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论文

时间:2019-05-14 04:5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恐论文》。

第一篇:反恐论文

反恐行动迫在眉睫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撞塌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一架撞毁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另一架坠毁。这一系列袭击导致3201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俄罗斯军方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平民和学生,事件在9月3日结束但导致了326名人质死亡,从而成为俄罗斯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2015年11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截至2015年12月5日,巴黎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导致130人死亡,350多人受伤;„„

震惊世界的事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丧心病狂的野蛮行径!这些都是恐怖袭击事件,是极端分子人为制造的针对但不仅限于平民及民用设施的不符合国际道义的攻击方式。恐怖袭击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所以,全世界的反恐行动迫在眉睫!

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一个是政治上的不合理是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野蛮主义潜藏与资本主义的核心,是资本主义内在的品质,体现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阴暗面。恐怖主义则是野蛮主义最极端的形式。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的产物。第二个是经济上的不公平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南北关系恶化和最不发达国家贫穷加剧是产生狂热势力的温床。导致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继续发挥恶劣作用的结果。旧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及以垄断为基础的国际 金融体系。在这种旧秩序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它们的发展权受到严重的制约,导致这些国家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

二是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同时并进的,它从整体上加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凸显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战略、发展道路、实际利益等方面的分歧与矛盾。第三个是宗教、民族、文化的矛盾是恐怖主义泛滥的主要原因恐怖主义泛滥是宗教冲突加剧的结果。许多民族矛盾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世界文化问题上存在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导致了文化上的矛盾和冲突。

恐怖袭击明显地直接影响人类生活,但它也持久地影响国际政治、公民自由,和经济。一些学者推理,下次恐怖分子攻击将是更加毁灭性的,Yonah Alexander教授描述现今时代为“超级恐怖主义”,而使核、生物和化学武器可供恐怖分子使用。其他人如史汀生中心的Amy Smithson据理反对恐怖分子合法性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要求,并说明,有效的核和生物武器是对恐怖分子的修建和分散太复杂了。恐怖袭击能对全球性经济潜在着毁灭性的冲击。恐怖袭击损害企业信心和阻碍投资长进。九一一袭击导致美国2001年的衰退。此外,在曼哈顿中城区于典型工作日,一次主要的袭击可以造成一万亿美元的损伤。可见,恐袭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反对恐怖主义的三大理念分别是:第一、相互依赖理念;第二、共同治理理念;第三,联合打击理念。众所周知,中东地区恐怖组织实施的恐怖袭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的安全,威胁到所有国家及其国民的生存安全。而类似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大规模军事打击,由于恐怖活动的方式变化而成效逐渐降低,因为纯粹的军事打击既无法阻挡虚拟网络上的招兵买马,也无法阻止他们在网络上宣传恐怖主义、传授恐怖袭击技巧。动用大规模的军队,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为了应对当今恐怖活动的新情况,国际社会有必要研究新的反恐方式。事实证明,由美国扮演“国际反恐警察”,或纯粹由西方大国垄断国际反恐治理体系的模式,都已不再适应新的反恐形势的需要。尽管西方主导国际治理体系的态势还会持续,但新兴国家参与全球反恐治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我们中国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国际大国,必然有所作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恐怖犯罪活动猖獗,我国面临的恐怖势力主要有“东突”、“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东突”、“藏独”分裂势力利用爆炸、纵火、劫持人质等手段多次在我国新疆、西藏地区进行恐怖犯罪活动,袭击我国普通群众,企图利用暴力活动达到分裂国家政权的目的,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内不可避免地产生下岗人员增多、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平衡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之一些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执行各项政策过程中的失误,致使矛盾激化,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或非法组织企图以暴力手段向社会报复。部分极端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为发泄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效仿国际恐怖分子,采取爆炸、劫持人质等恐怖手段实施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人员密集、社会关注程度高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极可能成为极端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报复社会的新目标。

中国政府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作为制定反恐政策、开展国际反恐合作的指导原则,其在反恐问题上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第一,谴责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政府一贯认为恐怖主义危害无辜人民的生命、尊严和安全,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出发,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立场,坚决打击。第二,注重联合国的领导,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主张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第三,打击恐怖主义要标本兼治。国际社会在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要注重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手段综合治理,以更大的紧迫感重视发展问题,致力于消除贫穷和发展不均衡,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而单纯依靠军事打击,并不是彻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认为,打击恐怖主义是和平与暴力的较量,不是民族、宗教或文明的冲突,反对个别国家借反恐的名义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强调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势力,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国家、民族或宗教相联系;应确保在全球、地区及国家等各个层次上同恐怖主义威胁做有效斗争,这种斗争应

不带偏见,不采取双重标准,不能借反恐推行霸权主义。中国主张,应该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发展模式,使反恐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新契机、对话与融合的新起点、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新动力。

中国政府的主要反恐措施:打击恐怖主义既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对内政策,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反恐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一方面加强国内的反恐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的反恐合作,从而使“东突”势力的恐怖活动受到了遏制。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国际性,中国的反恐任务将是长期的。所以,加强国内的反恐能力。在立法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当然,我们还要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恐怖主义活动往往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加强国际合作是有效打击和遏制恐怖主义的必要手段。

