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

时间:2019-05-14 05:0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

第一篇: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

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和行动

2015年07月03日 17:30:22 来源: 中国信息安全

分享到:3 【打印】 【纠错】

美国

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大力发展相关信息网络安全项目。

2009年,美国政府推出Data.gov,这是为了增加政府资料透明度而设立的一系列网站。

该网站依照原始、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个门类,截至2012年11月,Data.gov共开放出了超过40万项原始数据和地理数据,涵盖大约50个细分门类。为方便公众使用和分析,Data.gov平台还加入了数据的分级评定、高级搜索、用户交流以及和社交网站互动等新功能,汇集了1264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103个手机应用插件。通过开放API接口,Data.gov使得私人领域的开发者能够利用那些政府采集但未经梳理的各类信息,开发应用来提供公共服务或者进行盈利。但随着近年美国政府陷入财政困局,白宫于2011年4月宣布这些网站将终止营运,但会将它们开源化,以供各国的开发者使用或者根据需要修改。

2012年3月29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成立“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海量和复杂的数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增强联邦政府收集海量数据、分析萃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宣布将进行2亿美元的投资,提高从大量数据中访问、组织、收集发现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水平。同时,奥巴马政府还计划与工业界、大学研究界、非营利性机构与管理者一起利用大数据所创造的机会。这是美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重要举措,其影响极为深远。

2013年11月,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布了《支持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技术与政策》的报告。

报告指出,“数据驱动型创新”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大数据”、“开放数据”、“数据科学”和“云计算”。一方面,数据规模不断膨胀,且可获性越来越大,极大地刺激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反过来又提高了原始数据的使用价值,激励着更广泛、更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应用。报告就政府如何支持数据型驱动的创新提出了建议。一是政府应大力培养所需的有技能的劳动力,二是政府要推动数据相关技术的研发。报告还指出政府应该发挥的一项重要作用是,不仅要收集和提供数据,还要制定推动数据共享的法律框架,并提高公众对数据共享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2014年5月美国发布《大数据:把握机遇,守护价值》白皮书,对美国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的现状、政策框架和改进建议进行了集中阐述。

该白皮书表示,在大数据发挥正面价值的同时,应该警惕大数据应用对隐私、公平等长远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白皮书》所代表的价值判断来看,美国政府更为看重大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创新动力,对于可能与隐私权产生的冲突,则以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处理。报告最后提出六点建议:推进消费者隐私法案;通过全国数据泄露立法;将隐私保护对象扩展到非美国公民;对在校学生的数据采集仅应用于教育目的;在反歧视方面投入更多专家资源;修订电子通信隐私法案。

大数据计划中涉及信息网络安全项目众多。

美国国防部每年投入2.5 亿美元资助利用海量数据的新方法研究,并将传感、感知和决策支持结合在一起,制造能自己运行和做出决策的自治系统,为军事行动提供更好的支持。

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在开展“可视化和数据分析卓越中心”(CVADA)项目,通过对大规模异构数据的研究,使应急救援人员能够解决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主义事件、网络威胁等方面的问题。

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在开展Vigilant Net 项目,开发保护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从而促进和测试网络保护位置感知能力。投资近20亿在犹他州建立了号称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进行多个监控项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英国

推动数据公开,积极促进大数据技术从科研向应用领域转化,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医疗、农业、商业、学术研究领域发展。

从2011年开始,不断对大数据领域进行持续的专项资金投入。

2011年,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将注资6亿英镑发展8类高新技术,其中1.89亿英镑用来发展大数据技术。据负责科技事务的国务大臣介绍,政府将在计算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资,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

2013年8月12日,英国政府发布《英国农业技术战略》。该战略指出,英国今后对农业技术的投资将集中在大数据上,目标是将英国的农业科技商业化。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成立的第一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研究焦点将投向大数据,致力于将英国打造成农业信息学世界级强国。

2014年,英国政府投入7300万英镑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包括:在55个政府数据分析项目中展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投资兴办大数据研究中心;积极带动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著名高校开设以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专业等。

积极促进政府和公共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2012年5月,支持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开放式数据研究所ODI(The Open Data Institute)。ODI将把人们感兴趣的所有数据融会贯通在一起,每个行业的各个领域一面产生各种数据而另一方面又可以来利用这些数据。英国政府通过利用和挖掘公开数据的商业潜力,为英国公共部门、学术机构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供“孵化环境”,同时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英国政府建立了有“英国数据银行”之称的data.gov.uk网站,通过这个公开平台发布政府的公开政务信息。这个平台的创建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方便进行检索、调用、验证政府数据信息的官方出口。同时英国人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政府的财政政策、开支方案提出意见建议。英国希望通过完全公布政府数据,去进一步支持和开发大数据技术在科技、商业、农业等领域的发展。

2013年5月,英国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联合投资设立全球首个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医药卫生科研机构,将透过高通量生物数据,与业界共同界定药物标靶,处理目前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关键的瓶颈,之后还将汇集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顶尖人才,集中分析庞大的医疗数据。

法国

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2011年7月,启动“Open Data Proxima Mobile”项目,挖掘公共数据价值。

该项目希望通过实现公共数据在移动终端上的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挖掘它们的应用价值。项目内容涉及交通、文化、旅游和环境等领域。项目完成后所有法国公民以及在法国旅游的欧洲公民都将能通过个人移动终端使用法国的公共数据。所有公共数据都是免费的,应用程序均操作简单。不仅利于大众使用,还能为私人企业提供很多商机。

