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合集]

时间:2019-05-14 05: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第一篇: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摘要】中国企业要跨出国门,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作为服务贸易的工程造价管理无疑也将被纳入国际经济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因此要求我们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不断探索和实践工程造价管理和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内容,以推动其逐步与国际接轨,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在今后进入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造价管理中国加入WTO以后,公路工程建筑市场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中国要开放市场,让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要跨出国门,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国际国内市场的的竞争将空前激烈。作为服务贸易的工程造价管理无疑也将被纳入国际经济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但就目前该行业竞争力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入世后后竞争的要求,很多环节与世贸组织的规定相去甚远,因此要求我们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不断探索和实践工程造价管理和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内容,以推动其逐步与国际接轨,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在今后进入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阶段。

一、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造价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协调配合乏力

从基本建设程序和我国的管理体制讲,建设项目全过程分为投资决策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公路工程造价需分阶段分别进行计价,要分别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等。其主管部门分别为计委,交通部门、建设开发公司等。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各立章法,客观上存在相互间的联系和协调不够,常出现文件规定不一致,间接导致工程造价“三超”(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严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畅、不协调、改革不同步、不配套,传统观念和因循守旧思想的束缚,没有形成对工程造价的统一协调管理。

2.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套”,即套定额。简而言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根据工程图纸计算

出工程量,然后套定额单价求得工程造价。这种诗人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病;其一,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公路工程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但公路建设市场最重要要素——价格却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即政府定价色彩过浓。政府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干预反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权力的越位。其二,不利于微观主体的充分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却不是企业产品定价的主体,工程造价按企业资质等级或工程类别取费,按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定价的这套做法,阻碍了企业参与完全的市场竞争,压抑了企业的创造力,从而制约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飞速发展和壮大。

3.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薄弱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业内人士普遍缺乏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再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在立项阶段住往从主观意志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的论证,估算不足,造成缺口。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作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监

理单位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于投资决策分析、监理人员只是偏重于对施工过程质量、进度负责,对造价方面考虑得很少,尤其涉及到项目变更、现场签证时,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地统筹起来考虑。直接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三超”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管理。

二、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

1.改革造价管理体制,理顺各方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工程造价实行分阶段由政府各有关部门管理,因此必须理顺各方之间的关系。各司其责,以保证各阶段造价管理的连续性。建立各相关部门必要的、定期的相互协调联系制度,确保标准和指标前后左右的相互衔接,管理制度相互配套,避免工程建设投资“三超”现象,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加入WTO后,要与国际惯例相接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要在近几年内逐步完成过渡,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特别是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既要转变职能,同时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各负其责,层层过关,减少行

政干预,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按规则操作,顺利实现与国际惯例的平稳接轨。

2.转变工程计价指导思想,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

工程计价指导思想应根据现行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从计划定价向市场定价的转变。即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要以市场为取向,也就是为了最终要建立由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市场为取向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并不反对定额中量的消耗标准部分,而是反对将“价”与“量”一起捆绑在定额之中,形成定额单价。为此,政府相关造价部门要把越位的权利还给市场,还给企业,真正转变职能,把定额中量与价分离,使消耗量成为国家标;隹,使价格成为市场信息,对定额要实行管“量”不管“价”的原则,对于消耗量,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都要认真制订统计样本,认真取样,认真编制,使定额消耗标准真正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真正反映我国的实际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所谓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即全国制订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且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之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投标单位(承包商)根据

自己企业的实力和竞争策略,自主报价,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中的定价主体,业主则择优定标,通过工程合同使报价法定化。倘若施工中出现与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或工程量发生变化时据实索赔。这种计价模式就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在国内借鉴执行的日寸候,要使之与我国工程造价界现状相结合,建立并推行既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计价模式,从而逐步实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目标。

3.强化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意识,狠抓设计、招标及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落实

分析研究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问题时,必须把它形成过程的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建立起工程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思路和体系,从而使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以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首先要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理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衔接。运行顺畅;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中国国情,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第二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同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共同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四大任务,贯穿于公路建设管理全过程,体现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工程品质和行业建设环境等具有直接影响。合理确定建设项目造价并有效控制建设投资,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等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公路运营期间保证良好的路况水平和安全便捷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造价管理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2016年9月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部令2016第67号,下简称《办法》),并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规章制度,作为行业规章,从国家层面完善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了各方职责和权利、义务,确定了全过程造价监管机制,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有法可依、遵章守规提供了制度保障,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办法》出台的必要性

