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目前基层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目前基层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县的基层教育,尤其各乡村中学的教育工作,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主要问题
1、经费困难,不能保正常运转。学校想开展活动,但举步维艰。
2、职称评审慢,工资待遇低,教师生活普遍困难。
3、家长支教不积极,控辍保学工作开展困难。
4、教师编制少,兼职工作多,工作量大,职业倦怠严重。
5、教师调动频繁,流动量过大,不利于基层学校开展工作。
二、意见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将学校的取暖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承担。
2、乡村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应和基层小学的职称评定保持一致,年限一到就应正常晋升。同时,应将中学教师的的乡村补助提高到三类学校的补贴标准,解决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
3、控辍保学工作应和乡政府,自然行政村的工作考核挂钩,让各级组织相互配合,共同抓好该项工作,确保学生能坚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放宽教师编制人数,进一步减轻教师负担,做到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办学质量。
5、尽量减少教师大幅度调动,年轻教师应在基层有5年的工作经历方可调动回城。保证基层学校教学工作能正常开展。
2017.3.30
第二篇:基层教育调研及建议
基层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一个人才的培养,基层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农村第一线的教育,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陋就简使教学朴素而丰富,给学生以启迪,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知识面拓宽,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在一点点的积累中丰富知识为以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基层的教育是长远教育重要保证
步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依然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对基层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基层教育的环境大大改善,随着义务教育的免费,基层教育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基层育人环境改善的同时,基层教育的许多弊病却呈现出来,教师积极性降低,生源流失,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学校的官本位主义等等,基层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农村教育现在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育水平很低,老人基本上是没受过什么教育,中年人受过教育的很少,小孩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虽然现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一些新的问题又很突出。其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很落后。即使配置了电脑教室的农村学校,由于不允许收取上机费,也被迫停止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其二是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现在的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面临着更大就业压力,在他们看来读书根本不是很好的出路。况且现在读了书出来一样找不到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很多孩子选择了去城市打工。其次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这一切,形成了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信息鸿沟。农村教育普遍落后于城市,单靠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课堂讲授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城市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信息技术则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以往完全不可能有的条件和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远程传送、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突破了农村空间地域的限制。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我国教育系统历来存在的一个问题,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投入的加大,这种分配不均的沟壑在不断扩大并且愈演愈烈。而且无论在校园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的配备等等方面乡村学校和城镇里的学校均不可同日而语,城乡的这种差距确实是常事,但我们忽略的是这种差距的不断扩大,大家可想而知。基层教师工资低,福利少,基层学校设施虽得到改善,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导致了基层义务教育发展的畸形。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是长期存在的非一时所能解决,但生源流失和师资力量流失的问题一时不解决将极大的影响基层教育的发展。所以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管,严格控制一些学校有偿的扩招借读行为,同时要严格控制教师工作调动的审批。
学习环境对学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这
有利时机,大力宣传,积极争取,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国家为了让全体国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免除了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希望孩子们都能上的起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上面说到这对于基层义务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非巨大作用,现在我阐述一下。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那点学杂费对于现在一个家庭来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免除学杂费的效果也就打了一个折扣。
然而免除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打击,学校少了很大的一份收入,这个并不说明教育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义务教育免费后对基层义务教育学校有资金投入,但一方面投入比例不大,另一方面这个资金政府控制的很严格,导致学校的一些正常活动受到影响以及教师的福利待遇大大降低,基层教师的工资待遇本来不高,这样的举措无疑是雪上加霜,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于是也出现了教师流失的情况,教师作为基层教育的核心力量,其教育积极性降低对基层教育发展是及其不利的,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国家应提高基层一线教师的基本工资及福利待遇,减小城乡教师待遇的差距,帮助基层学校改善人才流失的状况。地方政府可以设专款,每年奖励那些基层义务教育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主体的学校,相关领导应放下官本位主义,提拔那些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教师,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关心教师队伍,物质上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提高福利待遇,关心一线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精神层面上,加强联谊活动,丰富基层教师队伍的业余生活等,从而从各个方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是教育的一个主体,学生的整体状况直接影响到基层教育的良性发展,然而在作为基层的农村,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常年在外,留下了这样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大问题,随着现在社会流动人口子女与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他们普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缺乏管理教育的现象,这给基层义务教育的发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人民的一些教育观念也发生改变,对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只有孩子父母才能解决。作为县一级的基层政府,在发展经济时所遇到的问题无非是一些区位条件的影响和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根基在基层,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受教育人口远远大于城市,基层教育是根基,根基不牢,如何向上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基层教育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在走访一些学校过程中,相关领导告诉我:近年来捐资助学的越来越多,一些企业,甚至一些在外面打拼的不错的个人都来学校捐资助学,为家乡孩子的教育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读书无用观”存在于基层学生的思想中是十分可怕的,然而家长和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未必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现身说法是最有效的,基层学校应该抓住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典型,对他们成长的事迹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方式可以是编写校友先进事迹书卷或请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等。从而
在学生心中树立模范。同时加强对学生优良风气的引导和形成,加强学校的管理,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而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力量,也对基层义务教育的发展加大了关注,对基层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予以曝光,对基层教育发展的一些诉求予以如实报道,反馈给政府和社会,从而为政府关于基层教育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对基层教育的大力支持,让基层教育发展焕发勃勃生机。社会各方面力量要加强对基层义务教育的关注力度,加大对基层教育的帮扶力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篇: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
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
导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推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普及创新教育,开发并实施创业培训项目。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文章,仅供参考!
