原文】

汉关羽、字云长。先主寝与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曹操东征拔下邳。擒羽。使张辽说降。羽表三约。时甘糜二夫人为操所获。使羽与夫人共居一室。羽秉烛达旦。

关公大义参天。古今无两。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卒以扶汉安刘。三分鼎足。先主视如兄弟。而

义之所在。侍立追随。不避艰险如此。蠢尔曹瞒。岂容污以不义耶。秉烛达旦。犹其余事耳。

【白话解释】

汉朝末年间时候。有个关公。单名是一个羽字表字就叫云长。蜀汉的先主刘备和他睡的时候同床。和兄弟一样的看待。可是关公在许多人的面前。总在先主的旁边镇日地立着。他跟了先主去周旋一切。无论什么艰难危险。都是不退避的。有一回、曹操带了军队、一直向东方进兵。攻破了下邳地方的城池。把关公捉了去。差了一个姓张名叫辽的人。去劝他投降。关公就表明了先约定三桩条件。这个时候、先主的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都给曹操捉住了。就叫关公和二位夫人在一个房间里同住。关公就点烧了蜡烛。手拿了到天明亮。

八、【祖逖避难】

祖逖避乱。亲党共之。车载老疾。躬自奔驰。【原文】

晋祖逖、性豁荡。轻财好侠。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京师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难淮泗。以车马载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元帝用为刺史。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心。卒尽复晋土。

祖逖义举。不胜枚举。劝督农桑。克己务施。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泣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卒时百姓如丧考妣。其得人心如此。盖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一个姓祖名叫逖的人。他的天性是无拘无束。度量很大。钱财看得很轻。喜欢做义侠的事情。每每到种田人家去的时候。假称了他哥哥的意思。把谷米和绸布分给贫苦的人。京师里发生了乱事。祖逖就带领了亲戚和同乡的人、有几百家。到淮泗地方去避难。把所有的车子马匹。都载了那些老年的和生病的人。自己却是步行着。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都和那一班人共有。后来元帝叫他做了刺史的官。祖逖因为国家的山河破碎。前途很是危险。常常存着振兴恢复的心思。终于后来尽数恢复了晋朝失去的土地。

九、【进之救友】

进之赈济。破产安贫。投水救友。相与沉沦。【原文】

南宋张进之、家世富足。荒年散财。救赡乡里。遂以贫罄。全济者甚多。太守王味之当见收。逃避进之家。供奉经时。尽其诚力。味之堕水沉没。进之投水拯救。相与沉沦。久而得免。时劫掠充斥。到进之门。相约勿犯。

散财救荒。义也。因以贫罄。人所难矣。供奉难友。义也。经时尽诚。则又难矣。堕水救友。义也。投水拯救。相与沉沦。则难之又难矣。舍生取义。我于进之见之。而卒得免死。且以免劫掠之相犯。义声昭著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南宋朝有个姓张名叫进之的。家里很有钱。遇到了荒年。张进之就把自己的家财分散了。去救济那同乡同里的人。因为这个缘故。家里就从此穷苦了。可是被他救活的人。却是很多。有一个做太守官姓王名叫味之的。朝廷里要来捉他。他就逃避到张进之的家里。张进之供奉他、经过许多时候。总是极尽着诚意。极尽着能力。有一次王味之跌在水里。沉了下去。张进之就跳到水里去救。那里晓得大家都沉下去了。过了许多时候。才得被人家救起。这时候、遍地都是盗贼。抢掠的事情。发生得很多。可是强盗们到了张进之的门口。大家相约着不可走进去。

十、【张谠求妻】

张谠求妻。因货千疋。令妾远迎。宜其家室。【原文】

北魏张谠、妻皇甫氏被掠。赐中官为婢。皇甫遂诈痴。不梳沐。后谠为冀氏刺史。因货千余疋。购求皇甫。文成帝怪其纳财之多。引见之。时皇甫年垂六十矣。文成曰。南人重室家之义。皇甫归。谠令诸妾、境上奉迎。

