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俄罗斯的恐怖主义犯罪及反恐措施
俄罗斯的恐怖主义犯罪及反恐措施
张杰
2011-02-04 15:51:3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1期
【内容提要】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近年呈上升趋势,不论是对个人实施的恐怖主义还是有组织的恐怖主义都有所增长。本文从把恐怖主义作为犯罪的角度分析其快速增长的根源,既有社会因素,又有政府和执法机关工作不力因素。要从立法、国际合作、心理培训及加强国家主权上化解不利的根源因素,以达到反恐目的。
【关键词】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反恐措施;
【作者简介】张杰,1971年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系讲师、经济学硕士。(北京100038)
一、恐怖主义犯罪快速增长状况
(一)当前恐怖主义犯罪日趋复杂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恐怖主义快速增长。这时,个人恐怖暗杀不仅针对政党运动代表人物、著名新闻人士,还针对企业家、银行家、商界人士。俄联邦司法部部长曾说:俄罗斯每天有一位银行家或企业领导人被杀。恐怖分子蔑视法律,拒绝诉诸司法程序,企图改变某种社会经济进程,极大地干扰了正在形成中的俄罗斯政治经济秩序。
同时,政治、宗教、民族等交织在一起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车臣事件及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波罗的海恐怖活动频频发生。2001年发生恐怖案件402起,2002年发生360起,两年来,比过去增长18倍。平均年增长2.5倍[1]。
(二)恐怖主义犯罪快速增长和破案率极其不相协调
俄罗斯内务部资料显示,当前俄有10多个大的恐怖组织,其中有240个小团体,总人数超过5000个。最大团体的活动扩大到44个国家[2]。
2003年初记录在案的恐怖活动比上年同期增长20%。局势复杂紧张的南部增长80%。破案率却始终停留在恐怖主义犯罪总数的5%~20%之间。80%~90%的恐怖活动都达到了目的。恐怖主义犯罪率比反恐效率高出6~8倍。2001年立案侦察的402个恐怖案件中只侦破44个,破案率为10.9%,其中11个(约3%)定性为恐怖主义。
其余的没有侦破,谁干的都不知道。2002年360起恐怖案件只侦破86个。尽管仍低于其他案件破案率,但比同类案件侦破率提高两倍[3]。恐怖犯罪是造成俄罗斯警察比美国和欧洲国家警察死亡的几率高出2.5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恐怖主义犯罪快速增长的因素
恐怖主义通常发生在社会政治矛盾尖锐、社会关系紧张、国家制度受到破坏、局势动荡的地区和时期。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的快速上升也是基于这种背景,一方面由于尖锐的社会政治斗争、财产和政权纷争,改变某个区域法律进程的企图的驱使,有组织犯罪和贿赂罪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存在一定传统动机、利益之争、地盘争夺、经济竞争、民族动机下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思想分歧和社会犯罪化、心理疾病等因素。
(一)恐怖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有组织犯罪等形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恐怖分子试图给自己的行动戴上民族自由斗争的帽子。许多宗教教育用免费的优厚条件吸引贫困信徒。目击者证实,集会上一些教长不只读祈祷文,而且组织军事训练,进行思想渗透,教信徒使用武器和爆炸设施。一些清真寺教长,是瓦哈比虔诚信徒,在“高加索”营地接受过秘密思想和军事训练。他们是许多爆炸案的设施提供者。瓦哈比派信徒1999年在塔吉克斯坦制造恐怖活动被侦破后,又转移到车臣共和国。至今仍有多民族居民被扣为人质。
有组织犯罪与国际恐怖主义结合在一起使犯罪复杂化。车臣恐怖分子夹杂着来自阿拉伯、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许多国家的极端分子。中亚一带除车臣残匪外,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费尔干纳地区仍活动着一支约2000多人的极端主义武装组织。该组织成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吉尔吉斯斯坦人、乌兹别克斯坦人和塔吉克斯坦人[4],成分极为复杂。各类组织间不仅享受全球化资源共享的优势,且内部也彼此共享,构成一个资源互助的“国家”,超越现有国家范围,发展到国际规模,产生更多政治与刑事交织的复杂恐怖主义形式、合理与非合理的框架以及民族、宗教极端分子等社团。
(二)车臣地区的特殊性使破案率极低
一方面,长期以来针对当地居民没有任何刑法法典的约束;另一方面,车臣氏族传统上的重要问题要按照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方式解决,它超越了法律的约束力。人们一般不会把氏族中的犯罪嫌疑人交给联邦政权,因为他们不想“玷污忠诚的氏族心灵”。某些透漏案情的人,多数图有不轨,作伪证和耍花招。这些都使破案率难有起色。
(三)不同阶层间分配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巨大社会分层,大部分公民处在贫困线边缘,相对不大的团体享受着奢华品
人们抱怨大多数人的劳动支撑着国家少数富有的人们,生活在变坏,酗酒和吸毒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个久治不愈的尖锐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四)业务机构存在不利因素
1.与犯罪作斗争体系还不完善。各部门间相互合作比较弱,责任很少落实到具体人。执法机关缺乏充足的犯罪情况介绍,部门业务进展计划远远脱离现实。有执法机关的资料,却没有犯罪全警图,缺少关于犯罪统一体内经济、社会、政权、政治及其他因素的信息,一些情报人员不能及时提供情报。缺乏共同“国家信息银行”。执法机关对指定必须要保障的东西,保障得不够。这种恶劣条件不利于与恐怖犯罪作有效斗争。
2.反恐方案针对性不够。对恐怖主义主体过细的分化评价扩大了社会影响和普通刑事暴力犯罪的范围。国家安全体系对矛盾准备不够充分,应对措施不配套,计划缺乏深思熟虑。对犯罪组织功能缺乏深入研究,不能根据某次具体恐怖主义行动的规模、内容、动机准确果断地确定采取这个或那个行动方案,丧失了一些打击恐怖分子的良机。
3.国家缺乏对经商官员的立法约束。某些高级官员侵吞国家财富,在利益面前不知不觉地与犯罪分子勾结在一起。部分穿着警服的官员贪赃枉法。
(五)俄罗斯目前缺乏足够的国家监督和监管,民主自由被过分夸大和利用
1.公开的媒体和书籍成为恐怖分子获得信息的途径。监察力度的薄弱制约了反恐机制的发展。许多恐怖事件的共同点是,武装到牙齿的恐怖分子,能够携带大量令人难以置信的炸药,躲过警察哨卡,到达目的地。其原因之一是国家信息过于公开化,比如媒体公开展示水库、泵站等重要设施,包括原子能站的通道等。一些恐怖组织在秘密房间学习的正是了解水库、电站和军事设施的位置,为未来行动做准备。但没有及时吸取教训,包括莫斯科人质事件中,媒体的我行我素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
2.恐怖教材被扩散。一些带有恐怖思想和方式的书籍得以出版。例如,2000年出版的《没有权利的战争》,用插图和文字注释详细描述了生产和使用保护燃料设施的各种方式,用各种交通工具置人死地的恐怖主义活动。类似指导恐怖主义者实施活动的材料还有《无政府主义者的厨艺大观》、《秘密攻击》、《战争入门》和《预备侦察》等[5]。
书中目录证实大量恐怖指导和它将引发的社会危害,这种现象是犯罪学的重要基础。俄罗斯刑事侦察经验显示,这些材料不仅扩散恐怖思维,而且带有其他违反社会秩序的犯罪。
(六)导致恐怖主义犯罪上升的外部因素有:一些周边国家政治势力转化成俄罗斯领土内的矛盾;一系列宗教和民族极端主义组织的反俄罗斯化加剧
目前俄急需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不足300万~600万[6],但国家长期处于移民法空缺状态,使独联体及亚洲等国移民资源无序流动,给俄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内务部副部长安得烈·车尔年科说,非法移民是导致犯罪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7]。斯拉夫民族减少的趋势使固有的文化基础发生松动,民族与移民间发生一系列冲突事件,有重复以前其他民族与俄罗斯族之间习俗和生活准则冲突之趋势。犯罪团伙按本民族价值观念,在俄罗斯缝隙中滋生,建立自己的市场和服务领域准则,逃避莫斯科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业税务检查,从事非法商业活动、武器和毒品买卖。最危险的是,其中许多正是恐怖事件的制造者。
三、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反恐措施
(一)从国内立法上进行专门规范
把恐怖主义作为一个社会犯罪现象来看,采取相应法律程序和有组织的斗争是十分必要的。
1.完善现有法律体系,逐渐建立独立司法体系。恐怖主义首次在1994年俄罗斯刑法中被定为犯罪,这一年划定18个恐怖主义组织。1997年颁布加强反恐措施的总统令。1998年7月25日颁布了反恐怖联邦法律,有力保障了反恐法律基础。
处理突发事件缺少法律支持时,执法机关可以此为依据。国家成立了反恐联邦委员会及独联体框架内的其他机构。刑事立法上,1994年针对1960年颁布的刑法典补充关于恐怖主义条例。1996年新刑法典中关于恐怖主义的规范主要有:第205条(恐怖主义),第207条(故意虚假举报恐怖行为),第211条(劫持航空器、船舶或铁路机车车辆),第105条(杀人)中所述具有恐怖主义犯罪特征的(即与恐怖行为有关的杀人),第295条(侵害审判人员或审前调查人员的生命),第317条(侵害执法机关人员的生命),第357条(种族灭绝),第358条(生态灭绝),第360条(袭击应受国际保护的个人或机构)[8]。这些条目所述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恐怖主义后果。
2.专家对现有法律局限性提出修改建议。任何法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俄刑法典关于恐怖主义犯罪规范的不足是缺乏:关于买卖大规模有害物质及其废料、微生物或生物基因或废料时,有害生物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海洋,危害特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客体的法律规范。一些法律专家认为它们属恐怖主义犯罪造成的后果之一,应设立相应规范;此外,缺乏关于非法获得计算机信息,建立、利用和扩散有害物质的恐怖主义犯罪责任的规范。
另外,刑法典仅规范了针对社会安全、侵害人民或对政权机关决定施加影响的恐怖主义行为,而针对个人恐怖行为(如对俄屡屡发生的打死企业主、领导人和各党派积极分子、社会活动者及记者等行为)责任缺乏规范。
缺乏对恐怖主义融资责任的规定。2001年1月10日俄联邦总统令在《关于从2001年11月28日起履行联合国安理会1373号决议措施》中直接指出了制止和惩治金融恐怖活动并追究其责任的必要性[9]。根据联合国委员会针对关于反人类和平与安全法的研究经验,一些专家建议在法典第205—1章中补充一条关于“为恐怖组织提供资金的负有法律责任”的条款。
