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毛泽东思想从萌芽、产生、发展等都与毛泽东从事的中国革命息息相关,透过毛泽东同志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的共产主义革命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和后期。从1921年7 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以前,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这时,毛泽东已有了关于中国革命要经过以实现人民统治为目的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从1927年到1931年,即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建党建军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关于争取多数、反对少数的社会政策;关于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和走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这些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从1935年到1957年,这是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对中国革命作出辉煌贡献的时期,特别是从1935年到1945年这十年,毛泽东思想得到了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日趋成熟。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写入党章。从这以后,毛泽东思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形势等方面继续发展。虽然毛泽东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重大错误,但是经过后继者们的纠正、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建设,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与革命学说,关于正确处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民族战争的战略战术,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关于革命统一战线和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关于党的建设等许多方面,都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毛泽东思想中活的灵魂就是贯穿上述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毛泽东思想体系是庞大的、丰富的。毛泽东的伟大理论贡献主要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革命的胜利达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国势估计和“三个世界”的划分,这都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完善。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表述严谨的科学命题。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理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根本观点、立场上是一致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践的理论,在其指导下,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因此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正确的,虽然它与中国当今的国情要求不太符合,但它的基本理论、观点、立场是正确的,因此要坚持。
邓论和“三个代表”则是指导中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飞跃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今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并且在其指导下,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取得成效,国富民强,因此要坚持。当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如何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在工人运动中,充分暴露了空想社会主义不仅解决不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而且阻碍工人革命斗争的发展。无产阶级迫切需要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工人运动的实践,加深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并为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在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为其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思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个科学理论,研究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和成果,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彻底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露了工人阶级利益和资产阶级利益尖锐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立使无产阶级认清了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根源,懂得了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得到彻底解放。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因而能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分析。他们在分析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时,批判地吸收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思想精华,使社会主义又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目的、性质和条件的学说,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阶级斗争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问题和战略问题等等。
一百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战斗旗帜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第二,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直接冲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地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不仅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普遍开展起来,而且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民族解放运动也日益高涨起来。这一切表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伟大时代已经到来。历史的发展及革命的实践向各国无产阶级提出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列宁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故乡,是因为当时俄国是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中心。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单独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胜利的理论,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斗争实践中,列宁还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阐明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阐明了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最先回答了经济落后国家能不能和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列宁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它排除各种迷信,反对各种非科学的错误倾向,特别是同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潮和派别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列宁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实践、国际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实践、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列宁主义武装了一个时代的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在列宁主义指导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先后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毛泽东同志又继续把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使它又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宝库,它具有多方面内容。这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它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它源于马列主义,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为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还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篇: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3、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5、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7、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
8、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本本主义》 D.《为人民服务》
9、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10、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有无群众观点 D.消除腐败
11、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
B、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基本要求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B.调查研究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解放思想
2.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所概括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B.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解放自己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C、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一致 D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E、开拓马克思主义境界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方面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谦虚谨慎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6、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A.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
B.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C.必须做正确的调查 D.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7、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在哪几方面高度统一
A.理论基础 B.原则立场 C.思想方法 D.历史革命
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尾巴主义 D.命令主义
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是
A.科学地总结了建国32年的历史,B.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评价了毛泽东思想。C.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10、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指
A.一切从实际出发,B.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实践是检验标准的惟一标准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1、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
A.怎样看待党和国家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党的团结
C.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D.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12、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2005年考研题)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13、“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发展先进文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C.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
三、论述题:
1、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2、简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生与发展的进程。
3、试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各代表”重要思想是的科学理论。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各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5、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
6、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B、4、C、5、B、6、A、7、C、8、A、9、B、10、C、11、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BCD、3、ABC、4、ABC、5、ABCD、6、AB、7、ABC、8、CD、9、ABD、10、ABC、11、AC、12、ABC、13、ABCD、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辨证的统一关系: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然要求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实事求是内含解放思想,不断为解放思想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桥梁和途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手段。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解放思想本身不是目的,解放思想的真正目的在于排除各种习惯势力、主观偏见的束缚和干扰,从现实的实践出发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所以,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同一思想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也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条件。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达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如果不解放思想,不能从实际出发,就不能准确把握时代的特点,就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这正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条件、为前提的。
第二,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和要求时,才算真正做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旦真正做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必然体现着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逻辑结果。
第三,与时俱进规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容和性质。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的一种总要求,实际上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供了方向和目标,规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容和性质,即要求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洞察历史发展的趋势,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始终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按照实践的要求和客观规律做好正在做的事情。与时俱进的“进”,实质上就是一个“求是”即探索事物规律的过程,一个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三者的统一既是动态发展的,又是历史的具体的。
2、答案要点:
(1)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和确立。1930年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从正面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这标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中共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七大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丰富。
(2)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领导全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思想路线发展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新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恢复了在“文化革命时期”一度中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作了概括。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深化与丰富。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并把它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使原本包含在实事求是中的创新思想更加明确。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新的表述,使其内涵更为丰富:提出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3、答案要点;
第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哲学基础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诚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都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但是又都各自有自己的鲜明的时代特色。江泽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强调的是“与时俱进”,强调共产党人保持党的先进性,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一以贯之的哲学基础。
第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中国要思想都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都有各自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出了这些对象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思想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主题展开,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及其胜利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阶段,毛泽东思想围绕“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特殊的客观规律。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针对中国国情,结合时代特征,创造性提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这样一个特定研究对象,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进而发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做了深化。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各个理论之间及其理论内部的各个论断、观点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性,主要表现为他们都有共同的哲学基石、共同的理论来源、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信念与价值观,还表现为他们都是统一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之中。另外,三大理论各自内部的观点论断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性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实践基础上提升而来的科学理论,理论创新是它的最大的特色。毛泽东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科学理论,没有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就没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十三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
