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

时间:2019-05-14 05:4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

第一篇: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

高校党建科学化的背景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新思考以及高校党建工作自身不足新反思等方面对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字:背景;高等教育;党建工作;大学制度

1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条例》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这个主题。根据十七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继续深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迫切要求高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而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把握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期,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二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三是应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挑战,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因此,为了使高校党建工作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强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关于完善高校的领导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校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但这一领导体制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认识模糊,理解片面,缺乏实施细则等,新修订的《条例》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完善:一是强调了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明确了高校党委的工作机制,提出高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三是充实了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详细列举了高校党委八个方面的主要职责,使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实现途径更加明确、落实措施更加具体。

二、关于高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办学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院(系)一级教学科研单位不仅规模大幅增长而且功能也大大加强,如何进一步明晰院(系)级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已经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修订的《条例》从两个方面完善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一是正式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为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二是明确列举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六个方面的主要职责,扩充了职责范围,也为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关于健全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新修订的《条例》从三个层面对基层党组织的设臵做出了调整和完善:一是在学校层面,明确规定高校党委每届的任期为5年,从而统一了高校党委的任期,与行政班子的任期相一致;二是在院(系)层面,分别规定院(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设立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直属支部委员会,从而明确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设立标准;三是在党支部层面,按照既符合实际、又详细具体的原则设臵党支部,从而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

四、关于加强高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为了加强高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条例》专门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独立成章,就高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机构设臵、工作体制、主要职责等做出新的规定:一是要求高校党的纪律检察委员会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必要工作人员;二是明确了纪律检察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三是进一步充实了高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增加了“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

五、关于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针对高校党员队伍情况发生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条例》对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从原来的强调教育管理到强调服务关心。一是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二是完善了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的具体措施,突出强调了加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任务,丰富完善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内容;三是增加了健全党员服务体系的内容,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明确了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具体内容;四是进一步突出了党员的主体地位;五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六、关于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条例》专门将原来的第五章“干部工作”拓展为“干部和人才工作”,并充实了相关规定:一是在高校党委主要职责的规定中,增加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二是明确了高校开展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三是明确了高校开展人才工作的方法。

七、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从四个方面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一是明确了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旗臶鲜明地提出了要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二是明确了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并增写了“认真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以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等内容;三是充实完善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提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明确提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措施,对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比例、措施体系、保障机制等,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从以上《条例》对党建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可以看出,认真贯彻《条例》,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党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全面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党组织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是教育从集中的精英教育向普遍性的大众教育过渡的一个中间时期,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现代化的急速发展促使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的步伐,面临这种社会现状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便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也正因此,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也是在此种背景下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

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

一、缩小受社会文化水平差异.二、提升国家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但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许多需要注意问题:招生制度、大学生就业方面以及教学资金投入和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的快速发展。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学术组织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学院制改革、科研机构重组,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变革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内部结构的优化、社会功能的强化,促进教学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这种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强化了高校的功能,促进了高校事业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仍将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学术组织变革与发展要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适应。每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基础、优势与特色各不相同,学术组织功能定位也千差万别,在学术组织的建设上要防止盲目追赶潮流的做法。对同一所院校,由于各学科发展不平衡,有的学院按二级学科设臵,有的学院则按一级学科乃至学科门类设臵,有的学院以教学为主,有的学院教学科研并重或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在校内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建设上也不能搞“一刀切”。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学校的发展定位,促进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二、高校学术组织变革和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推动了内部结构的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臵,结构的变革需要相应的运行机制的建立。

三、要重视组织理论的研究,促进学术组织变革与发展。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对高校的功能、地位产生深刻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要站在时代的潮头,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就必须重视组织结构的变革。加强组织理论研究,促进学术的变革与发展,提高学校功能的整合性和协同性,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另一种新形势即是流动党员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和规模在成倍地扩大,已经成为当前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党员人才队伍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如何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保持他们的先进性,也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流动党员主要是指大学生已经毕业走向社会,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关系继续保留在原就读学校党组织,接受原学校党组织管理,却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大学生党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随机择业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学生流动党员也就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在许多毕业生将档案委托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接受委托管理的人才交流中心对毕业生党员情况不熟悉,对其教育与管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况。严格地说,这部分毕业生党员也应该纳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范围。毕业生党员已经离开学校,高校党组织对其控制和约束的力量与手段已经非常薄弱,加上地域的限制和隔离,由此而引发的教育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不容忽视。根据新的形势,找出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方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的背景之一。

3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新思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大学制度的改革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社会的健康和高效快速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为《规划纲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大学的外部制度安排,包括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二是指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大学的组织结构、权力体系和运行机制等。而现代大学制度是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大学制度而言,它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构建起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法制化要求相适应的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的系列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现行发展模式改革的需要,是提升中国大学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要求,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大学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应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党委领导是核心”。正确认识、把握和实现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党委对高校,不仅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而且是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上的领导,突出表现为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领导权、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对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二、“校长负责是关键”。校长负责是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不只是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实际上也是党委决策的主要成员之一。党委的“职责”和校长的“职权”,体现了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内涵。因此,“校长负责是关键”,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三、“教授治学是根本”。大学治理结构的架构就在于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校长负责的关键作用和教授治学的根本要求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构成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能否达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臵是大学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教授治学”是提高大学治理结构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教授是教师中最重要的学术群体,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优势,其中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其管理中的优势。教授熟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有着深刻的、深邃的理解,这是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基础。在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只有发挥教授的优势,依靠教授治学,才能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形成管理合力,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规律办事,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治理结构的水平和质量。

四、“民主管理与党建之间的关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高校稳步的建设,同时以党建为基础和框架,进行高校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党建的生命力。为党建注入新的血液。使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

4高校党建工作自身不足的新反思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跨世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吸收优秀青年大学生入党,不仅对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而且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培养党的后备力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不断扩招, 在严把质量关上出现裂缝, 随着党员数量增加的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党员管理和教育制度方面的弊端。对党员的培养和教育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因此, 在高校内出现的这些问题给我们这些高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4.1 内容陈旧

