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

时间:2019-05-14 05:5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

第一篇: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

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疾病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甚至涉波及全群,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消灭猪的疫病,保护猪群正常生产,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保证人民的健康,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提高养猪防病的水平。

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包括:制订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定期驱虫和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等。

一、制订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

1、选好场地,合理布局。猪场应选在地势高燥、水源充足,远离公路、工厂、学校,交通方便 处。生产区与管理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和猪舍入口处应设消毒池。粪便发酵池设在场外。

2、建立制度,防病传入。本场工作人员和饲养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服和鞋。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严禁参观。场外车辆、用具等不准进场,出售种猪、肥猪须在场外进行。饲养人员不要串猪舍,用具和所有设备要固定在本舍内使用。

2、讲究卫生、处理好粪便。训练猪只定点排粪、尿,并及时清扫。粪便送发酵池处理或堆积发 酵。

4、消灭老鼠、蚊虫、苍蝇,防止猫、狗等动物进出猪舍,污染饲料。

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被病猪粪尿、血液及分泌物污染的土壤、场

地、猪舍、用具和饲养人员的衣服、鞋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消毒的时候,应根据病原体的弱点,采用不同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

平时要建立一整套的消毒制度。猪场的入口要设置车辆消毒池,猪舍的大门、小门要设置人脚踏消毒池,消毒池的药水要定期更换,经常保持有效浓度。生产区的入口设有紫外线照射室,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要进行体外照射,并更衣、换鞋。

整个场区大环境的消毒一般每10~15天进行一次;“全进全出”的猪舍,每批猪出栏后要彻底清扫,再进行消毒,并空栏一周方可进猪;母猪分娩室在临产前要彻底消毒;对难以空栏的猪舍要进行不定期的带猪消毒。

消毒药的种类很多。选择消毒药时应了解其有效成分,然后根据使用目的和对象选择所需药品。一般要选用广谱、高效、低毒、价廉、作用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和使用方便的消毒药。各种消毒药使用浓度,因消毒对象、目的、使用方法和环境温度而异,可按药品说明书配制。猪场一般要准备2~3种以上的消毒药品,每隔15~20天交换使用。

在猪场内禁养猫、犬,定期毒杀蚊蝇、投饵灭鼠。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搞好种猪群的净化,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空出的猪舍,停止使用,经消毒后一周方可进猪。猪舍及环境平常每周消毒1-2次。

舍内消毒可用碘制剂、氯制剂、1210或0.03%百毒杀、或山梨酸类、或0.3%—0.5%过氧乙酸等喷洒(带猪消毒)、复合酚(菌毒敌、毒菌净、农乐等)。走道用2%氢氧化钠消毒。舍内用2%氢氧化钠消毒1~2小时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须时常更换消毒药或交叉使用。

实施早期隔奶技术:仔猪在2周龄至20日龄以内实施断奶,运到离母猪舍1公里外的保育舍进行饲养。可控制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但对饲料要求较高。对发病猪只,及时隔离,确诊,甚至淘汰,严防病原扩散。

三、猪场免疫、保健计划

免疫程序根据猪疫病的发生规律和免疫用生物制品的作用特性而制订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预防接

种。针对当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弄清过去发生过哪些传染病,在什么季节发生,流行的范围,防治情况,拟订每年或每批猪的预防接种计划。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如下:

(一)后备母猪6月龄:⑴驱内外寄生虫。⑵可将健康经产母猪与后备母猪混养一段时间,同时让公猪隔栏互相接触。选择的后备母猪外阴必须发育正常,同时有十二个以上排列整齐的乳头。饲料适当减少,至配种以后为止。

(二)7月龄: 配种一个月前注射猪瘟、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疫苗、乙脑疫苗(在蚊虫开始活动前1~2个月免疫)、喘气病菌苗。

(三)8月龄: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时才配种。

(四)9月龄:配种后1—2个月怀孕检查。

(五)怀孕母猪产前6周(40天):注射仔猪大肠杆菌苗(K88、K99、987P)、仔猪红痢菌苗、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驱内外寄生虫。入冬几个月内注意注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仔猪大肠杆菌苗注射需要常年执行。

(六)产前2周(15天):注射仔猪大肠杆菌苗、仔猪红痢菌苗、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萎缩性鼻炎菌苗、驱内外寄生虫。饲料中添加药物控制下痢及磺胺或沙星类药物控制萎缩性鼻炎。猪伪狂犬病在产前20—15天免疫。

(七)产前1周:喂以轻泻饲料,产房彻底清洗消毒,将母猪体表清洗后迁入产房。

(八)分娩:仔猪乳前注射1头份猪瘟瘟疫苗/只(一般待产出5头左右的仔猪开始稀释和注射猪瘟苗,注苗后2小时准吃初乳,稀释的猪瘟苗放在冰瓶内)。分娩时,用0.1%高锰酸钾水将母猪腹部乳头、会阴部清洗消毒,仔猪脐带用碘酊消毒,注猪瘟苗后2小时让仔猪吃足初乳,作好仔猪和母猪情况记录。

(九)仔猪1—3日龄:注射铁剂(口服铁剂应在初生12小时之内)和硒(0.1%亚硒酸钠0.5毫升)。乳猪保温在33-34℃。保持产房清洁干燥,控制下痢,剪犬齿,剪尾巴,剪耳号。

