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台湾南部,打造两岸交流新亮点
关注台湾南部,打造两岸交流新亮点
一、台湾南部地区与大陆经贸合作发展滞后 台湾南部地区作为岛内最早得以开发的地区,一度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也是与大陆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两岸经贸交流解禁,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受制于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绿色大本营”的台湾南部地区,受民进党“去中国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逢中必反”,诬指两岸交流为统战、把岛内劳工阶层生活艰困归罪于当局开放两岸经贸交流等负面宣传,混淆民众视听,加重了基层民众对大陆的情感隔阂和对两岸交流的戒备心理,从而大为降低了台湾南部地区民众开展对大陆经贸交流的意愿。
2008年马英九当局执政以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两会恢复协商并不断取得两岸交流的突破性进展,开创了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两岸经贸交流走向双向化、制度化轨道。诸如陆客赴台、陆资入岛,大陆经贸团对台采购等“入岛交流”,为台湾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岛内更多民众得以分享到两岸交流的红利,同时也成为两岸社会交流的纽带,增进了两岸民众的感情,为两岸累积互信做出了贡献。值此两岸交流日益繁荣的背景下,台湾南部民众与大陆的往来虽也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了解也在逐渐加深,其中如大陆民众赴台南地区旅游,台湾南部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大陆市场,此外也有台湾南部乡镇长组团到海西交流考察等,但总体来看,台湾南部与大陆的交流交往在广度与深度上都与台湾北部存在落差。据估计,两岸贸易往来中,台湾南部地区所占比重不超过20%;台商对大陆投资也主要来自台湾北部地区;两岸人员交流也主要是集中在台湾北部地区,文化交流活动80%在北部,仅约20%在南部地区。总之,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台湾南部地区对大陆地区交流的历史基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挖掘,凸显与海峡两岸总体交流形势不相称的“边缘化”特征。
二、推进与大陆经贸交流合作符合台湾南部民意 台湾南部地区包括高雄市(县)、台南市(县)、嘉义市(县)、云林县和屏东县八个县市在内,就目前发展来看,以高雄市、台南市为核心的都会区工商业较发达,产业包括石化、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制糖、造纸、纺织、食品等民生轻工业,电子电器等高科技产业。云林、嘉义、屏东、台南县等县市则为典型的农业县市,以精致农业、观光农业为特色,是台湾稻米、高经济价值水果花卉、茶、甘蔗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养殖渔业区。与上述产业结构相对应,台湾南部地区民众以农工阶级和中小企业主为主体,经济景气和人均收入都与北部存在落差,社会结构“M”型特征更加明显。
台湾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一方面是当局政策失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其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边缘化”的结果。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发展台北市成为台湾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而把石化、汽车、钢铁和造船等重工业设在南部,这种产业结构特点可以说是造成台湾南部发展滞后的始因。当20世纪末期面临知识经济浪潮冲击和经济全球化挑战时,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台湾南部地区遭遇了产业外移和转型发展不力的困境,致使民众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缺少活力。民进党当局执政的八年时间里,在政策上对南部实施倾斜,意欲把台湾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心南移,甚至准备把高雄作为“南部首都”,为南部特别是高雄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条件,但南部经济发展仍难有起色。其中关键问题在于陈水扁当局推行限制性大陆经贸政策,使得台湾经济无法充分利用大陆经济成长的外部效应,从而使台湾南部的传统产业转型错失良机,高雄港也因无法分享大陆进出口货运商机而在亚太海运市场日益丧失重要地位。
事实上,台湾南部地区要振兴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关键的环节是引入大陆的“经 1 济活水”,而封闭的“自我循环”只能使经济更加落后。认识到这一点,民进党执政的台湾南部县市,也开始重视与大陆交流合作。工商企业阶层迫切希望推动与大陆的经贸合作,农渔业者也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大陆市场。如高雄市议会议长庄启旺曾率领由高雄各产业界领袖人物组成的参访团赴北京参访,表达南部民众欢迎两岸交流的心声,被台媒体誉为登陆觅商机的“自力救济”行动;以台湾南部的社团领袖、基层代表人士及企业界人士为成员的“南台湾社团菁英大陆参访团”发声:“两岸交流大发展 我们不缺席”,等等。即使是作为民进党成员的台湾南部县市首长,对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态度也已开始出现松动,虽然依然难免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中“纠结”,但已由峻拒变为“不反对”,如云林县长苏治芬、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县长许添财等到大陆推销农产品等。
今年2月下旬,陈云林会长率大陆海协会经贸考察团跨越浊水溪之行,受到台湾南部工商业界及基层农渔户的普遍欢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台湾南部民众对两岸交流的热切期盼。在高雄义联集团创办人林义守的欢迎陈会长的午宴上,台湾南部350家在地的企业家踊跃参与,表达通过两岸经济合作壮大企业的愿望。由于陈云林会长没有安排到台南的行程,台南农会、工商企业团体的负责人特地赶到嘉义、桃园参加相关的座谈会,表现出对两岸经济合作的热切之情。此外,少数台独分子和误解大陆善意的民众的反对造势也呈消减之势。
总之,在两岸和平发展大潮流的裹挟下,在两岸经贸交流预期红利的吸引下,台湾南部地区民众,包括部分民进党内部人士,对开展与大陆经贸交流的态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已成为台南地区的主流民意诉求。
三、以经济合作为动力推进对台湾南部地区交流
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尤其是做好台湾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下阶层民众的工作,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要保证。而拓展和深化对台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情感、消除隔阂误解、累积互信、增加认同,是做好台南人民工作的契入点和有效途径。
客观而言,台湾南部地区民众对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由反感到认同,由漠然到期盼,其中转变也得益于ECFA早期收获的实施效应。在ECFA早收清单项目,台湾南部的许多产业包括农业、渔业、机械与工具机业等传统产业获利,使得许多民众一扫原先对ECFA的偏见转而拥护和支持,也使负面的抹黑宣传无可着力。经济合作是硬道理,正如陈云林会长所言,在扩大两岸各界交流、特别是大陆与台湾中南部交流过程中,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方式和重要动力。目前来看,大陆对台湾南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还很薄弱,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待大幅提升。落实到操作层面,应针对台湾南部地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和现实困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交流平台
