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

时间:2019-05-14 05: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

第一篇: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

【内容摘要】:一部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编的历史大片,一部号称“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电影。它改变了人们心中英雄的神秘,让遥不可及的传奇人物真实的出现在银幕前。迎合大众消费的需要,严肃中带有轻快的调侃,紧张中蕴含着田园的安静。在战争里除了胜败更多的是人物内心真挚的情感。【关键词】:经典;解构;陌生化;大众化

一、对经典主题的继承: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1】想。”这就是说引据历史的同时又渗透了作者自身主观的价值判断。可以说这部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封建正统思想中“明君贤臣”的典型,即“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2】才能上尚智勇。” “仁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小说正是继承了孟子称颂的“民为帮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同时塑造了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等一系列侠肝义胆的志士良臣。因而可见,小说的主旨为“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3】君良臣的的渴慕。”本着“拥刘反曹”的情感,作者“‘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4】序》)”于是就有人说,“一部《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唤醒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5】的史诗”

二、解构手法的运用:

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对经典《三国演义》的解构,是导演在历史前提下的大胆创新。

【6】说到解构,即“结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其认为,“‘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表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法律、【7】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该思潮最后逐渐演变成“一种阅读和批评的程【8】式。”总的来说,结构主义的特点就是“反权威、反传统、反理性、反成规。”基于这种电影就是一部解构经典的作品。

(一)、情节解构:

电影主要选取赤壁之战作为主题,选取原著《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到四十九回的情节作为背景全面展开,而导演又不是按部就班的全部照原著拍摄,相反,根据重新的组织再加工在选定主要的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删减部分情节,同时加入原著所没有故事,又有将细节大肆渲染将其突出,又或是将几处分步进行的情节糅合在一起突出主题。例如:上部中开场重点人物赵云的镜头就是选取了原著中的故事情节;为了突出周瑜而将“苦肉计”删除;加入孙尚香潜入曹营、小乔只身会曹操的情节;同时突出孙刘盟军中周瑜与诸葛亮的“心有灵犀”的完美配合将“将干中计”、“草船借箭”合二为一,表现周瑜与诸葛亮智慧才能之外也突出曹操疑心重性格特点。另外,电影并没有一味的倾向一方,相反的是删除“苦肉计”而将曹操的善于用兵的军事才能也表现出来。盟军主张用火攻,这点曹操也想到了,并且可以说已经胸有成竹,但曹操万万料不到风向会转变,更离奇的是一场战争不仅仅只是“输给一场风”,而是“输给了一杯茶”。

(二)、女性地位的提高:

自古红颜祸水。原著中最有代表的莫过于貂蝉,但在这部电影中突出两名女性:婉约的小乔和豪放的孙夫人。与原著中红颜祸水及红颜薄命的定义不同的是,两位女性成为盟军“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孙尚香潜入敌军暗自打探情报,不畏危险毅然决定迎战,十足的带有“花木兰”的味道。孙夫人的情报给了诸葛亮第一时间的作战素材,这里隐含着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先知”,他也是凡人,只不过善于随机应变而已,他的策略也需要侦察才能得出。而小乔的行为则更让人感到离奇,或许有点太过于“假”,但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是既然开篇隐喻了曹操为了小乔而发起战争,那么理所当然需要“导火线”自己“站出来”结束这场战争。同时影片中小乔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前后照应所用,同时也表现了作为国家的一员,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每个个体都有义务为保卫家园做贡献,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更多的人。两位女性的角色让观众看到了在这场战争中她们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深居深院的大家闺秀,也不是只会儿女私情的柔弱女子,而是胸怀正义、胸怀大志,知荣辱识大体的伟大女性形象。

(三)、从虚幻到真实:

原著的人物的特点更多的是用夸张来体现,即“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群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这些艺术典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一定的‘类’的意义。他们的性

【9】格特征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这样虽然鲜明却少了几分“活气”。虽然单

一、稳定却少了“血肉”。电影一改原著中人物的形象,让人物从“书本中、从人们的脑袋里走出来”,让他们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例如,让诸葛亮去接生马,让他去关心朋友,甚至与周瑜一起合奏琴音,而不是如原著那般描写的虚幻神奇、遥不可及。于是更多的是“人性”的表现,就像其中刘备亲自为将士编草鞋的镜头,让人有一种亲切之感,于是找不到了曾经鲁迅的那句“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状诸葛之【10】智而近妖。”的意味。

(四)、“君子之战”的演绎: 说到战争,引入毛主席的一段描述:“‘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