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1
一、建立健全促进创业新机制
(一)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与促进创业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拓宽出资方式,全面落实各项鼓励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实施、转让、许可和投资等方式,对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
(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推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普及创新教育,开发并实施创业培训项目。高校毕业生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等网络创业和创办小微企业的,享受创业指导、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小微企业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就业困难的农牧民从事玉石加工、地毯编织、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等,以及开办小商店、小作坊、小饭店等各类微创业的,享受创业扶持政策。
(三)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制。继续开展创业型县(市)创建活动,加强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建设。依托和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园、小企业孵化园等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一批孵化效果好、企业存活率高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给予创业引导性资金支持。
二、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
(四)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企业新招用新疆籍劳动者,按企业实际为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给予最长3年的全额补贴。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以及南疆四地州(包括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下同)的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企业招用新疆籍劳动者的,按企业实际为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之和给予全额补贴。
(五)给予企业贴息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企业,招用南疆四地州高校毕业生、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和女性高校毕业生的,可享受每人每年5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贴息额度按照实际招用人数累加计算。
(六)鼓励劳动者到企业就业。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对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全额补贴。南疆四地州享受低保的城乡劳动者到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企业就业的,其原享受的低保待遇可保留1年不变。
(七)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国有企业用人公开招聘制度、吸纳新疆籍劳动者就业承诺制度、定期报送和通报制度。落实在疆企业、政府投资和各类援疆项目,70%以上的新增用工指标用于吸纳新疆籍劳动者就业的规定。
三、加强职业培训促进稳定就业
(八)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把有就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对南疆四地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少数民族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实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全覆盖。以城乡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为重点,实施纺织服装产业、“短平快”项目等定向培训。大力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面开展企业就业、季节性就业技能培训和致富技能培训。支持高等院校开展在校学生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
(九)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企业开展新招用新疆籍劳动者岗前培训的,给予全额职业培训补贴。对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受企业委托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企业实行新招用员工师带徒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南疆四地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劳动者参加技能和国家通用语言组合培训的,给予一次性技能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补贴;对参加技能和创业组合培训的,给予一次性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培训期间均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
(十)加强职业培训能力建设。围绕重点特色产业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重点提升县、乡两级培训实训能力。在南疆四地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重点县市建设转移就业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站。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引导动员社会培训资源参与重要培训项目。加强职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师资培训。
四、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十一)分类推进转移就业。对以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引导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工业产业园区和内地企业长期稳定就业,推动向产业工人转化;对青壮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组织其参加“短平快”项目,在本地就近实现转移就业,特别是在文化旅游、特色餐饮、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实现就业;对年龄偏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致富技能培训,组织其参加农田水利、安居富民、乡村道路、生态环境、小城镇建设、摘棉花等短期、季节性劳务创收。对农牧区少数民族女性富余劳动力,开展纺织、家政、缝纫、编织、刺绣等民族手工业专项培训,依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新疆特色劳务,增加家庭收入。
(十二)有序扩大到内地就业规模。加大以乡(镇)为单位的有组织、成建制转移力度。围绕新疆重点产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有计划、有组织转移农村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到内地企业就业,为新疆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鼓励夫妻式家庭到内地就业,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内地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务工经商集中的地方设立服务工作站,加强针对性的服务。制定促进南疆劳动力到内地就业的政策,对每年组织输出人员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实施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十三)强化转移就业服务。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市,兴建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引导性培训、社会保险、文化教育、临时性居住、党团活动等服务。支持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享受就业服务、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五、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十四)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办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手续,转正定级表、调整改派手续不再作为接收审核档案的必备材料。对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享受低保的和残疾的毕业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鼓励和帮助在内地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自愿在内地就业。
(十五)完善基层就业政策。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长效机制,县及乡镇机关招录人员要设置一定比例职位,定向招录基层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县及县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要设置不低于40%的岗位用于招聘基层项目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对返乡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按其实际参加社会保险种类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生活补贴。
(十六)完善就业见习政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由各地政府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见习单位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发放岗位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见习期未满即与见习毕业生签订2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将剩余期限见习补贴补发给见习单位。