目前,台湾南部地区与大陆交流少,缺乏管道和平台。当务之急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交流平台,以使沟通畅达,务实显效。①面向台湾南部基层农渔户的农渔产品采购平台。通过两岸农渔会协会合作,在南台湾设立大陆针对台南农渔产品的直接采购中心,使采购常态化,并可以进一步磋商实行产前订单采购模式,便于业者规划量产。②面向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的两岸中小企业对接平台。功能在于为大陆与台南中小企业交流、合作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搭桥服务,以促进生成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做大中小企业。③面向台湾南部地区的区域对接、城市对接、港口对接合作平台。以区域对接、城市对接、港口对接推进大陆与台湾南部的经济全方位合作。如利用海西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对台湾南部实施更加优惠的经贸政策,提供更为便捷的经贸交流通道;倡导大陆中西部地域与台湾南部产业经济对接,大陆中西部地区与台湾南部地区同样面临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而要素成本价格相对于东部地区具有优势,与南台湾合作空间较大。城市对接和港口对接方面,目前还是以意向性的“论坛”(如厦门——高雄城市合作论坛)、协议(如高雄和厦门两港合作、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合作协议)形式为主,应着力推动转化为现实成果。④面向台湾南部 2 地区的旅游合作平台。旨在促进大陆游客赴台湾南部旅游及台湾南部基层民众赴大陆旅游,使旅游经济合作在更多惠及台湾南部民众的同时,成为促进两岸民众互相了解,特别是台湾南部基层民众了解大陆的桥梁和纽带。
2.促进大陆企业赴台湾南部投资
缺乏资金投入,是台湾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台湾吸引的外资和本土投资都主要集中在台湾北部,呈现以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投资结构。资本投入不足,不但影响GDP产出,而且导致失业率升高。实际上,台湾南部地区资源禀赋良好,农渔业、旅游服务产业、重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包括医技、生物、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在内,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台湾当局进一步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领域,为陆资企业入岛投资提供了较大作为空间,也为台湾南部发展提供了机会。大陆应积极与台湾南部县市有关部门合作,为大陆企业赴台湾南部投资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相关辅导,以促进大陆企业赴台湾南部投资,为台湾南部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3.充分发挥海西区的作用
最早开发台湾南部的清朝移民主要是来自福建的福佬人(闽南人)和广东的客家人。目前,闽南人占台湾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7%,而台南地区更是闽南人的聚居地。台湾南部地区与福建宗亲关系、文缘关系深厚,且经济互补性较强,既有合作已有一定基础(如厦高港口合作、厦高城市合作等),加之海西“先行先试”的特惠政策优势,能够也应该在促进大陆对台湾南部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借重亲缘与文缘及政策优势,从旅游合作、农业合作、中小企业合作、港航物流合作、创意产业、医疗产业合作乃至环保、绿能产业合作等多领域着力推进。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
副教授 博士)文稿刊于《两岸关系》2011年第4期,第12-13页。
第二篇:唱响主旋律,打造新亮点
创新思路 务求实效 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开放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新特点,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地方立法工作。
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并用好首府城市的立法优势,把立法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加快制定和完善***市地方性法规体系,为***市走好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构建开放***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制环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人为本,推进公民参与立法工作的创新。积极开展立法创新,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立法中深入了解民情,充分遵从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为此,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首府城市新闻媒体聚集的优势,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今年,常委会选择部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在报纸、网站等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还将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过程向媒体开放,联合新闻媒体,通过开通热线电话、公布电子邮箱、开辟信访专门通道等方式,使新闻媒体成为立法工作中沟通常委会与群众之间联系的平台,让群众利用这个方便的平台对法规草案及其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展开讨论,通过各种渠道公开提出意见,参与我市立法工作。常委会对群众的意见认真研究,把收到的一些重要的合理意见吸纳到相关法规中,既提高了立法质量,又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精神。
如:今年11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在《***日报》、***人大网页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法工委还联合《***晚报》、《法治快报》、《当代生活报》、《南国早报》等新闻媒体,通过开通热线电话、开辟信访专门通道、公布电子邮箱等形式,与广大市民进行立法的互动交流,向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对条例草案展开讨论。在公开征求意见中,群众普遍认为这是市人大开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好形式,对立法工作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高涨的参与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在公布征求意见的10天时间内,群众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来信反映情况、提出意见达250多人次,对条例草案提出18个方面的意见建议280多条。一些市民还到法工委,与立法工作人员进行探讨交流。法工委将从各种渠道反馈回来的意见建议认真汇总、分析、研究,专题向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了报告,提出了相关的修改建议。市人大法制委在审议中专门对群众的意见进行了研究,在条例草案修改稿中融入了群众的一些合理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进行条例草案二审时,普遍感到这次公布法规草案征集的群众意见,是常委会做好条例草案审议工作的重要基础,增强了法规的可操作性。
二、充分利用首府城市人才聚集的优势,推进专家参与立法工作的创新。根据城市立法工作的特点,逐步建立由立法、城市建设管理、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立法专家库,参与法规的起草、审议工作,弥补常委会机关立法人才的不足。
三、认真总结立法的经验,推进立法起草、审议工作的机制创新。由常委会有关立法工作机构起草的进一步调整立法起草部门、审议部门、常委会会议审议各环节关系的规范,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个规范的实施,将对立法工作摆脱起草工作比较封闭、部门审议程序不够清晰、常委会审议工作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的困扰起到重要的规范作用。