反对恐怖主义,人人有责!我们要坚持我党的领导,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反恐论文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暴力恐怖活动已成为危害人民安全的顽疾,成为影响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建设打击国际恐怖势力的专门武装力量。特别是受到恐怖势力危害较多的国家,更是把建设一支专精尖的反恐特种部队作为不二选择。

恐怖主义并非一个法律用语, 而是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在理论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行为、活动。事实上, 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在现代汉语中 , “主义”是指一种思想、理念;而英语“Terrorism”的含义不仅包括思想、观点, 而且包括行为, 见到“Terrorism” 就认为是恐怖主义的做法是欠妥的。因此,恐怖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理念, 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恐怖主义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理论基础 ,故能够蛊惑他人实施活动,在社会上也可能存在同情者。泄愤报复、贪财图利等个人目的则缺乏理性色彩,在社会上不具备强大的蛊惑力 ,并不是恐怖主义。作为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概念,恐怖主义之所以“恐怖” ,就在于其目的和手段具备恐怖性:(1)目的的恐怖性。恐怖主义以制造社会恐慌,进而实现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生物等新型恐怖主义层出不穷 ,淡化其政治性已是大势所趋 ,恐怖主义正是通过社会恐慌来恐吓公众、要挟政府 ,以实现深层次的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2)手段的恐怖性。恐怖主义主张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手段。在恐怖主义者看来, 采用何种方式、侵害何种对象具有最大的威慑效应, 能制造更大的社会恐慌, 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在现代社会中, 和平的游行、集会等和平手段难以引起社会恐慌,故不在恐怖主义考虑的范围;暴力手段直接侵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能够产生对人们心理产生最大的威慑效应, 因而是恐怖主义的首选。但恐怖主义又决不仅限于暴力手段, 何种方式能制造强烈的社会恐惧感 ,恐怖主义者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例如金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等。概言之 ,恐怖主义是指主张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手段 ,达到制造社会恐慌 ,进而实现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之目的的思想、理念。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念 ,其本身并不是法律调控的对象,但是 ,这并不是说法律在恐怖主义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恐怖主义能够指导人的实践,外化为形形色色的行为, 从而进入了法律调控的范围之内。我国以法律手段反对恐怖主义, 同样是通过预防、处置、制裁、恢复等环节实现的 :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加强社会预防工作 ,提高公民反对恐怖主义的意识, 遏止恐怖主义思想的蔓延;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建立处置恐怖事件的机制 ,明确处置恐怖事件之措施;对于实施危害行为的恐怖分子或恐怖组织, 我们可以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制裁;对于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损害,我们可以依据法律予以恢复 ,以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惧感。因此 ,不能因为恐怖主义概念的非法定性 ,就否认反恐怖主义立法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 迄今为止官方和学术界都未能形成对恐怖主义完全一致的概念。试图进行恐怖主义界定的学者 ,首先就面临着如何综述和评析诸多定义的问题。

第一, 有的学者将定量分析表和宏观定性分析相结合,先从有代表性的角度介绍各种定义 ,然后应用结构式内容分析法对恐怖主义概念的要素进行分析。该评析方法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从词典的定义、国内外官方的定义、专家学者的定义三个方面介绍各种定义 , 然后借鉴亚历克斯 · 施米德1981 年之前恐怖主义概念定量分析表, 对 1982 年后的 50 个恐怖主义概念进行分析 ,将各要素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 并在充分考虑定量分析局限性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们普遍将暴力行动、政治性、旨在制造恐怖气氛、威胁的行为作为恐怖主义的要素。这种评析方法所评析定义的范围广泛 ,从宏观分析入手 ,全面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第二 ,有的学者也着眼恐怖主义概念的要素 ,不过是从微观定性分析的角度 ,评析定义各要素的不同观点。有学者从主体因素、目的因素、手段因素、对象因素等方面进行评析。认为主体因素的争议焦点在于国家能否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目的因素分为政治目的或其他社会、个人目的几种看法;手段因素的争议焦点则在于恐怖主义是否限于暴力手段;对象因素有非战斗性目标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定目标之分。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是“和平”、“友爱”、“宽容”、“向善”等的代名词 ,与追求暴利血腥的恐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那么,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宗教呢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现象, 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 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 , 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 ,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 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 ,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 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人类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 在教育、科学、生产力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可是人的社会性相对于人的自然特性 ,特别是相对于人的反社会属性还是十分薄弱的。教育、科学、国家机器等等这些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的作用还不够强大, 还需要宗教活动来帮助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 保证人类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 ,人类社会还需要宗教。宗教的基础是信仰, 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 ,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宗教并不是迷信 ,也不带有封建色彩 , 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宗教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宗教戒律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互补充,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既然宗教的本质是和平, 为什么追求血腥暴力的恐怖主义又千方百计披上宗教的外衣呢?(一)宗教是恐怖主义利用的工具当代恐怖分子正是看中了宗教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 歪曲宗教爱好和平的本来面目 , 曲解宗教教义,利用它来招募成员,给其洗脑, 使其甘愿送死, 把宗教作为恐怖活动的工具。以伊斯兰教为例, 恐怖主义者利用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意识 ,为其暴力倾向提供理论依据。《古兰经》麦地那篇阐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其中提到了伊斯兰对抗麦加的古来氏人、犹太人的圣战思想 ———“你们为主道而战” ,“战争已成为你们的定式”。那些为圣战而牺牲的人并不是真的死亡,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给养”。恐怖主义者将《古兰经》中的圣战思想加以曲解 ,成为他们发动恐怖活动的“理论依据”。但是 ,无论是考察宗教的历史还是分析宗教的本质, 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的联系。自宗教出现以来 ,就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世纪的宗教甚至在社会结构中居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世俗的统治者必须从宗教中获得合法性支持, 科学成为神学的奴婢 ,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凡夫俗子在思想方式和行为举止上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宗教在中世纪的强势地位 ,使教会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并发动了血腥的宗教斗争和宗教迫害。宗教裁判所和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异教徒的苦难和不同教派之间的残杀 ,形成了一种宗教恐怖气氛。但是 ,尽管中世纪是一个让教徒恐怖的时代 , 却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恐怖主义时代。与当代恐怖主义相似的事例在宗教史上并不多见。宗教在长达几十万年的历史特别是20 世纪之前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未催生恐怖活动的事实 ,充分证明了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联系。