一些专家还指出确定扩散恐怖教材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俄刑事侦察经验显示这些书籍中大量的恐怖指导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不仅扩散恐怖思
维,而且构成其他违反社会秩序的犯罪。这种现象是犯罪学的重要基础。专家建议在第205条中补充:扩散印有大规模信息手段的公开刊物,旨在服务于领导、信息、框架,有助于恐怖主义活动的实施,伴随着发动恐怖主义活动的号召及资金帮助的,叫做扩散恐怖主义资料的犯罪[10]。恐怖主义作为社会、经济、民族、政治根源特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结构和专门机制,仅限于停留在刑法犯罪范畴内制裁是达不到消除目的的。
(二)针对全球化对恐怖主义产生的消极影响,俄意识到应在加强国家监督权与主权前提下推进民主进程
除第二部分第五点所述根源外,国际局势也促使俄意识到推行民主自由进程中的教训和经验。“9·11”恐怖事件和安然等系列公司丑闻不完全是全球化价值危机在美国对内对外政策的体现,而是美国民主进程的教训。正是美国式的“高度”民主自由使得恐怖分子得以在其领土完成训练和飞行等一系列恐怖活动的准备,这反过来影响美国人的民主自由的实现。这证明削弱国家监察和国家监管的民主自由,是脆弱和没有保障的。
同时,美国借反恐向全球推行、承担、帮助其他国家建立美国认为的民主自由时,又是以损失本国公民民主自由为代价换取的。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开始承担他国民主自由建设的同时,美国本土不得不一再将警戒颜色上升,国外美国公民也纷纷遭受各种恐怖的威胁和袭击。实际上,这种方式的民主换取呈现出双输的危险。
俄罗斯正处于民主改革和市场改革进程中,从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优先的原则向民主个人优先原则过渡。俄罗斯内务部副部长叶夫根尼指出:“我们的国家被吸纳到世界进程中,包括经济的全球化。俄罗斯不可能对这一实用主义,经济效能,民族思想的基础进程视而不见。我们不应当继续对企图压制我们民族利益,限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世界领袖抱有任何幻想。俄罗斯面前摆着复杂和尖锐的内部与外部问题,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治理它。”[11]他再次强调只有在加强国家管理和监管下的民主自由才可能实现。自由民主的滥用,给予恐怖主义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在反恐机制中采用心理对策
一般地说,个人、集团、政党和国家等恐怖主义主体以为通过合法、民主和法制途径不可能达到某种目的时,就要采取极端绝望手段。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成功地缩小这种危机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或者完全消除它们。俄罗斯正视本国所存在的危机,积极利用本国成熟的心
理机制采取对策。借助新闻媒体、出版物、艺术作品以及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和民族关系方面的因素,向群众揭露恐怖主义意识形态,使居民对吸引他们参与恐怖活动的企图产生免疫力,扩大反对恐怖主义的社会基础,以控制敌对意识形态的扩张。
(四)内务机构采取一系列有效动作
俄罗斯涉及反恐业务的机构有:内务机关、联邦安全局、联邦税务警察局、对外侦察局、联邦边防局、联邦保卫局和国家改革委员会等。联邦反恐怖主义法规定,这些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联合各部委,预防、打击和消除恐怖威胁,主要协调机构是政府总理领导的联邦反恐委员会,联邦安全局负责落实反恐措施。
作为反恐重要机构之一的内务部在近年来的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1.2003年消除腐败是内务部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加强与财产安全局的联系。挑选领导职位的候选人,要求执行和财产安全总局分支部门共同投票选举的程序。2002年取消了一些受贿人员职务,同时新任命350名各级干部填补空缺。
2.鉴于近年恐怖主义势力的猖獗,为支持反恐,俄罗斯内务部对内务机关和内务军队在财政上予以充分保证。最近两年联邦预算的开支提高了1.7倍。2002年给警务人员提高待遇1.7倍,内务部退休人员退休金额有所增长,保证了2001~2002年内务部获得的联邦预算完全到位,超过计划的167亿卢布(比最初计划的资金供给超出了14.4%)[12]。
3.改善警察与车臣当地人的关系,提高民族待遇。内务部把给车臣百姓提供帮助作为纪律和规则执行。如车里雅宾斯克州每个月向车臣共和国第三大城市阿尔古送去大量物资,包括建筑材料、教科书、学校用的运动设施、农作物种子、食品、医疗用品和衣物等。过去几年还在当地内务临时部大门由警察医生提供无偿急诊救助、药品帮助。这种直接支持赢得了车臣百姓的心,为反恐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
4.内务部开始参加维持车臣共和国秩序。针对车臣地区历史上警力有限、素质不高的特点,内务部近年采取就地培训的方法,建立临时工作处。
从大城市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一系列在莫斯科内务总局管辖之下的教学中心,派遣各行各业的教学专家实地教学。经过几年的磨练,临时处逐渐变成固定处,配备了专门技术装备,成为地方居民组成部分。如,车里雅宾斯克州的警察已正式纳入俄罗斯内务部武装力量和阿尔古侦察小组,装备精良,承担真正的警察职责。由于车臣共和国内务部的建立,缩减了其他区域警察出差执行任务的数量。此外,2002年车臣内务军部门的应征入伍数量缩减了21%,实现了俄罗斯内务部内务军第46旅的合同军的转化[13]。
(五)与非法移民积极斗争是反恐措施之一
2002年2月23日内务部成立了联邦移民局。这是俄罗斯在10年间,第一次制定理性移民政策,建立了登记检查移民制度(填写移民卡)[14]。
针对非法移民带来的不安定因素,2002年12月19日,俄联邦政府公布《关于俄联邦移民程序管理构想草案》。该构想是俄权力机关处理境内移民问题的基本指导文件。出台新移民法,旨在规范移民流动,使之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口形势,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六)加强国际合作
恐怖主义矛盾是俄罗斯民族安全概念和对外政治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俄与世界一半国家未签署引渡罪犯协议,但已意识到国际联合打击跨国犯罪的紧迫性和广阔合作前景,它正加强与欧盟的联系,作为伙伴关系的既定目标及合作内容之一是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积极加入国际反恐公约和宣言,为消除国际恐怖活动寻求国家间各层次的相互合作。
1.与独联体国家合作。1999年10月8日,独联体国家以“极端主义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恐怖主义的问题”为首要议题召开外长理事会议,并首次举行“联合反恐怖军事演习”,加强反恐联合军事行动。同年签署的关于建立反恐中心协议(自2000年12月1日起生效)和其他相关文件在独联体范围内实施[15]。
2.与亚洲地区合作。面对国际恐怖活动热点逐步向俄罗斯与中亚地区转移,俄加强与该地区反恐合作。1998年9月28日俄外长伊万诺夫在美国纽约之行中指出,许多国家的高级官员表示:“愿意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在制止恐怖组织活动方面进行具体合作。”中国、印度、美国等大国均表示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协作[16]。同时,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联邦、塔吉克斯坦国家首脑比什凯克宣言,为反恐和反有组织犯罪提供了必要法律基础。
3.与西方合作。20世纪90年代国际反恐合作开始由以往的情报交流向技术与军事合作发展。1990年5月3~4日,俄与西方国家代表在莫斯科提出系列反恐合作建议,主要包括:交流反恐怖技术手段援救成果;适当时候请求他国给予反恐军事援助;促进联合国安理会在反恐中的作用;对支持恐怖活动国家实行国际性制裁等[17]。1992年4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东西欧22国情报机构代表在索非亚召开会议讨论各国反恐情报合作与交流[18]。
1995年12月,西方七国部长会议讨论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1999年签署关于惩治自1977年1月27日恐怖主义行动的欧洲公约,国家杜马三次开会批准通过(自2000年8月7日生效的联邦法律第121—3号)。1996年1月,俄总统赞同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与西方七国联合反恐。1998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由俄罗斯起草的反恐怖主义决议案,坚决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呼吁所有国家全面履行一系列反恐怖公约。
要求各国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双边与多边合作来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对所有策划、资助或从事恐怖活动的人不予庇护,确保将他们逮捕、起诉或引渡;开展司法合作和情报交流等[19]。
虽然俄罗斯反恐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局势依然不容乐观。要全面彻底消除恐怖主义,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刘庚岑)
注释:
[1]参见В.В.Лунеев《Тенденции терроризма и уголовно-правовая борьба с ним》,《Государствоиправо》,6.2002г.[2]参见http://www.xiexiebang.com2003,5,20.[3]参见李伟《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与反恐怖斗争合作》(续),载《国际资料信息》2001年第8期。
[4]参见В.В.Лунеев《Тенденции терроризма и уголовно-правовая борьба с ним》,《Государствоиправо》,6,2002г.[5]参见Евгений Грязнов《Вспомнитьипоумнеть》,《Милиция》,1,2003г.[6]参见《市场报》2002年4月23日。
[7]参见ЕвгенийГрязнов《Вспомнитьипоумнеть》,《Милиция》,1,2003г.[8]参见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69页。
[9]参见В.В.Лунеев《Тенденции терроризма и уголовно-правая борьбасним》,《Государствоиправо》,6,2002г.[10]参见В.В.Лунеев《Тенденции терроризма и уголовно-правова яборьба с ним》,《Государствоиправо》,6,2002г.[11]参见ИринаИванова《Глобализация,государство,преступность》,《Мииция》,11,2001г.[12]参见《МВД России два года на пути реформы》,《Милиция》,4,2003г.[13]参见《МВД России два года на пути реформы》,《Милиция》,4,2003г.[14]同上。