四、加强对现有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常委会根据《监督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现行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废止工作,对凡是不符合发展需要的地方法规和条文,本着实事求是的 精神,按照成熟一个先改一个的原则,适时予以修改。今年着重对《***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等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
二、转变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监督法颁布实施后,常委会依照监督法的规定,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监督方式,进一步完善监督方式。
一是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我们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初次监督与跟踪监督、听取专项工作汇报与执法检查、推动自行整改与依法纠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听取审议、组织调查、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等方式,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如在对国务院《住访公积金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时,对我市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督促市政府重点抓好县、乡镇住房公积金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财政公助部分到位问题。督促各别县政府切实解决住房公积金挪用问题,收回挪用贷款73.2万元。今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把对市政府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专项工作检查与实施《***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推动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由一次性监督向连续性监督转变。对一些监督事项,常委会坚持长期抓、连续抓、反复抓。为了切实把“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成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常委会在组织驻会组成人员开展专题视察活动,常委会领导经常带领有关专委的同志深入到市区大街小巷和农贸市场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还两次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市人民政府实施《***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三是公开监督信息,打造社会监督的新平台。我们加强监督 者与被监督者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建立人大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不断拓宽人大监督的知情知政渠道。建立监督结果的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抓好监督结果的跟踪,并适当地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记者招待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监督情况和整改情况,以便推动监督工作的落实。如我们及时将今年的立法计划、执法检查内容、代表视察情况、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情况、专项报告、国民经济规划和财政预算报告及相关审议意见,“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都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或其他渠道如我们开设的“***人大网站”,《***人大》、《人大信息》两个刊物向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人大》、《人大信息》进行公开。这种新的监督方式,实现了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对于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督促“一府两院”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人大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权威和影响力。
五是结合调查研究开展即时监督。常委会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与开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力求通过调研掌握实情,发现问题,即时监督,推动整改。如我们在横县调研时,了解到广西农垦良圻农场下属的君盈纸业公司多年来不重视治理生产“三废”污染问题,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将制浆、造纸废水超标排放到源清水库,造成该农场群众生活饮用水源恶化,职工群众反映强烈。常委会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及时组织调研组,深入横县的良圻农场进行调查,对该农场下属的君盈纸业公司“三废”污染问题提出督办意见,并要求横县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必须继续高度重视该问题,加大对君盈纸业公司环保治理的监督力度。目前,君盈纸业等公司“三废”污染基本上得以整治,保证了职工群众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六是监督工作由注重形式向注重效果转变,增强监督实效。为了确保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委会依照监督法的要求,从 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在执法检查、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等方面,来确定监督工作的重点,强化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监督工作实效。(1)法律监督方面。重点抓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山林水利权属纠纷调解处理条例》、《***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市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市科技进步若干规定》、《***市统计管理条例》等9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2)工作监督方面。重点就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财政预决算的执行情况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以及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问题进行监督,并取得较好效果。例如,今年7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审计局关于2006年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针对审计报告指出存在一些部门收支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市政府切实予以纠正,依法追究责任,并在年底前将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注重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日常监督的新通道。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把深入调研转变作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以来,常委会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开展两次大的专题调研活动。一是开展年中专题调研活动。