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时间:2019-05-14 04:5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第一篇: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摘要:从1961年劫机事件到2003年的9·11恐怖袭击,从1946年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到ISIS血洗巴黎。自二战以后,这种新型危机在各地频起,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国际社会将这种行为称为恐怖主义,并因其反人道、反社会性质而视其为当今威胁世界发展的一大毒瘤。近年,随着时代发展,恐怖主义呈现出杀伤力增强、目标范围扩大、主体和动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社会、历史及当代政治经济形势等方面简要探讨恐怖主义形成根源,以及面对恐怖主义,国家可能采取的反恐行动。关键词:恐怖主义;根源;反恐

中国法分类号:D815.5文献标识码:A

1.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1恐怖主义的普适定义

对于恐怖主义,国际上一直没有给出严格定义。其原因在于,恐怖主义有其政治目的或信仰,由于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换言之,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极强的政治性决定了界定者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甚或偏见性。

1尽管如此,对于恐怖主义并非没有评判标准。通常来看,恐怖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目标为平民;第二,使用暴力手段。

一般而言,恐怖主义可以认为是强制性恐吓,以系统地使用暗杀、伤害和破坏等方式制造恐怖气氛,宣传某种事业,强迫更多的人服从于它的目标。2从恐怖主义的使用手段来看,现代恐怖主义多使用绑架、虐杀、枪机、轰炸、劫机等分别针对个人和集体的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恐怖主义和战争有一定的相似度,而两者的差别在于,战争直接指向的是参与战争的士兵,而恐怖主义的对象是平民。对象的不同使恐怖主义行为的危害性和涉及范围都远远大于战争。二战以后,来自恐怖主义对于国家安全的威胁愈发不容忽视,正因为此,恐怖主义成为当下各国普遍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恐怖主义是邪恶的

恐怖主义的非正义性似乎是不辩自明,但与此同时存在的另一种观点却令人在意。所谓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行动的背后总有一个合理动机。在实施者眼中,所谓恐怖袭击不过是他们光荣圣战的一部分,1 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4)2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而其中不幸遇难的平民是行动中的意外,也是为了实现其民族解放、自由与信仰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恐怖分子不惜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用武力引起公众注意,为争取平等权利而奋斗。这种因解放之名、为自由而战、以解放的名义实行的恐怖主义甚至能在一定时间内引起当地人民的响应,但这种基于不理智的支持毕竟是暂时的。

曾经造成一时轰动的恐怖组织“光辉之路”,一直以来打着“人民的战争”的旗号。他们坚持认为“最基本的权利要用鲜血去实现。”

3这个在秘鲁发起过近6000起恐怖事件的组织,因为革命之名一度受到当地贫民的支持。组织的领导人古斯曼被当地人认为“为穷人而战”

4,是“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然而,正是古斯曼的行动毁了当地乡村,当无辜的人被杀害、人权被极大侵犯的时候,恐怖分子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以诸如“用食物换取生命”、搜查告密者的做法失去了民心,人民终究会明白恐怖组织所做出的承诺永远不会兑现,最后为了自己的权益转而与恐怖主义对抗。任何看似正义的理由都不能成为实行恐怖主义的借口,屠杀与毁坏归根到底不过是为了己方利益牺牲他人。恐怖主义思维的错误之处在于,恐怖分子没有意识到他人拥有与自己一样的生存权利,而仅依靠武力无法达成任何政治目标。

所有恐怖行为不过是一场谋杀,无论目的是否合乎正义,其行为本身就注定了它的邪恶与不道德的本性。

2.恐怖主义探源

DiscoveryAge of Terror 1.Susano Mendoza.2.1以解放、自由、信仰、国家的名义谋杀 2.1.1政治恐怖主义

政治恐怖主义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恐怖主义。恐怖分子大多打着解放、自由、民主的旗号,以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民主与政治权利为由开展恐怖活动。发生于1945年的大卫王饭店爆炸案,被认为是恐怖主义发展新纪元的标志。对于这场造成91人死亡、45人受伤的惨剧,恐怖主义者坚持认为“应该运用武力消灭他们”,以将巴勒斯坦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事件的结果是包括英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在内的平民遇难,恐怖分子成功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推动了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殖民统治,然而代价却是千万平民的生命。因为目标的随机性,恐怖分子实际上并没有反映政府的想法,也没有反映民众的想法,这种企图博取世界注意的活动或许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恐怖分子的预期,但这终究是无任何道义的恐吓,目的仅仅是在平民中造成恐慌,而恐怖本身并不能帮助其政治目标的根本实现。

在英国放弃殖民统治的如今的巴勒斯坦,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纷争不断,恐怖主义在这个地方蔓延开来,从此无一日安宁。而在法国殖民下的南非,曾多次举行反殖民活动的曼德拉,在狱中度过27年后意识到必须得到西方支持,转而放弃武力选择以协商和平解决殖民问题。1961年南非解放,随着南非政权的和平转交,当年的南非反殖民罪犯被无罪释放,其中包括罗伯特·布拉特,1996年酒吧爆炸恐怖活动的执行者。当年的爆炸事件造成的伤亡惨重,其场景连罗伯特自己都感到震惊。曼德拉评价他是“战争的罪人而不是犯人”

