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

时间:2019-05-14 05:3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

第一篇: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

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

发布时间:2011-8-

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四川是我国较早接受低碳概念并探索碳汇交易的省市,省内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对低碳、低碳经济进行了研究,但仍然局限在工业领域。我国于2007年11月在新疆、四川农村地区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为四川探索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以及低碳农业概念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低碳农业的提出

(一)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传统能源的使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已对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节能减排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人类能源利用的发展轨迹正是一个由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确保能源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的必然选择。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用于解决工业高排放、高能耗引发的环境问题,而忽视了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农业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伴随着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机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村的能源消费迅速增长,农业已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应当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新修订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如何在缩小的土地范围内发展农业,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低碳农业是提高农业固碳功能的可行途径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减排和固碳两种方式来实现。农业是天生具有固碳这一生态功能的产业,比如森林系统具有强大的碳吸收能力,草地与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在固碳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湿地也具有巨大的固碳和调节气候的功能。然而,农业的生产功能是追求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农业机械、化肥等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的面源污染,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业固碳的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土壤、湿地中的碳逐渐氧化分解,农业由“碳汇”变成了“碳源”,这将大大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因此,提高农业碳汇能力,恢复农业生态功能,需要从农业生产环节入手,减少高碳能源及化肥的使用。低碳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选择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是提高农业固碳功能的可行途径。

(三)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要把工业文明时代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生态文明时代农业生产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的发展,它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生物质能源,既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又不会对气候变暖增添压力。如,鼓励将农业和林业的废弃物秸秆利用起来进行能源开发;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建立猪—沼—茶、猪—沼—田、猪—沼—菜等循环农业。可见,发展低碳农业本身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的内容、是农业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四)低碳农业是在WTO条件下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全球范围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加剧,农业产品出口的质量控制由单纯的产品质量认证转变为全过程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农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产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五个方面,它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衡量一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农业产品(包括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1]这就要求企业不仅生产的最终产品质量要合乎标准,而且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都要达到进口国的单位能耗标准、环保标准等。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低碳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一方面要求保证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调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节能减排。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低碳农业的内涵和多元功能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不同于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低碳农业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具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多元功能的新型农业。

(二)低碳农业的多元功能

1?农业生产功能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生产是农业最基本的功能。低碳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调整农业结构等手段,既保证作物高产稳产,又不会对气候变化增添压力。不难看出,可持续性的农业生产是低碳农业的基本功能。

2?安全保障功能

农业安全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安全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安全已达警戒线、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增长等问题已危及我国农业安全。低碳农业采用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手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安全。

3?气候调节功能

农业生产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农业以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毁林开荒、毁草开垦、发展养殖业和畜牧业等都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被毁坏林木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3]。改善全球气候条件是低碳农业最核心的功能,低碳农业提倡减少化石燃料,提倡发展循环农业和立体农业,以减轻农业生产对气候变暖的压力。

4?生态涵养功能

低碳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治理农业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等方面。湿地有很强的固碳功能,并且能净化水源,减少污染,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生态景观。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比如,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可以在农田附近污水集中的地方种植良性的水生植物,建立小型自然湿地,在村镇污水汇集处,根据地形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建立中型生态湿地,这既减少面源污染又能保护水资源。

5?农业金融功能

低碳农业具有其他农业形态所不具备的资金融通功能,即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既做到了节能减排保护大气,又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低碳农业有着巨大的碳交易市场潜力。据亚洲开发银行专家估计,中国每年将提供1?5亿~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意味着中国每年可能带来2?25亿美元的收入。[4] 三、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

四川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其碳汇总量4478?5万吨,全国排名第五,仅次于内蒙古、云南、青海和西藏。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发展低碳农业是四川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四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一)低碳农业是四川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破解“三农问题”、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将受到资源、环境等要素“瓶颈”的制约,面临土地、能源、环保指标等生产要素的成本约束。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为工业等其他产业提供生产原料。农业现代化是“三化联动”的基础环节,如果农业现代化以高成本为代价实现,势必会增加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削弱“三化联动”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农业现代化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程度,进而影响着四川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

低碳农业的发展将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将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将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效益。因此,低碳农业是四川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低碳农业是四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1?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农业特殊的生产条件

四川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但土地“小、碎、散”,很难实现规模效益,只能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经济。低碳农业的核心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要素投入(尤其是土地、能源)获取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低碳农业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又符合四川特殊的生产条件。

