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马克思在自己的诸多著作中多次谈到发展观问题,强调环境、人的活动和人本身发展的一致性,尤其是《资本论》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萌芽。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针对“以资源高消费,求生活高消费”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马克思在理论上首倡资源新型发展模式,“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火花引燃了恩格斯的哲学智慧,1876年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恩格斯写下了蕴含着生态危机观和科学发展观萌芽的哲学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里,恩格斯鲜明的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对科学发展观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辩证法科学定义,强调辩证法就是发展观,而且是最为全面深刻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首次提出:“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
此外,列宁多次阐述这一思想,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还提出了两种发展观的基本分野:一种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一种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十大关系》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具体、完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纲领,一定意义上可称为新民主主义时代的科学发展观;《论十大关系》是突破苏联传统发展模式,探索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起点和思想源头,它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萌芽:经济发展中的五大统筹、协调发展问题,政治发展中的四大协调发展问题,民族文化于世界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等,可以说这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四)邓小平的“南巡谈话”
“南巡谈话”首先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针对中国现实中的诸多矛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了为什么发展问题;接下来他用“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中国发展确立了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其次,“南巡谈话”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等,这些都孕育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雏形。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十六的政治报告,讲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原则时,最重要的一条讲的就是“走新型工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表明科学发展观问题已经成为穿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有理论依据,还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是这些现实依据直接促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世界发展潮流和发达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准确把握。
综观当今世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千方百计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谋求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任何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人们对发展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第一阶段,将发展看作是走向工业化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变革的统一。第三阶段,将发展看作是各社会要素的平衡和谐,因而,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第四阶段,将发展看作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其中,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体现了发展的共性。如体制转型中重视市场作用;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坚持科教立国;推进城市化,降低农业人口;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等,这些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形成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关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在发展问题上,改革开放前,我们走过不少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是一个重要指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提出拉开差距,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城市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正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多年来,我国GDP平均每年以9.7%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进入初步小康,国力大为增强。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成功经验经过理论升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清醒认识。
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和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政府职能需进一步转变,农牧民增收缓慢,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仍在拉大,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资源短缺,等等。科学发展观就是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反思提出来的。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把握其提出理论和现实依据,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篇: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变革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变化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为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关键词:
正文:科学技术、理论依据、现实依据、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发行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理论形成上有着一定的依据。
首先,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最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有关专家认为,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上述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在现实中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有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于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早在2001年7月1日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针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力,又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还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认为,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再次拓展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之后,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措施让这一理论转化为现实,实现科技的突破与发展,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祗做贡献。
第三篇:解读十七大——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解读十七大——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摘要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下称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最新的阐述,并将其写出了党章。大会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结合十七大会议内容对科学发展观提出与坚持的现实依据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 现实依据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的开幕式上做了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长篇报告。与历届党代会相比,本届党代会主题的文字表述很长,字数近百。其中“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其实就是“四个坚定不移”。再去掉前面的“大状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最后剩下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句正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科学发展观是“四个坚定不移”的统帅。那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坚持有什么现实依据呢?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又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因为这是“创新,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是我们研究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所必须牢牢把握的现实条件。我们应该注意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决定》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决定》在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次全会上,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时,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做了战略部署。党中央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始阶段,及早明确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讨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入地总结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这一重要基础上提出来的。