(十)一周龄:开食乳猪料。注射萎缩性鼻炎菌苗。

(十一)2周龄:口服铁剂,阄割(10日龄)。注射喘气病灭活菌苗(7—15日龄)。

(十二)3周龄(20天):注射猪瘟疫苗,加强仔猪管理,控制下痢。

(十三)4周龄(30天):注射猪丹毒、猪肺疫菌苗、喘气病灭活菌苗,注射或口服仔猪付伤寒菌苗,断奶。仔猪进入小育成猪舍,逐渐换饲料。

(十四)8周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菌苗,驱内外寄生虫。仔猪进入育肥猪舍。

(十五)育肥猪(2—6月龄):如果有发病高烧猪,及时隔离,消毒,确诊,严防烈性传染病发生。(十六)5—6月龄:出栏、上市。

(十七)公猪4—6月龄:在配种前最少2个月将选定的公猪引进猪场,公猪在8月龄时才可以配种。(十八)引进后的第1个月:对传染性流产病、伪狂犬病再测定1次,驱内外寄生虫。隔离1个月给予无药添加的饲料,观察是否有下痢陂足、肺炎及其它病症。

(十九)引进后的第2个月(2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菌苗、萎缩性鼻炎菌苗、细小病毒疫苗、乙脑疫苗、猪喘气病灭活菌苗。观察其性欲及配种能力,检查清液,过后才将配种的母猪与其隔栏接触,加强运动。

(二十)每6个月:生产公猪和母猪春秋季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猪肺菌苗、口蹄疫油苗、喘气病灭活菌苗。所有猪只在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油苗。

(二十一)有人认为,种母猪于产前30天要免疫接种一次猪瘟弱毒苗。但也有人认为,在母猪妊娠期接种猪瘟弱毒苗会引起繁殖障碍型猪瘟。在有条件的猪场,商品猪可不做猪丹毒、猪肺疫、仔猪付伤寒及猪萎缩性鼻炎菌苗。

(二十二)若在使用的菌苗为活菌制剂,或使用益生菌(如EM)的同时,给予猪只抗菌药(如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或肌注等),则使用活菌制剂(包括猪丹毒、猪肺疫、仔猪付伤寒弱毒苗)的效果变差,很可能无效。在使用活菌制剂(包括猪丹毒、猪肺疫、仔猪付伤寒弱毒苗)前7天和后7天,应避免给予猪只抗菌药。若料中有抗菌药,选用适宜灭活菌苗,而不能用活菌苗。要限制使用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药物,特别是在机体免疫接种期间。在免疫时可适当选用免疫增强剂,如0.1%亚硒酸钠VE1.0毫升肌注。

(二十三)对于注射疫苗过敏猪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2—1.0毫克肾上腺素/头。静脉注射须10倍稀释,0.2—0.6毫克/头。注意事项:

1、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

2、不同疫苗免疫时,活苗应间隔7~10天,死苗应间隔2~3周

3、免疫接种前后1~2天禁止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4、注意疫苗的运输、贮存和母源抗体的影响。

5、本程序,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切勿生搬硬套。

四、定期驱虫 驱虫是治疗病猪,消灭病原寄生虫,减少或预防病原扩散的有效措施。猪场应定期进行驱虫。驱

虫前应做粪便虫卵检查,弄清猪体内的寄生虫种类和危害程度,以便选择合适的驱虫药。以下是猪场寄生虫控制模式,可供参考。

所谓寄生虫控制模式就是按照危害寄生猪主要寄生虫的发育繁殖规律,以安全、简便的 形式使用药物进行定期整体性驱虫。

1、每年春季和秋季对全场猪各应用一次药物,按1.5~2.0g/kg的比例加入阿维菌素(2.0 ‰)粉剂拌料,自由采食,连用三天。

2、对怀孕母猪生产前1~2周内应用一次药物,按2.0g/kg的比例拌料,对哺乳母猪按 1.0g/kg比例拌料,自由采集食,连用三天。

3、对种公猪,一般在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对引进的种猪先驱虫一次,再合群,每 次按2.0g/kg比例拌料,自由采食,连用三天。

4、对仔猪20~30日龄(乳猪补料期间)、60~70日龄(仔猪转群期间)各驱虫一次,第一次按0.5g/kg拌料,第二次按1.0g/kg拌料,自由采食,每次连用三天。

规模化猪场驱虫模式:

1、对猪场全部猪驱虫一次。

2、母猪产仔前1—2周驱虫一次。

3、种公猪一年驱虫二次。

4、仔猪断奶转群前驱虫一次。

5、新购猪只驱虫2次,隔离至少30天才能并群。

6、彻底清洁环境,加强粪便管理,防止再次感染。

驱虫药物:(1)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 2PPM拌料(每公斤体重每日给予100微克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连用7天; 或颈部皮下注射0.3毫克/千克。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可用于怀孕母畜,首次用药后7—10天,也可再用一次,便能控制多种线虫(蛔虫、类圆线虫、鞭虫等)和疥螨等体内外寄生虫。用药后应彻底清洁环境,粪便集中发酵等无害处理。(2)左旋咪唑(8毫克/千克体重内服给药)、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给药)、敌百虫(用2—3%水溶液(现用现配)灌服,每公斤体重0.10—0.12克(总量不可超过7.0克),也可拌入饲料中喂服)能驱除猪体内线虫。可二次用药,中间间隔7—10天。(3)1—2%敌百虫水溶液或50—100PPM溴氰菊脂喷洒,10天后再喷1次。可防制外寄生虫,如疥螨感染等。亦可选用除虫菊脂类其它药物。

敌百虫等有机磷类最好不要用于怀孕母畜。若发生呕吐、腹痛、流涎、瞳孔缩小等中毒症状,可用1%阿托品(3—5毫升/头,1次/4小时,连用3次)等药物解毒。

五、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猪的疫病很多,其中有些疫病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苗