5,他的行为到最后无益于和平,所有曾经的恐怖反击,最后都只是在反衬和平的胜利。

恐怖主义的行动并不仅仅为了引起公众注意。很多时候,政治恐怖主义者以政客为目标,劫持、绑架、暗杀,他们以此推翻他们所不认可的旧时代,并向世界宣告着自己的政治理想。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红门组织,密谋绑架前任政府总理阿德·马洛。当时的红门组织企图以此方式胁迫民主党承认共产主义和红门的存在,让这个国家崩陷,而他们释放人质的交换条件却被人民的投票否决。恐怖行动的目的没有达成,红门组织也因为恐怖行为永远得不到人民的认可,一切的行为到最后指向了荒谬,恐怖行动实施者本人也回忆道:“后来,5 DiscoveryAge of Terror 1.Valerio Morucci.Former

Member of the Red Brigade.7

DiscoveryAge of Terror 2 之使者”之人实际上早已离他们的主渐行渐远。他们将本是防御手段的“圣战”曲解成攻击与毁灭的利器,以神否定其他所有人的存在,这样的教徒,作为宗教极端主义者而存在,不再只是宗教,而潜藏政治意味,实质是“打着宗教旗号”,“恢复神权统治国家和人民”14。

2.1.3国家恐怖主义

当谈起恐怖主义的时候,总是涉及到话语安全的问题。普适意义上,我们认为9·11是典型的恐怖事件,但当美军以其带有大量杀伤性武器为由进攻伊拉克,却发现武器并不存在的时候,美军将战争理由转变为“保护伊拉克人民”,以此对伊拉克进行占领、侵略。美国通过制造话语将战争合法化,以此装裱自己对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的军事行动。以国家之名,发动战争,制造恐怖,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恐怖主义。

国家恐怖主义者的理由多种多样,诸如反恐,维护和平、民主等。国家恐怖主义貌似的合理性,是建立在“西方人自己设定的优越、强大、道德和文明的结构基础上”15。这些国家自认为总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从而轻而易举地将敌对方定义为恐怖主义,并自称和平的守护者。

这样的形象是不会长久的。2004年美国“虐囚门”事件曝光之时,美国一直以来的善良、优越形象受到挑战。当所有被掩藏的丑恶与披着华衣的暴力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世界终将意识到这样的“反恐”,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恐怖主义。

2.2恐怖主义者的嗜血之程 2.2.1根源何在

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个国家之中,以经济发展状态为代表的市民社会对国家生产关系以及其上的法律、政治、道德、文化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恐怖主义是一种群体意识,在我看来,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贫富的急剧分化。

当今世界经济模式,是一种单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之中,少数的几个所谓发达国家掌握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权。由于这种少数控制全局的形势出现,自由市场体系“没有带来经济正 14 李光钰:《恐怖主义的宗教因素分析》2008.11 15 巴里·布赞、琳娜·汉森:《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义”,“其结果是牺牲多数,成就少数”16

。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包含了政治与经济等多个方面,同时贫富分化将反过来加强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在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后半叶,国际经济旧秩序以及英美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战略依旧发挥着它的后续影响。在这背景之下,很多国家的发展权受到严重制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被忽视,强国与弱国之间存在着贸易、外交等诸多不平衡,弱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输出大量廉价劳动力,其劳动者的权利在发达国家得不到保证,与此同时,它们在发展之中背负巨大的债务压力。伴随所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恶化而来的还有环境的恶化与自然资源的匮乏,经济的落后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处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的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从心理学上看,恐怖主义来源于复仇心理。土地被发达国家占领、被殖民,国家间的经济上的巨大反差,来自他国的政治干涉以及信仰与理念的不同都将成为恐怖主义爆发的导火索。从起因上来看,大卫王酒店爆炸案的起因是为了摆脱英国长久以来的殖民统治,而参与者自觉“身受苦难”,“每一秒都处于死亡威胁之下”,因而“因使命而变得更加坚强”17

。恐怖主义成为人们逃避贫穷的方式,是因为革命给予了生活在国际压力之下的人民一种新的可能。一个安于当世的人是不会置性命于不顾的。当有什么信念能超过一个人求生本能的时候,他的生活一定早已千疮百孔。

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无望引导人们走向极端。而与此同时,这种引发极端的直接原因也同样重要。当发达国家持续发展之时,它们为其他国家的发展设置了环境限制。沃夫冈·萨克斯就曾写道:“世界上的这一小部分人已经享受了发展的果实,它们又企图限制对全球环境的爆炸性需求。对整个星球的管理已成为北方的安全问题。”18

