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杜月笙

时间:2019-05-14 05: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评杜月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评杜月笙》。

第一篇:浅评杜月笙

浅评青帮代表杜月笙

10历史2班

2010084201 陈穆瑜

摘 要: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上海滩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闯得猛、玩得火、斗得凶。其神通广大混迹于旧上海黑白两道,社会地位煊赫。本文拟通过对这位“大亨”生平的解读,探讨这一奇特的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关键词:杜月笙;青帮;旧上海

一、杜月笙生平评价

1、长袖善舞,上下通吃。杜月笙以一个来自乡下的15岁孤儿,单枪匹马闯入上海滩,由一个三餐不继的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了威震上海滩的大亨、阔佬。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比起黄、张来,杜月笙确实手法更高明一些,他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敛财,会散财。杜月笙善做收买人心的事,而且打扮斯文,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在发迹之后其由流氓白相人“脱胎换骨”,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杜月笙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甚至结拜为把兄弟,或收为门生弟子,给予经济支援,或月奉规银,养为食客。而蒋氏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

2、流氓本性,污点斑斑。杜月笙流氓出身,开设赌台,贩卖鸦片,无恶不作,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鸦片销售这条通畅的“全球网络”:杜月笙的很多海洛因都是通过官方渠道进入法国大市场的,由于上海法租界由河内管理,而不是直接由巴黎管理,这就构成了一个由上海到河内、西贡进而直到马赛黑社会的阴暗交通网,这个网由科西嘉人强大的“科西嘉联合会”所控制。这个联合会有一个更通俗的叫法是“黑手党”。据西格雷夫的记录,有人甚至认为当时全世界的八包海 1 洛因中,就有七包出自杜月笙之手。后又沦为蒋介石的鹰犬,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夺取政权起了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蒋介石杀害。

3、江湖义气,支持抗战。1937年抗战爆发,杜月笙积极抗日。淞沪会战期间,动员恒社门生组织别动队协助国军作战,并暗中帮助军统网罗人员、收集情报,并协助戴笠建立“人民行动委员会”,策划多次暗杀汉奸活动,包括与日本合作拟出任伪浙江省长的张啸林和伪上海市长傅筱庵,策反王克敏离间汪阵营。1937年10月,时任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主席的杜月笙应八路军驻沪主任潘汉年的要求,向晋北前线的八路军将士捐赠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1000套,对共产党表示了合作的态度。[5]上海陷后,杜月笙前往香港,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身份,将红十字会组织设于香港柯士甸道的自宅中,在香港通过捐款、运送物资等各种方式支援抗战。香港被日本占领后,前往大后方重庆居留,设立中华实业信托公司,自任董事长。

4、文化友人,教育育人。失学儿童的痛苦经历,让杜月笙永生难忘。他虽是粗人出身,但很看重文化。成名后,他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门厅高悬对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时时鞭策自己。学习历史知识和古人处世方式;他勤练书法,签名写得相当漂亮;他非常注重仪表文明,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一颗纽扣也从不解开,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杜月笙还广结名流,许多文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如章太炎、章士钊、杨度、江一平、郑毓秀、秦联奎、陈群、杨云史、杨千里等,都是他的寻常座上食客,连同名震天下的大教育家黄炎培也是他的好友。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严禁他们沾染烟赌娼。儿子杜维藩高中时一次大考逃考,被他狠甩两个耳光;女儿杜美如一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他用鞭子责打十下,其八子三女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杜月笙还在法租界善钟路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亲任董事长,聘陈群任校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10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学塾等。

5、上海失势,平淡暮年。1948年春,杜月笙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行宪国大”,捧蒋介石当总统。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 2 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经过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势已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获大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共产党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纠结之后,杜月笙最后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二、杜月笙现象出现原因

1、地痞流氓盛行。早在清朝嘉、道年间,号称“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就因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构成复杂及吏治不力,而使地痞流氓为非作歹的活动猖撅。1853年槽粮海运后,几千条槽船上的水手连同河岸纤夫、搬运工人及集镇 商贩等数

十、百万人陷入失业绝境,沦为流民。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上海,与本地流氓同流合污。原在这些人中间影响颇大的秘密会社—青帮,遂成为黑社会势力的重要组织形式。稍后,活动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洪帮,也由于贩运鸦片而逐渐入沪,与流氓结合。流氓帮会化和帮会流氓化是近代上海黑社会势力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这一势力变得极其强大的重要原因,后随上海开埠,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畸形发展,流氓势力急剧膨胀,奠定了杜月笙的“群众基础”。

2、复杂的租界势力。独立于中国行政法律体系之外而又各自为政、珍域分明的外国租界,把整个上海一分为三。全市没有统一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行政管辖机构。不仅中国官厅不能在租界中行使权力,租界巡捕不能去华界活动,就是两个租界的巡捕也互不相谋,各行其事。这种政治不统一、社会控制极端无力的环境,正是最适宜流氓恶势力滋生、繁衍的土壤。

3、统治当局的纵容。上海中外统治当局的纵容尤其是租界当局,对鸦片烟、赌博、娟妓等肮脏营业的纵容与扶植,造成了一个巨大而又邪恶的经济部门。上海租界向以“罪恶的渊蔽”闻名于杜月笙其人世。尤其在工商业甚为零落的法租界,公董局一直把向烟馆、妓院、赌场征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1865年公董局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赌税。¹这个以烟、赌、娟为核心的邪恶经济部门,既为大规模黑社会势力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又进一步败坏了社会风气,扩大了流氓势力的社会基础。烟、赌、娟行业的兴旺,固然能给统治当局带来财 源,但由此而加剧的黑社会势力,却严重扰乱了其统治秩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租界当局相继采用“以毒攻毒”的办法,即吸收流氓充当巡捕,培植为其控制的流氓团伙,以便把流氓犯罪活动限制在不致危及外国殖民者利益和基本统治秩序的范围内。