一是造价管理依法行政的需要。造价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价监督管理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长期以来,各地造价监管机制和监督效能差异较大,造价管理总体体现为分头、分段、分散的情况,与公路的公益属性和公路造价的全过程、分阶段的计价特点不相适应。制定《办法》,从国家层面完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行政府监督、建设单位全面负责的管理机制,明确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等参建各方在造价管理中的责任,规范监管机制,对于依法行政,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和职能的顺利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造价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运行,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也可一定程度预防工程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解决造价管理全过程的需要。公路工程造价贯穿于项目建设各阶段,公路建设项目要经过估算、概、预算、结算、决算等多次计价过程,各阶段造价数据内生相互联系。而一直以来,公路工程造价审批(查)的管理程序和内容主要遵照各建设阶段相应的规定,缺乏系统性规定,也切断各阶段造价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降低了效率,也不利于造价控制以及准确计价。应建立造价全过程管理机制,将造价管理纳入建设程序的各个环节,将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实施“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核定”建立起工程造价的全寿命关系,才有利于实现造价的控制。因此,通过制定《办法》,将造价管理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予以整合、明确,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

三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依赖不断增强,但公路建设、养护成本上升与资金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公路发展的瓶颈。同时,社会公众及有关部门对公路资金使用绩效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通过资金的“开源”和“节流”,为缓解目前行业所面临的投融资困境提供支撑。造价管理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公路建设资金规模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造价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前提下,节约建设成本,优化公路建设投资结构,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提高公路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公路行业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方向发展,是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

四是引领行业走向现代工程管理之路的需要。现代工程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造价管理作为建设管理和行业监督的重要组成,随着《办法》的实施,将更加规范、严谨、更好地体现公路建设现代工程管理的特点。同时,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工程建设重要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向,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开展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先天优势和需求,可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和体系的完善。

二、《办法》重点内容

《办法》共五章30条,分别为总则,造价依据,造价确定和控制,监督管理,附则。

(一)界定了适用范围。

《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路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造价活动,适用本办法。目前公路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无论哪种投资建设模式,都不改变公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属性,为维护公众利益,无论是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国家融资还是其他主体投资建设的公路工程项目(如BT、BOT、PPP项目),都应进行造价的有效监管,其造价活动都适用于本办法。对于养护工程,由于其管理程序、工程内容和造价组成不同于新建工程,因此规定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可根据作业类别和规模参考本办法执行。

同时,《办法》阐明了公路工程造价活动的涵盖范围是从项目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过程,也明确了全过程中主要环节的造价控制节点。

(二)确立了造价活动遵循的原则。

《办法》规定公路工程造价活动应当遵循客观科学、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厉行节约的原则。开展造价管理不是一味谋求压低造价,而是主张合理造价: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利用资金,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明确了各方造价管理职责。

《办法》明确了公路参建各方在造价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公路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重点明确了建设单位承担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体责任,这是部相关文件首次就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提出责任主体,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其次是对勘察设计单位提出了造价确定和控制的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造价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切实做好技术经济方案比选、科学确定设计方案,同时做好前后阶段对比、加强造价预控;对于施工单位,重点是履行合同约定;而对于监理、咨询等其他相关参建单位,因与建设单位是合同关系,由建设单位承担造价控制的主体责任,其职责更多体现在市场行为自律中,因此在《办法》中没有具体规定。

(四)规定了造价依据的主要内容和管理层次。

《办法》明确规定了“造价依据”的范围,并分层次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造价依据的管理范畴,同时考虑到公路工程不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定额等造价依据一般有滞后性,无法及时全面涵盖,在工程计价亟需时,建设单位作为造价控制的的主体责任单位,应组织开展成本分析。以此同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从业单位也应共同长期不懈地开展定额标准、费用标准等造价依据的及时补充和更新工作,积极促进造价依据与公路技术进步相适应。