这种控制,或者说干涉,导致了欠发达国家人民对于强国的仇恨,从而发起反精英暴动。在欠发达地区人民眼中,西方人是邪恶的存在,“他们失去了他们的灵魂,16

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

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P 135 17

DiscoveryAge of Terror 2.Sheikh Khatab.Spiritual Leader, Lebanese Al Qaeda.20 DiscoveryAge of Terror 1.Yacef Saadi F.L.N.Commander, Algiers

3.2从恐怖主义根源看反恐

前面提到,恐怖主义的形成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贫富差距及国家之间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那么自然,为根治恐怖主义,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是缩小贫富差距。

当前世界贫富差距巨大,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改变取决于国际的努力。如今,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已不适于多极化的国际形势,所以,应该提出一种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全人类的共同进步。

以西方老牌资本主义为首的发达国家持续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已没有意义,因为在多极化的趋势之下,苏联解体后一直以来的单极世界已进入耄耋之年。对于广大北方强国,有必要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并从更长远角度考虑,而不是仅从当前利益考虑行动。

一直以来,强国在国际上所扮演的角色,多是以自身强大作支撑,通过管理国际事务,甚至是从各方面干涉他国的方式以牟取利益。这种思考方式使北方强国一直以来都在限制弱国的发展潜力,使许多中等强国以及弱国不愿接受西方霸权,从而对其进行多种反抗。因此,世界需要发达国家转变观念,从自身更长远利益以及全人类的利益考虑,应从政治,尤其是经济等方面扶持而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更多地承担自身的发展责任(如核武器、环境问题)。

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从更长远来看,互惠互助才能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一时的扶持将不会导致自身的国际地位下降,反而使国际关系更加和谐,最终将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具体来看,可以采取的行动有很多。从经济上,有“启动贸易改革议程”、“取消外债”、“在外汇交易中提高一点点税收”22等方法,与此同时,恢复国际劳工局、设立非官方的援助机构也将会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此外,发达国家以及中等强国应积极寻求解决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全球问题的办法,承担自己在发展中对环境的责任。

在寻求解决恐怖主义根本方法的同时,防御措施 22 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P 196、P197

同样必要。广泛设立反恐机构、形成有效的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减小损失、严格控制大型杀伤性武器的技术、生产与使用都是应对恐怖主义的短期十分有效的措施。在防御与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无论政府还是国家,以及军事机构,都应十分注意,以防止这种所谓反恐行动因为行为过激,最终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4.结语

恐怖主义,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本质上来源于贫富差距,或者国际以及国内各种发展不平衡以及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绝望与愤怒。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直接关系到21世纪国际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而当前的反恐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就反恐而言,国际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但多数情况下是各国分别行动,缺少国际合作。伴随恐怖主义发展的是,多数国家没有意识到反恐的根本所在,或者即使意识到,也不愿放弃自己一时的发展来更好解决这一问题。而实际上表面上的反恐行动只能求得一时的安定而不是长远的和平,即使对恐怖主义进行毁灭性的(比如核武器)打击,最终结果很可能不会是美国所认为的“一百年”的安宁2

3,而是同等程度的报复。

为防止事态的蔓延,国际社会应在之前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合作,并从历史、社会的角度对恐怖主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更长远利益着手,考虑以扶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等方式,寻求各国的共同发展,并从最本质处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

2003(4)。

[2]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

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 Discovery-Age of Terror.[4] 《古兰经》。

[5] 李光钰:《恐怖主义的宗教因素分析》2008.11 [6] 巴里·布赞、琳娜·汉森:《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7] 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新华出

版社,2004年1月。

Theresa Hitchens.‘Wargame Finds US Short in Biowar’.Defense News.28 August 1995.[8] Susan Litherland,’North-South:Global Security Elbows Out Development’, Inter Press Service International News, London, 2 December 1993.[9] Theresa Hitchens.‘Wargame Finds US Short in Biowar’.Defense News.28 August 1995.作者简介:

第二篇:军理论文

浅析中印边界问题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摘要:2013中印边界再起争端,一度出现“帐篷对峙”的紧张局面。2009年,印度总理访问中印有领土争议的藏南地区。据报道,近年来印度政府大量向藏南地区移民,企图深化行政管辖。印度方面动作不断,中印边界问题现状究竟如何?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中印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边界之争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关键词:中国 印度 边界 领土争端 未来发展

中印边界问题现状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习惯上被分为东、中、西三段,虽然从未正式划定,但是千百年来双方之间存在着一条由行政管辖所及的传统习惯线。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对我国西南边疆进行侵略时留下了不少纠纷,中印在确定边界的具体走向方面产生了争议和分歧。

东段:东段是指从不丹以东起,至中、印、缅三国交界处止,全长约650公里,是双方争议最大的地区,它牵扯到在实际控制线与传统习惯线之间的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归属问题。在东段经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传统习惯线,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和实际控制线。在中印边界东段,中国主张的边界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而印度主张的边界则是沿喜马拉雅山山脊的“麦克马洪线”