不少高校在对新党员的教育中,只是按照以前的选拔方式和教育模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学习内容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为党员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血液,造成了党员同志在党内学习的懒惰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教育与实际发展严重脱节,造成党员素质的降低。

4.2 高校党委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研究指导不够

各高校基层党建中,关注的焦点是系(学院)党组织建设,而大多数党委对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指导。首先,实际工作中党支部工作负责人都埋头于教学,专心于学生教育管理、就业等方面的工作,把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党员等工作淡化了。其次,学校在干部使用上,往往把威望高、能力强的辅导员放在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主任上,党支部书记大多是刚留校的辅导员,在干部提拔上,也很少是从学生党支部书记上提拔干部,这在政治上弱化了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在实践上影响了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再次,从管理激励的角度,基层党支部的责权利并没有很好地统一,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要求高,奉献成份多,政治责任大,但缺少得力的政策措施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进行激励和支持,思想上不够重视,投入精力不足,学生基层党建缺乏活力。

4.3 队伍不稳

高校学生党支部缺少专业、精干的学生党支部书记。高校从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大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绝大部分是学生辅导员,他们一方面要担负繁重的学生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忙于学生党员的监督服务管理工作。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投放在学生日常管理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学生党支部书记大部分由学生辅导员兼任,由于学生辅导员的流动性大,造成学生党支部书记更换频率高,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连续性;大多数做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是刚毕业或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他们的党支部工作经验缺乏,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培训,再加上自身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有的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都很难完全深刻领会,还不能结合党员的实际,从深层次给学生党员讲清楚,这势必影响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质量。另外,学生党支部流动性大、存在的时间短,导致对学生党员难以形成定期的、长期的学习与教育。这是指学生在大学生活四年,即使是最早一批发展的到毕业也只有短暂的一年时间留在校园,而且在毕业时,还会有一些是预备党员、一些是入党积极分子,一个党支部最多只能存在两年时间就开始更新换代。因此,这样频繁的变动导致党支部难以对学生党员进行定期的教育。

因此,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党建工作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

[2] 唐振字、张艳娟.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9(2),126-128.[3] 孟祥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5.[4] 郑舒翔.高校学生党建的现状与建议.科技文化,2010,4,19-45.[5] 李奕萱.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创新智慧,5-6.[6] 袁贵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教改革与发展.2011,4-5.

第二篇: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推荐]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辽宁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2010级3班

于泳博 20101129010020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全会提出:“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坚强保证,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突出首要地位,科学理论武装力求“四真”。

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不断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对工作中的问题加强调研。教师和学生党员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党建工作应当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坚决抵制各种思想影响,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者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突出保证作用,科学制度规范力求全面。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根据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废、改、立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坚持“废”要彻底,“改”要完善,“立”要全面。重点完善包括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等重大会议决策和议事制度;同时,从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办学治校、改革发展能力的角度,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加强对办学方向、学校定位、长远规划、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眼光,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推进校、院两级中心组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从健全民主集中制、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完善学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管理使用即“三重一大”的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三)突出实践导向,科学方法创新力求实效。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方法创新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一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要突出实践性和时效性。突出实践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能够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是从实践中来的;突出时效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得切切实实地取得效果,能够让群众认可,让党员满意。因此,就必须认真分析高校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师、干部、工人的实际,紧密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基层党支部设置、组织活动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鼓励试验,敢于借鉴,包容不足,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方法上的科学化步伐。

要特别加强干部工作。要不断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要提升办学治校能力问题。办学治校能力归根结底就是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从形势的变化中及时发现机遇、敏锐捕捉机遇、准确把握机遇,认真用好机遇,见势而动,乘势而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这就是领导办学治校能力的要求。

(四)突出党性特色,加强作风建设力求深入。

高校党的作风关系党同广大师生的血肉联系,关系党的形象和威信。邓小平说:“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好的党风也要体现在教育中,这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当前,高校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以党风建设为龙头,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教风、学风。一是高校加强党风建设要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相结合。加强高校党风建设不是单一的就党风建设而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与高校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的,是渗透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中的。因此,党风建设和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互为促进,党风建设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良好的党风必然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二是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党风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风清气正的校风,为人师表的教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直接反映党风建设在学校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对良好党风的形成和进一步提升水平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加强党风建设要与为师生办实事和好事相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作风建设同样要着眼于广大师生的需求,把学习知识所得、服务意识提高、能力水平增强体现在为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体现在为师生办实事和好事中,体现在让师生享受学校的服务中,体现在让学生享受我们的教育中,体现在广大师生的满意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切实解决。把改善教职工授课、办公、交通、实验条件和师生文体设施场所放在重要位置,把师生关心、关注、关切的事记在心上,力所能及尽量解决,以实际行动和切实的效果取信于师生,让党的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广大师生的满意笑容中。

第三篇: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思考论文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1.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容。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我国高校科学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是以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规范,并且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为基础。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和教学状况反馈系统。其中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是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分化内容包括:作业、测试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状况反馈系统是制定教学管理决策的依据。2.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的意义。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可以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科学化规章制度的保障,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明确教学管理的主体任务和目标。不仅可以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加强专业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助于高校形成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其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质量,促使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让其学会用理论知识展开实践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陈旧。受到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高校很难做出教育改革。即使很多高校硬性的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但是不能有效的的贯彻新改革的精髓,不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尤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高中基本相似,遏制了学生的自由,难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甚至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能力水平的标准,长期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新时代要求渐行渐远。其次,很多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是如何控制学生,教学管理缺乏人性化,与时代严重脱节。2.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整。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仅仅注制度建设的形式,尤其很多制度的建设,没有通过科学的决策就随意实施,导致制度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不足。另外,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甚至停留在口头表述的基础上,导致制度的设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大部分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与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缺乏教学管理的竞争刺激机制,导致教学管理动力不足。最后,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以个人经验为导向,难以保持时代的先进性和高效性。3.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单一。教学工作者要结合院系、学生实际发展的情况以及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但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者基本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管理,没有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造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的难度加大。其次,高校的用人制度较为硬性化,教学管理者呈现高龄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状态。最后,教学管理奖罚机制不够健全,在我国教学管理属于后勤职位,导致教学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的奖罚、考核机制等不够健全,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任务环境中失去工作的热情,削弱了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进度。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是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学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向发展。其次,坚持“科研兴校”,能够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教学管理共同体。例如,领导、党员等起带头示范的作用,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审视各项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学、管理等反思,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活动等创新,积极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最后,高校要组织各个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践者,共同协商制定教学管理的规划,规划实施要始终与学生的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学科专业落实和相关课题落实的过程中渗入具体化的教学管理实践,构建具体本校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2.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性,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要加强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让其主动的认识自己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最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例如,学校的各个职工承担起学生校内教学管理工作,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3.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的目标,积极寻求多方意见反馈,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突出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刺激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热情,为学生提供主导管理服务。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例如,OFFICE办公软件,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对教学管理资料实现数字化的分析。再如,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籍信息管理等都可以利用现代自动化办公软件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新成果融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才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分析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和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健,彭国香,鲁珊伶等.新形势下高校教务与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科学化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1(07).

