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话中秋

时间:2019-05-14 05: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秋佳节话中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秋佳节话中秋》。

第一篇:中秋佳节话中秋

中秋佳节话中秋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诗词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第二篇:中秋佳节话团圆

中秋佳节话团圆

——“节日文化”系列活动之一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几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

展示圆月的画面。

师: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那月光如水一般晶莹,如画一般的美丽,如诗如歌一般的隽永。在中秋来临之际,让我们一齐走进这次主题班会《中秋佳节话团圆》。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情暖心头

1、中秋节的来历

辅导员:中秋节是月亮最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季中第二是仲,因此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小结: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辅导员:中秋节是我国第二传统节日。古人对中秋的月亮赋予许多传说,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吧。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

《嫦娥奔月》

(2)中秋节的习俗

辅导员: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中秋节还有有趣的传统习俗呢。

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节不可少的)

赏月

不少地区还有挂红灯笼、猜灯谜、舞火龙、拜月祭月等习俗。出示图片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月圆人团圆”,辅导员: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借月亮来寄

托深情。

(1)、出示图片

1辅导员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齐背《静夜思》。

(2)、团圆节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挂在空中,更容易让人对月起相思。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请听同学带来的配乐朗诵

辅导员: 客居他乡的诗人们把浓浓的亲情,切切的故乡情融入皎洁的月色中,融入这千古流传的诗词中。这类诗词还有很多,比如:

学生展示诵读

第二主题: 祝福声声情满人间

时光的车轮辗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皎洁的月光传递着中秋的团聚。这团聚中酝酿着珍贵的友情,这团聚中酝酿着浓浓的亲情。你家是怎样过今年中秋节的?

1、学生畅谈2 人

2、送祝福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人因工作需要不能和家人团聚。

老师用图片小结:

为了十艺节的顺利举行,辛苦的工作的建筑工人

南沙群岛守卫边疆的战士;

向他们这样的还有千千万

学生:

1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了照顾病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不能和家人团聚。2在钓鱼岛事件中,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一些人也不能和家人团聚,舍小

家,顾大家。

3福利院的工作人员

4交警

5交通战线工作人员

„„

师: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主题: 祖国团圆情系中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曾是人类跨越的梦想,更是中华民族追求美满和幸福的愿望!配乐

1997年7月1日,被英国统治了15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出示香港回归祖国的视频。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两位游子历经沧桑回到祖国怀抱,可是,还有一位游子迟迟没有归来,对,他就是台湾。

配乐介绍:目前,大陆与台湾都在做积极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知道,同学们也十分关注新闻大事,快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吧。台湾与大陆之间有了三通:通邮件、通飞机、通轮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为下一步的中国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7月14日凌晨,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7级地震。7月30日台湾屏东海域发生5.3级地震。在灾难面前,祖国没有忘记他们,给予了大量物资援助。

2012年8月28日,济南台湾自由行放开

师:事实证明,海峡两岸同胞的往来会日益加强。

有这样一位诗人,读着诗热泪盈眶,他就是台湾作家余光中

有这样一首诗,被海外游子传唱,这首诗就是《乡愁》

请听配乐诗朗诵《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正如诗中所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上必将奏响更加壮美的乐章。衷心盼望大陆与台湾学生:早日团圆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没有那么多的心想事成,团圆美好固然是好,但是,我们也要正确看待所面对的不如意。

第三篇:中秋佳节话团圆演讲稿

中秋佳节话团圆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中秋节。我谨代表公司向所有同事说一声节日快乐,祝我们全家健康幸福。月是故乡圈,人是故乡亲戚。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为了公司的发展而聚集在一起,为公司的成长而共同努力。在此,我要向为公司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员工们说声谢谢!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难免会有思念亲人的感觉,但我们也很高兴能在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里。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一个收获的节日,是一个家庭团聚和邀酒赏月的节日。至于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女神”不仅在中秋之夜给人无尽遐想,更以浪漫、温馨、魅力点缀中秋之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抒发情怀,留下多少不朽诗篇!大海升起,月亮升起,照亮了整个天堂,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问明月,喝成三个人,抬起头来看,我发现这是月光,再次下沉回来,我突然想到了家。

当皓月当空,银装素裹时,中秋节是一件喜事。昨天的成就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是明天的新起点。目前我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众多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形势紧迫,时间不等人。组织是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中枢神经”,在发布信息、报告信息和内外沟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内外部形象和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奋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饱满的热情,把公司的各项工作推向更高的台阶。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为公司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谢谢大家!