传统习惯线是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历来受中印两国人民的尊重。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图,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实际控制线:实际控制线是英国和印度长期侵入传统习惯线北侧,蚕食我国西藏领土的结果。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先后两次挑起武装冲突,打破了边境地区历来的平静。为避免再次发生冲突,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11月7日向印度政府建议,双方从这一天的实际控制线各后撤20公里。此后我国即把这一天双方实际控制线算作“实际控制线”,在东、中、西三段都适用。

东段目前现状:目前我国的实际控制线大体与麦克马洪线重合,也就意味着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且近几十年来印度动作不断,如设“邦”强化行政管辖,向边境地区大批移民,强化军事占领,大肆公关谋求国际支持等等。

中段:中段是指尼泊尔和印控克什米尔之间的中印边界,全长约450公里。中段的实际控制线与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有四块争议地区,现主要为印度所占。

西段:西段是指我国新疆和西藏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拉达克接壤的一段边界,从喀喇昆仑山口往南,至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管辖的拉达克和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地接壤处为止。目前这段边界的双方实际控制线与传统习惯线基本相符,只是沿传统习惯线和我方一侧面积约450平方公里的巴里加斯地区在1954年被印度侵占,至今未撤。印度在西段对我国提出的领土要求越有3.35万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一块是阿克赛钦地区,面积为2.7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新藏公路所经之地。

中印边界问题未来发展预测

“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而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在边界问题解决以前,双方将根据1993年、1996年和2005年的协议规定,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段宣言表明了边界问题的尽早和平解决对于中印两国的重要性。1993年9月,中印两国签署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和安宁的协定》,将一直以来抑制着中印双边关系发展的边界问题分离开来,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驱除了障碍。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已经发展到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水平,但边界问题仍是一个敏感问题,如2013年发生的中印边界“帐篷对峙”事件,一度引起中印两国民众的极大关注。边界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可能会被敌对势力利用,进而影响整个中印关系。但领土问题的和平解决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中印之间的争议地区及其复杂和敏感,面积总计又达数十万平方公里。

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分别为东中西三段。其中在中印边界西段,中方目前居守的只是传统习惯线以北原来属于中国的领土,这片领土印度从没有管辖过。在中印边界中段,双方的分歧不大,比较容易达成协议。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东段,双方争议面积达到9万平方公里。其中一部分在英国统治时期已为英属印度所占领,剩下的一部分是在印度独立后武力强行占领中国西藏地方实际管辖的领土,对此印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这部分被独立后印度强占的领土,我认为中国政府是不能够让步的,而这也可能是边界问题的核心,如果印度政府做出这一实质性让步,可能整个边界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方在短期内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举动的,原因主要是印度国内一般群众甚至中高级军政官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1962年边界战争的起源依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对1962年边界冲突的认识仍是黑白颠倒和是非不清的,因而直到今天,很多印度人对中国的误解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必然顶不住在做出实质性让步后来自民众和军政界人士的压力。这种情况是印度自身对国民的“片面的历史教育”产生的,只有印度当局对民众进行一场“再教育”,坦率的说明真相,澄清是非,才能为两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打好群众基础和铺垫,也是为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中印两国政府乃至人民之间友好关系创造条件。1

12007年11月21日《中印联合宣言》 若印度并不打算做出实质性让步,也不想对其民众进行“再教育”,而是想要维持现状乃至通过不断的政治、军事动作来加强对其控制的争议地区的管辖和控制,就目前10到20年情况来看,我方可能在边界问题上确实也难有所作为。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就目前来看,不断地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所释放的红利使得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因而我国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而不是在边界线上贸然的展开一场大国之间的战争。而这种情况恰恰又是美日等西方国家最想要看到的局面。其次,我国面临着多个领土争端问题,今年乃至未来十几年,我们最亟需解决的领土问题可能是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与印度的争端相比之下并不是那么紧急。并且我们需要看到,印度海军近年实力在不断发展壮大,企图控制整个印度洋,而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所需的能源交通要道又必须穿过印度洋,可以想象,如果石油一天运不进中国,将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因此在我国的海军没有强大到可以远航到印度洋上战胜印度海军并扼守我们的海上运输要道之前,与印度因边界争端开战显然是不明智的。最后,我们应该看到,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高达25亿,且两个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边界问题和平解决将是最有利于两国长久发展的策略。目前或许解决边界问题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对于这些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可以先搁置,不要使它妨碍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作为两个最具发展潜力的金砖国家,中印需要的是更多的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作为两个接壤的且都拥有者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中印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而且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有着很多休戚与共的厉害关系,中印之间加强合作与理解,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同时广泛的政府与民间合作,也为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条件。相信印度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我认为,中印边界问题未来最佳也是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仍是谈判协商,和平解决,结果可能是在目前实际控制线基础上,印方做出相对较大让步,我方也做出相应的让步(不要求收回全部的藏南领土,但必须收回印度独立后占领的中国领土,其他部分协商决定)。

