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试题

时间:2019-05-14 04:2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试题》。

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时所指的边际,包括风险调整和剩余边际,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分别列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中界定的企业合并的是(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3.下列关于建造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房地产购买方能够在建造过程中决定主要结构变动的,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有关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4.下列关于非可行权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职工或其他方能够选择满足非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企业不应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建筑物)。6.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企业持有拟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7.下列哪种情形,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企业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债务同时进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管理层或董事会的决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以一种相当具体的方式传达给受影响的各方,使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其责任的合理预期,该决定构成推定义务)。

9.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是(改建、扩建中的固定资产)。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该差异的纳税影响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1.下列关于企业集团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12.下列关于企业收到的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处理,错误的是(企业因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时,所有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均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13.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是(自报告期日起超过12个月到期且预期持有超过12个月的衍生工具)。

14.下列选项中,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的确认和计量的说法错误的是(证券公司融出的证券,按照有关规定,应终止确认该证券,并确认相应利息收入)。

15.关于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对包含相机参与分红特征的保险合同,如果该特征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应参照其他信息进行披露)。

16.关于企业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购买少数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的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关于政府补助的计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政府补助是非货币资产,而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照原账面价值计量)。

18.关于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处置资产组时,分摊的与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不应包括在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中)。

19.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合并抵销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子公司相互间的长期投资通常应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抵销处理)。

20.关于经营租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免租期内出租人不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21.关于交易日会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此类交易所形成资产和负债相关的利息,通常应于所有权转移前开始计提并确认)。22.关于金融负债的流动性风险披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对于衍生金融负债,到期期限分析应包括剩余合同到期期限)。

23.关于关联方关系的界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仅拥有同一位关键管理人员的两家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

24.根据资产减值准则,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除了要考虑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之外,还应考虑(资产的使用寿命)。

25.根据准则规定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收的合同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26.根据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首份中期财务报告期间是(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

2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下列经济业务应当确认为收入的有(出租包装物收到的租金)。28.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在以前期间发生的未弥补亏损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用于抵减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但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对其处理正确的是(企业不应予以确认)。

29.在企业合并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但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果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下列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购买方仍不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0.在购买日如果涉及被购买方的保险合同的,如果保险合同相关的业务在购买日尚未开始,购买方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和其他因素,根据相关规定,将该保险合同分类为保险合同的时间是(保险合同开始时)。

31.在企业合并当期,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用a表示)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用b表示)应当相互抵销,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a小于b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项目,贷记“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32.在某些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该类合并叫做(反向购买)。

33.在现金流量表中,发行债券方式收到的现金应作为(借款收到的现金)入账。

34.税法规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35.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 36.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不需在购买日重新计量调整)。

37.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气球、彩喷等特定商品,取得相关商品时应计入(销售费用)。

38.企业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但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39.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属于费用性支出的,使用时的会计处理为(借:专项储备贷:银行存款)。

40.企业销售商品的同时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

41.企业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下列支出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发生的日常修理费)。4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规定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关注不公允关联交易。

43.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

44.企业从政府无偿获得的非货币资产,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则其入账价值为(名义金额)。

45.企业销售商品的同时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确认为收入的时点是(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46.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金融资产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其他类别金融资产的,应披露的信息不包括(该金融资产重分类时,该金融资产的名义利率和企业预期能够收回的现金流量金额)。

47.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

48.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49.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会导致投资企业确认资本公积的情形是(被投资企业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权益法下,在新增投资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新增投资时的原账面价值与按增资后持股比例扣除新增持股比例后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

51.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发出商品办妥托收手续时)。52.因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作的会计处理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53.所合并企业构成业务是构成企业合并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54.未提供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有用信息,风险调整应当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有关现金流量当前估计数和趋势的不确定性越小,风险调整金额越小)。

55.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才支付时,对于补偿款项反映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下列关于“恰当的折现率”的说法错误的是(不存在与辞退福利支付期限相匹配国债利率的,应当以长于辞退福利支付期限的国债利率为基础进行调整)。

56.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依据的是(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时实际支付的价款)。

57.某项资产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对其计量正确的是(A、B两者孰低原则)。

58.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下列相关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暂不扣除商誉)。

59.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反映合并报表准则规定,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做的会计处理是(其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即少数股东权益可以出现负数)。60.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油气资产应按照(产量法)计提折耗。6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下列文件属于部门规章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62.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主要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

63.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并承担源于被保险人保险重大风险的协议。

64.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建造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如董事会已作出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该建筑物用于经营租出、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应视为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则其转换日为(董事会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65.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包括(定额比例法)。

66.甲公司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提供劳务,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商品和劳务能够区分,并单独计量的,收入核算方法由企业自主选择)。

67.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中,应当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判断题:

首次执行日,企业原账面核算的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股权分置流通权”的余额,不做任何会计处理。(√)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符合准则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予以抵消,在此基础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应按照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投资企业应当分享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余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或者采用五五摊销法对周转材料的成本进行摊销。(×)

企业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其它业务收入。(×)

企业向其顾客提供广告服务以换取该顾客向其提供广告服务的,只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就能确认收入。(×)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不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就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即使继后期间取得的某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也不得对其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企业在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时,应当披露相关比较数据而非只披露两年期的比较数据。(√)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如果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购买日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如有终止经营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分别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企业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母公司确定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企业收到除由于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沉陷区治理等原因而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外,收到的其他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准则、政府补助准则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企业自行或通过分包商建造房地产时,不必依据房地产建造协议条款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确认收入应适用的会计准则。(×)

企业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后,如果保险风险不重大,不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

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可以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在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过程中,合营方除了取得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外还取得了其他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当确认该项交易中与所取得其他货币性、非货币性资产相关的损益。(√)在会计上,无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条款和条件如何变更,企业都应至少确认按照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获取的相应服务。(√)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2010年的新准则中,股份支付不仅强调了可行权条件,也强调了非可行权条件。(√)在2010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分部报告的确定中引入大量的地区分部概念,并作较大调整。(×)

对于一项非流动资产,若企业已经与受让方就该项资产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但该项转让要耗时两年完成,则该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合并方在编制比较报表时,无须对以前期间已经编制的比较报表进行调整。(×)

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应当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高计量。(×)

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若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那么资产很有可能发生减值。(√)

如果企业某一时期内提供劳务交易的数量不能确定,则该期间的收入应当采用直线法确认。(√)

如果企业签署的协议所包含的交易未采取租赁的法律形式,那么该交易或交易的组成部分就一定不属于租赁业务。(×)

如果土地和建筑物无法分离和不能可靠计量且有明显证据表明两部分都为经营租赁,那么整个租赁都应归为经营租赁。(√)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波动的,则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予以考虑。(×)

如果根据有关公司章程、协议等,表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在确认成本费用的期间内,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其计税基础及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外币借款中的借款费用包括相关汇率变化所导致的汇兑损益。(√)建设经营移交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在建设期投资方应根据建造合同相关规定确认收入。(√)

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只要商品发出办妥托收手续,就应该确认收入。(×)税法规定,投资企业在未来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均属于免税项目。(√)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并非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都要予以确认。(√)根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考虑该子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是否一致,应直接以该子公司的净利润进行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依据是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成本。(√)

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初始直接费用应当在期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期处置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包括当期子公司处置前的相关财务信息。(√)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当分摊到某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重大时,在附注中不用披露分摊到该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等信息。(×)

2010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较2008年的准则,删除了“借款费用”章节中的“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内容,删除部分在其他章节均不再涉及。(×)

2010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分别按照确定的报告分部披露相应的分部信息。(×)

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通常应当按照原分类或指定的原则予以确认,不需要进行重新分类或指定。(√)

或有对价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支付或有对价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资产。(×)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其账面余额无需调整。(×)一项合同在认定为保险合同后,在所有的权利和义务未被履行或清偿之前,一直是保险合同,需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进行测试。(×)

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规定进行列报。(√)混合风险合同的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保险人应当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进行分拆。(√)

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分部报告准则规定,企业存在多种经营或跨地区经营的,应当按照分部报告准则规定披露分部信息,不再强调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90%的量化标准。(√)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等,不包括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因处置投资导致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应调整当期损益。(√)

第二篇:《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试题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时所指的边际,包括风险调整和剩余边际,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分别列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中界定的企业合并的是(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

3.下列关于建造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房地产购买方能够在建造过程中决定主要结构变动的,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有关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4.下列关于非可行权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职工或其他方能够选择满足非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企业不应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建筑物)。6.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企业持有拟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7.下列哪种情形,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企业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债务同时进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管理层或董事会的决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以一种相当具体的方式传达给受影响的各方,使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其责任的合理预期,该决定构成推定义务)。

9.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是(改建、扩建中的固定资产)。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该差异的纳税影响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下列关于企业集团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12.下列关于企业收到的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处理,错误的是(企业因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时,所有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均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13.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是(自报告期日起超过12个月到期且预期持有超过12个月的衍生工具)。

14.下列选项中,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的确认和计量的说法错误的是(证券公司融出的证券,按照有关规定,应终止确认该证券,并确认相应利息收入)。

15.关于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对包含相机参与分红特征的保险合同,如果该特征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应参照其他信息进行披露)。

16.关于企业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购买少数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的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关于政府补助的计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政府补助是非货币资产,而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照原账面价值计量)。18.关于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处置资产组时,分摊的与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不应包括在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中)。

19.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合并抵销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子公司相互间的长期投资通常应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抵销处理)。