2?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

低碳农业是“三低”经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节约型经济,尽可能节约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的消耗;是效益型经济,以最少的要素投入,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是安全型经济,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可能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低碳农业“三低、节约、高效、安全”的特点来看,低碳农业符合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也符合四川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

3?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生态建设的要求

四川省省域内生态资源丰富,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长江生态屏障,而不仅仅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使得四川省的生态建设在整个长江流域担负起重要的流域水环境保障功能和气候保护功能。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推进四川省生态建设必须破解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带来的污染问题,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生态建设的要求。

4?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四川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趋势

四川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四川省发展低碳农业,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以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四、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途径

(一)发展节碳固碳技术

从技术层面来看,遵循低碳农业的节碳固碳机理,研发并推广各种节碳固碳技术和模式。

1?重建农业湿地系统

美国湿地协会确定,农田周围应按14∶1的比例配置湿地,有利于增强土地的固碳能力。农业湿地具有吸纳碳的作用,其吸纳碳的能力远远强于森林和海洋。有资料显示,单位面积农业湿地的固碳作用是森林、海洋的9倍。这是因为农业湿地由于水分过饱和具有厌氧的生态特性,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6]目前,“农业湿地”已在美国和欧洲不少国家中广泛配置并应用。我国长三角地区也于2009年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农业湿地”,并陆续启动湿地保育、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行动计划。

2?减少高碳能源及化肥应用

目前,四川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农村生活以煤为主,农业生产大量依靠化石能源的资源结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生活、农业生产消耗的能源逐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增长。为了降低农村生产、生活中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必须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的能源结构,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而实现农业低碳发展,需要调整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的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农业中高碳能源的使用,增加沼气等替代能源。

3?改良固碳型农业品种

四川在培植“气候防护”、“固碳型”作物方面非常薄弱,对发展新种子以对抗气候变化和粮食短缺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据路透社引科学研究显示,亚洲与非洲将有上亿人口因为缺乏抵抗气候变化的气候防护农作物而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美国斯坦福大学食品安全与环境问题专家戴维?罗贝尔指出,虽然现在正在努力发展防洪和抗旱作物,但能长期暴露于高温下、扩大碳的吸收存储的农作物却未被重视。四川需要适应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培育或引进具有对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有抗性的作物品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提高农牧业产量,增加碳吸收。

4?推广农业固碳技术

推广农业固碳技术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近年来,国际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生物固碳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保护现有碳库,即通过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加强农、牧、林、渔业的管理,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固碳能力;二是扩大碳库来增加固碳,主要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选种、育种和种植技术,增加植物的生产力,增加固碳能力;三是可持续地生产生物品种,如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等。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低碳农业强调农业循环经济当中的一个关键领域———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是循环经济的深化形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低污染,即拓展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又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四川可以大力推广立体种养的节地农业、节水农业、节能农业。如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农作物立体种植,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林中套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农林结合,合理科学夹种的苗木立体种植,稻田养殖、菱蟹共生、藕鳖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稻田养鸭的农牧结合,林下种牧草,养殖羊、鸭、鹅的林牧结合,水网地区的渔牧结合等。

(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从经济层面来看,建立低碳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效益实现的渠道畅通。

1?国际碳汇交易机制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减排措施,目前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国际市场上已开展了几种碳交易活动,碳交易市场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了加速碳交易市场化,有利于我国掌握碳交易的定价权, 2008年8月,我国首批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分别于北京和上海挂牌成立。四川作为碳排放量交易极大的卖方市场之一,面临着碳汇项目开发不足、卖价远低于国际价格的尴尬,这固然有当地重视不够等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个碳交易市场平台,没有建立碳汇交易机制,无法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公平合理定价。四川亟须搭建碳交易市场平台,使碳排放配额可以在该交易平台上公开出售,建立碳汇交易机制,促进碳汇经济的发展。

2?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机制

订单农业是近年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形式,农民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产购合同,实现农业产销的市场化运作。碳汇项目在农业的推广与发展,大多是以订单农业的形式进行的。但从目前四川订单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而以政府或龙头企业替代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往往出现农户因订单而卖难,企业因订单而亏本的“双输”格局。同时,农业碳汇项目涉及国际交易市场,订单农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为了更好地运用订单形式,发展碳汇经济,规避市场风险,农民需要通过合作组织来整合市场主体,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壮大经济实力。建立低碳农业的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机制,就是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订单的形式,搭建农业碳汇项目交易主体———农户、公司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桥梁,并通过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低碳农业的金融功能,减少市场风险。

3?农民利益共享机制

低碳农业通过碳汇项目实现农民增收,而形成合理的农民利益共享机制是促进农业碳汇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碳汇项目订单后,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对碳交易获取的直接利益进行一次或二次分配,确保农民的收益,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农业湿地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生产出大量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等,这些经济收益同样也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向参与的农户实施分配。这样,农民通过不同途径发展低碳农业,都能获得增收。

作者简介:李晓燕,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4;

王彬彬,四川大学政治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四川成都 610064

参考文献:

[1]万宝瑞?提高农业竞争力,积极应对新挑战[N]?人民日报, 2005-1-7?