在边界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中印应按照2006年签署的《中印联合宣言》的各项指导方针加强各方面合作,只要努力朝这个方向奋斗,同时严格遵守双方早在1954年即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乃至最终和平解决边界问题,这将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结果。

参考文献

《当代中印关系评述》,王宏伟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试析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康明军 文章编号1004-1508(2006)01-0055-06

第三篇:军理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论文

哲学社会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焦扬 01150528 进行了为期几周的军事理论教育,大家都受益匪浅,老师们讲课认真,上课激情澎湃,同学们受老师影响,上课格外认真。这几节课让我们成熟了很多,对军事的理解的深入,有助于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养成不屈的品格。所以我认为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十分有必要。

军理课教给学生大量的军事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国家,国防军事的理解加深。军理课的第一节就介绍了何为国防,让学生对国防有了明确的定义,学会区分国防类型和如何构建现代国防体系。这让原本对国防并无多少认知的大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从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国防,依然可以繁荣强大,由此可见国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可以说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一个国家要想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与其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防实力。

大学生对国防重要性的理解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作为一个公民国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我国《国防法》规定:居民有国防建设建议权、制止危害国防行为权和损失补偿权这三个权利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履行兵役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支前参战的义务、保护国家设施的义务和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这七个义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国防义务的了解和支持,使我国社会得以稳定前行,经济可以健康发展,国防力量得以进一步强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以上升。

继国防之后第二章又讲了什么是军事思想,包括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最新的总书记的军队建设思想,其中重点介绍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初步建立,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带我们重温了那一段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战斗智慧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那一段历史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屈辱史,也是一段建立在被无数战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的光荣史。那一段历史让我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不团结,不爱国就要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有那么一批,如毛泽东一般的爱国青年,他们把生命献给祖国,用热血谱写了一曲高歌,将我们的祖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曾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如今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满怀对我们祖国的爱,好好学习,用功读书,在未来可以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纵观历史之后,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何为军事高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如今的战争已经不是曾经的真刀真枪的硬拼,各种高科技武器的加入,让如今的战争变得更加有破坏力,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科技的面前,人力变得何其渺小。那么什么才是高技术?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国科技界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从总体上讲,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所谓的军事高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老师上课带我们分析了我国目前掌握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和目前我国哪些方面做的还不足,这让我们对国家目前所处形式有具体的了解,并且在了解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国家的信心。

不光是单纯的技术,理论,军理课也带着学生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国情和目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制定安全战略必须首先考虑和关注的重要环境和条件。在对外的交往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人一直以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对待外国,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与世界的其他国家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面对外国一些企图危害我国社会安定的组织,我国并非是只是一味的忍让,我们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对付这些企图不良的人。只有强有力的外交才能保持我国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我国与外国的交往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是一味的亲近某些国家或者仇视他国,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全球 的政治、经济等都是密切联系的,良好的外交关系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经济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强大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社会,稳定社会的发展并谋求综合国力的发展,使中国在国际中拥有较高地位,所以中国只有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才能立足世界,并谋求发展。

经过七周的军事理论课学习,令大家受益匪浅,我认为军理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了爱国热情,增强了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国家未来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在对象上的广泛性、内容上的综合性、时间上的长期性,以及形式上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它对国防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国防形式和现状,国防法规的产生、发展、特征,世界军事的形势,国际战略环境等知识,深刻地认识到了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我们队国防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树立了牢固的国防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虽平,忘战必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千古名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和平条件下越要居安思危,保持冷静的头脑,强化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二)有利于完善我们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大多都是经过高中几年刻苦学习的生活考上大学,大多学生平时都只与书本接触,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语、数、英等主课上,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军事知识,所以在军事知识上大多有着不同程度上的空缺,所以大学的军事理论教育课程一定程度上的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让每个大学生更加全面,不只是会学习。而且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的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的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从而极大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的勇气,攀登科学高峰的意识。同时通过对伟人军事思想的讲解,革命历史脉络的分析,更使同学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去感谢为我们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感谢能让我们平静的坐在教室学习的报卫国家安全的战士,感谢我们伟大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

(三)培养大学生对军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大学生对军事不是很了解,但通过几周的和军事的接触,发现其中的乐趣,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往往这种怀着理想和兴趣的人才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往往会在某个领域发挥出别人所没有的光芒。他在发挥自己才智的过程中,往往会领导祖国的科技往前迈上一大步,带动了国家力量的增长,强化祖国的国防力量。在渐渐的去潜移默化中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那国家的进步速度将会是惊人的。(四)培养坚韧品格

大学军事理论课中,老师不乏会加入点军人的作风和一些军人的事迹,这些都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军人的坚毅,顽强,危难面前不动如山,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些品质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快,这些都是成就人生,取得事业辉煌和美满家庭的重要品质,是适应社会积极的人生宝贵品质。这些都会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慢慢被学生所接受和学习。