[2]谭薇.开拓进取,不断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3]徐祥林,王博,左延彬等.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16(12).

[4]俞冠先.论高校教学、管理与高校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第四篇:论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关于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途径的思考

焉耆县委办公室 马恒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这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新课题,体现了党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就是要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取得实效。

机关党建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至关重要。当前,机关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着一个重要课题,这就是在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国内情况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如何引导、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分析形势、提高思想水平、坚定发展方向、把握发展实际、适应发展要求、实现发展目标。因此,提高各级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推动我国经济

1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一、以认识和遵循执政党机关建设规律为基本前提

科学性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精确把握。无论是对客观世界还是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党的组织建设,都面临着一个正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问题。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就是要结合机关特点,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机关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强化科学管理、完善科学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些年来,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艰辛探索,我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探索不断深化,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也要看到,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们对机关党的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得还不够全面,对新形势下机关党建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对机关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还不够自觉,部分机关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比较传统,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各级机关党组织只有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切实增强规律意识,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以科学的态度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不断开创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根本动力

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创新的精神和要求来建设党。科学的道路就是发展的道路、改革的道路、创新的道路。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立足现实,突破管理、突破思维定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党的建设的基本原理,谱写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篇章;才能继承机关党建传统,创造出科学化的工作体系,及时有效地指导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践。

三、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要内容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具体化和基础工程。机关党组织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时代精神,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坚持理论武装与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解决党员干部关心的重

大问题相结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理论素养、知识素养同提高领导水平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四、以健全、完善的科学制度机制为重要保障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根本保障。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导,努力构建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要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制度和制度体系的严密性、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了规定又该怎么办,堵塞制度漏洞,减少执行制度的自由裁量空间,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同时,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该坚持做贯彻执行机关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表率,从严

要求,以身作则,以上带下,使机关党的制度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以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为重要手段

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开展机关党的工作,对于机关党组织能否发挥其职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每个机关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有助于机关党员干部走在前头、做出表率、树立标杆,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的建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继承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统筹兼顾的方法、群众工作的方法,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要坚持理论武装,使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体现前瞻性;谋划发展,使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体现服务性。以人为本,使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体现人文性。因地制宜,使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体现针对性。统筹兼顾,使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体现灵活性。

六、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重要举措

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是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直接主

体,要立足于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要特别注意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本领,既要关注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又要注重机关干部的业务知识学习。要引导机关干部勇于实践,到条件差、困难大、矛盾多、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展工作,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真正把政治强、有潜力的机关干部选配到重要工程、重要岗位,下大力气培养。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知识型、复合型、素质高、能力强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因此,在关心党员干部成长的同时,一定要十分重视机关党务干部的成长,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要教育引导机关党务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和根本宗旨观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机关党务干部探索勇气、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党务干部应知应会的培训,提高其领导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务干部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从严律已,树好形象。

第五篇:党建科学化

1.为什么说“科学化”是党建的首要任务?

胡锦涛“七一”讲话用很长篇幅就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五个坚持”。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党建的科学化?

我们知道,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相对应的就是党的执政建设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显然,科学化排在党的执政建设第一位。

总结我党科学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毛泽东时代最主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保持我党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最显著标志。在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和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规律?除了我们必须坚持的党的优良传统外,还有哪些是决定执政党兴衰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才”问题、“腐败”问题、“制度”问题。一个执政党能不能“任人唯贤、广纳人才”、把最优秀的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才俊吸收入党并在党的各级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是决定一个执政党能否实现可持续执政和长治久安的关键。而预防和遏制权力腐败和乱用,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的又一个严峻考验。过去对腐败问题经常用“生死存亡”表述,体现了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权力腐败,党性不容、国法不容、人民不容。党的执政和政府的公信力不仅与执政能力有关,更与廉洁公正有关。贪赃枉法、偏私不公的执政、执法、司法,绝不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任。而制度建设是我们党吸取“十年内乱”带来的沉痛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哪一方面都离不开制度建设。只有把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能使这些经验和做法成为可持久坚持并在完善中不断发生效用的制度机制。

2.怎样理解党建科学化与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党的执政科学化的经验阐释和优先强调,并不意味着党的执政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是可有可无、可容可缓的事情。党的执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不仅是党的执政信仰的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更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落实。以民主的方式执政和以法治的方式执政,不仅是市场经济建设对党的执政理念和能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已经被我国各地实践反复证明的党实现有效执政的最佳方式。民主的执政不仅在理念上体现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实际上还具体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人能否自觉并熟练运用现行的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并把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动员起来,在科学发展和维护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和民主权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组织和人民参与的功能和作用。真正做到人民的事情人民办,人民的事情靠人民。法治的执政就是把党的执政行为纳入到法治规范和监督的制度框架内,不仅使党的执政行为在宪法和法治的范围内活动,更要使党的执政行为自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监督”,把党的执政行为实实在在地纳入到法治规范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实现党的执政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以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陈红太作答)

3.怎样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有科学内涵和明确要求的,即“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石破天惊的论断,冲破了把市场和资本主义划等号的传统思维定式,为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模式扫清了思想障碍。这是以思想解放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生动例证。

