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

时间:2019-05-14 05:1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

第一篇: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

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秘书工作

杨 树 森

(原载《秘书之友》2007年第1期)

摘 要:本文全面介绍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大陆的秘书工作。全文分四个部分:⑴ 三中全会后秘书工作的全面恢复;⑵ 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内容;⑶ 秘书教育和秘书学科研的大发展;⑷ 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工作的新发展。

关键词:当代秘书史 新时期秘书工作 秘书教育 秘书学研究 一、三中全会后秘书工作的全面恢复 1.1981年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性转折和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我国进入了全面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秘书工作也随之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198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一次全国各省市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对建国后三十多年秘书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这次会议充分估计了“文革”对秘书工作造成的巨大破坏,对“文革”前形成的一系列秘书工作制度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认为“文革”前许多秘书工作制度在当时是完全合理的和行之有效的,重申其中许多制度在新时期仍然需要认真执行。会议同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制度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2.“公文处理办法”的发布和修订

1981年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召开后,国务院办公厅根据会议精神,于1981年2月 27日公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这是对1951年5月政务院发布的《关于行政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第一次全面修订。1987年、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对这一办法又进行了两次修订。2000年又进行一次重大修订,并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起在全国行政系统施行。3.关于领导干部要亲自起草重要文件的指示

领导人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是中共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就形成的优良传统。但是,这一优良传统建国后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经过十年“文革”,更是被破坏殆尽。

为了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1981年5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文件规定:“今后,领导者个人的重要讲话、报告,一律要亲自动手起草。领导机关的重要文件,一律由领导者(或指定一位负责同志,或由若干人合作,一人负主责)亲自动手,亲自指导、主持起草工作。所谓亲自动手,主要是指领导者必须开动脑筋,提出文件的基本思想,包括主要的观点、意见、办法„„文字的加工整理,可以由秘书或其他适当人员协助,但不得把起草工作全部推给他们。”指示阐述了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的重要意义,指出这“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领导工作的原则性问题”。

中央的这个指示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但它在重要文件的产生程序和内容上的要求、秘书人员在起草重要文件过程中的作用、秘书和领导的关系等方面,对秘书工作者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内容 1.1985年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持召开了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总结了1981年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以后四年来秘书工作的经验,确定了今后秘书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共和国秘书工作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次会议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秘书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问题,第一次把参谋作用提到助手作用之前,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这次会议明确了秘书工作必须坚持“为领导工作服务,为各部门和下级单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简称“三服务”)。

第三,这次会议从强化秘书部门参谋职能出发,明确提出新时期秘书工作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从偏重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从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2.秘书工作内容的拓展 随着秘书部门参谋职能的强化,秘书工作在领导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的辅助作用越来越重要,秘书工作的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后有了新的拓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调查研究在秘书工作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从80年代早期起,各地市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办公厅(室)中的“研究室”陆续从办公厅中分离出去,成为与办公厅平行的机构,这说明调查研究在秘书各项业务中相对地位的提高和工作量的增加。

⑵信息工作成为秘书部门一项重要的经常性业务。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形成,以及信息论成为一门科学,在西方也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信息对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使得信息工作成为当代秘书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⑶督促检查成为秘书部门一项重要职责和常规业务。20世纪90年代后,各级办公厅(室)中相继成立了督查工作处(科)等专门机构,承担越来越繁重的督查业务。

⑷秘书部门的协调职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强调。协调是领导者的职责,秘书部门本来就有义务协助领导做协调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办公厅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协调事务。

3.档案工作和保密工作的法制化

档案工作和保密工作历来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档案工作和保密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1954年中共中央曾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1956年4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但是,这两个文件并不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性质,而且它们所规定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档案工作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83年4月,国家档案局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档案工作的决定和指示,制定发布了《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并随《条例》发布了《关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这个具有法规性质的重要文件发布以后,全国上下各机关单位都按照《条例》的规定,建立了档案室,配备了专职的或兼职的档案工作人员。1987年9月,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并于1988年起在全国施行。至此,我国档案工作实现了法制化管理。

