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及发展对策
文章内容:
摘要:中国电信业通过体制改革,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电信业务最主要的几个领域,我国均有两个主要参与者,提供相似的产品,构成了典型的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在这样一种市场上,电信厂商的最佳策略行为是与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以最大化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中国电信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使中国电信业向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电信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电信市场 竞争格局 完全信息博弈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中国的电信行业发生变革,中国的电信业必须作为一种产业,按市场运作方式,开放竞争,让电信业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比较晚,但改革速度非常快,改革力度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19982000年,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许多发达国家8~10年的改革进程:首先撤销原来的邮电部,邮电部与电子部合并,组建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专门成立了电信管理局,以加强政府的行业监管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原来的电信总局变成完全的企业——中国电信;1999年重组原中国电信,将其一分为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迅寻呼和卫星通信;同时对中国联通也进行了重组,将国迅寻呼划入中国联通,2000年上半年重组工作完成;允许网通公司和吉通公司建立自己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分别经营不同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2000年12月新组建铁通公司,2001年3月该公司正式挂牌;在推进电信改革的同时,2000年9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简称电信条例),大大改进了电信行业的法制建设。在完成了上述政企分开、按业务组成电信公司或集团后,中国电信运营市场上一家垄断电信业的局面已经打破。到2000年底,中国电信市场上共有中国电信(经营固定电话、数据通信)、中国联通(经营固定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中国移动(经营移动通信)、网通公司(经营数据通信)、吉通公司(经营数据通信)、卫星公司(经营卫星通信)、铁通公司(经营固定电话)等7家主要电信公司。在基础电信业务市场上,每一种业务至少有两家大公司开展竞争。应该说,中国电信业市场相对前几年而言,初步形成了竞争局面。管制方面,也更加科学务实,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一、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市话业务市场分析
2001年电信重组主要是原中国电信的拆分和重新组合。原中国电信是市话业务市场的绝对垄断者。2001年10月底,原中国电信拥有本地电话用户数为17461.4万户,市场占有率为99.8%。根据电信体制改革方案,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集团公司仍拥有中国电信已有的业务经营范围,允许在对方区域内建设本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双方相互提供平等接入等互惠服务。但是方案制定是一回事,而实施方案又是一回事。电信业重组需要一个过程,这取决于公司之间的整合和管理者的要求,但也需要公司之间的配合。美国at&t的拆分,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我国电信重组也不会太快,因而短期内我国固定电话市场不会形成竞争的局面。但是随着电信重组的完成,由于固定电话的基础性地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将互相进入对方的市场,而且还将会有新的进入者(包括外资)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固定电话市场。
2.长话业袷谐》治?br>
在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之前,长话业务已经竞争非常激烈了。中国市场上拥有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长途传输线路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以ip技术提供长话服务的网通、吉通都是竞争者。2003年初ip电话通话量在整个固定网长途电信(国际、国内和港、澳、台)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7.2%猛增到47%;而传统长途电话通话量的比重则由92.8%下降为53%。长途电话原来较高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市场竞争压缩了,但是原中国电信仍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原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网通、吉通并入新中国网通后,长话市场形成了新的竞争态势。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在2003年1月份的国内长途通话时长中,移动、固定、ip电话分别占30%、30%和40%。国内长途电话市场已呈三分天下之势,ip和移动电话在国内长途通话中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2002年底以来,ip电话在长途业务中已居首位,传统上固定电话的长途业务高额垄断利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3.移动电话业务市场分析
移动通信是目前我国电信发展的主要热点。移动通信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它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实现消费者的随地通话目的,同时,随着无线上网的技术逐渐被接受,我国移动通信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用户数目不断增加,并且逐渐从高档消费品转变为普通消费品,移动通信投资比例逐渐增加,移动通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联通从1994年成立以后,得到了逐步的发展,特别是当它在香港上市以后,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1999年移动通信从中国电信分离之后,继承了中国电信原有的用户数量和通信能力以及众多的人力资源。移动市场形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寡头竞争的态势。截至2001年10月底,中国移动拥有用户9907.8万户,占总用户数的72.84%;中国联通拥有用户3694.1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7.16%。2001年1-10月,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2.76%,中国联通比上年同期增长56.10%。但是双方的增长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4.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分析
虽然在国外较成熟的电信市场中,增值电信业务量已经超过传统的语音服务,成为电信收入的亮点,但是目前中国电信市场中,增值电信业务仍占极小的比例。由于电信网具有范围经济性,所以在我国增值电信业务主要由属于原中国电信的企业提供,中国联通虽然也占有一定份额,但是联通表示目前将精力集中在移动市场。
综上所述,在电信业务最主要的几个领域:市话业务、长话业务和移动电话业务领域,我国均主要有两个参与者,提供只有某些差别的相似产品,构成了非常典型的寡头竞争市场结构。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该市场结构的特征是双方自然形成协议定价,共同瓜分市场。那么在中国的寡头竞争市场中,中国的电信企业又采取何种行为策略呢?