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依为命,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标准和根据。大跃进时期丢掉实事求是去搞“思想解放”,曾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笑话。现实中一些盲闯蛮干包括突击性开发、为招商引资而搞的“政策优惠大战”、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以及各种短期行为等等,是对实事求是的背离、对解放思想的歪曲,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劳民伤财。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发展、造福人民。新阶段呼唤新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如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据报道,有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一种“强拆论”,认为“没有强拆就没有中国的城市化”,“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在这个奇谈怪论支配下,个别官员把行政法规当作发展的羁绊,甚至鼓吹为拆迁而“良性违法”,有的酿成命案。其实,在城市发展中,人民生活的提高,幸福、尊严和各种权益的实现,远比工程进度和城市面貌改变更重要,前者不仅是发展的目的,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动力。“强拆论”实质是把发展同人民利益对立起来,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亵渎,因而绝不是什么思想解放,而是思想的倒退和混乱。

(以上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作答)

4.为什么说“执政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我们党经过漫长的革命,付出了无数的牺牲,才成为在全国执政的党。据统计,从1921年7月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民主革命中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党员达370多万。正是因为取得了执政的地位,党才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执政对我们党也意味着是一种严峻考验。因为执政,就存在权力的诱惑。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容易造成腐败,使党反腐败难度加大;因为执政,容易形成官僚主义、文牍主义、等级主义;因为执政,民众要求高,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因为执政,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导致党政不分,难以做到党要管党。从中外历史来看,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的王朝更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代王朝都没有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共产党没有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5.怎样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挑战?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但是,改革开放也给我们党带来了诸多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以往未曾遇到的新情况,党员队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冲击着党的执政基础;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选择多样;就业方式多样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人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物质利益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群众自主性增强,对党的依赖减弱。这些新情况使得传统比较有效的党建办法受到挑战。

6.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考验具体有哪些?

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经济可以强化人们的功利性,使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市场经济强化成本意识,增强了党建活动的物质约束,党建需要成本,需要资本的支持;市场交换原则延伸到党内,易致权力市场化。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产生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原则,渗透到党员的心理行为之中,进入党内运行机制,与党性原则发生一定的矛盾,造成党员心理上的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具体表现为: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冲突;商品经济追求利润的冲动与党性要求以人民利益为第一的冲突;等等。

7.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享受到走向世界的好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外部的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促进了我国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党越来越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外部环境的考验更加严峻,这从国际舆论中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可管窥一斑。现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所有这些外部环境的考验,对我国发展和党的执政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必须正确应对。

8.如何有效应对“四大考验”,跳出历史“周期率”?

面临“四大考验”,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党必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党的建设面前,每个党员都是主人,而不是“看客”。只有全体党员都担负起党的建设的重任,我们党才能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化危机为转机,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跳出历史“周期率”。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直机关工委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中找准定位,创新思路、拓展载体,努力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打造机关党建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机关党建工作新路子,为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促进惠州文明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做法:

第一,强化“主业”意识,将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市直机关工委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做好保障,紧贴业务工作提供服务。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狠抓工作落实年”、“机关服务基层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机关干部围绕本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件大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连续9年在市直单位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把作风建设列入测评指标范围,开通了“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惠州市机关作风建设网” 和“惠民在线”论坛,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编印了《公务礼仪手册》,开展了“讲文明,懂礼仪”系列活动,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感召力、影响力的作风建设品牌,促进了机关行政效能提速、服务质量提高、队伍形象提升。惠州市政府效率曾被世界银行评为全国第一。

第二,强化“前头”意识,将创先争优、当好表率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惠州市直机关工委坚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每两年举行一次“创先争优”表彰活动的制度,在市直机关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先后开展了“四个百佳”、“群众满意机关”、“群众满意窗口”、机关服务基层“标兵科室”等评选活动,举行“创先争优”表彰活动12次,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443个(次),优秀共产党员1624名(次),优秀党务工作者481名(次)。市直机关工委先后多次在全省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第三,强化“作为”意识,将立足创新、打造品牌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有为才有位”。市直机关工委一直秉承这一理念,创新思路,引入了品牌建设理念,着力在打造“主题年”实践品牌、学习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人文关怀品牌等机关党建品牌上下功夫,开办了“西湖大讲坛”,成立机关文化协会、机关合唱团、机关书画院,举办了市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其中,机关合唱团是广东省第一个地市级机关合唱团,承办了珠三角城市新春合唱音乐会,参加了广东省第九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总决赛和第十届中国合唱节暨第二届星海国际合唱节,分别获得银奖。市直机关工委还努力打造“惠民服务”的品牌。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组建了20支机关惠民服务队,4年来开展服务活动2000多次,服务群众100多万人(次);在“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中,联合惠州移动公司推出了“惠民邮箱”项目,为市民免费提供各类信息,目前已有近100万惠州市民开通使用。

第四,强化“合力”意识,将科学统筹、整合资源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委对机关党建高度重视,为强化市直机关工委的统筹协调能力,20年来一直坚持由市委常委、秘书长兼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这在广东省地级市机关工委中是独一无二的领导体制。市直机关工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网络,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机关资源,协调好机关党建的各种内在关系,把机关党的各项建设一起抓,统筹经常性工作与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建设和谐机关,制定了《关于畅通机关干部职工诉求渠道的意见》,设立市直机关党内关爱帮扶基金,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毛主席曾说过:“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是要结合机关特点实际,不断探索和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弘扬科学精神、完善科学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重视教育,创新载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摆正位置,切实增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要重视教育,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重要会议精神,把学习政治理论同学习哲学、经济、科技、法律、历史、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其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开阔世界眼光,切实增强其执政本领和管理能力;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良好学习制度基础上,要不断创新载体,通过建立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知识竞赛”、“党员读书日”、“机关讲坛”、“演讲比赛”、“网络交流”、“专家授课”、“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良好氛围。

立足全局,围绕中心,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良性互动。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要跳出原有工作框架,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来谋划和开展。同时,要践行“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把握机关党建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处理好党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健全制度,严格落实,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制度建设是机关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的运行机制。健全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形成部门主要领导带头抓党建、机关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基层党组织狠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党建考核结果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中。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党建联系会议制度,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党员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党员间谈心谈话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健全完善机关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健全廉洁从政教育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使命,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完善自己而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作为把守出入境检验检疫质量关的检验检疫机构,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保证机关党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重要性