[15]参见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6]参见李伟《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与反恐怖斗争合作》(续),载《国际资料信息》2001年第8期。
[17]同上。
[18]同上。
[19]同上。
第二篇: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严厉打击恐怖主义
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严厉打击恐怖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6月19日至20日在俄罗斯喀山出席第五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就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作主旨发言,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
孟建柱指出,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力活动,是人类公敌。世界各国只有齐心协力,深化双边多边反恐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他建议国际社会坚持协调行动,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发挥核心作用;坚持一视同仁,真诚开展反恐合作,不搞“双重标准”;坚持共谋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反恐能力;坚持完善机制,推进国际反恐合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国际反恐合作水平。
孟建柱强调,宗教极端主义是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深入推进防范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工作。依法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加大对伊斯兰正统教义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意识。加大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整治,严密防范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坚持打击和防范相结合,依法打击宗教极端活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孟建柱还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员国团长、金砖国家代表团团长非正式会晤。他利用会议之机,会见了俄罗斯、白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蒙古、土耳其、印度、哈萨克斯坦、古巴、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斯坦、也门、印度尼西亚、阿富汗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深入做各方工作,就进一步加强执法安全合作,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有组织犯罪等议题,同各方达成广泛共识。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汪永清、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国家安全部副部长董海舟出席会议并参加上述会见。
第三篇:浅析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
作者: 学校:
专业:法学
年级:2014秋法本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 录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6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6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6
二、国内外恐怖主义的立法研究...................................7
(一)国外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7
(二)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8
三、恐怖主义活动的类型和动机...................................8
(一)恐怖主义活动的类型........................................8
(二)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9
四、防治恐怖主义的对策和建议...................................9
(一)加强国内外立法工作.......................................10
(二)消除恐怖主义犯罪的根源...................................10
(三)树立反恐怖主义意识.......................................10
五、结语......................................................10 参考文献...........................................................11
浅析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
【摘要】:近几年以来,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我国西北地区出现的恐怖活动日益增多,纵观过去几十年的中国,虽然没有受到严重的恐怖主义犯罪威胁,但却少之又少。但就当今世界来看,国内外国际局势严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中国虽然作为国际大国但也并不能完全避免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发生。所以,我国公民必须认识到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和危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反恐怖主义犯罪法律的建设。通过对以往的反恐怖主义的教训、吸取经验,为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分析,对我国现行的反恐怖主义立法现状和内容进行研究,为打击反恐怖主义犯罪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对恐怖主义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定义,然后对恐怖主义的立法现状和恐怖主义的类型及其动机进行分析,以此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进行有效指导,然后对相关反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进行修改,分别从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进行归纳,从而为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恐怖主义 打击犯罪 法律完善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
就当今世界局势来看,恐怖主义犯罪分子进行的恐怖主义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绑架、劫持、爆炸等等此类活动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引发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国际法学界和政治学界却始终没有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及范围作出明确的概念,而且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法律,这在一定程度对反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一致性产生了影响。如果要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必须要以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为前提。首先必须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才能真正打击恐怖主义犯罪。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加强国际之间反恐怖组织的国际合作,防止反恐怖注意犯罪现象的发生。本文从国际法学界、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不同角度和立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合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产生的根源和动机进行剖析,对恐怖主义进行了界,恐怖主义犯罪是指犯罪者以团体或者国家为单位,使用暴力进行的谋杀、爆炸、绑架等进行恐怖活动,危害国际公共秩序或社会安全的行为,或者非暴力手段对恐怖活动给予支持,造成国际恐怖氛围等的危害行为,以此来达到一些政治性目的的犯罪行为。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1、恐怖主义的思想体系。恐怖主义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他们推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体系以宗教信仰为精神支柱,对信教群众进行教化和统治,然后培养出一批极端的宗教主义分子,使其成为“人肉炸弹”,进行恐怖活动,他们对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社会具有强烈的排斥心理和复仇心理,产生的破坏性极大。