二、中国电信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目前固定网络本地电话市场已经有四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和中国铁通;移动电话市场有两家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长途电话市场的运营商最多(包括ip电话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等等。但是运营商数目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寡头充分竞争格局的形成。在固定电话市场,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按照业务收入计算约为0.18%,中国铁通市场份额不足0.1%;而新成立的中国网通虽然和中国电信的实力具有可比性,但由于它们各占据南北固定电话市场,短期之内也不会入侵对方的核心领域,即不会交叉进入对方垄断的市场,因此固定电话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格局,与过去不同的只是由两家运营商对不同地域的市场分别垄断。在移动电话市场,虽然已经不再是中国移动独家垄断的局面,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9.8%和20.2%,两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为价格战,或者恶意地影响对方的通信质量。在长途电话市场,由于ip电话市场的放开,运营商较多。从市场份额看,中国电信占40.8%,中国网通占26.1%,中国移动占22.6%,中国联通占10.5%,但竞争也常常表现为恶性竞争——价格战。下面,我们将以移动领域为例,用博弈论对我国电信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在不考虑政府部门干预的条件下,移动通信市场上有在位寡头企业a和新进入寡头企业b,它们双方都是“理性的”。由于存在网络覆盖、漫游区域等差异,使得a与b提供的服务在消费上不是完全同质的,但属于相关性较强的不完全替代品。
现假设在双方合作时,各自的收益都为1个单位。在双方竞争时,若一方降价而另一方不降价,则用户都选择降价的公司,那么降价的公司因规模效应而降低单位成本获得3个单位的正收益;不降价的一方因须承担设备折旧、客户流失以及市场地位受损等无形资产损失,得到5个单位的负收益。若双方都降价,双方都要蒙受一定的损失,但因营业收入至少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因而各自取得2个单位的负收益。
表1 a、b两个运营商的博弈矩阵
┌──────────┬──────────────┐
│
│
运营商b
│
│
├───────┬──────┤
│
│
降价
│
不降价 │
├─────┬────┼───────┼──────┤
│
│
降价│
(-2,-2)│
(3,-5)│
│ 运营商a │
│
│
│
│
│ 不降价│
(-5,3)│
(1,1)│
└─────┴────┴───────┴──────┘
如表1所示,在博弈双方根据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选择的条件下,我们对a、b两个运营商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第二篇:中国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
2009年第8期封面报道作者:■文/孔清溪 孔超
小产品、大市场
调味品产品科技含量低,行业进入门槛低,作为生活必需品又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小产品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造成了市场上上万家企业、上百种品牌纷繁竞争的局面。同时,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企业无序竞争,市场竞争环境恶化。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影响是最小的。从目前监测的数据看,2008年,95%的企业业绩有所增长,只有5%的企业业绩有所下降。从分行业来看,酱油行业的增长区间在3%~30%之间,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之间的增长比例在拉大;食醋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在10%~20%之间,个别企业达到了80%;各种花色酱的增长也比较快,增长幅度在30%~40%之间。调味品作为生活日用品,人们对其关注度很高,家庭消费者的理想率达到89.6%,就算很少接触厨房用品的有潜力消费者也有81.9%的理想率。调味品虽然是低成本、低利润的消费品,可是拥有巨大的市场,致使众多企业参与到竞争中。人们提及的所有品牌宽度多达98个,常用品牌宽度也有78个,可见调味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调味品理想品牌调查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心目中,太太乐、海天、李锦记为调味品品类一线品牌。在常用品牌提及率调查中,三者的提及率分别为27.9%、16%和9.6%,三者之和超过50%。而且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预购和理想品牌提及率排名中,三者稳居前三名,并以很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品牌。
