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方案
(提纲)
一、指导思想、推进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推进原则 二、一城一策,合理确定建设目标
三、逐层分解,量化项目考核指标
四、梳理城市信息资源,完善公共基础数据库
五、统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六、重点应用项目推进方案
(一)项目1 1.项目建设内容 2.项目关键技术
3.项目与公共信息平台关系 4.责任分工和组织体系 5.项目建设程序 6.项目建设时序 7.项目资金保障 8.项目运营模式 9.质量保障措施
(二)项目2 „„
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一)会议制度
(二)责任制度
(三)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度
(四)信息反馈制度
(五)建立高效决策机制
(六)实施统筹管理制度
(七)信息安全保障制度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方案
(编写说明)
一、指导思想、推进原则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需求分析,细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重点项目实施路线,实现总体规划与工程实施的衔接,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成效与目标愿景的一致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原则
需求牵引,重点突破。结合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充分考虑政府、企业、民众各方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强调标志性成果产出。重点优先建设以数字城管为基础的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工程,以排水防涝、地下管网为重点的智慧水务工程、以建筑数据库为载体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部门合作,全方参与。加强部门业务统筹,充分考虑各部门与城市整体目标的协调与配合,建立起顺畅的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合理部署,统筹安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与资源,促进公众参与。
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强调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出台系统性的方案及操作办法,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和应用系统,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统筹管理,注重安全。统筹建立相关标准和技术体系,积极采用安全可控的产品,建立实施可靠安全保障制度,保障业务运行的安全可靠。
落实保障,科学实施。建立与智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注重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注重建设资金来源保障,在统筹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合理吸纳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
创新合作,经验推广。鼓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城市区域间的沟通合作,有效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二、一城一策,合理确定建设目标
以智慧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指导,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城镇化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的内容,合理确定智慧城市试点的建设目标,提出量化指标,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有重点地支撑相关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逐层分解,量化项目考核指标
以量化的试点期建设目标(指标)为基础,分析任务书中重点项目是否覆盖了目标要求,并将量化的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项目的考核指标中,使每个项目都呼应具体目标。如果建设目标与具体项目之间不匹配,可考虑调整目标或具体项目。
项目考核指标应明确考核范围(如主城区、具体的社区等)、考 核方面及考核程度。
四、梳理城市信息资源,完善公共基础数据库
智慧城市的灵魂是无所不在的信息感知和互联,而城市信息资源梳理是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各类信息的系统整理,明确出智慧城市的信息源和信息格式,并确定哪些信息资源可以存入公共数据库进行集中共享,哪些可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分布式共享;哪些信息资源可以向社会开放,哪些需要对敏感信息处理后向社会开放,哪些可在政府部门间共享。
对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对于可以向社会开放的信息资源,整合到公共信息平台上,以多种方式支持信息消费。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增强信息消费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城市信息资源梳理,优先构建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空间、建筑等五大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明确数据覆盖范围、覆盖率、共享率、数据建设标准和更新周期等方面的内容,明确数据库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数据库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五、统筹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由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接口与服务系统、运维管理服务系统和门户系统组成。在城市信息资源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字城管、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等已有的平台和基础设施的统筹利用和功能扩展,避免城市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要符合《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相关技术标准。应明确共享机制、共享范围、共享权限等制度性和技术性方案。应明确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运营模式、责任主体、配合部门、资金保障、运行保障措施等。
六、重点应用项目推进方案(除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之外的项目)
(一)项目1 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应包括标准政策、规章制度、信息系统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建设内容应体现智慧化,即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信息、分析数据、改进管理、提供更公平和便捷的服务;可与上一级平台共享的项目应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并在建设内容中体现衔接。
2.项目关键技术
明确项目建设所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以及技术路线,优先选择成熟的技术。
3.项目与公共信息平台关系
应用项目应尽可能实现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对接,避免重复开发,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如果基于公共信息平台,应 描述清楚应用项目如何与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对接,调用了公共信息平台的哪些资源和接口。
4.责任分工和组织体系
明确项目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实施单位以及各自相应的责任。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要制定相应的工作组织体系,确定各自的任务和职责,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5.项目建设程序
确定各项目的建设流程,明确项目是已存在政府项目库中可以快速启动,或是尚需完成可研、初设和施工设计等流程;明确项目是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还是直接由运营商投资建设;项目是否可简化审批流程,等等。项目建设程序是确定项目建设时序的依据。
6.项目建设时序
依据智慧城市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判断轻重缓急,在一定的时间、技术、经费的约束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建设重点。制定详细、可执行性强的项目推进计划,按年度描述重点工作和主要进展,对于关键性的时间节点应明确其阶段成果。
7.项目资金保障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可选择的模式进行分析、分类,通过分析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的构成要素、影响参数,构建出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选择决策模型。并利用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选择决策模型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进行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模式,提出清晰、具体、资金来源切合实际、可执行性强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方案。
8.项目运营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大都以亿元计,长期、大量的投入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因此如何解决好智慧城市工程自身“造血”能力,是保持其持续活力的关键之一。
针对各重点项目要有具体的运营模式设计,明确项目的运营主体,项目哪些内容由政府运行,哪些市场化运营;对于政府运营的,要明确负责部门,并有相应的运行的人力物力的保障措施;对于市场化运营的,要明确运营单位和运营模式以及收益模式。
9.质量保障措施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要确保建设资金有效使用和发挥最大效益,必须对项目工程加强监管和效果测评,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
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必须严格依照承建合同的要求,审查关键性过程和阶段性结果,检查其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对项目质量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估。要形成“规划、建设、检查和反馈、纠正和改进”的环形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二)项目2 „„
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一)会议制度 为实时掌握重点项目的总体建设情况、计划执行情况、资金落实情况等应形成定期的会议制度,明确会议组织形式、参与人员、会议目的(总体汇报、重点问题解决商讨等)等。
(二)责任制度
建立完善、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度,明确领导小组、项目联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的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形成“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落实、有人监督”的工作格局。
(三)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度
对重点项目的目标任务情况、决策部署情况、建设执行情况等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定考核制度,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
(四)信息反馈制度
针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明确信息反馈渠道、反馈机制,根据需要适当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五)建立高效决策机制
