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植根于自然界之中,根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中。从性质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伦理观,是用于指导全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形态。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进入21世纪,国家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部署。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重要治国理念。而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其思想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是对中国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必将产生久远的效果。当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国家执政的准则时,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国家政策就会逐步得到纠正,而符合生态文明的政策将不断出台,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目前,人类正在加快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人类只有按照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意识,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借鉴、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才能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地前进。
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和天人和谐的思想,中华的文化理念里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华的历史传统延续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些无一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提倡和实行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形态,才能够逐步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违背规律的乱开发造成的“生态野蛮”和原始落后的“生态愚昧”都是与生态文明相矛盾的状态。正如1972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所说:“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以下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这里,中共中央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既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又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是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倘若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大家知道,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极易引发环境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激化公民和政府的对立与冲突,影响社会的和谐。今天,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无从谈起。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氛围。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增强公民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只有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来看。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类理解。一是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揭示了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强调发展要满足人的需求、重视人的因素,将最终成效落实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二是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当前,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一些地方仍然将重点放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所带来的物质和财富上的富裕,仍然采用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仍然追求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将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真正落实好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根本上认同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以此作为最基础的起点。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国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当前,世界上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存在着两种制度的激烈竞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比的不是谁最能斗争,也不仅仅是比生产力谁最发达,还要比谁最公平正义,谁最共同富裕,谁最有道德文化,谁最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谁最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在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空前严峻之时,更要比谁最能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主义只有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模式,追求生态文明,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才能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必将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中国真正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石油、73亿吨钢、2亿吨铝、100亿吨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消费了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它负面效应。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一味地征服自然,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从而导致了环境危机。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会受到最严重的威胁。生态文明将人类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无国界,生态问题已经是每个国家、每个地球人都应首要考虑的大前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思考自己对地球为所欲为,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且自食其恶果之后,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用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躏地球,实际上是把自己变成了地球的敌人,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地球是一个整体。未必是我们作孽,却可能由我们承受恶果;无论是谁对生态环境的损伤,都只能由地球上的居民承受其后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也终于发现,什么危机都能转移,唯有环境危机转移不了,谁让大家“不幸”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因为气候危机一来,飓风不光袭击东南亚,也袭击新奥尔良;海水上涨不光会淹掉南太平洋小岛,也会淹掉纽约。当人类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仅仅依靠一两个国家或地区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展开国际间的大合作,只有依靠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的协同努力,人类才有可能使相关的生态问题得到遏制或解决。
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展开,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的生态文明,已经在全球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而且,正在呈不断拓展、深化和增强之势。在全球宏观上,世界各国在保护大气层、海洋、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防止毁灭性战争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协作已取得进展。在国家层面上,对自然生态系统如自然森林、重要天然湿地实行保护,实行生态补偿政策、开征环境税、资源税等,在不少国家都已取得成效。一个体现污染者付费、受害者获补偿、贡献者获奖励、多消费者多交税的社会公平、生态公平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全球形成,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
每一个人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物质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有人都有物质性的消耗和排放,因而都必须对自己所消耗和排放物质的不同性质和数量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将促使所有的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减排,从而将抑制直至消除社会的奢侈浪费恶习,激励人们追求健康节俭的生活。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文明建设为科技、文化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高耗高排的技术、产品和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的文化正在迅速失去其市场,低耗低排的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生态文化产品的创造和消费已成了人们自觉的方向性选择等。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从它起步之始,就已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将深刻地改变整个人类的观念和习性,使人类社会走向自身协同和与万物与环境协同,从而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张光义)
第二篇:十七大报告新亮点解答: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十七大报告新亮点解答: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充分证明,物质文明建设,不仅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且同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2006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分别比1991年提高6.9和6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这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200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只比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美英等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言 石)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美丽中国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美丽中国实践
岁月流金,盛世丰年。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带来的希望中,我们告别了奋发有为、硕果累累的2012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积极进取的2013年。
当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预言如期落空,西方在“震荡的十年”中惊魂未定,中国人却正以难以撼动的决心,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超越了对发展速度的顶礼膜拜,意味着对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解决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但是靠的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好在有中国的绿色大跃进,给世界经济大衰退添上一抹亮色。”
在2012年11月8日,我国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美丽中国”一词,意思就是我国不仅人民要富起来还要让山也绿起来,这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要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民生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成效显现,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得到切实强化。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上的地位明显提高、作用显著增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但是,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鄂尔多斯就是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鄂尔多斯的经济在走下坡路,因为那里的煤炭储量在日益减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总耕地居世界第4位,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足,保护不住。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意味着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的老办法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就必须要用新办
