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论文结构)几个例子
《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养老保障理论综述 第一节
社会保障理论依据
第二节
农村养老保障理论研究的相关观点 第二章 农村家庭养老分析 第一节 农村家庭养老溯源 第二节 农村家庭养老现状 第三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分析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第二节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迫切性
第四章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
第三节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引言
一、监狱的特征、功能及其性质
(一)监狱的含义及特征
1、监狱的含义
2、监狱的普遍特征
3、我国监狱的含义
4、我国监狱的特征
(二)监狱的功能
1、监狱学理论中监狱功能
2、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监狱功能
(三)监狱的性质
1、监狱的一般属性
2、我国监狱的法定性质
二、我国监狱体制运行现状与监狱行刑发展趋向
(一)我国监狱体制运行现状
1、劳动改造与罪犯劳动
2、监狱体制
3、我国监狱体制的运行现状
(二)监狱行刑发展趋向
1、行刑发展的历史
2、国外监狱行刑发展的特征
3、国外监狱行刑发展的趋向
三、我国监狱体制改革进程及若干问题的思索
(一)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的进程及若干问题
1、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的进程
2、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二)深化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的思考
1、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2、监狱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3、监狱体制改革的相关思索及对策 结语
《论文化体制改革》 引言
1、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1.2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2、改革政府文化管理体制 2.1现行文化管理体制的弊端
2.2进一步改革的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3.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3.1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
3.1.1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重要意义 3.1.2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难点 3.1.3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3.2扶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3.2.1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 3.2.2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受到的制约 3.2.3继续扶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4.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4.1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5、健全文化法治体系 5.1文化法治体系现状 5.2完善文化法治体系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1.1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1.2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现状
2.企业社会责任的本体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和功能分析 2.1经济主体的社会主体性分析和经济的外部性理论分析 2.2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性和经济性 2.3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核确定
3.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及实现 3.1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3.2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现 4结语
《服务型政府建设视野中的行政文化建设初探》
1.问题的提出
2.行政文化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2.1确立同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行政理念,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
2.2行政机关文化建设是行政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3行政文化对于行政组织的运作及其效率有着深刻的影响 3.宁波国检文化建设实践:个案分析 3.1宁波国检文化建设概况 3.2宁波国检文化建设的成效
4.进一步深化行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4.1行政文化建设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4.2在行政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符合“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相关制度体系
《论国有企业的创新》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2.企业创新机制的理论体系 2.1企业创新的理论概述
2.2企业创新机制系统的构成 3.我国国有企业创新分析 3.1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 3.2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3.3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3.4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4.国有企业创新的实例探讨 4.1ⅹⅹ电厂企业环境分析 4.2电厂创新具体实施 4.3小结 5.结语
《治理商业贿赂对策研究》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二、商业贿赂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一)商业贿赂的特征分析
1、主体的普遍性
2、目的明确性
3、手段多样性
4、侵犯客体复杂性
5、利益共同性
(二)商业贿赂的主要危害
(三)商业贿赂产生的主要原因
1、供求失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市场条件
2、“权力寻租”是商业贿赂大行其道的根源
3、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为商业贿赂的泛滥提供了制度漏洞
4、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制度环境利于商业贿赂的存在
三、国外治理商业贿赂的做法及其启示
(一)国外治理商业贿赂的基本做法
1、制定防治商业贿赂的相关法律法规
2、广泛的社会参与
3、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4、健全金融监管机制
5、严厉惩治商业贿赂行为
6、开展积极广泛的国际合作
(二)国外治理商业贿赂的做法对我国的借鉴 1.对我国有关反商业贿赂立法的借鉴
2.对我国加强国际合作和有关国际立法的借鉴 3.对我国建立防范商业贿赂机制的借鉴