第二梯队由莲花、红梅、加加、豪吉领衔,保宁、恒顺、厨邦、致美斋、珍极等品牌紧随其后,也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像莲花味精、恒顺醋、豪吉鸡精等都是享誉全国的调味品。
从多项指标中可以看到,太太乐处在调味品市场的霸主地位。不论是常用品牌还是预购和理想品牌提及率都领先第二名达十几个百分点。从2006年起,太太乐实施以调味品为主的食品多元化发展战略,相关数据显示,太太乐鸡精的市场份额高达40%。
但这不表明太太乐就可以高枕无忧。在潜力指标和晋级指标中,太太乐并没有继续登顶,相反是李锦记表现出色拔得头筹。这说明,虽然常用品牌中太太乐以大比分领先于李锦记,但纵向看市场前景,太太乐的生存空间却小于李锦记。所以,企业赢得了现在的市场不等于赢得了未来。而且,在消费者维系度中,李锦记超过太太乐0.6个百分点,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但是未来在调味品市场上,太太乐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区域争霸战
调味品行业是公认的中国为数不多未完成市场整合的行业,再加上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扎堆掘金。国内调味品市场陆续出现了数十个地方乃至全国性知名品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由于文化差异和历史原因,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调味品的口味选择上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调味品企业也就因地制宜,推出不同特色的品牌,垄断着当地的市场,调味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20世纪90年代末,调味品行业进入激烈竞争时代,全国性的大品牌做大做强,不断蚕食各地市场,各个地方小品牌被迫参与到市场保卫战中。
以常用品牌为例,来自广东佛山的海天,成为广州、深圳、长春、郑州、太原、南宁、海口等地的第一品牌,可见其对产地周边城市影响很大;四川的保宁垄断了成都、重庆市场;沈阳的红梅则成为大连、沈阳消费者心目中最被认可的品牌;广东的李锦记虽然没有战胜海天成为广东最受推崇的品牌,但它的影响力辐射到了厦门;湖南的加加、河北的珍极、新疆的笑厨和河南的莲花,也都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地第一品牌。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调味品仍然以区域性品牌为主,但许多大型的综合性品牌,通过市场细分、差异化战略和有效的宣传逐渐向全国市场扩张。地域影响力指标显示,在消费者心目中,太太乐已经成为纵贯南北的大品牌。而在全国36个重要城市调味品常用品牌调查中,太太乐已经成为20个城市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品牌。
海天也开始从南到北扩大影响,利用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齐全的产品线等优势,逐渐把海天酱油推向全国。另外,在预购和理想品牌调查中,李锦记除了在广州、深圳、厦门成为第一品牌,而且在呼和浩特“打败”当地调味品知名品牌笑厨摘取了市场桂冠。
细分与整合是大趋势
调味品正进入大品牌竞争时代,卖方主导市场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各大企业充分认识到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开始注重市场细分,注重塑造品牌形象。
消费者对于饮食已不单单是满足温饱,更需要享受高品质。这就给作为家厨必备品的调味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研制适宜不同消费者的调味品,品种越分越细,以迎合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产品多元化就成为必然的趋势。高品质的生活要求调味品向中高档发展,比如市场上先前只有传统的酱油、醋、盐等调味料,之后出现了老抽、生抽,以及各种功能性的酱油,如蒸鱼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等,针对不同菜式多种多样的调味料相继推出,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原料成本、加工制作成本的不断提高也促使调味品走高端路线,以帮助企业赚取更多利润。
为了增强竞争力,调味品行业出现了品牌整合的大趋势。如今中国是世界调味品生产大国,世界强势品牌几乎都进入了中国调味品市场,利用资金优势或收购或联合,与中国本土品牌展开争夺。市场竞争也从不饱和竞争发展到行业集中度加大,大品牌通过整合主导市场,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