[2]王淏?美国蒙大拿州农民通过碳交易增收[DB/OL]?人民网, 2007-8-6?

[3]绿色视野杂志社?低碳经济的推手: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J]?绿色视野, 2008(6)?

[4]杜受祜?环境经济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9)?

[5]赵学敏?湿地:特殊的生态系统[N]?中国绿色时报,2005-2-4?

第二篇:发展低碳农业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农业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低碳经济与气候变暖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中,由CO2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并有90%的可信度认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CO2、CH4、N2O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他们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0-3.5℃。

全球变暖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2007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全球变暖超过了恐怖主义、阿以冲突和伊拉克问题,被认为是未来几年内影响世界的首要问题;2007年4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对气候变化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2007年的国际会议多数把全球气候问题列为重要议题。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之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为打破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僵局,着眼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英国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进行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包括CO2,CH4,N2O)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以CO2的形式释放入大气,CH4可在长期淹水的农田中经发酵作用产生,全球一半以上的N2O来自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确定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2、农业是温室气体CO2的一个重要来源

(1)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碳库

土壤圈是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交界的一个圈层,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人类与生物生活栖息的基地,而且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枢纽。土壤圈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两方面:首先,土壤圈是碳素的重要贮存库和转化器。其贮存形式为土壤有机质,它含有的有机碳量占整个生物圈总碳量的3/4。储存的大量有机碳是土壤质量和功能的核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尤其是千百年来因种植水稻而形成的水稻土,每年排放的CH4占全球CH4排放总量的10%-15%。

其次,土壤呼吸使大量的有机碳以CO2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土壤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是相当可观的。据估计,全球每年由土壤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量约为(0.8-4.6)×1 015g[2]。因此,土壤呼吸的微量变化将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显著变化,从而影响由于CO2浓度升高所伴随的全球变暖和其他气候因素的变化。

(2)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

①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引起各类生态系统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放牧、种植经济收益高的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森林和草场破坏所引起的大气CO2浓度变化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CO2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数量增加。

②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来源,其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目前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每年向大气中排放1.6PgC/a,约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20%。长期以来大量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换,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

③施肥不当会加剧温室效应。向土壤中施用石灰能够降低土壤的酸性,促进作物生长;但是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CO2。尿素施用过程中碳素的易挥发性也导致大量CO2的损失。因此施用石灰和尿素也成为CO2的排放源

由此可见,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减少农业的温室效应是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

3.发展低碳农业是党和政府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英明决策。

低碳农业是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是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发展模式,是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整体功能的一种高效农业技术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能减排做了重要部署。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现阶段我国党和政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发展低碳农业的实际意义在于节约资源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既可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体现以人为本、履行环境保护的国际责任、符合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与内涵。

4、加深对低碳农业的效益与安全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推动发展低碳农业。

第一,低碳农业的核心内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农业,采取的农业措施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气体引起的不良气候变化,减少有毒农药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第二,低碳农业是节约型农业。尽可能节约投入农业各种资源的消耗,使人力、物力、财力科学合理地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第三,低碳农业是效益型农业。以最少量的物质投入获取农业最大的产出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高物质利用率、土地产出率。第四,低碳农业是安全型农业。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人类经济、社会、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水平,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连年来汕头市各级党政领导、党政部门大力引导各地农民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取得显著成果,例如汕头市农业部门重视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指导农民适时用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合理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据测算,减少一次用药,全市39万亩水稻田可节约农药成本投入700-800万元,既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减少稻谷的农药残留,还可挽回病虫害造成低产的经济损失。又如南澳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发展低碳经济清洁能源,至2009年,装机容量12.86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亿千瓦时产值1.9亿元,为地方增加税收来源,为省网提供清洁电源。