检验检疫机关党建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经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明显转变,执行力、创新力明显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但不可否认,我们还存在着党建工作理念和思路比较传统,方式和方法比较陈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弱化了党建工作在检验检疫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做到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绩效党建”的意义就在于用新的管理思维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党建作用。“绩效党建”有利于增强机关党组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效益、效率、效能意识,降低党建成本,激发党建活力,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贯彻落实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的“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更好地促进机关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务实有效的工作成果赢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信赖,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二、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步骤

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证。

一是明确考核目标,健全工作机制。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中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认真制定机关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党建文化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党建信息调研、党建成果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目标;通过落实党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合理量化指标,及时整改落实。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制定目标督查、绩效考核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切实增强机关党建工作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实事求是地反馈给被检查部门,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整改。

三是定期考核表彰,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逐步建立业绩与荣誉、贡献与奖励相一致的激励机制;把绩效考核、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打造“绩效党建”品牌的有效途径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执政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机关党建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倡导民主、法治、公正、服务、绩效、廉洁、创新等执政理念,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锐意开拓进取;增强公仆意识,坚持权为民所用;增强节俭意识,始终艰苦奋斗;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做到廉政勤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使广大党员干部以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近年来,苏州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行支部建在科室上、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党支部书记的组织模式,实行“一岗双责”;加强科室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的队伍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建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为载体,积极开展“四心五珍惜”、“心存感恩,共建和谐检验检疫”等主题教育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日活动擂台赛”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示范成果,研发一批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标准。同时,采取进修、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学习、研究、结合、执行、创新、协调、沟通、写作等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检验检疫队伍,使各项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苏州检验检疫局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质检总局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文明行业”、“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多项殊荣;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先后到苏州检验检疫局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三是实现机关党建规范化管理。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格局;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各项制度,把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赋予制度新的内涵,使制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并加强督促检查,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四、关于“绩效党建”的几点思考

“绩效党建”是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实践,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作为“绩效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抓党建从业务工作着眼,抓业务工作从党建工作入手,使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做到相融互动,积极打造党建工作与检验检疫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的“绩效党建”品牌,使党建工作渗透到检验检疫全过程,化被动应付为主动谋划,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实效性,做到与中心工作对路、合拍。

二是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绩效党建”的动力源泉。开展党建活动应充分尊重党员的个人意愿,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与党员队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启动内力、提升素质、发挥作用,切实调动全员参与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通过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发挥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促进机关党建创新发展。

三是把提高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作为“绩效党建”的关键环节。要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特别是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和交流,健全党务工作者上岗培训、定期轮训制度,从根本上夯实“绩效党建”的组织基础和能力支撑。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检察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检察工作要更加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特别是党建工作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察机关履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检察机关党的建设与履行检察职能的关系既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服从”、“服务”的关系。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检察工作的中心,充分体现检察机关特色,才能为全面、正确、充分地履行检察职能起到保障作用,以实现更好地为全党大局服务的目的。

一、在检察机关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从检察机关自身来看,加强党建工作是检察机关更好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根本职责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开展各项法律监督活动,全力维护法律权威,从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在这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挥每一名检察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党员干警。因此,检察机关要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肩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积极作用,以更严密的组织体系,更有效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把各党支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与每一名干警的了解和沟通,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二、当前检察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检察机关本身对业务上面有在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干警能够准确地运用法律,从而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往往容易在平时工作中重视业务学习而忽视政治学习。具体表现为对党建工作缺乏科学安排,党员的学习热情不高,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对上级宣传部门安排的学习计划的组织实施,对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党员思想建设、抓党建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不够。同时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方法单一,套路不多,很难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政治学习的空气不浓。由于对理论学习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导致一些同志思想空虚,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不强,基础不实,缺乏创新精神,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检察机关干警自身年龄结构不平衡等原因的限制,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不强,吸引力偏弱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从而制约和影响机关党的建设。我们知道一个党支部的发展不仅需要长期以来优秀经验的积累和运用,更需要有创新意识的支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创新上大胆实践,力争发挥每一位党员干警的能动性,使党建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强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方法、途径

1、提高认识,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机关党的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到能否保证整个机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涉及到能否保证机关党员干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政治斗争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胜利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因此,要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结合本部门实际去研究、去把握。因此,本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对部门各党支部的领导和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加强业务领导的同时,抓好干警的思想动态,切实使干警意识到参与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2、重视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重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机关学习中心组要带好头,机关政治学习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通过学习教育,使机关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身体力行地实践好“三个代表”。同时要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改进学习方法,增强教育实效,一是围绕中心抓重点,精心编制学习计划。对全年的政治教育要作通盘考虑,保证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每月的学习内容要作具体安排,分步细化便于实施。二是力求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要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在教育方式上积极创新。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党员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要尽可能开展多种多样的开放式教育,采取专题辅导、形式报告、电化教学、座谈交流、短期培训、参观访问等方式。三是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经常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要善于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党员干部。同时,利用重大典型案例及本地区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警示教育。

3、健全机制,夯实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

要切实加强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清、作风正、德才兼备的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干部选配到机关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注重安排素质较全面的业务骨干担任党内职务,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务工作岗位上的作用。要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认识、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科学性和超前性,使机关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机关党建工作要健全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坚持两位一体、实行“双向目标考核”。党组党委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定,任务同下,工作同步,考核同行,统一纳入管理。二是抓好两个结合,实行“双目标管理”。机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组党委的整体布局,制定和完善《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细则》和《党员目标管理细则》,对支部和党员实行双目标管理,重点要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内容,进行逐项逐条细化。三是研究可行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为保证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按时参加组织活动,可实行党组织生活“预告制”、“公示制”和“奖惩制”。

4、丰富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的作用。

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干部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做到群众最关心、最容易产生思想问题和矛盾的环节中去。要统一思想认识,通过有效工作积极消除隐患,理顺情绪,排忧解难,凝聚人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掌握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状况,总结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经验。其次,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转变机关作风。机关党组织一定要从“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防线,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配偶子女关。要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落实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加强党内监督,切实做到领导干部走到哪里,权力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落实到哪里。要继续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再次,要开展群众满意活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机关党组织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标准,大力组织开展各项党建工作活动,激励机关党员干部努力为党和人民积极工作,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办事质量,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5、联系实际,找准检察业务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