被雀巢收购的太太乐和联合利华的家乐调味品系列,抢先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并打开了知名度,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2007年年初,日本味滋康入主北京和田宽并控股龙门和田宽和虎王和田宽,成为调味品业的一匹黑马。随后,日本最大的食品集团味之素株式会社收购淘大食品集团,从而跻身全球酱油产业三甲。2008年年底,中国台湾统一与日本著名酱油巨头龟甲万联手,与河北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合资成立统万珍极食品公司,主攻北京和天津市场。2009年4月,雀巢与太太乐联手投资3.2亿元,在上海兴建了一个占地100余亩、年产量10万吨的鸡精生产工厂。新加坡知名食品集团福达则通过收购广东开平味事达、广合快速进入中国调味品市场。除了中外强强联合,国内企业也开始联合起来以抵抗外资企业。此外,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如李锦记、万家香、老蔡等以资金和品牌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开始向高端定位发展。
同时,国内调味品企业也纷纷开始大力扩张。2009年上半年,佛山海天味业投资20亿元扩建高明生产基地二期工程,建成后综合产能达300万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调味品生产王国。海天可以说是中国调味品企业迅猛发展的缩影,从一个地方酱油生产小厂发展成为调味品王国,2008年海天的产值为50亿元,2009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60亿元。
然而海天60亿元的销售额相对于1500亿元的调味品市场,竞争对手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由分散到集中,是世界调味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日本、美国等市场,经过竞争,鸡精只有两三个品牌。而在我国,鸡精行业、酱油行业已经呈现出整合趋势。专家预计,未来5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将由近10个巨头把持。
品牌塑造力度不断增强
伴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味品企业的市场推广活动越来越频繁,力度也越来越大。其中,整个行业及企业的广告投放呈快速增长势头。
从四大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刊例收入来看,总体收入已经从2005年的11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7亿元,增幅高达49.3%。2009年1月至6月,调味品行业四大传统媒体总体刊例收入为9.87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24.1%。其中,电视是调味品行业最主要的广告投放媒体,历年来占有的比例均在96%~98%之间。而2009年1月至6月,电视媒体占有的比例达到了98.5%。
中央电视台更是成为国内外调味品企业抢占的传播制高点。2009年,包括海天味业、太太乐鸡精、嘉豪食品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投放中央电视台招标段等黄金广告资源,开始了新一轮的品牌竞赛。
海天多年来坚持在中央电视台不间断投放广告,特别是在招标段黄金资源投放广告,塑造了其调味品第一品牌的形象。2009年,配合扩张产能、更换新标识等战略的实施,海天加大了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的力度。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品牌建设赋予了海天美味、健康、诚信、首选的形象,使海天具有极高的品牌号召力,吸引了众多忠诚消费者,使其酱油、蚝油、鸡精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入户使用率都保持着稳定而快速的增长速度。
太太乐在近几年崛起,特别是在鸡精这一新兴行业成为龙头企业,在全国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太太乐非常重视广告宣传,尤其重视与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合作。2007年太太乐开始中央电视台招标段黄金资源投放广告,借助这个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平台,太太乐建立了强大的覆盖网络,向消费者传达其品牌主张,确立了太太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领先地位。
广东嘉豪食品是调味品行业的新星,生产的产品品种多达50多个,其中包括青芥辣、辣椒汁、超浓缩鸡汁、牛肉汁、鸡精、鸡粉、鲍汁蚝油等。2009年,嘉豪食品邀请影视明星范冰冰作为代言人,发起了一轮强大的品牌攻势,在品牌众多的调味品行业锋芒毕露。
调味品细分市场品牌战即将打响
专访中央电视台广告部高级客户经理周宁
■文/本刊记者闫芬发自北京
《新营销》:目前调味品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情况如何?今年与往年比有什么变化?