可供预防,也有一些疫病虽有疫苗可供预防但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有效地控制猪病的发生,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外,应用药物预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它特别适用于寄生虫和一些无疫苗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细菌性传染病的预防。如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用支原净和金霉素预防猪喘气病;用磺胺类药物预防猪弓形体病;流行性感冒时,为了预防巴氏杆菌和支原体引起继发性肺炎和严重的肺炎并发症,可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磺胺或抗生素等药物。用泰乐菌素拌料预防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等。

猪常见的几种疾病

一、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1)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2)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为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肺疫、萎缩性鼻炎等(3)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呼吸道圆环病毒、猪流感、猪瘟等。(4)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如仔猪继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等。(5)其它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如蛔虫、后圆线虫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等。

防治:

1、接种疫苗

2、严格消毒

3、预防用药

(1)围产期投药: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仔猪继奶前后各1周的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可使用泰妙菌素(65g/t)+金霉素(150g/t)。对预防各类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有明显效果。(2)生长育肥期:(3)后备猪投药:可用以上药物,每月一次,直至配种。

(4)脉冲式给药:以一定的间隔短期给药以预防疾病,同时使猪群产生免疫力,以7天用药,7天停药的方式间隔给药。

4、发病猪场的药物控制

(1)围产期药物控制: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或在仔猪继奶前后各1周的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可使用泰妙菌素(125g/t)+金霉素(300g/t)+阿莫西林(150g/t)。能有效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哺乳仔猪还可在出生后3、7、21天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如得米先)0.5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3)生长育肥期:在转栏前后各一周,以后间隔一周使用一次,每次1-2周使用抗菌素。

5、蛔虫、鞭虫等内寄生虫损害机休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和病症,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发展有一定意义。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一周后,可饲料拌喂有2mg/kg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一周,连续2次鉰喂,每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六周驱虫一次。也可通灭按1ml/33kg体重肌肉注射。

二、影响母猪生殖的繁殖障碍病 1.猪非典型性猪瘟:

妊娠母猪患隐形猪瘟病后,母猪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可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等症。仔猪久痢难愈,剖检病仔猪,猪瘟症状较明显.2.母猪乙型脑炎:

本病多见于头胎母猪,多发在6月龄猪,季节性明显,每年5-10月份较易发病(由花蚊子叮咬传染),妊娠母猪患病后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表现出发生突然流产、死胎、木乃伊、弱胎、畸形胎等症。

3.猪细小病毒病:

妊娠母猪感染细小病毒后,通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妊娠母猪多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产下异常发育胎儿等。还出现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多次配种不孕。4.伪狂犬病:

妊娠母猪患病后无明显临床症状,具体病理反应是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等症,乳猪得病体温有轻度升高,病程4-6天,衰竭而死。在4-15天内发病较多,病猪呈棕色腹泻,神经反应先敏感后麻痹,死亡率高。5.蓝耳病:

患病的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猪。产下的仔猪免疫抗病功能较差。

6.猪流行性感冒:

体温突然上升40.3-41.5°c,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易继发肺炎或肺疫。母猪妊娠前期患病产仔较少,妊娠后期患病容易发生流产。7.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一种类等孢球虫--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3-4月龄猪易感染,体温41-42.5°c,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死胎或畸形胎。8.布氏杆菌病:

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5月龄以下仔猪有抗体,6-7月龄开始对本病有易感性。患病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有的引起子宫炎和不育症。公猪睾丸肿大。公母都有可能引起关节、脊椎化脓,跛行或瘫痪。9.附红细胞体病:

患病母猪发生临产期流产、死胎弱胎,产后母猪多出现高烧,也有分娩延期,产后无乳或乳房炎。(土霉素、对氨基苯砷酸等)10.猪链球菌病:

其中以败血性链球菌危害最大,以淋巴结脓肿最为常见。妊娠母猪感染后,能发生流产和死胎,产后无乳或高烧。(败血性和脑膜、脑炎型应早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第二篇:春季预防猪病的综合措施

春季预防猪病的综合措施

来源:互联网 作者:康大夫 编辑 时间:2009-02-27 点击:

267

春季时猪病多,且多为混合感染,发病后不易治愈。采用多种预防性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或把疾病消除在发病初期,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注意营养与发病的关系 在许多发生传染病的地区或发病的猪场,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同场饲养的猪,某个生长阶段的猪都发病,而其他生长阶段的猪却不发病;同场饲养的猪,某一栋猪舍的猪都发病,而相邻舍的猪不发病;在养猪比较集中、卫生防疫措施不完善的专业村,张家和李家的猪都发病了,而赵家的猪却没有发病。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营养与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家知道,不同品种、日龄、生产类型的猪,其营养需要是不同的,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猪的营养需要会发生变化,饲料产品很难做到与猪的实际需要完全吻合。一旦缺乏某种营养要素,猪的免疫机能就会下降,所以,在猪发病时要考虑营养因素。选择适合环境条件(气候、土壤、水质)的饲料,经常与饲料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必要时通过对猪的血液、土壤、水质、饲料原料的化验分析,调整配方。严格把好饲料关,防止用霉变、有毒的饲料喂猪。

二、药物保健

(一)母猪的保健。母猪产前、产后1周用利高霉素和黄芪多糖拌料饲喂,以预防产后感染、消化道和呼吸系统感染;母猪产后24小时内可用强效阿莫仙3~4支肌肉注射,以预防产后感染的发生;给子猪断奶后在母猪饲料中拌阿莫西林,喂服4~5天,可防治乳房炎、子宫炎,提高受精率;母猪配种前24小时内每头肌注头孢噻呋钠0.5克,以提高受精率。