早在建国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进入新时期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规定的一些制度已经不宜继续执行,而一些有效的制度由于十年**的巨大冲击又亟待恢复,根据这一形势,1988年9月,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从法律上对国家秘密的概念和范围、保密制度、泄密失密的法律责任等作了严格规定。国家对保密工作实行了法制化管理。

三、秘书教育和秘书学科研的大发展 1.高等教育秘书专业的创办和迅速发展

文革前,我国高等学校没有秘书专业,学科体系中也没有秘书学这门学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对秘书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将秘书专业的高等教育提上日程。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秘书专业的是上海大学文学院。1980年秋,该校为适应三中全会后社会对秘书人才的广泛需求,在全国率先招收秘书专业学生(专科)。此后不久,成都大学、江汉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院校也开设了秘书专业。

由于秘书专业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秘书专业毕业生一时成为“抢手货”,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他们大多被分配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包括当时为数不多的“三资”企业)工作。毕业生广受欢迎,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刚刚创办的秘书专业在很短的时期内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年止,全国设置秘书专业或秘书学课程的高等院校已达120多所。到90年代中期,设有秘书专业的高校达到400余家,秘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其中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二十来所院校已经陆续将秘书学专业从专科提升到本科层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秘书人才。

2.秘书学理论研究兴起

高校开办秘书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秘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标志着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秘书学是我国独立创办的一个新学科。由于我国管理模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秘书工作与西方国家也有很大差异,加上长期对外封闭,我国秘书学的产生基本上没有受到国外秘书学的影响,而主要是在总结中共领导下的秘书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

伴随着秘书教育的发展,秘书学理论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表现有:

⑴秘书学教材和专著大量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止,我国正式出版的秘书学教材和专著不下一百种,其中既有《秘书学》、《秘书学概论》一类通论性著作,也有《涉外秘书》、《商务秘书》等带有行业特点的专门性著作。虽然这些秘书学读本质量差别很大,但众多专著教材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秘书学研究的活跃。

⑵秘书学杂志纷纷创刊。1983年,我国第一家秘书杂志《秘书》(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创刊。此后又有若干家秘书学杂志出版。其中影响最大的除《秘书》外,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兰州大学主办的《秘书之友》,国家档案局主办的《办公室业务》等。这些杂志为秘书学理论研究和秘书工作经验交流提供了阵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秘书学理论研究的繁荣。

⑶秘书学学术组织相继成立,学术活动活跃。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全国陆续成立了十多个秘书学学术组织,除各省秘书学会和各行业秘书学会(协会)外,还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秘书学研究所、中国高等院校秘书教学研究会等,学术活动相当活跃。

⑷ 国外秘书学书籍陆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20年来,先后出版的国外秘书学译本有美国的安娜·埃克丝蕾等主编的《韦氏秘书手册》,苏联卡捷琳娜等著的《机关秘书》,日本夏日通利著的《企业秘书》等。这些国外秘书学书籍的翻译出版,使人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国外秘书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秘书学的研究和秘书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工作的新发展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当年秋天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对秘书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公司秘书和私人秘书数量迅速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非公有制单位的出现,私人秘书、非公有制单位的秘书也就出现了。90年代后,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公司秘书和私人秘书急剧增加,成了我国秘书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关工作和谈判事务成为秘书部门重要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这就离不开公共关系工作。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关工作是由秘书部门承担的,许多单位配备了专门的“公关秘书”;即使那些设有专门公关部的公司,办公室也承担不少公共关系事务。经济谈判目前已经成为各级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领导经常性的公务活动,秘书要为领导的谈判提供各种服务,承担谈判的具体事务,经常直接参加领导的谈判活动,有时还在领导的授权下代表单位进行谈判。因此,谈判事务在90年代后便成为秘书部门经常性的业务工作之一。

3.办公自动化迅速发展

办公自动化在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真正起步,但发展速度比较快。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进入了一般单位办公室,省级以上办公厅和部分地市级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办公部门实现了计算机联网,而且我国科技人员开发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办公自动化软件。