(十七)加大高校就业工作力度。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对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就业工作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与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就业工作经费提取不低于学校学费的1%。
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
(十八)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最长3年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险补贴按照单位为所招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给予补贴。对初次核定享受补贴政策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其享受补贴政策期限可延长至退休。
(十九)巩固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机制。继续对零就业家庭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坚持出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自治区就业援助金要重点向零就业家庭倾斜,对零就业家庭成员从事微利项目、灵活就业的,可适当提高就业援助金标准。南疆四地州享受城镇低保待遇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到企业就业和自谋职业的,可继续享受12个月的低保待遇。
(二十)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对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按本人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其中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按本人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的2/3给予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对初次核定享受补贴政策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
七、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二十一)健全就业管理制度。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实名制管理,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对城镇就业失业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等实行全员实名动态管理,为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分析研判就业形势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十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健全覆盖全区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供给模式,支持向社会力量购买基本就业创业服务成果,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十三)提高就业信息化水平。以“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网络到边到底、信息全区共享”为目标,开发建立全区统一的城乡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和就业信息数据库,形成覆盖城乡、覆盖各类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全程信息化。
八、强化政府责任,注重舆论引导
(二十四)明确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要把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考核指标,强化各级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主体责任。
(二十五)加强就业宣传,转变就业观念。要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生动有效的形式,大力宣传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宣传劳动者自主创业、企业就业、基层就业的典型事迹,唱响奋斗改变命运的主旋律。注重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引导劳动者切实转变观念,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2
一、就业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加强就业基础保障
1、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的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就业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及时把握就业形势,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完善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与服务体系。
2、积极动员,广泛参与。全员参与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保证,对此建立了班级就业指导老师制,每班指定一名教师担任就业指导老师,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二)严谨细致,规范就业日常管理
1、建立健全了就业日常管理体系,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就业服务效率。包括对就业招聘信息的传达、毕业生就业材料的整理、就业指导课的开展、就业率统计等就业日常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2、定期召开和参加就业工作会议。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到各毕业班,注重就业服务实效,稳抓就业质量。定期进行就业统计核查。及时更新就业率,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核查统计工作,力争准确无误。
(三)广泛动员,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市场的建设,带队走访企业开拓就业市场。推动了我院实习基地的建设,拓宽了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充分利用了各方人脉资源,挖掘就业机会。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友会建设。对于来院招聘企业,我们进行了热情的接待,制作来校招聘单位信息册。针对招聘我院毕业生较多的企业,我们积极与其沟通和回访,争取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四)开拓创新,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1、进行了全面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分析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把个人志向与社会需要相结合。邀请校友企业领导开展系列讲座,为毕业生答疑解惑。
2、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就业动员大会、研究生、公务员动员大会和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制作了《考研期刊》等辅助资料。为毕业生提供一系列的指导和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总结
(一)就业基础保障有待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
1、就业指导老师配备不足,商学院学生众多,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繁重。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很难做到全面细致。就业硬件设施不充足,表现在供需洽谈场地和多媒体招聘教室办公电话少等方面。
2、就业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本原因是毕业生就业力储备不足,心理准备不充分。非毕业班的在校大学生受到的就业指导非常薄弱,往往等到毕业面临就业的时候才开展,却仓促于进行调整和积累。
(二)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对招聘单位把关有待加强。
1、我院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涵盖面狭窄、时间滞后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
2、毕业生反映:很多来校招聘单位发布信息模糊,影响判断。这体现了我们就业工作过程中与招聘单位方面沟通的不足,也体现了我们就业工作中对招聘单位的把关不够。
(三)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问题,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
1、随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我院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与社会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学院可以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并不断完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2、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多选择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在就业单位选择上,偏好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就业意识不强;在对就业的认识上,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
(四)就业工作方案不够完善,毕业生信息管理不够系统
1、就业工作繁杂缺乏一个完整的方案来阐明工作的目标、流程,分析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应对方案等,使得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关注局部而缺乏整体把握意识,工作交接出现断层返工现象影响效率。