(五)强化了公路造价全过程管理机制。

《办法》规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交(竣)工阶段等各阶段造价确定和控制的具体要求,这是首次完整地对公路建设全过程、各环节的造价确定和控制提出系统要求,尤其是对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交竣工等阶段的明确规定,填补了行业在这方面的制度欠缺;此外,针对参建各方普遍关注的设计变更、政策性影响、调整概算、审计调整等问题,对造价影响亦较大,《办法》均原则性提出了处理方式,解决了业内长期以来思路不统一、方法差异大的问题。《办法》分阶段控制、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思路有利于全国公路建设资源的均衡及有效利用。

(六)加强了造价监督管理。

《办法》明确规定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处理方式等内容。造价的监督管理应贯穿公路建设的全过程重点环节,但有别于常规的建设项目督导,应更侧重于与投资控制相关的管理行为,以内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在鼓励守信、惩戒失信中的震慑作用。通过加强监督和信用评价、信息公开等方式起到提升管理的作用。

(七)引导公路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成为工程管理体系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措施。《办法》对此进行原则性引导,造价管理要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搭建起部级和各省公路工程造价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深层挖掘造价数据价值,以信息技术引领造价管理发展,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信息化是以数据的标准化为基础的,因此部还将尽快制定发布造价信息化标准,以统一部省两级造价信息平台的数据接口。

(八)提出公路造价队伍建设的要求。

公路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额大、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社会涉及面广等特点,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单件性,多次性,动态性,组合性,多样性,复杂性等。造价管理需要一支高水平、稳定的队伍,这就对公路造价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素质建设。在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背景下,《办法》顺应改革思路,将通过对从业人员的信用体系建立和信用评价、信息公开等方式来开展队伍建设。与公路建设信用体系相融合,建立造价人员信用管理平台,对其编制造价文件的质量和真实性进行评价,对造价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第三篇: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初探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初探

[摘要] 本文是从目前建筑市场情况提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意见,可从材料价格、人工费加机械费、间接费等价格的调整和费率的确定,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可供造价管理部门参考。

[关键词] 建筑市场 工程造价 管理改革

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竞争,工程造价管理也称投资控制,是基本建设最基础的管理工作。社会的发展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加快改革步伐,冲破建设领域计划经济下旧体制的束缚,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新体制和工程造价管理新办法。在此,对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改革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1、材料价格的调整要适应市场的变化

建筑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物质基础,其费用是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材价格应该因供需矛盾而变化,遵循价值规律。它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动态因素。

目前采用的系数法调整材料预算价差,其系数是采用抽样方法,分析若干同类结构的典型工程加权平均而得。而实际上,由于工程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建筑、结构、装饰要求不同和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单靠系数调整材料预算价差也是很不准确的,与实际出入较大。只有把工程材料价格按实际进行调整,才能准确价差调整,从而使工程造价反映工程实际价值。多年来通过实际工作经验证明,对那些价格变化不大,用量不多,对工程造价影响小的那部分材料,应由地方造价管理机构统一发布调整价格,供甲、乙双方参考;对那些价格高,变化大、用量多的材料(如三材、装饰材料)必须在市场竞争中确定价格。适应价格浮动,改进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和管理,造价管理部门应建立材料信息系统,及时提供材料价格信息,以指导建筑材料的预测和调整。

材料价格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调整:

(1)综合系数调整。即目前地区价差系数调整,一般适宜于工程概算造价,快速简明,系数应以月或旬为一发布期。

(2)有限度调整。即对主要材料进行按实调整,对于那些整个工程都普遍使用而且使用比重又比较均衡的材料用综合系数调差或进行包干。

(3)按实际价格调整。即是在工程定价时,按照材料的实际购买价格、运杂费成本以及工程使用材料的数量调整工程材料费。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决算和签订合同阶段宜于适用。另外,装饰材料价格较高,有许多是进口料,与当地材料预算价格相差甚远,也应按实逐项调整。

2、以人工费加机械费为计取综合费用的基础

现行的综合取费是以基期基价基本直接费为计算基础,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落后,使施工企业安于现状、不思技术进步、经营管理水平上不去,不利于建筑业的发展。若以人工费为综合计算基础,就忽略了施工企业的设备技术、机械化程度,只有以人工费加机械费为计算基础,才能真正反映综合取费中施工管理费和计划利润的真正含义,符合综合取费的原则。改革综合取费的计算基础,这样不论采用什么材料,用人工工日、机械台班多、取费就多;用人工工日、机械台班少,取费就少,不受材料预算价格的影响。