4.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推行

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从1995年开始,全国各省市陆续按照条例规定,以公开考试的办法面向全社会录用公务员,每次招考录用的职位中,文秘人员都占有较大比重。公务员录用考试使得国家行政机关新录用的秘书人员的素质得到保证。这些基本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思想观念新的年轻人不断补充到国家行政机关的秘书队伍中来,必将加快我国秘书工作现代化的进程。2005年4月27日,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基础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获十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通过。

--------------------------主要参考文献:

① 胡 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② 杨树森、张树文:《中国秘书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③《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④ 杨树森:《秘书学概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二篇:实践宗旨,服务三农

实践宗旨,服务三农

按照区委安排,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教育阶段,主要以“五个一”活动为主。通过局机关集体学习,参加系统各支部学习,自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章、胡锦涛同志讲话等重要文章,心灵深处受到震憾,引发了自己的深思: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农业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实践党的“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呢?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实践宗旨,服务“三农”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实践宗旨,服务“三农”,就必须时时刻刻情系人民群众

情系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是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生存发展的基石。如果共产党人不能情系人民群众,那么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会失去宗旨,失去先进性,走向亡党亡国的岐途。在工作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情系人民群众呢?就我们农业战线上的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三农”,是占国民80%的弱势群体——农民,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们肩负的的责任重大。我们要做到情系人民群众,首先是要与广大农民建立深厚的感情,在内心深处不轻视农民、亲近农民,把感情倾注给农民,真正把农民当作“衣食父母”,只有对农民有了感情,服务才会有原动力;其次是要在工作中处处体现为农民想、为农民谋、为农民便,把农民的需要和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标准;再次是要有为农民服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做到为“三农”服务奋斗终生而无怨无悔。

二、实践宗旨,服务“三农”,就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我们在服务“三农”中要做到求真务实,首先是要在决策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指导、服务和决策;第二是要在工作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尊重实践、尊重实际、尊重农民的创造,了解“三农”所需;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为衡量工作是非曲直的标准;第四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高效率,必须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开展工作。

三、实践宗旨,服务“三农”,就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

实践宗旨,服务“三农”仅有对“三农”的真情实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熟悉和掌握农村农业政策、系统的农业专业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行政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本领。要具备过硬的服务本领,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要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要加强研究总结,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和提高创新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本领。

四、实践宗旨,服务“三农”,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服务好“三农”,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要做到不因循守旧,要敢于突破旧的框框限制、要有突破自己的勇气;二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三要坚持不断学习,努力做到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四要具有创新性思维和不断探索的品质。

五、实践宗旨,服务“三农”,就必须努力营造和协奋进的工作氛围

服务好“三农”这个目标,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和农民,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努力营造和协奋进的工作纷围,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作用。首先要做到胸怀全局,具备大局意识,抓主要矛盾,抓大事,主动维护全局利益;二要相信同志、依靠同志、支持同志、关爱同志,做团结同志的模范,与人协作共事光明磊落;三要虚心听取意见,勇于纠正错误,毛主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起来。”有了群众的力量,有了和协奋进的工作纷围,我们就能做到无往而不胜。

总之,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个大课题,是每个共产党人必须终生努力的课题。实践宗旨,服务“三农”,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个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远大目标与当前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每一件具体的工作做起。

第三篇:从三到万(课文)

从三到万 马南邨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理解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nuò)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cù)之,其子恚(huì)曰:天下姓氏夥(huǒ)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但是,人们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以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像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必再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请帖,他就傻眼了。

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老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理由也就在此。

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不少,都迫切需要虚心学习。但是,在学习上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我们的学习吧。

第四篇:从转机建制到制度创新

从转机建制到制度创新

——“华福”浴火新生折射福建国企改革成效

新华社记者 涂洪长 福建日报记者 赖文忠2008-05-01 07:58:39

在福建金融领域,“华福”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

作为国内首家省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它曾经筹措了建国以来的第一笔国际商业贷款,多次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外币债券筹资,对外开放早期创下10多项第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它一度陷入债务泥潭;2002年至2007年,它又奇迹般走出债务危机,成功转型,6年共实现利润近13亿元(含核销历史坏账约6亿元),在岗员工人均创利1287万元。