2、在更新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工作中,常常出现与毕业生失去联系的情况,每每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的联系方式,不久又会变更,这给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困难。体现了毕业生的信息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
三、工作建议及措施准备
(一)就业服务重沟通,热情指导重实效
1、就业日常指导宜采用召集会议、下寝走访的方式深入到毕业生的日常生活中,交流充分。以掌握应聘和签约情况为就业基础服务提供信息;以就业日常指导促进应聘和就业。
2、切实加强对于就业指导课的重视性,进一步加强对非毕业班级的就业指导。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招聘会参观、就业知识系列讲座、就业形势与政策和应聘技巧宣传纸等方式开展。
(二)就业动态勤更新,严谨细心保质量
1、及时统计分析毕业生的应聘情况,更新签约情况,公务员考试后统计分析参加考试情况,及时跟进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对离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断更新。信息的更新,可以反馈我院前段就业工作成效,检验反思,为我院日后进行就业辅导提供重要依据。
2、加强对招聘信息的审核和对来校招聘单位的把关。建立校友录并加强联系与更新,提供校友资源给应届毕业生,让毕业生可了解校友所在的招聘单位的单位情况,借助校友资源对单位把关。
(三)就业辅导日常化,别出心裁求渗透
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够进行实时的、一对一的辅导,让就业辅导深入到了毕业生的日常生活中。就业的辅导工作需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更直接有效,在无力直接进行此项工作的情况下,就业服务部成员处处留心搜集毕业生动态,通过协助老师,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加强工作,可谓别出心裁。
(四)管理系统规范化,就业服务望提高
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管理规范化,工作开展模块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基本点,做实三个关键”。“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按照教育厅要求,力争实现就业率稳步增长。“抓住两个基本点”,就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做好就业指导和教育。“做实三个关键”,一是完善就业工作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结构的调整,三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广泛动员,主动出击,调动全院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各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的力量,积极建设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深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力;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立足基础工作,面向基层工作。
[创业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
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
一、参与前期决策,严把项目质量关,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企业主管部门对外商投资企业不仅要进行事中、事后管理,而且要从项目开始就介入企业管理,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严把项目质量关。要参与项目论证,搞好可行性研究,做好投资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询查外商资信,审查合同条款,帮助企业做好综合平衡、落实资金、市场和各项生产条件,保证企业建成后能够健康顺利发展。
二、管好国有资产,支持老企业改造。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某些职责,决定所属企业与外商合营时国有资产的投入和处置方式,配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企业资产评估工作,监督和评价所属外商投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考核国有资产经营者的业绩。指导、帮助和支持所属老企业吸收外资进行技术改造,帮助解决改造过程中的各项财务问题。
三、贯彻法规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贯彻《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以及国家有关财政、财务方面的政策、法规,监督所属外商投资企业对国家统一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及时上缴各项财政收入;对财政部制定的涉及本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企业上报财政部门备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出修改意见;参与研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工资制度、住房制度等;指导、管理本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
四、管好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管理本行业和本部门有关吸收外商投资的专项资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掌握好资金投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上的困难,支持企业发展,要确保重点,优先支持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建立信息系统,搞好统计分析工作。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分户报表编报系统,进一步扩大信息统计面。利用统计资料分析企业供、产、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财政部制定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为领导制定外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六、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组织外商投资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国家有关利用外资的法律、规定,学习新的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有关的财经法规、制度,学习外语、计算机知识,逐步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准、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同时,积极召开企业财务工作的座谈会或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扩展阅读篇】
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工作总结的标题由工作总结的单位名称、工作总结的时间、工作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意见及建议》。如“××市化工厂1995生产工作总结”“××市××研究所1995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毛泽东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其标题不仅省略了总结的单位名称,也省略了时限。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工作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工作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工作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工作总结的主体,一篇工作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1)成绩和经验这是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工作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工作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工作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
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工作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工作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
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
(5)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结尾的右下方,在署名下边写上工作总结的年、月、日,如为突出单位,把单位名称写在标题下边,则结尾只落上日期即可。
简而言之: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那么,工作总结怎么写?个人工作总结的格式是怎样的?详情请看下文解析。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具体可以参考部分工作总结范文。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另外,在结尾处也可以附上下一步个人工作计划。
第五篇:女职工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
关于工会女职工工作的建议/r/n
一、实现建工会组织的地方女职工组织全覆盖,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女职工组织/r/n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现在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女职工组织全覆盖,加大对《工会法》、《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全总女职工委员会委员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的宣传贯彻力度。要抓好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的女职工组织建设。坚持做到工会组织建设与女工组织建设“三同时”,不断创新工会女职工组织体系、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要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都要把女职工组织建设列入全会组建工作目标、及评比考核内容。举全会之力,以非公企业和街道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为重点,把广大女职工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的同步建立。/r/n