第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源于实践,又指导着我国波浪壮阔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伟大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彼此之间保持着历史连续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第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样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三大理论在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运用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牢固地站在马克思主义阵地上,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沃土里。
第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坚持与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它们回答的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而这自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强调要立足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脚踏实地,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不同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像马克思主义一样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
此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在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都认为革命和建设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而且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于它们三者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者们历来强调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于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上。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主题,不同时代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具有差异性,因此,理论的发展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于它们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发展的源泉在于实践,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实践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它们是基于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而是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来自于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鲜活的科学理论。
5、答案要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
(1)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2)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4)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6、答案要点:
(1)首先应明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其中既有正确的思想,又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这个党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范畴。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把那些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把毛泽东同志的每个观点、每一句话都置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之内,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扭曲和篡改,只会损害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长期以来是作为党的领袖和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从事革命活动的,他的正确言行和科学著作,主要反映了领导集体的意见和决定,也集中概括了其他领导成员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贡献,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第一个理论成果的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毛泽东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杰出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因此,党把这个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党的理论体系,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3)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党的集体智慧和结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所以,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地等同于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应当说,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大厦。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复习资料
资料
(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新阶段》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D.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特征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理论创新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 C.着重于从作风上建设党
D.着重于从制度上建设党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和政策是()A.合并
B.限制
C.赎买
D.没收
8、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陈云提出的思想是()A.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9、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A.探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D.摸清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0、在新时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革命
B.和平
C.创新
D.发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为T,错的为F)
1、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重工业。
()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机制。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5、医疗是民生之本。
()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7、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创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
续
发
展。
10、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什么?
2、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3、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4、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5、简述台湾问题的实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试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2、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CCAB 6-10 ABCBD
二 判断题
1-5 TFFTF 6-10 TTTFT
三 简答题
1.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认识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两者不能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合并在民主革命任务之中一起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3.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动态发展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4.5.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理所当然是享有和行使台湾主权。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四、论述题
1.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问题提出来的。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而技术进步贡献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5、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资料
(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贫穷与富裕
D.战争与和平
2、我国在()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年
B. 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一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
B.世界经济发展两极化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B.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C.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D.党成立5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A.人民的根本利益
B.人民的当前利益
C.人民的长远利益
D.群众的基本利益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社会主义文化文明
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A.2000
B.1500
C.1000
D.2500 10、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
D.领导思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为T,错的为F)
1、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整个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放在首要地位的是重工业。
()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机制。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
5、医疗是民生之本。
()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7、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创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0、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5、试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BAAC 6-10 CAACC
二 判断题
1-5 TFFTF 6-10 TTTFT
三 简答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和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动力的理论;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三条尤为重要: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 “三个代表”。
5.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三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4、5、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问题提出来的。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而技术进步贡献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I.提出a.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面确立了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b.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化,具体化,从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指导思想。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结果】就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并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I.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且富于理论创新的党
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逐步走向成熟。第一阶段: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期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地位)。【历史成就】
1.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3.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领导,才会有实践的成功。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a.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
B.充分表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探索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毛泽东思想简介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历史背景
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实践基础: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实践(2)思想概况
①.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②.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形成与发展
I萌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A.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Ⅱ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8月)
A.著作:<<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Ⅲ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8月)
A. 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B. 思想:
a.人民战争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理论。c.中共“七大”:1945年4月份,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A.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前夕)
a.著作: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 b.思想: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学说。c.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指导和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过渡时期-1953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化三改”方针,提出“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a.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5)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5.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B.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I.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Ⅱ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A.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C.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务。Ⅲ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向前进。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不仅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二.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A.邓小平理论简介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条件
① 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② 社会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③ 思想基础: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唯一标准>>一文导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两个凡是”“左”的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④ 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2)形成与发展
① 时代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肯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③ 1987中共“十三大”,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④ 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3)主要内容
①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 关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及其基本路线。
③ 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④ 关于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 关于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⑥ 关于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⑦ 关于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⑧ 关于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步骤。
⑨ 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历史地位
(1)内涵: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历史意义:
①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越。② 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③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④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I.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Ⅱ。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1987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这表明,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基本轮廓。
Ⅱ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困难局面。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课程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0年10月11日至2011年11月4日)
题目:
一、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8)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二、简析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是过去我们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主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灭亡普遍规律的揭示,是以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生、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并没有对各国如何实现未来理想社会以及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过具体蓝图。
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经过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三、详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第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明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四、正确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竟争力;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人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2.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专科2500字左右)3.论文写作:
(1)论点必须明确、论据详实充分;(2)结构完整合理、语言流畅通顺;(3)特色鲜明独到、结合本人思考;(4)引证资料广泛、杜绝整段抄袭。
4.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