4、杜月笙个人原因。杜月笙个人出身经历以及性格促成了他在上海的黑老大地位。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

综上所述,杜月笙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在旧中国的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下,加之其个人的努力而成就的叱咤一时的“上海皇帝”。

参考文献

[1] 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 章君谷.杜月笙传[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3] 挥逸群.杜月笙论[J].江苏:挥逸群文集;1986 [4] 程锡文.我当黄金荣管家的见闻[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5] 上海社科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编写组.大流氓杜月笙[M].北京群众出版社;1965

第二篇:浅评茶馆

(1)高中浅习,简短认识,深刻印象

(2)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

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

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 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3)人物形象

【人的精神危机是时代文化危机的一部分】。《茶馆》对旧社会民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剧中【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 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第1幕登场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眼看着工厂的废墟,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结论比王利发的还惨:“„„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有过比王利发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何况,他【自视高人一

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

常四爷,在《茶馆》这出戏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这跟他特定的身份、经历——由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有相当的关系。满族出身的作家老舍,毕生写了许多带有满人性格特征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头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气壮地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的满族人】!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写出旗人下层的确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二是要写出满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反映出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

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直到晚清时节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钱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看到鼻烟壶也从外洋进口,他心疼“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尤其是感觉到了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当局的侦探以他说这话为理由要逮捕他,他据实相告:“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还是没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狱就赶上了义和团运动,为护卫国权,他跟洋人刀枪相对地打了几仗。后来大清国到底亡了,他也并不意外,认准了这是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忠、倔强】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在民国初期到处排斥满人的时候,就像松二爷说的:“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哪怕是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照样活得【腰板挺直】。那么,像常四爷这么一条硬汉子,是不是能有好一点的命运呢,不是,他也照样逃不掉人生悲剧。七十多了,他还是一贫如洗,这才弄清楚:“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他预感到,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他“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常四爷,一个多么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他的【落伍了的观念】,属于旧时代也属于【满族传统的人生观】,叫他总以为凭着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就可以在铺天盖地的社会黑暗间闯开一条生路,这样天真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邪恶社会永远张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着贫寒的个体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横再不肯屈服也罢。常四爷的失败,除了

社会的责任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哲学已然不合时宜。就这一点说来,他与终于跌进厄运的王利发、秦仲义,是殊途同归。

不知老舍先生是不是第一个想到【用茶馆这样的地方作为一个舞台来反映一个社会的风貌和冲突的】,我看过其他一些小话剧也有类似的构思。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又跨越了五十年的时光,它所反映的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的点和面,而是加入了纵深的时间轴,那是一个立体的时代的变迁。从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第二幕二十年后的民国,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后的抗战胜利之后,茶馆里的人随着时间老去,茶馆里发生的事情虽然有着各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却又与前后丝丝相扣;情节无论是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故事无论是让人会心一笑还是扼腕叹息,都恰到好处的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

一个社会可以被老舍先生缩小投影到小小的茶馆之中,在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舞台上,市井小民成了主角,而那串场的三个主角——王掌柜、秦二爷和常四爷,除了掌柜是在每幕都出场串起一个个故事之外,松二爷和常四爷的生活变迁反而被放在了幕后。但是仔细咀嚼这几个人的遭遇,其实恰恰是最能反映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无奈。

剧中的大腕演员也不少,话说回来很大程度上我也是冲着那几个演员去的,濮存昕演的常四爷,人物耿直磊落的性格呼之欲出;何冰演的刘麻子,反面角色坏的恰到好处;梁冠华演的王掌柜,虽不是于是之当年的瘦高形象,却把人物精明到有些油滑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宋丹丹演的康顺子,横跨五十年时间,从被卖给太监作老婆的小姑娘,到追随儿子革命而去的老太太,塑造了一个善良坚定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但是我觉得最出彩的算冯远征演的松二爷的角色,胆小怕事但是心地善良,处处如履薄冰却放不下面子自食其力,他塑造的这样一个旧贵族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又叹息连连。

这次演出沿用了老导演焦菊隐的布景设计和结尾处理。把茶馆的日趋破败在细节之中展现出来,而结尾处由三个老头抛纸钱作升华更是给全剧以点睛之笔。说到结尾,常四爷在结尾处说了一句话——“我是爱我们的国的,可是谁来爱我呢?”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含冤自尽的老舍先生,他也是怀着对新生活无比的热爱创作下这么多传世之作,可是这样热爱生活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却被逼投湖了却一生。他的遭遇和他剧中常四爷说的那句话是多么的相似!想到这些,我的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乱世之中,谁能幸免? 《茶馆》之所以是经典,不仅在于老舍非常了解旧社会,还在于即使在

今天看这个戏,每个观众也会不同程度地有所联想,所以这次的演出版本不求完全一模一样,只希望观众能产生不同的思想活动。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5)老舍生平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

其实,《茶馆》中的王利发掌柜像极了老舍本人,终身善良而卑微、中庸而胆怯。新中国的成立初期,老舍也为新政权的诞生欢欣鼓舞,如很多作家歌颂“时间开始了”般感叹新时代的到来,但是一次次路线的调整、一次次政治斗争的纷乱,也让老舍对于自身的创作多了几份模棱两可。老舍艰难地表示过,“我们写悲剧、讽刺剧,不能像果戈理那样写,不能抹杀否定一切。可是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又不能赶上古典(作品)。”《茶馆》的几次调整,以及在六十年代初期,全国公演《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能忘记》的时候的上演受到质疑而被迫调整,无疑不是因为其剧本本身复杂的思想结构所致,老舍自己表示“我爱新社会,并非提倡写悲剧„不是为悲剧而悲剧,是为了教育。”