(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 ,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民众正当的宗教信仰 ,坚决予以保护;对于那些借宗教之名 ,行恐怖之实的宗教极端主义 ,严厉打击。反恐必须标本兼治, 仅仅以暴治暴并不能斩草除根。如果过度使用了暴力, 伤及了无辜平民 ,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抗, 加大反恐难度。目前 ,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 关键必须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缩小南北差距、平息地区冲突、尊重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共建和谐世界。绝望人群的消失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将使恐怖主义失去存在的土壤, 恐怖主义才能得到彻底的根治。国际社会应采取立法、行政、司法等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恐应有利于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繁荣。国际社会为打击恐怖主义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和方法 ,都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有助于缓解和解决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而不应加剧民族矛盾、宗教仇恨、文明冲突和人民隔阂。反恐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新契机、对话与融合的新起点、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新动力。恐怖主义危害无辜民众的生命和安全。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安全出发 ,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 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的反对立场 ,绝不姑息。在反恐问题上不能实行双重标准, 更不能借反恐之名, 行霸权之实。2006 年 9 月 8 日,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反恐战略》 , 以协调和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 的努力。这是联合国 192 个成员国第一次就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略达成一致意见。《全球反恐战略》由一份决议和一个行动计划组成。决议说 ,恐怖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因此要“坚决和明确地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不论其在何处发生、何人所为和何种目的”。决议还重申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些普遍准则 , 例如维护 所有国家的主权平等 , 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不采取有悖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行为, 不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来处理国际关系等。决议强调 ,为最终达成全面的国际反恐公约 ,成员国将尽一切努力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其中包括制定“恐怖主义”的法律定义。行动计划中包括了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原则承诺和具体措施 ,如执行所有联大和安理会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遵守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因素、继续加强和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等。

中国应与周边国家 ,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加强在已有的反恐框架内的合作。不断完善反恐情报交流网络 ,加强跨境反恐行动的协作。另外,要加强全球反恐合作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联合国在全球反恐行动中的权威地位 , 重大的跨国反恐军事行动需要联合国的授权, 反对反恐行动中的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 ,反对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特定的文明相联系。同时,反对过分使用武力 ,防止伤害平民。我们在坚持自己宗教信仰的同时 ,也应尊重其他人、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各个国家、民族、种族都应和谐共处,而不是利用宗教 ,排斥异己 ,诉诸暴力。

第三篇:反恐研究论文

篇一:反恐小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也面临着恐怖活动的现实威胁反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日趋突出。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至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是由恐怖组织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恐怖行 关键字:恐怖原因;恐怖严峻化;全民反恐 正文

翻开世界地图,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与国际恐怖主义有多么紧密的地缘联系”。作为恐怖主义的“大本营”,中亚地区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该盆地位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该地区贫穷落后,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汇集了三股黑恶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中亚地区与中国西北边陲毗邻,实际上已成为三股恶势力对中国进行分裂与恐怖暴力活动的“前进基地”。境外的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组织,不仅以中亚为根据地,频频在国外制造分裂中国舆论,试图扩大国际影响,而且竭力向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渗透。他们向新疆境内的民族分裂势力提供资和武器弹药,为其培训武装恐怖分子。据外电报道,2000年,两名新疆分离主义势力的成员在车臣战争被俄罗斯军队俘虏,遣返中国。盘踞在土耳其、中亚等地的民族分裂势力还试图联合蒙、藏等宗教分子破坏活动。由此可见,新疆的民族分裂势力与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已狼联合,中国西北边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渗透和冲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在《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一文中说到: “恐怖威胁来源于两个方面:境外与境内。境外主要是煽动、渗透、指挥与策划;境内主 要是响应、串联、组织与实施,我国的恐怖组织也与东突恐怖组织本身的组织形式、思想基础、行动策略有关系。”总体来看,当前国内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制造这些事件的团伙或组织之间表现出分散化、本地化、自发性的特点,他们在思想上高度统一,都把混杂着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恐怖思想作为精神动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手段,传播极端思想、物色对象、招募人员,通过周密的组织策划,在新疆并积极寻求在内地针对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目标实施恐怖袭击,企图以暴力恐怖的“圣战”方式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出现地域扩大化、袭击频率上升、手段和手法更加血腥残忍的态势,也就是说,我们所面临的恐怖威胁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出现了全民反恐这样一个概念。在《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一文中说到:全民反恐最重要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遇到可疑情况要报告;二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特别是遇到突发恐怖袭击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后遇到任何突发情况,首先要尽量做到不围观,这可能是保护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做法。围观会造成两个负面影响:

一、可能会影响专门力量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置恐怖袭击突发事件;

结束语:一系列的暴恐事件警示着,中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形势更加严峻更加复杂。新疆分裂势力所传播和散布的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正在蚕食和毒害着新疆社会和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为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盲目送命。暴恐分子所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对其疯狂残暴的行径,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决不会容忍。犯下滔天罪行的新疆分裂势力,终将要受到历史的审判,背负千古骂名。这些暴恐事件,动摇不了我们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坚

强信念。全力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坚决依法惩处暴恐分子,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有序、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的

参考文献:1 梅建明 《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 中国经济周刊 14/6/10 2李伟在《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恐怖威胁》 中国经济周刊 14/6/10篇二:反恐论文()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暴力恐怖活动已成为危害人民安全的顽疾,成为影响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建设打击国际恐怖势力的专门武装力量。特别是受到恐怖势力危害较多的国家,更是把建设一支专精尖的反恐特种部队作为不二选择。

恐怖主义并非一个法律用语, 而是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在理论研究中,不少学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行为、活动。事实上, 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在现代汉语中 , “主义”是指一种思想、理念;而英语“terrorism”的含义不仅包括思想、观点, 而且包括行为, 见到“terrorism” 就认为是恐怖主义的做法是欠妥的。因此,恐怖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理念, 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恐怖主义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理论基础 ,故能够蛊惑他人实施活动,在社会上也可能存在同情者。泄愤报复、贪财图利等个人目的则缺乏理性色彩,在社会上不具备强大的蛊惑力 ,并不是恐怖主义。作为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概念,恐怖主义之所以“恐怖” ,就在于其目的和手段具备恐怖性:(1)目的的恐怖性。恐怖主义以制造社会恐慌,进而实现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生物等新型恐怖主义层出不穷 ,淡化其政治性已是大势所趋 ,恐怖主义正是通过社会恐慌来恐吓公众、要挟政府 ,以实现深层次的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2)手段的恐怖性。恐怖主义主张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手段。在恐怖主义者看来, 采用何种方式、侵害何种对象具有最大的威慑效应, 能制造更大的社会恐慌, 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用。在现代社会中, 和平的游行、集会等和平手段难以引起社会恐慌,故不在恐怖主义考虑的范围;暴力手段直接侵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能够产生对人们心理产生最大的威慑效应, 因而是恐怖主义的首选。但恐怖主义又决不仅限于暴力手段, 何种方式能制造强烈的社会恐惧感 ,恐怖主义者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纳, 例如金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等。概言之 ,恐怖主义是指主张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手段 ,达到制造社会恐慌 ,进而实现政治、民族、宗教等社会要求之目的的思想、理念。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念 ,其本身并不是法律调控的对象,但是 ,这并不是说法律在恐怖主义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恐怖主义能够指导人的实践,外化为形形色色的行为, 从而进入了法律调控的范围之内。我国以法律手段反对恐怖主义, 同样是通过预防、处置、制裁、恢复等环节实现的 :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加强社会预防工作 ,提高公民反对恐怖主义的意识, 遏止恐怖主义思想的蔓延;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建立处置恐怖事件的机制 ,明确处置恐怖事件之措施;对于实施危害行为的恐怖分子或恐怖组织, 我们可以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制裁;对于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损害,我们可以依据法律予以恢复 ,以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惧感。因此 ,不能因为恐怖主义概念的非法定性 ,就否认反恐怖主义立法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 迄今为止官方和学术界都未能形成对恐怖主义完全一致的概念。试图进行恐怖主义界定的学者 ,首先就面临着如何综述和评析诸多定义的问题。