一要在做好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上找准结合点。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检察机关党组织要切实抓好干警理论学习,坚持和强化党总支和支部成员抓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摆到突出位置,采取各种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宽理论学习的渠道,提高学习效果;还要认真做好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党员干部理直气壮讲正气,旗帜鲜明扶正气,以身作则树正气,端正执法思想,讲思想统一,讲同心协力,讲爱岗敬业,讲遵纪守法,讲无私奉献,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二要在完成业务工作任务上找准结合点。检察机关的业务工作是按照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权和检察职能,增强监督力度,多办案、办好案。机关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业务工作,把业务工作重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把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配合院领导和局科室负责同志,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积极投身于履行检察职能的主战场。要把检察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内容,教育党员干警正确理解和处理坚持党委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办案和“争创”活动的关系,办案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的关系,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为了社会稳定,为了经济发展,为了惩治腐败,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狠抓办案,把法律监督和各项检察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三要在履行监督职责中找准结合点。反腐败斗争不仅关系全党工作大局,而且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检察机关是反腐败斗争的前沿阵地,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遏制腐败现象。党组织必须认真行使监督职能,完善监督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在政治上做个坚定的人,经济上做个清白的人,作风上做个正派的人,用自己的榜样作用、人格力量去带动和影响他人。

四要在各项公益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上找结合点。我院已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并确立了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这一新的目标,因此党组织要以机关党建工作为中心,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党建活动。可以面向社会开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有益于人民群众、有影响的公益活动,如扶贫、助学、爱心献功臣、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党员和积极分子受到教育,向社会展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引导、动员广大干警全面、正确、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总之,结合检察院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应紧密结合队伍建设实际,积极研究探索适合自己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使检察机关更好的发挥自身职能,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但我们还必须看到,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党建工作依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运行机制、工作格局、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等,仍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和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在总结中去不断落实提高。努力提高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下功夫” 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托县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一主题,以“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列”为目标,着力在建设学习型机关、健全机关党建工作机制、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创建机关党建典型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抓学习,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上下功夫。以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素质为出发点,以推动机关中心工作为落脚点,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措施等,建立健全了每周集中学习日制度。同时,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领域,创新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组织开展了“机关党员集中学习培训月”、机关党组织“五个一”、机关党员“五个一”等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外出考察、集中培训、专题调研、知识竞赛、撰写读书笔记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二是抓规范,在健全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以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有序为目标,出台了《关于推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健全完善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全面推行县委常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县级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17名县级领导与17个机关建立联系。编制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细则,对机关党建目标进行了细化、量化。同时,不断健全督查考核机制,采取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重点工作重点督查和专项工作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推进落实力度。

三是抓载体,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坚持把转变工作作风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深入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连心”工程、县直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争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访民情、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实践活动,为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同时,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通过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评,促使机关干部的作风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转变。2007年以来,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用于结对村和结对社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致富项目发展和贫困居民的帮扶,在群众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形象。

四是抓典型,在典型创建和示范、带动上下功夫。按照创建促规范、示范带全盘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从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方面对机关党组织、党员队伍和党员活动阵地硬件设施配置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创建标准。同时,在全县不同领域机关党组织中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开展较扎实的10个机关党组织作为第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开展以来,各示范点投入资金近20余万元,用于活动阵地硬件设施配置。同时,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考评和奖惩机制,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创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加以总结、交流、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了全县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关于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徐 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历史性进步。这个命题的提出必将把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到新水平,必将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境界。我个人认为,这个命题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刻把握党的建设基本规律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贯穿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科学”一词,含有完整、系统、准确、规范、合乎规律之意。“科学化”的实质,是对规律的自觉把握和运用。“科学化水平”,体现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自觉性及其能力和程度。“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本质就是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

历史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能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现实也表明,我们的一些党建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不够,对其规律把握得不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研究党自身建设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把握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中的全面贯彻和自觉运用,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及时对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个性求共性,把握特点找规律。努力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破难点、抓热点、创亮点,在工作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认识问题有新理念,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把思维方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适应型向前瞻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组织建设要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自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找准党建工作与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之间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体现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建设要做到“有为、有位”,说到底,只有靠创新,而且是不断地创新。要不断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不断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二、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有效整合组织工作资源

组织工作资源,是指我们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的建设过程中,能够调动、支配、利用和依靠的内部与外部、有形与无形等各种资源的总和。组织工作资源是党的执政资源的载体和依托,是提高党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础。

整合组织工作资源,就是对于党的建设所需的各类工作资源,采取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挖掘潜力、完善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将分布在各条战线、直接联系着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凝聚到党的中心工作中,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变成政治优势,实现组织工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以有效整合各类党建工作资源为保证和依托。从很大程度上说,组织部门抓党建工作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水平上;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也主要体现在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水平上。

一要加强干部队伍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整合干部培训资源,用最高端的教育资源培训干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项目管理方式,把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利用起来,用优势教育资源培训干部,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拓展干部视野。深化党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主的阵地资源,有效解决基层干部培训师资短缺的问题。利用现已建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有效整合党委、政府和群团组织等的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党建数据库,实现一网多能,一网多用。

——整合干部考察资源,建立专业化干部考察队伍。以组工干部为主体,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企事业单位,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和精通干部工作的优秀同志作为干部考察专业资格人员。加快建立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制度。规定只有取得干部考察资格证书的干部才能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组建类似猎头公司的专业人才中介、评价机构,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主体的适当补充。

——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创新党管人才形式。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使用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实绩突出、实践证明优秀的干部。

——整合干部监督资源,构建开放的干部监督体系。打破干部监督工作封闭运行的格局,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整合纪检监察、信访、审计、政法等监督资源,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和舆论资源,探索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等监督的有效办法,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形成干部监督的强大合力。