四、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思路
(一)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大力营造清廉诚信的社会氛围 1.提高全民认识
2.培植健康科学的商业道德文化 3.强化舆论宣传监督
(二)以严格执法为保障,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1、加大对商业贿赂惩处力度
2、建立查处商业贿赂的协作机制
3、对公款行贿行为要加重惩罚
(三)以健全法制为根本,推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制定反商业贿赂法,修订相关法律
2、完善有偿举报制度,提高群众的举报积极性
3、健全财会信用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4、建立相关制度,加大企业商业贿赂的风险
(四)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着力构建公共权力运行的控制机制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2、规范和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介入
3、大力实施政务公开 结论
《我国交通费改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交通规费及燃油税概述 1.1交通规费及燃油税的含义 1.2我国交通规费的征收情况
1.3我国交通规费现行征收方式存在的弊端 1.4我国机动车的能源消耗状况 2.我国开征燃油税政策分析 2.1我国燃油税政策产生背景 2.2交通燃油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2.3我国燃油税开征存在的利弊分析
3.国外燃油税和美国重量里程税的征收及其启示 3.1国外燃油税征收情况简介 3.2国外燃油税政策目标分析 3.3对国外燃油税政策的评价分析 3.4美国重量里程税简析 3.5国外燃油税政策的启示
4.我国实施“交通费改税”的对策建议
4.1“交通费改税”的近期对策是尽早出台实施燃油税政策 4.2“交通费改税”的远期目标可借鉴美国重量里程税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研究——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企业
1.2.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的相关文献 1.3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财政介入的必要性与切入点 2.1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2.2政府财政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的必要性 2.3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财政支持政策的切入点 2.4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2.4.1直接支持型政策——财政支出政策 2.4.2间接支持型政策——税收减免政策
3.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支持的案例分析 3.1产业区内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路径 3.1.2需求调节机制
3.1.3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机制
3.2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3.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4政策建议
《不完全契约下国有企业代理人行为研究》
内容摘要 前言 1.不完全契约理论及其发展前景 1.1现代企业的一般理论
1.2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产生及其研究意义 1.3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
2.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不完全契约性 2.1国有企业的一般概念及委托代理理论依据 2.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现状 2.3制度环境与国有企业代理人行为 2.4国有企业的不完全契约性
3.不完全契约下国有企业代理人行为分析 3.1国有企业代理人的职能 3.2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 3.3代理人行为分析
3.4不完全契约下代理人剩余权的匹配分析 4.不完全契约下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的完善 4.1国有企业代理人行为的立足点和基本原则 4.2规范国有出资人代理行为
4.3规范董事会、监事会代理人行为,完善监督机制
4.4建立高效的经理代理人选择机制 规范经理代理人的行为 4.5理顺委托代理关系 降低代理成本 化解委托代理风险 4.6完善激励机制 探索契约化管理 加强契约制定的监督 5.结束语
《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政府规制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 目录 1.导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1研究背景
1.1.2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经济技术特性与研究基本问题 1.2研究的目的、方法与可能创新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3研究框架 1.3可能的创新
2.政府的规制理论述评
2.1政府规制是一种特殊公共产品 2.1.1政府规制的含义
2.1.2政府规制的需求与供给 2.1.3政府规制的成本与收益 2.2 政府规制的目标与手段 2.2.1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 2.2.2政府规制的部门利益理论 2.2.3政府规制的手段 2.3实行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 2.3.1自然垄断 2.3.2信息不对称 2.3.3过度竞争 2.3.4公共资源稀缺
2.4放松和改革规制的理论依据 2.4.1对自然垄断的重新认识 2.4.2A-J效应的出现 2.4.3政府规制失灵理论 2.4.4政府规制的俘虏理论 2.4.5政府规制的改革理论
3.地方政府规制污水处理行业的行为目标 3.1污水处理行业政府规制的职责分工 3.2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分析的前提假定 3.2.1“新经济人”假定 3.2.2“有限理性”假定
3.3地方政府规制污水处理行业时的行为目标分析 3.3.1一个行为目标函数分析模型 3.3.2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4.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结构规制和进入规制 4.1基本问题是促进有效竞争 4.2特许经营招投标促进有效竞争
4.3污水处理行业特许投标竞争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5城镇污水处理行业价格规制
5.1社会平均成本应作为污水处理规制价格的基础
5.2设立最高限价均衡政府、消费者和污水处理企业多方利益 5.3污水处理价格规制的其它具体定价方法 6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环境质量规制 7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现状 7.1.1设施情况 7.1.2处理成本
7.1.3收费机制及标准 7.1.4运营体制
7.1.5存在的主要问题
7.2临海市BOT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案例
7.3杭州市排水有限公司专业管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案例 7.4上虞市“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污水超标排放查处整改案例 7.5简要评价 8结束语
8.1主要结论 8.2政策建议