第一, 有的学者将定量分析表和宏观定性分析相结合,先从有代表性的角度介绍各种定义 ,然后应用结构式内容分析法对恐怖主义概念的要素进行分析。该评析方法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从词典的定义、国内外官方的定义、专家学者的定义三个方面介绍各种定义 , 然后借鉴亚历克斯 · 施米德1981 年之前恐怖主义概念定量分析表, 对 1982 年后的 50 个恐怖主义概念进行分析 ,将各要素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 并在充分考虑定量分析局限性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们普遍将暴力行动、政治性、旨在制造恐怖气氛、威胁的行为作为恐怖主义的要素。这种评析方法所评析定义的范围广泛 ,从宏观分析入手 ,全面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第二 ,有的学者也着眼恐怖主义概念的要素 ,不过是从微观定性分析的角度 ,评析定义各要素的不同观点。有学者从主体因素、目的因素、手段因素、对象因素等方面进行评析。认为主体因素的争议焦点在于国家能否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目的因素分为政治目的或其他社会、个人目的几种看法;手段因素的争议焦点则在于恐怖主义是否限于暴力手段;对象因素有非战斗性目标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定目标之分。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是“和平”、“友爱”、“宽容”、“向善”等的代名词 ,与追求暴利血腥的恐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那么,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宗教呢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现象, 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 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 , 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 ,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 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 ,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 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人类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 在教育、科学、生产力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可是人的社会性相对于人的自然特性 ,特别是相对于人的反社会属性还是十分薄弱的。教育、科学、国家机器等等这些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的作用还不够强大, 还需要宗教活动来帮助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 保证人类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 ,人类社会还需要宗教。宗教的基础是信仰, 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 ,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宗教并不是迷信 ,也不带有封建色彩 , 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宗教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宗教戒律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互补充,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既然宗教的本质是和平, 为什么追求血腥暴力的恐怖主义又千方百计披上宗教的外衣呢?(一)宗教是恐怖主义利用的工具当代恐怖分子正是看中了宗教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 歪曲宗教爱好和平的本来面目 , 曲解宗教教义,利用它来招募成员,给其洗脑, 使其甘愿送死, 把宗教作为恐怖活动的工具。以伊斯兰教为例, 恐怖主义者利用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意识 ,为其暴力倾向提供理论依据。《古兰经》麦地那篇阐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其中提到了伊斯兰对抗麦加的古来氏人、犹太人的圣战思想 ———“你们为主道而战” ,“战争已成为你们的定式”。那些为圣战而牺牲的人并不是真的死亡,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给养”。恐怖主义者将《古兰经》中的圣战思想加以曲解 ,成为他们发动恐怖活动的“理论依据”。但是 ,无论是考察宗教的历史还是分析宗教的本质, 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的联系。自宗教出现以来 ,就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世纪的宗教甚至在社会结构中居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世俗的统治者必须从宗教中获得合法性支持, 科学成为神学的奴婢 ,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凡夫俗子在思想方式和行为举止上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宗教在中世纪的强势地位 ,使教会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并发动了血腥的宗教斗争和宗教迫害。宗教裁判所和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异教徒的苦难和不同教派之间的残杀 ,形成了一种宗教恐怖气氛。但是 ,尽管中世纪是一个让教徒恐怖的时代 , 却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恐怖主义时代。与当代恐怖主义相似的事例在宗教史上并不多见。宗教在长达几十万年的历史特别是20 世纪之前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未催生恐怖活动的事实 ,充分证明了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联系。

(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 ,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民众正当的宗教信仰 ,坚决予以保护;对于那些借宗教之名 ,行恐怖之实的宗教极端主义 ,严厉打击。反恐必须标本兼治, 仅仅以暴治暴并不能斩草除根。如果过度使用了暴力, 伤及了无辜平民 ,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抗, 加大反恐难度。目前 ,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 关键必须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缩小南北差距、平息地区冲突、尊重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共建和谐世界。绝望人群的消失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将使恐怖主义失去存在的土壤, 恐怖主义才能得到彻底的根治。国际社会应采取立法、行政、司法等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反恐应有利于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繁荣。国际社会为打击恐怖主义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和方法 ,都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有助于缓解和解决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而不应加剧民族矛盾、宗教仇恨、文明冲突和人民隔阂。反恐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新契机、对话与融合的新起点、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新动力。恐怖主义危害无辜民众的生命和安全。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安全出发 ,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 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的反对立场 ,绝不姑息。在反恐问题上不能实行双重标准, 更不能借反恐之名, 行霸权之实。2006 年 9 月 8 日,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反恐战略》 , 以协调和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 的努力。这是联合国 192 个成员国第一次就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略达成一致意见。《全球反恐战略》由一份决议和一个行动计划组成。决议说 ,恐怖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因此要“坚决和明确地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不论其在何处发生、何人所为和何种目的”。决议还重申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些普遍准则 , 例如维护 所有国家的主权平等 , 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不采取有悖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行为, 不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来处理国际关系等。决议强调 ,为最终达成全面的国际反恐公约 ,成员国将尽一切努力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其中包括制定“恐怖主义”的法律定义。行动计划中包括了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原则承诺和具体措施 ,如执行所有联大和安理会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遵守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因素、继续加强和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等。中国应与周边国家 ,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加强在已有的反恐框架内的合作。不断完善反恐情报交流网络 ,加强跨境反恐行动的协作。另外,要加强全球反恐合作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联合国在全球反恐行动中的权威地位 , 重大的跨国反恐军事行动需要联合国的授权, 反对反恐行动中的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 ,反对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特定的文明相联系。同时,反对过分使用武力 ,防止伤害平民。我们在坚持自己宗教信仰的同时 ,也应尊重其他人、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各个国家、民族、种族都应和谐共处,而不是利用宗教 ,排斥异己 ,诉诸暴力。篇三:反恐论文 浅谈恐怖主义威胁的特征及对策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特大恐怖袭击事件,作为一个标志性事态,表明恐怖主义已经超越了国界、民族和文化底线,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稳定和地区安全的首要威胁与影响和平发展的强大阻力,被视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和地球面临地“十大危险” 之一,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国际、国内一些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也存在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反恐法律体系,采取与他国携手、共同应对,加强反恐宣传等形式打击和预防恐怖主义。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及其特征