【11】级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势。’(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8页)”“赤壁之战”正是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而战争的结局基本就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原著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12】衰„„”战争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夺取更广大的领土,达到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而电影却从“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的角度去表现曹操,将那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战争和影片的基点,使得战争失去了庄严性与神圣性,而是由“美人”到“江山”的转变。另外,影片将战争定义为“君子之战”。一切都体现着儒家的“仁义”二字。虽然秉承着原著“拥刘贬曹”的主旨,将曹操的丑恶嘴脸揭露的淋漓尽致,但这些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盟军所奉行的“仁义”之战,“君子之战”。在体现战争残酷的同时更突出了在战争之中的人们之间真挚的情怀,君臣之忠、朋友之信、敌友之义都有所体现,而这场“君子之战”的代表就是周瑜,影片通过塑造周瑜来诠释新的战争,新的周瑜。

三、新奇的“陌生”:

陌生化是西方文学研究的术语,“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有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13】的,必须设法延长。”根据这一理论,影片将众所周知的“三国”进行改编,将故事情节聚合在一起使其更具凝聚力,更加突出主题思想。虽然大致与原著相同,但是有所改动的地方恰恰是影片让人觉得“新奇”之处。

(一)、语言: 或许有的人在看完影片后会觉得语言令人发笑,人物有点滑稽。但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看重的还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导演将古代的故事包装现代的语言加以表现位的就是迎合当下人的欣赏趣味标准,同时带有调侃性的语言在另一程度上也使影片紧张的气氛得以有所缓和。

(二)、心理较量:

虽然原著也强调心理战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影片在表现时却是将心理较量作为胜败的关键。从一开始就通过分镜头表现曹操和盟军两方的“心理战”,之后的反间计与草船借箭更是运用的恰到好处,最后的“一杯茶”将战争划下句号。可以说,心理的较量才是真正的较量。

四、商品化的产物: 提到大众化,不得不提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以传播信息为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

【14】其中‘提供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另外,除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人民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在(15)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同时他指出,“在发达的商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按照需要——消费的模式生存。大众文化产品的出现不可避免,大众传媒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商品化,而商品社会的特性就是大众化。于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更多的就是满足商品社会中人们的口味,在电影中更多体现大众文化则可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影《赤壁》就是商业社会中一种大众文化的体现,无论成败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它是作品而不是史实。

总之,电影《赤壁》的出现或多或少的让我们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英雄人物不再是神秘的神,而是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记得电影《头文字D》中有句台词说,“其实神也是人„„”。一切神话都是承载着人类的梦想,是人类对世界求真、向善的追求与渴望。电影《赤壁》是大众消费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人对经典的再认识、再创造。将作品中的类型化的人物全新的呈现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物都是活的、有些有肉的、让人敢于接近的,是实在的人、具有“人性”的人。我们就将电影《赤壁》看作是平凡的我们对英雄的诠释,大胆的脱去笼罩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让他们更真实、更血性。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注释】: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第21页。

【2】:【3】【4】【5】同上,第23页。【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第45页;原载于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见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内布拉斯加1965年版,第12页。

【7】:【8】同【6】。【9】:【12】同【1】,第28页。【10】:同【1】,第29页。【11】:见于《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155页。

【13】:同【6】,第45页。【14】、【15】: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68、169页。

第二篇: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诠释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诠释

内容摘要:一部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编的历史大片,一部号称“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电影。它改变了人们心中英雄的神秘,让遥不可及的传奇人物真实的出现在银幕前。迎合大众消费的需要,严肃中带有轻快的调侃,紧张中蕴含着田园的安静。在战争里除了胜败更多的是人物内心真挚的情感。关键词:经典;诠释;陌生化;大众化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1】美学理想。

“仁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小说正是继承了孟子称颂的“民为帮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同时塑造了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等一系列侠肝义胆的志士良臣。因而可见,小说的主旨为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2】的的渴慕。

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对经典《三国演义》的解构,是导演在历史前提下的大胆创

【3】新。说到解构,即结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其认为,‘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表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4】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该思潮最后逐渐演变成一种阅读和批【5】评的程式。总的来说,结构主义的特点就是“反权威、反传统、反理性、反成规。”基于这种电影就是一部解构经典的作品。

电影主要选取赤壁之战作为主题,选取原著《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到四十九回的情节作为背景全面展开,而导演又不是按部就班的全部照原著拍摄,相反,根据重新的组织再加工在选定主要的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删减部分情节,同时加入原著所没有故事,又有将细节大肆渲染将其突出,又或是将几处分步进行的情节糅合在一起突出主题。例如:上部中开场重点人物赵云的镜头就是选取了原著中的故事情节;为了突出周瑜而将“苦肉计”删除;加入孙尚香潜入曹营、小乔只身会曹操的情节;同时突出孙刘盟军中周瑜与诸葛亮的“心有灵犀”的完美配合将“将干中计”、“草船借箭”合二为一,表现周瑜与诸葛亮智慧才能之外也突出曹操疑心重性格特点。