华福的浴火新生,是近年来国企改革成果的一个样本。凭借海西大船的蓬勃起航,凭借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凭借优秀企业家、员工的辛勤和智慧,我省国企改革逐渐从转机建制走向制度创新,一批原先陷于困顿的国有企业重现活力。

在危机中起身

华福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定位于吸引侨资、外资兴办或合办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1997年,公司更名为福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曾列入全国对外筹资十大窗口之一,为全国首家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筹资的地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2年4月,掌舵福建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丁仕达出任华福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这时,华福公司曾有的辉煌已渐渐淡去„„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信托行业进入调整整顿期,一些国有信托投资机构先后关闭。2001年12月,“福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公告撤销。同时,公司拟退出金融领域,变更为“福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成为投资控股公司。“当时,内外经营环境非常严峻,我们一要完成老公司的清算,二要组建新公司,两者之间并非平稳过渡,之前的高额外债如何了断就是个大困扰,不仅是钱的问题,还关系到国企形象。”丁仕达说。

2002年11月,上任不到8个月的丁仕达率团出访,向外币债券主受托行阐明有关情况。整个交涉过程,表达了清偿外债的诚信和努力,以及维护对方合法权益的意愿,而当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丁仕达援引有关规定,有理有据地拒绝。当时,由华福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闽信集团在华福调整期间也颇受影响,董事长每次赴港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

“事实胜于雄辩,你只有拿出行动,取得成效,一切责难和疑问自然烟消云散。”丁仕达说。而华福也没有辜负期待——闽信集团业绩逐步攀升,股价从2002年的每股0.7港元上扬至2007年底的每股4.85港元,年经营利润从6000万港元增至2亿多港元。华福公司因此获得业界好评。

为尽快摆脱“福建国投”被撤销的负面影响,华福“一手抓偿债、一手抓发展”的战略加紧进行。2004年3月,“福建国投”的清算报告获通过,华福公司调整顺利结束,在全国200多家信托投资公司中第一家结束清算。

从改革中受益

从债务泥潭中拔出腿来的华福,并未就此满足,而是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朝着更高的目标一路“辞旧迎新”。

由非银行金融机构转身投资控股企业后,华福公司展开了两轮制度创新,对国有体制下的企业如何完善法人治理,作出积极探索,先后制定35项基本制度和16项管理规定。丁仕达说:“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守财、理财、生财。”

对于投资控股企业而言,项目选择和风险控制至为关键。这有赖于科学的决策和完善的监管。为此,华福设立了经济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大额资金管理委员会等议事机构,重大决策须经过“部门提议、调查研究、议事机构对接论证、党组或总裁办公会议集体研究、报批上级管理部门”的完整流程;同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规避经营风险,严格要求派驻所投资企业的董事、监事定期述职,实时掌握经营状况。

此举成效显著。自2002年以来,华福没有发生重大经营亏损,被称为国有资产的“严管家”。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有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制度保障,企业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华福把打破“铁交椅”、“铁饭碗”列为重点改革,2003年以来,进行了两轮人事与用工制度改革,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全员竞聘上岗,同时根据岗位的职责、贡献和工作量,确定员工的薪酬分配系数档次,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经过一系列改革,华福逐渐从一个高负债、高债息支出的高风险企业走向新生,截至2005年底,总资产达到40.3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6.42%,利润3.3071亿元,旗下拥有华能国际、厦门国际银行、香港闽信集团、福建炼化、广发华福证券、永诚保险等一批优质企业的股权,优质资产高达90%。