2011年12月,法国政府推出的公开信息线上共享平台data.gouv.fr,便于公民自由查询和下载公共数据。

上线当天发布的第一批资源中就包含352000组数据,覆盖面广包括国家财政支出、空气质量,还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资源等。据了解,data.gouv网站的数据都是经过每个政府部门的专员统计和收集的,会不断地更新。

2013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数字化路线图》,明确了大数据是未来要大力支持战略性高新技术。

法国政府将以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2013年4月,投入专项资金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

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此前,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日本

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以务实的应用开发为主。

2012年6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发布电子政务开放数据战略草案,迈出了政府数据公开的关键性一步。

为了确保国民方便地获得行政信息,政府将利用信息公开方式标准化技术实现统计信息、测量信息、灾害信息等公共信息,并尽快在网络上实现行政信息全部公开并可被重复使用。2013年 7月27日,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牵头成立了“开放数据流通推进联盟”,旨在由产官学联合,促进日本公共数据的开放应用。

2012年7月,日本推出了《面向2020年的ICT综合战略》,提出“活跃在ICT领域的日本”的目标,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

该战略聚焦大数据应用所需的社会化媒体等智能技术开发,传统产业IT创新、以及在新医疗技术开发、缓解交通拥堵等公共领域的应用。

2013年6月,日本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

宣言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林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

德国

对大数据发展还不够重视,重点关注数据保护。

数据保护立法完善,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1977年,德联邦层面的数据保护法生效;2004年生效的德国《电信法》也涉及电子通信领域的数据保护。2009年,对现行的《联邦数据保护法》进行修改并生效,约束范围包括互联网等电子通信领域,旨在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侵犯隐私行为。这部法律对个人数据的合法获取、处理和使用情况做出明确规定。在政府内部,要求设立“联邦数据保护与信息自由专员”,监督政府机构在保护个人数据方面的行为。在联邦层面以外,德国各州也有自己的数据保护专员,以类似的方式监督各州政府机构的行为。

开放部分公共数据,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下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2006,德国向公众免费开放了德国官方所有的GESTIS等7个有毒有害物质信息数据库和德国气候变化预测图。德国电信和Vodafone通过开放API,向数据挖掘公司等合作方提供部分用户匿名地理位置数据,以掌握人群出行规律。

德国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下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制本国的“谷歌眼镜”、交通监测、智能生产线、智能生活、智能农场等技术。

韩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首尔2015”。

2013年,建设开放大数据中心。

基于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2月提出的创新型经济框架,韩国将建设一个大数据中心。这是该国第一个开放的数据中心,中小型企业、风险企业、大学和普通公民都可以通过该中心对大数据进行提炼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业务或者研究方面的问题。

2011年,提出“智慧首尔2015”计划,挖掘大数据经济价值。

“智慧首尔2015”计划指出,公共数据已成为具有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国家资产,首尔市将努力打造“首尔开放数据广场”,以促进信息技术和公共服务产业的进步和发展。“首尔开放数据广场”目前包含33个数据库、880个数据集,为用户提供十大类的公共数据信息,并配有图表、数据、地图和网络链接等。预计这些公开的公共信息产生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2万亿韩元,能够帮助私营企业创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价值。

澳大利亚

重视大数据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2013年8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

该战略提出了大数据分析的实践指南,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种类,并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政策指导,保护公民隐私,使澳大利亚在该领域跻身全球领先水平。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在大数据分析的运用、提高效率、与其他政策和技术协同以及为公共服务领域带来变革等方面,澳大利亚能领先全球其他国家。

积极应用开放数据,加快宽带和数据中心建设。

Data.gov.au是澳大利亚政府信息目录的开放数据平台,用户可以在该网站上简便地搜索、浏览和利用澳政府国家、地区政府的公共数据。该网站包括 114个部门的1103个数据库和18个应用软件。网站上的数据来自澳政府多个部门,提供数据下载,并提供其他数据目录或资源的链接。

2010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了超级国家宽带网工程,该工程的目标是将光纤电缆通向各家各户,让每个家庭享受每秒钟1G的速度。这项计划在2013年底结束。安装宽带所需要的费用全部由政府免单。

2013年8月,隶属于澳大利亚财政与解除管制部门的ICT采购部发布了《数据中心结构最佳实践指南》草案,旨在为澳大利亚政府机构提供优化数据中心结构相关运营活动的建议。

新加坡

将大数据视为新资源,将新加坡打造成全球数据管理中心。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2006年发布“智慧国家2015年(iN2015)”计划,希望将新加坡建设成一个以资讯通信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的都市。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进数据公开,data.gov.sg是新加坡政府分享公开数据的平台,2011年6月启用,目前开放了来自60多个公共机构的8600个数据集。2012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个人资料保护法》(PDPA),旨在防范对国内数据以及源于境外的个人资料的滥用行为。

在新加坡,多个跨国IT企业在当地设立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加速数据分析技术的商业应用。新加坡同时鼓励大学设立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组织培养专门人才。

最近,新加坡政府又对提出支持新加坡企业采用大数据技术,从大数据基础设施、政府服务、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立法角度,推动大数据生态的完善,以及在企业应用和政府服务中的落地。

