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011.10.13(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3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师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011.10.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师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011.10.13》。

第一篇:山师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011.10.13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争执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D.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3.《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4.《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在评价某一历史问题时说:“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6.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创造了法制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8.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16.下列图片后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7.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18.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国两制”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9.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20.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 A.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唯美国马首是瞻 21.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

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4分)

(2)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1分)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

27.(18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冲出现的频率。

材料二 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历史参考答案:

1-5ADDDA 6-10BDABB 11-15DDCBC 16-20AAABC 21-25ADCCD 26.(15分)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论证题。第(1)问从材料中不难得出二人的观点:中国是专制政体、中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第(2)问要了解史学研究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可知亲身经历要比单纯的听说更有说服力。第(3)问在近代传播的原因应该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去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传播新思想的需要等。答案要点:(共15分)

(1)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或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2分)。孟德斯鸠认为是专制政体。(2分)(2)利玛窦的观点更可信。(1分)

27.(18分)

(1)趋势:增长/快速增加。(2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6分)

有益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2分)(2)历史信息:“民主”一词出现的频率在1945—1947年由增长到下降。(2分)

时代背景:增长: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2分)

下降: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发动全面内战。(2分)

(3)中国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地广大众,交通不便: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28.(17分)

(1)事件:美苏争霸(或两极格局)。(2分)

第二篇:山师附中2015届高三3 文第一次试题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旖旎/绮丽 ..市侩/污秽 ..B.媲美/包庇

殉情/徇私 ....C.驻扎/包扎 ..D.舟楫/编辑 ..

强迫/倔强

复辟/辟邪 ....

处所/惩处

储存/贮藏 ....盘桓/城垣 模样/模仿

悲恸/恫吓 ......噱头/戏谑

开拓/拓本

档案/当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伺候

切蹉

天然气

突如其来 B.安详

振幅

大拇指

关怀倍至 C.辩难

剽悍

养植业

得鱼忘筌 D.联袂

遐思

爆发力

掉以轻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确保行车环境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环湾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题进行彻底__________。

②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已由新华社_________发布,文件全文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

③院内有雕龙画风,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天井,曲径回廊___________各处,处处表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

A.处治

授权

贯穿

B.处置

受权

贯穿 C.处置

授权

贯串

D.处治

受权

贯串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C.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B.钓鱼岛事态激化到当前地步,直接原因是由日本的短视造成的。但这又与美国有意无意推波助澜不无关联。实际上,美日对钓鱼岛的私相授受,使日本的错觉不断强化。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

桫椤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来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嫘传》,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一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来,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学”,仿佛网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学在网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进行着新的探索。

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源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思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来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出新的面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关于“网络文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

C.它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使传统文学期刊的作品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D.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都是日常口语的翻版。7.关于网络文学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本样式上,网络文学的叙述以对话为主,段落容量短小,阅读体验轻松、快捷。B.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大量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C.在寻求意义表达上,网络文学某些类型的作者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D.它将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常量”,文学的形式是“变量”,文学的变化多是形式上的变化。

B.在文学的“返祖”方面,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C.“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思考,因为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

D.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面对争论和质疑,要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获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

.B.卒以马病,不能穷追

.D.事集,万世和好

C.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穷:穷究,彻查 病:生病 徇:示众 集:成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奏曲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不拘于时 .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B.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

.C.请于大将军马尔塞

.D.诸酋相目以退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傅鼐为人刚直的一项是 ①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②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 ③用兵数年,所言验

④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 ⑤公愤激,自率所部出

⑥辄迎拒曰:“王误矣!”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被诛杀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马疲惫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

C.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

D.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恶已诛,胁从罔治。(3分)

(2)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3分)(3)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4分)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15.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12分)1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4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镜”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 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

能装下整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又很苛刻

___________________

容不得一粒沙尘

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1)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文玩核桃 徐慧芬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昵,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

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昵!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19.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20.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21.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22.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七、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第三篇: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争执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D.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3.《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4.《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在评价某一历史问题时说:“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

政治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6.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创造了法制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8.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9.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0.“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是[来源:学科网ZXXK]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11.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来源:学,科,网Z,X,X,K]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1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堪称本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我们不能发现它们都

A.反映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结果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13.辛亥革命给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①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推翻了封建制度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4.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此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占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5.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来源:Z,xx,k.Com]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来源:学科网]

16.下列图片后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来源:学|科|网]

17.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18.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国两制”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9.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20.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 A.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唯美国马首是瞻 21.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