自古红颜祸水。原著中最有代表的莫过于貂蝉,但在这部电影中突出两名女性:婉约的小乔和豪放的孙夫人。与原著中红颜祸水及红颜薄命的定义不同的是,两位女性成为盟军“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孙尚香潜入敌军暗自打探情报,不畏危险毅然决定迎

战,十足的带有“花木兰”的味道。孙夫人的情报给了诸葛亮第一时间的作战素材,这里隐含着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先知”,他也是凡人,只不过善于随机应变而已,他的策略也需要侦察才能得出。而小乔的行为则更让人感到离奇,或许有点太过于“假”,但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是既然开篇隐喻了曹操为了小乔而发起战争,那么理所当然需要“导火线”自己“站出来”结束这场战争。同时影片中小乔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前后照应所用,同时也表现了作为国家的一员,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每个个体都有义务为保卫家园做贡献,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更多的人。两位女性的角色让观众看到了在这场战争中她们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深居深院的大家闺秀,也不是只会儿女私情的柔弱女子,而是胸怀正义、胸怀大志,知荣辱识大体的伟大女性形象。

陌生化是西方文学研究的术语,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有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

【6】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根据这一理论,影片将众所周知的“三国”进行改编,将故事情节聚合在一起使其更具凝聚力,更加突出主题思想。虽然大致与原著相同,但是有所改动的地方恰恰是影片让人觉得“新奇”之处。

提到大众化,不得不提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以传播信息为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

【7】能。其中‘提供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另外,除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人民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在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8】同时他指出,“在发达的商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按照需要——消费的模式生存。大众文化产品的出现不可避免,大众传媒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商品化,而商品社会的特性就是大众化。于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更多的就是满足商品社会中人们的口味,在电影中更多体现大众文化则可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影《赤壁》就是商业社会中一种大众文化的体现,无论成败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它是作品而不是史实。

总之,电影《赤壁》的出现或多或少的让我们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英雄人物不再是神秘的神,而是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记得电影《头文字D》中有句台词说,“其实神也是人„„”。一切神话都是承载着人类的梦想,是人类对世界求真、向善的追求与渴望。电影《赤壁》是大众消费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人对经典的再认识、再创造。将作品中的类型化的人物全新的呈现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物都是活的、有些有肉的、(让人敢于接近的,是实在的人、具有“人性”的人。我们就将电影《赤壁》看作是平凡的我们对英雄的诠释,大胆的脱去笼罩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让他们更真实、更血性。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注释: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2005年7月,第2版,第21页 【2】【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2005年7月,第2版,第23页 【3】【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05年4月第2版,第45页 【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05年4月第2版,第45页 【7】【8】:彭吉象《影视美学》,2002年3月,第168、169页

第三篇:电影《赤壁》影评

赤壁

好评:

上集:《论<赤壁>之靠谱》

影片对历史背景交待得很简洁:曹操来了,汉献帝还玩个鸟?

《三字经》曰:“融四岁,能让梨”;可是忘了说他“活到老,被祭旗”。

拿孔融祭完旗,曹操的大军浩浩荡荡出发,南下征讨草鞋帮和长江实业集团。

这就是奠定三分的“赤壁之战”。

我们在电影院耗了两个半小时,还只看到前戏。

但就算这个前戏,也已经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华语古装大片了。

不是它太高大,而是它站在了一群矮子的肩上:

如果说《英雄》是瞎掰,《黄金甲》是乱搞,《无极》是志大才疏,《夜宴》是画虎类犬,那么我对《赤壁》的评价只有三个字:靠谱...啊。

《英雄》剽窃了曹操的思路来为秦始皇的暴行粉饰。“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改变三代以来的分封制格局,为的是个人的权欲野心,而不是什么“天下”、“和平”。(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这片土地也从此丧失了多元发展的机会,走入“大一统”整体治-乱、分-合循环的惯性轮回。)“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起于乱世的曹操说得,这样的意思制造乱世的秦始皇却说不得。《英雄》的历史观是牵强、错乱的;《赤壁》则好歹让双方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合理化论述:曹操的说辞是从《英雄》讨回版权的“以战促统、以战促和”;孙刘方面则是为小乔女士亲笔题辞、习近平同志考察京奥场馆也反复强调的“平安”二字而战。所以我说,《英雄》瞎掰、《赤壁》不瞎掰。

