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时间:2019-05-14 05:5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第一篇: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2011年11月7日-9日(广东 · 韶关)

参会嘉宾名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高尚全 名誉会长 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方 苞 副主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彭平副主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谭 叠 处 长 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厅 吴 军 副厅长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冯 浩 处 长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王松林 副总裁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 经永建 副总裁 亚洲印刷展览联盟 王德茂 主 席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谢森林 副秘书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张彦敏 秘书长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耿良志 副理事长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袁再青 会 长 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 张效林 秘书长 东莞市委 刘志庚 市委书记 东莞市政府 邓志广 副市长 东莞市委 潘新潮 市委副秘书长东莞市委 吴小峰 市委副秘书长

东莞市政府 刘学聪 市府副秘书长 东莞市财政局 詹文光 局 长 韶关市委 郑振涛 书 记 韶关市委 艾学峰 副书记、市长 韶关市委 李 萍 常委、宣传部部长 韶关市委 陈秋彦 常委、副市长 韶关市委 陈 波 秘书长 韶关市政府 王青西 秘书长 韶关市政府 梁祖超 副秘书长 韶关市委 唐福楼 副秘书长 韶关市委 何新文 宣传部副部长 韶关市发改局 李维员 局 长 韶关市外事局

林 岚

局 长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学院

李伟光

副所长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吴超林

副院长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

涂成林

院 长 招商银行

吴晓蕾

暨南大学

刘洁生

副校长 广东工业大学

陈 辉

副处长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陈雪梅

教 授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立勋

院 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碧华 南方都市报

林 涛 羊城晚报

帅鹏坤 广州日报

黄江洁 大公报

林 苑 文汇报

肖郎平广东电视台

陈章瑾 南方电视台

摄 像 南方网

李晨昱 新浪网

陈添云 新快报

李碧波 第一财经日报

王 珍 信息时报

吴 瑕 南方日报

谷立辉 光明日报

吴春燕 香港商报

朱韶青 凤凰网

简福疆 人民摄影网

霍 玮 中国摄影家协会

王启华 人民摄影报

迟明丽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刘次英

秘书长 深圳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邱文渊

总经理 广州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潘伟华 总经理

雷尼绍(上海)贸易广州公司

郭永林 总经理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

陈少平

秘书长 中南汽车影音连锁

叶伯培

会长 香港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梁天富 董事长 广东新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卢楚彬 总经理 香港汇进企业有限公司

杨国强

总经理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

王其俊

秘书长 广州金海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彭锦生 副会长 深圳市皇准科技有限公司

黄远雄

总经理 深圳市拓日升科技有限公司 邰小东 总经理 深圳市同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王伟中 总经理 深圳市长劲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张林华 总经理 广州瑞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黄海平总经理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尹成枝

董事长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方 慧

董事副总经理深圳市亚信信息商情有限公司 李 刚

总经理 广东省鞋材行业协会

徐广材

监事长 香港产业一体化协会

李瑞玉

秘书长 韩国文化交流中心

郑泳宽

理事 广东朝鲜族民族联合会

李铁虎

会长 FPGA事务局

李梓铭

局长

广东卓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曾越威

执行总裁

中国塑料工业协会

廖正品

理事长 广东省塑料行业协会

符 岸

理事长 台湾区机械工业同业公会

王正青 总干事 美国南方集团公司

潘 泽

CEO 韶钢集团

冯国辉

副总经理 广东汉鸿木业有限公司 曾 华

董事长

深圳科尔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钱宗春

董事长 广东鸿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文北福

副总经理 广东力士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邱文忠

董事长 广东省韶关市卓艺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罗厚彬 董事长 广东天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孙少杰

总经理 湖北江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兵

总经理 广州超宝清洁有限公司 黄演洪

董事长 张家港市纳德轴承有限公司

印晓明

董事长 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吴志佳

副总经理 武汉科技大学

湛从昌

液压专家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晁春雷

总经理 深圳格林施通资产管理公司

余 军

总经理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陈仲球

主 任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李敦华

副主任

(等600多个单位和企业的领导参加)

第二篇:2011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策划案-7(全)

2011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

方案(拟定)

一、会议背景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在这种背景下,装备制造业的细分行业必须调整结构,以信息化为助力点,以期做大做强。

今年4月,工信部联合其他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推动下,制造业如何推动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又该如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些都是当今制造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制造业也就无法升级转型,也就无法从生产制造型转向服务制造型,也就无法推进产品制造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为了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今年9月,在即将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铭万公司将联手《计算机世界》报,举办“2011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邀请政府官员、研究机构、行业内著名企业的成功案例以及各方面的代表,共同探讨此话题,为行业出谋划策。