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来源:学.科.网Z.X.X.K]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 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二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 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22.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世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来源:Z*xx*k.Com]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3.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消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 D.世界白银的一个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来源:学_科_网]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来源:学科网ZXXK]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

26.(15分)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 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4分)

(2)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1分)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

27.(18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冲出现的频率。

[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材料二 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来源:学科网ZXXK]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95—1913年“共和”、“民主”字眼呈现什么[来源:学§科§网]

趋势?(2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联系这一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为实现民主转型而进行的有益探索。(2分)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来源:学科网ZXXK]

(3)20世纪初到40年代中期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的努力屡试屡败,请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分析其原因。(2分)

28.(17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漫画一反映的历史事件走什么?(2分)造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因素有哪些?(3分

(2)针对漫画二中的形势,西欧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2分)影响如何?(4分)(3)结合漫画二中的历史信息,谈谈你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6分))

历史参考答案:

1-5ADDDA 6-10BDABB 11-15DDCBC 16-20AAABC 21-25ADCCD 26.(15分)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论证题。第(1)问从材料中不难得出二人的观点:中国是专制政体、中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第(2)问要了解史学研究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可知亲身经历要比单纯的听说更有说服力。第(3)问在近代传播的原因应该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去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传播新思想的需要等。

答案要点:(共15分)

(1)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或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2分)。孟德斯鸠认为是专制政体。(2分)(2)利玛窦的观点更可信。(1分)

27.(18分)

(1)趋势:增长/快速增加。(2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6分)

有益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2分)(2)历史信息:“民主”一词出现的频率在1945—1947年由增长到下降。(2分)时代背景:增长: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2分)下降: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发动全面内战。(2分)

(3)中国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地广大众,交通不便: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28.(17分)

(1)事件:美苏争霸(或两极格局)。(2分)

原因:美国综合国力强大;二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空前提高;西欧国家衰落;美苏战时同盟破裂。(3分)

(2)对策:成立欧共体,走向联合。(2分)

影响: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西欧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削弱美国经济霸主地区。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分)

(3)信息:两极格局解体;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到诸强制约。(2分,答出两点即可)

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国际地位大大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4分,答出4点即可)

第四篇:山师附中2017高三第八次模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4级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灿明珠。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和)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涵奥秘的事物。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抽象化/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事物特征,①。它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朗朗上口,适合(传诵/传颂)。灯谜,又叫“文虎”“灯虎”。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灯谜的制作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 ②,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比如以“花生”为谜底的灯谜谜面是“木兰之子”。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渊远流长 蕴(yùn)B.抹(mò)引申

C.曲(qū)璀灿 D.朗(láng)着(zhuó)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 抽象化 传诵 B.和 形象化 传颂 C.和 抽象化 传颂 D.或 形象化 传诵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 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B.①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C.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 D.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②虽然是首次出国参赛,但乒乓球队的小将们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大打出手,最终夺....冠,载誉而归。③互联网时代,利用高科技从事网络诈骗的犯罪案件不绝如缕,因此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了对网络的监管。

④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军舰对中国南海的岛礁进行抵近侦察,把本来平静的南海搅得风生水起。....

⑤金庸就是倚马可待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⑥网络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无可非议。....A.①⑤⑥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B.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大汶口文化的遗物中,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

C.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但对于刚刚起步

的毕业生来讲,减少税收额度和提供少量的借贷资金,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帮扶作用。D.法国总统表示,大部分遇难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并强调此次恐怖袭击是法国首都夜生活热闹的地区为目标,包括酒吧、餐馆和一个音乐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动人的是文学的“精神"

冯俐

当代戏剧空前多元化,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舞台技术的加入,丰富着戏剧这个艺术品种。只是,剧作家们不能因此“偷懒”,放弃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多元化不应该代替戏剧的文学性追求。当然,有的剧作家也许并不是偷懒,而是“人力不可及”——即从主观上认识不到,或是客观上能力达不到。

戏剧的文学性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绝不是华丽的台词,而是通过独特的戏剧情境、引人入胜的故事,发掘出独特的人性,从而塑造出独特的戏剧文学形象。