2005年8月,“福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此后两年,以全新姿态搏击

资本市场,发展势头一路向好。至去年底,华福总资产达到42.47亿元,净资产25.53亿元,2006、2007两年合计纳税超亿元。

华福的目标是打造海峡西岸投融资平台,丁仕达认为:“华福的优势在于金融股权投资,它已具备金融综合经营的基本架构,我们将利用这个优势,为搭建这个平台创造更好条件。”

吹尽狂沙始见金

华福的脱胎换骨,只是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的一个篇章。我省国企改革所取得一系列成果,为“改革”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提供了有益的注脚。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国有企业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整体实力显著提升。2007年,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3.6%。省属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省发展和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国企改革已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一个或几个部门抓,转变成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二是从注重单个国有企业改革为主转变为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和国有企业重组,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三是从转机建制为主逐步转向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制度创新。

当前,好字当头成为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亮点。越来越多的国企注重推进循环经济,通过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方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全省最大的钢铁企业三钢集团近几年的一组数字让人寻味。2005年产钢300万吨,吨钢综合能耗为640公斤标煤;2006年产钢318万吨,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39.2公斤标煤。2007年上半年,三钢集团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排放合格率均为100%。

华福也在节能减排方面动作频仍。作为投资公司,华福对参与环保提出了“三不”与“三服务”的原则,即“不与政府职能部门争权,不与烟气脱硫企业争利,不与专家教授争名”,“为减排企业提供资金配套融资服务、项目技术对接服务、技术人才引进推介服务”。在对今年全部有二氧化硫减排“上榜”任务的省属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华福对这些生产企业减排项目所需资金定下了20%自筹、80%由华福协调筹措的方案。丁仕达说:“投资讲究回报,但把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回报难以用一般的经济价值考量,从企业公民的角度来说,这种投资方向,对于华福而言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五篇: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

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水泥企业中的应用实践

文/谢才龙 剑阁川煤广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628317)

企业是一个出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实体,工作流程性很强,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生产企业更是如此。所以就需要全员参与,需要程序化管理,需要过程控制和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正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并经一百多个国家实践证明了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川广旺集团公司水泥分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四川广旺集团公司的一个专业化分公司,主要产品是水泥和商品混凝土。1999年12月以来,该公司成功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管理企业。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使企业基本形成了目标化、程序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其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公司先后荣获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质量信誉AAA等级企业称号,产品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抓好体系建立,实现“四化管理”

1.1 分析工作流程,编写工作程序,实现工作程序化

ISO9001标准是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每一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作了要求。为此,我们首先从满足用户需求、产品要求和工作目标为出发点,对工作流程进行拆分、剖析,剔出累赘,简化环节,制定出工作过程控制图。其次,根据过程图编

写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明确职责和做法,对谁来做、用什么材料做、按什么要求做、什么时候做、不这样做怎么办、谁来考核验收、怎样验收、对不符合项或不合格品如何处置、怎样纠正和预防等以程序文件的形式作出了规定,把工作步骤程序化,该怎么作,不由领导安排,而是按岗位要求和程序执行,使整个管理犹如一部自动运转的机器,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变 “人管人”为 “制度管人”。1.2 组织学习培训,人人考试过关,实现参与全员化

形成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全员参与,给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按照要求,必须全员培训,全员理解,全员认同,全员参与,全员承担目标。我们一是通过动员和讲座,全员学习标准,弄懂目的,明白应用体系的必要性,进一步树立员工质量意识;二是组织学习质量方针,弄懂内涵,使员工理解公司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并运用落实到行动之中;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学习程序文件,弄懂做法。先学习,再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3 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实现目标清晰化

过去,企业的总目标虽然明确,但岗位目标很模糊。比如,企业中机电人员的目标本应是设备运转率和完好率;门卫的岗位目标应是看好门,守好财;清洁工的目标应是保洁;子弟校教师的目标应是教学的质和量,但确定他们工资多少的主要依据却是产量。这样,目标不清,利责不符,管理很难到位。按照ISO9001标准“应确保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要求,我们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测的小目标,具体到岗位和人头。比如把利润总目标,分解为销售目标、产量目标和成本目标。