程鹏举失其妻。挟鞋卅余年以求之。张谠失其妻。因货千余疋以求之。而其妻、一则不解衣。勤纺绩以自赎其身。一则不梳沐。为诈痴以永保其节。均得破镜重圆。夫义妇节。后先辉映。可以风薄俗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北魏有个人。姓张名叫谠。他的妻子双姓皇甫的。被人家抢了去。送给宦官的家里做奴婢。皇甫氏就假装着痴呆。不肯梳头。也不肯洗面。后来张谠做了冀氏地方的刺史官。就买办了一千多疋绸布。去交换皇甫氏。那时候的文成皇帝。见张谠来购求所费的钱用得这样多。觉得很奇怪。就把皇甫氏引去见皇帝。这时候皇甫氏的年纪。快要到六十岁了。文成帝见了说道。原来南方人很有重视家室的义气呵。等到皇甫氏回来的时候。张谠就叫那一班姨太太。到境上远远的去迎接。

十一、【兰根归美】

兰根受赏。美女十人。归其父母。由义居仁。【原文】

北魏魏兰根、博学高才。父丧庐墓。毁殆灭性。为岐州刺史。萧宝寅破宛川。俘美女十人。赏兰根。根曰。此县界于强寇。故附从以救死。官军至。宜矜而抚之。奈何效贼为虐乎。悉求其父母而归之。后封永兴侯。

好色。人之所欲也。况美女十人。皆出于赏乎。第美女皆由俘而来。人之父母。失其女。孰不望其得归乎。兰根孝义性成。必亦念及于此。故以其县界强寇。附从救死。矜而抚之。谅而归之。其阴德动天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北魏朝有个姓魏名叫兰根的。学问很博。才情又高。他的父亲死了。在坟旁边搭了一个茅蓬里住着守孝。悲伤的了不得。差不多要哭坏了自己的身子。后来做了岐州地方的刺史官。这时候、萧宝

寅攻破了宛川地方的城池。掳了十个美貌的女子。就赏给魏兰根了。魏兰根说道。这个县城、因为在强盗的境界里。他们不得已附合了强盗。求救自己的性命。一旦望着官兵到了。应当可怜他们。抚恤他们才好。为什么反而学了强盗们的行为。去做那虐待人民的事呢。就去访求那美女的父母们来。尽数叫他们各自领了回去。后来魏兰根一直封到了永兴地方的侯爵。

十二、【公义变俗】

慈母公义。欲变岷俗。舆病置厅。拊摩情笃。【原文】

隋辛公义、除岷州刺史。岷俗一人病疫。合家避之。孝义道绝。病者多死。公义欲变其俗。命凡有疾者。悉舆置厅事。迎医疗之。俟愈。召其家人亲族。谕之曰。设若相染。吾殆矣。众感泣。此风遂革。合境呼为慈母。

许止净谓疫固有传染者。然弃之不顾。孝义道绝。则良心先死矣。何若尽看护之责。以死生听之天命。为心安理得也。公义尽将病者迎置厅事。而己亦无恙。岂非疾病虽有传染。而死生终有天命耶。

【白话解释】

隋朝时候。有个辛公义。做了岷州地方的刺史官。可是岷州地方的风俗。每逢一家人家、家里有一个人生了疫病。全家的人都避了开去。孝义的大道理。都没有了。凡是生病的人。因为没有人去服侍。所以多半是死了的。辛公义要想改变这个坏风俗。就下了一个命令。凡是有病的人。都用轿子抬到衙门里大厅上来。再叫了医生来替他医治。等他病好了。辛公义就叫了他的家里人和他亲族的人来。对他们说道。假若疫病要传染。那末我一定死了。于是一班人很感激地哭了。这个坏风俗。因此才得革除了。合境里的百姓。都称呼辛公义叫做慈母。

十三、【元振济窆】

元振博济。缞者乞资。不问姓氏。尽数与之。【原文】

唐郭元振、年十六。为太学生。适其家寄资钱四十万。有缞服者叩门云。五世未葬。各在一方今欲迁窆。乏于资财。求相济。元振不问姓氏。悉与之。无少吝。及长为官。善抚御。夷夏畏慕。后封代国公。

元振贤乎哉。年仅十六耳。且其家所送之资钱有四十万之多。虽缞服者五世未葬。各在一方同时迁窆。亦不需如此之多。且缞服者亦不冀其全助也。而竟如数与之。且不问其姓氏。尤为人所难能。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个郭元振。年纪十六岁的时候。在太学里读书。这时候刚巧他的家里带来了四十万文钱。给他做零碎用度。有一个穿了丧服的人。到郭元振的门口请求着道。我家里五代的灵柩。都没有安葬好。散处在各地方。现在要想迁来安葬。可是没有钱。所以特地向先生来请求救济。郭元振也不问他姓甚名谁。就把家里寄出来的四