《黄金甲》排场再大,实质还是个学《雷雨》学出来的家庭伦理片,核心就是“乱搞”,不赘述。《夜宴》学《哈姆雷特》捍《麦克白》,学得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不赘述。陈凯歌拍《无极》无疑颇有野心(这是他亲口承认的),他的野心不止是染指奥斯卡,还想效仿《指环王》建构一个神话体系。可是老知青陈凯歌同学插队饿久了,编故事还惦记着那俩馒头,硬生生把神话弄成个笑话,奥斯卡也没了指望;再说小平同志指示“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陈凯歌没赶上好时候,学得晚就是差点,您瞧那电脑特效也太假了-《赤壁》就比它好些。

而《赤壁》为何就“靠谱”了呢?因为它有两本谱可靠:一本《三国志》,一本《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尊曹贬刘的,《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前者是正史,后者是话本,原本就是“戏说”。《赤壁》有这两本谱靠着,自然可左右逢源,游离于史实与小说家言之间,怎么掰都不容易出错。有陈寿裴松之罗贯中这几位免费编剧友情襄助,正好弥补了华语大片最薄弱的一环:把故事给说圆喽。加上吴宇森在好莱坞混久了,知道一部大片在核心价值观上切忌挑衅观众、挑衅主流文化和普世价值。(这个主流文化当然不是咱们的“主旋律”-《英雄》正是迎合了“主旋律”而得罪了普世价值。)因此《赤壁》拍得小心翼翼、八面玲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说平庸,至少看得出是在讨好观众,而不是在忽悠观众。

米卢同志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仅凭吴宇森同志端正的拍片态度,这影片,咱就不砸了。...虽然,从“略懂”的金城武“拽你马个B”换来一句“他是猪”起,我就三不五时被雷到几下,雷得恶向胆边生,很想写一篇砸评,但是小乔女士的一席话提醒了我:“他会用兵,可是他没有朋友”。是啊,曹操成天征这个伐那个,把人都得罪光了,没有朋友;我如果成天在豆瓣砸这部电影砸那本书,到头来岂不落得和他一样下场?其实,我和周瑜一样,也有一个梦想(也就是大家的梦想),就是我们要团结,上下一心,多点几个“推荐”,使这篇影评成为《赤壁》的权威影评。

----------上下集的分割线-----------

下集:《论<赤壁>之靠得住》

人们都说:看了《色戒》,发现女人靠不住;看了《投名状》,发现兄弟也靠不住;再看了《集结号》,发现组织更靠不住。那么,看了《赤壁》,大家就会发现:一切又都靠得住了。

不论演易先生还是演周瑜,梁朝伟还是那个梁朝伟。但林志玲可不是王家鸡。小乔除了让周郎保证别把萌萌当战马,显然还让吴宇森保证了:床戏绝不露点。所以,林志玲乳头的颜色不会成为讨论的话题,也不会有“回形针”这样未经训练请勿模仿的高难度动作-包粽子才老少咸宜,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曹操只能对着画像YY,诸葛亮也没打小乔主意,周郎不必担心戴着人民解放军军帽上前线,也不必担心小乔是丞相派来的卧底:小乔,是靠得住滴。

兄弟也是靠得住滴:打草鞋的打草鞋,教小朋友念情诗的念情诗,功夫熊猫A-Po真人版兼未来的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张飞将军正在赶写标语“誓灭曹贼兴汉室”。没有猜忌、没有不伦、没有自相残杀,他们就是吉祥的一家。

组织更靠得住,无论是草鞋帮还是长江实业集团赤壁分公司:草鞋帮战略转移连根据地老百姓都没扔下,比红军长征还“以人为本”;赤壁分公司周总对“水牛案”的处理既圆满化解了客户投诉,也照顾到公司员工的实际生活困难,不象《投名状》说好“抢钱抢粮抢娘们”回头又把抢了个把娘们的小兄弟给灭了,一点诚信都不讲,怎么带得好队伍?

不但女人、兄弟、组织都靠得住,连华南虎的存在也是靠得住的:长江实业集团CEO孙权亲自验证,老虎是野外活体,不是PS出来的照片。等下集赤壁之战打完,战后重建不妨考虑开发东吴旅游业:“游赤壁战场,闻华南虎啸,品小乔靓汤”。

啥都靠得住,咱们的信心和干劲就更足了。难怪我看完电影,屁股没坐累,精神也抖擞着呢。-可不象以前看那些阴森森血淋淋的片子,看得又生气又沮丧。

同时,影片还给中国足球指明了方向:取消联赛,实行军事化管理。哪怕佟大为那样的帅哥,只要踢足球,就不给你镜头,绝不让球星翘尾巴!-这一招,我看也靠得住。

本影评上集提到,《赤壁》“不是它太高大,而是它站在了一群矮子的肩上”。这是说,众多大牌导演前赴后继地致力于华语古装大片事业,几年下来,炮制一部、见光死一部,攒下了正反两面(主要是反面)无数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大大拉低了广大观众对“华语古装大片”的期待值。因此,《赤壁》才能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在早已打了心理预防针、“连靐都不怕还怕雷吗”的观众面前华丽丽地亮相。而它的剧情捍台词,也已修炼到“无间”的境界,你都分不清它是“很傻很天真”还是成心要雷你:这恰恰是我特别赞赏《赤壁》之处。