5、发展低碳农业的原则与主要途径。

发展低碳农业的原则:一是减耗。减少资源、工业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二是扩源。扩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的利用和提高农业投入品的有效利用率。发展低碳农业的主要途径:1、继续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经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如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持久有效增收。2、减少无机化肥投入。科学、合理更有效的利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提高化肥利用率。3、减少有害物品投入农业生产,减少污染。发展新兴有机农业,研究、生产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用复合高效肥料、有机肥料替代有害化肥的使用,用生物农药、生物天敌、物理防治法、低毒低污染农药替代高毒农药的使用。节约农业生产投入成本,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如汕头一些地区的蕉柑园、橙园采用放养钝绥螨(又名黄蜘蛛)的方法防治红蜘蛛,采用间套种豆科植物、客土等方法提高农田肥力,均取得明显成效。4、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耕作技术,如自动化喷灌、滴灌技术在蔬菜产业、果园、茶园等农业生产的应用。整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旱涝保收田。5、植树造林,增加碳汇量,改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潮阳、潮南、南澳大林区的山梁、工厂、机关及学校周围、城乡结合部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形成生物防火林网络,濠江区火灾多发点实施林分改种生物防火树种,提高我市森林的自身防火减灾功能。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营造优良林业生态环境,为汕头旅游业的发展添绿添景,创造宜居城市环境。6、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提高太阳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7、发展环保清洁能源和循环农业。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农村生物能能源为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发电、制造沼气作燃料供暖供热供照明,如2007年来汕头市建设9座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沼池容量4200立方米,估算年产沼气73万立方米,相当于511吨标准煤产生的热能量,年变废为宝创值102万元,沼气池使用十年可创值1020万元。同时沼渣作为有机肥为周边农户用于种果、种菜,作农田基肥,减少化肥的投入量,还有利于禽畜防疫防病,利于村容村貌整洁,促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

第三篇: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http://2010-5-27来源:陶瓷资讯

转变陶瓷业“两高一资”发展模式的有效办法,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在产品结构调整、能源综合利用、创新工艺装备、推进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具体到陶瓷企业,应该做到:

生产更节水、更节能的陶瓷产品。卫浴企业要把节水作为一个主攻方向,生产更具节水特性的卫浴产品,这既是产品的发展方向、市场的需求方向,更是企业研发创新的方向。如一些知名卫浴企业研发的3升、4升甚至更节水的坐便器产品等。瓷砖企业要把节能作为一个主攻方向,把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措施逐一落实,让低碳产品的研发创新顺应时代的节拍,让产品具备超常的节能特性。如广东蒙娜丽莎的新型建材PP板、福建华泰的TOB薄板等。

使用能效更高的能源、设备。对于资源、能源依赖型的陶瓷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热潮,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如科达机电潜心数年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燃煤气化系统”,比传统燃料节省成本30%左右;国内陶瓷压机龙头企业恒力泰推出节能宽体型压砖机,是国内环保节能的呼声日益高涨背景下积极适应市场环境而研发的代表性节能新品。许多卫浴企业使用的宽断面百米长窑炉等,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单耗等方面,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创新更节能、低碳的工艺技术。创新工艺技术不仅包括产品节能生产工艺,更包括生产过程的低碳环保和节能技术。新中源集团采用节能新技术后,每年可以节约9000吨标准煤,大约占全年总能耗的30%。在生产工艺的改进方面,新中源集团研发的无机合成板材不需要烧制,直接利用废渣等材料制作,不仅可以降低能耗,也可以充分废物利用,起到节能环保的双重效果。唐山惠达陶瓷集团研发出多项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新技术,如高压注浆、热风炉、窑炉余热综合利用、锅炉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等。不仅是具有代表性的知名陶瓷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相继开始开发新型减排节能环保产品。

推行严细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在以节支、节流、节能为主的节能减排中,陶瓷企业还需要特别关注严细管理这项正本清源的工作,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节能产品认证,以及低碳产品认证等,都需要严细管理做后盾,这也是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能耗指标的降低与达标,都与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生产低碳产品,推进节能减排,都离不开管理这项最基本、最基础的因素。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不管是节能还是减排,若要达到预期的目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出效益,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或是低碳产品,同样适用。

应该说,面对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低端制造产能将被加速淘汰的未来,陶瓷业通过技术升级而促进产业升级的前进步伐要加快,通过技术创新而推进结构调整的发展速度要加快,通过持续创新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要加快,通过推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而提升陶瓷企业的发展质量更要加快。