十万文钱。尽数给了这个穿丧服的人。一些儿也没有吝惜的脸色。等到后来郭元振年纪长大了。做了官。善于抚恤人民、和驾御下属。所以无论本国人、外国人。都畏惧他羡慕他。后来封到了代国公。

十四【汉宾惠人】

汉宾善政。感物降神。丧葬婚嫁。博济惠人。【原文】

后梁朱汉宾、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在曹日。飞蝗出境。临平阳遇旱。亲祷龙子祠。踰日雨足。四封大稔。及还乡。亲旧沦没者。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敛。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惠而不知为政。则其惠犹未广也。若朱汉宾善政所致。飞蝗为之出境。甘霖为之沛然。岂得谓神明无灵乎。至其助人茔兆。助人婚嫁。见义必为。存亡均感。宜其福寿兼全。子孙继起也。

【白话解释】

五代时候。后梁朝有一个人。姓朱名叫汉宾。先做了潞州地方的节度使。后来又调到晋州地方去。叫他镇住晋州的。每逢他住在这个地方的衙门里。那末这个地方稻田里的蝗虫。就都飞出他所治理的境界。他到了平阳地方的时候。刚刚逢着天旱。他就亲自在龙子祠里祷告。果然不到一天工夫。田里的雨、就下得很足了。四境收获的年成。非常的大熟。等到朱汉宾告老还乡。他的亲戚故旧家里穷苦的人。有办不起丧葬的。就给他们棺木具殓。有办不起婚嫁事情的。就帮助他们钱财。凡是受着他恩惠的。竟有好几百家人家。那一郡里的人。都很称美他的义气。

十五、【查道博施】

查道童年。画地为第。资斧助丧。且为择婿。【原文】

宋查道、幼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寡。长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过父友吕翁家。翁丧无以葬。将鬻女以襄事。道倾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

查道知虢州时。岁歉。出积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全活万余人。平居、禄赐所得。辄散施亲戚。与人交。多周给。其博施济众之怀。胎于儿时。成人之美。全始全终。故曰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姓查名道的人。幼小的时候就在地上画着一所大房子。说道。这个屋子。是应当去分给赡养那些没有父母、和没有了丈夫的人。长大了要去上京考试。可是家里没有钱。不能够上路。他的亲戚和族里的人。就大家集合了三万文钱。去送给他做费用。路过他父亲的朋友吕翁的家里。刚刚吕翁死了。家里穷得很。不能够安葬。想把女儿卖去了。去办丧事。查道就把所有的钱。尽数给了吕家。并且替吕家的女儿。选择了一个女婿。另外用了钱。把他出嫁了。查道又有一个老朋

友死了。家里非常的穷苦。把女儿押了钱。给人家做丫环了。查道又替他赎了回来。

十六、【仲淹义田】

宋范仲淹。千亩义田。以济群族。衣食赖焉。【原文】

宋范仲淹、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丧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

公少孤贫。以天下为己任。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感激论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为政仁厚。所至有恩。民皆画像立生祠。义田之置。只以赡族。然已无人能及。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名臣。姓范名字叫做仲淹。他的平生做人。最喜欢救济人家的穷苦。凡是他的亲近又贫穷的人。和疏远的里面有贤良的人。他一定都给他们钱用。当他做大官的时候。买了近城的好田一千亩。称他做义田。去赡养和救济他自族里的许多人。每天有饭食给他们吃。每年有衣服给他们穿。凡是有嫁女儿的、娶媳妇的、或是有亡故的、有安葬的、种种事情。都有钱贴补他们。并且选择了他族里年长又贤良的人。去管理这件事。一切银钱的付出和收入。都有一定的时候。

十七、【袁升还妾】

袁升买妾。义而归之。不求聘礼。复赠余赀。【原文】

宋袁升、五旬无子。其妻具资。嘱往临安买妾。妾有忧色。问之。泣曰。妾固赵知府女。父殁家贫。母鬻妾。为归葬计耳。升即送还。不索聘财。复以橐中资赠之而归。妻迎问妾安在。告以故。妻喜。明年。生子韶。后为显官。

