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经得起风浪考验,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当代青年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浓厚,自我意识较强,讲求实际,追求个性化,对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多样化。应当承认,青年人在多个方面和党、国家、人民事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青年人筑牢理想信念、增强业务能力、淬炼意志品质。
筑牢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青年一代养成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理论行动自觉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脉搏。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加强对近现代历史、党史和国情、社情的学习,知所从来,思将所往尤为重要。
增强业务能力,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把书本知识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挤掉本本中的水分。坚持术业有专攻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特长。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训,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交换比较。学习借鉴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广泛吸收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知识经验。
发扬艰苦奋斗,锤炼意志品质,在奋斗中培养攻坚克难的意志,砥砺务实担当的品格。青年干部要经得起风浪考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准备着接受检验,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中磨砺意志、锻造能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能否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除了依靠组织培养,关键还要看自身努力。“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我们青年一代要努力成为让党、祖国和人民满意和放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想,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想使自己成为一名怎样的人,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高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对我们大学生党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是祖国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我们要树立为建设民主、文明、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理想;树立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进步而奋斗的理想,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的先进代表,因此不仅在工作中要出色,在学习方面也应成为同学的榜样。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怀有远大理想抱负,树立成为合格接班人的目标,这是新形势发展下的必然要求。其次,应树立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要有不甘落后,拼搏进取,勇于超越的作为。第三,应该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工作是应尽的义务,应当努力的完成,但做好工作的同时不能影响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抓紧课余及放假时间抓紧时间补上学习,正确把握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我们作为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该以“高标准,严要求”时刻要求自己,既要自律,又要他律,在各方面都树好形象。同时应虚心听取批评建议,提高自身的威信和影响力。归结起来就是应具备“品德,才能,成绩”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学生党员应该做到以品德为本,打好基础,以才能为泉,把握源头,以成绩服人,做好表率。
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我们大学生党员干部都应追求高尚的理想,充当“有理想”的表率。我们每个大学生党员都应摆脱“小我”対自己的思想束缚,以“大我”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锤炼党性,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为实现祖国繁荣和进步而奋斗。
第三篇:做好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四青年节临近之际,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期间,总书记同北大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通读总书记讲话全文,令我精神倍感振奋和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作为自身工作岗位上的生力军,我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文化创新繁荣发展铺路架桥,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青年一代是充满希望和梦想的一代。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先生对少年崛起赋予深切希望,将国家之复兴与民族之命运系于后辈少年,可见少年人在他眼中就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民族的脊梁。望眼现在,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两位伟人都对青年寄予厚望,我们青年一代更当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建功立业。
青年一代是充满斗志和拼搏精神的一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刚到工作岗位上,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做事情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万不可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成功自然会来到身边。在单位,我们是新一代的生力军,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要有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的精神和自信,而这种自信就源自平时的努力拼搏。每个人的岗位不同,但我相信,每份工作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那么整个社会就是一个良性运转的整体,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参加工作以后,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学习。不再像学生时代一样能够每天坚持看书,深刻感觉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以前学过的东西因为在工作中用不上还被遗忘在了脑后。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年少时我们经历了学生时代刻苦的学习,在参加工作以后应当更加努力,让学习的热情如日中之光一样,时刻燃起,用不熄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我们青年一代要迎着新时代的春风,像大鹏鸟一样展翅翱翔,展现出自己的青春活力!