党的十七大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经验总结,深刻说明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报告用十个“结合”的简洁语言,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些宝贵经验作了十分准确的归结。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开辟这条道路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我们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二)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大决策,就是针对粮食生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党中央在实践中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发展的能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联系起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七大上再次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党中央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认识到我国当前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总结29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十七大报告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集中而全面地回答了当年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这就是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如实地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工作体现。这个阶段,从国际环境看,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而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从国内改革和发展形势看,我国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也更加艰巨。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发展阶段,是不进则退、无序推进则乱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提出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也是总结“十五”经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直接需要
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愈加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十五”经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不仅明确地指出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且同样明确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中央之所以这样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了这样的经验。
2005年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5年。这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尤其是最近两年多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强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1)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2)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3)坚持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4)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5)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6)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在充分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指出,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中央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并把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进行了回顾,深刻揭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依据。报告概括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绩和成就、最突出的标志,说明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对深化改革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和疑问、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的明确回答,既有鲜明的针对性,又令人信服。
(四)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回答的是“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回答的是“什么叫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显然,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表现在: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了贯彻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到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殷实,而且要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2005 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任务,只有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保证。再次,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在十七大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化解各方面的矛盾,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真正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审时度势后的产物,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贯彻,使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加清晰。十七大在理论层面全面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又通过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等制度化安排,使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成为执政党的不二选择,这无疑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 [2]十七大专题.新华网.www.xiexiebang.com/17da/
[3]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6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出版社,200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学习问答.人 民出版社.2006.3
第四篇:依据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依据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又到了每年的招生时间了,尽管政府三申五令,不提倡择校,不允许分重点学校,不允许学校分重点班。每年的市直初中、小学新生入学,政府都要制定相关政策,分步实施,可看着忙着想要择校的人群,引起了我,一个教育工作者惶恐的不安和深深的自责。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目标和不懈追求,我们为之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可是多年以年来,薄弱学校有了改变吗?校际间的差距是正在缩小,还是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我不敢去想,甚至不敢去追问。择校风愈演愈烈,我在思考着,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能碰到一个好校长、一群好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的受到教育呢?不可否认,近年来各地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投入很大,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校舍焕然一新,消除了各类危房;“校校通”工程顺利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初见成效;校园美观整洁,师生工作、学习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遗憾的是学校软环境建设仍不尽如人意。
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是兴国之路,教育是富国之源。这是当今世界发展和竞争证明的永恒真理。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机会均等是建立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指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促进教育机会均等首先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为每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由潜在劳动力向现实劳动力的转变提供基础发展的均等机会,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各地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条件下和功利主义原则主导下,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和校际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使原本先天不足的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陷入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也使原本不受重视的为数众多的弱势学校犹如雪上加霜,艰难挣扎。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已经造成以下主要危害并正在不断扩散、蔓延和加剧。
(一)导致中小学学生辍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数学校和非贫困地区的弱势学校基本不具备国家规定的最低办学条件,许多学校就一间或几间破旧教室,再没有别的什么了,连教师的安身之地也没有。不仅公办教师派不去,甚至连代课教师也聘不到。学校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加之一些中小学乱收费,这是中小学学生辍学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再加上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及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重的现象,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出现了新的辍**。
(二)导致择校之风日益加剧。地方财力无法满足地方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功利主义的倡导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托词的依据。于是,“示范校”、“实验校”和花样百出的“校中校”应运而生。这类学校不仅可以从政府财政获得比较充足的经费投入,而且可以从社会和学生家长那里获得更加丰厚的“捐助资金”。有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加之铺天盖地的市场运作(实际是一种商业炒作),于是,学生择校、教师择校的风气愈演愈烈。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使“捐助资金”(实为择校费)一涨再涨,家长们还是忍痛“愿挨”。由于利益驱动,丰厚的经济待遇(这类学校教师的待遇一般为同类弱势学校教师待遇的3—5倍),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优秀教师趋之若鹜,致使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学校和同区域弱势学校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三)导致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由于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总体不足以及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严重不公,为中小学乱收费埋下了深深的祸根。借口政府投入不足,巧立名目乱收费有之;羡慕名校教师待遇,为了解决教师津补贴自筹资金,不得已乱收费有之:为了学校勉强能够运行,不至于关门停摆,违心乱收费也有之„„于是中小学乱收费经久不衰,长治不愈,老百姓怨声载道,纠风办头痛不已。如果不解决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和教育经费配置严重不公这个深层次原因,治理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可能会成为政府纠风的永恒课题。