20.关于经营租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免租期内出租人不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21.关于交易日会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此类交易所形成资产和负债相关的利息,通常应于所有权转移前开始计提并确认)。22.关于金融负债的流动性风险披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对于衍生金融负债,到期期限分析应包括剩余合同到期期限)。23.关于关联方关系的界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仅拥有同一位关键管理人员的两家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

24.根据资产减值准则,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除了要考虑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之外,还应考虑(资产的使用寿命)。

25.根据准则规定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收的合同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26.根据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首份中期财务报告期间是(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2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下列经济业务应当确认为收入的有(出租包装物收到的租金)。

28.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在以前期间发生的未弥补亏损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用于抵减以后应纳税所得额,但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对其处理正确的是(企业不应予以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29.在企业合并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但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果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下列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购买方仍不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0.在购买日如果涉及被购买方的保险合同的,如果保险合同相关的业务在购买日尚未开始,购买方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和其他因素,根据相关规定,将该保险合同分类为保险合同的时间是(保险合同开始时)。

31.在企业合并当期,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用a表示)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用b表示)应当相互抵销,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a小于b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项目,贷记“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

32.在某些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该类合并叫做(反向购买)。33.在现金流量表中,发行债券方式收到的现金应作为(借款收到的现金)入账。

34.税法规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35.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

36.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不需在购买日重新计量调整)。

37.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气球、彩喷等特定商品,取得相关商品时应计入(销售费用)。

38.企业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但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39.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属于费用性支出的,使用时的会计处理为(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40.企业销售商品的同时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41.企业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下列支出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发生的日常修理费)。4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规定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关注不公允关联交易。

43.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44.企业从政府无偿获得的非货币资产,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则其入账价值为(名义金额)。45.企业销售商品的同时授予客户的奖励积分,确认为收入的时点是(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

46.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金融资产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其他类别金融资产的,应披露的信息不包括(该金融资产重分类时,该金融资产的名义利率和企业预期能够收回的现金流量金额)。47.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

48.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49.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会导致投资企业确认资本公积的情形是(被投资企业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权益法下,在新增投资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新增投资时的原账面价值与按增资后持股比例扣除新增持股比例后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51.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确认收入的时点是(发出商品办妥托收手续时)。

52.因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作的会计处理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3.所合并企业构成业务是构成企业合并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54.未提供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有用信息,风险调整应当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有关现金流量当前估计数和趋势的不确定性越小,风险调整金额越小)。

55.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才支付时,对于补偿款项反映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下列关于“恰当的折现率”的说法错误的是(不存在与辞退福利支付期限相匹配国债利率的,应当以长于辞退福利支付期限的国债利率为基础进行调整)。

56.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依据的是(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时实际支付的价款)。

57.某项资产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对其计量正确的是(A、B两者孰低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58.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下列相关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暂不扣除商誉)。59.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反映合并报表准则规定,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做的会计处理是(其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即少数股东权益可以出现负数)。60.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油气资产应按照(产量法)计提折耗。

6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下列文件属于部门规章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62.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主要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

63.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并承担源于被保险人保险重大风险的协议。

64.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建造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如董事会已作出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该建筑物用于经营租出、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应视为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则其转换日为(董事会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65.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包括(定额比例法)。

66.甲公司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提供劳务,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商品和劳务能够区分,并单独计量的,收入核算方法由企业自主选择)。

67.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中,应当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二、判断题:

1.首次执行日,企业原账面核算的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股权分置流通权”的余额,不做任何会计处理。(√)2.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符合准则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3.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予以抵消,在此基础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应按照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投资企业应当分享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5.《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余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或者采用五五摊销法对周转材料的成本进行摊销。(×)

6.企业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其它业务收入。(×)

7.企业向其顾客提供广告服务以换取该顾客向其提供广告服务的,只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就能确认收入。(×)8.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9.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不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10.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就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即使继后期间取得的某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也不得对其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11.企业在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时,应当披露相关比较数据而非只披露两年期的比较数据。(√)

12.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如果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购买日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13.企业如有终止经营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分别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14.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15.企业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母公司确定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

16.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17.企业收到除由于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沉陷区治理等原因而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外,收到的其他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准则、政府补助准则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18.企业自行或通过分包商建造房地产时,不必依据房地产建造协议条款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确认收入应适用的会计准则。(×)19.企业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后,如果保险风险不重大,不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

20.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可以将该限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售股权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1.在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过程中,合营方除了取得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外还取得了其他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当确认该项交易中与所取得其他货币性、非货币性资产相关的损益。(√)

22.在会计上,无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条款和条件如何变更,企业都应至少确认按照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获取的相应服务。(√)23.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4.在2010年的新准则中,股份支付不仅强调了可行权条件,也强调了非可行权条件。(√)

25.在2010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分部报告的确定中引入大量的地区分部概念,并作较大调整。(×)