升之义无论矣。而其妻之贤。亦莫及也。入宫见妒。女子常情。升妻乃自具资。嘱夫买妾。归时复躬自迎问。得其故。则喜而慰之曰。君设心如此。行当有子矣。夫义妻贤。无怪翌年即得贵子也。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袁升。年纪五十岁了。还没有儿子。他的老婆具备了银钱。叫他到临安地方去买一个小老婆。袁升就去买了一个女子。可是那个女子的脸上、很有忧愁的样子。袁升就问那个女子、为了什么缘故这样的忧愁。那个女子哭着道。我原来是赵知府的女儿。因为父亲死了。家里穷得很。所以母亲把我卖了。得了这笔钱。可以归葬父亲了。袁升听了这一番话。就把那个女子送了回去。不但不向他们讨还聘钱。并且又另外把自己袋里余剩的钱、资助他们。袁升回到家里。他的老婆就迎着他。问买来的小老婆在那里。袁升就把这件事的原委告知了。他的老婆也觉得很高兴。说他心肠好、一定会有儿子的。果然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袁韶。后来袁韶做了很大的官。

十八、【孝基还财】

宋张孝基。受岳家赀。屡试其子。悉以归之。【原文】

宋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死。悉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为丐。孝基见之。问曰。汝能灌园乎。曰。能。因使灌园。颇自力。复问曰。能管库乎。曰。能。更觉淳谨。孝基遂以其父财产悉归之。

富人因子不肖。以家财付孝基。但望其能治后事。保遗产。岁时致祭、足矣。孝基乃召其子。试以灌园。再试以管库。审其能承父业。悉以归之。后其子卒为善士。行义若此。此其所以得为嵩山之神也。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的张孝基。娶了同里富人家的女儿做妻子。那个富翁只有一个儿子。却是品行很不好。那个富翁就把儿子赶出了家。富翁死的时候。把全部份的家中财产。都付给了张孝基。后来富翁的儿子流落了。做了叫化子。有一回、张孝基遇见了。就问他道。你能够不能够耕种园地呢。他回答道。能够的。张孝基就叫他去耕种园地。见他很勤力的耕作。张孝基就再问他道。你能够不能够管理库房呢。他又回答道。能够的。张孝基就叫他管了库房。以后他越加淳厚谨慎。很勤俭的可靠了。张孝基就把他父亲所有的家私。统统还给他了。

十九、【天祥衣带】

宋文天祥。涕泣勤王。惟义是尽。衣带名杨。【原文】

宋文天祥、勤王兵败。为元所获。元主闻其贤。召见。问何所愿。对曰。宋既亡。愿赐一死足矣。临刑。颜色自若。其带中有赞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信国公忠孝兼全。惟义是尽。友不得而止之。元帅张宏范不得而屈之。元相索罗亦不得而降之。元主知终不可屈。且将释之。而天祥视死如归。临刑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录之以为天下后世法。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间。文天祥起了一枝义兵。来救王家。打了败仗。给元朝兵捉住了。因为文天祥是一个大忠臣。当时候很有名气。元朝的君主。也晓得他的贤良。就召他去见。问他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就回答道。宋朝既然亡了。我心里所愿意的。只是一个死。你只要给我死。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文天祥临死的时候。他的脸色很自然。他的衣带里有一首赞。赞里面说、孔夫子说的杀身成仁。孟夫子说的舍生取义。因为这个义气能够尽到极点。所以那个仁心也就到了极点了。读了圣贤人的书。究竟学了些什么事。我到了今天以后。才勉强可以说得没有惭愧了。

二十、【刘濠焚宅】

宋有刘濠。翰林掌书。欲燬党籍。自焚其庐。【原文】

宋刘濠、为翰林掌书。宋亡。邑子林融倡

义旅。事败。元遣使簿录其党。多连染。使道宿濠家。濠醉使者而焚其庐。籍悉燬。使者计无所出。乃为更其籍。连染者皆免。曾孙基。佐明太祖灭元。封诚意伯。人谓祖德所致。

宋末、如林融之倡义者多矣。惜皆事败。不见成而反贻累。刘濠欲燬党籍。不惜自焚其庐。用心良苦。而人皆阴受其惠。所谓大德不德也。其曾孙以祖德所延。大光门闾。卒以灭元。冥冥中报施不爽尔。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刘濠在翰林院里做着掌书官。后来宋朝亡了。刘濠的同县人姓林名融的。起了一枝义兵。可是事情失败了。元朝就差了人、用簿子把林融同党的人记了起来。里面牵连进去的人很多。那个差人路过刘濠的家里。就在他家里寄宿了。刘濠看见牵连的人这样多。就心里想了一个计策。用酒把差人灌醉了。又放了一把火。把自己房子烧掉了。于是这个人名的簿籍。也烧燬在里头。那个差人没有办法。就另外造了一种簿籍。因此牵连的人都得免了。后来刘濠的曾孙名叫刘基。帮了明太祖灭了元朝。打平天下。封了诚意伯的爵位。人家都说这是祖上的积德。所以能够发达的。