恐怖主义如同一个毒瘤危害着人类和社会, 也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也不管恐怖主义犯罪的起因、动机和目的如何, 其结果都将不仅破坏社会稳定与和平, 导致国家动荡, 制约经济发展, 而且使广大无辜百姓遭殃, 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如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有效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犯罪, 是当前各国政府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 我国由于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不称霸、不凌弱, 以和为贵, 与邻为善, 目前尚未象美国那样受到国际恐怖主义者的直接攻击同时, 在国内事务中, 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宗教问题和一些重大社会问题, 诱发恐怖主义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然而, 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发生和新疆“ 东突”分子的猖撅,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 安全岛”。研究和解决我国的恐怖主义问题, 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伴随着国际民族分裂主义浪潮的兴起,境外“东突”、“藏独”势力趁机兴风作浪,逐渐加强对我国新疆、西藏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9.11”事件之后,公安部反恐局、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相继挂牌,2002年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也详尽的叙述了大陆反恐工作,并且首次提出了军队的任务包括反恐怖主义。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也相继成立了反恐专项队伍。新的形势下,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恐怖主义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破坏方式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恐怖主义犯罪也从早期的劫持航空器、劫持人质以及单纯利用火器、武器、爆炸物和危险物品等暴力行为方式,发展为现代的利用核材料、生化武器和细菌武器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直至出现举世震惊的“9·11”袭击事件。但一般认为:恐怖主义犯罪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为达到一定目的(有的具有某种政治目的,但更多的恐怖活动多为非政治目的)而以暴力、恐吓等方式通过杀害、绑架、暗杀、爆炸等手段在公共场所针对政府或不特定公民实施的严重暴力性犯罪活动,其行为多具有组织性。因此,恐怖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为:

1.在行为手段上,主要是运用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以杀害、绑架、暗杀、破坏交通(包括航空)安全等方式侵害他人的生命和安全;以劫持人质,暴力绑架等方式向政府公民所要赎金等。

2.在行为目的上,恐怖活动本身不是目标,他只是一种手段。他往往是恐怖活动用来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长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多于被一些跨国犯罪集团、民族分裂分子、极端主义势力、邪教团体组织或政党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社会的改变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恐怖犯罪已经改变了最初的政治目的,现在有的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甚至有的仅是为了经济目的。因此关于恐怖活动的目标是否具有政治性成为了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事实上,发生最为频繁和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带有政治性的恐怖活动。但如果认定其目标的政治性就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不能涵盖所有的恐怖活动;其二,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国际规则,恐怖主义分子将不能被引渡到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国家,从而有可能逃脱法律的惩处。因此各国刑事法律都在淡化恐怖主义目标的政治性。并且,1997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也对恐怖主义爆炸犯罪实行了完全的“非政治化”。因此虽然认为有关于恐怖主义犯罪包括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是同时更多的恐怖活动多为非政治目的。

3.在行为后果上,恐怖主义犯罪活动不仅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这种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伤害使更多的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或者由于威胁所引起的不安全感,进而引发人们对现行政府管理能力的怀疑,甚至引发更多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4.行为活动具有隐蔽性。在过去,处于政治目的恐怖主义者在实施恐怖主义活动之后,往往立即公开声称自己对此事负责,希望引起社会对其目标的重视和注意,对该群体的关注。但是今天随着恐怖主义的非政治化,恐怖主义者往往在造成严重后果后保持沉默,活动也愈加隐蔽,从而增加了相关侦查机关侦破案件的难度。

5.在人员构成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演变得复杂多样,但是一般仍然具有较严密的组织形式,组织内部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成员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组织成员。恐怖组织成员一般在三人以上(但不排除单独作案的情况出现,如石家庄爆炸案的嫌疑人靳如超);有的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的依附于国外政治势力(如东突),有的则是通过组织本身的经济活动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如一些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

6.在犯罪性质上,恐怖犯罪行为是一种具有严重暴力性质的、严重危害社会危害的行为。所以,此类罪名应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类罪名之中

二、当前国际反恐形势

“9·11”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与国际反恐斗争进入一个新时期。一方面,世界各国均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作为当前首要战略目标,并加强了国际反恐斗争的合作,促使反恐合作已成为了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另一方面,国际恐怖注意活动更加猖獗,恐怖活篇四:反恐论文

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定义

恐怖主义和反恐的概念:恐怖主义的问题历史上就有了。但是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因为当前的这种恐怖主义,大家还有一个不同的说法,因为从词源上来说,这个恐怖是来自于希腊,但是恐怖并没有太多的色彩,它是反映一种客观的现象,但是一上升到主义,它形成了一种理论的系统,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为了反击那些贵族们的一些抵抗,所以采取了给这些人都杀了或者是关了,所以最早称恐怖主义的是法国贵族把大革命政府说是恐怖主义。所以这个恐怖主义才正式上入了这个词条。现代的恐怖主义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民族争取,民族自治和自觉权的运动,当时反对一些殖民统治,很多国家独立出来了,20世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期间,但是这个运动结束以后,有一些组织也是为了继续寻求一种像爱尔兰或者是西班牙或者是法国,在欧洲有一些“红”字头的,当然它和当时的运动还有跟争取搞民族分裂的人兴起了。这是现代的一些恐怖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这些恐怖活动非常猖獗。但是国际社会把它看作是一种国别形式的恐怖活动。所以没有引起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要说国际上没有高度重视,也不尽然,在1973年的时候,联合国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这种猖獗的恐怖活动,在联合国就成立了一个叫做反恐特委会,这个特委会就想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反恐公约来制止猖獗的恐怖活动,但是由于各国看法不一样,因为它都针对不同的国家,这是现代的,但是对国际社会真正构成重大冲击、威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说在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是在80年代底,产生了,它真正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恐怖组织,这就是说,最全球化的恐怖组织,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并存着三种形态的恐怖组织。一个是国别性质的,这个划分主要是从它的打击和威胁的目标来看,它的活动当然都是跨国性的,这是一种。这一类仍然是当前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二类是区域性的,就是它主要是为了寻求在一个地区的几个国家寻求一种共同的目标,区域的利益。所以这个我们称它为区域性的恐怖组织。