销售目标又分解成区域目标、品种目标和价格目标;产量目标又分解为台产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和运转率;质量目标又分解为进厂原料合格率、半成品合格率、成品合格率;安全目标又分解为机电安全和工艺安全目标;运转率又分解成工艺运转率、设备运转率和设备完好率;成本目标分解成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生产成本又分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最后分解为原料、燃料、电耗、油脂、配件、工资等车间费用;管理成本又分解为旅差费、办公费、电话费等部门费用。这样把大目标如此细分,个人目标一目了然,既权责明确,又便于考核。

1.4 严格目标考核,强化执行力,实现过程控制化

标准第8条专门对产品和体系的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了明确要求。我们在分解了目标,明确了职责,规范了做法后,通过三考核一控制,强化了目标的落实,做到了持续改进。是考核到岗位。员工主要对自己能掌控的岗位目标负责,辅助承担自己不能掌控但又有关联的共性目标。比如生产岗位的员工主要对本岗位的产量、质量、安全、成本目标负责,对由多种因素、多个目标组成的利润总目标只作辅助性挂钩,使考核更具操作性。二是考核到时段。管理岗位实行每月考核,生产岗位实行每班考核。三是考核到收入。将目标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收入挂钩,员工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岗位目标完成的好坏。为确保目标制定的公正性,对有条件的岗位目标采取竞标,既挖出潜力,又赛出人才。四是控制过程。通过顾客满意度的测评对服务质量进行监视、测量;通过内部审核对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测量;通过产品的监视、测量验证产品的符合性;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关闭不符合项;通过不合格品的控制确保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合格;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新的改进机会。使整个人、机、料、环、法都在有效的控制之中,确保了目标的实现和有效的持续改进。正确运用体系,做好“四项操作”

2.1 目标制定要注重操作性、增值性和公开性

目标要量化以便于识别,要可控以便于考核;目标不局限于经济指标,也包括工作程序的履行;应以目标定岗位,而不能以岗位定目标,一人能实现的目标就不能两人完成,目标小的岗位可合并,没有目标的岗位可撤销;目标要体现投入产出的效益,实现目标的过程应是一个增值的过程,输出大于输入才是企业存在的目的;目标的制定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目标要公开,才公平公正,才可人才辈出。2.2 考核是决定执行力大小的关键

质量体系从手册到作业指导书,多则上百,少也有几十个,写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执行,做不到就不要写,写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做好,文件一经发布,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文件再多再全,也是花拳绣腿。现在也有很多质量体系推广应用企业,程序文件没少写,制度也很合理,但企业管理效果还是不好,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执行,执行力差又缘于考核不逗硬。

2.3 设计体系时要注意覆盖的全面性

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时,首先要满足对标准的符合性、对企业的适宜性、对运行的有效性。其次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运用好这一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多专业、多层面,但其管理体系最好只有一个,否则,员工无所适从。而我们应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虽从

质量管理出发,但其中蕴含着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如人本思想、效率原则、过程方法、PDCA循环、全员质量管理、系统论、控制论、目标析法、持续改进法、数理统计应用等。所以对质量管理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应拓展到工作质量上去,工作质量是所有专业和各个层面的共性目标,从工作质量出发就可覆盖到各层面,而只有工作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作目标才有保证。这也是我们这些年始终以质量体系为红线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主要原因。2.4 要正确理解标准,防止走入误区

一是误认体系资料记录繁琐累赘,影响工作效率。其实标准对记录的要求主要强调追溯性,不需要追溯的记录可以不作,不是凡事必记,且标准要求较为程序化,简单明了,职能基本上不会出现重复,如有累赘应主动删减。二是误认工作太程序化,什么都按程序办,会阻碍创新。其实标准中的持续改进和PDCA循环就是要求每一个循环、每一个过程都要有进步,要求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改进体系。是要求在执行程序中创新,并不会僵化思想。三是领导轻视其真正作用和意义,仅仅为了产品进入市场而获取第三方认可,没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来认识,所以应用标准生搬硬套,一阵风,搞假资料、假记录,制定的文件也不切合实际,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提高体系认识,体会四条精髓