3、按不同类型的工程确定间接费率

市场经济把一切的经济关系都市场化、货币化。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间接费就是施工企业组织施工管理中所消耗人力、物力的货币形式。现行的间接费计取办法是按施工企业所有制性质和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在施工管理费、人工费、利润和远地施工增加费等方面划分了若干等级费率标准,形成了施工企业间的“级差成本”、“级差利润”,人为地造成了同一工程不同价格的不合理状况。不同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却有不同的价值,这种价值规律的反常现象,扰乱了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等价交换被不等价交换代替,施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被严重破坏。

变换企业等级取费为按工程类型取费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变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政党施工条件下,在社会平均机械化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建筑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规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本身就有刺激施工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主观的“平均先进”原则,僵化的“等级差别”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恰恰制约了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工程造价必须由工程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按企业资质等级只反映了施工企业营业范围的交叉,造成了一个工程有几个不同等级的施工企业都有资格承建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同一个单位工程有几个工程造价的现象,如跨度18m的厂房,一、二、三、四级别企业施工就会有四个工程造价,这产生了许多弊端。

4、改革传统定额,实行竞争性的间接费率

现行的建筑产品定价方式仍然是沿袭计划经济的工程造价制度,实行统一的“量、价、费”,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改变现行的定额管理模式,按“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思路进行改革。定额只规定人工、材料、机械在不同类型工程中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确定的各自消耗量,至于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单价由施工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和自有的库存物质自行确定。费用的计算程序统一规定,但不规定费率,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的需要而定。在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家颁布的概算定额、费用标准,也无相对统一的建安工程单价,而是由负责编制预算的设计单位、承包商和预算师组织,自行整理资料或在工程所在地经调查测算后的资料,但业主对工程造价控制得很严,工程造价最后还是要由业主确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办法,将定额改“定”为“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定价因素中的价、费全部放开,定额的作用不再是指令性标准而是指导性依据,作为国家或基建单位预测、控制工程造价的参考。

改革传统定额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执行:

(1)竞争性的费率。将施工管理费利润、远地施工增加费由法定指令性费率转变为竞争性费率,以促进施工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

(2)“量”、“价”分离。定额消耗是科学测算得出的。目前应作为国家和部门的法规。人、机、料的价格要与消耗量相分离,以指导价实行动态管理。

(3)实物消耗量与施工手段消耗量分离。定额规定实物消耗量是统一的、不变的,而施工手段消耗量是不同施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的体现。

(4)原材料的费用和运杂费、采保费分离。材料原价可综合计取,运杂费和采保费因企业而异。

(5)施工现场发生费与企业经营费分离。调整费用定额中的项目,其实直接费属现场费用,间接为企业经营费、两费分离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市场的核心是价格问题,当前,建筑产品生产价格构成要素的人工、机械、材料价格已经放开,按商品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运行,而实际上,建筑产品生产价格仍一直执行着以前以产品经济理论建立起来的单一化、固定化、法定型的预算定额制度定价,造成建筑产品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人工、机械、材料费,按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按市场实际价格进入工程造价,这样,才能反映建筑产品的真正价值。

第四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举措浅析论文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问题改革措施

0、引言

在建设工程造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观念、人员素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1、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

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1.2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呼唤公平竞争,然而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历史差异,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曾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与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起参加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在制定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时正确处理好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背负的历史包袱,是促进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首要问题。

1.3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薄弱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1.4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

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1.5对业主的不规范行为缺乏约束机制

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还不完善,责任机制还不健全,负责工程发包和工程款支配的业主方和工程建设的效益缺乏直接的利害关系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业主在建筑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业主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建筑市场能否规范运行,直接取决于业主的行为是否规范。某些业主方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在建设工程中不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随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在工程发包中片面强调市场经济就是愿打愿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干扰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建筑市场治乱的首要着眼点,就是要规范业主的行为。1.6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

2、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举措

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的改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健全法制、完善法规。