(二)子猪的保健。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0.5毫升或头孢噻呋钠5毫克,可有效防治子猪黄、白痢;3日龄注射远征牲血宝1毫升,补铁;7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毫升或头孢噻呋钠10毫克;10日龄注射远征牲血宝1毫升,补铁;14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5毫升或多福先头孢噻呋钠20毫克;30日龄用利高霉素和黄芪多糖拌料,饲喂2周;40日龄用伊维菌素加阿苯达唑驱除体表、体内寄生虫;56日龄用复方阿奇霉素拌料,饲喂1周,可有效预防猪水肿病和呼吸道综合征;第十二周龄(转育肥期),用泰乐菌素拌料饲喂1周,防治呼吸道综合征。

(三)育肥猪的保健。每月饲喂1周阿莫西林,可有效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增强肌体抵抗力,提高日增重;在每年春、秋喘气病易发季节,可用泰乐菌素、黄芪多糖拌料饲喂;在冬季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多发时,用克利奇拌料饲喂,能有效治疗和预防这两种病。

三、环境控制

(一)春季气候多变,注意通风和保暖,有条件的猪场要让猪进行日光浴。

(二)猪场内不得混养其他畜禽,饲养人员不能互串猪场。

(三)猪场谢绝参观,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洗澡、更衣、穿场内专用衣服方可进入生活区和生产区。严禁外来车辆进入场区,必要时经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内及员工所需生产及生活用品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四)每天至少两次清扫猪舍环境卫生,保证猪舍清洁、干燥,不能留有卫生死角。猪舍外环境至少每周清理1次,保证眼不见脏物、杂物,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五)灭鼠、灭蚊蝇,消灭疾病传播媒介。3月中旬开始在猪饲料中添加蝇蛆净,连续添加45天。定时清除外环境杂草、填堵阴沟,消灭蚊蝇滋生地。

四、消毒

(一)带猪消毒每周2~3次,在下午上班后开始,这时气温较高,猪舍内很快干燥,同时在消毒后2~3分钟加强通风,降低猪舍湿度和减小消毒液的气味。消毒应采用喷雾的方式,喷洒必须全面到位,绝不能留有死角。同时消毒液的浓度必须准确,喷洒均匀。

(二)环境消毒一般每周1~2次,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方法同带猪消毒。

(三)消毒药可选择火碱、季胺盐类、碘制剂、醛制剂、氯制剂等。产子舍和保育舍消毒尽量选用对皮肤刺激小的药物。为了避免产生抗药性,应轮换用药,1周1次。

(四)工作服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每周2次。用21克高锰酸钾、42毫升甲醛在温度21℃以上、湿度70%以上条件下密闭熏蒸24小时。

(五)针头、注射器及其他器械用完后立即蒸煮消毒,断尾钳、剪牙钳随用随消毒,粪铲、扫把、粪车用完后冲洗消毒。

(六)猪舍清空后,采用清(清理粪便杂物)-消(用3%的火碱溶液消毒)-冲(冲洗)-干(干燥)-消(消毒)-熏(熏蒸)-烧(火焰消毒)-空(空置5~7天)的程序进行消毒。

五、免疫注射 必须根据自己猪场疫病的流行情况及本地区、省、市疫病的流行情况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六、强化猪场管理

(一)将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并将没有治疗价值的猪及时淘汰或无害化处理。

(二)淘汰部分老、弱、病、残及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保证合理的生产群规模,为切实实行全进全出提供条件。从分娩舍、保育舍到育肥舍都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三)减少猪群应激。尽量减少转栏与混群;避免在断奶、转群前后3天注射疫苗,减少猪因注射疫苗产生应激。

(四)做好初生子猪的接产工作,确保初生子猪吃足初乳,从而获得母源抗体。

(五)子猪、保育猪、育肥猪的料槽不能断料,减少猪因抢食而打架。

(六)不从疫区引进猪,刚引进的猪经过隔离观察确认无病方可放入原猪群

春季,病毒,细菌开始活跃,疫病多发;春季,气温转暖还寒,呼吸道病不好控制;春季,猪价偏低,如过说你已熬过寒冬,那么低猪价你又如何积极应对? 猪病多,不好养;猪价低,不赚钱基本上是养猪人的共识,但是为什么有些人面对猪病多,还是能够少生病,猪价低,为什么有些人还是能够赚钱呢?

春季飘忽不定的气温,给细菌、病毒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加上猪舍内通风量小,湿度大,抗病力下降,生猪极易发生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子猪副伤寒、子猪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疫病。那末今年的气温,今年的情况,需要注意那些疾病的发生呢?