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关系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普遍关注的问题,改变以往组织人大代表对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的做法,就***市财源发展状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经济适用房建设、农贸市场建设、“两院”办公用房建设情况等7个事关大局、全局的重点工作,组织常委 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了市政府对这些工作的重视。二是开展“创新年”工作调研活动。今年九月,为了把“创新年”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的工作部署,围绕“创新年”活动这个主题,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开展“创新年”工作调研活动,就如何开好常委会,提高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如何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巩固我市“城乡清洁工程”成果;如何创新代表工作和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情况调研;如何构建我市和谐社会;如何立法创新以等7个专题开展调研。常委会领导亲自担任各专题调研组组长。在调研中,做到调研工作往下沉、听取意见范围广、工作上更加求真务实。常委会领导带队沉下去调研,先后深入到市辖县区、市政府18个部门、深入21个企业单位、生产工作第一线和乡村田头,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对市人大、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与人大代表和群众座谈会、蹲点调查或入户了解情况,写出了具有理论深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的调研文章共8篇。
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管理规范化。
常委会坚持把人大工作制创新与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结合起来,新制订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首问责任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服务承诺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效能监察投诉制度》等四项制度,还对原有16项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在实施新制度过程中,注重规范化管理:(1)常委会注重从管理基础抓起:一是从干部职工的上下班纪律、会议纪律抓起。二是从办文、办会、办事的程序和办文办会的质量和效率抓起。三是从改进机关物业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抓起,经过抓落实,干部职工恪尽职守,文明办公,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办公区绿化卫生、综合治理井然有序。(2)完善宣传工作机制,新创办《人大信息》刊物,全年编发58期,及时报道***市人大系统300多条工作信息,充分发挥了《人大信息》在人大工作中的导向作用。把机关的宣 传橱窗落实到部门。实行定期出版,集中点评和奖励的办法,大大地提高了整个人大宣传板报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了机关宣传橱窗的阵地作用,并使之成为制度化。
五、完善代表工作机制 创新代表活动方式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精神,以提高代表素质为基础,以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和内容为突破口,以增强代表工作实效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实现代表工作规范化。我们制定完善了《***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工作规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坚持不定时向代表通报情况、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法院庭审等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知情知政创造了条件。积极为代表搭建活动平台。我们按照有阵地、有制度、有计划、有档案的标准和便于组织活动的原则,大力加强代表小组建设,注意解决代表联系群众、执行职务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从时间上、物质上保障和支持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代表活动的规范化和经常化。
(二)加强代表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素质。重视抓好代表的培训工作。常委会把培训代表提到为人大及常委会工作打好基础的高度来认识,通过集中培训、各代表小组分散学习、集中学习与视察相结合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学习有关法律及会议期间履行职责、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业务知识。换届以来,新一届常委会领导分别到各县区给市、县区人大代表讲课,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市人大代表85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00多份。通过培训,代表们增强了参政意识,综合素质和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关心群众冷暖,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人大代表。
(三)创新代表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实行了常委会领导联系代表小组制度,常委会领导经常深入所联系的代表小组,联系指导代表小组工作。常委会重视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通过集中走访代表、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共走访代表、群众 多人次,召开座谈会 次,征求代表、群众对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 条。常委会坚持邀请代表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视察与调查,“一府两院”有关部门开展的重要活动,如组织代表参加自治区、市有关部门召开的座谈会、听证会及相关情况通报会等,不断提高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程度,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指导代表走访选民,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愿望,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狠抓落实督办,提高办理工作实效。以提高建议办理质量为重点,紧扣交办、催办、督办三个环节,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督办力度。一是抓质量。每次人代会前,我们都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开展会前的视察和调研活动。会议期间又反复强调,要求代表们提高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质量。二是抓交办。每年都会同市政府一起召开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办会,具体明确任务,落实办理责任,并有重点地筛选7件事关长远、大局、热点的建议作为重点交办、督办件。三是抓催办。通过联系催办承办单位制度、走访办理大户、召开领衔代表与办理单位情况面对面分析会、发出办理情况通报和工作反馈表等多种措施,加强了督促和协调。四是抓督办。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建议办理情况的调查视察,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年终组织代表进行视察等形式,了解办理落实情况。对重点议案、建议和老案重提、一案多提的,要求承办单位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建议,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重新办理和答复。去年初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提出的264件建议、批评、意见,目前已全部办理答复完毕,从代表反馈的意见来看,满意率达97.41%,有利地促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工作。如,目前全市 已建立全市卫生服务机构71个,服务范围达118万人口,覆盖率73%,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办理代表建议、批评、意见,我们切实为广大群众解决了一批实实在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密切了常委会和代表、代表和群众的联系。