8.3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第二篇:论文摘要结束语例子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促使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飞速发展。全球金融危机、日益激烈的竞争,都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中小型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落后,我国物流业的综合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国际物流企业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整合现有资源,改变经营模式,以全新物流理念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以北京加西亚物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国际物流相关理论,在分析外部环境和物流行业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加西亚物流有限公司的自身特点,对其国际物流业务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司发展中存在国际物流服务内容单
一、业务规模较小、融资渠道狭窄、内部物流管理系统落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突出产品特色、整合内部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强化合作、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沟通制度、加强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结束语
通过运用国际贸易风险理论知识,对四季沐歌公司对外贸易出口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贸易风险规避的先进经验,研究出一套针对四季沐歌公司特有的贸易风险规避策略
四季沐歌公司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包括政策风险、商业风险、运输风险和结算风险。针对政策风险,四季沐歌公司要及时掌握进口国相关政策资料;针对商业风险,四季沐歌公司要选择资信度高的客户,时刻关注国际市场价格浮动,尽量选择FOB和CIF贸易术语,选择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针对运输风险,四季沐歌公司要根据产品类别合理投保适宜的海运保险;针对结算风险,四季沐歌公司在加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与结算单证管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办理国际保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来防范风险,降低损失。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外贸业务员的培训和管理。为了更好地规避和管理出口贸易风险,应强化公司出口风险内部管理,为公司各种风险规避对策的采取提供程序保障,提高公司员工的总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公司各种风险规避对策的采取提供人员基础。
这些防范措施对未来四季沐歌公司对外贸易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公司不断的贸易拓展中,还要不断完善出口贸易风险防范措施,勇于创新,创造更大的利润,提高公司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以及各公司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烈,这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立足长远,系统地全局地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并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途径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通过对上海沪明公司的出口现状研究,从公司的出口类别,出口规模,出口市场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公司在出口贸易中存在技术实力薄弱,融资能力薄弱,缺乏经营策略,行业内部缺少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不足等问题。并从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经营管理,出口市场等方面,对公司出口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根据沪明公司出口存在问题制定详细的解决策略:
1.重视自主创新增强产品实力,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等手段,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提高沪明公司的融资能力,利用国际通用的融资方式。结合企业条件制定一个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融资模式,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3.进一步完善公司海外市场营销体系,加强海外市场营销渠道的建设。形成一个庞大的营销网络,通过树立品牌形象等方法占据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加强与产业内的合作,与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一个强大策略联盟,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
5.完善公司的管理模式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使公司能够从容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第三篇:论文提纲例子4
论文提纲:
成熟期商品的农村市场开拓
成熟期商品市场潜力较小,利润额低,如现在的家电等行业,打价格战的方式无补于利润的增长。对于此类成熟期的产品一方面从产品本身入手进行技术创新,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是可行之路。但同样可以从市场入手。一些产品的需求饱和度往往在城市更为突出,而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还并非过饱和,这部分市场值得开拓。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市场的特点,讨论这类商品在农村市场可行的营销方式。
论文框架:
1.处于成熟期商品的特点和在城市的销售现状介绍
2.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农村经济情况分析
1)总体分析
2)发达地区富裕农村
3)欠发达地区农村
3.农村消费市场特点
1)对价格的需求
2)时间上的特点
3)产品的注重方面
4)发展现状
5)其他特点
4.农村市场的营销模式,城市成熟期商品在农村市场的营销
1.大型企业
2.中小型企业
案例(海尔、康佳等)
以上为基本结构,根据实际情况会有少量修改。
第四篇:论文结构范本
论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良性互动
XXX(作者姓名)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性功能的发挥是互动的。政府主导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富有主体性的农民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载体和决定性因素。实现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良性互动,须遵循以民为本、职责明确及多元化原则,构建市场型政府,并不断增强农民的自组织能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主导;主体;互动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需要政府、农民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完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实践中观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政府与其主体性力量——农民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否实现良性互动,是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系统功能的关键。那么,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与农民究竟是何种关系?怎样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本文试作初步探析。