第四篇: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些思考
作者:法学院党委书记 车丕照
●法学院党委书记 车丕照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心思想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他明确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的问题。
关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讲话再次重申,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坚持“又红又专”、“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我国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强调人才的政治素养或思想品德修养。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是清华人的根本特色。在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同时,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对青年学生的业务素质培养。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要“红”,而且要“专”,否则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是什么关系呢?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清华大学一个世纪以来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是否可以说“17万”是“建设者”,而“一大批”是接班人呢?恐怕不能这样理解。“17万”与“一大批”都是“建设者”,也都是“接班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区分“建设者”和“接班人”呢?这是因为这两个称谓体现了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向社会之后所要经历的两个阶段。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成了“建设者”,但还不能称作是“接班人”。只有当他可以独立地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不需要他人带班了,才可以被称作“接班人”。接了院士班的是接班人,接一个普通教师班的也是接班人。同样,做一名普通公务员是建设者,做一名高级领导干部也是建设者。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清华百年培养出17万名优秀人才的时候,除了提到14位“两弹一星”元勋和460位院士,没有提及培养出多少名中央委员、多少名部级干部或多少企业精英。由于清华大学具有一些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清华毕业生的成才率可能(也应该)高于其他高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清华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其他的高校。清华也还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能仅限于培养 “领导者”或“精英”。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应该承认,高校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方面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只是在人才成长的特定阶段发挥了学校特有的教育功能。有时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夸大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将杰出人才的成功归于学校的培养,其实这是不准确的。首先一点,与“文革”前的情况不同,现今的许多人才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且是从不同的学校获得的。能否认为一名人才在清华读过一个本科或是硕士、博士学位,就说他是清华培养出来的?他读过书的其他学校也都可以说人才是那个学校培养出来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只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很可能还不是主要部分。高等教育只是对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施加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专业上的,也包括思想品德上的。一个人的成功在更大程度上来自他踏上社会之后所经历的磨练。大学培养的是 “材”,不是 “器”。“材”对于“器”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材”不能决定“器”。
既然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高校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又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做出明确的指示,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归根到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他希望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以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以“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为基本培养方式,这是建国以来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清华培养出十几万优秀人才,并且从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百年校庆晚会上,在那一大排 “向母校报到”的军人中,既有将军、校官,也有尉官和普通士兵。即使那些校官、尉官和士兵最终当不上将军,听着他们简短有力的自我介绍,我觉得他们已经成为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优秀的清华人。在百年校庆期间,在与法学院毕业后去西部和基层工作的部分校友的座谈中,我特别提醒他们 “不要急于求成”。我说要正确理解“成”与“不成”;做了高级别的领导通常会被认为是 “事业有成”,没有当上高级别领导也并不等于没有成就。哪怕一辈子就是当一个乡长、甚至一个村长,只要能“造福一方”,就是有成就的,就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从政成功的机会可能多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但不宜向学生灌输“我们就是要培养未来的国家领导人的”。美国法学教育对美国的主要贡献,不在于培养出了多少个总统、多少个国务卿,而在其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对美国社会法治化的贡献。
第五篇:弘扬鸡西人精神 做新时代合格接班人
弘扬鸡西人精神 做新时代合格接班人
高一.七班 成思翰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鸡西人精神 做新时代合格接班人!
每当我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看到街路两旁醒目的—“修身、齐家、爱国、敬业”这八个大字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升起一种作为鸡西人的自豪感!因为这四个词、八个字,是鸡西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鸡西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行动纲领。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有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既有对鸡西人传统优秀素质的萃取,又有新时期鸡西人自我完善的要求;既有个人的、家庭的自我修养,又有国家的、岗位的家国天下。这是鸡西人打造幸福家园的精神力量,是鸡西人实现伟大蓝图的文化支撑,是鸡西人创造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
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的回答是:时刻铭记—“修身、齐家、爱国、敬业”的鸡西人精神。用我们的青春与汗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
作为一名实验中学的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修身”,也就是--学习,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用知识“修身”,养成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培育文明高雅的行为举止,塑造品德高尚的魅力人格;知识才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我们何以谈爱国?何以谈报国?“爱国”就是要有民族精神,有国家意识,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有身为中国人、鸡西人的自豪感,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身为鸡西人,把自己的才智和热情献给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就是爱国的具体体现和最好诠释。不要再沉迷于华而不实的容貌中,不要再流连于低级庸俗的玩乐中,不要再终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更不要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出了这道校墙,我们要面对的就是社会的纷繁复杂,就要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鸡西的重担。我们现在只有在校园里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明天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同学们,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再次腾飞的伟大任务将由我们承担,明天的太阳必将由我们托起!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青春与汗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