二要加强领导班子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整合领导班子的配置资源。拓宽视野,广开进贤之路,力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党政领导干部资源,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从整体上提升驾班子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合力。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领导班子的职能资源。继续深化机构改革,对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进行撤并整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适当扩大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解决分工重叠问题,切实通过交叉任职促进职能整合,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效能。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整合领导班子的决策资源。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职能和分工的基础上,完善决策机制,严格决策程序,充分发挥班子每位成员在决策中的作用,形成决策的合力。

三要加强党员队伍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整合在职党员资源,充分彰显在职党员的先进性。以创新载体为手段,以提高素质和彰显先进性为目标,坚持在在职党员队伍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鼓励支持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在职党员在岗位上干事创业。着力强化对在职党员事业激励,积极为他们搭建事业发展和成长的舞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整合无职党员资源,搭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党员结对帮扶等制度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为无职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载体和舞台,切实解决无职党员“无岗履责、无需理事”的问题。同时把整合无职党员资源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整合分布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无职党员资源,不断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整合流动党员资源,实行流动党员城乡共育共管。搭建开发、整合流动党员资源的载体,积极做好在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服务与教育管理,进一步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向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型转变。

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资源的整合,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整合城市党组织资源,构建服务群众新机制。要适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大量单位人向社区转移的趋势,从整合行政组织、驻区单位和居民区党组织资源入手,完善党组织职能,理顺党组织设置体制,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好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适应城市商业区板块化的趋势,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商圈党建新路子。适应城市社会结构多样化的趋势,加强组织设置创新,在构筑区域性党组织布局模式上寻求新突破。针对城市经济社会结构趋向多样,基层组织弥散分布、形态多变、隶属不明等问题更加突出的现状,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区域性党组织为节点、功能型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组织体系,推动城市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全面覆盖。顺应城市社会资源多元化的趋势,加强共建机制创新,在构筑社会资源共享上寻求新突破。顺应城市公共服务升级的趋势,加强服务平台创新,在构筑综合型服务系统上寻求新突破。有效整合服务群众的社会资源,探索建立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便民服务站),形成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党员服务网络,使党员服务覆盖所有社区、惠及全体市民,形成城市党建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局面。

——整合农村党组织资源,形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要把党在农村的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党的组织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和双赢。坚持因地制宜,打破村庄地域和企业的限制,对经济发达的村采取“支部+行业协会”、“党群致富联合体”等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对经济欠发达的村采取“强弱联合、以强带弱”和“强强联合、以强促强”等方式,组建联合党组织,通过整合农村党的组织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整合“两新组织”党组织资源,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新经济组织党工委,更名为“两新组织”党工委,整合党政部门力量,按照“属地为主、属业为辅、条块结合、分层分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指导、管理部门,注重发挥民政、工商和有关主管机关的作用,建立“两新组织”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隶属部门管理为主、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通力合作的“三位一体”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加大在同业商会、行业协会组建党组织力度,以商会、行业协会和社区党组织为统领,发挥其与行业内、区域内新经济组织联系密切的优势,构建以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为框架,以新经济组织党组织为依托,统分结合、灵活多样的党组织设置和管理模式。发挥会长企业、龙头企业、较大规模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齐全、品位较高的优势,以“嫁接”的形式,将商会、协会党组织活动阵地放到这些企业,并向业内会员企业开放。

——整合城乡党组织资源,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统筹开展。推动各类党建资源在城乡间、区域内有序流动。坚持城乡党组织互促共赢的理念,双向协作,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创新载体,实现城乡党建工作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做到发展党员城乡共育、教育管理城乡共担、就业服务城乡共促。推动机关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同“两新”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达到“双赢”。

——整合基层党务干部资源,拓宽党务工作者来源渠道。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工作思路,探索基层党务工作岗位职业化途径。建立基层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和向社区和“两新组织”输送专职党务工作者制度,形成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强化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激励,激发和保障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要加强网上党建资源整合,探索构建立体化、交互式的党建工作平台。——深刻把握信息化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展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空间,扩大信息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力,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介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党的政策主张的重要阵地、展现新时期党的光辉形象的重要窗口。——善于利用网络传播党组织的声音,努力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善于借助网络密切党群关系,开辟疏通群众诉求新渠道,切实运用网络倾听最基层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让网络成为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新的重要平台。

——善于依托网络创新工作方式,构筑党的建设新平台,通过在网上建立党支部工作阵地,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着力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

组织部门在加强党的建设中肩负重要职责,组织部门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决定着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要确立党建工作新理念。要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强化科学管理、完善科学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既要讲求规范,又不能繁琐复杂;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因循守旧;既要细致严谨,又不能忽略时效;既要务实避虚,又要做理性思考,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中追寻原因。把组工干部的思想努力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微观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转变、从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从事务型队伍向学习型队伍的转变。二要树立整合资源新思维。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整合资源的水平上。组织部门要树立党建工作资源观,发挥资源“整合器”的作用,加大对各种党建资源的开发整合力度,实现党建工作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协调发展,切实把组织资源转化为执政资源和发展资源。着力把握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从全局着眼、从局部入手,既要整合党内资源,又要整合社会资源;既要盘活存量资源,又要注入增量资源;既整合有形资源,又重视无型资源。

三要构建组织工作新格局。要克服“就党建工作抓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仅是组织部门工作”、“组织工作神秘化”的思维定式,善于把党建工作放到国内外大背景中去思考,放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中去把握,大胆地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性,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构建“大组织”、“大党建”新格局。对牵头抓总的工作,要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督促、引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承担职责,发挥应有作用,共同推进党的建设。

四要探索组织工作新模式。善于将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学科的相关理念、方式、手段借鉴运用到组织工作中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通过改革创新,使组织部门抓党建的工作程序更规范、工作方法更科学、工作过程更透明、工作节奏更快捷、工作效果更理想。同时,要善于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及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实践,为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贡献力量。五要创新组织工作新机制。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必须创新组织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组织工作的无形资源发挥好、应用好。进一步理清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定位,抓住牵动组织工作全局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整合力量,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组织工作内外沟通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做到体制内整体联动,体制外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工作例会、现场办公、跟踪问效、动态评估、检查通报制度,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的落实。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内外交流机制,加快干部成熟步伐,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对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武进区委党校课题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机关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我区机关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需要迫切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一、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区级机关各党组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以“抓党建,促发展”为主题,以“机关创新行动”为载体,不断拓展机关党建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全区实现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区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注重抓理论武装、抓思想教育、抓舆论引导。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按照“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二是积极创新学习载体。通过专家辅导、领导授课等形式,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理论知识、形势政策和业务能力的学习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用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武装头脑,推动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升华。三是加强了对党员和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对科学发展观和机关党建业务进行了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党务工作水平。