一、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互动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主导,是“为有效克服农民生产资料分散、信息技术缺失、思想观念滞后、生活方式落后等不足,政府从政策、产业、市场、思想观念、文明意识等方面动员、组织、引导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主导既非大包大揽、越徂代疱式的“主办”,也非被动应对,无为而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是指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体。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无一不需要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理所当然为农民享用。然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人和主体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只有具备主体性的人,才能成为活动的、现实的主体。我们所讲的农民主体是具备主体性的现实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性功能的发挥是互动的。
1、政府主导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必要条件
(1)激发和保护农民的主体性,离不开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人们所发明设计的对人们相互交往的约束,由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行为规范、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为准则)和它们的实施机制构成。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构成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在资源要素禀赋既定的条件下,积极合理的制度创新可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外部性、机会主义而产生的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产生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各类市场主体的主体性;可以为企业、个人、家庭提供一个规范的合作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广大农民因此而获益匪浅,主体性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传统制度的惯性及社会强势集团的影响,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农民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我国二元社会的特征依然明显,工农差别依然存在且呈不断扩大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自由有余而权利不足,在各类强势集团话语的压制下,农民等弱势群体丧失了
[3]表达个体权利的机会和舞台”。而“贫困主要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缺失,是因为交换权利的恶化,而不仅仅是因为低收入”。[4]可以说,新世纪党和国家提出并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本质上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激发和保护其主体性。正如其他制度创新一样,此类制度创新也是对不同利益集团利益组合关系的调整,各利益集团自然会根据自身利益的损益预期而支持或反对制度变迁。在此过程中,拥有5亿之众的中国农民很难占据上风。因为“较小的集团常常能自愿组织起来采取共同行动支持其共同利益,而大集团则通常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特殊利益’小集团,或者说‘既得利益者’具有异乎寻常的力量。”[5] 而“在社会稳定和政府在社会集团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影响制度变革的关键变量就是政府。”[6]所以,农民要想通过制度创新提升自己的主体地位,必须倚重政府。通过制度创新维护社会公平,也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正如享运顿所说:“城乡区别就是社会最现代部分和最传统部分的区别。处于现代化之中的社会里政治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找到填补这一差距 1 [2][1]的方式,通过政治手段重新创造被现代化摧毁了的那种社会统一性。”
(2)激发和保护农民的主体性,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从宏观层面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即:广大农民在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时并不影响其他人包括城镇居民从该产品中获益,新农村建设成果的边际使用成本为零;新农村建设成果也不能排除其他潜在使用者使用该产品。从新农村建设自身看,其内容既涉及到道路交通、信息通讯、供电供水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也涉及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的振兴。此类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对农民主体性具有重要影响。没有良好的生产生活设施,农民很难履行新农村建设实践主体的职责;没有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价值主体的角色无从体现。而对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无论是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论还是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论,都强调政府应起主要作用。分析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行政的经验也可以发现,为社会提供健全优质的公共产品是各国政府行政的共同的基本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即便农民自己也认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事业尤其需要政府的支持。在叶敬忠、杨照等人的调查中,70.2%的被调查农民和65.2%的被调查村干部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靠政府”。6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应首先解决孩子的学费负担,以及农村看病、养老、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问题。