以上的一些观点无疑证明了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相信这样的教育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会渐渐衍生出更多的形式,未来这样的课将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可能以后将会走出教室,这样学生将会得到更多,并且对军事的理解将会加深。这样的经验也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经历和值得珍藏一生的宝贵财富。

第四篇:军理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军事技能训练课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

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训练中的国防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开始大学生涯的入门必修课程。然而,部分大学生在接受军训教育时却表现得消极,甚至逃避。我国大学生军训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军训工作预期目标的实现。此次调查分析了太原理工大学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的现状,探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使高校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使其成果长效化,提出了对策思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太原理工大学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96%。其中,女生占43.75%,男生占56.25%,大一学生占62.5%,大二学生占29.17%,大三学生占8.33%。现就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一、太原理工大学军训基本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该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该校军训的组织领导与职责

1、学校成立军训领导组,全面领导学生军训工作,具体工作由武装部负责。武装部侧重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2、各学院由副书记、学公办主任挂帅,成立相应的军训工作领导机构,派出教师担任军训辅导员,协助教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

该校军训内容及重点科目如下:

(一)军事训练科目

1、队列训练

⑴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步伐的行进与立定;敬礼;蹲下、起立;坐下、起立。

⑵班、排、连队列动作:整齐报数;队形变换;方向变换;步伐变换。

⑶阅兵:阅兵式、分列式(重点科目)

2、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国防教育内容

⑴军训动员、军训意义。

⑵国防知识教育。

⑶军队传统教育

二、大学生军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训时间有限,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较差

目前该校军训的基本模式是新生入校后集中分批短期军事训练,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规定的训练课目,严格按照军队的条令化要求进行活动。这种强化性的国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且成效显著。但问题是大学生一旦将身上的军装脱下时,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军训任务,开始出现“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为显著的是宿舍日常内务管理迅速下滑。这种现象表明,强化性的国防教育产生的“短期效果”非常明显,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往往出现反复,对今后良好的军人素质养成作用有限,长期效果较差。

(二)军训内容简单,训练手段单一,重复性时间太长

目前该校军训的重要内容是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与军事理论课,这种单一的训练内容与学生高中军训内容相仿,甚至还没有在高中时丰富多彩。单调枯燥的内容,单一古板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一种高强度的重复性简单队列训练中感到身体酸痛。缺少充满乐趣的现代化军事项

目,如参观军事科技展览、模拟打靶、实地射击、现代通信和军事旗语等。在军事理论课堂上,教官或教师只是将书上的内容完整地复述一遍,没有通过多媒体的手段来讲述当今世界军事概况,内容枯燥,甚至没有自己的特色见解。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过于注重对学生队列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现代化军事素质养成和个性军事兴趣的多样化培养。

(三)军训资源不足,设施设备短缺,影响军事教学效果

军事科技教师是向广大学生传授军事科技知识的桥梁和纽带,目前该校军训的军事理论主讲教师有些是军队士官,有些是高等学校教师,很少有专职军事教官给学生上课。教官在队列训练等项目上有自己的擅长之处,但是从事军事理论课教学就明显感觉理论修养不够、教学经验不足。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更是经验不足,往往是短期学习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知识,或是观看一些军事科技片就算完成了军事理论课。总体上来说,军事教学设备、教学模型和教学设施明显短缺,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军事理论课的效果和水平。

三、改善大学生军训的对策及建议

(一)军训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大学生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21世纪大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军训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军训组织学生学习军事思想、军事战略、现代军事科技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使大学生在了解军队史的基础上,明确当今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是几代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军训期间可以举办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和国家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从而肩负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在这种特殊的课堂上,让大学生系统地接受革命老前辈在战争年代里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熏陶,以及和平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表现出来的大无畏与无私奉献精神等教育,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和比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丰富军训内容,提高教官水平,购置并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军训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队列训练、内务整理和单纯的军事理论课。在今后的军训当中要增加参观军事科技展览、野外生存训练、旗语等内容;如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让教官增设学生感兴趣、有积极性的军训科目。高校军训的教官通常是军队中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官兵,能够从实际中解决大学生的操练问题。但这些教官年龄偏小,学历低,在进行军训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会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况。建议大学生平常的军训操练由士兵管理,但在军事理论课时,可由学历相对较高、口才较好的军官具体讲授。同时,军事理论课一定购置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增进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兴趣,将生动的军事电教片与当今国内、国际军事科技结合起来,避免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

(三)坚持用军训成果,加强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的日常管理水平

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一般通过潜移默化教育和强制管理两种方式。军训对大学生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侧重于强制管理。高校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宿舍内务和宿舍文化检查评比活动,时刻提醒学生保持军训成果的必要性;同时活动要避免简单地给寝室打分的情况,增加人文气息,发扬奋发向上、求知进取的精神。军训中强调大学生从零开始和友好竞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养成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为了使这种精神长期保持下去,在军训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通过举办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和竞争意识,通过各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营造奋发向上的优良校风和学风。要发扬严于律己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和组织纪律观念。军训强调内务整齐划一,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并通过一系列的评比竞赛,培养了学生严于律己的习惯。在日常的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中,不论是起床、用餐、就寝、上课、集体活动都要使学生增强军训当中所培养的严于律己精神,做到有组织、有纪律。