二十一、【唐珏收骸】

遗民唐珏。忠义满怀。宋陵暴露。密葬遗骸。【原文】

宋唐珏、字玉潜。时元僧杨琏真加利宋攒宫金玉。发诸陵及大臣墓。珏痛愤。乃货家具。为酒食。阴召诸少年。泣曰。吾不忍陵骨暴露。已造六石函。刻纪年一字为号。众如珏言。夜取遗骸。葬兰亭山后。闻者义之。

唐珏忠义动天地。命中本贫。无妻子。乃以货家具瘗诸帝骨。袁俊斋闻之。称其为天下义士。拜为其子之师。并为料理婚娶。买负郭田三顷。后生丈夫子三。一如上元之梦。天亦报其勇于为义尔。【白话解释】

宋朝亡了。浙江山阴县地方有个义士。姓唐名珏。表字玉潜。这时候、元朝的和尚叫杨琏真加的、贪慕宋朝皇帝坟里面的金玉宝贝。因此就把所有皇帝皇后的陵。和大臣们的坟墓。统统掘开了。唐珏见了这件事。心里非常痛恨。就把家里的家具、都卖掉了。用了这笔钱。办了酒饭。暗地里把青年们招了来。流着眼泪。对他们说。我因为不忍见皇帝们的骨头暴露着。所以已经造了六个石匣子。在匣子上面、刻了皇帝年号一个字做记号。免得混乱。一班人照着唐珏的说话做了。在一个晚上。把皇帝们的骸骨取了来。放在石匣子里。再葬在兰亭山的后面。得知了这桩事的人。都称美他的义气。

二十二、【张桓詈盗】

张桓被获。拥见渠魁。抗论逆顺。百折不回。【原文】

元张桓、字彦成。汝宁盗起。袭获桓。罗拜请为帅。勿听。拥至渠魁前。桓趋据榻坐。与抗论

逆顺。其徒摔桓起跪。桓詈叱厉声。且屡唾贼。贼不忍杀。谓曰。汝但一揖。亦恕汝死。桓曰。吾岂肯听汝诱胁而折腰哉。遂被杀。

顺逆之分。即义与不义之别也。山贼久知桓名。特袭获。因拜请为帅。岂不可乘机利导。使入于义乎。乃避不义之嫌。竟与其渠魁抗论逆顺。贼欲得其一揖。而宁死不可。贼称张御史真铁汉。不亦宜乎。

【白话解释】

元朝时候。有一个姓张名叫桓的人。表字就叫彦成。汝宁地方发生了强盗。这班强盗们、乘张桓没有防备的当儿、把他捉了去。大家团团的围拜着。要请他做元帅。张桓不肯答应。强盗们又把他蜂拥到强盗头儿的面前。张桓就走过去。在一只榻子上坐下了。和强盗的头儿辩论着顺逆的大道理。强盗头儿的手下人。把张桓拉下去跪了。张桓大声地骂着。并且屡次用口涎去唾那强盗。这时候、强盗们还不忍杀他。就对他说。你只要行一个长揖的礼。也就饶你的死。张桓说道。我那里肯听你的诱惑和压迫。来向你行礼呢。于是就被强盗们杀死了。

二十三、【韩文救荒】

韩文请饷。生死为轻。负罪发廪。米价以平。【原文】

明韩文、宋韩琦后也。生时。父梦紫衣人抱送文彦博至其家。故名曰文。历官南京兵部尚书。岁祲。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米价为平。

人当凶岁。米谷歉收。巨富奸商。若居奇货。以待高价。不义孰甚。韩文请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则自愿受罪。竟发廪十六万。米价因是以平。其真心救荒如是。宜其享耄耋之年。亲见诸子贵显也。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姓韩单名叫一个文字的人。就是宋朝有名宰相韩琦的后代。他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做梦。看见一个着了紫色衣服的人。抱了文彦博到他家里来。所以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文。后来累次做官升到南京的兵部尚书。逢着那一年阴阳两气不和调。年成荒歉。米价飞涨得很高的时候。韩文就要请求预先发三个月军饷。去压平米价。户部里的人不肯。韩文说道。救荒如救火一样。是急不可缓的。假使有了罪。我就一个人承当好了。于是即刻发了仓米十六万。果然米价顷刻平了。