回观整部《茶馆》三幕情境,很难说出这戏到底是在批判、再现旧时代,还是在讽刺、期望新时代的到来。应该注意到的是,【老舍是旧式文人,他认定了在混乱的旧时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也许就是茶馆中发生的那样迎来送往,互不相关的陌生冷漠的关系;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老舍是相信“神爱世人”的基督教徒,他平面性的展现茶馆中所有人物的悲喜故事,看他们的喜怒挣扎,并非只是冷漠,而是投射出更多同情、悲悯的目光。】书生从来不适合从政,文人也绝非轻易地调试自己的姿态亲近时局。因此,《茶馆》中王利发始终对纷繁的时局动荡,表现出暧昧、模糊的态度,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在投射作者本人对政治的隔阂以及不适

舒先生在湖底立着

数年前,曾读过一篇讲老舍先生生平的文章,对描述先生生命尽头的一段中有一句话印象尤为深刻——“据打捞的人说,舒先生在湖底立着”。

老舍先生一生命途多舛,生于民生凋敝的清朝末年,经历了朝不保夕的列强入侵与军阀混战,熬过骨肉相残的国共内战。到共产党当政后,终于成为北京市文联主席。尚未安下心来好好体味安稳生活,便遭遇了文革浩劫。终是心灰意冷,在1966年8月24日投太平湖自尽。

毋庸讳言,老舍先生在50年代风光之时,也曾做过一些那个历史时期常见的不那么光彩的事。然而,无需指摘,趋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性,若是换了你我在那样一个政局中处于那样一个位置,所作所为未必能比先生高尚。

正如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所说:“区分善恶的界线,纵横交错在每个人的心上。„„同一个人,在其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生活处境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有时接近于魔鬼,有时接近于圣者。”

所以,我不知道,我所隐隐感到《茶馆》中刻意避免的一些东西,是由于老舍先生在创作中时势所迫的自我审查,还是在某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潜意识地绕开了内心的一小块领地。我只知道,先生在那十几年中,始终是名顺民。

我也不知道,老舍先生在走入太平湖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过《茶馆》,甚至,大胆地猜想,先生在做出结束生命的决定之时,是否就是想起了《茶馆》——这惊人的暗喻!

只是,我们兴许可以照着先生的思维往下接一接,若是由你来写第四幕,二十年之后——一九六六年,先生投湖自尽那一年,文化大革命。

(4)剧作 不过严格说,虽然故事的主轴是茶馆的老板,真实要呈现的却是以茶馆 “裕泰” 作为社会的缩影,由小见大,【通过大约半个世纪的无常世事,道尽小人物怎麽活著,甚且怎麽死的。并用一种带点讽刺的幽默方式,呈现众生百相,道出人生无常的挽歌,且勾勒出戊戌政变後社会破产的形象。】

并非仅是于翔君有眼光,从《茶馆》第一幕诞生起,焦菊隐就称其为“不朽的剧作”,说作者“短短十分钟的戏里,同时刻画了几十个付出纸面的人物”。但是,到后面的第二幕、第三幕,明显地让人感受到老舍在批判、讽刺时候的畏手畏脚、力不从心,闹事、起义的学生冲入茶馆这出戏反复地添删修改,最后的三位老师撒纸钱自我祭奠也让人怀疑有明显的影射内

涵。

茶馆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虽然人物众多,但没有特别复杂的关系,三幕戏跨越差不多四十年,通过三个片段,或者说是这几十年的三个横剖面以极其细腻的笔法将旧北京一个茶馆在那一时期所遭受的凄惨遭遇淋漓尽致的勾勒出来,将中国历史上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腐朽与黑暗尽显无遗.纵观<茶馆>一剧,似乎描写的只是苦难与生活,不幸与遭遇,凄惨的命运,但是如果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是层层黑暗笼罩了旧社会,但作者总是不会忘给观众一线光明,指引你去寻找希望.如剧中常四爷这个又倔又硬的人物,从大清国的监牢里出来之后就当了义和园,跟洋人打了几仗,并且说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他还会跟他们打打.从而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强烈的爱国立场;接着,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的兴起,更是表明了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中华民族有了希望;随着剧情的发展,康大国参加了革命,进行革命.而且,不仅是他们,从一些原本柔顺的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希望在闪烁,如康顺子这个在黑暗中度过了大半生的老妪也从康大力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身上,第一次看到了力量和希望,终于从内心中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本来什么也没有,一见着他呀,就好像忽然间我什么都有了!我走,我跟着他走.”小丁宝这个沦落风尘的女子也在为王利发通风报信,如此种种,从这点点滴滴的情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是希望在跳跃,有光明在前方.描绘茶馆这个环境中的社会现象时,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那个社会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它已经烂透了,已经到了被彻底埋葬的时候了.连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这样的人都对这个社会发出了诅咒和抗议,那广大的劳苦大众则随时都可能爆发反抗的怒火.全剧结尾这三个人物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他们各自的凄凉悲惨身世的感叹,也是象征性地为旧社会送终.(6)名句赏析

a.“我爱咱们的国,可是谁爱我呢?”