印度

将大数据作为IT行业的新增长机遇,以创新政策推动科技发展。

2012年,印度批准了国家数据共享和开放政策,目的是在于促进政府拥有的数据和信息得到共享及使用。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data.gov.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同时,印度政府还拟定一个非共享数据清单,保护国家安全、隐私、机密、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等数据的安全。

2013年1月,印度政府公布新的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到2020年跻身全球五大科技强国的蓝图。印度政府还将2010-2020年作为“创新十年”,并组建了国家创新委员会。

大数据时代给印度的整个IT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目前,不仅印度外包行业巨头Infosys和Wipro进军大数据市场,很多小公司也积极进入大数据市场。

第二篇:国家大数据战略

国家大数据战略——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

大数据很忠诚,它真实记录人们的每个足迹,深藏功与名;大数据很任性,它的分析有根有据,拒绝流言蜚语;大数据很友好,它提供各种权威参考,它创造绿色经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世界已经进入由数据主导的“大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最前沿,带领全国人民迈入大数据时代。五中全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学习中国”今天推出《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系列文章之“国家大数据战略”篇。

一、大数据引领生活新变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据”的时代,我们打电话、用微博、聊QQ、刷微信,我们阅读、购物、看病、旅游,都在不断产生新数据,“堆砌”着数据大厦。大数据已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须臾难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说:“不管你是否认同,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将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2015年5月,习近平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大数据”并不神秘。实际上,大数据就在你我身边,虽然你看不到它,不在意它,但它却始终在你身边、且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你的生活。习近平和彭丽媛访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时,校方赠送给彭丽媛的羊绒披肩就有大数据的功劳,披肩尺寸就是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得出的。校方还向习近平展示了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分析国内人口迁移情况,“一带一路”政策的国际影响力,个性化医疗的推广,以及上海地铁的负载分布和应急办法等。习近平对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必应搜索通过集成以往的飞机票价画出未来票价走势;谷歌利用用户搜索记录判断出美国流感疫情的现状,在时间上比美国疾控中心的预测还快两周;对冲基金通过剖析社交网络推特的数据信息来预测股市的表现;交通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实时路况;交友网站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寻找爱情,并来帮助需要的人匹配合适的对象;利用穿戴装备(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生成最新的数据,可以根据自身热量的消耗以及睡眠模式来进行追踪身体是否健康。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数据掀起的风暴已席卷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大数据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大数据孕育发展新思路

数据是发展的产品,发展依靠数据获得新思路。“数谷”是贵阳这座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山城的新名片,2014年贵阳在大数据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7.27亿元、增长13.9%。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贵州搞大数据产业招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很好的选择。”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来到贵阳市大数据广场,走进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听取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习近平对当地干部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大数据经济”的背后逻辑,是中国经济悄然发生的“质变”。中国经济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率不降反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政府的自身改革,推出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引发小微企业、个体户井喷式增长。而这些企业、商户中多数人的经营业务都是依托于互联网展开的,都与数据有关,大数据正在孕育出更多的新业态。李克强指出:“13亿中国人,八、九亿劳动力,这其中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依托新业态发展,就会培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也必将会对社会发展、人民进步造成深刻影响。”

大数据不只是一个产业这么简单。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无所不在,可以与N个产业“相加”,形成“大数据+”,“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和数据。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说:“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将形成数据材料、数据探矿、数据加工、数据服务等一系列新兴产业。”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这是“大数据”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其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成为一种稀有资产和新兴产业。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和人工智能则会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习近平强调:“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三、大数据开辟国家治理新路径

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一场经济变革,也是一场国家治理的变革。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着作《大数据时代》中说:“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是政府施政的新平台。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和保护数据的做法会使政府在面对大规模而复杂的数据时应接不暇、不堪重负。而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服务,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和问题的智能化水平。“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大数据正有力地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正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驱动力、政府治理的“幕僚高参”。习近平在参观腾讯公司时说:“互联网在社会管理方面有较大作用,我们怎么去适应它?我看到你们做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这样的海量信息中,你们占有了最充分的数据,然后可以做出最客观、精准的分析。这方面对政府提供的建议是很有价值的。”李克强在考察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时说:“把执法权力关进‘数据铁笼’,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力运行处处留痕,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实现‘人在干、云在算’。”李克强考察山东浪潮集团时指出:“不管是推动政府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所以,它应该是大势所趋,是一个潮流。”大数据使得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政府树立大数据意识,促进相关数据完全共享,更多地依赖数据进行决策,可以实现从以有限个案为基础向“用数据说话”转变的全新决策。

近年来,“大数据”议题已经成为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座上客,“大数据”战略早露端倪。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推动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其中要求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2014年9月17日,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包括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方便企业获得政策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更有效服务。2014年10月29日,要求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其中强调加快健康医疗、企业监管等大数据应用。2014年11月15日,提出在疾病防治,灾害预防,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2015年1月14日,部署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以结构优化拓展发展空间,提出要创新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2015年2月6日,确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提高对市场主体服务水平;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政府运用大数据的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化征信服务。

四、大数据重塑世界新格局

“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大数据正在改变各国综合国力,重塑未来国际战略格局。2013年7月,习近平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大数据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与流转成为常态。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00亿TB,将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重新定义了各个大国博弈的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家竞争焦点已经从资本、土地、人口、资源的争夺转向了对大数据的争夺。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未来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成为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另一个大国博弈的空间。大数据将改变国家治理架构和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用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多样化数据的高速处理,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提高公共决策能力。