(五)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常委会召开了全市代表联络工作座谈会、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总结和交流代表工作经验和做法,提高全市人大代表履行能力和代表工作水平。
增强监督实效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认真学习监督法,创新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两岸基层交流
两岸基层交流
海峡之声网8日讯(记者宋印伟程娟娟王倩)在日前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如何深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成为与会嘉宾的关注重点,来自两岸基层社区的代表各抒己见、畅谈心得,代表们一致认为,应该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因为基层民众交流才是两岸交流的真谛所在。
台湾村里基层建设促进会理事长郭云辉代表台湾基层社区介绍了近年来台湾基层社区赴大陆交流的情况,郭云辉表示,大陆基层社区具有自己的特色,值得台湾学习。“不管是外在的建设还是内在的管理,都令人感受到大陆进步非常大,而且还有很多合理的规划在运作。”郭云辉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对此表示,大陆基层社区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其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基层社会孕育发展的最好体现,通过两岸基层社区交流,可以让台湾民众更加深切地了解大陆基层社会的真实风貌,有助于一部分台湾民众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刘国深指出,大陆的政治体制可以确保基层社区建设集中力量、发挥效率。“社区建设做好了,台湾朋友自然会心悦诚服,不用说太多的道理。”刘国深欣慰地说。
两岸基层民众互动热络
在研讨会现场,郭云辉表示,台湾中南部还有不少民众没有来过大陆,更有不少的中南部民众受民进党的政治误导,对大陆的心态僵化不变。他希望通过交流活动让台湾南部民众消除误解,正所谓“眼见为实”。“中南部的一些民众长期受民进党的影响,有的人甚至没来过大陆,我希望更多的乡亲亲身感受一下。”郭云辉说。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交流,郁慕明表示,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归根结底就是心灵契合,让两岸民众的心灵拉得更近。“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心灵之契合,心灵契合最要紧就是让大家多了解,让基层民众也能够参与论坛。”郁慕明说。
从2008年开始,两岸基层社区交流每年都在持续深化,包括海峡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沟通平台,都针对两岸基层交流展开务实的研讨、制定具体的举措,并举办专项活动展现两岸基层民众的风貌。刘国深表示,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建立可持续措施,促进基层社区深化交流,“关键就是要有持续性,就是要能够自我造血、自我循环,最关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机制,让两岸老百姓有利可图,不一定是经济的利益,要能实现自身价值。”刘国深还以厦门举例,厦门正在推进“美丽厦门”、“和谐厦门”,台湾基层朋友可以来了解厦门的社区建设管理经验,这其实只是大陆基层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如果说两岸经贸交流是手牵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两岸基层交流则是根连根。基层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推动两岸县市乡镇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建更为牢固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越来越多的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才是两岸交流的真谛,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帮助最大。
“两岸交流中,年轻人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年轻人是两岸发展的未来。”今日出席“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两岸总决赛颁奖典礼的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向中国网记者表示。
“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两岸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上,来自海峡两岸的23所高校的23支队伍获奖,4支来自台湾高校参赛团队名列前茅。
杨毅认为,当今世界,网络已然成为两岸年轻人沟通与交流渠道中最为普遍和熟悉的一种方式,通过网络方式加强两岸年轻人的交流交往异常重要。
谈到两岸年轻人的民间交流,是否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时,杨毅认为,两岸青年通过网络交流的形式还可以更为多样化。“本届比赛以网络商务为主题,但围绕网络话题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空间很大,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深这种交流。”
此前,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曾表示,大陆一贯积极支持两岸的教育和青年交流。杨毅对中国网记者说,越来越多的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才是两岸交流的真谛,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帮助最大。
海峡论坛:基层交流弥合两岸差异
华夏经纬网
2011-06-16 14:27:14
字号:小大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谈到进行基层交流的重要性。旅美学者王名舟今日在香港中评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实行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是一种最基础最有效的促进和弥合两岸存在差异的交流形式。既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还可以促进经贸发展,更能推动两岸高层的政治互动。
全文摘编如下:
6月12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谈到进行基层交流的重要性,说这样可以“让两岸民众了解更全面、理解更深入”。贾庆林并且指出“基层交流是人民的直接交往,不需要太多资源,也不拘泥于形式,一次聚会、一杯清茶、一通电话、一封电邮,都可以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实行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的确是一种最基础最有效的促进和弥合两岸存在差异的交流形式。基层交流与高层交流,或者说与当权者之间交流的不同点在于,高层人士的交往主要涉及政策设计的谈判或安排,而基层民众则往往则重于实际和具体的沟通,并主要表现为文化层面的沟通。例如一通电话、一封短信、一个问候、或一次家庭访问等等,民众只要通过简短的语言就可以进行心灵深处意识的交换,疏通误解,理平埋怨,在潜移默化中求同存异。
两岸政治上分割60多年,催生出了某些差异,但在文化上仍然同属中华文化大范畴,这给了两岸进行基层交流的基础和方便。台湾与大陆60年来出现的文化差异,还是只是中华文化大范畴下的小差异,这种差异性只要一沟通就可以填平和弥补。这就像大陆的各个不同的地区一样,民众的喜好风俗都有不同。如东北流行二人转,江浙流行越剧,成都流行川剧,等等。这些小小的文化差异,只要加强不同地区民间的来往,就很容易互相接受,互相欣赏,甚至互相学习和普及。