昨天下午,一位朋友对我说,当我听到常四爷这一句台词的时候,一定会哭。当常四爷站在萧条的茶馆里面,带着历尽沧桑才归于平和的声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不出其然地泪流满面。

常四爷,从我第一遍看《茶馆》起就印象极深的角色。始终念念不忘他在第一幕中那两句台词——“大清国要完!”、“我爱大清国,我怕她完了。”

几年了,才终于想明白,原来这两个大清国,并不是同一个含义。

年轻的时候,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爱国者,或许也空想过如何保护国家不受政府的侵犯。却只能为穷人买一碗热汤面吃,还为着真切的爱国而经受了国家暴力机关所施与的牢狱之灾。

历经监牢历练后,他也曾成为一个真正的行动派,持起武器来保家卫国。当民族遭遇外敌入侵的时候,以暴制暴的确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可是年老之后,他才发现,暴力并无法解决这个过度的问题。一个曾经抱负满胸的爱国者,便这样成为一个犬儒主义者,走街串巷做些小买卖,只想着衣可蔽体食能果腹,倒也落得个心下清净。

只是,在人生行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以这一生的沧桑凄凉,只归结为这一句“我爱咱们的国,可是谁爱我呢?”这一句话是平静海面,深藏其下的暗涌,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些种种的人才能心领神会。

为这一句,我心痛了很久。是为着这虚构的常四爷,是为着突然记起的广场上的孩子们,是为着深爱着这个国的自己,是为着历史上曾经不留痕迹的亿万名爱国之士。

深夜,与网上熟识的C君谈起此事,他只说了一句,我爱你啊。无需多言我已顿悟——自己所爱的并不是那个虚无政权,而是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所苦求而不得的,并不是这个政治意义上国家的爱,也不只是这些“人”的“爱”,只是祈望着,终有一天,在这片国土上,“人”能够被当作一个一个高贵的个体,一个一个地彼此自由相爱。

b.“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

依旧是常四爷的话。

在第三幕中,当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三个旧识聚到一起的时候,一阵悲哀就从我心底缓慢地弥散开来。

几十年了,三个老人只盼着活在一个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的社会。几千年了,我的国人只盼着活在一个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的社会!

可是,善良的中国人,懦弱的中国人,愚钝的中国人,几千年了,竟仍然寄希望于遇到一个“明君”给我们这样的社会!

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一个人的权力不受约束,便会滥用手中的权利,施与几千人几万人滥用权力的权利。古语早已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几千年后,我的国人却还没想明白这个道理!

是啊,在常四爷那个时代,闭关锁国的愚昧刚刚被强力击碎的时代,他们怎么可能知道,人类政治史已经证明了,制度永远比人来得可靠。他们做梦也无法想象到,这世上竟会有一种政治形态,是以人权天赋为最高准则的。他们若是听说,居然有这么种制度,这制度下每一个人的权利,既不比他人多分毫,也不比他人少分毫,他们一定会讥笑对方是天方夜谭吧。

可是,那一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即便今天,我的国人仍然受到诸多约束而无法全面真实地看到墙外的情况。然而,依据我们有限的所知

,总该能辨明是非,分清黑白吧。

我同着常四爷,盼着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尾

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虽然通篇妙语如珠,十分诙谐风趣,但其主题严肃,结构极其严谨。这是一部为三个时代(清朝、民初、国民党统治)送葬的剧作,它为旧社会唱出一阕怆凉的挽歌。自然,为垂死者唱挽歌和迎接新生儿的降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茶馆》在反映了三代反动统治的继承性的同时,也暗示了以康大力为代表的青年一代革命者必将取得胜利,人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这些迎接黎明的人,这是《茶馆》原作者的苦心所在。

而影片《茶馆》在体现原著精神的时候,以生动的银幕形象,显示了一个人生真理:对待生活,斗争比妥协(逆来顺受)有出路;“改良”是一条死胡同,革命则意味着通向阳关大道。《茶馆》主人公、“裕泰”的掌柜王利发(于是之饰)的生活道路,就为这条真理作了注释。

老舍先生笔下的裕泰茶馆是浓缩了的旧社会,通过这个不大的横断面,人们可以看到那早已逝去的三个时代里的芸芸众生的种种活动:他们或浑浑噩噩,蝇营狗苟,为名为利,为非作歹;他们或忧国忧民,心怀大志,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理想,但又找错了出路与方向;也有人明哲保身,但求苟活,却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碰得鼻青脸肿。而更加引起人们同情的则是子继父业的茶馆老板王利发,他为求举家温饱,在时代的变迁后面亦步亦趋,紧跟不舍。他怀着心中的郁悒,时刻对顾客和大大小小的权势者唯唯诺诺,笑脸相迎。到头来,这位处处妥协的聪明人和“骨子里的老实人”,却弄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在他潦倒的暮年悬梁自尽„„。无须多加引申,王掌柜的一生所给人的启示,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个人命运的范围。

谢添在当年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先生精心构思的那场“三老自奠撒纸钱”的基础上,巧妙地安排了王利发、常四爷和“实业救国”论者秦二爷三位老者的忆旧与“总结性”的对话。除去舞台剧原有的警句外,当纸钱在阴暗的空间飞舞,当“抬杠”的号子声和低沉悲凉的丧乐交织在一起时,人们随着摄影机俯瞰,三位垂垂老迈的不同人物踉跄行走在茶馆厅堂,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悲凄之感。就这一场景而言,影片《茶馆》带给观众的遐思,应大于舞台剧。