中国当代戏剧有很多“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有高分,也有不及格。有些作品过于依赖“主题当家”,有的作品“见事不见人”。它们的根本问题都是“文学退位”,立起来了不等于“立得住”,强大的宣传推广攻势不等于“传得开”,更遑论“留得下”。古希腊戏剧多是国家行为,即多为“命题作文”,但最后保留下来的戏剧,叙事技巧高超、深刻发现挖掘了人性、完成了独特的人物形象。它们流传至今并被不断排演的原因,是其舞台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很多戏剧作品的“创意”“立意”很吸引人,但好的创意不等于好的剧作。同样的“母题”由不同的剧作者写出来,品质完全不同。比如《西厢记》《牡丹亭》,还有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在他们之前,同样的故事被前人多次写过,但只有到了真正的文学家手上,那些故事才获得了卓越的文学品质,成了经典的戏剧作品。可以说,剧作者思想的高度、人文情怀的高度,决定其提炼人物的高度。在塑造“这一个”的时候,则需要通过历史、环境、语境等多方面的还原,让“这一个”从思想的、主题的概念中摆脱出来,以文学的广阔包容和深刻洞察,超越简单的是非评判,使戏剧人物比生活中的人更丰满更丰富,有血有肉地站立在舞台之上,从而成为戏剧文学画廊中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这一个”。

评价一个剧本有“文学性”,应是最高褒奖,尤其是当一部戏剧作品被誉以“诗性”“诗意”时,我想,它指的绝不是肤浅的、视听上的优美或浪漫,而是内在的文学的深厚和悲悯的情怀。文学性是戏剧的灵魂,而戏剧性,则是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是必须拥有的。只是,对其风格样式的广泛探索,可以给予更多包容的空间。“从文本入手”已不再是当下戏剧唯一的创作方法,国内外许多戏剧人一直在不断探索着:从演员的独特技能入手,从一段音乐入手,从一幅画一个线条入手,从某个道具入手,从某种舞台科技手段入手„„这些没有文本甚至没有台词的不同风格样式的戏剧作品中,也不乏动人之作。但是,这能证明戏剧可以没有文学吗?当然不能。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再需要“语言”,“文字”的、非传统的戏剧演出,其动人之处依然来自文学——即使没有具象的、完整的人物和故事,但打动观众的,一定是文学的“精神”,即对人性的深刻独特洞察、对人的境遇和选择的理解容纳、对人类情感和精神的或单纯或细微的永恒关怀。

戏剧的文学性,是在戏剧实践中不断被追求、深化、发扬,还是被忽视,甚至退位、缺失?这决定着未来戏剧的品格、戏剧自身的价值、戏剧能否健康发展,决定着戏剧的命运。

(选自2016年6月21日《人民日报》)6.下列有关、“戏剧的文学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当代戏剧文学性缺失的原因,是有的剧作家主观上不想为、无所为,或是客观上不能为、无法为。

B.戏剧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剧作家能够借助情境、故事等元素,发掘出独特的人性,塑造出独特的戏剧文学形象。

C.文学性是戏剧的灵魂,它同戏剧性一样,都是戏剧必须拥有的艺术特性,是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

D.戏剧的文学性是衡量戏剧品格和戏剧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决定着戏剧的健康发展,事关戏剧的发展命运。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戏剧中的“命题作文”,关注的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这是影响戏剧文学性提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B.古希腊的很多戏剧虽然是国家行为,但能将舞台性和文学性高度统一起来,所以既“传得开”,又“留得下”。

C.真正好的戏剧作品并不追求创意和立意的新颖独特,而是追求体现剧作者思想高度和人文情怀高度的文学性。

D.在没有文本甚至没有台词的非传统的戏剧作品中,虽然也不乏动人之作,但与注重文学精神的传统剧作不能相提并论。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舞台技术的恰当运用,丰富着戏剧这个艺术品种,使戏剧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的文学性。

B.《西厢记》《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摆脱了思想、主题的概念束缚,以文学的广阔包容和深刻洞察超越简单的是非评判,从而取得了成功。

C.剧本赢得“文学性”的关键在于其内在的文学的深厚和悲悯的情怀,而不在于外在形式上的优美或浪漫。

D.《窦娥冤》中的窦娥和《雷雨》中的周朴园,其形象已经超越了生活中的原型,显得更为丰满、丰富,具有高度典型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①苦痛之,夜梦受秋驾于其师。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矣。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博志》)[注]①秋驾:飞车之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恶以必除

恶:憎恶 .B.昼日讽诵习业 .D.吾非爱道也

讽:讽刺

章:显扬

爱:吝惜 C.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今有宝剑良马于此 .D.请以十五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宁越,中牟之鄙人也 之二虫又何知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B.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C.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D.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去其害之者”,即排除各种干扰,才能使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B.文中关于“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的看法,反映了作者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很可贵的。