周宁:调味品行业往年主要以酱油企业投放广告为主,因为酱油相对口味比较一致,南北差异不大,适合做全国推广。目前酱油企业的广告投放客户以海天为主。这两年乌江榨菜也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加上太太乐鸡精、嘉豪鸡汁,以及老才臣投放的腐乳广告,一下子拓宽了细分产品的种类。调味品企业抢占细分市场龙头老大的战役即将打响。
《新营销》:对于调味品企业来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你认为它们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
周宁:调味品行业门槛低,大多以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的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运营能力不强,加上产品定价低,赢利状况普遍不好,导致它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化运营。但是那些有远见的企业,从整个市场低端恶性竞争中发现了突出重围的机遇,这就是实施品牌化运营战略,抢占消费者认知的空白,抢占媒体传播的制高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扩大经营规模,让经销商自己找上门来,增强自己在终端的谈判能力,为自己带来滚滚的现金流。
《新营销》:与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合作给企业带来了哪些价值?传播的效果如何? 周宁: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肯定是品牌宣传最好的途径,比如说海天酱油,海天是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调味品企业。海天连续多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选择最黄金的时段投放产品广告,短短五六年间积累了雄厚的品牌资产,配合企业良好的营销策略,逐步成长为中国酱油行业的老大,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
《新营销》:就你的经验来看,通常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适合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的调味品企业通常是些什么样的企业?它们面临什么样的品牌发展机遇?
周宁: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其实门槛并不高,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投放。但是不论企业准备的资金有多少,自身的基本功一定要做好。比如企业的生产能力,如果企业的广告播出去了,肯定有大批经销商找上门来,要是货供不上,经销商对企业的印象肯定要打折扣;还有企业的渠道能力,如果销售区域并没有建设完善,消费者看到广告印象深刻却在附近的超市里买不到,自然也就慢慢遗忘了;还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等等,都应该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只有自身内功做好了,配合中央电视台广告平台这一最有效的媒体宣传工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新营销》:调味品的生产历史很长,但却是一个新兴市场,你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调味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周宁:调味品企业受到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口味差异大的制约,真正是众口难调。另一方面,中国的调味品,尤其是酱菜、腐乳等历来为家庭作坊式生产,价格低廉,品质无保证,因此被消费者视为低档产品,无法登上大雅之堂。但是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快速增长,中国的调味品市场越来越被商家看好。目前,全球顶尖的几大调味品企业已经悉数进入我国成立合资公司,而我国本土调味品企业的品牌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已经为各家企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舞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调味品行业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全国性企业,甚至出现国际性大企业,最终能够和龟甲万这样的“全球500强企业”比肩。
第三篇:2013版中国液晶彩电市场竞争格局及品牌营销策略深度研究报告
2013版中国液晶彩电市场竞争格局及品牌营销策略深度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我国液晶彩电行业与产品发展概况1第一节产品定义1第二节2011-2013年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2第三节我国近期液晶彩电产业政策分析3第四节液晶彩电上下游产业链模型分析
4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4二、产业链模型分析6第四节液晶彩电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10
一、波特五力模型介绍10
二、氢氰酸产业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13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152、潜在进入者分析163、替代品威胁分析184、供应商议价能力
215、客户议价能力23 第二章我国液晶彩电产品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6第一节液晶彩电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26
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分析26
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预测第二节液晶彩电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32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产量分析
32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产量预测34第三节液晶彩电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38
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需求预测第四节液晶彩电价格趋势分析4
4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价格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价格预测第二章中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分析51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区域结构分析52第三节中国液晶彩电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53一、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53二、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5
5三、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五、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六、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56 58 61 63 29 38 41 44 46 51
第三章重点液晶彩电品牌研究66
此章可根据客户要求调研67
第一节公司一671、公司简介67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683、公司营销战略70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73
第二节公司二761、公司简介76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783、公司营销战略81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83