最后是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在全球可以对国际社会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反恐实际上早也有之,60年代一直提反恐,但是没有“9.11”以后,它仍然没有上升到国际社会这么高一个高度或者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或者说各国重视的程度都没有像今天这么一个重视的程度。

恐怖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大革命,因此牛津英语词典关于恐怖主义的第一个定义是

“如同法国1789-1797年大革命当权的政党实行的威胁一样,凭借威胁的政府。”这个定义,主要是指国家恐怖主义,即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此后,在实践中,恐怖主义一词被逐步适用于个人的和团体的各种暴力行为,但是,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没有新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上出现的暗杀浪潮以及其他的恐怖行为导致了当时的国际联盟做出反应,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其结果是1937年召开两个国际会议,一个是预防和惩罚恐怖主义的会议,另一个是关于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的会议。前者制定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并有27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实行。公约第一条第2项把恐怖主义界定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这是最早在国际性条约中对恐怖行为所作的界定。它明确指出恐怖行为是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是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但是,没有直接指出制造恐怖的手段是暴力。也没有提及国家恐怖主义。因为当时的暗杀浪潮,主要是针对国家和政府的。与法国大革命时由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显然不同。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恐怖主义大都与殖民地的冲突相联系,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马来亚、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的殖民地冲突。但是,当时很少把它们称为恐怖主义者,原因是人们对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有怀疑,同时,把这个词适用于以打击殖民武装为目标的战斗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坚持认为,恐怖主义只能适用于直接针对非战士的暴力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恐怖主义已普遍适用于来自反对国家的暴力行为,也适用于像美国三k党那样的保守组织的暴力行为。鉴于这些情况,1989年出版的牛津词典,给恐怖主义界定了两个涵义:其一是专门指法国大革命后政府的恐怖统治;其二是指“意图以恐怖手段打击异己者的政策;威胁方式的使用;引起恐怖的事实或者使人恐怖的情况。”其他词典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已不再有法国大革命恐怖主义的专门涵义。

韦氏大词典认为:恐怖主义是:(1)系统地使用恐怖行为作为强迫的手段;(2)一种威胁或者暴力的气氛。这个定义,强调了恐怖主义是一种系统的恐怖行为或者暴力、威胁的气氛,是正确的。恐怖主义必然是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进行威胁,否则,就不能制造恐怖。而且,它不是孤立的暴力行为,而是系统地使用暴力。这种解释,是与“主义”的含义相符合的。所谓“主义”(ism),就是指“一种独特的教条,系统,或理论”。因此,恐怖主义就是把恐怖作为教条来信奉和实行。

对恐怖主义的解释是:恐怖主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以及军队和秘密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这个定义,指出了恐怖主义的三个特征:(1)恐怖主义是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是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在暴力前面加上“令人莫测”的形容词,是非常恰当的,恐怖主义的暴力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发性,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突然的袭击;(2)恐怖主义的打击目标是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3)恐怖主义的主体是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但这里列举的主体是不全面的,例如,没有提到国家。

《美国传统大学英语辞典》对恐慌主义的解释是:对武力或暴力的非法使用或威胁使用,一个人或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而危害人类或财产,常带有意识形态或政治原因。

这个定义的最突出之点是:

(1)把政治目的具体化,明确指出“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2)指出恐怖主义行为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原因;(3)明确指出恐怖行为对财产的危害。

第四篇:反恐反暴力论文

反 对 暴 力 恐 怖 维 护 民 族 团 结

近期,新疆连续发生多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给新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这些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充分暴露了暴力恐怖分子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狰狞面目,境内外敌对势力对国内形势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挑起事端、制造**、滥杀无辜、手段凶残,是新疆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暴力恐怖活动是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我们与暴力恐怖主义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与破坏祖国统一的斗争。

人民生命至高无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是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暴力恐怖分子的暴行,是对基本人权的严重践踏,是对宪法和法律尊严的严重破坏,是对文明秩序的严重挑战。暴力恐怖分子公然与人民为敌,蓄意破坏各民族大团结,严重侵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打击违法犯罪,同暴力恐怖活动作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民族,也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都必须遵纪守法,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言行。作为基层干部,似乎我们离维护国内和平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无论以什么身份,只要是我国的公民,即便是一民普通的老百姓,也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新疆各族同胞,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保持清醒和理智,不信谣、不传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积极做好宣传和发动群众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大力宣传宪法和法律,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看待大局,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筑起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热爱和平、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团结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谋富裕、求发展、思稳定、盼和谐是当前新疆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有党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团结奋斗,新疆一定会与全国各地一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国梦。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三股势力”的危害程度,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要始终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意识切实提高警惕,增强敌情意识,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传谣、不信谣,不散布事实不清的信息;特别是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形势,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站到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在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稳定情绪,用心做好本职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好生活,为新疆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反恐形势