C.本文选取了孔丘、墨翟、宁越、养由基、尹儒的事例,通过对比论证,强调了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D.《荀子·解蔽》说:“物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与荀子的这一思想是相似的。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5分)(2)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矣。(5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诉我们:少苛责别人,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2)《劝学》中“

,”两句用木材取直、刀剑磨砺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中“

,”两句写了作者对春天的极度喜爱,渴望与春同住的心情。

五、(12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也影响到社会。①。家人的言传身教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耳濡目染之中,一个人的素养会渐渐达到新的高度和层次。②,但他们成功的起点,几乎都与良好家风密不可分。从良好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迷失方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风民风的根基。良好的家风会带动社会道德水准整体提高。良好的家风在弘扬过程中,其影响必然超出一个家庭的范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据报道,有些论文网站存在着欺诈现象。一个人从作品被发表到自己被聘为网站的创作员①、特邀作家,大约②共被骗万元左右。网站只要能骗取到你的钱,就谎称你的作品会被收入书中永远③流传;领到的奖牌、证书、镀金金盘……④等,甚至可以装满一间屋子!以文会友、⑤以诗参赛本是件很高雅的事情,可经过一番折腾,总给人一种被钓的感觉:先下一饵免费参观,吸引你,⑥再下一饵掏钱领奖,继续诱惑;⑦再下一饵有偿出书等,诱惑继续。真是饵饵紧随,直至将你钓上来为止。总之,直到把你的钱钓进他们的腰包才肯停手⑧罢休。

(1)为了表达简明,加横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 和。(2)加横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 和。

18.某校学生在校外开展植树节活动。请根据右图,分别说明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同学的具体的集合地点。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60字。(4分)

六、(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猫 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 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 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 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她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 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19.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0.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4分)2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2)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22.请简要分析“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 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老护士拷问小护士说,打针前消毒用的酒精用多少浓度的?小护士说,75%的。老护士又问,那么80%或者更高的行不行呢?小护士想,纯度越高,消毒效果当然更好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可以。老护士严肃地说,不对。浓度更高的酒精会飞快地把细菌外膜凝固,像一道墙阻止药液进一步渗透到细胞内部,杀不死细菌。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师大附中2014级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项,源远流长;C项,璀璨;D项朗朗lǎng)

2.D(或:表示选择关系。和:表示并列关系。“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格显然是“形象化”手法。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3.C(“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与前面主语一致,语气贯通,“猜中”“谜面”不合适;“义、音、形变化”中的语序与“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呼应。)4.A(①“珠圆玉润”指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此处用来形容“作者笔下的文字流畅明快”符合语境;②“大打出手”形容逞凶打人或相互殴斗,此处不合语境;③“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也可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此处对象错误;④“风生水起”:形容议论纷纷,也形容事业蓬勃兴旺,或事情做得很有生气,此处不合语境;⑤“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此处用来形容“金庸写文章写的快”符合语境;⑥“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此处用来形容“规范和禁止网络语言的发展”符合语境;)5.C(A.搭配不当,“拓宽„内涵”不搭配,改成“加深和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B.结构混乱,第一分句主语是“考古工作者”,第二分句主语是“画面”,中途易辙,改成“在考古工作者发掘大汶口文化的遗物中”;D.结构混乱,“是法国首都夜生活热闹的地区为目标”句式杂糅,“是„为目标”改为“以„为目标”;)

二、(9分)

6.C(文学性“是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有误。)

7.B(A关注时代的主流价值并非影响戏剧文学性提高的原因;C“并不追求创意和立意的新颖独特”表述绝对化;D“不能相提并论”的论断原文无根据。)8.A(“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的文学性”错误。)

三、(12分)9.B(背诵)

10.D(A.连词,和/动词,结交,亲附。B.介词,在/介词,比。C.结构助词,的/指示代词,这。D.都是介词,用。)

11.A(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12.C(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13.⑴箭速度很快,可是飞不过二里远,因为它停止了;步行速度很慢,却可以走到几百里外,因为脚步不停。(速、迟、舍各1分,分号前后的“因果”句意各1分)

⑵以上两位士人,可以称得上是能学习了,可以说没有什们东西能妨害他们了,这正是他们扬名后世的原因啊!(前三句一句1分,第四句“观”1分、“此其„„”句意1分)14.(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15.(6分)(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每空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16.(4分)(示例)①良好的家风有利于个人素养的提高(2分)②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途径不尽相同(2分)