积极研究和探索非公企业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形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指导非公企业女职工组织建章建制,全面落实《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建议以抓基层、打基础、强机制、增活力为着力点,把抓组建和抓规范结合起来,与发挥作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女职工组织。建议市总女工部将加强对县以上地方工会女工组织的调研、检查和督导,帮助我们培育和总结推进女职工组织建设的典型和经验,并在适当时机召开经验交流会,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r/n
二、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权机制建设/r/n
要继续推进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重点加大区域性行业性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的力度和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推进力度,不断扩大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覆盖面。要求各级女职工组织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签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积极探索在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中签订区域性、行业性专项合同的措施和方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重点要放在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上,把专项集体合同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切实提高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履约率。建议要求县以上地方工会,逐步把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检查和督导工作,纳入人大、政协执法检查活动中,要求基层工会组织要建立定期向职代会报告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全市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好地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r/n
三、建立和完善困难女职工帮扶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的新机制,多为女职工办好事实事/r/n
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以单亲困难女职工和女农民工为帮扶重点,继续开展好献爱心、结对子帮扶、爱心助学等系列活动,竭力为她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求县区各级工会要把对单亲困难女职工的生活救助和帮扶工作,切实纳入到全会的帮扶体系和“送温暖工程”中去,借助工会帮扶中心这个平台,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源。/r/n
要建立和完善困难女职工帮扶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的新机制,抓好困难女职工的动态管理,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积极做好对女职工的就业援助和职业培训工作,通过就业观念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切实提高女职工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r/n
要关爱女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继续组织开展好女职工团体女性安康保险工作及健康讲座,为女职工送知识、送健康。通过流动课堂的形式组织健康知识讲座,满足广大女职工的知识需求,增强女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做好患病女职工的理赔工作,切实加强对患病女职工的跟踪服务。/r/n
四、深入开展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为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建功立业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通过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团结和动员广大女职工,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女职工参与到活动中来,结合市总提出的创建百千万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提升素质建功立业竞赛活动,掀起争创“五一巾帼集体”、争做“五一巾帼标兵”的新高潮。/r/n
要以推进女职工自主创新和女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探索开展提升素质建功立业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一些女职工集中的行业和岗位,要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技术练兵、技术创新、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女职工的积极作用。/r/n
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利用女职工业余学校这个载体,加强女职工技术技能培训,打造更多的女职工创新团队、创新标兵和创新能手,推动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总结、表彰和树立女职工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她们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条件。/r/n
沈河区总工会女工部/r/n
【相关文章】关于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r/n
女职工劳动保护是整个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形势、新体制下,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既是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社会、和谐文明企业的重要标志,针对新形势下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对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r/n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r/n
宣传教育是增强全社会女职工劳动保护意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积极向企业经营者和职能部门宣传《劳动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女职工承担着人类再生产职责和劳动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需要企业担负起对其劳动生产中的特殊保护的责任,并从依法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高度,认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企业经营者的性别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向企业的女职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使她们学法、懂法、宗法、用法,增强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n
二是加大源头维护的力度。/r/n
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源头维护的力度。首先,要切实落实和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项规定,包括对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违反者如何进行处理或惩罚,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其次要进一步推动生育保险改革的步伐,在对现行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基础上,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使女职工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所作出的贡献得到社会的承认,女职工在生育时的权益得到保障。/r/n
三是加大普及健康知识的力度。/r/n
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把普及女职工健康教育作为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一是针对女性不同时期生活和心理特点进行“五期”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女职工科学健身,增强保健意识;二是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女职工加强职业病防治教育,提高自我预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r/n
四是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r/n
办实事是体现工会女职工组织特色、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应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如:推行女职工特殊病保险、开展妇科病普查活动、积极争取有利于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的政策,等等,实实在在的为女职工办一些好事、实事。/r/n
六是加大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力度。/r/n
女职工组织在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女职工的“娘家”。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首先要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组织的组建步伐,为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与特殊权益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要加强对女职工干部的培训与教育,使她们尽快熟悉业务,开展工作,协助和督促企业行政部门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