第三篇:浅评纪录片

浅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

对于中国远征军的最初了解,大约是十几年前某些地摊杂志上的野人山奇闻异事,其中颇有些文学加工的耸人听闻。这几年不少人关注对于国民党军队抗战老兵的晚年养老抚恤问题,以及流落在东南亚国家的老兵返乡问题,这实际上是很难解决的,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其实回头看看这些年的新闻,那些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老解放军、老志愿军,过得也不见得有多好。至于那些曾经的国民党军队成员,不管是提前退伍的,还是参与抗战的,解放战争中被俘的,起义的,又好到哪去?大概最幸福的反倒是那些留在缅甸的远征军,以及在台湾过上了新生活,娶妻生子的老荣民。有人说,参加抗战的都是民族英雄,都应该获得国家的尊重和生活保障,不管如今的政府是不是原来那个。然而,历史是复杂的,感情亦然,要想照顾到各方面,制定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得出一套可以操作的办法,谈何容易?也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对哪个阶层哪个群体有什么特殊待遇,而是一个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抗日战争,已经成为了建国前的历史。那时我们几乎亡国灭种,中华民族的主体力量在盟军的支持下最终战胜了侵略者。那时甚至十几岁的孩子都冲上了战场,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搏斗,看到照片上那些还一脸童真的孩子模样,再想想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他们是英雄,但残酷的战争本不应让这样的孩子参与。可是一旦爆发战争,又有谁能

置身事外呢?历史是复杂的,就如人性一般,世界上也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妄图以此来衡量一切都是痴人说梦自找麻烦,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给那些曾经的浴血牺牲树立纪念碑,也不知道如何用冠冕堂皇的书面语言来定义喜欢沾花惹草惹是生非的飞虎队,以及积极联系美国获取战略物资支持同时用驼峰航线运钢琴的宋美龄,至于蒋介石,更是不好说了,但那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还是无比的热血。

有些扯远了吧,但对于一个只存在了三千年的文明来说,讨论一场发生在一百年内的战争还是有些意义的,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支二战期间,中国主动出击的精英队伍吧。中国远征军经历过巨大的溃败,以至于日军从缅甸打进了云南。但最终通过英美的支持,尤其是武器装备和培训,并随着日本在持久战中的消耗,远征军通过血战,挡住了日本军队的进攻,最终中国没有亡,没有成为日本的新国土以及资源后方,并相当程度上拖住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远征军的出征是中国正规军事力量在清朝覆灭之后首次出境作战,滇西反攻是盟军对日战略反攻的开端,在云南腾冲,是日军仅有的几次“玉碎”。当时英美与中国联系紧密,在美国为中国培训空军,中国取得胜仗,英美首脑都赶紧发贺电。当然,后来这些战斗力强大的美式装备机械化部队就被送去了东北华北抢地盘打内战,成为我们小时候所知道的国民党王牌部队,动不动就被解放军全歼的绣花枕头。有些老兵说不愿打内战,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民族和国家终究是比政府和政党更大更值得为之

付出的概念。可无论怎么说,感情上,当我们看到纪录片中提到的日本人每年都去缅甸墓地祭拜,并有组织的在亚洲各国收集战争遗留物品,对比我们,还真是缺少点儿国家记忆和情怀,很多东西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甚至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对于抗战胜利中国共两党军队的作用认识不清。仿佛就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思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丢掉了东三省,七七事变后也不积极抗日,一门心思打红军,要不是因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还死不悔改,好歹国共合作,毛主席从大局着想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原来我们红军长征那就是为了北上抗日啊!几次正面战场的会战也都失败收场,战线不断溃退,结果就是日本鬼子占领了大半个江山,酿成了南京大屠杀。多亏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阐明的战略,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出过平型关大捷、打过百团大战,用过地雷战地道战,把奉行三光政策的日本鬼子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随着无比英明的改革开放,中国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以及花边秘闻等等。这些都利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当然,历史教课书也跟着思想政治书一起不断地变换着版本。也许我们还搞不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政党、政府和国家的概念也晕头转向,起码我们知道那时候国民党除了牺牲的几位将军,也有许多是浴血抗战的。21世纪,我们有了《亮剑》,李云龙和楚云飞都是抗日英雄,解放战争

中的生死相搏不过是阵营不同立场不同,依旧是惺惺相惜。尤其在原著小说中当李云龙自杀后,楚云飞在海峡对岸也对这位老朋友老对手有所表示。小说不是历史,改编后的电视剧也没有后面的情节,却依然大受好评,证明主流文化已经接受对国民党军官的如此刻画。那么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标准看待国军抗战老兵么?要知道,当年新四军、八路军也是国军啊!抗战中还有许多地方军队,譬如川军,恐怕还算不上国民党嫡系,一样在战场上舍身赴死,那时候,挺身面对日寇枪炮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是中华民族的子弟兵!抛开那些政治斗争,那些强拉壮丁,那些见识短浅,我们应该敬畏生死,如《集结号》宣传中所说,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我相信那些战士心底总有些他们愿意为之牺牲的信念,不管是为了生存、生活、家园、爱情、亲人、朋友、祖国还是天下、和平,总之他们甘愿为之付出生命的一切,战争是由这样的无数个体组成的,战士们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人,相反,他们和我们一样普通。珍惜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并为之奋起血性,这种勇气无关于阶级,无关于意识形态,无关于成王败寇,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早已融入本能的,甚至刻在大脑的动物本能中。这种个体意识伴随着群体意识形成的行为,千万年来在每一个世代重复上演,不断强化,是人性的一部分。是的,我们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韩信忍胯下之辱,每个人也都有懦弱的性格成分,但我更相信,甘于屈服的种族最终只会在历史中消亡,所以,一旦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再次受到威胁和侵略,中国人还是会以无比的勇气和坚韧,舍生忘死,血战到底!