(3)激发和保护农民的主体性,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协调和必要的财政资助。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农民的认识和决策就完全正确。更何况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需要协调农村内部、城乡之间乃至国际间的各种关系,处理农民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农民没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处理如此繁杂的事务,只能由政府出面进行宏观协调或组织。此外,新农村建设同样需要投资作为保障。据调查测算,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六通、五改、两建”等13项工程的待建项目(不包括已建成项目),所需投资平均到每个农户约为8265元,农民愿意承担其中49.7%的费用,希望政府补助的比例为50.3%(约为4158元)。以此为标准,按2004年农村统计户数计算,全国完成上述13项建设项目,需要2.05万亿元投资,其中农民只能承担1.02万亿元,剩余的1.03万亿资金则需要社会、政府筹集。[9]由于上述项目普遍属于公共物品,缺乏市场盈利性,故以市场吸引社会投资的难度较大。因此,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政府的资助。
2、富有主体性的农民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载体和决定性因素
(1)只有以农民的实践为载体,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由党和政府主导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既有发展生产、增加物质财富以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也有“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还有实现“管理民主”的民主政治追求„„凡此种种,无一不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农民把政府的外源支持内化为自己的建设承诺,进而外化为建设实践,才能实现政府政策、规划、组织协调、资金的价值目标;离开农民这一实践主体,政府的政策无论怎样科学、规划无论怎样合理、协调组织无论怎样得力、资金保障无论怎样充沛,都将是“纸上谈兵”,其主导作用根本无从体现。可以说,政府主导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农民是否成为了真正的实践主体。
(2)只有以农民为价值主体,才能体现出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者的价值。需要是激发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关键。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的循环往复过程。“农民由于传统自然经济养成的习惯,轻易不相信各种许诺,必须有看得见的利益才愿意为之奋斗。事实上,农民革命的阶级觉悟或自觉性,也是在得到了利益实惠时才树立起来的”。[10]新农村建设能否得到农民的认可,政府的主导能否唤起群众的响应和支持,关键看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农民为价值主体,是否真正把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客观价值标准,是否把符合农民的意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观评价依据。20世纪以来,无论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还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试验,及至卢作孚的关心乡土„„,之所以成效甚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农民的需要,农民没有成为真正的价值主体。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重视前车之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2]
(3)农民参与是提高制度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率性,规避“政府失灵”的有力保障。政府不是万能的。“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政府失灵就产生了”。(萨缪尔森1992)受决策信息不完备和政府官员私利动机的制约,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选择不合理,没有把新农 2 [8][7]P67
村建设所带来的公共福利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关怀或帮助的村庄和农户;一些官员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新一轮的“政绩比赛”;政府难以准确预期和评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反应,使得政策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这都影响着政府行政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实践证明,充分发扬民主,扩大制度讨论的参与范围,是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提高制度合法性、合理性、效率性,维护社会各方利益的有效方法。在宏伟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处于实践一线,对信息的把握更直接、更全面,只有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才能增强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只有农民群众参与监督,才能防止政府官员的私利动机,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只有依靠农民群众的信息反馈,才能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各项制度的效率性,规避政府失灵。
总之,走内源发展之路的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激发和保护农民的主体性,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其中,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农村建设的源动力都来自农民;政府主导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对农村建设起着辅助性作用。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外部干预,而政府的外部干预只有转化为农民的内源建设动力才能发挥作用。
二、实现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良性互动
各地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尽管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政府主导面太宽,几乎主导着新农村建设宏观与微观的各个方面;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可自主作为的领域太小。[11]这种主导者作用过强而主体作用太弱的力量格局,不仅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利益冲突。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良性互动,须遵循以民为本、职责明确及多元化原则,构建市场型政府,不断增强农民的自组织能力。
1.原则
(1)以民为本