当前,气温乍暖还寒,对猪的应激大;再加上细菌、病毒容易滋生繁殖,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以下这些病对你猪场的影响。

一、猪蓝耳病。该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死产率高达80-100%;仔猪死亡率也高达80%以上。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采取自繁自养和严禁从疫区进猪,加强猪场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气温突变或有其他应激时可适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菌素(如氟苯尼考等)、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黄芪多糖等)和抗应激的药物(如复合多维等)。对于该病的免疫与否,争议比较大。

二、猪瘟。这个病就不用说啦,许多养猪场目前都很重视,但是由于病毒株的变异,发生的地区还是不少,还是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三、猪流行性感冒。加强猪舍消毒工作,气温突变前适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菌素和抗应激的药物(如复合多维、黄芪多糖等),以提高猪体抵抗力。一旦发病,除全群使用抗菌药物外,对有症状的病猪可及时对症治疗。除非继发感染,死亡率很低。

四、猪传染性胃肠炎。该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靠疫苗免疫来预防,严重的地区可在怀孕母猪产仔前一个月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或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使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一旦发生只能是对症治疗,防治继发感染。对于中大猪死亡率不高。

五、猪肺疫。仔猪和架子猪发病率较高。温突变时可适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菌素(如环丙沙星等)和抗应激的药物(如复合多维、黄芪多糖等)。一旦发病,要立即隔离治疗,圈舍彻底消毒。全群饲喂氧氟沙星等抗菌素,病猪肌注氟苯尼考等抗菌素,每天1-2次,连续3-5天,可有较好疗效。或通过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用于治疗。

六、猪链球菌病。哺乳猪和架子猪患病最重。该病主要是做好免疫工作。弱毒苗每头猪不论大小均可皮下注射1头份,灭活苗每头肌肉或皮下注射5毫升,也可弱毒苗和灭活苗配合使用,首免后20天左右再加强一次效果更好。免疫期可维持半年。发生的话可以大剂量青霉素注射。

七、仔猪副伤寒。该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猪的细菌性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该病属于条件型病,气温突变、长途运输、转群、并群时,可适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菌素(如氟苯尼考等)和抗应激的药物(如复合多维、葡萄糖等)。一旦发生,可以注射氟苯尼考或者口服庆大霉素。

八、仔猪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菌源,因此必须做好圈舍的保温、消毒工作,同时对于严重的猪场可在怀孕母猪产前40天肌肉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三价活菌苗一次,产前15天再加强免疫一次。对仔猪还可在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使用肌注长效土霉素的办法进行保健预防。

再就是还要预防好普通病。

一. 仔猪受凉感冒 这个时候气温忽高忽低,猪场在通风与保温方面就不好找到平衡点,就会出现受凉感冒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乳仔猪。发生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精神不振,大小便基本正常等现象时就要考虑这个病的发生。治疗的话主要是对症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就可以。

二. 仔猪过饱伤食综合征 主要是因为饲喂精饲料太多或者不均造成的,临床上表现为胃肠鼓气为特点,突然发生,腹胀如鼓,胃壁扩张,造成消化障碍。因此必须做好饲养管理,按时按量饲喂,多注意观察猪的情况。治疗上以以排空胃内积食,恢复胃的机能为原则,可以使用用鱼石酯1-5克防止胃内容物发酵;也可用醋20-50毫升灌服以促进消化。最近天气比较寒冷干燥,猪舍空气流通不畅.导致猪流感及呼吸道病在各地的发病率均较高。猪瘟及副猪嗜血杆菌病依然比较多见.猪瘟作为养猪业的第一大疫病.仍然是控制的难点.各别地方以猪瘟为首的混感比较多见.猪只死亡率较高。另外口蹄疫仍是目前的重点预防对象。

流感的防控:该病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是由于猪舍温度过高.昼夜温差变化太大所导致。治疗时可用抗病毒药物.如中药板蓝根、黄芪多糖等进行治疗.以提高猪只的抵抗力。一般来讲,只要发病不严重.靠过天数就好了。

猪瘟:当发现猪群有猪瘟病毒感染时.可对猪群紧急注射猪瘟疫苗,疫苗为常规细胞苗,剂量每千克体重2头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当猪群蓝耳病严重时,会有较高的致死率,如果能够排除蓝耳病.则保护率极高。

副猪嗜血杆菌病:如果疾病的原凶是该病原.临床可用赛福欣(主要成分:10%蒽诺沙星和头孢喹诺)进行注射。

口蹄疫:注射口蹄疫疫苗是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发生该病后防止继发感染则是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可在料中加入0.010%~0.015%的氟苯尼考。0.05%~0.10%复方黄芪多糖.0.4%~0.5%防蓝灵:0.Ol%~0.015%泰妙菌素。0.03%~0.04%金霉素。根据病情灵活选用,采取脉冲式用药.喂3~5天,停5~7天。对蹄冠部皮肤上有糜烂和溃疡的,可喷洒0.5%高锰酸钾,或碘甘油。

第三篇:保育猪腹泻病的治疗措施及预防办法

保育猪腹泻病的治疗措施及预防办法

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腹泻,但是发生腹泻的猪主要发生在这三个年龄群:出生后1~3日龄仔猪,7~14日龄仔猪和断奶后年龄的仔猪。新生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可能在日益增加,尤其是集中产仔管理的猪场。菌毛抗原疫苗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已使新生仔猪腹泻大为减少。个别猪场使用口服同源奶制疫苗,但一般需要两次免疫才能获得满意的预防效果。然而,菌毛疫苗对新生仔猪腹泻不一定有效,控制这种年龄的腹泻病常常是比较困难的。

虽然仔猪腹泻的病原是比较多的,而且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最容易感染的病原就是针对某种病原的母源抗体消退时又同时感染的这种病原。当有大量的病原感染超过初乳或乳中抗体免疫控制力时腹泻就会发生。产仔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卫生状况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仔猪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成活率及预防有重大影响。