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作为国际级别的展会,已成功举办九年,是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贸促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贸促会辽宁省分会和省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厅、科技厅、外办、经合办及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政府协办的大型专业展会。今年以“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全球共享”为主题,定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每年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都已开设信息化相关议题,讨论在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方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自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国际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

二、本届会议特点

去年《2010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依托制博会的优势成功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专 家、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者、省市政府领导、200多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主管以及业内有影响力的IT厂商参与。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形式,隆重召开此次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盛会。

今年的论坛将邀请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从国家政策角度解读装备制造业的方针政策,从宏观角度分析制造业信息化,将从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几方面指导制造业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

同时,本次论坛将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领导,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角度阐释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方面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则发挥老工业基地“两化融合”的带头作用,将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工作落实,从而做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工程。

为了全面把握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分享各区域推进信息化方法策略,本次论坛特邀请来自全国部分地区的大型制造企业和东北传统制造企业。多家企业将从行业变化、市场推广策略、信息化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等几个角度阐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本次论坛将在上届论坛成功召开的基础上,继续邀请制造业核心领域中的明星企业,邀请政府官员、学者专家、以及数百名工业制造业企业家,围绕“两化深度融合”的观念探讨。这些与会人员将从政府、产业的角度分享实践、探讨技术趋势。业内知名的IT公司也带来了不同的技术分享。

此次会议将立足于国家政策方针,汇集专家意见,为制造业信息化出谋划策,必将为行业带来新思路,新意见,从而促进行业发展。

作为承办方的铭万公司,专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建站、在线推广、按需定制软件(SAAS)等服务,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商。《计算机世界》报是国内惟一一家中外合资媒体,拥有超过30年的历史,一直以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中国信息化建设为己任。

三、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 辽宁省互联网协会 沈阳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计世传媒

北京铭万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协办单位:沈阳金之诺会展有限公司

四、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制造业与“两化深度融合” 会议分议题: 1.在“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指导下,制造业该如何推进? 2.在信息化的带动下,企业将如何转型升级? 3.制造业如何从生产制造型转向服务制造型企业?

五、会议规模

100人。

参会领导: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领导——装备司司长 张相木、装备司机械处处长 王建宇

沈阳市政府领导——沈阳市副市长 吴汉圣

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组委会领导——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筹备办主任 米鸿森

辽宁省互联网协会领导——理事长 赵得利

全国部分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代表、信息化负责人

IT厂商、通信服务提供商等

六、会议日程

时间:2011年9月2日(星期五)13:00 地点:沈阳凯宾斯基饭店三楼 时间 议程 13:00 来宾签到 13:30-13:35 论坛正式开始 13:35-13:40 沈阳市政府领导致辞——沈阳市副市长 吴汉圣

13:40-14:00

工信部领导解读政策

14:00-14:14:20-14:14:40-15:15:00-15:15:20-15:15:40-16:

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规划与思考——工信部装备司司长 张相木

辽宁省互联网协会领导讲话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辽宁省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赵得利

主题演讲1

大型装备业IT实践——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 王玉坤

00

主题演讲2

云计算与制造业信息化——知名IT厂商(待定)

主题演讲3

成飞CIMI启示录——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徐光明

主题演讲4

东北制造业信息化实践——东北制造业企业家(待定)

00

主题演讲5

商业搜索——企业未来电子商务之路——北

京铭万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桐铭

16:00-17:00 高端对话

制造业转型中的信息化作用——计算机世界报总编 许传朝、王玉坤、徐光明、张桐铭、厂商等。

17:00-17:30 合影

七、会刊介绍

内容立足:政策指南、专家意见、行业风向、案例分享和信息分享。

内容组成:基本的会议内容、主题、日程之外,还包括政策法规(国家、工信部、地方法规)、专家解读稿件、第三方咨询机构权威数据、CIO(“信息化管理者”的英文缩写)工作方法(一线采访和CIO供稿)、海外制造业等各类案例分享、IT厂商负责人访谈以及最新技术传播。

面向人群:制造业企业、高端CIO人群、信息化厂商、以及相关IT人群。

发行渠道:依托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下的《计算机世界》报,一部分采用现场发行的方式,让与会者了解会议内容,人手一册,做好会刊的宣传;一部分与《计算机世界》报发行,直邮定向传播,电子杂志同步在计世网等专业媒体传播。刊物形式:16开彩色黑白相结合,胶装订本。

八、活动联系人:

北京铭万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魏艾 联系方式:024-22974500 *** 地 址: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金厦广场108室 官网网址:

http://cieme.mainone.com 8

第三篇:2013年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产教对话高峰论坛邀请词

2013年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产教对话高峰论坛

电话营销计划

尊敬的XXX校长:

你好,我们是九源教育的xx,这次我们同重庆机床装备协会中心与九源教育邀请您于5月23日下午1:30到重庆市国际博览中心(渝北区悦来会展城)参加“2013年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产教对话高峰论坛”,会期半天。

这次论坛会我们还邀请了重庆市的一些领导和专家以及100名制造业企业家参加。参加本次论坛会的主题是探索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XXX校长,不知道您收到我们的邀请函没有?如果收到了,参加本次会议的好处在邀请函上已作了介绍。

如果没有收到,我们耽误您两分钟,向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参加本次论坛会议的好处:一是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能同企业一起实行“双赢”原则。学校可以积极探索并创新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素质要求,实施“订单式培训”,开办“企业冠名班”的校企合作精品班等。二是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技术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可以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实现学校和园区招生与招工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技师与教师融合、学生与员工融合、实习与就业融合、教学科研与产品开发融合,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装备制造业调研报告

关于长山镇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山东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风电城,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强镇”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园区内产业特征趋于明显,企业和企业家队伍成熟稳健,科技支撑效果明显,形成了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大型精密轧辊和风电主轴、造纸机筛、林木机械等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家和后续人才,逐步形成了群山竞秀、高峰凸显的良好发展格局。我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与上级要求,编制了《山东省(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编入了《长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建设纲领性文件。目前,园区内拥有企业1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

1、生产规模及企业效益。我镇拥有装备制造业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从业人员4600余人,2010年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7.8亿元,利税18.1亿元;分别占全镇企业经济指标的46.3%和60%。其中,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作为我镇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就实现年产值79.7亿元,利税17.4亿元。

2、主要企业及主要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过2年的努力,自行研发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形成了年产500台套2MW、300台套3MW的生产规模;以生产造纸机筛制造为主的杰锋公司,年可生产大型压力机筛、振动筛400余台套;随着长丰集

团一期工程的试产运营,二期工程的扩建,将实现年产2000支大型精密轧辊和10000支风电主轴及高铁用轴的生产能力;以鲁钢、鲁伟机械制造为首的林木机械生产厂家大小20余家,年可生产各类林木机械、农业机械2000余台套。

3、发展主要优势。一是市场需求大。随着国家鼓励节能

环保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政策的实施,我镇以长星风电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以长星为例,先后与意大利、保加利亚、波兰、印度、巴基斯坦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并在保加利亚成立了公司,成立了国际业务部,拓展了国外市场。二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形。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镇已经形成了以长星集团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具备风力发电机组、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矿山机械等成套、配套、单件、原器件和中间材料等生产能力。三是具备发展装备制造业所需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目前,长山镇拥有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一批专业强、技术好、学历高、水平高的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的活力。2010年我镇申报各类专利82项、新注册商标35个。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杰锋机械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荣获国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和省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荣誉称号。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风力发电变流器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两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2.1兆瓦成套风力发电设备成功获得国际CE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欧洲认可的风电制造企业。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单

一、竟争力弱。我镇装备制

造业产品主要是风力发电成套设备、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农业机械。虽然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产业迅速扩张,但产品趋同,创新能力不强,有些领域还是空白。小企业个数比重较大,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经营机制都参差不齐。各企业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松散状态,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成本高,甚至恶性竞争,与现在发达地区普遍采取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方式相差很远,由此造成了行业集中度偏低,整体关联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化协作程度差,资源分散和浪费的现象严重,没有建立起“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合理结构,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氛围,制约了我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整体上看,我镇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不足,用于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支出很低。虽然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应用与转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老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现有产品多数处于中低端层面,技术含量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工艺设计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比重低。

3、成套能力较差,产业链条短。我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零部件、单机、原器件、中间原材料生产等方面的加工能力较强,但没有形成以大型单机制造厂为核心向下延伸的产业链。各产业、各企业之间有效整合不够,行业聚集度底,主导产业链不长,上下游产品链接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三、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措施

1、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拉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带动大调整,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以突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培植产业群、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紧紧围绕风电行业培植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壮大膨胀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群体,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努力形成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工业发展格局,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协调指导,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掌握核心技术,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4、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造就具备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强吸引人才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入股、持股、提高新酬等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篇: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

文章来源: 中国网时间: 2012-11-01打印|纠错|发表评论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系列解读材料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装备制造的大国,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装备制造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创新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四个主要差距:一是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未完全掌握;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已成为发展“瓶颈”;三是产品结构不平衡,高端装备产业急待培育和发展;四是产业集中度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少,国际知名的品牌少。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这为“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一、重点方向和任务