鉴于大数据潜在的巨大影响,很多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将大数据视作战略资源,并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了“大数据研发计划”,并设立了2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希望增强海量数据收集、分析萃取能力,认为这事关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未来竞争力。迄今为止,美国在大数据方面实施了三轮政策,开放了50多个门类的政府数据确保商业创新。欧盟正在力推《数据价值链战略计划》为320万人增加就业机会。日本积极谋划利用大数据改造国家治理体系,对冲经济下行风险。联合国推出的“全球脉动”项目,希望利用“大数据”预测某些地区的失业率或疾病爆发等现象,以提前指导援助项目。截至2014年4月,全球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数据开放推动政府从“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撰文指出,中国需要加快形成大数据国家战略。着力规划“大数据战略”中长期路线图与实施重点、目标、路径,统筹布局,加快大数据发展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以及安全方面的相关立法与标准制定,抢占新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期,重构国家综合竞争优势已经迫在眉睫。

大数据是每个人的大数据,是每个企业的大数据,更是整个国家的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拥抱大数据,“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吹响向大数据进军的号角,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生活、智慧企业、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国家必将一一实现。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大数据战略推动国家全面转型

2015-11-12 00:41:00 来源: 东方财富网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谈到创新发展理念时提出,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也是继前不久国务院通过的《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后再次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驱动”成为新的全球大趋势。国家竞争战略正从对资本、土地、人口、资源及能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大数据颠覆性地改变经济形态、国际安全态势、国家治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引发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产的大数据,既用于经济基础改造,也用于上层建筑改造,成为世界多国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战略手段。

首先,大数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与流转成为常态。未来20年,全球50亿人将实现联网,“人人有终端、处处可上网、时时在链接”,这将使全球数据量呈几何式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0ZB(1ZB=10亿TB),将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

其次,大数据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大数据时代,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家竞争焦点已经从资本、土地、人口、资源的争夺转向了对大数据的争夺,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争夺日趋激烈,制信(数)权成为继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之后的新制权。大数据使得数据强国与数据弱国的区分不再以经济规模经济实力论英雄,而是决定于一国大数据能力的优劣。例如,像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小国,完全可以凭借资金雄厚,人才济济,通过大数据及时对竞争性大国展开博弈,战略竞争对手逐步增加。

第三,大数据将改变国家治理架构和模式。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一场经济变革,更是一场国家治理的变革。大数据时代,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和保护数据的做法会使政府在面对大规模而复杂的数据时应接不暇、不堪重负,而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多样化数据的高速处理,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提高公共决策能力。另外,数据主权的提出也使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角色发生转变,使国家治理结构逐步实现从国家独大的治理结构转向多元共治,从封闭性治理结构转向开放性结构,从政府配置资源模式转向市场配置资源模式的转变,作为基础设施的大数据和作为基础性制度的大数据同时存在。

最后,大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之一。当前,借助大数据革命,美国等发达国家全球数据监控能力升级,美国先后推出《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国际行动》等重要战略规划,确保自身在网络空间和数据空间的主导地位。数据安全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机构所承载着的庞大数据信息,如由信息网络系统所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水、电力、交通、银行、金融、商业和军事等,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大数据安全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安全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全球各国纷纷将数据开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4月,全球已有63个国家制订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如:八国集团签署了《开放数据宪章》;欧盟颁布了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指令的修订;美国颁布了《增加联邦资助的科研超过访问的政策》,奥巴马总统签署了《政府信息公开和机器可读行政命令》;日本颁布了《日本再兴战略》,提出开放数据;澳大利亚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旨在推动公共领域利用大数据分析制定更好的公共政策,推动政府从“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

大数据引发的经济社会革命才刚刚开始,这是一场关乎中国前途未来,涉及利益深刻调整的革命。新一轮大国竞争,并不只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通过大数据对整个世界局势施加影响力和主导权,因此一切挑战也才刚刚开始,需要全面提升大数据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治理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

大数据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据统计,201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为34.3 亿元,同比增长率超100%,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7月,麦肯锡全球研究员发布的《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预测:2013-2025年,互联网将占到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0.3%-1.0%,互联网将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22%,我国已经具备建设数据大国的潜在优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创新发展,准确把握大融合、大变革的发展趋势,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的行动计划。特别是前不久出台的《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为我国大数据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可以看作是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大数据带来的变革是全方面的,作为具有强大变革能力的大数据,不仅引发技术革命,经济变革,更引发国家治理的变革。

当前,我们正在从IT 时代走向DT 时代,大数据、大数据治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时代的发展深深地“镶嵌”在一起。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是数据治理,主张推动G2G(政府与政府之间)、G2B(政府与企业之间)、G2C(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数据开放与共享,激发全社会的智慧和创意,充分释放数据的附加值,大数据也为政府“精准治理”、“高效治理”,以及“洞察经济”创造了新的手段,搭建国家主导下的“国家-社会-市场”多元化治理平台。因此,数据的生产、加工、开放、共享与流动的过程就变成了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创运动”。