笔者虽才疏学浅,但在反复学习和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深感其博大精深,个人也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3.1为政之道在人心,行商之道在用户

标准“以用户为关注焦点”的理念,使行商与为政之道如出一辙。为政之道在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行商之道在用户,得用户者得市场。用户满意率决定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决定投资回报率。所以始终要以用户为关注焦点,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其需求和期望,研究用户和市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变“我要怎么”为“用户要怎么”。企业与用户的关系,犹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只要真诚,自会赢得用户的忠诚,做事与为人其实是一个道理。但真诚不仅是意识和心理上真诚,而要体现到所供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服务上。作为生产企业,不仅要满足购买、消费我们产品的终极用户,还要从内部关注各工序用户。领导是服务的,所以员工是领导的用户;上道工序的产品要传递到下道工序,所以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依此类推,供应要为生产服务,生产要为销售服务,销售要为用户服务。只有内部工序用户满意了,外部用户才会获得更高的满意度。比如内部服务不好或产品质量有瑕疵,营销人员带着抱怨去面对客户,就不可能取信于外部用户。3.2 增值是企业活动的本质属性

标准采用过程方法,仅从输入输出的关系,道出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基本功能,只有输出大于输入才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当然不仅仅指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所以,企业活动决不能走形式,搞花架子。每一个活动都应是一个过程,都应关注其过程的增值性,包括小到一个会议、一个文件,大到一次项目投入。简而言之,就是以效益为中心。3.3 一个好的管理体系,犹如一部企业内部法规

一个企业,只有从人治走向法(制度)治,才会是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它不会因领导的更替而影响企业的兴衰,更不会因领导外出渡假而导致企业不良运转。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管理体系并推进其有效运行,然后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而质量管理体系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因为它以工作质量为度量标准,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调整规范生产经营的各岗位、各环节、各过程的运作及相互关系,整个体系一经建成启动,就会自动运转,只需定期“加油”和“润滑保养”。3.4 领导作用的发挥,重点在策划,关键在考核

从标准适用的“PDCA循环模式”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的“领导作用”看,其P—策划C—检查、A—处置三个环节均是管理职能,而只有D—执行是由员工实施,说明任何一项工作,能不能搞好,与领导的作用非常关键,而领导作用的发挥,重点又是在策划、检查、处置,而不在具体去操作,即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策划是一切工作的开端,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领导一定要从繁琐的应酬中抽出身来,要沉下去调研,静下来去思考,否则,一子下去,可能满盘皆输。一个好的策划,如果只安排了,没有检查、考核,或最后奖惩又不到位,会导致下级执行力大大减弱。所以,领导作用应怎样发挥?重点在策划,关键在考核。结束语

总之,ISO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一种优秀的管理思想,如能让其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必将带来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下载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提出“三服务”宗旨到推行公务员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为了加速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更紧密地结合,使我市农业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尽快适应新......

    从公务员考评到公务员绩效管理

    从公务员考评到公务员绩效管理 上海市政府网站 2008年12月4日。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信长星、考核奖励司司长薛虹、培训与监督司司长刘丽军、市公务......

    2012公务员从入门到高手(精华版)

    写在前面:各位还在公考泥潭中的兄弟姐妹们,真的是辛苦了。我在考上本省的公务员之前,也有很多一起在路上的朋友帮助过我,所以我整理了这篇文章回馈给大家。行测靠的是熟练掌握技......

    从服务到营销的转身

    中国联通客服中心:从服务到营销的转身 中国联通对客服中心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流程,涉及管理架构、工作职责、业务规范、业务流程、人员培训、激励考核、测评指标等多个方面......

    从社区卫生服务到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视角下的社区卫生服务摘要:本文在社区卫生学的视野下,联系“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健康促进理论在社区卫生发展中的意义,以及先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一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 过程与方法 1.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 2.学习本文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模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根据文题及内容把握课文结构,掌握过渡段的知识。 情境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