2.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消除那些认为“愿打愿挨就是市场经济的定价原则”的错误认识,法制建设要结合实际,便于操作,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2.2理顺各方关系,加强配合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管理,实行分阶段、分部门的管理,而根据政府职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因此,必须理顺关系、各负其责、加强协调。标准的制定应上下衔接,确保文件的交圈。

2.3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

中介机构是建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提倡服务社会化、市场法制化。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就是一种有偿的社会化服务,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高度专业化、功能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工程承发包双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第一,对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格的要清除。中介机构应该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中介咨询,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分级、分别管理。第二,应实行回避制度,咨询实体应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避免利用行业特权承揽标底。标底编制实行市场竞争、信誉取胜的原则,对中介机构要实行资质年检、标底抽查,惩罚结合的制度。第三,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第四,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4提高企业素质,规范承包行为

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以来,承包单位承揽施工任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标取得。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招投标市场。第一,建立联合办公制度,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造价工程师负责,组成“工程造价审定小组”,组织招标投标、标准定额、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定期联合办公,参与招标投标评标活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各承包单位不得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禁止私下授标,层层转包;第二,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与招标文件的衔接;第三,严把概算审核关,加强概预算人员的培训考核,把考核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概预算人员素质。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有效控制是合理确定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前面两者达到了有效的搭配与补充,才能够抵达最终的目标。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业的发展,为开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

-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

工程造价、质量、进度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工程造价管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工程发承包计价环节探索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但还存在定额等计价依据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要,造价信息服务水平不高,造价形成机制不够科学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发布机制、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等措施,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坚持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修订工程量计算规范,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特征描述、计量规则和计算口径。修订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统一工程费用组成和计价规则。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计量和计价规则,增强我国企业市场询价和竞争谈判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走出去”。

(二)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发布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概算定额、估算指标编制发布和动态管理,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搭建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平台,统一信息发布标准和规则,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自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供市场主体选择。加强市场价格信息发布行为监管,严格信息发布单位主体责任。

(三)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加快建立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造价数据库,按地区、工程类型、建筑结构等分类发布人工、材料、项目等造价指标指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为概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运用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控制设计限额、建造标准、合同价格,确保工程投资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四)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引导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造价数据库、造价指标指数和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和确定最高投标限价,按照现行招标投标有关规定,在满足设计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益。

-(五)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加强工程施工合同履约和价款支付监管,引导发承包双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工程款支付和结算,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探索工程造价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和农民工工资拖欠。

三、组织实施 工程造价改革关系建设各方主体利益,涉及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建筑市场秩序治理。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不立不破的原则,统筹兼顾、周密部署、稳步推进。

(一)强化组织协调。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部门间沟通协作,做好顶层设计,按照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共同完善投资审批、建设管理、招标投标、财政评审、工程审计等配套制度,统筹推进工程造价改革。

(二)积极宣传引导。加强工程造价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社会各方对工程造价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顺利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做好经验总结。充分尊重基层、企业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完善工程造价改革思路和措施。

下载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路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案例一 人工挖土方,土质为普通土,挖1m3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连续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占工作班连续时间的2%,不可避免的中......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2006-07-21随着我国建筑业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近年来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可以说突飞猛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与......

    工程造价管理

    1.工程造价管理:是从货币形态来研究完成一定建筑安装产品的费用构成,以及如何运用各种经济规律和科学方法,对建设项目的立项、筹建、设计、施工、竣工交付的使用的全过程的工程......

    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以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这个基本内容为中心,每部分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之多,由于受本人自身因素以及外界条件的一些限制,本课题并......

    工程造价管理

    1.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步骤不包括() 对比分析阶段 2.已知某挖土机挖土,一次正常循环工作时间是40秒,每次循环平均挖土量0.3m3,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为25%。则该机械挖......

    2018年公路甲级造价师继续教育--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1题 应当进行标底或者最高投标限价与设计概算或者施工图预算的对比分析,合理控制建设项目造价。......

    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调研报告编写大纲

    附件4 ××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编写提纲一、调研工作概况 二、调研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状况分析 1.本省“十五”、“十一五”公路建设投资情况以......

    公路工程造价研究论文(全文5篇)

    引言造价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了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多次不同深度的造价来控制投资,所以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