第四篇:浅评《新周刊》

浅析《新周刊》的“新锐”经营与管理

摘要:《新周刊》从诞生以来,经历了16年之久的磨练,在我国的新闻周刊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它以“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定位了独特而吸引受众的品牌,有着自成体系的操作模式,被受众所期待的“情有独钟”,并且在众多新闻周刊中遥遥领先,除了杂志本身的内容新锐、犀利,有见解外,另一大功臣非它的经营与管理莫属。

关键词:《新周刊》 新锐 媒介经营与管理

正文:

一.新生儿的诞生

1996年8月18日,起初作为一本平凡的杂志,《新周刊》在广州问世。这个新生儿最初仅仅是九三广告公司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一个试验品,而后在两三年的成长里,经过了几次更名,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真可谓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经典实例。

初创时期的《新周刊》与今天我们所看到大相径庭,那时候仅仅是56页码的新闻纸,与今天的彩色印刷纸不能相提并论。同时,它的销量并不可观,也没有做相应的宣传。投资商的资金在整个运营期间常常入不敷出,《新周刊》随时面临夭折的危险。新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但却也是前进的,今天的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内容决定形式——《新周刊》精髓之所在

在其创刊初期,《文汇报》就曾评价过《新周刊》的内容“这是一本叫人又恨又爱的杂志......无论是对其爱不释手者,还是嗤之以鼻者,都无法回避这一事实:以强调策划力著称的新一代办刊人,用港式热闹和京式调侃抢占了新型文化刊物可读性的制高点。”

2002年初全国的100多家报刊在台湾举办了一个大陆期刊展,调查显示《新周刊》是最受台湾欢迎的大陆杂志。

这些实例都是肯定《新周刊》内容的铁证。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1.文字.《新周刊》标榜的就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它的的确确也做到了这一点。新锐是它独特的风格。“中国不踢球”、“砸烂电视”、“弱智的中国电视”、“F40”、“她世纪”、“无厘头.com”、“80年代下的蛋”、“忽然中产”、等等专题在全国掀起了轰动的热潮,并由此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词语。

每一期刊内容大到严肃的主题,小到图片故事,包罗万象又不繁杂。编读、封面、小事记、当事人、发榜、语录、专题、城市、财经、文化、艺术、专栏等等,一行一字间显露着它的前沿、犀利、独到和高端。

2.图片.自从《新周刊》创始以来,几乎没有去除图片的文章出现在杂志中。它彻底摆脱了传统媒体观念中“配图”的概念,而是将图片放在一个同文章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是其他要素都无法代替的,有时一张有冲击力或者说服力的图片给受众所带来的感受远远要比文字深刻。

3.另外它的独特内容还有一点,即“榜单”效应。具体有中国电视节目榜,中国城市魅力指数榜,生活方式创意榜和新锐榜。这一方面刺激了广告商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为读者做了一个客观评析。

三.“四商”说

《新周刊》的独特“四商”战略: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

对此,《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解释说:“提‘四商主义’,就是希望编辑部忙乎了半大,不要忘了自己的报道或活动是置身于整个大经济背景中的。之所以要用一个‘商’宁,主要是时刻给自己提个醒。编辑部的想法乃至排行榜能不能形成,会直接影响媒体的销售。”

观点供应商.这里将再次提到《新周刊》的定位“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它提供给读者的是新颖锐利的文章,犀利独到的观点,为受众提供最前沿最时尚,也是最热点的话题,以引起受众的思考和讨论。它的这一定位,在读者群体里也收到了相应的肯定。据调查,80%的读者认为《新周刊》是表达观点的新闻杂志,他们认为它的观点是新锐的,值得阅读和传播的。

视觉开发商.这与之前我介绍的图片原则是遥相呼应的。自《新周刊》出版的第一期,它就以1:1的图文比例打破了传统的图配文原则,这是同类期刊中绝无仅有的。图片的大胆使用,使得《新周刊》在发行中收到了意外的惊人效果。前面提到,一张图片的恰当使用,是要比文字更能够深刻地传达情感,传递信息,并且将图片上的信息与文字信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优化配置,最大最优地传播,创造出更大的阅读价值。

资讯整合商.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每天都被报纸、广播、电视等众多媒体的信息潮所轰炸,究竟哪些信息是值得认知和阅读的,这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新周刊》在这里似乎起到了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将大量信息整合、提炼、再发现,开创了“大盘点”式的报道方式,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那些高端或新锐的文章。

传媒运营商.用封新城的话说,这是对前三个战略的集合和提升,也是《新周刊》的最高理想。这个团队要将整体实力扩大化,发挥其最大的效应。

五.广告运营

《新周刊》自从成立广告部以来,便开始着力打造《新周刊》的品牌。它的广告完全由广告公司独家代理,杂志社便省去了自筹广告费用的劳动,同时把广告交给更加专业的广告公司代理,也保证了杂志社的收入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商业风险。也由此,《新周刊》作为一个纯粹的杂志社,将业务经营部分交与广告公司管理,团队就可以集中力量打造杂志的内容,使采编和经营分离,有利于杂志自身的发展。

那么,单纯地分析《新周刊》的广告,它又具有哪些特色呢? 1.广告总量相对杂志总容量来说,其比例较小。这是对读者的负责。我们知道,现在的去多杂志,甚至是同类的新闻类杂志,其广告内容铺天盖地,一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广告集合本,而真正的内容却被挤榨地少之又少。这一现象,《新周刊》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2.广告内容以高端产品居多。在《新周刊》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广告就是名车,其次是名表,然后就是电脑手机等高端产品,还包括一些家电和航空公司、保险公司等。

3.广告类别与杂志定位相关。封新城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曾经谈到,一本杂志中的广告内容可以代表着整个杂志的品味。《新周刊》中出来没有出现过医药保健类广告和招商装潢类的广告等,定位高端,品味高端。