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等孢球虫(Isospora suis)。线虫(如Sarongyloides ransomi)在美国东南部也常常引起猪腹泻。据报告,美国中东部的许多州也有增加的趋势。据设在Galeburg的伊利诺州诊断室的调查统计,在哺乳猪流行的病原有:球虫占32%,大肠杆菌21%,TGE病毒20%,轮状病毒10%,产气荚膜梭菌11%,未诊断6%。从同一个猪分离鉴定出的病原常常不止一个。最近几年的观察,发现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有增加的趋势。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作为原发性病原在仔猪要比幼年仔猪少见。伊利诺州诊断室对144头发生腹泻的猪作了调查分析,从6日龄到断奶时分离到病原性大肠杆菌比例较少(14%),而1~5日龄仔猪比例较高(53%)。新生仔猪腹泻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常常可能是继发性病原。这些大肠杆菌可能不一定溶血,也不是肠毒性的。Moxley报道了大肠杆菌K88株感染哺乳猪和断奶猪出现内毒血症休克。他认为看到小肠充血就说明肠道感染了β溶血性大肠杆菌,这些大肠杆菌菌株表达K88菌毛抗原。用商品菌毛疫苗给母猪免疫接种对预防初生仔猪大肠杆菌并不是非常有效的。

传染性胃肠炎(TGE):如果养猪生产者的生产计划中每周或每月都持续有母猪产仔而中间没有间歇的话,地方流行性TGE常常就是初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当新生仔猪和3~4周龄的仔猪一起养在一个大的产仔房(50~100个产仔箱)内时,地方流行性TGE最为常见。年龄较大一点的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的有致病力的病毒,这些大量的有侵袭力的病毒可突破易感猪的母源抗体的保护力,大约在仔猪一周龄时初乳中IgG抗体水平已下降到一定程度,这时大量的病毒超过了母猪奶中IgG抗体的数量。母猪是部分免疫,因此很少出现临床症状。由于母猪免疫程度不同,在同一产仔房内,腹泻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一窝仔猪腹泻很明显,而产仔箱邻近的另一窝仔猪可能很健康。仔猪在哺乳期内由于从母猪奶中获得免疫力而得到保护,而断奶后就发生腹泻。吃前面乳房奶的仔猪,由于奶汁较多可能不发生腹泻,吃后面乳房奶的仔猪由于奶汁较少获得的保护力较低,就可能腹泻。因此,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很大,这要取决于各个母猪从奶汁中提供的乳内免疫力的数量和仔猪感染的年龄。发病率可达50~100%,死亡率可在10~30%,这要取决于猪群免疫力水平和环境因素。

轮状病毒:在新生仔猪的最初几周内,几乎所有的仔猪都可被轮状病毒感染,但大多数病例都呈亚临床症状。当持续不断的产仔房内的病毒超过了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力时,就会出现感染的临床症状。Benfield报告,对轮状病毒具有免疫力的母猪在产仔前3天和产仔后2周内可经粪便排出病毒。新生仔猪感染轮状病毒后会出现柠檬黄或奶酪样腹泻。年龄较大的仔猪腹泻比较温和,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如果仔猪缺乏被动免疫力,病毒增殖足以使6~7日龄的仔猪感染,其临床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发病率通常为80~100%,死亡率为5~20%。如果病毒感染的同时继发细菌感染造成的死亡率会大为增加。

球虫病:在6~10日龄的仔猪,被诊断为球菌病的日益增多。较大规模的集约化养猪生产可能增加了球虫病的流行。在7~8月份猪球虫病的发生年可能增加。

感染猪开始抽拉黄褐色至灰色的糊状粪便,一两天后继而变成水样腹泻。腹泻持续4~8天直到严重脱水。在混凝土地板或板条的产仔房内,球虫病发病率可以达100%。在木板地板的产仔房内,发病率也可以比较高。死亡率为0~20%,这要取决于是否同时有继发感染和环境应激因素。

虽然在猪已鉴定出几个球虫种类,但已经知道的对年轻仔猪有致病力的种仅有猪等孢球虫(Isosporn suis)。形成孢子的卵囊被仔猪食入后,释放出孢子虫,大部分渗入空肠和回肠的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大约(在食入)5天后,进入有性繁殖阶段,卵囊经粪便排出。Harleman和Meyer报道了猪等孢球虫肠道外生活史,卵囊食入后在排出的10~14天可引起第二次高峰。

在流行的猪场,可以预先知道哪一天仔猪要发生腹泻。猪只开始通常不活泼,大部分时间躺在靠近热源的地方,第二天就可发生腹泻。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虽然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常可使3~5日龄仔猪发生急性腹泻,但是在5~14日龄仔猪也可引起C型产气荚膜梭菌慢性感染。这些仔猪出现临床疾病2~3天后出现腹泻和脱水。这种疾病常呈散发,同一窝仔猪仅3或4头感染,而其余的仔猪可能是健康的。

兰氏类园线虫(Strongyloidesransomi):虽然肠道线虫主要在美国东南部是一个问题,但是中西部州的兽医人员对这些寄生虫也是重视的。幼虫可经感染母猪的初乳传给哺乳的仔猪。食入的幼虫可引起空肠上皮细胞脱落使6日龄仔猪发生腹泻。可看到仔猪厌食、腹泻、脱水和精神沉郁。

诊 断

令为遗憾的是对腹泻仔猪进行尸体剖检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病毒性感染的病变可能是肠壁变薄,呈半透明,肠系膜淋巴管内有稀薄乳糜,粪便通常的pH<7.0。然而,这些结果在仔猪不如新生仔猪明显。类似的结果在患球虫病的仔猪也可看到。常常也可看到坏死性肠炎,患球虫病或亚急性梭菌感染都可出现这种肠炎。粪便pH>7.0可能是大肠杆菌病,但也不是特定的。如果母猪无乳汁,仔猪由于没有奶消化,这些猪的粪便也不一定是碱性pH。