二十四、【阿寄报主】

老仆阿寄。艰苦不辞。经商教子。婚嫁如仪。【原文】

明阿寄、徐氏仆也。徐氏析产。伯得一马。仲得一牛。季寡妇。得阿季。年五十六矣。寡妇泣曰。马则乘。牛则耕。老仆何益。寄曰。主谓我不若牛马耶。乃画策营生。历二十年。积资钜万。且为延师教子。婚嫁皆如礼焉。

许止净谓阿寄具绝大理财本领。而屈身厮养。主人辈视之。

牛马不若。倘非寡妇一泣。激其义勇自献。岂不将终其身、善刀而藏。老死于鸡栖豕栅间耶。是知古今来、埋没于庸耳俗目中者多矣。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名字叫阿寄的。是徐姓家里的底下人。徐家弟兄们分家的时候。大房里分得一匹马。二房里分得一只牛。小房里丈夫已经亡故了。寡妇分得了阿寄。这时候。阿寄的年纪。已经五十六岁了。寡妇就哭着说。马是可以骑坐出门的。牛是可以耕种水田的。只有我分得了年老的用人。有什么益处呢。阿寄听了说道。主人说我及不来牛和马吗。就替主人筹划了计策去做生意。过了二十个年头。就积蓄得有动万两的银子了。并且替主人请了一个教书的先生来。教小孩们读书写字。一切婚男嫁女的事务。都照着规矩做。丝毫也不缺少的。

【绪余】

夫义、德之宜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古者书仪为义。书义为谊。义之本训。谓礼容威仪出于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断制也。从羊。与善美同意。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故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人之正路也。行义以达其道。则无往而不咸宜矣。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第四篇:故事篇

《鲁滨逊漂游记》 《雾都孤儿》 《草房子》

《幸福的鸭子》 《绿野仙踪》 《塔顶上的猫》

《海底两万里 青少版》 《金银岛》

《巧克力味的暑假》 《青铜葵花》

《快乐其实很简单》

第五篇: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

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

导语: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欢迎阅读参考。

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一

第4课《孟子》选读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二

《千字文一》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一、复习导入

上节我们学习了《千字文》(一),让我们一起读一遍。今天学习《千字文》(二)。

二、整体感知

(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4、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本文也是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

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

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 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

(踏脚)(踏脚)(踏脚)(踏脚)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摇头幌脑 出感情

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来讲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发言)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二、三小节。

三、课堂小结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这次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四、作业:背诵第5页名言。

教后记: 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三

第2课《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下载【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德育故事》二集 第三册『廉篇』2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精选(治学励志篇)

    治学励志篇 1. 【标题】董遇“三余”时间 【故事】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名叫董遇,他从小喜欢学习。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总是带着书,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学习。后来,董遇成了大学者。 有......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精选多篇)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 1、《只需十分钟》 有一个小男孩,练琴每天坚持4个小时,他的老师知道后,对他说:“你不能这样练,因为一天两天能坚持,长期这样练是做不到的。你应该养成习惯,一有空......

    第三册四字词语[精选多篇]

    金秋时节 叠翠流金 秋高气爽 瓜果飘香 景色宜人 天高云淡 山河壮美 春华秋实 层林尽染 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秋收冬藏 闻名中外 金光闪闪 丰富多彩 绿树成阴 名胜古迹 不约而......

    名人故事篇

    篇一: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0篇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0篇 1、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

    中华德育故事动画系列之礼篇

    中华德育故事动画系列之礼篇——《德言对经》 1、萧德言因才华出众,熟知礼仪,被任命掌管国史,修撰诸多千秋百代之书。一天,德言坐着马车赶路,忽然前方有位老奶奶走在马路中央。 2......

    传统文化讲话稿[精选多篇]

    宣扬传统,守正创新,舍我其谁?导读:笔走龙蛇,风花雪月频光顾;胸怀锦绣,书画琴棋任把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优秀文化,弘扬慈悲、仁爱、积德、百善孝为先,建设传统......

    德育计划10-115篇

    向阳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我区教育局下发〈德育工作要点〉,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坚持以学会做人为基点,以基础道德和规......

    德育问卷调查学科篇

    德育问卷调查学科篇 请选出以下您认为最符合您的一项: ()1、您对目前正在推进的学科德育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 ()2、您是通过哪种方式了解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