2、恐怖主义的组织基础。宗教极端势力和黑恶势力是恐怖主义组织的基础,是非政府组织,但又与其他非政府组织不同,恐怖主义组织是会对国际社会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的组织,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恐怖主义的活动形式。恐怖主义的活动形式有很多种,第一是较为先进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恐怖活动,采用这样的手段破坏力和危害性都很大。第二是采用军事手段和恐怖手段,以一个组织为首,然后利用民族情绪和民族信仰制造恐怖事件,在联合恐怖武装力量和反恐组织进行对抗。第三是利用比较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进行恐怖活动,不仅劫持、绑架,甚至对大使馆、领事馆等公共场所实施恐怖行为。
4、恐怖主义的生存条件。恐怖主义能在当今国际社会存在必定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恐怖组织在国际间的发展空间也相对扩大,更能进一步的结成恐怖主义组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突出,产生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增加,这使得恐怖分子在社会中有生存的空间。国际社会民族之间出现的矛盾以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出现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这些都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有利条件。
5、恐怖主义发展趋势。恐怖主义属于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空间较小,难以寻找立足点,这是各种国际因素制约的结果,在他们制造恐怖活动进而产生破坏性,对国际社会的稳定构成安全威胁,但随着国际社会反恐措施的建设和发展,恐怖主义犯罪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是相互违背的,只能随着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灭亡。
二、国内外恐怖主义的立法研究
(一)国外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
最早的恐怖主义犯罪国际立法始于1937年的《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直到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组织制定一系列的有关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立法中的大部分学者把劫持、绑架等一系列的行为确定为恐怖犯罪。这也是联合国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公约在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接下来的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再一次制定了与恐怖主义相关的国际公约,依次通过了《制定向恐怖主义提供自资助的国际公约》、《公约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公约》等四个条约,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正在加大,而且联合国安理会还通过了三个反恐会议,成立了反恐怖主义委员会还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的司法合作和信息交换。联合国这一系列的立法都表明其意图都是解决恐怖主义犯罪的问题。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看,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反恐公约不能直接适用,《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规定,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范围主要有灭绝种族、侵略罪和危害人类及战争罪等。所以说实际上恐怖主义犯罪时不属于国际刑事法庭管辖范围内的。由于缺少专门的武装力量和审判机构,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组织的威慑力并不大,而且就一部分恐怖组织的规模和财力支撑来看,完全可以和当地的地方政府和武装力量进行抗衡,他们拥有的经济实力和军用设备及军事能力也很大,这些都是打击恐怖犯罪活动的原因。为了达到打击恐怖犯罪活动的行为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宪章》第七条规定,反恐部队有权力对恐怖组织进行军事行动,然后由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判决,这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国际刑法的运行机制,同时也为各国开展反恐军事行动提供了合法性。
(二)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
由于近年来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蔓延和恐怖势力的扩大,我国虽然作为国际大国,但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在我出现的频率也在增加,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手段具有多样化,这使我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难度系数上升,导致恐怖势力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我国对世界反恐组织的支持和强大打击力度,导致恐怖分子对我国的仇视心理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极端恐怖行为的发生,也使我国的反恐形势加剧,所以制定并完善我国相关反恐主义制度的法律和措施势在必行。
就目前来说,我国反恐立法单一而且缺乏执行性,我国也没有专门的反恐怖主义立法,有关恐怖主义的相关法律也只是在刑法中有部分体现,并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律方面对惩治恐怖分子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使得在惩治恐怖分子的法律相对较为单一。而且刑法中也仅是单纯的规定了恐怖主义活动罪,但是并没有对恐怖组织以及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等做出相应的法律界定,这导致在对恐怖主义活动罪认定时候容易产生偏差,恐怖分子并不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这也降低了刑事立法对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可执行性。
就我国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反恐怖犯罪的立法,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我国虽然没有受到严总的恐怖主义威胁,但没有完全避免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一些恐怖势力,他们利用宗教矛盾、政治反动等形式制造恐怖活动,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成严重损害,由于我国的反恐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所以导致打击恐怖犯罪犯罪的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三、恐怖主义活动的类型和动机
(一)恐怖主义活动的类型
恐怖主义活动的类型主要有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极右型恐怖主义、极左型恐怖主义。
民族主义类型的恐怖主义主要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据不完全统计民族主义类型的恐怖犯罪占世界恐怖组织的三分之一,其所造成的影响范围波及广、危害程度深、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则带有明显宗教色彩和具有团体性,他们捍卫所信奉宗教至高无上,采用暴力手段来铲除异己,并且试图建立单一的宗教制国家的残暴行为。宗教极端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存在的最严重的恐怖活动类型,是最活跃的恐怖活动而且具有惨忍性和狂热性。除此之外,恐怖主义还有极右型恐怖主义和极左型恐怖主义,极右势力主要是以教条形式,阻碍社会进步,对左派政党和组织采取的恐怖活动,该恐怖主义类型具有明确的目标对象:犹太人、有色人种、外来移民等,而且还具有又有不确定性,对广大的平民与普通公共设施具有很强破坏性。与其相反的典型代表是极右恐怖组织,这类组织大多数信息比较发达,一般与现代化信息网络融为一体,制造恐怖活动的频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对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满,以暗杀、爆炸、劫持等恐怖活动的行为。
(二)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
1、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和社会环境的日益进步和改变,恐怖分子生存的法律空间越来越来小,大多位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和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是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物质资源缺乏,经经济发展水平地的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生产总值普遍偏低,贫富差距较大、弱势群体多,这些原因容易导致引发暴力倾向和出现具有攻击性和一些行为。
2、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政治局势看,恐怖主义组织产生的地区大多都为专制主义的独裁地区,政治局势混乱,人民群众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还有一些国际大国干涉他国政治,导致的霸权主义。这就导致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弱势群体,因为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产生一些极端行为,严重的直接导致恐怖主义活动的产生。
3、民族矛盾的影响
国家地区之间的民族矛盾,也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政策、民族歧视和压迫,导致弱势民族群体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遭受严重的危害。进而使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民族矛盾都是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也为恐怖活动的产生提供的条件。在二战后,民族恐怖主义渐渐带有民族分裂的色彩,他们仇视国家政治,反对国家统治,采取一系列的恐怖活动和军事行动来达到要追求的政治目的。