法才行,新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不足。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我们的身边做起,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要有新提高,在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环保新道路上有新举措,在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环境问题上有新思路,在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上有新进展,在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上要有新成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可以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准确把握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保部门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定位,是党和国家赋予环保事业的新使命、新领域、新内涵。这要求我们增强宏观意识,立足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需要,将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继续坚持污染减排不放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长期坚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实践。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是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路径,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探索环保新道路源于环保系统三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已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成为引领环保事业不断前进的鲜明旗帜。环保新道路的内涵是“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目标是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探索环保新道路是一个薪火相传、永不停滞的过程,需要建设一支作风硬、水平高的环保队伍,需要我们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工作作风,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融入新理念、进行新实践、创造新办法,把环保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
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从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开始。虽然过去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也非常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友善地对待资源,友善地对待环境,再也不要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新的起点,新的命题,新的挑战。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美丽中国梦,靠什么实现?我们环保工作者应以什么样的精神延续环保新道路?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实践者,以优异的环保工作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必然会创造出一个美丽中国。
第四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2010-07-07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为浙江当代人民乃至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全省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和内河航运复兴计划,积极打造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重点抓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高能耗设备的淘汰和改造,加强工业余热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继续推进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重点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各领域的节材工作,重点加强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确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政策举措。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逐步在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境工程业、环境产品和装备制造业、环境服务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工业园区、基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七)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法加强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志管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八)强化人才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类、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 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积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九)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体系,促进各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餐饮业的环境整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重点做好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工作,着力提高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率。
(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着力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江河流域和平原河网地区以及水质为Ⅳ、Ⅴ类和劣Ⅴ类的重点水功能区,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注重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着力解决这些区域的水生态问题。开展土壤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加快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滩涂、重要海域生态修复,启动海岛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推进主要流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和战略性水源的保护。
(十一)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大力营造城市森林,加快建设“绿色城镇”。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支持中心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继续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畜禽养殖废水、病死畜禽的管理和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形成多样化、规范化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积极开展村庄绿化,不断提高人均绿化面积。
(十二)加快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钱塘江、瓯江、太湖等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江河上游骨干控制性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名贵树种经济林,重点加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和林相改造,着力推进平原地区绿化建设,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加快海岛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岛上水资源的保护、储备与利用。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和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建立健全滩涂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断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
(十三)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县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完善海洋水文观测系统,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 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和海洋自动气象站建设,逐步覆盖全省各乡镇,着力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和监测能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以及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
四、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十四)重视生态文化研究。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注重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加强生态文化比较研究,注重挖掘浙江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制度机制、对策举措等研究。全省每年安排一批生态文化研究项目,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和文化作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十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财富观和生活观,研究制定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十六)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十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搞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试点县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鼓励各地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创建绿色机关,引导基层单位和城乡居民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中国植树节”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设立“浙江生态日”,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十八)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继续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方针,研究制定应对人口发展“不均衡”的对策举措,完善适度低生育率政策,合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均衡良性发展。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推行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五、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十九)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责任制,突出强调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统筹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为优化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主体功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产业集聚,着力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经济、生态保护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努力成为富裕的生态屏障。
(二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力度,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源头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受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扶持力度,重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县联合共建。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根据市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对其实施经济奖励或处罚。
(二十一)加快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盘活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主要流域内各市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及水权交易办法。完善分类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建立完善城市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企业超能耗产品电价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深化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积极探索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二十二)完善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项目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资本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权再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继续抓好国家有关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政府要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