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开放数据与共享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气象数据的公开。美国政府公开来自政府卫星和地面气象站的数据直接推动了美国气象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包括气象预报、商用农业咨询服务,以及新的保险服务等。同样的例子包括美国政府公开全球定位信息GPS。之前这一领域的数据只保留给军事用途,现在已经开放给民用和商业领域,推动了一系列以GPS信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包括航空器导航,精确播种和各类LBS服务等,给美国每年总的经济规模贡献多达数十亿美元价值。

归根结底,大数据最大的价值是通过数据提高社会生产力,将大数据作为未来新兴增长点培育和挖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和创新创业。鉴于目前中国的人口要素红利在退潮,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日益紧张,将大数据作为新的战略性生产要素释放出来,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集成研发能力,激励基于大数据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对于还属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来讲,通过大数据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必须进一步做好大数据与工业宽带建设的对接,率先将工业宽带的传输、工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中心的计算应用等环节流程整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和中国的工业4.0体系。

拥抱大数据,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全球数字化发展大势,树立全新的数据经济发展观,打造国家数据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世界级大数据公司,构建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大数据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这是促进中国数据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第三篇:欧美国家大数据战略及市场情况

欧美国家大数据战略及市场情况

2014-06-10 19:45:00 来源:

大数据正逐渐走进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研究、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可持续发展、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许多人相信,随着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和分析工具的日益完善,大数据必将在未来社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在欧美国家,有关大数据的讨论也正如火如荼:

一、国家战略

在欧美国家,大多数国家推出的相关战略中都或多或少涉及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美国是最先推出大数据战略的国家。2012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提高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的储存、分析、收集),以加快科学研究、加强国家安全、改革教学和培训体系以及促进专业人才发展。

爱尔兰以“成为大数据技术领域领先国家”作为其大数据战略的主要目标。爱尔兰在2013年推出的《就业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从人才培训到创建公司一条龙的服务,并投资1亿欧元建设大数据研发中心,以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欧盟于2012年举办了大数据论坛,并计划在2年时间内投入300万欧元创办互联网论坛,主要讨论欧盟大数据发展方向,为产业、科研和政策制定者们提供一个关于大数据经济的讨论平台。

法国政府在其公布的“投资未来计划”框架下,有七个项目涉及大数据,预计将投资1150万欧元,受惠企业包括了信息系统设计企业、软件企业、技术集成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众多初创企业等,此外还有四个项目正在考察中。

法国中小企业、创新和数字经济部还推出了大数据规划,计划于2013年至2018年在巴黎创建大数据孵化器,通过公共私营合作方式投资3亿欧元,大约有数百家大数据初创企业可享受资助。该部部长认为,此项投资回报预期能达到28亿欧元,创造上万就业岗位。此外,法国出台的其他战略规划中也积极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如创新2025规划、新工业法国规划等等。

二、市场现状

根据一项调查,2012至2013,欧美国家1217家营业额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中,643家企业制定了大数据战略,其中7%的企业至少投入了5亿美元、15%的企业至少投入了1亿美元发展大数据。

相比起在市场上的火热,大数据在大多数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应用遇冷。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大数据能带来的好处难以量化,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具体实施起来会有较多约束,个人隐私权保护、政府机构间数据共享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在法国,无论是在行政部门的公共政策设计、执行和评估方面,还是在日常管理中都罕见大数据的应用;在英国,大数据主要应用于医疗等个别领域。仅有澳大利亚例外:澳大利亚积极支持借助大数据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并在2012-2015年信息通信技术规划中,提出建立特别办公室分析和管理所有行政机构的数据或实行行政机构数据共享。

资料来源:法国战略规划委员会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张靖

第四篇:国家战略物质

国家战略物质

战略性资源开发管理的影响远远超出一时的利益得失,事实上关系国家未来的战略地位。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均对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加以有效管制,严格保护、大量储备成为美日等国稀土政策的中心内容。

早在1923年2月27日,美国总统哈丁颁布第3797A号行政命令,将总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列入国家油储基地并禁止开采,正式开启了国家矿产资源基地储备的先例;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生产法》,要求政府将稀有金属转换为军需生产和储备;1980年代里根政府制定的《国家物资和矿物方案》规定:“必须执行物资和矿物政策计划,以确保一旦爆发战争和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美国有能力派出和支持战斗部队,也不会因为缺乏关键原料而受影响”;1982年美国“战略矿物原料特别工作组”以总统的名义,向国会提交一份长达33页的报告指出,必须采取行动加强储备,并着力开拓全球资源。在这一战略指引下,美国对战略性资源实行了严格的开采管理,对于即使是美国能够自给的矿产也在设法增加储存量。美国阿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及怀俄明州均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但均被划为国家石油储备地,实施“只探不采”的储备政策,并不断实现海外石油来源的多元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铀国,但长期以来美一直从国外大量购买铀用作储备。美国的稀土储量居全球第二位,但从1999年就已逐步停止开采本国的稀土资源,并通过政府拨款等形式不断增加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的储备规模。

1981年下半年,里根政府决定拨出1亿美元购买战略资源(其中包括62种矿物、金属和其他原料),1982年又决定拨款125亿美元专门购用铬、钴、钨、铁矾土等战略资源。到1985年末,美国储备的战略资源已达到63类93种。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设法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持续、稳定和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对全球战略性资源具有市场控制力的定价权。