周郎回复给曹操的战书,正如《功夫熊猫》中的“神龙宝典”,空无一字,却又表明了不惧一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一部成功的大片,其实并不需要讲出什么大道理,它完全可以除了热闹和噱头空无一物,但是一定得不惧笑场和抱有票房必胜的信念。

“萌萌站起来”,有了《赤壁》这样一部既靠谱又靠得住的影片,我们终于能够欣慰地说:“历年以来,为华语古装大片而牺牲的导演们永垂不朽!”

差评:

《赤壁》真的就只是《赤壁》,一部不断涌现类似于“萌萌”这样高潮时段的娱乐片,不具有任何知识含量。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严格地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日本战国风格的电视剧。

这部应该更名为《赤壁合战》的电视剧,讲述了爆发于三位大名之间的残酷战争。他们分别是控制着京畿地区和天皇的右大臣织田孟德,割据东南、有着“南国之虎”称号的上杉仲谋,以及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率领野武士起兵反抗织田家的牧野守小早川玄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影《赤壁》号称花费了6亿人民币,但是拍摄出来的景状格局之小,内容之琐碎,更像是三、四万人进行战斗的日本战国时代。所以,镜头下并没有多少宏大的场景,而总是许多近景和特写,来来去去不过100多人。也正因为如此,将军们更像是武士,有大量时间去参与茶道花道柔道,这就解释了影片中何以有一头马的出生,一只笛子的修正*,一头牛的失而复得,以及两个男性爵士乐贝斯手的斗乐。

即便是处理各种局部,《赤壁》也根本没有体现出士兵最震撼人心的两大特点:速度和冲击力。在影片中,单层盾牌组成的步兵阵居然可以阻遏住曹军重型骑兵部队的冲击,单是从这种处理手法上就可以看到导演对于力量的感悟是何等荒唐。而将军们居然以步战的方式应击敌人,更说明了这部影片和古代军事完全没有关系,而是一部古代武侠片。想一想看,用枪杆同时击中数名敌人胸膛的景象,这和袁和平调教下的李连杰版黄飞鸿又有何不同?

为什么黑泽明的电影里十几个兵,几条枪也能威风凛凛?因为士兵的军容整齐,军服精致,奔行速度迅捷,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也有表演的功力在。而花了 6亿人民币的《赤壁》的进步仅只体现了士兵的上半身---这一次,群众演员饰演的士兵终于有了合适脑袋的头盔和漂亮的胸盔。但是,看看他们倒霉的下半身就能知道,为什么战争场面看起来那么拖沓---依然是大裆裤、大裤腿,松松垮垮,无非上面绑了片护腿。还是刚刚插秧回来的士兵,还是每天十块钱加两份盒饭的群众演员。这样的道具和群众演员,能演出古典士兵的精气神来,那才是怪事。

事实上,吴宇森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是根本无力的。其一是演员的选取和角色的设计。三国是一帮贵族和士人带领下的战争,而吴宇森根本无法表现出中国贵族的气度和风华。曹操是唯一一个勉强过关的角色,而刘备根本就是一个反贪局书记,孙权则是一名港商外带黑道大哥。诸葛亮这个中国人心里中道义和智慧的化身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加进一些“顽皮的元素”(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扮演牧师时语),结果变成了一个简版的文丑丑(见电影《风云》)。最惨的是周瑜,梁朝伟明显还没有从《色戒》和《春光乍泄》里走出来。那副男女通吃的表情,让人觉得下一秒随时可能出现回形针体位或者菊花盛开。

其二是所谓的八卦阵法。这本来是可以出彩的地方,导演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是对“阵”的理解到位一点就好了。阵应该包括陷坑、迷烟、鹿砦、战车、沙包、壕沟,以及机动的士兵。虽然中国的兵法和阵法很少传世,但是翻翻资料总是有的。可影片中这种功夫都留给了衣服、发型、旗帜和各式兵器,真的把表面功夫当表面功夫给做了。结果是所谓阵法说穿了就是一堵盾牌墙的各种变形组合,也就是某种大型团体操。如果团体操就是军事行动,那么张艺谋应该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当教授,他看起来更有希望成为一代军神。