如前所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政、议政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力,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处理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关系时,必须以民为本。具体而言,在决策过程中,尤其是事关农民直接利益的决策,必须经过农民的民主讨论,虚心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应学会做民意的提炼者和升华者。从农民的角度,用农民的标准和知识来认识农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退而言之,我们可以怀疑农民的文化程度,但不能怀疑他们对现状与自身的了解,不能无视他们作为自我行为决策者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在村庄整治、民居改造等问题上,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涉及农民出资出劳的项目时,政府须考虑农民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即使那些让农民长期受益而近期受益较小的项目,也应向农民说清楚,真正取得农民支持。由于“本本上的法律并不总是与实际中所运用的法律相一致,甚至在执意主张用法治进行管理的社会中,也还是存在着权力失控的飞地”。[12]所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应置于农民的监督之下。要把是否符合农民而非党政官员的意愿,是否增进了农民的福祉而非党政官员的政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
(2)职责明确
职责明则定位准,定位准才能实现整体性功效。作为新农村建设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件,政府和农民的职责显然不同。从总体上看,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侧重于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规范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行为,使主体行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更有利于和谐农村目标的实现;为主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积极介入主体功效有限的地方,减少或不介入主体作用理想的领域。具体而言,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通讯等)、农村社会事业(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农业基础设施、农村扶贫济困救灾、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政府应积极作为;而涉及村庄内部的规划及村庄周边环境的改善等问题,则应以农民集体通过合作方式,共同努力解决,政府只须为其提供必要的规划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等;至于农民增收问题,则应主要依靠农民自身,政府只要为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政策环境和各种促进性服务即可。[13]
(3)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其经济、社会、文化的
3千差万别,还表现在其主体——农民的思想、认识、经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迥异,同时还包括其自然条件的不同。面对这种多元化的现实,各地新农村建设方案的选择,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内容、方式、侧重点、优先序等,自然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应该是有些地方的决策者及技术人员崇尚的所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思路。并且,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民、村干部、县乡干部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社会属性、生活经历、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连续性,往往会导致其价值观念、知识、权力、兴趣、需求的异质性,进而导致其对同一事物——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这种多元的社会行动者在多元的现实基础上的互动必然产生多元化的结果。叶敬忠、杨照等人对甘肃、河北、江苏、湖南等四个省8个样本村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8]。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结果只能是千村千面、百花齐放,而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农民、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多元化理念,遵循多元化规律。
2、基本路径
(1)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市场型政府”。“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市场型政府。”培育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市场型政府”,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转变职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市场型政府”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在一些领域,政府行政的理念、手段、方式等仍带有计划体制的特征,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等“错位”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就是:政府要么客观上干预甚至“剥夺”农民的主体权利,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要么放大农民的职责,凡事任由农民自己苦干,该管的事情不管。这当然不利于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当前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按“市场型政府”的要求尽快转变政府职能,使其准确定位。
在我国,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各级政府不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政府”,即政府所处理的事务必须是公共事务而非私人之事;政府的唯一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自身利益;政府的行为必须是体现公共意志的制度性行为而非自发性行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既然农民是主体,政府行政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服务为主要职能,重点服务于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增强农民的主体性意识和能力,健全各项制度并将自身行为置于制度约束之下,接受群众监督,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与农民群众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使农民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在相互支持与信任中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其集体行动能力。
由于不同利益集团的“议价能力”不同,甚至差距悬殊,市场机制不可能为社会中的各个利益集团带来公平的结果。而“改革要想成功,必定要把农民动员组织起来。改革法令只有通过那些致力于执行它们的组织变得制度化时才会有效”。[7]P364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集团行动的能力不强。村民委员会是法定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民群众的“代言人”,农民利益的维护者,但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了基层政府的“代理人”,带有明显的“准政府”色彩;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维权性民间组织的发展严重滞后。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民尤如散居于辽阔土地上的诸多“土豆”,其声音因过于分散而倍显微弱,很难与其他利益集团形成合法的冲突。这不仅使农民难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导致地方专制主义盛行,而且国家也要付出巨大的治理成本。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强化其集体行动能力。