对于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般事项、重大事项、特殊事项,要有相应明确的决策机制,保证项目的通畅执行。
(六)实施统筹管理制度
成立专门的机构,比如智慧办等,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工作,收集整合、分析重点项目推进中各类信息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负责对重点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等。
(七)信息安全保障制度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以保障应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目标,采取“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的总体战略,着力夯实信息安全保障基础,切实加强信息安全前瞻性研究,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新问题、新情况,构建全市统一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态势感知与应急平台以及信息安全组织管理机制,实现对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体系、重点信息和数据系统以及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
第二篇: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
注重民生领域
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有长远规划设计和长效的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最终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因此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押宝押在政府的投资中间,缺乏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及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的环境,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将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的推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表示,有些地方花大钱购置了先进设备,却因为缺乏运营和运维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可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从而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难以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
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其重点就是要注重老板姓所急需的智慧民生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安防、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工程,其它智慧政务、智慧企业等领域要同步推进。推进过程中要聚焦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做好试点和攻关,充分关注老百姓的使用感受,不断优化使用感知,让智慧城市切实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各城市要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区域特色,明确、细化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统筹建设重点和特色项目,而非简单照搬他市做法。
智慧城市建设要围绕服务民生来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也至关重要。山东鸣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各地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服务应用为切入点,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要结合我国城镇化实际进展情况,研究制定智慧城镇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加强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营造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
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还没有规范、统一的模式和路径,山东鸣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设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在制定规划,在资源配置,在核心的开发建设方面,政府必须起到指导作用。企业作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不可能包揽天下,承担全部责任,政府制定规划以后,大部分运用,大部分的建设,应该是交给相应的市场主体,包括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系统运营商等,包括他们完成更多具体的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所以企业作为主体,作为投资主体和管理服务主体。发挥市场主流作用,更多我们应用推广,服务的这种普及,还是希望要发挥市场作为主流作用,让市场来说话,让市场引导。
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公众信息化教育培训机制,以及科学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咨询决策机制,形成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合力。
第三篇: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效应背后显发展难题 专家呼吁做好顶层设计
在城镇化趋势推动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再次受到关注。随着住建部将公布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消息发出,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国已经公布了140个试点城市,正式开启我国智慧城市的新浪潮。
在国家政策与运营商规模建设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开始实现长足发展。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领域,并逐步向老百姓的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渗透。然而思路的不清晰,与缺乏可持续的建设模式,也成为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业内专家呼吁,国家应做好顶层设计,稳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政府主导加速项目“落地”
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的背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逐渐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同时宽带、物联感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也开始高速发展。在中央方面,工信部先后在扬州、常州进行试点,还与浙江省签署了智慧城市部省合作协议,并还组织落实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科技部也牵头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一些地区,智慧城市已经步入了实质推进阶段。比如,昨日最新消息,由北京市政府和相关卫星导航企业共同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市北斗公共平台,2013年开始建设。作为中国内地首个已经落实的为智慧城市服务的北斗平台,它将立足北京、服务全国,为智慧城市提供政务管理、行业应用和民生服务。
今年,哈尔滨市也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扩大公共热点区域WiFi网络覆盖范围,加快编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推进“智慧松北先行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湖北省也即将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工作,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让试点城市居民由此获得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等方面的便捷服务。
运营商提速智慧城市规模建设
“智慧城市”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而作为智慧城市各个应用项目实施的基础,城市各个区域的高质量宽带网络至关重要。
运营商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自然是智慧城市推进的主力军,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众多行业应用均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撑。
近期,浙江省政府与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环保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央企合作签署六项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合作协议,力推智慧城市的建设,其中三大运营商将继续积极参与浙江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据悉,三大运营商作为合作主体参与了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推进相关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商务模式创新、运营服务、人才培训等基地的“落地”。还有,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将在2015年前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TD-LTE网络,实现广州10区2县级市TD-LTE信号和WIFI信号的全覆盖,为智慧广州提供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全覆盖的无线基础网络。
琼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海南公司也于昨日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合作在5年内打造“数字琼海·智慧城市”。两方将在5年内,围绕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三大领域开展深入战略合作。
而作为国内首家发布“智慧城市”战略的电信运营商,湖北联通在2012年底与省政府签署了“智慧湖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建造一个覆盖面广、覆盖深入、承载力强、接入速率高的“智慧城市”网络。
建设模式仍缺可持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也都高度关注 “智慧城市”概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认为,应正视智慧城市的问题,加快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又快又好发展,让老百姓早日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
廖仁斌指出,目前,许多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目的不够明确,思路不清晰,建设模式缺乏可持续性,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实施推广难度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