《赤壁》其实是部非常懒惰的影片,吴宇森没有表现出多少创造性。他把自己擅长的现代都市人际关系搬到了三国时代,用武功代替军事,用CG代替场景调度,再强行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段子,活活把电影撑到了150分钟,这还仅仅是个上集。这大概是今年夏天唯一的一部不需要影院开空调的影片,单是看看就足够寒了。

总评:

大致勾勒出了历史轮廓,也有很大改动,在许多情节上并没有按照历史原著叙述。这些改动有的体现了幽默的娱乐精神,有的增加了情节的维度和可看性,有的则是捉襟见肘的商业虚头。

在影片的整体走向和控制上,赤壁可以说是靠得住的——参见好评 在影片的细节处理上,则有许多不足。——参见差评 对于古装历史题材电影实际上是很难拍的。在历史元素和现代元素的把控上非常困难。纵观近些年的历史古装题材电影,现代元素太多,则显得不尊重历史,不正统,不伦不类……历史元素太多则过于刻板,无新意,无噱头,吸引不了眼球票房。另一方面,这一题材的电影,由于要还原历史场景,比如战争场面等,代价很大,投资巨大。这就容易造成影片商业元素泛滥,缺乏诚意。国内观众的审美也是层次不齐,文化需求差异很大,这些都给导演以很大压力。同时期待好的作品出现。

第四篇:电影《赤壁》观后感

看了《赤壁》的首映。大导演的大制作,仿佛总是中国电影的瓶颈。某些小的场面很精彩,但部分瑕疵让人感觉又差点成了《无极》。借用片中的话,可以归纳为《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

在次,将剧中人物和瑕疵一一列举,期待大家观影之后共同讨论。

1.刘皇叔:刘皇叔最大的爱好是编草鞋...即使是周瑜同志来访,也不能放松手中的工作...还说自己养成习惯了...最搞笑的是关老二和张老三竟然说出句让人喷饭的话:“这些年来我们的草鞋都是大哥给编得”,很晕的说...要知道张飞很有钱啊,我们买双布鞋穿好不好...诸葛亮临去东吴前,刘皇叔的一句“你多吃点”引得大家又笑个不停...还有他盯着孙尚香的神情,难道三国的君主都那么色吗?嘿嘿。

2.诸葛亮:看了那么多年三国,才知道孔明是兽医,而且是管接生的兽医...呵呵。孔明有两句口头禅:第一句是“略懂...”是谦虚地托辞,不过感觉有点生装...第二句是“我需要冷静一下”,这个东西告诉自己就行了,还要到周瑜那里秀,还要问问周瑜,你是不是也需要冷静呢?嘿嘿。让我想到《大话西游》里的唐哥哥...此外,《三国演义》里的舌战群儒不见了,曾经的“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也不知道哪去了,这可是显示孔明能力的时候啊,否则要这样的军师吃干饭啊?后来更成了孙尚香的知己,不过怎么都感觉有他在泡未来大嫂的感觉...3.关二哥:关二哥有点搞笑,好好的赤兔马不骑,每次上阵都扛着大刀就出去了。而且大刀总是扔出去杀人,然后再从别人那里抢别的兵器来殴人...很晕...关二哥教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关老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给小朋友们当上了老师,还教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等打完仗了只要会念书,就有饭吃...对于我们这群熬到要读博士的家伙很是安慰...呵呵

4.张三哥:没有了喝断当阳桥,没有了吓退曹操百万兵。反过来成了书法家了(历史上真是的张飞确实是写的一手好字,这点要佩服吴大导演的考究),但是上阵的时候不骑马不拿兵刃,空着手就开始欧人,未免有点太托大了吧?

5.曹操:基本正常...除了太色...(历史上这个混蛋真的很色...当年为了张绣的婶婶,竟然让最能打的典韦和大儿子挂掉...真是没有记性)正是因为他,这部戏成了《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

6.周瑜:只能说伟哥艳福不浅...。和汤唯同志结束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床上的斗争,又开始深入古代,在卧榻上开始研究当时全国美女中排名三甲的小乔同志(貂禅肯定是第一...小乔和大乔并列第二)。最搞不懂的地方是替赵云挡了一箭,当时的感觉分明是可以用兵器拨开啊?难道真的是为了赔本赚吆喝?而且身为三军统率,是否该上阵跟对方一个级别低很多的菜鸟单挑,值得商榷。(要知道周瑜是智力型英雄,他的攻不可能太高,而且近身肉搏不是智力型英雄的强项啊)

7.赵云:很猛...可惜没有看到杀个七进七出...记得书上记载他救阿斗的时候是抱在怀里,这里怎么成了背在背上了?老吴这点让我有点看不懂...8.甘兴:回去把普通话练好再来吧。(怀疑甘兴当年真的是倭寇)