提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农民集体行动能力,一要国家确立“多中心治理”的理念,改变过去层级节制,政府“单中心”管理和控制乡村社会的行为习惯,确定“参与式发展”模式,让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秩序维系、冲突矛盾化解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恢复草根民主和公共精神。[15]二要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剥离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政府“代理人”的职能,使其真正履行村民“当家人”的职责,杜绝政府干预村民自治事务的各种现象。三要重视培育乡村社会资本,努力营造一个邻里关系融洽、合作意识强,村民之间平等、自由、互惠、民主的参与网络,和以契约为基础,干群关系和谐的乡村社会资本环境。四应引导农民在自身合作的基础上,成立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民间组织,鼓励农民成立维权性组织,整合各种村域内的组织资源,并通过法律、制度规范民间组织的组 4 [14]
织行为,保护农民参与组织、开展维权活动的权利。五要通过提供更为健全的公共产品,尤其是公共教育资源和各种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变部分农民“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强化其自立意识和能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主要参考文献
[1] 邱云生 王晓红.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J].农村经济,2007(2)第10——12页.[2] 孙绪民 逄奉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论[J].齐鲁学刊,2008(1)第97——101页.[3] 巨生良 慕良泽.新农村建设:农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互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7(8)第59——61页.[4]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13页
[5]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98页
[6] 杨晓敏 宋圭武.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社科纵横,2006(8)第42——52页.[7]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8] 叶敬忠 杨照.农民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中政府 村委会和农民的分工 [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第17——23页.[9] 严朝阳.论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导作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第25——28页.[10] 孙 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187页
[11] 温锐 陈胜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J].中国农村经济,2007(1)第4——11页.[1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343——344页
[13] 柯柄生.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处理好十大关系[J].中国农垦,2007(1)第15——19页.[14] 曼瑟尔·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第64页
[15] 吴光芸.多中心治理:新农村的治理模式[J].调研世界,2007(10)第3——5页.作者简介
XXX(1979——),男,山东单县人(籍贯),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第五篇:论文--企业激励无例子
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企业激励机制影响因素众多,本文根据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特点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西方先进激励机理论为基础,从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对企业意义重大的职工培训激励与企业文化激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外在激励因素分析
外在激励因素是指企业(组织)直接控制的激励资源,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需求和物质利益,这不仅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每个人在各方面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是人们借以谋生的手段,人们劳动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谋求一定的物质上的好处。物质激励就是通过满足或限制个人的物质利益的需求,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外在激励因素主要包括薪金激励因素和职工福利激励因素两个方面。
1.1薪酬激励因素
报酬体系集中体现了企业员工的物质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核心,可以吸引,保留和激起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一个完整的激励报酬体系,还应充分考虑报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广义的薪酬包括基本薪酬、奖励薪酬、附加薪酬和福利等。报酬公平与否,是影响员工激励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建立一个报酬合理的结构将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职工福利激励因素
高薪只是短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深得人心的福利,比高薪更能有效的激励员工。大体上可将福利分为经济性福利,非经济性福利和保险福利。
职工福利要发挥很好的激励作用,一是要与职工良好的工作绩效紧密相关;二是要满足个人的需要。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职工的差异性福利需要,可推行弹性的职工自助性福利计划,即允许员工在一定的范围和要求内,不同等级的职工以及不同工作绩效表现的员工可以选择不同等级的福利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员工对自己福利计划的参与,使员工满意产生有权利和价值的感觉。同时也让他们清楚他们所享受的福利值多少钱,有利于强化福利的激励功能。
2内在激励因素分析
内在激励是通过精神的满足来强化个体行为的,人的精神需要比较宽泛,因以此激励的方法较多,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由于篇幅所限,我们选择以下几种激励因素进行分析。
2.1目标激励因素