(二)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改革创新是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以“机关行动创新年”为载体,不断改革创新。一是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模式,努力使机关党建服务全区工作大局、服务机关工作、服务基层群众。二是创新工作内容。围绕“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全党基层组织建设前头”的要求,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全面推进机关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机关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区级机关党委书记例会和区直机关党(总)支部书记例会,交流研讨机关党建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建设机关党建网站,为区级机关党建工作建立开放的交流平台,为广大党员提供及时便捷的指导和服务。四是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联建,大力推进城乡党建设工作的对接和融合,有效建立起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发展共赢的长效机制。

(三)突出服务中心,着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机关各级党组织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武进的新要求,来开展机关党的工作。积极搭建党员展示先进性平台,开展了“结对帮扶、共进小康”党员先锋行动、“让党微在效能建设中闪耀”等一系列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紧扣“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坚持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开展了“服务企业百人团”、“双下双挂”、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形成了机关品牌服务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人民满意、勤廉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建设。

二、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一个新命题,要构建完整的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任重而道远。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目前我区机关党建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科学化要求的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首先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轻视机关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对机关党建工作是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到位。在研究工作、安排投入、配备干部上,党建工作都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其次党建、业务“两张皮”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一些部门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就党建抓党建,造成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脱节,削弱了党建工作的成效。

2、体制机制不完善 从目前机关党的制度建设现状来看,一方面体制上存在部分“三个分离”现象,即一些部门和单位在管理体制上,管干部、人事的部门和管思想、党建的部门相分离,在运行机制中党的工作与业务管理工作相分离,在具体工作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分离。“三个分离”现象的存在,是机关党建设工作中存在“两张皮”问题的深层次表现,它使机关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形不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制度建设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制度本身不完善不配套、缺少针对性操作性,制度贯彻执行缺少刚性、流于形式。

3、工作方式不新颖

部分机关党组织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一是思想上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二是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比较守旧,对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对策;三是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乏创新,形式化问题普遍存在,党的活动实效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四是党建设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方式方法单一,形式呆板,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不明显。

4、考评体系不完善 机关党建工作没有与行政业务密切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反映到工作上党建工作是可有可无,党组织的工作职能没能得到全面履行。

三、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机关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当前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

思想理论建设是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实现机关党建科学化目标,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机关各党组织要加快党的学习型组织体系建设,普遍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员干部创建活动,要从组织体系、学习计划和活动载体等方面抓落实。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引导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和实用技能相结合,与武进的建设实践相结合,拓宽工作眼界和思路,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二)把推进工作创新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动力

科学化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在创新上下工夫。一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机关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树立机关党建工作新理念,从新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创新去探索新途径,破解新难题,积累新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机关党的各项工作,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思维层次的提升,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和实际相一致,使机关党建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前进。在工作定位上,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把机关党建放在机关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把促进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检验、考核党建工作的标准。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统筹兼顾,日常性工作抓规范,创新性工作抓突破。既着眼长远制定规划,又立足当前稳定推进;既抓好经常性工作,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使机关党的各项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工作安排上,要确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统一,既要做到党建工作经常抓,又要防止活动过于频繁,流于形式。三要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机关特色。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党建活动要与机关主体工作相互促进,防止搞形式主义;机关党建活动要得到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从例行公事地组织活动转变为根据广大党员干部意愿组织活动。要充分运用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开辟党建工作新平台,提高机关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四要创新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和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机关党建各项任务的落实,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三)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是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只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一要完善机关党建设责任机制。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承诺、述职、评价、问责”四位一体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实现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刚性化、工作规范化、运行制度化,形成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二要完善机关党建目标机制。要根据全年机关党建工作意见,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的运行机制,使机关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目标、有考核,确保机关党建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本着“从严、从细、可行”的原则,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组织生活、人事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完善机关党建运转机制。建立和完善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制度和机关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机关党的工作内在规律,使机关党的工作计划有序、运转有度、配合有力。四要完善机关党建考核机制。将党建目标考核纳入工作实绩考核之中,对全区机关党建工作制定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与行政业务同比考核,落实奖惩,切实破解工作考核与干部考核“两张皮”、考核评价机制不规范、干部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难题,同时,强化督查力度,将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专项督查与重点督查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前有引力、后有推力、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动力机制。

(四)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环节

抓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抓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机关党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能力;要推进党的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主动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党员,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选拔到党的工作岗位上来;积极创造条件,为党务干部提供进修学习、参观考察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机关党务干部信息数据管理库,推行机关党建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及时调整不适应新形势党的建设要求的机关党组织班子和党务干部;要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和定期轮岗制度,不断激发党的工作生机和活力。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作风效能建设贯穿机关党组织活动的始终,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树立优质服务意识,熟练掌握业务本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找准各自的坐标点、工作的着力点、服务发展的结合点,争创一流业绩,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组织、推动、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下载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党建科学化背景(论文)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建科学化

    煤炭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煤炭企业要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就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党建工作的开展,坚持以党的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党......

    高校教务管理科学化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教务管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务管理迫切需要从改变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手段、内容,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推动管理的升学化。从目......

    浅谈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浅谈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命题,是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总结六十年来执政经验所......

    提高法院党建科学化水平论文

    提高法院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初探 哈密垦区法院:阮佩 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提高法院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做好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如......

    如何推进党建科学化范文

    浅谈如何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进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中对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马维敏 (2015年11月) 当前,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正迅速展开,这一轮改革更加注重由单项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既有政府对......

    党建科学化的意义

    党建科学化的意义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重视党的建设科学化。毛泽东曾指出,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来建设党,要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

    机关党建科学化思考

    关于机关党建科学化几个问题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执政党建设中一个带根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