(四)导致中小学减员功亏一篑。一些名校利用群众渴求优质教育资源和望子成龙的心理,利用在领导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尽量展示“示范”、“实验”的高质量,以维护其既得利益。他们对教育行政部门反复重申的“禁止乱招生、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乱订资料”和“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置若罔闻,根本不考虑学生身心承受能力,千方百计挖弱势学校优生,千方百计变戏法在周六、周日举办各种名目的兴趣班、提高班,千方百计动员学生购买大量的所谓名校名卷、名书,千方百计动员学生上这样校、那样校„„致使学生疲惫不堪,有苦难言。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弱势学校更加害怕拉大“质量”差距大面积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随时都可能爆发。
面对这样的现象,党中央及时地指出了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思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柳州市教育局在撒忠民局长的领导下,以学习后六中学,抓好常规管理,提高师资水平等措施的实施,随着“禁补令”的实施,我们柳州市正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真正把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就要出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落实。
(一)加大中央及省、市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和监控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无力保障义务教育经费需求的矛盾,只有加大中央人民政府和省、市级人民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监控力度。当前已经出台并实施的中央对地方的教育转移支付主要有农村税费改革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项资金、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专项资金,这对缓解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拮据的问题无疑是雪中送炭,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公平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要使承担义务教育的所有学校都能较好运行,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基本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央应当按照积极差别待遇原则,根据不同物价水平,制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学校建设标准(含设施设备)、教师配置标准(含数量和职称结构)和相对充足的运行成本标准(包括教职工工资、各种津补贴、福利待遇、奖金;学校公用经费、业务费)即学校常用经费(不包括学校建设费和不可预见的临时性经费)标准,并随物价变化适时调整。从而核算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学校维持运行最基本的经费需求量,作为对义务教育学校正常拨款的依据并公平配置。学校建设资金按照建设标准实行周期拨付。
(三)大大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待遇。设立较高水平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专项补贴,实现同一区域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当。从而让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教师真正爱岗敬业,潜心育人;让从事义务教育工作成为全社会敬仰的职业。设立较高水平的高寒山区学校、农村边远学校教师专项津贴,大力提高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教师待遇,以稳定山区学校、边远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在党中央的亲自关怀和温家宝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今年即将在教师中实施的绩效工资,是教师们盼望已久的。要真正把教师的绩效工资落实到,让广大的人民教师受到实惠,真正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是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四)义务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不能市场化。政府要规划和调整好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按标准设置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按运行成本向学校拨付常用经费,按编制和合理的职称结构配备师资,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符合标准的平等的就学条件。根据普通国民待遇原则,取消“示范校”、“实验校”、“借读生”说法,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一律按实际居住地由居住地人民政府划片就近入学,所有国家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在本服务区居住的任何适龄儿童、少年。在财政投入相对充足的办学经费的前提下,所有国家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只能按照现行政策,除收取杂费、规定范围内代管费、规定范围内并实施了的服务性收费外,不得收取任何其他费用更不得收取择校费和借读费。今年实施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支持,是教育为民的一项惠民政策,让广大的学生从中受益。
(五)教育要均衡发展,就要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差异影响这教育的均衡发展,柳州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学校之间是很不平衡,师资资源配置也不理想,教师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还没有真正到位,稳定有余,改革不力,发展太慢。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还存在着农村师资流向城区,办学条件、福利待遇较差的学校师资流向办学条件好的、福利待遇高的学校,造成好的学校师资富余、超编,老师没班级上课,较差的学校师资欠缺,有的学科没老师上课。因此,必须加快改革的速度,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岗位聘任制、上岗竞争制、流动双向选择制。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尽快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体制改革的环境,以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加速柳州新一轮教育的发展
(六)在教育管理水平上必须实现均衡。一所学校要发展,关键看校长,看他们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水平的高低。干部交流要形成制度,学校之间可以尝试干部互派挂职。还要保持规范管理的连续性。不论谁当校长,首先要按规范运作,在规范中创新。不能换一任校长,紧接着就换一批规章制度。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统一规定和部署的前提下,允许创新,提倡改革。现在,个别学校已形成这种现象:学校只要更换校长,一些规章制度随之更改,管理水平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实际颁布详细而并非粗线条的管理规范。学校不致因校长更换使学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改变。要进一步完善并创新教育督导办法,确保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大体均衡。要建立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召开管理心得座谈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交流;教研备课活动、科研信息、课堂教学交流等。我们强调区域内学校要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说每所学校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发展水平。教育均衡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均衡,教育均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是降低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的标准,不是忽视城镇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是大力扶持薄弱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实现校际间、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相对均衡。
(七)要实现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及业务素质的培养,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分配一些年轻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为薄弱学校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加快薄弱学校内部的“血液循环”,给薄弱学校带去生气与活力。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机制,实行优秀教师轮岗支教制,薄弱学校也可以选派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城镇学校“镀金充电”,跟班学习,各学校间打破界限,让教师合理流动,通过流动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努力提高现有师资水平,这是治本之策。开展以新课程、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校本培训,创新培训思路,在本校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组成相互取长补短的学习型团队。
全面实施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现有条件下,区域性教育公平的实现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通过普遍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就能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接受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我们就能使每个学生的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最终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重视教育公平的必然政策选择。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体现,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公平的底线。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融洽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这段话一直放在我办公桌的醒目位置上,忘记了是哪位领导说过的。它时时提醒我,尽全力推动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或许我人微言轻,但我永不放弃这一追求。看着忙着转学、择校的人群,想着远在山区的孩子们,我提醒同事:教育均衡发展仍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做些什么,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
第五篇:浅谈关于科学发展观时代内涵和现实定位述要
浅谈关于科学发展观时代内涵和现实定位述要