六.封新城的“新锐”理念

1.新人理念.《新周刊》不仅内容新锐,就连运营的理念也很新锐。在这个团队里,没有论资排队的陈旧观念,一切以能力说话。在杂志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留在人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令狐磊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其仅仅进入《新周刊》的一年后,便凭借自身的实力荣升主笔,这与他自己预期在三到五年才能实现的愿望提前实现了。封新城说:“用新人是《新周刊》的风格决定的。”事实确实如此。新人常常能够代表着“新锐”一词的概念,而《新周刊》恰恰需要这样的人才带动它时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拨开混沌的社会,刺穿最核心的观念。

2.封面、封底是杂志的脸面。封面是杂志本事要向市场展现的面貌,封底则是市场对杂志的看法,是市场给杂志的脸面。这一点是业界人士和读者都承认的观念,在此不做累述。

3.下一期的紧迫感。封新城在谈到媒介市场的发展时,深深透露出对于同行竞争的紧迫感。与此同时,读者的水平和满意程度也在大幅提升,这不得不让他感到压力。永远没有停驻,在完成每一期的任务之后,就要以十足的干劲和热情投入到下一期的工作中。

六.《新周刊》的未来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杂志的发展空间究竟还有多少,《新周刊》究竟面临一个怎样的形势,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的。目前,我国媒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同行竞争在大浪潮背景下也变得空前激烈。由此,《新周刊》这样一个追求面面俱到,并且全球流通的大型杂志,也必然会受到“树大招风”的危险,即区域媒体的挤压。据《新周刊》的团队人员说,《新周刊》的同质化对手很少,而在这样一个市场中,竞争力的缺乏看似是值得庆幸的,但其实不然,庞然大物也抵不过一群小喽啰的洗劫。同时,如果杂志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外延市场无限扩大时,又必然失去其独特性,而失去了独特性,很可能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固定的读者群体。就目前来看,《新周刊》尚且跻身于领先者的行列,但未来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第五篇:《杜月笙传》

《杜月笙传》读后感

这是由上世纪著名的港台文学作家章君○的作品,后又由陆京士校订。这本书本是传记文学,是文学中的一大分支。写作手法很特殊,采用长篇叙事,并用诸多小标题分开叙事,形式有些像《水浒传》,俨然一本小说的样子。记叙的方式是编年体,描述了杜月笙的出生、学艺、渐进、发达以及逐渐衰落的过程。文中所用的年月日并不是公历,而是以1912为民国元年,以“民国某年”为时间展开叙事。《杜月笙传》对我的为人处世有了极大的影响,颠覆了我以前对于人际的观念,待人接物的态度、技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仿佛体会到了杜月笙本人的一生。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上世纪50—70年代,那时的中国刚刚解放,国民党退居台湾,蒋介石及其部下蓄谋反攻大陆,两党矛盾空前激化。由于政治倾向的不同,作者对杜月笙时代所发生的事与平时我们对党和国家看法截然不同。书中对于共产党的一些负面事件加以宣扬,而对国民党在上世纪的一些正面事件加以褒扬,无不体现出作者的政治倾向。正是由于这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作为一个读者,更应该客观,审慎的去读这本书,不带有任何所谓的倾向或者感情色彩。对文中描写的人物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父母取名为镛,号月生。年少时家中贫穷,母亲又不幸病死,只留下瘦小的杜月笙和他父亲。随后他父亲又娶了一位女子为妻。后来,杜月笙的父亲也因病去世,撇下了他们母

子二人相依为命。他的继母很善良,并且有一定的远见。她为了让杜月笙上学,白天去做苦工。不幸的是后来上海爆发流行病,他的继母不幸染病,随之去世了。杜月笙走投无路,只有去投奔姥姥家了。在那里,舅舅舅母对他百般刁难,整日受人白眼。但毕竟寄人篱下,这些他都忍了过来。事与愿违,舅舅舅母对他的刁难变本加厉,无奈,年仅十几岁的杜月笙与舅舅舅母决裂。年迈的姥姥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外孙受自己儿子刁难却束手无策。杜月笙也不愿再让姥姥为难,在一个清晨,他决定默默离去,但是,他要告诉姥姥,就告诉姥姥!那天,姥姥送出很远,到了分别时两人抱头痛哭,姥姥不知道说什么,好像说什么对于一个立志要踏上社会的外孙都无济于事,唯有沉默。杜月笙回了回头,对姥姥说:“姥姥,我一定要混出名堂,不然绝不会来。”与之相同的话毛泽东也说过,不过是在几年后。

告别了家乡,杜月笙来到一家水果当学徒,刚开始只是打杂,但由于踏实肯干,逐渐接受了一些生意上的事。并与其中的一个伙计很要好。后来通过另一位朋友认识了上海第一大帮派青帮的一个小头目,随即拜入青帮门下,他的名字就是在这时改为杜月笙的,从此人生从发生了质变。

经朋友引荐,认识了当时在法租界当巡捕的黄金荣。他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由于破案有一手,法国人聘请他当巡捕,至少在法租界内,没人敢惹。于是,黄金荣凭借自己的势力在法租界内倒卖烟土,法租界的上级虽然知道,但黄金荣极会做人,再加上凡是来华的外国人都想“满载而归”,轻而易举的就把法国人全部收买了。其间发生

了两件事让杜月笙声名大噪,从此如雨后春笋,逐渐成为了黄家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一,黄家的幕后操纵人、暗藏韬略的黄金荣妻子林桂生当时生了一场病,而初入黄家的杜月笙担负起了照顾林桂生的责任。杜月笙本就是个极富责任感的人,跑前跑后,林桂生极为感动,对他的为人大为肯定。林桂生病好了以后,对杜月笙更加器重。其二,当时黄家的一批鸦片被人劫走,正当黄家人束手无策时,杜月笙仅拿了一杆枪,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把这批货硬是找了回来。从此,杜月笙的事业一帆风顺,直至逐渐取代了黄金荣的位置。