4、宗教信仰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产生恐怖主义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浓厚宗教主义色彩的伊斯兰教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行,受到伊斯兰教徒的强烈反对,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宗教信仰的极端分子也会采取一些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四、防治恐怖主义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国内外立法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间的联系加强,恐怖主义组织之间的联系也在日益加强,而且跨国跨区域之间的恐怖活动也在增加,所造成的国际危害也越来越大,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已经成为不得不重视的国际问题。因为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无法消除恐怖主义威胁的,只有充分发挥联合国的国际优势,对恐怖主义进行打击,加强各国之间的反恐组织合作,才能对恐怖组织的存在造成严重威胁。结合本国恐怖活动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反恐公约相适应,从根本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发生,联合世界各国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
我国刑法立法虽然有相关恐怖犯罪的规定,但却没有明确立法。必须以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而制定出打击恐怖活动的刑事立法。由于我国反恐经验不足而且反恐活动历史较短,必须要在结合国际反恐公约的条件下建立我国的反恐立法,来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二和保障公民利益。但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组织的势力,加一定要建立长期的反恐组织和反恐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还要保护公民利益和财产安全。根据我国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相应的反恐法律制度,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行为。
(二)消除恐怖主义犯罪的根源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不断滋生和蔓延,美国作为国际强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平等待遇,长期不公平的待遇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产生极端行为。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破除存在的强权政治和不公正的国际秩序。只有实现了国际秩序的政治民主化,才能解决民族分裂的问题,减少恐怖活动发生的频率。同时,宗教情绪对恐怖主义活动的行为也有严重的影响,不能把宗教信仰激化成为产生恐怖活动的根源,压迫自觉抵制利用宗教主义进行恐怖活动的犯罪行为。
(三)树立反恐怖主义意识
树立反恐意识,对恐怖组织进行打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恐怖主义组织的存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并且还要有作为依托的政治力量,当前威胁我国的恐怖主义组织主要是“东突”恐怖主义。其组织结构比较严密,而且所用的现代设备和科技手段相对先进,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我国对恐怖组织打击的难度。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恐怖活动打击力度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客观进行经验总结,建立反恐法律体系,并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
五、结语 进行反恐怖主义,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结合,来制定和完善反恐立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恐怖活动给我国造成的影响不容小窥,必须对恐怖主义活动进行强烈打击。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民族矛盾,从真正意义上打击恐怖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犯罪。
参考文献
[1]刘帅,浅谈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类型及防范策略[J].才智,2011(09).[2]王小粉,恐怖主义犯罪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J].知识经济,2010(16).[3]雷康,戚超英,张彦文.中国应对恐怖主义的政策措施[J].政工学刊,2011(05).[4]邹生才,李彩云.恐怖主义的定义与特征探析[J].学理论,2012,(1).[5]杨秉,基于地理环境分析恐怖主义的活动与分布[J].才智,2009,(30).[6]孙晓红,恐怖主义的根源及其防治对策分析[J].政法学刊,2003,(5).[7]李悦勤,试论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的原因[J].武警学院学报,2006,(3).[8]王梓伊,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刍议[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9]安高乐,从文明冲突的角度浅析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及解决办法[J].承德族师专学报,2009,(3).[1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1]陈静.伊战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及反恐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吴宁,周艳华.恐怖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对策[J].襄樊学院学报,2005,(6).[13]孙宝财,吴志飞.谈恐怖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反恐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9,(5)
[13]杨琪,惩治国际恐怖主义公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4]王国飞,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第四篇: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及国际社会反恐的措施分析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及国际社会反恐的措施分析
郑君礼①
【内容摘要】恐怖主义作为人类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中国古代的荆轲刺秦王,古罗马的凯撒大帝遇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恐怖事件。美国总统肯尼迪、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身亡是当代典型恐怖事件。“恐怖主义”(terrorism)是指18世纪后从法文“terreur”一词演变而来,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作为一种革命手段而出现的恐怖活动。执政的雅各宾派“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手段”,于是当时的封建贵族把雅各宾派的措施称之为“恐怖主义”。
【关键词】恐怖主义 国际社会反恐 反恐实践 应对措施
一、引言
二战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恐怖组织和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社会的极度恐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自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活动非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至其发动伊拉克战争又触发了新一轮的恐怖袭击高潮。全球各国谈“恐”色变,恐怖主义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世界和平进程的头号公敌。本文从国际恐怖主义的起源与含义人手,来深入剖析恐怖主义产生与泛滥的真正根源,并通过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的分析和对比各国针对反恐所采取的措施而得出的经验,提出国际反恐合作的具体措施。
二、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和涵义
(一)恐怖主义的起源和定义
恐怖主义作为人类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中国古代的荆轲刺秦王,古罗马的凯撒大帝遇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恐怖事件。美国总统肯尼迪、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身亡是当代典型恐怖事件。“恐怖主义”(terrorism)是指18世纪后从法文“terreur”一词演变而来,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作为一种革命手段而出现的恐怖活动。执政的雅各宾派“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手段”,于是当时的封建贵族把雅各宾派的措施称之为“恐怖主义”。
因涉及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宗教、道德等因素,虽然对恐怖主义的具体定义在学术、国内立法和国际公法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不约而同地指