据统计,我国城乡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瓷砖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持续稳定的增长,随着中国建筑陶瓷产能的快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大,而各级政府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逐步重视,建筑陶瓷企业的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优质原料日益枯竭,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减量化、低能耗、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是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萧华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业内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同时还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弛名商标,蒙娜丽莎有责任有义务为未来建陶业的发展提前作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包括节能、环保、安全、降耗、低等级原料应用等方面。

蒙娜丽莎公司通过配方、成型工艺及装备的创新,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采用干法压力成型、高温烧结工艺制备、尺寸达到800*1800MM、厚度为3—6MM、吸水率小于0.5%的大规格超薄瓷质板材。与同类产品相比,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用量降低一倍以上,节约大量的原料资源,降低生产能耗,减少包装运输成本,保持建筑陶瓷的所有功能特性,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主要性能指标平均吸水率、破坏强度、平均断裂模数、耐磨性、内外照射指数、耐污染性、抗冲击性、泊松比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环保美感白产品在抛光砖中率先采用镁-铝-硅系统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硅-铝-钾-钠系统,设计了不添加高放射性原料(如硅酸锆等)的新配方,产品白度可达75度以上,并成功解决了现有高白色系陶瓷砖使用高放射性增白剂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具有安全环保、白度高、光泽度好、抗折强度大等特点,可替代同类超白类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国际市场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我国是陶瓷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卫生陶瓷迅速发展,为推动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蒙娜丽莎在配方调整、成型工艺创新、干燥烧成设备改造等技术革新基础上制备的瓷质板材研制成功也显示出了陶瓷行业的前景仍然十分光明,完全可以凭借科技创新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第四篇:谈低碳旅游的意义和发展途径

谈低碳旅游的意义和发展途径

低碳旅游是由可持续旅游、体验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转型升级形成的集成创新发展模式,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发展的行动和结果,可以促进碳循环的良性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低碳旅游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是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并且符合相关者的利益,也响应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发展低碳旅游的主要途径有旅游景区的节能减排、餐饮酒店的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旅游设施等。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和背景

低碳旅游是目前国内外大力倡导的,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型的旅游发展形式,它是由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和体验旅游等转型升级而形成的。从广义上来说,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具体行动和必然结果,是一种可以促进碳循环的良性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健康的崭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从狭义上来说,低碳旅游是旅游业的主导理念的转型、旅游业发展模式升级的一种理性表达,是协调旅游业的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延缓气候变暖进程的必然选择。低碳旅游不仅关注旅游者和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等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更加注重的是降低碳量的排放、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

全面地认识低碳旅游,就要首先认识低碳旅游的起源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背景。低碳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是人类在大量消耗化学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宗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其实质是提高能效和优化能源结构。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的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低碳经济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与低碳经济类似,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也是多样的,包括摈弃二十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理念、创新管理等,做到节能减排、转移排放、提高能效、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碳抵消以及提高社会节能意识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等。综合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对低碳旅游作如下定义:低碳旅游是为保障气候的安全,旅游行业在不牺牲消费质量和体验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碳汇、节能等多种手段实现控制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发展

方式。

二、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

1.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排放出大量的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逐年增多,导致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并加剧对红外线的反射,结果就是地表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研究表明,在过去二百年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到2l世纪末将会上升至1.1~6.4℃。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增加,使得强降水、高温、干旱等极端异常天气频发,可能造成冰川融化、海洋风暴增多、生态系统退化、自然地质灾害频发、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等严重后果,使地球生命系统变得脆弱和破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控制旅游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促进环境的提升和改善,成了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全世界旅游业关注的焦点。

2.响应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

虽然我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平均能耗也略有下降,但在总体上我国对能源的利用率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能源利用率。相比其他类型的产业活动,旅游业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方面等都比较少,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旅游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规模也在迅速扩张,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大,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空间和潜力。旅游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滑雪、主题公园娱乐和餐饮住宿等旅游活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能效,履行对国际社会的节能减排的承诺,就必须充分挖掘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巨大

潜力。

3.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旅游研究院编写的《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4年发展预测》显示,2013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产业运行相对景气,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国内旅游人数达35.8亿人次,同比增长8.5%;入境旅游人数为1.31亿人次,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达1.14亿人次。如此规模的旅游接待活动所消耗的能源、所释放出二氧化碳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加速了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与相关产业的损耗和巨大破坏。低碳旅游以减少旅游中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干扰及破坏。因此,实施低碳旅游不仅是旅游业对国内外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积极响应,也是旅游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