(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的根源并没有消除,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用。大学生应当清醒认识到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不等于战争因素的消亡,因领土争议、海洋资源争夺而引起的纠纷和冲突时有发生,台独活动日益猖獗,钓鱼岛、南沙海域之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军训就应当使每位当代大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紧张的军训生活,严格的军事管理,你追我赶的竞赛场面,培养了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军训结束后,要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军训成果,通过举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讲座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了解,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以学校、学院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营造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为集体增光的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大学生军事训练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在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军训是高等学校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高等学校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大学生军训存在短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较差;军训内容简单,训练手段单一,重复性时间太长;军训师资不足,设施设备短缺,影响军事教学的深入开展等主要问题。因此,建议大学生军训要注重对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丰富军训内容,提高教官水平,购置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坚持用军训成果,加强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4]杨大伟,胡立宏.高校新生集中军训的质量问题[j].航海教育研究,2006,(2).【2】任宏权高等学校学生军训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胡移山.关于加强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10)

【7】徐思光.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亟待加强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范金兵.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3]胡亚军.浅析高校学生军训工作中的薄弱环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2).

第五篇:军理论文

中国航母的发展之必要

相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我觉得我国航母的战略威慑,要远远的大于战术应用。关于航母的问题,个人认为,我国航母是一定要有并且要大力发展的!为什么呢!

一.先看两个实例

(1).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中国比日本早76年发现钓鱼岛,自古以来钓鱼岛都属于中国领土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而日本方面一再制造事端,试图将中国领土并入日本,这是中国人民坚决不能接受的。中国坚决捍卫钓鱼岛神圣主权强力反击日本政府非法侵吞图谋。日本政府10日宣布“购买”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其实施非法“国有化”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发表外交部声明全面阐述中方立场。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各民主党派、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等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抗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也发表谈话,谴责日政府的恶劣行径。

(2).随着国家海洋意识的增强,随着对南海的认识加深,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南中国海沿岸国家纷纷对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70年代以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近日“华盛顿邮报”借中日“撞船事件”大肆宣染,“中国威胁论”再度死灰复燃,似乎越吹越神乎,大有狼来了之势?不难看出,西方媒体惯用一叶障目、别有用心、挑起事端、唯恐天下不乱之手法昭然若揭!不过,稍了解中国国情、明白事理之人却嗤之以鼻。在世界上,相比起美国人屡试屡爽的“炮舰外交政策”早已经是臭名昭著,令人深恶痛绝!拿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本末倒置,无疑是掩耳盗铃、贼喊捉贼、恶人先告状作法。

中国曾经屡遭外敌入侵,经历了百余年被欺凌、被殖民的历史,并且今日中国的领土与主权还在被窥视,面临被侵犯、被侵占的危险。中国的经济在继续发展,中国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需要切实地维护,防止被非法的无理的侵害。历史与现实,都要求中国应当部署航母,防范任何的侵略者,满足保家卫国的需要。只有真正的国力强盛,才不会被人欺负,所以我们必须建造航母,甚至更高级的武器。

而我们建航母的目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对南海和东海的侵占我国岛礁的国家进行威慑。众所周知,为什么现在南海的周边国家敢于侵占属于我国的岛礁,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以现在我国海军的实力与力量,还不能够对他们产生完全的威胁。看看海图我们就会明白,那些岛礁都是远离我国大陆的,距离都是在1200公里之外,而我国现在的海军虽然军舰可以抵达那里,但是我们缺少空中支援,稍微懂得一点军事常识的人就会知道,一只没有空中支援,仅靠舰队自身防空的海军无洋舰队来说,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我国空军和航空兵现役的主要作战飞机的航程,都不足以对对海军舰队进行有效的保护,有的飞机根本就飞不到哪里,有的飞机就算是飞到那里了,转了一圈,就得往回返了,不能长时间的滞空。而那些国家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这么的猖狂的。而一旦,我国有了航母,这可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航母停在我国大陆与南海的中间地带,依靠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对舰队进行空中支援。就可以长时间的进行滞空战斗了,而且,在往返的距离短了,对敌方的有效打击也提高了不少。

二.中国作为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长期以来都是唯一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这显然说不过去。为了更加公平地体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平起平坐,为了与中国的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了中国所处的地位与肩负的世界责任的需要,中国都应该、都必须拥有航母。