26.对于一项非流动资产,若企业已经与受让方就该项资产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但该项转让要耗时两年完成,则该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27.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合并方在编制比较报表时,无须对以前期间已经编制的比较报表进行调整。(×)28.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应当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高计量。(×)

29.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30.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3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32.若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那么资产很有可能发生减值。(√)33.如果企业某一时期内提供劳务交易的数量不能确定,则该期间的收入应当采用直线法确认。(√)

34.如果企业签署的协议所包含的交易未采取租赁的法律形式,那么该交易或交易的组成部分就一定不属于租赁业务。(×)35.如果土地和建筑物无法分离和不能可靠计量且有明显证据表明两部分都为经营租赁,那么整个租赁都应归为经营租赁。(√)36.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波动的,则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予以考虑。(×)37.如果根据有关公司章程、协议等,表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38.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在确认成本费用的期间内,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其计税基础及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39.外币借款中的借款费用包括相关汇率变化所导致的汇兑损益。(√)

40.建设经营移交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在建设期投资方应根据建造合同相关规定确认收入。(√)41.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只要商品发出办妥托收手续,就应该确认收入。(×)42.税法规定,投资企业在未来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均属于免税项目。(√)

43.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44.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并非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都要予以确认。(√)

45.根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考虑该子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是否一致,应直接以该子公司的净利润进行确认。(×)46.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依据是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成本。(√)47.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初始直接费用应当在期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48.当期处置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包括当期子公司处置前的相关财务信息。(√)

49.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被合并方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50.当分摊到某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占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重大时,在附注中不用披露分摊到该资产组的商誉的账面价值等信息。(×)51.2010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较2008年的准则,删除了“借款费用”章节中的“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内容,删除部分在其他章节均不再涉及。(×)52.2010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分别按照确定的报告分部披露相应的分部信息。(×)53.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54.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通常应当按照原分类或指定的原则予以确认,不需要进行重新分类或指定。(√)

55.或有对价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支付或有对价的义务确认为一项资产。(×)

56.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其账面余额无需调整。(×)57.一项合同在认定为保险合同后,在所有的权利和义务未被履行或清偿之前,一直是保险合同,需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进行测试。(×)58.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规定进行列报。(√)

59.混合风险合同的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保险人应当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进行分拆。(√)

60.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61.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62.分部报告准则规定,企业存在多种经营或跨地区经营的,应当按照分部报告准则规定披露分部信息,不再强调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90%的量化标准。(√)

63.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等,不包括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64.因处置投资导致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应调整当期损益。(√)

第三篇: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管理类毕业论文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本文就2006年的新准则与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做一些浅显的比较评述,以便在今后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基本准则;必要性;意义

原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指我国于1992年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应当在基本准则中加以明确的确认、计量要求并没有得到规范。为了体现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指导我国具体准则的制定,需要对原有基本准则加以修订。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在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并规定了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8 项会计一般原则。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趋同,将“权责发生制”提升到“基本前提”提层面;将横向“可比性”与纵向“一贯性”进行合并,统称为可比性;将“历史成本计价”降低到“会计计量原则”的操作层面,在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形成的;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包含未来经济利益。两个条件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项目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新准则没有资产的具体分类的规定,改由各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规定,同时删除了大量的关于各类资产的计量与报告增加了确认的资产应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只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在附注中做出披露的规定。

2、负债要素

旧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债务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进行了深一层的细分,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在确认方面只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规定负债的确认条件。

新准则中的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规定在确认负债时,除符合负债的定义外,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为负债: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强调了负债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删除了负债要素具体项目的分类,改由其他相关的具体准则来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所有者权益要素

旧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新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新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做了修改,重新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使所有者权益依赖于资产和负债,将其性质定义为“剩余权益”;取消了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因为除了原来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外,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还包括外币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权益。引入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新概念,并将其作为会计要素,能清晰的反映利得和损失与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具体信息。

4、收入要素

旧准则中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新准则中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从收入的定义比较来看,新准则强调了日常活动且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这样就区分了收入与利得:收入是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同时改变了收入的确认条件,由原来的注重形式:收取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转变为注重实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能可靠计量。

5、费用要素

旧准则中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并对费用进行了分类。新准则中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新准则对费用定义做了修改,强调了费用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样就区分了费用和损失:费用是日常活动发生的,损失是非日常活动发生的。此外,新增加了费用的确认条件。

6、利润要素

旧准则中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新准则中的利润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四)会计计量的比较分析

旧准则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次会计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新准则中,收入和成本费用均按公允价值计量,据此计算出的企业收益为现时公平市场条件下的所得总额,从而使反映的企业收益更具真实并更现实意义。

(五)财务会计报告的比较分析

旧准则该部分的名称为“财务报告”,而新准则改为了“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报表定义