选择。

4.符合相关者的利益

低碳旅游倡导着健康文明、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遵循着循环高效、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发展低碳旅游不仅是旅游业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不仅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走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提升了游客的修养水平。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经营管理和产品生产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推行节能减排的循环化和低碳化发展,不但进一步降了运营成本,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对旅游消费者来说,实行降低物质消耗和能源消耗的低碳旅游,可以亲近自然,获得美感、充实感、丰足感等精神体验。这种低碳行为顺应了环保运动和保护生态的时代潮流,也可能成为高品位的象征。发展低碳旅游也会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支付意愿,有利于一些生态的脆弱旅游区,特别是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和西南水土流失地区等通过发展低碳旅游来获得生态补偿,提高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生态保护以及环境建设

水平。

三、发展低碳旅游的主要途径

1.旅游景区的节能减排

景区要大力营造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产品包括海洋、森林、湿地等等自然旅游资源;运动休闲活动、康体活动等低碳旅游活动产品;也包括低碳建筑设施、低碳产业示范园区等低碳设施景观;以及低碳旅游服务等。营造低碳旅游产品的主要途径有:一是景区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加大与其他低碳产业的合作,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区等等,充分挖掘森林、海洋、湖泊、湿地、江河等高碳汇体资源的价值,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质量。二是策划和开发低碳旅游活动产品。景区要依据自身资源的特色,开发和设计相应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低碳旅游活动产品要保证游客的参与性,引导和提倡游客去体验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景区要应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引导游客感受和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这就是人们所弘扬的低碳生活。三是通过低碳话技术,把低碳产业园区、低碳港区、低碳校区等等改造转化为低碳旅游设施。四是游服务在内容和方式上都要突出“低碳”理念,实现旅游服务的低碳化。景区和当地政府、媒体注意通过发放宣传册、树立标识牌等加强对低碳旅游知识的宣传,导游服务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尽力传播低碳

理念。

2.餐饮酒店的节能减排

由于餐饮酒店业占用了旅游消费中大部分的水资源和各种能源,发展绿色饭店就成为发展低碳旅游的主要途径之一。绿色饭店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坚持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理念。绿色饭店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关注降耗节能和垃圾处理,引导消费者进行“减量化”、“再循环”“再使用”。针对我国的现状,发展绿色饭店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有关节能、环保、降耗、服务、宣传以及营销等环节的一系列绿色标准,并逐步把这些标准加以推广。二是采用和引进新技术,在供热、空调、照明、水资源利用和电器使用等方面进行节能减排。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客人宣传教育规范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3.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发展机制,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旅游发展

第一,在政府的主导下,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国家的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充分考虑借用和依托相关政策措施,争取得到国家战略性资源支持。利用财税政策,运用各个部门减排技术和专项资金等,解决旅游业一己之力难以突破的瓶颈。第二,根据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绿色环保的发展需求,制定对不同级别的绿色企业给予相应税收支持,建立分级收取水电费等政策,刺激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第三,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运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制定相关工作的制度和规范,采取科学的措施,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第四,政府、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制度建设,积极引导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消费。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第五篇:低碳发展论文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就削减义务进行了全面争辩,其实争夺的是的碳排放权的分配。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并未明确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为此国际间的碳汇市场的前景扑朔迷离,各国必将关注进入国际碳汇市场的基础――采用降低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本文从国际和国内探讨了碳排放与环境服务付费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国内并加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服务市场 碳关税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离或采用技术手段消减,因此,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重要途径是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相关联。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会议后,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

下载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澳大利亚低碳农业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低碳农业考察报告 根据2012-2013年度中澳农业交流团组计划,去年11月,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农业部国际交流中心组......

    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温室气体排放的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农业生产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低碳农业汇报4

    哈尔滨市低碳农业开展情况汇报 农村能源建设是发展低碳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低碳农业对策研究(共五篇)

    发展低碳农业对策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已日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从目前看,对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的视野主要集中......

    浅析寿县发展低碳农业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大全)

    浅析寿县发展低碳农业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渐渐的显现出来。由于发展初期不注重环境保护......

    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

    作者简介:赵敏(1977-03),女,汉族,上海财大经济学博士,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Email:sxaujmxyzm@163.com,通讯地址: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邮......

    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合集5篇)

    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高玲娣 探索、推广一种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农村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农业和水务局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农业和水务局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按照《关于报送x区低碳城市建设工作xxxx年度总结及xxxx年计划的通知》要求,我局对照目标自查表认真梳理了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