(一)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主要包括了液气密元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了数控机床及冲压、锻造、铸造、焊接、热处理等“工业母机”。《规划》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锻铸焊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二是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等自主创新,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三是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到2015年,将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本土化满足率提高到30%,将高档基础制造装备本土化提高到50%。

(二)重大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要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同时,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到2015年,力争将我国机械、冶金、纺织、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所需智能制造装备的本土化保障率提高到30%。

(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据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我国燃油供应紧张与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选择,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传统燃油汽车在较长一段时期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作为新兴的汽车大国,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也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减排。《规划》提出,要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是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研发工作,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二是加快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动力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稳步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四是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奖惩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五是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规划》提出,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我国2010年造船产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先后全面超过日本、韩国。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实现了自主研发和批量建造,大型船用曲轴等产品实现自主生产,成功研制了首台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形成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船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具备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承包能力,承接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未来五年船舶工业面临着严峻形势。《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一是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建立现代造船新模式,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二是全面掌握液化天然气船(LNG)等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完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提升船舶配套水平,巩固优势配套产品市场地位,提升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四是重点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五是组织实施绿色精品船舶、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深海空间站等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高效造船、信息化造船能力和本土配套能力。《规划》提出,到2015年,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海洋工程装备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20%,船舶工业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五)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等技术装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形成了较为完整并相对独立的产业(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生产能力与规模高居世界第一,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等高端产品。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较弱,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零部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较大,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全寿命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等。预计“十二五”期间,高速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为5000台以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年市场需求约可达2000亿元。《规划》提出,要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导向,以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优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要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加速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技术的综合能力,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六)民用飞机。“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对民用飞机产业的支持,在型号研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支线飞机进入适航试飞阶段,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大型客机项目进展顺利。我国已将民用飞机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逐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这必将对民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产业带来极大的机遇。《规划》提出,要坚持军民结合、科技先行、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研制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要深入推进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面开展大型飞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关键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研制,建立大型飞机研发标准和规范体系;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推进支线飞机产业化和精品化,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规划》提出,到2015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达50%。

(七)民用航天。“十一五”时期,我国民用航天装备取得快速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48次56个航天器的发射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嫦娥一号、二号实现成功绕月。继续加快我国民用航天发展,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是支撑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展现我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一是要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三是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过30%。

(八)节能环保装备。“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减排治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环保装备获得长足进步,2010年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产品种类达到10000种以上,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等方面具备了成套设备的自行设计和制造能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外,还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增加为约束性指标,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规划》提出,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十二五”时期,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二是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三是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四是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

(九)能源装备。“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装备发展迅速,发电装备装机容量累计超过9亿千瓦,其中以风电装备和太阳能装备为核心的新能源装备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建成世界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长期依赖进口的2000千瓦以上大功率厚煤层电牵引采煤机、世界最高的6.3米液压支架、世界最大等级的5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1.2万米的陆地用石油钻机、乙烯“三大压缩机”等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一次能源消耗中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1.4%的目标。《规划》提出,要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快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二、主要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体制机制。以用户为龙头,以装备制造单位为主体,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共同开发先进装备;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完善招投标制度,消除对国产装备歧视性条款,发挥投资、工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民用飞机、民用航天、高技术船舶等科研计划的作用,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发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作用,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设立高端装备发展专项,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装备,确有必要进口的核心装置、关键部件、原材料和关键技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加大创新投资和股权投资向装备制造领域倾斜;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四)突出抓好重大专项。继续抓紧抓好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开发关键制造装备,突破核心共性技术,为实现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化提供基础支撑。

(五)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建立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探索设立装备风险基金,为装备使用单位采用首台套高端装备及配套系统提供担保,鼓励装备使用单位为研制企业提供工业试验条件和应用机会,建立装备示范应用制度。加速推进低空空域开放,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先进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到境外设立公司,并购或参股国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下载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装备制造业调研文章(网络版)

    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研究 临安市发展和改革局 临安经济开发区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核,表明五年来,开发区在环境保护、投资总量、规划布局等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

    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业简介

    盐山县管道装备业“省级示范产业集群”建设情 况简要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盐山县委县政府,向今天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支持我县......

    高端装备制造业[优秀范文五篇]

    高端装备制造业:下一个风云十年?机械子行业评分——高端装备各行业最具发展前景得分较高的子行业包括(按得分从高到低):海洋工程:海工装备长期高增长趋势确定:1、油气开发向......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2015销售收入超6万亿 2012-05-07 10:31:41 来源: 工信部 有1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摘要: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国。装备制造业是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届“蒙山论易”国际易学高峰论坛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首届“蒙山论易”国际易学高峰论坛二、活动宗旨:研究探讨易学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应用,让参会者深层感悟易学文化的智慧与力量,为“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