日本也已建立了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以官民并举的方式加大对石油、稀有矿产的储备力度。根据《日本经济新闻》2009年6月29日头版头条报道,2009年4月日本石油的国家储备量达到相当于103天的原油进口量,与民间石油企业石油储备量相加,达到8608万千升(1168升等于1吨),相当于184天的原油进口量。日本政府规定国家和民间对钒、锰、钴、镍、钼、钨、铬等7种稀有金属必须进行战略性储备,其中国家储备的主体是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民间储备的牵头单位是财团法人国际矿物资源开发协力协会,该协会由新日本制铁、日本联合钢铁、神户制钢所、住友金属、日立金属、大同特殊钢等30家有关企业和团体组成。日本目前是全球稀土和有色金属消费大国,2004年日本消费的镍占到了世界消费总量的15%、锰占5.7%、铬占3.7%、铜占7.8%、锌占6.2%、铅占4.1%,这些稀土和有色金属加上“日本制造”的技术与品牌,奠定了日本的经济竞争基础,确保钒、铬、锰、钴、镍、钼等31种稀有矿物资源稳定供应被作为日本“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战

略资源中的铂、铟及稀土类稀有金属都是日本最顶尖的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必需物资,日本与美国联合进行的导弹防御项目需要大量铟来制造高灵敏度的导引头,日本积极寻求引进生产的美制F-22隐形战斗机的远程探测雷达和隐形座舱盖都需要铟作为原料。从美、日稀土资源储备情况看,美国由于长期推行稀土资源基地保护政策(“只探不采”)及资源储备政策,基本已无稀土短缺之虞;日本从中国进口并储备了可使用20年以上的单一高质量稀土矿,可预见的未来仍然将是全球稀土高技术成品的重要制造国,并将在全球稀土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

目前,全球共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芬兰、英国、韩国等10个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矿产品战略储备制度,这些国家的稀土资源储备大多来自中国。日本稀有金属储备集团审议董事马场洋三的研究报告坦陈:“中国的一些稀有金属生产量占世界生产总量的极高份额,稀有金属资源和生产大国的资源政策将极大影响世界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发达国家矿产品战略储备库中的储备稀土和其他稀有金属(如钨、锑、钒、钡、铟、钼等),事实上大多都来源于中国的廉价出口。对这些国家而言,拥有廉价的稀土和其他稀有金属储备和稳定的供给来源,本身就是他们热烈鼓吹的“全球化”的目标之一,是许多所谓“友好合作”项目的本质诉求。伟人早就讲过,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共产党宣言》)。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战略性资源掠夺性开采并廉价兜售,成为战略竞争国家的“战略储备”,或许正是“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的绝妙写照。

没有结尾的故事

中国稀土的故事仍在继续,故事的演变似乎正给关注中国战略性资源的人们带来新的希望。2006年4月,中国国土资源部开始停止发放稀土矿开采许可证,开始了对“稀土矿的开采、加工和出口”的调控。2007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录中“钨、钼、锡(锡化合物除外)、锑(含氧化锑和硫化锑)等稀有金属冶炼”、“稀土冶炼、分离(限于合资、合作)”被列入限制外商进入领域,而钨、锑、稀土的“勘查、开采、选矿”则完全禁止外资进入。2008年中国再次采取减少出口配额和增加关税等措施,12月商务部公布《2009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入册企业(20家)比2007年减少19家。2009年4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新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进一步降低国内产能,并继续冻结新的开采许可证。

这些调控政策似乎也产生了积极效果:中国稀土出口量从2006年的5.33万吨下降至2008年的3.46万吨,稀土产品价格曾一度进入上升通道。以稀土标志性产品“氧化镨钕”为例,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价格从7万元/吨上涨至17万元/吨。

这一价格“回归”过程非常短暂。早已囤积了大量中国稀土的外国贸易商和生产商减少进口、消耗存货,中国稀土生产企业在产品积压压力下又开始降价销售,“中国式竞争”仍然不可避免地展开。此后金融危机爆发并导致全球稀土需求萎缩,氧化镨钕价格2009年8月又回落到7万元/吨左右。2009年8月7日,国内著名的稀土生产企业包钢稀土发布半年报称,2009年上半年亏损6718.71万元,并称亏损的主因是“主要稀土供应商、消费商以消化库存为主,导致稀土产品价格一度低于生产成本。”稀土生产企业称“需求减少了,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大量抛售”。在中国稀土生产企业艰难求存的同时,廉价的中国稀土仍旧在支撑着美日高精尖稀土成品生产,美日扩大战略储备面临更为有利的条件,邓小平同志“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的谆谆叮嘱仍然不啻长鸣警钟。

第五篇:2012世界国家及英文名

世界国家及英文名

AD The Principality of Andorra[2]安道尔 AE UNITED EMIRATES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AF Afghanistan阿富汗 AL Albania阿尔巴尼亚 AD Andorra安道尔 AO Angola安哥拉 AQ Antarctica南极洲

AG ANtigua and Barbuda安提瓜和巴布达 AR Argentina阿根廷 AM Armenia亚美尼亚 AU Australia澳大利亚 AT Austria奥地利

AZ Azerbaijan阿塞拜疆

AE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BS Bahamas巴哈马 BH Bahrain巴林

BD Bangladesh孟加拉国 BB Barbados巴巴多斯 BY Belarus白俄罗斯 BZ Belize伯利兹 BE Belgium比利时 BJ Benin贝宁