两岸进行基层交流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手段和形式,除了贸易经商之外,民间的走亲访友、邀请演出、学术交流等等都越来越越活跃。加上即将开始的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使基层交流将更加名付其实。当然,今年6月28日即将开放的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是台湾当局60年来第一次让大陆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游览宝岛台湾;而大陆开放让台湾民众自由行则在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就实行了。台湾当局现在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做了一件十分有利于两岸弥合差异的大事,朝实质性发展两岸关系迈出了关健一步。
两岸民众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对促进经贸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事。据有人估计,个人游开始后,今后3年可为台湾创造17000个就业机会。按现在规定以每天开放500人,首批开放的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厦门等来计算,据说一年就可以为台湾带来90亿到150亿新台币的经济效益。这样好的经济效益,台湾基层民众、台湾当局甚至民进党也都举双手赞成,何乐不为。
两岸民众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能够弥合两岸久已存在的文化语言上的差异。两岸语言上有差别,主要表现为对汉字的简、繁区别问题。大陆以文化开放的态度实行简化字几十年,但并未禁用繁体字;台湾当局沿用繁体字却一直采取禁锢简体字政策。这样的差异随着两岸交流的扩大,在民众的心里一定会认为不应该继续下去。有鉴于此,台湾当局应该加油,尽快取消禁锢简体字的陈旧政策以适应新形势发展。但不管怎样,基层交流扩大一定能把简体字带到台湾大街陌巷,使两岸语言文字加速统一。
两岸民众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也一定能推动两岸当局的政治互动,促进统一进程早日开启。只有两岸政治上统一,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打开大门,让一个强大的中国走出去,自信地登上世界大舞台。两岸民众通过基层交流先行握手,再用民众之手拉起当局之手,最后形成和解和平和谐的大气候。这就是以民间带动官方,以基层推动上层,最终达成两岸融合。
第四篇:台湾邮票的特色及两岸集邮文化的交流
台湾邮票的特色及两岸集邮文化的交流
台湾邮票的特色
台湾邮票,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台湾地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在此之前,从1888年3月刘铭传创办的近代邮政至1895年日本侵台前发行的邮票属于清代邮票;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收复至1949年9月发行的邮票属于民国邮票。
台湾邮票是中国邮票的一部分。台湾集邮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有许多专题邮票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台湾邮票能吸引海峡两岸众多集邮爱好者的鉴赏收藏兴趣,主要在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的同胞亲情源远流长
1950年6月台湾邮政推出的第一套普通邮票,主图是两岸祟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肖像,全套共13枚。接下去发行的常用邮票也颇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专题信息,例如先圣先贤邮票,展现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和孔子尊容。
台湾邮政从1951年3月发行第一组纪念邮票至今,已经发行了200多组纪念邮票,其中有些内容如纪念辛亥革命、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和逝世、纪念古代教育家孔子、古代人物林则徐、现代教育家蔡元培等等。海峡两岸同题材发行邮票,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充分反映出台湾同胞热爱祖国的同胞亲情源远流长。2.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台湾邮票最值得称道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其中尤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品为图的“故宫古画”、“古物”、“历代名瓷”等主题邮票系列最具代表性。
从1960年开始发行的中国古画邮票,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画为素材,选其久为人知的精品,如《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子图》、各种扇面画乃至张大千的遗作„„等等,浓缩于方寸之地,反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古色古香的瑰宝,发行之后,广受欢迎。
1978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邮票,选印历代书法精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1979年发行《中国文字源流》邮票,反映我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四千多年历史。邮票设计典雅华美,让人爱不释手。台湾还是首次发行生肖邮票的地区,从1968年11月12日就开始发行第一轮鸡年生肖邮票。
1982年开始发行《中国古典诗词》系列邮票,第一组是唐诗邮票,描写春夏秋冬四时佳景的四首唐诗,配以水墨淡彩的山水或人物画。接着发行宋词、元曲、诗经、楚辞和乐府等,图案设计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倍受集邮者欢迎。3.邮票内涵及外形的典雅华美
海峡两岸文化交融,台湾邮票选题十分广泛,多反映中华民族的人与事、文学古典,有不少是反映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划龙船、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
台湾邮政还发行《古城会》等戏剧邮票和戏剧脸谱邮票,除舞台戏剧外,还有一些家喻户晓的三大民间传说故事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以及寓言、童谣等邮票。
台湾邮政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陆续发行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邮票,同时还发行“元杂剧(汉宫秋、西厢记等)”和“明代传奇(浣纱记、拜月亭等)”等戏曲文化邮票,还有石狮、乐器、体育、童玩、天工开物、神话、民间故事、建筑,以及“二十四节气”、“星座”和“吉祥”等系列邮票。
最后讲述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历经了“台湾”邮票票铭修改之历程。
阿扁执政,于2007年2月28日发行第一套票铭为“台湾”之邮票。2008年5月20日,台湾邮政计划发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萧就职纪念邮票。为此,马萧办公室在发行之前表示,票面下方应将“台湾”票铭改回“中华民国邮票”。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马萧办公室强调,若以上建议,“行政院院会”不同意,致使邮票票面上的文字仍有合法性争议,马萧办公室主张暂缓发行,俟就职后再研议是否发行。为此,台湾邮政公司总经理吴民佑表示,一切尊重马萧阵营的意见。经过台湾邮政与“行政院”沟通后,台湾邮政提供新版就职纪念邮票的设计稿,票面下方文字为“中华民国邮票”、“Republic of China”,邮票所附的边框上则印有“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字样。对于邮票所附连的边框上印有“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原先应是‘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等文字,马萧办公室指出,该发行单位名称虽然也有合法性争议,但文字系印于邮票附连的边框,并非邮票票面,并不影响邮票本身的合法性格式,所以马萧办公室仅对该边框上文字的合法性持保留意见,不因此反对纪念邮票发行。
据报:520马萧就职纪念邮票发行之时,台中邮局集邮中心专员陈金城表示,自从2007年邮局更名为台湾邮政之后,邮票就再也没有“中华民国”字眼,但领导人坚持要冠上中华民国才愿意发行纪念邮票。
自从2007年2月28日发行第一套票铭为“台湾”邮票后,在马英九上台前已发行26套;5月20日发行的马英九萧万长就职纪念邮票因为尊重当事人意见,票面文字改以“中华民国邮票”发行;5月29日发行的“台湾博物馆建馆百周年纪念邮票”又回到票铭为“台湾”邮票,据统计至8月1日的“台湾原住民文化邮票(续)”,票铭为“台湾”邮票共计发行33套。