杜月笙花钱如流水,出手大方,毫无吝色,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再加上有求必应,势力逐渐扩大开来,直至把持了整个法租界。但杜月笙并不满足,他多方联络,每日不断应酬,把势力竟然伸到了英租界,这在当时是闻所未闻。他不断投其所好,成为了上海能呼风唤雨的人物。上海共产党在二十年代初建立起来了,当时的共产党频繁组织学生罢课,制造流血事件。二十年代中期,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左翼分子以 蒋介石为代表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也发动“七一五”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杜月笙就曾大力支持过蒋介石,而杜月笙一生与国民党的情缘就此结下,获得了政府的支持。

民国二十年(1931)是杜月笙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建的杜家祠堂繁荣一时。大大小小头衔几十个,凡是中国有头有脸的人物,只要是到上海,没有不与杜月笙结交的,就连蒋介石都与他称兄道弟。他可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慈善家。军事上,所有的大军阀无不从杜

月笙那里获得过支持。不仅如此,中国两大帮派青帮和洪帮无不对杜月笙言听计从。社会上凡事出现了难以解决的事情,无不需要杜月笙出面解决。

1932年1月28日,“九一八”事变后将近四个月,“淞沪抗战”爆发。杜月笙成立“抗敌救援会”,支持十九路军抗战。这里,杜月笙的民族情结展现了出来。一直到后来的中日谈判,杜月笙无不是以民族大义为重。

后来,上海又迎来短暂的和平,这时上海的“黄杜张”三大亨逐渐演变为“杜钱王”,由原来的鸦片生意变为工商巨子,事业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更加成为举足轻重,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人物。直到后来抗战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军攻陷宛平,“七七”事变爆发。随之,国军节节败退。8月13日,日军的海上舰队突然对上海发动进攻,至此,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方面对杜月笙百般拉拢,但他不为所动。后来,日军用了硬招,杜月笙被迫撤退香港。

杜月笙为了民族大义,抛弃了所有家产,也不为日军的威逼利诱所动,就这一点就值得所有人敬佩。在香港,他依然为了抗日不断努力,在渝、沪、港三地建立起联络站,一方面解救留在沪的国民党要员,一方面与汪伪政权作斗争。此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杜月笙为共产党采办各种抗站用的工具,武器,装备。把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把朋友看的比自己重要。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太平洋

战争随之而爆发。香港由于是太平洋的要地,日军随即攻击香港。此时的欧洲战场激战正酣,英国无暇顾及东亚局势,香港失守。杜月笙随即辗转到重庆,在重庆时,中央鼓励开发西北,杜月笙进西北考察期间路经河南,听了常香玉唱的豫剧,从此常香玉红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次西北行,在秦岭时,他的哮喘病更加严重。

抗战结束后,他回到上海。但上海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但好景不长,内战全面爆发,而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经过三大战役后,退守台湾。杜月笙也无法在内地待下去,去了香港。

在香港时,他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在最后的关头还不忘好友陆京士。

1950年,距自己的生日不到一天的时候,杜月笙病逝香江。引来空前关注。

他这传奇的一生结束了,但作者仿佛意犹未尽,还想说些什么,去又不知从何说起,正如我未了的思绪一样。

纵览杜月笙一生,从黄浦江头学艺,到“中国杜月笙”,每一步都是走的踏踏实实,每一步都是付出巨大代价的,每一步却都是那样精彩,让人拍案叫好。

他一生待人接物谦虚谨慎,对于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礼,一身长袍打扮,看不出与普通人有任何区别。他每天接待许多登门拜访的人,有求必应,自掏腰包的事情数不胜数。他为人捐款无数,曾任红十字会会长,恐怕那也是红十字会最辉煌的时刻吧,不像今天。一生做过几十个董事长,委员、会长大大小小更多,朋友无数。他病逝香江时

只有二十万美金,而他生平做慈善时出手就是几百万。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古有孟尝君,今有杜月笙。也许以后会有许多杜月笙式的人物出现,可在那个时代,这个杜月笙任谁也无法取代。

2012,2,20张威

下载浅评杜月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评杜月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月笙语录

    杜月笙语录1、你有希望,大家有希望,中国有希望。2、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3、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4、我进攻的矛头直指五彩缤纷的十里......

    杜月笙语录

    上海滩大亨、许文强原型——杜月笙语录 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2. 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 3.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4.做......

    杜月笙名言

    原来天底下最狠的不是我姓杜的,而是他姓蒋的(蒋介石)。 你个事体我晓得了,我会替你办好的,好!再会! 不好好交我不回浦东去 我进攻的矛头直指五彩缤纷的十里洋场! 如果日本人利用......

    浅评《东京审判》

    写作课作业三--文艺评论大帽子,小脑袋---- 浅评《东京审判》中的不妥之处文学院07级2班胥文学号:1044407030引言:你有理由把这部电影当作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因为它毕竟记录着那段......

    浅评《半张纸》

    浅评《半张纸》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坛上涌现出一批杰出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便是其中之一。写于1890年前后的《半张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叙述故事时的平静朴实的文笔和......

    浅评《青春之歌》

    浅评《青春之歌》 导言:电影《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主要由与三个男人的相识和感情发展展开全篇的......

    杜月笙经典语录(定稿)

    杜月笙经典语录 1.不吸烟饮酒的人,都很自私。一般不可托终生。 2.对你吹拍人,最可能背叛你。伤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最爱的人。百分之七十的凶杀案发生于熟人之间。“生虎犹可......

    杜月笙名言(大全)

    杜月笙名言 杜月笙曾经对一个有文化的朋友说过: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再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