BM Bermuda百慕大 BT Bhutan不丹

BO Bolivia玻利维亚

BA Bosnia and Herzegovina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W Botswana博茨瓦纳 BV Bouvet Island布维岛 BR Brazil巴西

BN Brunei Darussalam文莱 BG Bulgaria保加利亚

BF Burkina Faso布基纳法索 BI Burundi布隆迪 CM Cameroon喀麦隆 CA Canada加拿大 CV Cape Verde佛得角

CF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中非共和国 CL Chile智利 CN China中国

CX Christmas Island圣诞岛 CO Colombia哥伦比亚

CH Switzerland瑞士

CG Congo刚果共和国,刚果(布)CK Cook Island库克群岛 CR 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 CI Coate d'Ivorie科特迪瓦 CU Cuba古巴

CY Cyprus塞浦路斯 CZ Czech捷克 DK Denmark丹麦 DJ Djibouti吉布提

DM Dominica多米尼加共和国 DE Germany德国

DO Dominica多米尼加 DZ Algeria阿尔及利亚 EC Ecuador厄瓜多尔 EG Egypt埃及

EH West Sahara西撒哈拉 ES Spain西班牙 EE Estonia爱沙尼亚 ET Ethiopia埃塞俄比亚 FJ Fiji斐济 FI Finland芬兰 FR France法国

FM Micronesia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GA Gabon加蓬

GQ Equatorial Guinea赤道几内亚 GF French Guiana法属圭亚那 GM Gambia冈比亚 GE Georgia格鲁吉亚 GH Ghana加纳

GI Gibraltar直布罗陀 GR Greece希腊

GL Greenland格陵兰

GB United Kingdom英国[3] GD Grenada格林纳达 GU Guam关岛

GT Guatemala危地马拉 GN Guinea几内亚

GW Guinea-Bissau几内亚比绍 GY Guyana圭亚那 HR Croatia克罗地亚 HT Haiti海地 HN Honduras洪都拉斯 HU Hungary匈牙利 IS Iceland冰岛 IN India印度

ID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 IR Iran伊朗 IQ Iraq伊拉克 IE Ireland爱尔兰 IL Israel以色列 IT Italy意大利 JM Jamaica牙买加 JP Japan日本 JO Jordan约旦

KZ Kazakhstan哈萨克斯坦 KE Kenya肯尼亚 KI Kiribati基里巴斯 KP North Korea朝鲜 KR Korea韩国

KH Cambodia柬埔寨 KM Comoros科摩罗 KW Kuwait科威特

KG Kyrgyzstan吉尔吉斯斯坦 KY Cayman Islands开曼群岛 LA Laos老挝

LK Sri Lanka斯里兰卡 LV Latvia拉托维亚 LB Lebanon黎巴嫩 LS Lesotho莱索托 LR Liberia利比里亚 LY Libya利比亚

LI Liechtenstein列支敦士登 LT Lithuania立陶宛 LU Luxembourg卢森堡 LC St.Lucia圣卢西亚

MG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 MW Malawi马拉维 MY Malaysia马来西亚 MV Maldives马尔代夫 ML Mali马里 MT Malta马耳他

MH Marshall Islands马绍尔群岛MR 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 MU Mauritius毛里求斯 MX Mexico墨西哥 MD Moldova摩尔多瓦 MC Monaco摩纳哥 MN Mongolia蒙古

MS Montserrat蒙特塞拉特 MA Morocco摩洛哥

MZ Mozambique莫桑比克 MM Burma缅甸

MP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北马里亚那群岛

NA Namibia纳米比亚 NR Naura瑙鲁 NP Nepal尼泊尔 NL Netherlands荷兰

NC New Caledonia新喀里多尼亚 NZ New Zealand新西兰 NI Nicaragua尼加拉瓜 NE Niger尼日尔 NG Nigeria尼日利亚 NU Niue纽埃

NF Norfolk Island诺福克岛 NO Norway挪威 OM Oman阿曼

PK Pakistan巴基斯坦

PF French Polynesia法属波利尼西亚 PW Palau帕劳 PA Panama巴拿马

PG 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新几内亚 PY Paraguay巴拉圭 PE Peru秘鲁

PH Philippines菲律宾

PN Pitcairn Islands皮特开恩群岛 PL Poland波兰 PT Portugal葡萄牙

PR Puerto Rico波多黎各(美)QA Qatar卡塔尔

RO Romania罗马尼亚 RU Russia俄罗斯联邦 RW Rwanda卢旺达

SV El Salvador萨尔瓦多 SH St.Helena圣赫勒拿 SM San Marino圣马力诺

ST Sao Tome and Principe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SA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

SN Senegal塞内加尔 SC Seychelles塞舌尔 SL Sierra leone塞拉利昂 SG Singapore新加坡 SK Slovakia斯洛伐克 SI Slovene斯洛文尼亚

SB Solomon Islands所罗门群岛 SO Somali索马里 SD Sudan苏丹 SR Surinam苏里南 SZ Swaziland斯威士兰 SE Sweden瑞典 SY Syria叙利亚 TD Chad乍得

TJ Tajikistan塔吉克斯坦 TZ Tanzania坦桑尼亚 TH Thailand泰国 TG Togo多哥 TK Tokela托克劳 TO Tonga汤加