第三节公司三851、公司简介85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873、公司营销战略88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90
第四节公司四941、公司简介94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973、公司营销战略99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100
第五节公司五1031、公司简介103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1043、公司营销战略106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109
第四章液晶彩电市场品牌竞争分析113
第一节主要品牌市场份额分析113
第二节品牌集中度调查114
一、产品产出的企业集中度114
二、产品消费的品牌集中度117
第三节主要城市消费市场品牌构成调查
第四章液晶彩电市场品牌营销调查122
第一节营销模式调查122
一、直销122
二、代理经销125
三、国际贸易127
四、网络模式128
第二节销售终端竞争调查131
一、广告宣传131
二、促销活动132
三、价格竞争134-2-120
第三节不同客户购买相关的态度及影响分析138
一、价格影响程度138
二、购买方便的影响1
41三、广告的影响程度1
43四、包装的影响程度144 第五章2013-2017年液晶彩电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148第一节液晶彩电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液晶彩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液晶彩电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二节液晶彩电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48 148 150 1
54一、政策风险1
54二、竞争风险157
三、经营风险159第三节液晶彩电行业投资策略分析16
1一、市场定位16
1二、重点区域163 第六章市场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166第一节液晶彩电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166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166
二、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169
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171 第二节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173第三节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174第四节液晶彩电项目投资建议17
5一、术应用注意事项17
5二、项目投资注意事项176
三、生产开发注意事项178
四、销售注意事项181------------------------------【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第四篇:中国红枣深加工市场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市场研究报告
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红枣深加工行业运行目前发展形势良好,该行业企业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随着我国红枣深加工行业运行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出口增长,我国红枣深加工行业运行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共十三章。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红枣深加工相关概述
第一节 红枣深加工范围界定
第二节 红枣深加工主要生产工艺
一、主要生产工艺
二、加工效益分析
第三节 红枣深加工产业链分析
一、红枣深加工产业链现状
二、红枣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形势
第四节 烘烤制干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
一、烘烤制干在红枣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当前我国红枣烘烤制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全面推广烘烤制干技术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二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一、2011-2012年相关政策分析
二、2011年红枣产品新标准情况
三、红枣的分级标准
四、红枣-农业行业标准
五、出口无核红枣、蜜枣检验规程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
二、我国居民消费分析
三、红枣的营养价值及居民认知程度
第三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及技术趋势研究分析
第一节 红枣系列深加工技术分析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一、红枣汁提取技术
二、大枣多糖提取分离技术
三、大枣膳食纤维的提取
第二节 国内主要生产方法
一、红枣干的加工技术
二、红枣泥的加工技术
三、枣蓉的加工的技术
四、大红枣露的加工技术
五、冬枣香酥片加工技术
六、红枣复合饮料加工技术
七、银耳红枣饮料加工技术
八、红枣生姜汁饮料加工技术
九、红枣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
第四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产业概况
一、中国红枣种植规模与产区分布
二、中国红枣产量情况分析
三、中国红枣市场价格走势
四、中国红枣深加工收购情况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贮藏保鲜与加工的现状分析
一、红枣的传统利用方式
二、红枣贮藏保鲜加工现状
三、红枣贮藏、保鲜、加工中的问题
四、我国红枣贮藏、保鲜与加工前景
第五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业运行总况
一、中国红枣加工业特点分析
二、红枣产业加工链条多角度透析
三、红枣加工企业规模及分布
四、红枣加工业利润分析
五、中国红枣加工业产值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业细分领域探析
一、粗加工
二、深加工
1、深加工成为红枣产业振兴引擎
2、红枣深加工增值分析
3、红枣酸奶市场发展分析
4、红枣酸奶的跨界营销策略
第六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业热点问题探讨
一、加工产品结构及市场分布问题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二、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三、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渠道不畅制约了企业发展
四、红枣加工产品深度开发滞后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来发展战略分析
一、发展红枣加工业要注意协调好各方利益
二、以工业化生产理念为指导,尽快实现加工业的标准化
三、调整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优质产品
四、加快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五、创名牌开发名牌保名牌,提高效益
六、调整红枣加工产品销售市场布局,改变不合理的被动局面
七、加大红枣深度开发,生产优质新产品
第七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热点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市场调查分析
一、红枣市场竞争力
二、红枣市场畅销排名
三、红枣市场占有份额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蜜枣市场调查分析
一、蜜枣市场竞争力
二、蜜枣市场畅销排名
三、蜜枣市场占有份额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枣脯市场调查分析
一、枣脯市场竞争力
二、枣脯市场畅销排名
三、枣脯市场占有份额