出了恐怖主义的政治目的、暴力性、后果的严重危害性等。光明日报社国际部高级记者和北京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湛军在分析各种定义的可取 ① 郑君礼,2012级涉外警务二区队,201221720002 和不足之处后,给恐怖主义作了如下定义:恐怖主义指的是使用或主张使用无规则的暴力或技术手段,或是袭击平民或公用设施,以图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行为与社会思潮。综合各种定义,我们可把界定恐怖主义的基本要素归结为暴力性、恐怖性、政治性、系统性和伤害平民目标。
(二)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
国际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发展的更高级形式。除了暴力性、政治性等一般恐怖主义所具有的特征外,国际恐怖主义还具有国际性或跨国性这一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1)恐怖组织的袭击对象不仅是本国政府和人员,而求越来越多地指向外国政府和人员,以及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2)恐怖组织有不同国籍的人组成;(3)已过恐怖组织往往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幕后支持;(4)各国恐怖组织的跨国合作日益紧密,跨国活动日益频繁。在具备了上述特征时,恐怖主义就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侵害的是重要的国际利益(包括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它不同于纯属国内范畴的恐怖主义,是由国际法而不足各圉的国内法律加以规制的,否则,只能算是国内恐怖行为,只受困内法管辖。正如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一样,国际性应当是国际恐怖主义必备因素。
三、国际恐怖主义的形成原因
国际恐怖主义如今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9•11”事件后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学科领域关注的对象,但迄今为止对其形成的机理和原因却尚未形成中系统、完整的专门理论体系。当前国内外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形成机理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攻击本能论、国际冲突理论、文明冲突论、无政府主义理论、博弈论、大众传媒效应论、极端宗教理论、极力政治论。上述理论虽未必正确,更谈不上全面,却为我们全面和正确地认识恐怖主义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方法。笔者认为,本质上而言,国际恐怖主义是由世界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矛盾不断积累交互作用而成,它不仅是殖民主义创造的历史遗物,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更是南北矛盾、宗教、民族极端主义激化的产物。本文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归结如下。
(一)南北矛盾是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历史造成了大小国地位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剥削与反剥削、掠夺于反掠夺、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使南北差距呈扩大趋势。这种差距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使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全球化带来的巨大便利只归少数人享有,大多数人却日益缺乏改善自身状况的手段。由于对压迫不能予以适当的回击,弱者不得不选择恐怖主义作为反抗武器,实施极端的攻击行为甚至自我牺牲来反对这种不公平的状况,这就使恐怖主义在精神上找到了实现其政治目标、摆脱政治困境的道路,也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二)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宗教、民族、种族问题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导火索 民族差异的矛盾激化,宗教极端势力的恶性膨胀,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和种族歧视一直是诱发恐怖主义的重要原因。这三个问题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由此导致的恐怖活动规模大、危害广。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与某些外部势力有种种联系,从而使外部势力借恐怖主义问题插手干涉他国内政,不仅助长了恐怖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而且还资助其发展,引起更大规模的冲突与社会动荡。
(三)极端社会思潮是产生极左和极右恐怖主义的根源
“反帝、反资、反战”的浪潮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国际社会动荡的年代席卷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在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西德等国家都成立了很多极左恐怖主义组织,这些恐怖组织打着“解放劳苦大众,为人民谋福利”的诱人旗帜,以无辜百姓的生命、社会的恐慌为代价,进行恐怖活动。冷战结束后,极左恐怖组织逐渐走向消亡,而极右恐怖组织却死灰复燃。受法西斯主义思潮在欧美沉渣泛起,一批极右恐怖组织如德国的“德国人民联盟”“霍夫曼军体小组”、意大利的“光头党”、英国的“C18”、美国的“三K党”等出现了。这些组织崇尚暴力、公然美化希特勒、墨索里尼,宣传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煽动民族仇恨,他们组织敢死队,购置武器,对外围移民、犹太人、少数民族实施纵火、爆炸、暗杀等恐怖活动。
(四)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催生素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将不听其号令的国家视为恐怖主义的发源地而严厉打击,从而使自己陷入恐怖组织集中攻击的对象,在巴以冲突中美国扮演的角色使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对其恨之入骨;而自“9•11”之后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围剿塔利班组织)、伊拉克战争(清除基地组织),看似战争胜利却促使国际恐怖活动有增无减。可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或许可以压制一时的反抗,却无法换来全人类的包容与一致认同的和平,反而导致更多恐怖主义活动的爆发。
四、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9•11”事件向世界宣布,恐怖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少数几个恐怖分子具有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挑战整个主权国家的能力,也就说明恐怖活动带来的危害将更加可怕。与传统的恐怖主义相比,新一代恐怖主义组织的成员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经济资源,他们更加狂热地信奉神秘主义和自由主义,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更带随意性和自由主义倾向的恐怖主义。因此,当前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恐怖主义运作国际化、活动范围扩大化。他们活动的范围不仅局限于一个地区和国家,而是能扩展到世界的任一个角落,如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成员就分布在世界95个国家。2002年印尼巴厘岛大爆炸、莫斯科轴承厂剧院车臣绑匪劫持人质时间、肯尼亚蒙巴萨两宗针对以色列目标爆炸案,经查都与“基地”组织有关。
(二)恐怖主义发动袭击的对象平民化。这个特点在爆炸、劫机与炭疽杆菌案件中都有明显反映。据《世界新闻报》公布的一份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国际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中,平民占36.62%,商业目标占27.28%,军事目标占7.57%,政府目标占6.47%。而到90年代后的袭击行动中,针对商业或平民目标上升到75%以上。
(三)恐怖活动方式正逐渐朝组织松散、小型分化、灵活机动、区域广泛、手段先进、高智能化、隐蔽性强、袭击方式多采用自杀性爆炸等方向发展。
(四)恐怖主义组织在有意识地提高其组织成员的文化层次,以便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来从事恐怖活动。如培训恐怖分子驾驶飞机、制造炸弹、使用电脑网络技术等等。
(五)恐怖主义组织活动的高度随意性和高度组织化并存。现代恐怖主义不再是原来的“唯政治目标的恐怖主义”,而是“多目标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动机的复杂化、目标设定的随意性和行动的隐蔽性造成恐怖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和残忍性”。
五、当前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
(一)美国的反恐局势
“9•11”事件让美国重新调整了其全球安全战略理念和反恐措施。在安全战略理念上,1)“先发制人”战略取代过去建立在“互相确保摧毁”理论基础上的“威慑”和“遏制”战略;2)“恐怖威胁论”,即美国认为威胁不是来自“强大的国家”,而是来自“一小撮居心叵测之徒掌握的毁灭性技术”,强调美国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以注重本土安全为首要任务;3)“霸权稳定论”,认为只有美国掌握世界霸权,才能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稳定,从而最终维护美工的全球战略利益和本土安全。在反恐措施上,美国在国内建立了有效的国家反恐网络系统,对外确立“单边主义”,美军加速军队信息化转型,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调整美全球驻军。
(二)其他国家的反恐举措举例