旧准则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财务报表组成

旧准则规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规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附注,取消了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要求,突出了“四大主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三、基本准则修订的意义

(一)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原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会计目标导致会计基本概念不一致,存在各项具体的表述。而且计准则之间互不协调、前后矛盾的现象。而新准则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到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将为指导会计工作实践和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企业周围形成了一个与企业有密切经济联系庞大的利害关系人群体。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些利害关系人需要真实、可靠的信息,尤其是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而且,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本身也应包括完善的会计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贯彻了先进科学的会计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使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了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促进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此次基本准则的修改和重新出台,令整个准则体系的基础大步向国际标准和惯例迈进,作为准则的准则,其基础地位更加明显,统力和权威性大大加强,令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更加 完善,并最终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等”地位。这将更有利于国外投资者读懂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更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去参与海外竞争,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

参考文献

[1] 夏鹏.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财会月刊,2006,(07).[2] 孙卫平.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分析[J].新选择,2006,(02):74-75.[3] 陈敏.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及分析—基本准则[J].中国总会计师,2006,(06):56-57.[4] 潘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与分析[J].西部财会,2006,(06):37-39.[5] 新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与衔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 苏强,杜朝霞.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J].发展,2007,(03).[8] 刘红梅.新会计准则解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9] 张恩娟.浅谈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J].山东商业会计,2006,(04).[10] 缪启军.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

第四篇: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比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比

-------------------------乌鲁木齐辦證件http://www.xiexiebang.com/文章来源:新浪

【摘要】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此看作是基本准则并简称为原准则,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2006年2月15日修订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笔者仅就前后两个版本的基本准则作一浅显的比较评述。

我国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于1992年11月,它是依据我国当时的国情,并借鉴国际惯例而制定的。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当我国的会计需要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也日益迫切,企业会计准则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会计和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修订。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适应了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企业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国际通用性,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特色。

原准则有十章六十六条,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会计报告和附则。新准则的总体结构与原准则类似,修订为十一章五十条,第二章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保证与准则体系目标的一致性。增加了第九章“会计计量”,引入多种计量属性,这应是新准则修订后重点把握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总则

新准则由原来的9条调整为11条。

目标和依据:原准则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它强调会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管理、有关各方、企业内部等三个层次的需求。新准则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因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状况和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形成,故新准则将“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补充进来,更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新会计准则目标更具体,依据表述更全面、严谨。

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原准则仅明确“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当遵循本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适用范围:原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新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它在表述上更科学。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原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新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新准则将原来的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提升到假设前提的位置上来。取消记账本位币,增加了中期的概念。

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和使用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原准则包括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等12项基本准则。新准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新准则将权责发生制并入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历史成本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体现在第九章中。将纵向一致、横向可比合并为可比性原则。真实性和相关性表述更加科学、严谨。谨慎性原则在原准则中只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新准则要求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导致经济利益流入要素不得高估,对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要素不得低估。新准则取消了配比原则将不利于损益的计量,容易造成操纵利润的空间。取消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此原则容易产生误导。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具体准则中大量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资产

原准则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新准则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新准则要求符合资产定义而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的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它更多地运用职业判断。原准则无确认规定,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没有分类,原准则有明确的分类。

四、负债

原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新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原准则没有确认规定,但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符合负债定义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新准则没有分类,原准则有明确的分类。

五、所有者权益

原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新准则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原准则所有者权益无确认规定,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原准则有明确的分类。新准则对此没有分类,描述了所有者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六、收入

原准则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新准则中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原准则中收入的确认指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将收入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新准则中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列入利润表,对收入没有进行分类。

七、费用

原准则中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用。新准则中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原准则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分别核算,结转损益等。新准则中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费用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列入利润表。

原准则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新准则中费用分类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以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

八、利润

新准则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原准则利润的构成和利润分配的各个项目,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仅有利润分配方案,而未最后决定的应当将分配方案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新准则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原准则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新准则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九、会计计量

新准则全面引进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并明确了计量规则。在具体准则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是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部分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其在每一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上下变动的部分,包括超过初始成本的增值部分,立即计入当期损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公允价值的引用意味着会计确认与计量不再一味记录过去,更多的是需要面向未来。

十、财务会计报告

原准则财务会计报告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财务会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原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同时考虑小企业的特殊情况,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准则以政策性改革为主,主要体现在基本准则中的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及确认计量原则等方面,本着尽量趋同的原则,财政部及时出台了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它虽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它将从整体上核算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业绩的含金量,必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篇: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与2006)新旧比较

摘自http://cylcylcpa.blog.esnai.com/archives/2009/101039.html方便大家打印学习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与2006)

新旧比较

第一部分 修订依据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以下简称“新讲解”)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以下简称“原讲解”)相比,新讲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对原讲解进行了修订:

(1)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于2007 年12 月6 日联合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根据两地准则等效磋商和谈判的结果,有些内容需要通过《讲解》的修订进行必要的补充。故在原讲解框架及内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原讲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

(2)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 年1 月1 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以来,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有些章节希望再补充些实例。新讲解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指引。同时,将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 号》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 号》的相关内容以及三期专家工作组意见的部分内容编入新讲解。

第二部分 新讲解的修订变化 新讲解的修订变化包括:

(1)对原讲解某些不清楚的地方或与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矛盾之处作出澄清、修订或予以补充和完善(如对股份支付准则所指的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作了进一步解释等);

(2)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尚未规范的一些业务及交易(如销售奖励积分业务、广告服务的易货交易、反向购买等)提供指引,这些业务和事项多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涉及的内容;

(3)明确并细化了某些具体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如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等);

(4)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更接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允许采用估值技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进行估值等)的指引;(5)对原讲解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某些差异予以适当修订(如安全费的计提不再确认为一项负债)等。

第三部分 按章列示新讲解的修订变化

现按章列示新讲解的修订变化如下:

第一章 基本准则 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要求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关注不公允关联交易;强调谨慎性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删除了一些不恰当的举例说明,并修正和补充了其他相关表述。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二章 存货

(1)强调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2)对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明确“查明原因按照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3)增加了对加工取得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的讲解;(4)删除了原来五五摊销法的内容。简化并修订了表述:“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余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以简化核算。” 由于准则和指南均有五五摊销法的规定,讲解不具有法律效力,删除五五摊销法,可以理解为不提倡采用,但尚未能禁止。新讲解对周转材料的成本结转为通常采用分次摊销法,只在余额较小时采用一次摊销法。

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

(1)加入了解释1号之

十、解释2号之二

(二)的相关内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建,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按照评估价值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以评估价值作为改制时的认定成本。”“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子公司按照改制时确定的资产、负债评估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的,母公司应当按照取得子公司经评估确认净资产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该成本与支付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

(2)加入了解释2号之七关于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确认投资收益时需抵消内部未实现利润的相关内容:“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消。即,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消,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并通过三个示例说明顺流、逆流交易及属于转让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的处理。[例3-12]最后一个分录金额有误。

(3)权益法下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不再按是否超过已确认投资损益,是否超过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等三种情况处理,而是统一表述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属于投资成本收回的部分,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3)增加了“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非货币性资产产生损益的处理”的内容。

(4)在新旧衔接中加入了解释1号之七的相关内容,同时删除了原第(四)点“股权分置流通权”的余额全额转至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的说明。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1)删除了“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建筑物,不属于已出租的建筑物。”的提法及示例,改为:对于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持有意图为经营出租且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并对空置建筑物进行了界定。对于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或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情况,转换日亦修订为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的日期。

(2)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改扩建等再开发,原讲解的做法为转入在建工程,新讲解将其继续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增设“在建”明细),并明确开发期间不计提折旧或摊销,核算上比照在建工程,但核算科目不同。

(3)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如何处理的讲解,转换日为租赁届满日、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

(4)新讲解对公允价值模式的采用更加严格,即,必须是在开始成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就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这就意味着在极少情况下,可以由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与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有一点点出入,可视为例外处理,这种处理实质上有点类似于差错更正,即原来就不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今后企业在判断能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还必须考虑一开始取得投资性房地产时是否就能满足条件。

(5)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的确定允许采用估值技术,进一步消除了与IAS 40 在公允价值应用上的差异。

第五章 固定资产

(1)增加安全生产费用以及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的提取,及后续使用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不再计入当期损益并作为负债处理,而是按利润分配的方式进行处理。只在相关费用或资产折旧实际发生时才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而通过盈余公积过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限制企业将专项储备资金用于分红。

(2)明确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由此可以明确闲置产能所对应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当期损益。(3)允许大修理费用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情况下,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4)增加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划分原则、范围和停止确认的计量方法的内容。

第六章 生物资产:

增加:“对于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生物资产,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定的公允价值是可靠的,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1)从交易日至资产负债表日经济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最近期的市场交易价格;(2)对资产差别进行调整的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3)行业基准,比如以每亩表示的果园价值、千克肉品表示的牲畜价格等;(4)以使用该项生物资产的预期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不包括进一步生物转化活动可能增加的价值)作为该资产当前的公允价值。”

第七章 无形资产

增加:“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旧准则比较的表述作了较大的修订,以更清晰反映新旧变化。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九章 资产减值

(1)判断资产减值的外部信息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远高于其市值,均属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2)增加了对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的要求。

(3)增加说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4)增加说明如果商誉已经分摊到某一资产组而且企业处置该资产组中的一项经营,与该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的处理。

第十章 职工薪酬

在新旧衔接中,明确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系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首份中期财务报告期间。