第五篇:电影赤壁影评

电影《赤壁》影评

学名:曾

号:

专 业:地球科学

燕 010312031

2电影《赤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而几乎被我们每个人所熟知,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它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而结束。

而一直以来以赤壁之战作为背景而翻拍出的各种影视节目也层出不穷,下面我们就以电影《赤壁》为例来剖析一下其中所体现的新历史主。

《赤壁》取材于三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不仅是中国正史书写中的重要段落,而且也支撑了中国民间的叙事的伦理体系。电影《赤壁》题目本身就带给观众极大的想象力,不仅让读者有了阅读期待,也告诉了读者所要讲述的历史大背景,是作者通过重建文本进入文本所要叙述的历史环境中,再根据次历史背景去重新认识《赤壁》。吴宇森导演的这部电影非常创新,它赋予了人们对历史作品一种新的解读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首先,它颠覆了大众对赤壁之战中的英雄的形象。周瑜不再是小说版中心胸狭隘的周瑜,而成为了赤壁之战中最关键的人物,幽默、精通音乐、通晓各种奇阵布局、宽容仁善这些都成了他的新形象,这一点着实再现了历史,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除了周瑜这个形象之外,诸葛亮也是一大亮点,而导演也刻意突出了瑜亮之间那种惺惺相惜之情,这可以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赋予了一些新的意义,历史上他们是对手,并且各为其主,是很难有这种感情的,但在电影中却将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所以这可以说是一大亮点了。

其次就是电影《赤壁》中加重了儿女情怀,曹操可以为了一个小乔举兵发动战争。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赤壁又是三国历史上最关键一役,可谓生死关头,任何和平年代人们津津乐道的儿女情长、小仁小义都配不上这个宏大的舞台,但导演或许是为了配合当代生活中人们的这种思想,而特意加了这么一个情节刻意说是不无道理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每个人都会认为,英雄可以为了美人而得罪天下人,可以为了心爱之人而做任何事情,所以这里又是这部电影所体现的新历史主义的地方。

然后再不得不提的就是借东风,孔明设七星坛借东风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孔明与周瑜斗智的重要段落,周瑜因西北风刮动军旗而吐血卧病,孔明却深知其心,前往探病时两人还有一番“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的精彩对话,最后孔明大笔一挥开下十六个大字的绝世药方,让周瑜钦佩嫉恨涌上心头,更加立下要杀之的决心。但在片中,这一段不再有小说中跌宕起伏的过程,不过金城

武版的孔明堪称史上最牛的天气预报员,他对郡主孙尚香给出了一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学解释,称东方黑气拦遮是风向要转变的征兆。虽然曹军和孙刘联军都想到了火攻之计,不过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显然棋高一招。于是乎,孔明算准时辰,无须七星坛,布法阵,独立荒野平地,默默掐算时辰,最后羽扇一挥,东风浩荡而至。有道是,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三分天下,只看今朝,此役堪称三国军事气象学的伟大胜利吧。或许诸葛亮一直以来就给人神一般的印象,但他真能操纵天气吗,我想不竟然吧,所以在这里我们有赋予了诸葛亮 一个新的神人般的形象,似乎就像现在生活中有些人能够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一般。

而与此相联系的就是草船借箭了吧,草船借箭,是孔明智胜周瑜之绝妙桥段。片中将其改编为刘备故作撤军,诸葛亮却为了“理想”而留在东吴,并答允补充刘备所带走的箭枝。而金城武版孔明羽扇纶巾,独立水中浅滩,仰望空中云海,胸有成竹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必有大雾”,鲁肃却急说:“什么大雾?你倒是搞得我一头雾水!”这“一头雾水”实在够现代、够前卫,也确确实实把我们现代的一些元素融入了其中。草船开往曹营,与反间计同时进行,鲁肃急得满头是汗,孔明却在舱中悠闲饮酒,气得鲁肃抱着草人说话。曹操水军万箭齐发的场景,不输给当年《英雄》中的秦军,一边射满再换一边。直到草船如同刺猬,孔明这才微微一笑:“谢曹丞相赠箭。”在这些桥段中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口语,而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古文深涩难懂,三国时代人物说话句句不离“之乎者也”,不仅外国的观众难以接受,连国内的观众似乎也不太认同了,所以为了让我们现代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就在电影中加入了这么些词语,这体现了我们对这些历史的一些新的解读,也体现出现实语言对历史语境的超越。