17.(1)②、⑧(2分)(2)④、⑥(2分)解析:②处“大约”与后面的”左右”重复;⑧处,“停手”与后面的“罢休”重复;④处,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⑥处逗号应该为分号。

18.参考示例:搭乘公交车的同学,集合点在博学路北侧人民广场站西边;骑自行车的同学,集合点在博学路南侧文体中心的东边。(4分)(一个集合地点2分,其中明确出行方式1分,点明地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六、(18分)

19.①内容上,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先前讨厌的态度;②结构上,这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为下文丢猫、找猫的情节做了铺垫。(一点2 分)

20.命运坎坷;孤苦贫困,与猫相依为命;仁慈善良,爱猫救猫;嫉恶如仇。(每点1分)21.(1)①比喻。把猫婆比作“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形象生动的表达对保护猫的猫婆的赞美之情。②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猫婆误解的内疚心理和面对猫味扑鼻又脏又乱的环境的不适应的感觉,反衬猫婆的伟大。(答出一条,即可满分)(2)①对比。用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渲染环境的恶劣。②环境描写。“夜的漆黑”“雪的惨白”“奇冷的风”渲染了凄惨的环境氛围,烘托(暗示)爱心缺失的社会是多么冷漠,呼唤爱与善良的回归。(答出一条,即可满分)

22.①对猫被困在瓦内至死遭际的痛心;②对原来猫胡同内的猫寒冬雪天无处御寒的忧虑;③对人们为了自家利益而罔顾其他生命的自私行为的悲哀;④对猫婆收养受难猫儿的崇敬和追思。⑤对爱心的渴望与呼唤。(6分,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满分)

七、(60分)23.作文评分标准参考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

先王有了大事,就要消除妨害它的因素,所以他所要求的一定能得到,他所憎恶的一定能除掉,这是功成名立的原因。平庸的君主却不是这样,有了大事却不能消除妨害它的因素,这是他不能成功的原因。能不能消除妨害事务的因素,这是贤和不肖判然不同的原因。

孔丘、墨翟、宁越,都是没有地位的读书人。他们就天下所有事务考虑,认为没有比先王道术再重要的,所以就日夜学习。据说孔丘、墨翟白天背诵经典研习学业,夜里就亲眼见到了文王和周公,当面向他们请教。他们用心如此精深,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办不成?所以说:“精心习熟,鬼将告知。”并不是真的有鬼神告知,是因为精心习熟啊!假如有宝剑良马,人们一定会把玩起来不知满足,观赏起来不觉疲倦。而对于嘉言懿行,却稍加尝试就不再钻研实行。这样做,还想使自身平安,名声显扬,不是太困难了吗?

宁越是中牟的草野之民,苦于耕作的辛劳,对他的友人说:“怎样做才能免除这种痛苦呢?”他的友人说:“做什么也比不上学习。学习三十年就可以显达了。”宁越说:“让我用十五年来实现。别人休息,我不敢休息;别人睡觉,我不敢睡觉。”学了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箭的速度很快,射程却不超过二里,因为它飞一段就停了下来。步行速度很慢,却可以走到几百里之外,因为脚步不停。如果凭宁越的才干,又长久不停地努力,他成为诸侯的老师,难道不正应该吗? 养由基和尹儒都是精通技艺的人。楚国朝廷中曾有一个白色的神猿,楚国善射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射中,楚王就请养由基来射它。养由基拿着弓箭去了。还没开弓,实际上就把白猿射中了,箭一射出去,白猿就应声坠落。由此看来,养由基具有在射中目标以前就能从精神上把它射中的技艺。尹儒学习驾车,学了三年仍无所得,为此很苦恼。夜里做梦,梦见从老师那里学习秋驾的技艺。第二天去拜见老师。老师看见他,就说:“我从前并不是吝惜技艺舍不得教你,是怕你还不可教授。今天我将教给你秋驾的方法。”尹儒转身后退几步,向北再拜说:“这种技艺我昨天夜里在梦中已经学了。”他先向老师叙述自己所梦到的,梦到的正是秋驾的技艺。以上述两位士人,可算是能学习了,可以说没有什们东西能妨害他们了,这正是他们扬名后世的原因啊!

第五篇: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

2014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高三了!