(二十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加强检察司法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法律服务工 作。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法守法、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十四)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支持人大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算审查监督,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关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支持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妇女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
(二十五)加强社会协同。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民间环保组织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环保专项行动、环保监督、环保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要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十六)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全省各市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情况,引导各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整治、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严格问责制度,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事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举报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公民予以奖励,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创新国土资源管理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荐)
创新国土资源管理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1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19 作者:徐绍史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十年来,国土资源系统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强化统筹、综合设计,把国土资源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工作之路。
一、保障与保护并举,服务与建设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增大、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始终从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推进“三个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十年来,我们持续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国土资源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管理理念上,我们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走向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在管理职能上,我们持续推动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重审批走向重监管,从项目安排走向制度设计,把权力真正放下去,把服务和监管切实抓起来。在管理方式上,我们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国土资源服务和监管效能。
统筹供需平衡,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十年来,我们通过扩增量、挤存量、放流量,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千方百计增加土地供应,保障科学发展用地。2002—2011年,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4300多万亩,做到了重点项目用地和民生用地应保尽保。在矿产资源方面,我们大力实施地质找矿新机制,石油、煤、铁、铜等重要战略矿种呈现储量增长大于生产消耗的可喜局面,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优化布局结构,资源开发效能逐步显现。十年来,我们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产业类别,明确土地利用和保障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机结合,搭建统筹城乡平台,优化了城乡土地利用布局结构,促进了城乡要素流动。我们还持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促进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节约集约,资源开发利用更加高效。十年来,我们严格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基本形成公路、民用航空等40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加大示范力度,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启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提高各地政府和民众的节约优先意识。
开发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更加协调。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方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年来,我们强化管控性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进建设性保护,积极开展以农田整理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多措并举,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八连增”和国家经济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完善体制机制,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和矿区土地复垦,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理顺资源收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十年来,我们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着力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实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部分地区提高1倍以上。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型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等“三类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开展和谐矿区建设,探索资源所在地农民集体以土地入股、出租等方式参与开发,分享收益,改善资源产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一是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目前,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000万亩以上,用地缺口大,个别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省份占补平衡难度大。矿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并居高不下。二是土地资源利用较为粗放。部分城镇规模过度扩张,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和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均超过国家标准。三是地质环境和灾害问题凸显。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264万平方公里,地质灾害呈易发多发之势。以上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与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有关,与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有关,也与现行的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关。
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严峻挑战,破解突出难题。一是节约有潜力。随着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土地盘活节约的潜力增强;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许多城市进入土地二次开发阶段,节地提效的潜力增强;通过提高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回收率、尾矿利用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增强。二是开源有空间。部分低丘缓坡、荒滩荒山荒沟可以开发为建设用地,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建设为生态用地,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改革有动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社会共识不断增进,内生动力不断提升,随着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成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
三、改革与创新驱动,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做好“统筹”文章,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制度,实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工作布局。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生态建设。一是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以总量控制倒逼节约集约、以严格标准促进节约集约、以政策法规保障节约集约、以试点示范带动节约集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四是全面加强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海洋资源开发布局,有序开发海底矿产资源。五是大力推进国土综合开发整治,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布局。
持续推进改革,加快制度供给。一是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所有者权益、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二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集体土地权利体系,加快建立平等交换、城乡统一、规范有序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补偿机制,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保障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三是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集中统一与分类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四是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五是建立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资源开发收益更多地向资源产地倾斜。
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支撑保障。一是建立以国土规划为统领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产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构建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坚持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的各项政策。三是完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四是健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监测体系,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为重点,加强国土调查综合评价监测。五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工作新格局。
服务国计民生,促进持续发展。一是保障发展更加有力,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稳步增长,节约和挖潜用地能力明显提高,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保护资源更加严格,钨、锡、锑、稀土等优势矿产资源和特定矿种的保护明显加强。三是资源利用更加集约,“十二五”末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比2010年降低30%的目标,煤炭采区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保持在85%以上。四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2020年重点城市群、重要经济区及海岸带国土经济密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布局优化、疏密有致、开发有序的国土开发格局。五是开发保护更加惠民,民生用地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和长远生计有保障,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向资源产地倾斜,矿地关系更加融洽。六是人与国土更加和谐,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更加合理,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更加完善,灾害损失大幅下降。
(作者: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