作为赤壁之战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火烧赤壁可以说是全文的高潮部分了,火烧赤壁不可否认,在吴宇森这位国际大导演的调度下,《赤壁》下部给我们展现了冷兵器时代宏大的两军大战场面,不管是火烧连环还是攻城守寨,不管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冲锋,都能带给影迷相当大的震撼。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应未折损重要将领。可影片却让黄盖落水、张飞中箭,营造出紧张氛围,原型为东吴名将甘宁的甘兴之死,更为攻破曹营添了些悲壮味道。唯一遗憾的是,为了缩写这个复杂的故事,连环计并非庞统所献,而是由两位冤死的东吴降将蔡瑁和张允自己想出来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有这份聪明,还会死得那么冤吗?蒋干中计。“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段,向来是说书人的最爱。孔明事前知,周瑜事至知,曹操事后知,而蒋干可好,事儿全过了他还不知道呢!于是这位仁兄,算是以“糊涂”二字名垂青史。蒋干只身前往东吴劝降周瑜,没有群英陪同,就二人对坐叙旧,结果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趁周瑜睡梦中盗走假造的蔡瑁张允降书,最终让

疑心大起的曹操杀了二人。为了显示蔡张的没文化,这份降书与上部一样出现了错别字,把“投至麾下”写成了“投至靡下”,让曹操看罢愤然大呼:“这完全是蔡瑁的风格!”

电影中除了这些经典片段之外,还着重刻画了女性形象。在电影中,小乔和孙尚香两位女性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她们用女性的柔美和刚强点缀了群雄,导演通过艺术加工,细腻的描绘了小乔与周瑜之间的夫妻感情,更真实的再现了丈夫领军、妻子相助的一个画面。而对于孙尚香,她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潜入曹营做起了探子。这些其实都是一种张力,一个完全独立的、对历史的重新改造,正因为它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诠释了这样一场战争,人们才会认为它有看点,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这便构成了对赤壁文本新的解读。

孙尚香混入了曹军内部,小名胖猪,那么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愣是没人认得出她是个姑娘家!还结识了一位叔财老兄,老实巴交,憨厚可爱,对胖猪同学掏心掏肺,不仅给她骑高高让她明目张胆地在头上画曹军的地图,还在她间谍身份暴露后助其逃跑,但叔财同学可不是叛徒,因为胖猪跟他说妈妈生病了,要回去看妈妈,结果叔财同学就跟自家的兄弟打在一起,还抱怨说:他回去看妈妈,你们追什么呀追。自家兄弟本来已经看到胖猪放信鸽回去通风报信的,但经叔财这样一解释跟一打,也就信了,不再追究!后来盟军跟曹军交战,胖猪和叔财又相遇了,但还没说上两句,叔财就被盟军的箭射穿了,他倒在尚香的怀里还高兴地说:胖猪,你真的回来看我了!这个傻瓜直到死也不知道胖猪是敌军!佟大为把叔财演得真可爱!这一段似乎也是电影中额外加入的,历史上并没有对这一段的记载,电影中为了突出孙尚香这一女性形象,将她在曹营中的情况具体化,并且还加入了这么一个桥段,增加了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电影《赤壁》作为一部声势浩大的巨资大片,向我们展示了宏伟的场面和浩大的明星阵容,而三亿的票房更是说明这该片所取得的重大成功。总的来说,我们通过历史去重新解读文本,也通过文本让观众重新认识历史,《赤壁》使观众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解读,产生了不同以往的认识,为再现赤壁之战的历史真实性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也是《赤壁》热卖的一大原因吧。

下载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影赤壁影评

    电影《赤壁》影评 姓学 名:曾 号: 专 业:地球科学 燕 0103120312 电影《赤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而几乎被我们每个人所熟知,它也是......

    电影赤壁心得体会500(5篇模版)

    《赤壁》是分别发行于2008年、2009年,由吴宇森执导的系列电影,导演吴宇森凭借该片获得第六十七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终身成就奖和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范文大全

    面子是中国人日常话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 一个词,它作为人们对社会关系的一个常识性理 解,规训了人们的社会行动方式。面子作为一种 主观的感觉和体验,在所有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后现代主义对悲剧精神的解构与重[范文模版]

    后现代主义对悲剧精神的解构与重 摘要: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一方面对以崇高为核心的悲剧精神不可避免地进行着消解,另一方面对于另一种特属于当代的悲剧精神则又具有重构价值,乃......

    毕业论文 电影 网页 总体设计6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 目:电影网站的设计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第四章 “爱电影”网站总体设计分析 4.1 网......

    毕业论文 电影 网页 引言3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 目:电影网站的设计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级: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第一章 引言 1.1电影网站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

    谈鲁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反思与解构

    谈鲁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反思与解构 ——以《故事新编》为例 09汉文一班 覃小婷 200900901124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编定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集,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

    对毕业论文的构想

    对毕业论文的构想毕业在即,很快,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完了,顿感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试想着那时候还刚进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和幻想,如今真正体验过了,而且体验就将要结束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