作为高三23班的一员,我们都是这个集体的主人,共同担负着建设这个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我们承载着含辛茹苦的父母的希望,社会的关注,老师的期望和自己的未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这个集体,为父母、为老师、为关心我们、为关注我们的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我们要努力营造出一个环境宜人,学习气氛浓厚、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让你们每一个人都享受学习,享受学习带给你们的收获,快乐,享受学习带给你们的聪明和智慧。

在高三的这个起始阶段,你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明年高校中的一个好苗子,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两年前你们满怀信心兴高采烈地走进砺儒,而一年后却带着遗憾垂头丧气地走出去,我更不愿意!

回顾过去,我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的历程是无悔的;展望未来,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现在到了这个真正出成绩的关键时刻,机遇与挑战并存,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有丝毫的懈怠,我们不能让曾经的付出付之东流,而是要更加顽强地书写我们精彩的人生篇章。

高三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

高三对每一个学子来说,她是人生的重要旅程,我们注定要去攀越书山,跨越题海,这将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能吃苦,能忍耐的精神,还必须保持一种有信心,有志气,一定要有作为的状态。

高三是一种在信念支撑下的执着与顽强。

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xiexiebang.com)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回避挫折,但你可以东山再起,从头再来。高三是紧张的,也是让人向往的;高三艰苦的,但也一定是收获的,发言稿《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无怨无悔的拼过一次,也许是人生最难得的财富。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高三意味着科学与高效。

高三不同于其它年级,繁重的学习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科学而高效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模仿一个成功者的全部,未必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但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认识别人的缺点,根据自身特点来规划自己的高三,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体现科学与高效,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策略。有人说:“人不怕自己腿瘸,就怕瘸了还不会用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们必须走科学、高效的学习之路,才能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

我们都是集体的主人,我们都对建设集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大家是这个家庭的成员那我就是这个家庭的掌柜,我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必须瞄准这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统一的协调和安排下用充足的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赢得胜利,从而实现自己心中那个埋藏已久的梦。

最后我以这个家庭掌柜的身份再提几点要求:

第一、学习扎实一些,生活俭朴一些,日常节约一些,把你钟爱的Mp3和手机先存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扎扎实实地完成第一轮复习,以坚实的基础构建知识的高楼大厦。

第二、调整心态,排除各种家庭、社会和外界因素带来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们生活的环境避免不了要遇到这样那样的琐事,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处理好学习与生活。让一切因素都成为我们学习不竭的动力。

第三、用愉快的心情学习,用钻研的态度学习,用坚强的意志学习。

高三是艰苦的,但高三一定是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也许开始的时候,你是凭着一股冲劲,雄心勃勃,希望无穷,然而,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信心开始动摇,意志渐渐放松,不免对自己怀疑,对前途绝望,许多人因此不能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我希望我们能以坚强的意志学习,不论路途多么艰难崎岖,不论身体多么困乏疲惫,我们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第四、正确处理好与任课老师的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我们和老师打成一片,和谐而愉悦地合作才能更加高效地复习,避免走很多弯路,请大家记住:在学习中,老师永远不会过时。

总之,高三比拼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斗志与决心的比拼,我们要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以必胜的心态走过高三的每一天,用心中的理想指引前进的方向,只要这样,我们的高三就是充实的,我们的高考就是无悔的,我们的高三也一定是成功的,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2014年的高考中,高三23班一定会硕果累累,我们都会成为那一刻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13年7月31日晚笃行楼 《2014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

下载山师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011.10.13(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师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011.10.13(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8届高三阶段测试(四)

    语文 2018.0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附中高三政治随堂测试(必修1-3)

    附中高三政治随堂测试(必修1-3)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有些品牌白酒注重窖藏环节,根据窖藏时间的长短制定不同的价格。“白酒按年论价”,说明白酒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考试 历史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

    清华附中高三(理)第一次月考(2006.10.8)数学试卷

    x22x3(x1)11.已知函数f(x)连续,则a的值为 x1ax1(x1)12.如果曲线ylogax(a0且a1)与直线y = x相切于点P,则点P的坐标是(e,e),af(x)的定义域为R,对于m,n  R,恒有f(m + n) = f(m) + f(n) ......

    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5届一调历史试题1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

    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合肥八中 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试说明: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

    高三英语第一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

    2008.10盐城市龙冈中学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Ⅰ 英语试题参考答 一、听力 1—5BAABB 11—15BCBCA 二、单选 21—25ABBAC 31—35CAABD 三、完型 36—40DCBAD 46—50DABCA 四、阅......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 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海口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