第四篇:《中秋佳节,话团圆》教案

《中秋佳节,话团圆》道德讲堂教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2.知道一些中秋节的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3.在中秋节活动中,感受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祖国统一的向往。活动过程:

AB:各位老师、同学,各位叔叔、阿姨,大家下午好!欢迎走进本期道德讲堂。A:我是主持人吴艺娴 B:我是主持人严允凌

AB: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中秋佳节,话团圆”。

A:今天道德讲堂主要有“听故事、唱歌曲、问自己、诵经典、看短片、谈感悟、送祝福”七个环节。

环节一:听故事

B:现在进入第一个环节听故事。

A: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已经过完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B: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称之“中秋节”。A: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中秋节的由来》(播放视频)。

B:观看完这个视频,我们知道了中秋的由来,其实有关中秋的传说还有很多,谁来说说?有请张长安同学来说。生1:

A:有请XXX同学你来说。生2:

B:有请XXX同学来介绍。生3:

A: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资料介绍,我们更清楚的知道了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掌声感谢这几位同学。

B:那大家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习俗?请XXX同学来说 生1:

A:请XXX同学来说。生2:

B:请XXX同学来说。生3:

环节二:唱歌曲

A: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唱歌曲。

B:中秋之夜,团圆之节。相信这天的月亮最圆、最亮,月色最皎洁。有人沐浴着月光享受着团圆,也有人仰望着月亮期盼着团圆,下面就让我们来唱响望月之人的心声吧!A:请全班同学轻轻起立,齐唱《十五的月亮》!B:(唱完后)请坐。谢谢大家。

A:一曲《十五的月亮》道出了离家之人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月缺月圆,人聚人散,月亮早已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种寄托。环节三: 问自己

B:是的,同学们离别易,相聚难哪!

A: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问自己”。请大家一起跟我做,闭上眼睛,双手交叉放在胸口,一起静默,反省内心,试问自己。B: “我是否珍惜我与爸爸妈妈团圆的每一段时光?”“我是否发自内心地关爱着我的爸爸妈妈?我是否真正的了解了母恩,懂得了父爱?” A:好,静默时间到。

B:相信经过这次自省,大家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一定又有了新的感悟和启迪。环节四:诵经典

A:古曲古韵铮铮入耳,古诗古词朗朗吟诵。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那皎洁的月光下,天伦之乐回荡满堂;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嫦娥奔月的凄美故事里,月圆盼团圆充溢着游子之心。

B:古往今来,有多少的名诗佳句来颂吟月圆之日呢?下面进入我们的诵经典环节。A:请大家看大屏幕(齐读)。环节五:看短片

B:真是意犹未尽啊!这些千古吟诵让我们忆相思惜团圆。

A:中秋团圆日,让我们捧着自己火热的心,去给予关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去给予温柔慈爱的老师,去给予这人世间每一个期望获得关爱的人。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温馨传爱的短片《爱不停顿》

环节六:谈感想

B:古往今来,中秋就代表着团圆。漂泊他乡的打工族,一年甚至几年与家人相聚一次,这就是他们的团圆故事。

A:团圆情就像是我们的根,每个人都有与家人朋友相聚的强烈期盼,每到喜庆节日更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绪。

B: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人因工作、生活需要不能和家人团聚

A:对于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难以体会期盼团圆。而我们班的几位留守儿童,他们对团圆的期盼有更深的体会。

B:下面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请听陈文承、叶丽艳、林庆婷、吴同城的心声 生1:陈文承: 生2:叶丽艳: 生3:林庆婷: 生4:吴同城:

A:感谢这四位同学的心声,你们的心声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团圆的可贵。环节七:送祝福

B:今天很多同学的父母也来到了道德讲堂的现场,让我们带着对团圆的珍惜,带着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进入送祝福环节。

A:请同学们拿出心愿卡,抒写你们的心声,尽情的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B:(等同学们写后)写好请举手。生1: 生2: 生3 A:谢谢这几位同学的美好祝福。因为时间有限,没法一一让同学们现场表达心愿,家长有来的同学请你把心愿卡送给家长,家长没来的同学请你把心愿卡贴在黑板爱的月饼上。B:现在我想问问现场的叔叔阿姨,你对“中秋节团圆”是怎样理解的。家长1: 家长2:

A:谢谢爸爸妈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我们一定铭记在心里。结束语:

B:月是期盼,月是挂牵。A:月是幻想,月是浪漫。AB:月是思念,月是圆满。

B:中秋夜,月圆如盘,看不见残缺的遗憾;中秋夜,月光如水,清澈着我们彼此的友谊;中秋夜,月华如歌,唱响我们心中的激昂。

A:有你,我们高歌唱响希望,有你,我们将快乐分享,有你,所有的梦都在生长。期待每一天的月圆,期待每一时的相聚,期待每一刻的欢畅。

AB:六年(3)班“中秋佳节,话团圆”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指导。

第五篇:话中秋

话中秋

小时候,学习一篇文章《山的那边》,“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山的那边永远充满着诱惑,永远让我憧憬,总想着有一天我能够到外面去看看;长大后,终于走出了“山的那边”,却发现“山的那边还是山”。蓦然回首,发现永远回不去的才是真正的故乡。

“月到中秋分外明”,总是对中秋有着特别的情感,大抵出于对月饼的喜爱。圆圆的个头,甜甜的馅料,还有那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美好。好喜欢爸爸妈妈给我取的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吧。团团圆圆,圆圆满满,便胜过人间无数。

中秋时节的下午,我们从成都赶回老家。从太阳西斜走到天擦黑,从车窗望,猛地发现一轮明月高悬于天。啊,我心为之一震。多美的月啊,好久没有见过这么皎洁的月啊。哦,是中秋节。该是《春江花月夜》中照过古人仍照今人的月吧?或许是那引起万千情思的升起的“海上明月”;又或许是尝尽人间悲欢离合的千古“共婵娟”之月,我竟在无意间与她进行着时空的对话。虽是满月,没有星星的陪伴也显得孤独。此时这万家灯火下的团圆,又有多少人儿在孤独的欣赏着这孤独的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愫?

好不容易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知道我们要回家,爷爷早早的就在门前守候着,张望我们回来的方向。奶奶中午就在厨房忙活起来了,精神格外的好。老俩口都快80了,爷爷耳朵渐渐听不见声音,奶奶则刚刚大病初愈,因为我们的归来他们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我的心里幸福得有点酸楚。

吃完饭我们就上楼了,一进门便看见两珠长势喜人的红掌在茶几上展现着傲人的身姿。“咦,这不是上次我搬回来的两盆奄奄一息的花吗?这老爸在家把他们照顾得如此好,他知道爱花的我一定会喜欢的。”两盆红艳艳的红掌里,渗透出浓浓的说不出的爱与温暖。屋子早已被收拾的一层不染,闻着被子上刚刚晒过的阳光的味道,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做着关于中秋的甜甜的梦。

难得团聚的日子,第二天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着中饭,幺娘突然说了一句:还是甄子饭吃着香,下午我推豆花吧。等到我午睡起来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了(放假嘛,就是补瞌睡的时间)。眼尖鼻子灵的我闻到一股熟悉的豆花香,再下楼便见到一大甄子香喷喷的白米饭。狼吞虎咽的吃了两碗,久别的味道,这才是故乡的味道。我说:“我要天天呆在家,很快就会变成小肥猪的。”老妈说了一句话:“只要你吃,天上的月亮都给你摘下来,就怕你什么都不吃。”我的老妈呀,你的要求真低!

回家的日子总是快乐却短暂的,第三天我们走的时候,爷爷奶奶一股脑的往我们车上塞了许多东西,还千叮呤万嘱咐的。一时间我的喉咙里不知被什么东西堵住,只一个劲的说着好好好。车子迟迟不能发动,总觉得想赶紧走却又舍不得走……

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月亮仍然挂在天边,伴随着我们的车轮滚滚。月中却又多了一个人儿几分不舍的牵挂与无限的思念。

下载中秋佳节话中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秋佳节话中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话中秋

    话中秋主题班会 指导思想: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来激发学生的爱国......

    话中秋

    话中秋——中秋节”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文化的丰;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3.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积极参与......

    中秋佳节话团圆(共5篇)

    中秋佳节话团圆 ---靖边三小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

    中秋话团圆

    2中秋话团圆 周小 沈莲文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知道一些中秋节的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3)在中秋节活......

    八月话中秋

    八月话中秋 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我十分偏爱她的意境。她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

    花好月圆话中秋

    花好月圆话中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花好月圆话中秋》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吟诵中秋月色的千古佳句,它......

    中秋话月

    中秋的传统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传统的中秋佳节。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

    月圆话中秋

    月圆话中秋船营区第十四小学校李瑛琳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福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