据台湾“交通部邮电司”表示,在最后一套台湾邮票“台湾原住民文化邮票(续)”8月1日发行后,票铭为“中华民国邮票”将自8月20日的“义民节邮票”开始恢复发行。
两岸集邮文化的交流
从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由于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从此,大陆各部门进行了不懈努力。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此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开展,推动了“三通”进程。
1979年5月,大陆邮政部门全面恢复收寄邮往台湾的函件。1988年3月,台当局也相应宣布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1989年6月,台湾邮政部门开始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两岸邮件总包互相直封并经香港转运。1993年4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了《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从此两岸开始了互办挂号函件业务。两岸邮政部门相
互封发航空和水陆路函件总包,开办平常信函、挂号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邮政业务。截至目前,两岸邮政部门已经相互封发航空及水陆路函件总包,开办平信、挂号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筒、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邮政业务。据统计,1994年最高峰时达1911万件。至2001年,两岸间互寄邮件达6000多万件。
两岸的恢复通邮,让中断了40年的两岸集邮交往开始逐渐恢复,带动了两岸集邮爱好者的交流,以及集邮组织的交往与集邮文化的研讨活动。
1988年11月13日至14日,台湾大学集邮笔友社在校内举办“大陆邮票特展”。这是大陆邮票首次在台湾公开展出。
1990年10月25日至29日,北京集邮协会在北京举办“海峡两岸集邮家首届邮展”。由厦门市同安区集邮协会主办的会刊《银城邮苑》,于1994年-1998年新春佳节之际,推出彩色专版“拜年特刊”,以两岸集邮文化为内容,刊登两岸集邮资讯,图文并茂,深受海峡两岸邮友欢迎与喜爱。台湾《大明报》特于1994年3月1日以彩色专版,介绍首期的“拜年特刊”给当地读者。
2001年12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在厦门隆重举行。福建省集邮协会与台湾集邮界联合在厦门举办“闽台集邮展览”。台湾集邮界选送了3部15框邮集参加了本次展览。同时举行闽台集邮学术交流会,会上海峡两岸的集邮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叙邮谊,进行集邮学术交流。学术论文有福建省方友德、王东声、赖茂功分别撰写的《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九十年两岸相关邮票品研究》、《我对“中华民国”邮票的看法》和《“光复纪念”邮票发行始末》三篇论文。台湾省陈继勋、郑玉藩、唐存政分别撰写的论文《显现史实的辛亥革命后之相关明信片》、《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集邮论文之黄花冈烈士篇之币卷篇》和《存政谈邮》。来自全国集邮联、福建省集邮协会的集邮专家和台湾集邮界的六名集邮专家对这些论文展开学术交流。
200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为此,海峡两岸“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邮政局会议厅隆重举行。该学术研讨会由福州市集邮协会、台北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福州市台办、福建省集邮协会、福州市邮政局、福州市集邮协会相关领导;台北市集邮协会会长俞兆年先生、名誉会长陈继勋先生率11名台湾集邮名家;以及福州市集邮爱好者,共有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0篇,其中台湾3篇,大陆7篇。分别如下:百城版孙中山像邮票的点点滴滴(台湾俞兆年);孙中山像常用邮票版铭及纸张(台湾 陈继勋);1949年以前在台湾所发行之孙中山像邮票(台湾 高瑜廷);伟人映方寸(大陆王东声);光辉形象,高山仰止——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两岸相关票品研究(大陆 方友德);孙中山先生参与设计的邮票(大陆 苏文土);三枚造假的孙中山像邮资片(大陆 吴更);孙中山轶事初探(大陆杨耀);中山纪念堂历史风云(大陆 陈忠仁);“中山”风景日戳赏析(大陆 杨顺虎)。
2005年7月23日下午,由厦门市教育局、市邮政局主办,市邮协、同安第一中学承办、金门县教育局、金门高级农工职校协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在同安一中学术厅隆重开营。共有40名两岸中学生集邮爱好者参加,其中厦门和金门各20名。大会由蔡秉旋主持。同安区副区长郭永辉、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十方、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出席了开营议式。出席开营式的还有:朱斌(市邮政局副局长)、徐志宏(市邮协秘书长)、曾金国(市青少年集邮协会会长),以及高炯贤(同安一中副书记)、洪志荣(同安一中副校长)等。江坚智主任在会上宣
读了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组织名单及两岸邮界、集邮名家发来的贺信、贺电。
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在会上代表金门县长李炷烽向大会赠送了贺礼、贺词,同时发表讲话,感谢在各方组织与领导的支持下,有这个机会一起参加首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让两岸中学生在联谊活动中得以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友谊。
两岸营员代表在会上发表了参加首届集邮夏令营的感言:我们有缘相聚于鹭岛,在这美丽的海滨城市上共同欣赏厦门的优美风光,共同学习集邮这门艺术课题。同安一中与金门农工学校在会上相互赠送了礼品。
会后,金门营员参观了同安一中集邮活动室。电视台记者釆访了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及金门中学生营员。
为期四天的夏令营活动,两岸学生营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进行与厦门邮票主题原地的釆风活动,参观了宋代宰相苏颂的故居、苏颂科技馆;参观了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居及集美学村;参观了明代驿站,以及游览了海上花园“鼓浪屿”。让大家尤其是金门朋友对邮票中的厦门风土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在老师的悉心讲课与精心指导下,掌握了集邮的基本知识,学习了邮集贴片的制作技巧。让两岸中学生集邮爱好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观赏到各种邮票,开阔视野,加深对邮票的理解和兴趣,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通过四天的共同学习和生活,金门与厦门的青少年朋友们欢聚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6年8月4日至6日,首次在金门举办的台湾地区2006集邮展览与海峡两岸第二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在金门县体育馆共襄盛举,是金门的一大盛事,也是金门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由吴亿年校长带领同安一中师生27人,于2006年8月4日上午搭乘鼓浪屿号客船抵达金门,参加海峡两岸第二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此届夏令营由金门县政府、台北邮局主办,厦门市集邮协会、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金门邮局等协办,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承办。金门高级农工职业学校和同安第一中学两校师生60多人参加交流,时值台湾地区2006集邮展览在金门揭幕,邮展成为交流的最佳舞台。金门县长李炷烽表示,这一次邮展,不仅为地区乡亲而办,为两岸邮艺交流而办,„„。特别是青少年朋友透过邮展的观摩学习,激发集邮的兴趣,培养正当的休闲与嗜好,当然也从邮展之中,从方寸之美可以看到天地之大、领会山川之美,也可以了解历史悠久,集邮、观邮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乐事。此外也邀请到大陆相关单位来共襄盛举。