因为尸体剖检结果不能确诊,因此有必要采用实验室方法确定腹泻的病原。要想获得最好的诊断结果,应在腹泻发生的初期送几头未经治疗的活猪到实验室作诊断。如果不可能把猪送去,将病猪剖杀后采集一些组织样品送检。死猪或临死猪的样品不宜用作实验室诊断。可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螺旋结肠的部分片段用福尔马林固定后送到实验室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新鲜的、冷藏的空肠和回肠片段送检作病毒荧光抗体检查和细菌学培养(如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用回肠做5~6个压涂片送检作显微镜球虫鉴定和大肠杆菌病荧光抗体检查。收集几毫升腹泻的粪便材料送检作电子显微镜病毒粒子检查。

由于各个实验室条件不一样,因此在送检病料时应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联系,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及怎样的运送方式。只有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才能研制和采用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治疗与控制

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或者是产仔之间至少间隔3个月,这些都有助于控制病毒性腹泻。治疗地方流行性TGE或轮状病毒的关键是防止和控制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应当经低乳头饮水器或缓流水饮水槽供给仔猪新鲜的口服电解质溶液,并添加抗菌物药物〔如壮观霉素、庆大霉素、阿普拉霉素(Apramycin、呋喃西林(Nitrofurans)、Quinoloes和新霉素)可减少细菌继发感染。即使幼小的患腹泻的仔猪都会消耗相当数量的水,如果它们能接触到水源的话。在加入药物期间,对水的摄入量要进行监测,以评价药物的食口性。

如果认为大肠杆菌是腹泻的主要原因,应做一下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采用适宜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明显,就说明可能还有并发感染,那么诊断结果就要重新评价。

地方流行性TGE是非常难以控制和预防的。目前TGE商品苗在野外应用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据报告,有些兽医人员采用从早期感染猪得到的同源活病毒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这种病毒取自吃初乳前被感染的新生仔猪。将小肠经过离析结冻,在母猪产仔前3周给予接种。Halterman和Harris分别报道,给整个猪群口腔接种一次活的有致病力的病毒可在猪群内消除TGE的持续流行。南斯拉夫也报道获得同样的消除TGE的结果。有些兽医人员报告在母猪产仔后3~5天注射TGE商品苗仅获得有限的成功。

轮状病毒疫苗在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方面还不完全满意。Bohl和Saif已报道轮状病毒毒株之间抗原性不一样,异源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

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球虫病作治疗没有什么价值。在预计要发生腹泻前3~4天给仔猪服用球虫药物一般可产生效果。兽医人员也报道了使用球虫药混合剂〔包括氨丙嘧吡啶(Amprolium)、癸氧喹酯(Decoquinate)和磺胺(Sulfas)〕取得各种各样的结果,这些药物目前在美国还没有被批准用于猪。

控制球虫病的中心应围绕着怀孕与产仔设施的卫生和产仔前对母猪的治疗。基本的前提是防止新生仔猪吃入虫卵。猪等孢球虫的接触来源还没有鉴定清楚。试图从产仔室地板削下来的碎屑中找到虫卵没有成功。研究人员发现母猪很少排出猪等孢球虫虫卵,若在猪粪中检出虫卵,一般都是艾美尔球虫的成员。

为了减少母猪产生虫卵,预防幼猪可能感染,在母猪产仔前2周和产仔后2周内,在饲料中添加球虫药物。给母猪服用球虫药物后,对仔猪腹泻的预防效果无法预测。氨丙嘧吡啶、癸氧喹酯或莫能菌素(Monensin)是一些最常使用的药物,但是还没有被批准。需要了解药物使用后兽医人员与病畜之间的适当关系。

在产仔前4~6周给母猪服用金霉素―磺胺甲基嘧啶―青霉素结合剂对控制球虫病已证明是有帮助的。如果磺胺甲基嘧啶给母猪服用,育成猪的尿液应当作磺胺甲基嘧啶检查,以免饲料在生产和运输系统中发生交叉污染。

对于大多数猪场来说,控制球虫病的根本办法是实施严格的卫生措施并同时控制伴随的感染。对于某些猪场来说,采用金属网作为产仔房的地板可能是有效控制球虫病的唯一方法。但是如果养猪生产人员放入产仔箱内的母猪身体比较脏,或者生产人员在猪栏之间活动穿了污染的靴子,那么即使采用了金属网地板也不会有效。有些兽医人员有时因为违反了卫生措施而感到后悔。

对产气荚膜梭菌慢性感染的仔猪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但是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疫苗给母猪免疫可预防这种感染。在有些猪场,产仔前给母猪接种杆菌肽或弗吉尼亚霉素也可预防这种感染。治疗兰氏类园线虫感染可在5日龄和10日龄服用两次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产仔前所有的母猪用苯硫咪唑或依弗菌素治疗。将所有种猪群和仔猪饲养在排水良好、地面干燥的猪舍内可防止活的幼虫存在和散布。

第四篇:夏季猪病预防与治疗

夏季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夏季气温高,给猪场生产带来不少问题,对规模化猪场的影响更为突出,如热应激、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繁殖障碍等,本文拟对高温季节猪场饲料的管理及保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猪群热应急的表现;妊娠母猪的最适量温度为22℃~25℃,哺乳母猪为15℃~18℃,公猪为15℃~18℃,哺乳仔猪为28℃—32℃,保育猪为24℃~28℃,肉猪为18℃~21℃,当环境温度高于32℃时,猪群则出现热应激。

1.1公猪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一般认为公猪睾丸造精机能产生障碍的极限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遭受高温的公猪精液品质降低,并且会导致其受应激过后4~6周繁殖力较低。