第十一章 企业年金基金 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十二章 股份支付

(1)增加在极少数情况下,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时,应以内在价值计量的内容,并明确了相关的计量方法和要求(2)增加关于权益工具(股份、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确定的规定与讲解,既适用于接受职工服务并授予股份或期权的情况,也适用于从职工之外的其他方取得服务的情况。

(3)在股份支付的处理中之

(二)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中增加对可行权条件的阐述。增加了对股份支付协议生效后对其条款条件的有利修改、不利修改以及取消或结算情况下如何处理的详细阐述。

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 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十四章 或有事项

增加了一些讲解内容,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十五章 收入

(1)增加托收承付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的讲解内容。(2)增加对售后回购业务账务处理的讲解。

(3)增加对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处理的讲解内容: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4)增加说明劳务易货交易收入确认的原则:企业向顾客提供广告服务以换取该顾客向其提供广告服务的,这样的易货交易只有在所交换的广告服务不相同或不相似,而且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该收入通常应采用所提供广告服务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规定了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条件。

(5)加入了解释2号之五“建设经营移交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内容。

第十六章 建造合同

原讲解对于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费用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讲解区分不同情况,满足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可以计入合同成本。

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

(1)明确:企业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否则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2)对于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增加“为了避免财务报表产生误导,对于不能合理确定价值的政府补助,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政府补助性质、范围和期限。”

第十八章 借款费用 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十九章 所得税

(1)根据新税法作了相应的修订:对于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根据新税法规定作了修订。强调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税前扣除作了修订。增加了可以向以后结转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内容。删除了原筹建费用的相关内容。

(2)增加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的讲解。并增加了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当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及如何考虑的讲解。

(3)增加了对“特定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的讲解,包括:

(一)与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

(二)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三)与股份支付相关的当期及递延所得税。

(4)增加了“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讲解内容,该内容在解释1号之九中作了相关规定。(5)增加了所得税列报的讲解内容。规范了在满足哪些条件时,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消后的净额列示,以及如何列示。注意:对于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满足条件以净额列示的,当企业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税时,超过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

一般情况下(满足条件时),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消,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二十一章 企业合并

讲解2008对企业合并含义进行了重新界定。构成企业合并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取得另一个或多个企业(业务)的控制权;二是所合并的企业必须构成业务。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在合并当期期末比较报表的编制应区别不同的情况:如果合并并方在合并当期期末仅需要编制个别报表、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方在编制前期比较报表时,无须对以前期间已经编制的报表比较报表进行调整;如果合并方在合并当期期末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在编制前期比较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吸收合并取得的被合并方前期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并入合并方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在反向合并中,法律上的子公司(购买方)的企业合并成本是指其如果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为获取在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应向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的股东发行权益证券数量与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算的结果。

反向合并的合并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其合并前的账面价值确认和计量;合并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应当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合并报表上权益性工具的金额应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发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确定该合并成本过程中新发行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结构应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权益结构,即母公司发行在外的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种类;法律上母公司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合并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反映为商誉或确认为合并当期损益;合并比较信息应是法律上子公司的合并比较信息;法律上子公司的有关股东在合并过程中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法律上母公司股份的,其权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发生反向购买的当期,用于计算每股收益的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应按这样的原则确定:自当期期初至购买日,发行在外普通股数量应假定为在该项合并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数量;自购买日至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法律上母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编制比较报表的,其比较前期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每股收益,应以法律上子公司在每一比较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益除以在反向购买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股数计算确定。

企业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购买少数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的,实质上是股东之间的权益交易,应分别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两种情况处理:

1、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第二十二章 租赁

(1)对于同时涉及土地和建筑物的租赁,强调土地租赁不能单独归类为融资租赁。只在土地和建筑物无法分离和不能可靠计量时,才将土地和建筑物归类为一项融资租赁或一项经营租赁。否则应分开考虑,并按各自租赁权益的相对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最低租赁付款额进行分配。

(2)加入了解释1号之三关于“经营租赁下出租人提供激励措施的处理”以及“出租人对经营租赁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的内容:“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承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方法进行分摊,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费用及相应负债。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承租人应将该费用从租金费用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中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出租人应当确认租金收入,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

(3)根据解释2号之六的内容修订了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处理,注意讲解表述上存在遗漏。

第二十三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讲解2008增加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估计方法: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是指交易价格(即所收到或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如果收到或支付的对价的一部分并非针对该金融工具,该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根据估值技术进行估计。企业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应注意:(1)如果一项金融工具以前被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而现在它的公允价值低于零,应将其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如果可供出售有固定的收款额,则交易费用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否则在终止确认或减值时计入损益。(3)对活跃报价的理解,活跃的公开报价是最好依据;如果报价包括了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应对报价调整。(4)对估值技术的理解,包括折现率、信用风险、主要市场参数、金融资产服务费等