中国部署航母的必要性,是为了捍卫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中国呼唤和平。中国部署航母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战争,部署航母的最理想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依靠航母部署的威慑力、震慑力,让心怀不轨者不敢轻举妄动。当然中国也不怕面对战争,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自然有航母。中国部署航母,中国发展军力,有利于多极世界的平衡发展,有利于遏制霸道国家搞世界霸权、强权,约束霸道国家不要动不动动用军队干涉别国内政。近年来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越来越猖狂,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有说话的权利。

虽然我们已经装备了“辽宁号”航空母舰,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不足。要理性看待中国的首艘航母。首先,它并不是中国自己建造的,而是从乌克兰引进后再进行现代化改装,性能上也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与美国等国的航母相差二三十年。其次,这艘航母采用的仍是滑跃式起飞,而美国航母已经是蒸汽弹射式,而且正向着电磁弹射式发展,中国与之差距非常大。第三,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并非执行作战任务的航母,主要用于训练和试验,从航母下水到形成战斗平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美国的航母已经是核动力水平的我们的离核动力还差一代,一般一代要10年,估计要在过15年我们才能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但美国还在发展,要20多年才能拉平。三.制海权与航母 1.制海权的价值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一万八千里海岸线的国家,其海权问题更是紧密联系于其政治和经济安全,在海权问题上实现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发展也必要有重大意义 从世界地图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属于典型的陆海复合国家,海陆的双重易受伤害性构成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弱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努力在海陆发展上保持平衡,并在国家大战略上选择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我们的海防边疆虽然如此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具体如下:

(1).政治方面:实际上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而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当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2).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3)安全方面:“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海权观念淡漠是近代中国吃亏的重要原因

2.航母在制海权中扮演的角色

没有海权的大国,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宣布利用一艘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标志着中国海权事业的一个很大进步。航母体现的是国家捍卫海洋利益的战略能力,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航母是和平性质的,将它理解为“威胁”是不对的。它是中国的海上技术以及对海洋安全观念的大飞跃,也是中国的海权、制海权建设的大幅提升。

航空母舰仍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航空母舰是制空权、制海权,从某种意义上还包含一部分制陆权的作战力量三位一体的统一。航空母舰不应被理解为一支战舰,而应被理解为一个最具机动性质的国家海上作战大平台。航空母舰可以比陆地运输更快的速度,根据战争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 航空母舰不是一般的战舰,它也不仅仅属于海军,它是一个集海陆空及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为一身并在全球范围具最机动性质的作战平台。它本质上是国家作战力量而不仅仅是海军作战力量的标志。恩格斯在1877年回顾欧洲舰船发展历史时说过:“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航空母舰就是这样一个与经济发展概念相联系的因而具有攻势性的军事工具,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攻势社会运动。

中国航母建设既是当代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没有航空母舰,或没有与航空母舰同等效力的海上机动作战平台,我们在国际上任何重大涉外事件中,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发言权力;就不能对影响我国海外安全的行为,在其初始阶段实行制止,最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外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从而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随着近年来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大步前进,目前的中国已是飞龙在天,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这还远远不够;中国还需要在西太平洋区域潜龙在渊,非此中国则不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也是军事方面的爱好者,我感觉中国首先是个核大国,我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比如像东海的油,日本人说油田是他们的,我们说油田是我们的,显然为了这么一桩事情,我相信美国不会扔原子弹,中国也不会扔原子弹,那比什么东西?实际上比的是常规的军事实力,就是说我们打一个局部的有限的战争究竟有多大把握。所以鉴于现在的意识形态和整体,鉴于现在国与国之间资源可能挨得比较近,鉴于以后未来不可替代的资源都会成为资源,那就存在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咱们先把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抛开,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来讲,安全还是重要的,因为这里牵涉到具体利益的问题,也牵涉到我跟你发生贸易摩擦究竟是退让还是不退让的问题,所以我倒是建议中国还是要发展制海权,发展强大的海军,发展航母。所以我认为发展远程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于未来中国的安全和利益来讲还是必要的,我觉得迟早要走到那步的。

下载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理论文

    过去、现在、未来——纺织中国梦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业:包装工程 班级:122 姓名:刘欣 学号:2012090300208 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国防,而能够安然无虞地存在下......

    军理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 ——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论文摘要】纵观世界军事风云四起,各国都积极在军事上保持领先。在此,关注世界各国的国防教育,在此基础上,我们谈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

    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严厉打击恐怖主义

    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严厉打击恐怖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6月19日至20日在俄罗斯喀山出席第五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就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严厉打击......

    军理论文(精选5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

    军理论文 读后感

    纵身处“太平”盛世,勿忘忧患意识 ——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与其他国家之间表面上看起来关系和谐,没有战争,然而实际上却有......

    军理论文素材

    谈在大学生中开展军事理论教学的现实意义 摘要:军事理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而当代大学生是有活力、有前途的一代,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

    军理-走向海洋-论文(范文大全)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必修课)课堂作业 2012 ——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 学生姓名: 李声威 班级: 园艺2班 学号: 20120201310056 任课教师: 王茂钢 作业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

    军理课论文—浅谈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