台湾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清祺指出,此次集邮邮展四十多年来首次在金门举办,也希望藉此让两岸集邮人士打开交流管道。海峡两岸第二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全体营员参加了台湾地区2006集邮展览开幕典礼。同安一中“海峡两岸集邮文化研究会”送给大会的贺词是“祝台湾地区集邮展览圆满成功:弘扬中华文化,倡导休闲活动;振兴集邮风气,提升集邮水准。”同时致赠大会“海峡两岸集邮文化研究会”编印的大型彩色会刊《海峡邮苑》。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在金门县体育馆举行。金门县长李炷烽主持开幕式并为集邮夏令营授旗。台湾中华邮政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清祺、台湾中华邮政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民佑、台北邮局经理陈赐得,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同安一中校长吴亿年出席了开幕式与闭幕式,并发表感言。两岸学生代表也分别在会上发言,对两岸同种、同文、同根生感触颇多。会上双方互赠了纪念品。金门县教育局长李再杭、厦门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徐志宏参加了开幕式与闭幕式。
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给两岸的师生及集邮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看邮展,一起切磋集邮贴片制作技巧,一起看太武之巅的天光云影,一起感受风狮爷的神圣与威严„„一枚小小的邮票架起了海峡两岸的连心桥。在集邮夏令营活动中,营员
们参观了在金门举办的台湾地区大型集邮展览,还按图索骥去寻访了与金门邮票图案主题相关的莒光楼、得月楼、金门风狮爷、小金门、太武山等原地景区,并举办了集邮知识交流课程。
两岸三地邮政、邮界及各界朋友们为此届发来了贺信、贺词,其中亚洲集邮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刘佳维题词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丰富多彩的集邮夏令营活动,让两岸中学生学到更多的集邮知识,增长见识,增进了两岸师生情谊。同安一中的郑小云同学感慨地说,此次金门之行,让她学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让她深深感到厦门、金门两地是如此相似,令人备感亲切,特别是在马山观测所用望远镜看厦门时,才真正体会到“咫尺天涯”的含义。
海峡两岸同文同宗、同根同源,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邮票又那么巧妙地把整个中华民族盼统一的荣辱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期盼,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小小方寸邮票,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第五篇:聚焦台湾 携手两岸
在福建海峡隔海眺望,隐约可以看见台湾岛,它像一颗美丽的宝石,镶嵌于翠玉般的碧波之中。大自然的神斧天工把它雕琢得多彩多姿,分外妖娆。台湾岛,这座与大陆血脉相连的宝岛,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地,许多直销企业纷纷进军台湾,就是看好台湾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
16年来,完美人从伟人故里中山启航,在中国大陆打下了坚实的事业基础,又先后在香港特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开拓了广阔市场。今年,完美人如期相聚在宝岛台湾,隆重举行“2010完美(中国)台湾研讨会”及台湾完美资源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台湾公司”)开业仪式。会议上,他们不仅分享彼此的又一次成功,也与台湾同胞们共同分享美丽、分享健康,分享光荣与梦想!聚焦台湾岛,携手两岸,完美(中国)的这一战略和举措是企业成就的再一次展示。
启动仪式
2010年7月19日,完美(中国)在台北南港展览馆隆重举行“2010完美(中国)台湾研讨会”及完美台湾公司开业仪式,来自中国大陆及完美国际分支机构的5200名完美经销商莅临此次盛会。
会议期间,完美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丹斯里皇室拿督古润金太平绅士,完美公司总裁胡瑞连一同拜会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宋楚瑜对完美台湾公司的开业表示热烈祝贺,祝愿完美台湾公司大展宏图,蒸蒸日上。
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副市长李永萍,台北市政府主任秘书长杨锡安、台北市观光传播局局长脱宗华等领导应邀莅临活动现场并致辞,热烈祝贺完美台湾公司隆重开业,并对完美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盛情邀请他们畅游宝岛、感受宝岛同胞的热情与友好。随后,他们与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副董事长许国伟、总裁胡瑞连、国际业务部副总裁林育司、完美台湾公司总经理陈誉铮一起,共同启亮标志着完美台湾公司盛大开业的“水晶球”。
当水晶球亮起,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5200名完美精英欢呼喝彩,共同见证了完美台湾公司盛大开业这一历史时刻。
正如董事长古润金在致辞所说:“完美台湾公司的盛大开业,是台湾完美人的福气,也是完美公司蓬勃发展的象征。同时,更要感谢台湾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只要完美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台湾这片热土上一定能够大展宏图,大有可为!”
开业仪式上,完美公司还对38位陪伴完美台湾公司共同成长,为完美台湾市场的开拓及完美台湾公司的如期开业做出“特殊贡献”的完美伙伴进行了表彰,感谢他们的努力付出。其中,“最佳贡献奖”代表侯茂谦总监在仪式上与大家精彩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感谢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让完美台湾公司能够在台湾落地生根,并表示台湾完美伙伴将会以十足的热情,投入完美事业,圆梦完美人生。
慈善活动
今年年初,完美公司在中国西南抗旱及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向灾区人民共捐赠了1500万元,在本次大会中,公司对热心捐款的63名完美经销商代表也进行了表彰。
台北市与会领导表示,完美公司在台湾积极拓展业务,并取得快速成长的同时,更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和良好的表率,是一家极具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企业。
秉承“公益中华,四海同心”的慈善理念,完美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丹斯里皇室拿督古润金太平绅士两次代表完美髓上中华慈善奖领奖台,荣获“中华慈善奖”。2009年8月,“奠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岛,完美公司发出“华侨心,同胞情”的倡议,号召全球华侨华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台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台湾受灾同胞渡过难关。当时,古润金董事长代表完美公司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00万新台币,用以援助台湾受灾同胞。
在7月19日当晚,精彩纷呈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慈善文艺晚宴又一次见证了完美公司的企业责任感。在本次慈善文艺晚宴现场,古润金董事长再次代表公司及全体完美人向台湾心路基金会移交400万元新台币的捐赠支票。台湾心路基金会是一家致力于为智障人士提供帮助的机构,心路基金会的朋友们现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文艺晚宴群星璀璨,众多台湾特色表演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台湾著名主持人李秀瑗、黄子佼主持晚会,蔡琴、伍思凯等台湾著名艺人到会激情献唱,与嘉宾、朋友们一起共享感动,共渡美好时光。
此次宝岛台湾之行,完美人把慈善博爱的情怀带到了宝岛,参会完美人积极主动参与“心路慈善基金会慈善义卖”活动,热情支持台湾慈善事业,充分展现了完美人的人文,隋怀,得到了台湾同胞的高度赞扬。相信在大爱的感召下,完美(中国)一定会在宝岛台湾书写一段无限辉煌的商业传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