本文的论点是:我国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从3个方面论证:

1、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出炉。

2、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现状。

3、目前我国的反恐形势。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

摘要:针对目前暴力恐怖事件频发,我国出台了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以加大专业反恐力度,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极少数极端势力来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

1、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出炉

14年5月6日我国公布的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分析指出,严峻的反恐形势和日趋多元化的暴恐活动手法,都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反恐力度,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极少数极端势力,切实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有外媒分析说,恐怖威胁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蔓延全球。新的趋势对各国的反恐行动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先发制人。

上述蓝皮书指出,原来在新疆实施恐怖袭击的“东突”恐怖组织正将攻击目标向疆外扩展。从恐怖分子的意图分析,他们是一直都希望通过攻击政治色彩浓厚的地区与地域来扩大其影响、宣传其主张。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系教研室主任吴绍忠指出,恐怖分子向疆外实施恐怖袭击主要处于两点考虑,一是新疆以外的地区,防范、打击恐怖主义的经验和能力与新疆相比非常欠缺。对于恐怖分子而言,他们实施恐怖攻击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二是内地部分核心城市,人口集中、媒体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遭受恐怖攻击,其危害会更广、影响会更大。【1】

2、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现状

正如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所指出的,中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2】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包括:

(1)、“东突”和“藏独”分子的恐怖暴力活动直接影响中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全;

(2)、本国的海外利益不断受到恐怖袭击,海外的公民和国家财产遭受恐怖袭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中国的能源运输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3)、恐怖主义在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活动频繁,出现向中国境内渗透的趋势。

具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特征的“东突”势力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来自恐怖主义的最大威胁。“东突”分子以实现建立所谓“东突厥斯坦国”为目的,试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长期在中国境内、主要是新疆地区从事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恐怖暴力活动。调查表明,作为国际恐怖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突”与“基地”组织在武器、物资、培训等方面关系密切。“东突”分子在“基地”组织受训后,除针对中国进行恐怖暴力活动外,或是加入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或是参与俄罗斯车臣恐怖势力的活动,或是参加在中亚的恐怖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相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危害到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3】此外,近年来“藏独”分子的分裂活动也呈现出恐怖暴力倾向,**集团中的激进组织,如“藏青会”和“藏妇会”等极力主张开展暴力恐怖活动。可以说,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亚、南亚和东南亚都是恐怖事件频发的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一些组织已经逐步进入中国境内,如宗教极端组织“伊扎布特”从90年代末开始向中国新疆地区渗透,这些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4】

3、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反恐形势

中国现在面临的恐怖袭击处于高发期,反恐形势会日趋严峻。从恐怖袭击次数上判断,以前沿海发达地区很少发生恐怖袭击,此前也曾有一些“东突”恐怖组织宣布在上海或者福建一些大城市制造了一些事件,但是这些事件都是子虚乌有的,是他们自己宣传的,目的可能是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至2001年,他们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5】同时,他们还在国外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恐怖暴力事件。据新疆自治区公安厅统计,2012年新疆暴恐案件有190余起,从数字上看,恐怖袭击事件的数量增加的幅度很大。

我国未来反恐形势,暴恐活动高发的势头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在我国调整一些反恐策略、手段之后,才会把这个势头给打下去,所以从目前来看,总体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6】

注释:

【1】 中国国家安全蓝皮书引关注 全球面临反恐新形势,中国新闻网,5月7日电。

【2】 王毅:“新挑战、新观念——国际反恐斗争和中国的政策”,2002年2月2日在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的讲话,见中国外交部网站。

【3】 王毅:“新挑战、新观念——国际反恐斗争和中国的政策”。【4】 “伊扎布特”是极端伊斯兰教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境内的主要传播者之一。该组织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哈里发国家——以伊斯兰教法典和圣战思想为基础的、好战的伊斯兰教专制政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2002年1月21日,见新华网。

【6】 中华网,观点中国,观点库,反恐形势总体越来越严峻,作者:严帅。

下载反恐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恐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摘要:从1961年劫机事件到2003年的9·11恐怖袭击,从1946年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到ISIS血洗巴黎。自二战以后,这种新型危机在各地频起,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

    形势与政策之反恐论文

    浅谈恐怖袭击及对策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特大恐怖袭击事件,作为一个标志性事态,表明恐怖主义已经超越了国界、民族和文化底线,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稳定和地区安全的首要威......

    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反恐形式[范文大全]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论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3级应用数学2班 童钞 20131989 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特大恐怖袭击事件,作为一个标志性事态,表明恐怖主......

    反恐实施方案(定稿)

    津京助剂 反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安监局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及严格落实反恐怖防范标准的安排通知要求,确保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营......

    反恐防范措施

    反恐防范措施 医院各科室: 根据当前反恐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上级部门文件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安全反恐防范措施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开展百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督......

    反恐计划

    某某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反恐计划书 目 的:为了响应美国海关贸易商反恐伙伴关系倡仪,主旨在于创立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进口商以及他们的供应链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加强货物的......

    反恐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主题 :防暴恐袭击 关注自身安全 班级:四年一班 教师:杨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防暴恐袭击的基本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

    反恐 演讲稿

    反恐行动,从我做起。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为大家做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反恐行动,从我做起。 一直以来,恐怖主义都让大家感到非常的忧虑。恐怖主义离我们好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