英国反恐怖的主要机构是内务部的各警察局,并增派秘密保安局承担反恐任务;重视加强国际合作,颁布了特种部队反恐怖主义行动条例,出台了新的反恐怖主义法。法国近卫军一直是反恐怖的主角,其有两支国民警察部队,即国民警察部队和国民宪兵部队,并配有反暴装备、轻型坦克和直升飞机。1999年9月16日,普京签署了俄联邦政府《关于反恐怖主义措施和决定》,以内务部和军队为主,重点扶持“阿尔法”特种部队(隶属于联邦安全局),打击车臣及其他国际恐怖组织。意大利倡导建立反恐怖国际联盟,并在2001年众院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强调打击“新恐怖主义”,依靠CIS特别行动勤务组打击恐怖势力。日本加强警力应对1995年来频发的恐怖事件,拥有反恐怖特种奇袭部队,同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
目前全球反恐正走向国际合作,并成立了如上海合作组织、非洲联盟、东盟、八国集团反恐行动组等的区域性反恐合作组织,建立国际反恐大联盟取得国际共识,反恐任务取得丰硕成果。
六、当代全球反恐困境
虽然国际反恐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缺乏统一的界定,是的国际反恐难以纵深发展;
(二)个别国家打着反恐旗号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已签署的各种反恐合作协议真正落实的少,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大打折扣;
(四)对国际反恐联盟由谁来领导存在分歧;
(五)国际间司法的软弱性和涣散性,为恐怖主义留下了生存壮大的空间。
七、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的几点对策
(一)必须摒弃反恐双重标准;
(二)反恐务必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三)反恐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双边、多边磋商,在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基础上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进一步巩固国际法基础,扩大现行国际反恐条约参加国范围,进一步推动反恐斗争全球化;加强反恐技术合作,交流反恐经验,共享反恐情报,建立有效的国际反恐网络系统,加强在冻结恐怖组织资产等方面的合作。
(四)反恐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八、结论
面对日益猖狂的恐怖主义,我们需要冷静面对,付诸行动,彻底瓦解恐怖主义是不太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遏制,将其限制住,运用各国精英们的才能智慧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安宁。
【参看文献】
1、百度词条:恐怖主义
2、人民网资讯
3、凤凰网资讯
第五篇:军理论文——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恐怖主义探源及反恐浅谈
摘要:从1961年劫机事件到2003年的9·11恐怖袭击,从1946年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到ISIS血洗巴黎。自二战以后,这种新型危机在各地频起,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国际社会将这种行为称为恐怖主义,并因其反人道、反社会性质而视其为当今威胁世界发展的一大毒瘤。近年,随着时代发展,恐怖主义呈现出杀伤力增强、目标范围扩大、主体和动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社会、历史及当代政治经济形势等方面简要探讨恐怖主义形成根源,以及面对恐怖主义,国家可能采取的反恐行动。关键词:恐怖主义;根源;反恐
中国法分类号:D815.5文献标识码:A
1.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1恐怖主义的普适定义
对于恐怖主义,国际上一直没有给出严格定义。其原因在于,恐怖主义有其政治目的或信仰,由于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换言之,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极强的政治性决定了界定者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甚或偏见性。
1尽管如此,对于恐怖主义并非没有评判标准。通常来看,恐怖主义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目标为平民;第二,使用暴力手段。
一般而言,恐怖主义可以认为是强制性恐吓,以系统地使用暗杀、伤害和破坏等方式制造恐怖气氛,宣传某种事业,强迫更多的人服从于它的目标。2从恐怖主义的使用手段来看,现代恐怖主义多使用绑架、虐杀、枪机、轰炸、劫机等分别针对个人和集体的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恐怖主义和战争有一定的相似度,而两者的差别在于,战争直接指向的是参与战争的士兵,而恐怖主义的对象是平民。对象的不同使恐怖主义行为的危害性和涉及范围都远远大于战争。二战以后,来自恐怖主义对于国家安全的威胁愈发不容忽视,正因为此,恐怖主义成为当下各国普遍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恐怖主义是邪恶的
恐怖主义的非正义性似乎是不辩自明,但与此同时存在的另一种观点却令人在意。所谓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行动的背后总有一个合理动机。在实施者眼中,所谓恐怖袭击不过是他们光荣圣战的一部分,1 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4)2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而其中不幸遇难的平民是行动中的意外,也是为了实现其民族解放、自由与信仰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恐怖分子不惜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用武力引起公众注意,为争取平等权利而奋斗。这种因解放之名、为自由而战、以解放的名义实行的恐怖主义甚至能在一定时间内引起当地人民的响应,但这种基于不理智的支持毕竟是暂时的。
曾经造成一时轰动的恐怖组织“光辉之路”,一直以来打着“人民的战争”的旗号。他们坚持认为“最基本的权利要用鲜血去实现。”
3这个在秘鲁发起过近6000起恐怖事件的组织,因为革命之名一度受到当地贫民的支持。组织的领导人古斯曼被当地人认为“为穷人而战”
4,是“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然而,正是古斯曼的行动毁了当地乡村,当无辜的人被杀害、人权被极大侵犯的时候,恐怖分子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以诸如“用食物换取生命”、搜查告密者的做法失去了民心,人民终究会明白恐怖组织所做出的承诺永远不会兑现,最后为了自己的权益转而与恐怖主义对抗。任何看似正义的理由都不能成为实行恐怖主义的借口,屠杀与毁坏归根到底不过是为了己方利益牺牲他人。恐怖主义思维的错误之处在于,恐怖分子没有意识到他人拥有与自己一样的生存权利,而仅依靠武力无法达成任何政治目标。
所有恐怖行为不过是一场谋杀,无论目的是否合乎正义,其行为本身就注定了它的邪恶与不道德的本性。
2.恐怖主义探源
DiscoveryAge of Terror 1.Susano Mendoza.2.1以解放、自由、信仰、国家的名义谋杀 2.1.1政治恐怖主义
政治恐怖主义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恐怖主义。恐怖分子大多打着解放、自由、民主的旗号,以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民主与政治权利为由开展恐怖活动。发生于1945年的大卫王饭店爆炸案,被认为是恐怖主义发展新纪元的标志。对于这场造成91人死亡、45人受伤的惨剧,恐怖主义者坚持认为“应该运用武力消灭他们”,以将巴勒斯坦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事件的结果是包括英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在内的平民遇难,恐怖分子成功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推动了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殖民统治,然而代价却是千万平民的生命。因为目标的随机性,恐怖分子实际上并没有反映政府的想法,也没有反映民众的想法,这种企图博取世界注意的活动或许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恐怖分子的预期,但这终究是无任何道义的恐吓,目的仅仅是在平民中造成恐慌,而恐怖本身并不能帮助其政治目标的根本实现。
在英国放弃殖民统治的如今的巴勒斯坦,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纷争不断,恐怖主义在这个地方蔓延开来,从此无一日安宁。而在法国殖民下的南非,曾多次举行反殖民活动的曼德拉,在狱中度过27年后意识到必须得到西方支持,转而放弃武力选择以协商和平解决殖民问题。1961年南非解放,随着南非政权的和平转交,当年的南非反殖民罪犯被无罪释放,其中包括罗伯特·布拉特,1996年酒吧爆炸恐怖活动的执行者。当年的爆炸事件造成的伤亡惨重,其场景连罗伯特自己都感到震惊。曼德拉评价他是“战争的罪人而不是犯人”
5,他的行为到最后无益于和平,所有曾经的恐怖反击,最后都只是在反衬和平的胜利。
恐怖主义的行动并不仅仅为了引起公众注意。很多时候,政治恐怖主义者以政客为目标,劫持、绑架、暗杀,他们以此推翻他们所不认可的旧时代,并向世界宣告着自己的政治理想。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红门组织,密谋绑架前任政府总理阿德·马洛。当时的红门组织企图以此方式胁迫民主党承认共产主义和红门的存在,让这个国家崩陷,而他们释放人质的交换条件却被人民的投票否决。恐怖行动的目的没有达成,红门组织也因为恐怖行为永远得不到人民的认可,一切的行为到最后指向了荒谬,恐怖行动实施者本人也回忆道:“后来,5 DiscoveryAge of Terror 1.Valerio Morucci.Former
Member of the Red Brigade.7
DiscoveryAge of Terror 2 之使者”之人实际上早已离他们的主渐行渐远。他们将本是防御手段的“圣战”曲解成攻击与毁灭的利器,以神否定其他所有人的存在,这样的教徒,作为宗教极端主义者而存在,不再只是宗教,而潜藏政治意味,实质是“打着宗教旗号”,“恢复神权统治国家和人民”14。
2.1.3国家恐怖主义
当谈起恐怖主义的时候,总是涉及到话语安全的问题。普适意义上,我们认为9·11是典型的恐怖事件,但当美军以其带有大量杀伤性武器为由进攻伊拉克,却发现武器并不存在的时候,美军将战争理由转变为“保护伊拉克人民”,以此对伊拉克进行占领、侵略。美国通过制造话语将战争合法化,以此装裱自己对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的军事行动。以国家之名,发动战争,制造恐怖,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恐怖主义。
国家恐怖主义者的理由多种多样,诸如反恐,维护和平、民主等。国家恐怖主义貌似的合理性,是建立在“西方人自己设定的优越、强大、道德和文明的结构基础上”15。这些国家自认为总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从而轻而易举地将敌对方定义为恐怖主义,并自称和平的守护者。