廖仁斌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重点和特色,以民生为导向,重点关注老百姓急需的智慧民生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警务、智慧防灾、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工程,其他智慧政务、智慧企业等领域同步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也发表观点称,我国智慧城市存在缺乏统筹、工业化思维主导、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拉动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它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应用和产业间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摸索确立。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到目前为止,在智慧城市的框架内还没有探索出一套统一的理论和标准体系,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高端芯片和传感器新技术。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还很低,各种应用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底层层面。
总之,智慧城市服务民生衣食住行,除去概念化,蓝图化,切勿盲目模仿国外城市,需要定位清晰,设计合理,实施有效。
第四篇:“十三五”重点项目-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申请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资金申请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节能评估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市场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商业计划书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总论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概况
1.1.1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名称 1.1.2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单位
1.1.3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性质
1.1.6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编辑依据
1.2.2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编制原则
1.3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背景
2.1.1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产品背景
2.1.2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必要性
2.2.1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选址
5.1.1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地点
5.1.2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结论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建议
第五篇: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升级不断深化,既面临着临桂新区建设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智慧城市现代网络基础建设
1.加快推进网络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提高网络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探索“三网”与物联网、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多网融合”。
2.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加快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加快引进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空间资源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 1的数据中心项目;引导运营商和广电集团、著名信息技术(IT)企业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型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
3.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加快完善网络应用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测评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制度,规范重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完善企业身份认证中心,着力建设个人身份认证中心。
二、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加快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重点做好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资源及三维地理空间和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社会信用、城市管理等综合数据库建设;通过集中存储和管理,积极建立财税、卫生、房产、交通、教育、水利、档案等几大行业数据库。加强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各类决策分析数据。
2.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和共享体系建设。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建设贯穿市镇村三级、连接各委办局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市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服务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与交互,并加强与省、市的资源交换和共享。整合现有信息化机构和人员,组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相关协调工作。
3.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积极探讨和引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供给,运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和配置公共信息资源。
三、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
1、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社会管理:完善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市民呼叫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形式和覆盖面,实现自动语音、传真、电子邮件和人工服务等多种咨询服务方式,逐步开展生产、生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咨询服务。开展司法行政法律帮扶平台、职工维权帮扶平台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服务载体。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市民卡)工程建设,整合通用就诊卡、医保卡、农保卡、公交卡、健康档案等功能,逐步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智慧便民服务。
3、加快推进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群、网上审批、信息公开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行政服务,增强信息公开水平,提高网上服务能力;深化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劳动保障业务网上申报办理,逐步推进税务、工商、海关、环保、银行、法院等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受益”的原则,完善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效率。
4、智慧安居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标准方面的探索推进工作,为今后全市新建楼宇和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础。
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文化品牌。
6、智慧服务应用。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①智慧物流:配合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射频识别(RFID)、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加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政务服务和物流商务服务的一体化,推动
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发展。②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结合实体市场的建立,积极推进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聚合点的行业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重点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或行业电子商务网站。③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外包、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7、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卫生”系统建设。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全市区域化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实现医院服务网络化为重点,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数字远程医疗服务、图文体检诊断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8、智慧交通。建设“数字交通”工程,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9、着力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涉及农业咨询、政策咨询、农保服务等面向新农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协助农业、农民、农村共同发展。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载体,积极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咨询、远程教育、气象发布、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村务公开等综合信息服务。
10、积极推进智慧安全防控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和深化“平安城市”工程,深化对社会治安监控动态视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和数据的挖掘利用,整合公安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建立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市级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自然灾害和防汛指挥系统、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等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多个部门协同应对的综合指挥调度,提高对各类事故、灾害、疫情、案件和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11、建设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政府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和深化“金土”、“金关”、“金财”、“金税”等金字政务管理化信息工程,提高政府对土地、海关、财政、税收等专项管理水平;强化工商、税务、质监等重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整合,推进经济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提高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的电子化监管,建设动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实施数字化食品药品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