TT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TN Tunisia突尼斯 TR Turkey土耳其 TP East Timor东帝汶

A 爱沙尼亚 阿富汗 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 爱尔兰 阿尔及利亚 阿曼 安道尔 阿联酋

安哥拉

B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哈马 阿根廷 巴巴多斯 阿鲁巴 布隆迪 澳大利亚 比利时 奥地利 贝宁 阿塞拜疆 百慕大 埃及 不丹

TM Turkmenistan土库曼斯坦

TC Turks and Caicos Islands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TV Tuvalu图瓦卢 UG Uganda乌干达 UA Ukraine乌克兰

UK United Kingdom英国

U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 UY Uruguay乌拉圭

UZ Uzbekistan乌兹别克斯坦 VA Vatican City梵蒂冈 VE Venezuela委内瑞拉 VN Vietnam越南

VG Virgin Islands(British)英属维尔京群岛 VI Vigin Islands(U.S.)美属维尔京群岛 WS Western Samoa西萨摩亚 YE Yemen也门

ZA South Africa南非 ZR Zaire扎伊尔 ZM Zambia赞比亚

ZW Zimbabwe津巴布韦

Republic of South Sudan南苏丹

波黑 伯利兹 白俄罗斯 玻利维亚 博茨瓦纳 巴西 巴林 保加利亚 布基纳法索 冰岛 巴基斯坦 巴拿马 巴拉圭

巴勒斯坦

巴布亚新几内亚 波兰 波多黎各 C 赤道几内亚 朝鲜 D 丹麦 多米尼克 多米尼加 德国 东帝汶 多哥 E 厄瓜多尔 厄立特里亚 俄罗斯 F 佛得角 斐济 芬兰 法国 菲律宾 G 刚果(布)刚果(金)哥伦比亚 哥斯达黎加 古巴 冈比亚 格鲁吉亚 格林纳达 关岛 圭亚那 H 荷属安的列斯 海地 洪都拉斯 哈萨克斯坦 韩国 黑山 荷兰 J 柬埔寨 加拿大 捷克 吉布提 加蓬

几内亚比绍 加纳 几内亚

吉尔吉斯斯坦 基里巴斯 津巴布韦 K 开曼 科特迪瓦 喀麦隆 库克群岛 科摩罗 克罗地亚 肯尼亚 科威特 卡塔尔 L 老挝 拉脱维亚 利比亚 利比里亚 莱索托 黎巴嫩 列支敦士登 立陶宛 卢森堡 罗马尼亚 卢旺达 M

美属萨摩亚 孟加拉

密克罗尼西亚 美属维尔京群岛马达加斯加 摩洛哥 马来西亚 马拉维 摩尔多瓦 马尔代夫 墨西哥 蒙古

马绍尔群岛 马其顿 马里 马耳他 摩纳哥 莫桑比克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亚 缅甸 秘鲁 美国 N

纳米比亚 尼加拉瓜 尼泊尔 尼日利亚 尼日尔 挪威 瑙鲁 南非 P 帕劳 葡萄牙 R 日本 瑞士 瑞典 S

塞浦路斯 萨尔瓦多 沙特阿拉伯 圣卢西亚 萨摩亚 塞内加尔 塞舌尔

圣基茨和尼维斯 塞拉利昂 斯洛文尼亚 圣马力诺 所罗门群岛 索马里 塞尔维亚

斯里兰卡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苏丹 苏里南 斯洛伐克 斯威士兰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T 坦桑尼亚 汤加 泰国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突尼斯 土耳其 图瓦卢 W 文莱

危地马拉 乌干达 乌克兰 乌拉圭

乌兹别克斯坦 瓦努阿图 委内瑞拉 X

西班牙 希腊 匈牙利 新西兰 新加坡 叙利亚 Y

亚美尼亚 英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意大利

英属维尔京群岛 牙买加 约旦 越南 也门 Z 中非 乍得 智利 中国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中华台北 赞比亚

下载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主要国家的大数据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网络空间兴起发展,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繁荣进......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摘要: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国家信息化方针应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坚持教育优先,推进......

    大数据战略能不能打造第二个百度(范文大全)

    大数据战略能不能打造第二个百度? 李瀛寰04月26日 08:01 分享到: 14分类 : 互联网哲学上讲,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的积累会到达质的飞跃。在时代的催化作用下,另一个......

    世界邮政力主战略转型

    世界邮政力主战略转型 近年来,世界邮政面临市场开放、竞争主体多元化、信息技术替代等多重压力,传统邮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统计,2010年全球电子邮件数量高达107万亿件,......

    澳大利亚清洁生产国家战略

    澳大利亚清洁生产国家战略1998年3月“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环境保育委员会”(ANZECC)发表了一份名为“澳大利亚清洁生产国家战略”的报告,其目的是为清洁生产的实施“提供诱因”及......

    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黑龙江成农改先锋 摘自: 中证网 | 2013-12-12 09:49:21 |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下载新闻客户端 今年4月,国务院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确定......

    十二五:国家战略桐乡实践

    国家战略 桐乡实践 ——一个传统工业城市的凤凰涅槃 顶层设计往往来源于基层的探索实践,顶层的决策需要在地方落地生根。作为一个县域如何把上层的决策转化为基层的行动,把基......

    学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心得体会]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