这样的形象是不会长久的。2004年美国“虐囚门”事件曝光之时,美国一直以来的善良、优越形象受到挑战。当所有被掩藏的丑恶与披着华衣的暴力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世界终将意识到这样的“反恐”,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恐怖主义。
2.2恐怖主义者的嗜血之程 2.2.1根源何在
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个国家之中,以经济发展状态为代表的市民社会对国家生产关系以及其上的法律、政治、道德、文化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恐怖主义是一种群体意识,在我看来,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贫富的急剧分化。
当今世界经济模式,是一种单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之中,少数的几个所谓发达国家掌握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权。由于这种少数控制全局的形势出现,自由市场体系“没有带来经济正 14 李光钰:《恐怖主义的宗教因素分析》2008.11 15 巴里·布赞、琳娜·汉森:《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义”,“其结果是牺牲多数,成就少数”16
。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包含了政治与经济等多个方面,同时贫富分化将反过来加强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在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后半叶,国际经济旧秩序以及英美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战略依旧发挥着它的后续影响。在这背景之下,很多国家的发展权受到严重制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被忽视,强国与弱国之间存在着贸易、外交等诸多不平衡,弱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输出大量廉价劳动力,其劳动者的权利在发达国家得不到保证,与此同时,它们在发展之中背负巨大的债务压力。伴随所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恶化而来的还有环境的恶化与自然资源的匮乏,经济的落后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处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的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从心理学上看,恐怖主义来源于复仇心理。土地被发达国家占领、被殖民,国家间的经济上的巨大反差,来自他国的政治干涉以及信仰与理念的不同都将成为恐怖主义爆发的导火索。从起因上来看,大卫王酒店爆炸案的起因是为了摆脱英国长久以来的殖民统治,而参与者自觉“身受苦难”,“每一秒都处于死亡威胁之下”,因而“因使命而变得更加坚强”17
。恐怖主义成为人们逃避贫穷的方式,是因为革命给予了生活在国际压力之下的人民一种新的可能。一个安于当世的人是不会置性命于不顾的。当有什么信念能超过一个人求生本能的时候,他的生活一定早已千疮百孔。
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无望引导人们走向极端。而与此同时,这种引发极端的直接原因也同样重要。当发达国家持续发展之时,它们为其他国家的发展设置了环境限制。沃夫冈·萨克斯就曾写道:“世界上的这一小部分人已经享受了发展的果实,它们又企图限制对全球环境的爆炸性需求。对整个星球的管理已成为北方的安全问题。”18
这种控制,或者说干涉,导致了欠发达国家人民对于强国的仇恨,从而发起反精英暴动。在欠发达地区人民眼中,西方人是邪恶的存在,“他们失去了他们的灵魂,16
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
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P 135 17
DiscoveryAge of Terror 2.Sheikh Khatab.Spiritual Leader, Lebanese Al Qaeda.20 DiscoveryAge of Terror 1.Yacef Saadi F.L.N.Commander, Algiers
3.2从恐怖主义根源看反恐
前面提到,恐怖主义的形成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贫富差距及国家之间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那么自然,为根治恐怖主义,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是缩小贫富差距。
当前世界贫富差距巨大,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改变取决于国际的努力。如今,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已不适于多极化的国际形势,所以,应该提出一种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全人类的共同进步。
以西方老牌资本主义为首的发达国家持续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已没有意义,因为在多极化的趋势之下,苏联解体后一直以来的单极世界已进入耄耋之年。对于广大北方强国,有必要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并从更长远角度考虑,而不是仅从当前利益考虑行动。
一直以来,强国在国际上所扮演的角色,多是以自身强大作支撑,通过管理国际事务,甚至是从各方面干涉他国的方式以牟取利益。这种思考方式使北方强国一直以来都在限制弱国的发展潜力,使许多中等强国以及弱国不愿接受西方霸权,从而对其进行多种反抗。因此,世界需要发达国家转变观念,从自身更长远利益以及全人类的利益考虑,应从政治,尤其是经济等方面扶持而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更多地承担自身的发展责任(如核武器、环境问题)。
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从更长远来看,互惠互助才能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一时的扶持将不会导致自身的国际地位下降,反而使国际关系更加和谐,最终将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具体来看,可以采取的行动有很多。从经济上,有“启动贸易改革议程”、“取消外债”、“在外汇交易中提高一点点税收”22等方法,与此同时,恢复国际劳工局、设立非官方的援助机构也将会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此外,发达国家以及中等强国应积极寻求解决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全球问题的办法,承担自己在发展中对环境的责任。
在寻求解决恐怖主义根本方法的同时,防御措施 22 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P 196、P197
同样必要。广泛设立反恐机构、形成有效的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减小损失、严格控制大型杀伤性武器的技术、生产与使用都是应对恐怖主义的短期十分有效的措施。在防御与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无论政府还是国家,以及军事机构,都应十分注意,以防止这种所谓反恐行动因为行为过激,最终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4.结语
恐怖主义,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本质上来源于贫富差距,或者国际以及国内各种发展不平衡以及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绝望与愤怒。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直接关系到21世纪国际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而当前的反恐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就反恐而言,国际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但多数情况下是各国分别行动,缺少国际合作。伴随恐怖主义发展的是,多数国家没有意识到反恐的根本所在,或者即使意识到,也不愿放弃自己一时的发展来更好解决这一问题。而实际上表面上的反恐行动只能求得一时的安定而不是长远的和平,即使对恐怖主义进行毁灭性的(比如核武器)打击,最终结果很可能不会是美国所认为的“一百年”的安宁2
3,而是同等程度的报复。
为防止事态的蔓延,国际社会应在之前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合作,并从历史、社会的角度对恐怖主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更长远利益着手,考虑以扶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等方式,寻求各国的共同发展,并从最本质处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
2003(4)。
[2]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
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 Discovery-Age of Terror.[4] 《古兰经》。
[5] 李光钰:《恐怖主义的宗教因素分析》2008.11 [6] 巴里·布赞、琳娜·汉森:《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7] 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新华出
版社,2004年1月。
Theresa Hitchens.‘Wargame Finds US Short in Biowar’.Defense News.28 August 1995.[8] Susan Litherland,’North-South:Global Security Elbows Out Development’, Inter Press Service International News, London, 2 December 1993.[9] Theresa Hitchens.‘Wargame Finds US Short in Biowar’.Defense News.28 August 1995.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