明确的目标是走向一切成功的起点,对企业而言,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明确的目标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那么又如何通过目标激励职工呢?首先,让每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管理者应与下属进行沟通,使职工理解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其次,使用图表引导目标。图表是一种引导个体目标向组织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管理者要善于使用图表来反映组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此来吸引和引导员工向着明确的组织目标去努力。再次,让目标充满乐趣。其实质是不要让员工认为这是组织强加给他的压力,而是使他们充满兴趣的认为这是个人目标的一部分。最后,目标一定要有期限,人们总是关注明确期限和明确要求的事情,而对没有明确期限的事情会无限期的拖下去。所以,作为管理者,在分派具体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明确的时间期限,这对员工的鞭策和激励作用是极大的。
2.2情感激励因素分析
情感是人类所独具的。人们任何认识和行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愿可以焕发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消极的情感则会大大妨碍工作的进行。
情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是人的行为最直接的一种激励因素,领导者的情感感染力能够控制和影响下属的情感,形成激励。因此,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下属的感情。同时管理者应表现对员工的诚挚关心和热情。多从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最重要的是信任,理解他们的需要。在施工企业中,大多数一线职工都是从各地到一起。他们远离了家人,更需要管理者的关心,认可与信任。因此,基层管理者更要注意感情的投资,对职工要有深厚的感情。要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自己的职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职工参与激励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单位领导者能够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广大下属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那么这个单位的生产、工作和群众情绪,内部团结都能处于最佳状态。广大职工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职工参与能使下级和员工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的重大问题,他们可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管理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一种成就感。因而,管理者应当为广大职工参与管理提供一切方便,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开展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参与激励是企业职工激励的基本形式。其目的是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2.4荣誉激励
荣誉是贡献的象征,每一个职工都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当获得某种荣誉时,就能增强信心,就会对企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因此,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可以迸发出强大的能量。许多企业从职工这种特殊需求出发,通过给予职工各种荣誉,收到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最佳激励效果。他们认为职工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发给奖金,奖状,光荣榜,可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正确运用荣誉激励还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一定要让该得荣誉的人得荣誉,而不能出现偏差。否则就会形成反激励。二是荣誉不能过多过滥,否则,将失去激励作用。三是荣誉应当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
2.5升降激励
升降激励通过职务和级别升降来激励人的进取精神,对业务表现突出的优秀职工要适当给予提升,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这是正激励。对于那些落后的职工要采取一些诸如降工资,降级别的惩罚,这是负激励。
每个职工都有尊重的需要,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升降激励,可以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激发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6成就与承认
成就是最有利的激励因素,从而也是最有用的激励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当成就与承认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使其激励的作用增强许多倍。有时承认是激励作用的关键环节,一个职工完成了他的工作,取得了成绩,而管理者应该发现职工的成绩,发现他们的工作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或奖励,将极大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者一个微笑,一句“干的不错”,都会使职工内心产生愉悦的满足,都将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承认也可以是重要的和实实在在的。比如涨工资,提升或者某种激励性的支付。总之,以合理的,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职工的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承认和肯定,是每个领导者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3企业文化激励因素分析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优秀的企业文化都会形成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能够激发成员的创造热情。
企业领导应当明确员工的职位升迁不应是企业对员工的酬谢和赏赐,而是双方共同的目标,最好是要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制度会导致人的机械化,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劳动者地位的主体化。该文化鼓励竞争与创新,体现成就感,团队合作精神和整体荣誉感。企业领导必须始终明白企业职工是真正的主体。如果说过去的企业文化注重对人才的尊重,那么现代的企业文化则更追求营造实现人才价值的环境,从而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在企业中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给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利益共同体。4职业培训激励因素分析
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是人生大事,如果企业能够给予帮助和指导,并且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员工就会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企业。所以,利用员工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开发来激励员工是员工激励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想使培训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应该尽可能的让一些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成为一种奖励。通过这些培训项目的给予来激励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