第四节 2011-2012年中国枣汁市场调查分析
一、枣汁市场竞争力
二、枣汁市场畅销排名
三、枣汁市场占有份额
第八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加工主要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一、沧县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二、吴堡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三、榆林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枣业十强县(市)发展分析
一、2011-2012年清涧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二、2011-2012年阜平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三、2011-2012年临县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四、2011-2012年灵武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五、2011-2012年内黄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六、2011-2012年临猗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七、2011-2012年献县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八、2011-2012年新郑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九、20-2012年赞皇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十、2011-2012年沾化红枣加工业发展分析
第九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重点地区销售分析
第一节 河南市场行情分析
第二节 新疆市场行情分析
第三节 陕西市场行情分析
第四节 山西市场行情分析
第五节 北京市场行情分析
第六节 山东市场行情分析
第七节 江浙市场行情分析
第八节 东北市场行情分析
第九节 西北市场行情分析
第十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加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三、替代品的威胁
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五、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加工行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红枣深加工品牌的特性和作用
二、红枣深加工品牌价值战略研究
三、我国红枣深加工品牌竞争趋势
四、红枣深加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品竞争力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二、延川红枣产业竞争力
三、和田玉红枣产业竞争力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提高红枣深加工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红枣深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影响红枣深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三、提高红枣深加工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十二章 2011-2012年中国红枣深加工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新郑市果甫罐头加工厂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河南省新郑市红枣食品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郑州市新亚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漯河市众合蜜饯食品厂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山东省沾化县冬枣实业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清涧县宏祥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 献县沧华园食品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 榆林市惠民食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节 佳县东方红枣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节 乐陵市云红万吨冷库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一节 沧州好想你枣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三章 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分析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业新趋势探析
一、中国红枣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二、中国枣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三、中国红枣深加工发展方向预测
四、中国红枣深加工市场分析预测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红枣深加工行业政策机遇分析
二、红枣深加工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三、红枣深加工行业新的发展机会
四、红枣深加工投资前景及效益分析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宏观经济的波动风险预警
二、红枣加工行业出口风险预警
三、红枣加工行业应对风险能力
四、我国红枣产业气候风险及对策
第四节 红枣深加工行业发展策略
一、红枣深加工经济效益分析
二、红枣深加工发展措施建议
三、加快红枣产业发展的思考
四、我国枣业发展战略与科技对策
第五节 红枣深加工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技术开发战略
二、产业战略规划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营销战略规划
五、区域战略规划
通过《2013-2017年中国红枣深加工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第五篇:2014年4月中国镍市场竞争格局
2014年4月中国镍市场竞争格局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总体上来看,4月大宗商品市场明显企稳,表现在市场涨面、涨幅均较3月有明显改善。
监测数据显示,4月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31种,集中在有色板块(共7种)和橡塑板块(共6种);涨幅前三商品分别为镍,涨20.57%;鸡蛋,涨14.96%;纯苯,涨7.11%。
环比下降的商品共27种,集中在能源(共7种)和化工(共6种),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皮棉(3级内地)(-9.71%)、聚合MDI(-9.44%)、天然橡胶(标一)(-7.35%)。
因受印尼矿石出口禁令以及俄罗斯制裁等引发的供应忧虑提振,镍价上月连番大涨。上周三,LME三个月期镍报每吨18200美元,上涨0.3%,本月累计上涨14.5%,为2012年9月以来的单月最大涨幅,年内镍价累计攀升了31%。澳洲国民银行(NAB)驻墨尔本分析师JamesGlenn表示,印尼矿石出口禁令仍对镍市场未来供应产生影响。
4月市场向好主要是因为:首先,2014年下跌第一浪在3月结束,第二浪尚未到来,4月市场相对风平浪静;其次,原油、动力煤等能源类基础原料表现稳定(涨跌幅均不超0.5%),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再次,下跌龙头从一季度的四驾马车(动力煤、天胶、焦炭、铁矿石一季度轮番大幅下跌,累计跌幅均超10%)缩减为4月的三乘(天胶、棉花、MDI跌幅超过5%),而上涨龙头却由3月的双龙(镍、鸡蛋)增加到六朵金花(镍、鸡蛋、纯苯、LLDPE、醋酸、铜涨幅均超过5%),同时企业检修、国际影响、超跌反弹等因素均在市场有所体现,市场气氛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