论文关键词:丰富内涵 协调发展 战略措施 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为根据,合着世界发展的节拍,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变化过程。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首先,有必要从从本体论、价值论和终极意义方面来科学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蕴涵。(1)就本体论意义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目标。(2)在价值论层面上,关注民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模式。(3)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科学发展观应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终极关怀。另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用科学的理念来定义发展,并确立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利用科学的手段实现发展,并达到发展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涉及科学和发展两方面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分析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也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还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众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内涵,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认识和把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点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观照。从综合的方面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特征:第一,突出人类利益的主体性,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肯定人的主体性原则,最终关怀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第二,重视人民利益的至上性,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居于各种社会利益的最高层次;第三,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充分考虑到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强调人民根本利益的全面协调性;第四,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关注发展在时间上的动态平衡性。另有人认为,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一是新的发展观注重人的主体性,立足从人的角度对发展理论做出全新诠释,抓住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根本、发展的内源;二是新的发展观具有深刻性,它已深入揭示到发展的深层次的核心和实质的问题,对人的本质又有了新的解读,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三是新的发展观具有广泛性,它所强调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潜在冲突,注重经济对文化的依赖性。新发展观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把发展问题置于文化背景之中来研究,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
从另一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现实性、时代性、合理性特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既要满足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利益更要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既要追求当前人的发展又要追求未来人的发展,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三、关于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从价值观转型方面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从客观实际和人民利益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路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约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以正确的价值理想指引实现全体人民富裕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由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三个价值维度构成的价值规范系统。要确立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中国的一切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清醒的价值自觉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我们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价值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从实践操作和思想认识方面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积极”。一要积极领会发展的“全蕴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于全方位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均衡问题,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认识前提。二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样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顺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以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大胆扬弃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勇于冲破阻碍又好又快发展的传统路径和习惯做法。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样式,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新路。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的思想方法。三要积极消弭发展的“负效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各级干部积极创新思路,在发展实践中积极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求得更好发展,既不断化解当前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困难,又努力消除前轮发展中遗留的“负效应”。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具备的负责精神。四要积极建树发展的“软绩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各级干部能自觉克服发展上的“短视”、“弱视”,克服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在重视提升“硬件”发展水平、追求“显性”发展绩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长远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惠及长远、惠及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软绩效”上来,努力追求经济社会更持久、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登上的境界高度。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
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基本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它把历史主体论、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论与执政为民的共产党执政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高扬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思想,突出了发展的主体问题,是人本主义发展观的体现。全面发展的思想深化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思想,突破了唯经济主义的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内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执政能力问题。协调发展的思想丰富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谐性、平衡论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兼顾、互动互促、良性循环的和谐发展机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助推发展中的体制性建设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时代性把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所担负的深远历史责任。另一些人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总结和指导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典范,它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深刻性,不仅在于准确地把握住当今我们党所处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在于它立足历史唯物论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开辟了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新视角: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应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人的全面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发展尺度体系。新发展观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个完整严密的评价尺度。它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变换视角,从社会文明演变和人类文明的拓宽来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到四个文明的飞跃。邓小平的文明观重点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他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江泽民的文明观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内在地包含了四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彻底颠覆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理论产物。生态文明倡导整体性、持续性、公平性的原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勾画了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1]王健,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比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2]阎钢.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精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3]孙国相.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思考[J].党建研究,2004,(8).[4]郑永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6).[5]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6]吕东升.论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J].理论月刊,2004,(6).[7]闫书忠.关于科学发展观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6).[8]高德步.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