在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中心等交易的处理原则为:(1)在交易日确认将于结算日取得的资产及偿付的债务;(2)在交易日终止确认将于结算日交付的金融资产并确认相关损益,同时确认将于结算日向买方收取的款项。上述交易所形成资产和负债相关的利息,通常应于结算日所有权转移后开始计提并确认。

处理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的关系时应注意:

1、合理判断主合同和嵌入合同的经济特征和风险;

2、嵌入的非期权衍生品,应基于暗含的或标明的实质性条款从主合同分离,其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为零;嵌入期权的衍生工具,应基于标明的期权特征的条款从主合同分离,主合同的账面值为分离出嵌入衍生工具后的剩余金额。

3、一项金融工具的多项嵌入衍生工具应视为一项混合嵌入衍生品处理。如果某金融工具嵌入了多项衍生工具而这些衍生工具又与不同的风险敞口相关,且这些嵌入衍生工具易于分离并相互独立,则这些嵌入衍生工具应分别进行核算。

第二十四章 金融资产转移

讲解2008对“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义务”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这种情形常被称为“过手协议”,最常见于资产证券化。

判断企业是否放弃了对转出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限制出售,则表明转出方已放弃控制。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即使转入方有权处置该金融资产,也不表明转入方有实际能力。“能够自由地处置”,表明转入方能够单独出售所转入金融资产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限制,比如没有与出售相关的约束性条款。

当企业转移一项金融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标准,如果与金融资产转入方签订服务合同提供相关服务的,应当就该服务合同确认一项服务资产或服务负债。服务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作为金融资产转移对价的组成部分,服务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资产的一部分,其金额应根据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和未终止确认之间按各自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摊而确定。实务中,服务合同所涉及的服务费金额较小的,可以在收取时确认为中间业务收入。

第二十五章 套期保值

套期有效性的评价应注意:

1、对于利率风险,套期有效性可通过到期期限表(又称为差额表)进行估计。

2、在评价套期的有效性时,企业通常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3、某企业不符合套期有效性标准时,该企业应从符合套期有效性的最后日期开始停止运用套期会计。

第二十六章 原保险合同

增加对保单现金价值的定义、形成及退还,以及损余物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等的讲解内容。

第二十七章 再保险合同

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二十八章 石油天然气开采

进一步明确了准则的适用范围;修订[例28-2]原来的计算错误;强调油气资产折耗侧重采用产量法。

第二十九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在2006年讲解的基础上修订增加了“会计政策的判断”和“会计估计的判断”章节,突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判断。并在语言表述、举例等细节方面做了修改。

第三十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无重大实质性差异。

第三十一章 财务报表列报

2008讲解增加了证券投资基金的报表格式,并要求类似基金或类似于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的产品应当参照执行。

第三十二章 现金流量表

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购置、租赁及处置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列示,与固定资产一视同仁;明确发行债券方式收到的现金作为“借款收到的现金”,不作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第三十三章 中期财务报告

2008讲解要求当期处置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包括当期子公司处置前的相关财务信息。

第三十四章 合并财务报表 强调合并报表时母子公司应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且以母公司为准;合并抵销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子公司相互间的长期投资通常应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抵销处理;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盈余公积仍然不需要返提,但要求应当关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将其中子公司当年提取的盈余公积归属于母公司的金额进行单项附注披露;明确了“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母公司所有者和少数股东之间进行分配,仍然保持合并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的平衡关系;2008讲解明确禁止了比例合并法。

第三十五章 每股收益

在2006年讲解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如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和反稀释性等,具有稀释性的判断标准是看潜在普通股对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增加了举例。

第三十六章 分部报告

在2006年讲解的基础上对部分表述进行了修改,相关内容更严谨,并明确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三十七章 关联方披露

增加“企业设立的年金基金也构成企业的关联方”的认定要求,同时在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时,由原来的“应当披露两年期的比较数据”修改为“应当披露相关比较数据”,将披露期间扩大到比较报表的所有期间。

第三十八章 金融工具列报

对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混合工具的分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等进行了补充与细化。

下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较新旧课标

    比较新旧《化学课程标准》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标准” 〕,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旧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得......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①存货发出计价 原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新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②借款......

    社保新旧管理办法比较

    企业年金新旧管理办法比较 企业年金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企业年金可以有效缓解基本养老制度压力,是提升养老品质的途径,同时作为现代企业构筑人才高地,提......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

    1.下列关于企业集团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B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

    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较

    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惠及全国9亿农民的利好政策,是探......

    成本核算制度之新旧比较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之新旧比较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着力提高利润水......

    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5篇

    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 劳动合同法的几个重点问题一、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并向劳动者公示。 法定程序: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新旧会计准则—所得税的比较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比较 江苏赣榆县职教中心 郑家庆 原有关所得税处理的规定性文件主要有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1994]第025号《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