1.2母猪繁殖障碍发病比例上升。母猪受胎率下降,返精率增加,产仔数下降,流产、死胎增加,特别对妊娠早期(30天以内)及妊娠后期(100天以后)的母猪影响最大。母猪受精率在20℃时为85%~90%在33℃下暴晒72h后为50%~60%.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泌乳综合症发病率增加,并因热应激而使采食量下降,影响泌乳量,仔猪断乳重减轻,母猪断奶后发情延时。

1.3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降低,采食量下降,日增重下降。当环境温度高于5℃~10℃时,猪的食量要降低6%~21%.1.4中暑、猪应急综合症、便秘、黄白痢、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病、链球菌病等疾病发病率升高。

1.5饲料更容易发霉变质。出现猪霉菌毒素中毒现象。

1.6蚊子、苍蝇等大量滋生,干扰猪只休息,传播疾病,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发病率升高。

2.高温季节饲料管理要点

2.1完善防暑降温措施

在高温季节,应为母猪提供一个凉爽、洁净、安静的小环境。

2.1.1猪场选址布局要有利于通风降温猪场选址坐北向南,猪舍最好呈阶梯式排列,间距在8m以上,有利于通风降温。

2.1.2增加猪场绿化面积,改善场区小气候增加猪场绿化面积,减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以降低地面湿度,夏天可降低猪舍环境温度3℃~4℃,减轻热辐射80%。

2.1.3改善猪舍环境(1)加强通风:尽可能打开所有门窗和散气孔通风,采用电扇、抽风机加强舍内气流动。(2)用水降温必须和强力的通风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适得其反。喷雾降温适用于配种妊娠舍、生长育肥舍及公猪舍,每间隔40min左右喷水3~5min,滴降温适用于限位栏及漏缝高位产房,对哺乳母采用颈部滴水降温,最好能够自动控制,每间隔15min0.5~1min,滴水降温可使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提高20%;冲洗淋浴降温适用于大肥猪舍,配种妊娠舍及公猪睾丸局部降温,每天进行淋浴2次,忌用冷水突然喷淋猪头部,对配完种Ih内的公猪禁止冲淋;水浴温可在运动场上建水池,让公猪和断奶母猪自由洗浴降温;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

喷水降温。(3)改变猪舍结构或安装防晒网降温;南方的公猪舍、妊娠母猪舍、生长育肥舍宜采用开放式结构;猪舍屋顶、墙壁和猪栏地面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屋顶瓦面下铺垫刨花或泡沫,墙壁用空心砖,猪栏地面用绝缘水泥或漏缝地板;延伸猪舍屋顶宽度可减少热量的吸收;在猪舍屋顶及太阳直射的东西两侧拉防晒网遮阳以避免日光直射。(4)湿淋降温或空调降温;有条件的猪场产房及保育舍可使用湿淋降温系统,一般可降低舍温5℃~8℃;种猪场和采用人工受精猪场的公猪舍可安装空调。

2.2改善饲料管理

2.2.1降低猪群密度。降低猪群密度可避免拥挤,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应激,尤其是圈养的妊娠母猪若密度过大,会因炎热烦躁打架引起流产。所以最好单栏饲养。商品大猪占圈面积要达到1~1.2m 2/头。

2.2.2适当控制配种时间。适当避开最炎热的7~8月份配种,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配种、采精在早晚凉时进行。

2.2.3安排好猪群调动、出售、去势、疫苗注射时间此工作宜在早晚进行,猪长途运输途中要供应饮水喷

水降温。

2.2.4推迟上产床时间。选择母猪产前3d左右早上凉爽时上产床。

2.2.5控制分娩时间、缩短产程。高温条件下常出现母猪分娩时间长,使胎儿停留产道时间过长而窒死亡。可在预产期前2d清晨注射氯

前列烯醇0.2mg/头,约24~28h后分娩,产下3~5头后,注射缩宫素~5mL。这样既可诱导母猪在清晨分娩,又可缩短产程,减少死胎。

2.3调整饲粮营养水平,控制饲粮日喂量

2.3.1增加重胎及哺乳母猪营养摄入量。高温环境下哺乳母猪料应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可添加2%~5%肪粉、2%优质鱼粉及0.1%~2%赖氨酸,母猪产前4周的日采食量应达到2.5~3.2kg,旺乳期应达到6kg上。

2.3.2对待配母猪实行优饲。对断奶母猪或配种前2周的后备母猪实行以哺乳料短期优饲,促进发展排卵,日喂量可保证在2.2~2.5kg以上。

2.3.3控制妊娠母猪营养摄入量,配种后的母猪应采用低蛋白质水平的妊娠母猪料,过多的饲喂对期胚胎发育不利,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母猪配种前4周,日喂量在1.8—o.2kg为宜,使母猪控制在中等况。

2.3.4应用专门公猪料。种公猪应用专门配制的公猪料,并且增加2%优质鱼粉或每头公猪每天增喂2枚鸡蛋。

2.3.5提高商品猪采食量,选用优质新鲜原料,添加诱食剂,提高采食量,保持商品猪较高生产速度。

2.4改变饲喂方式

2.4.1改变料型。采用湿拌料,水比例为1;1,可提供采食量为10%左右,但要现拌现喂,防止酸败变质;时多喂青绿饲料,尤其是母猪。

2.4.2增加饲喂次数。晚上加喂夜饲,特别是泌乳高峰期的母猪。

2.4.3调整饲喂时间。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是喂料,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多喂,夜间不断料。

2.4.4保证充足的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上升。(1)增加饮水器的数量;经常检修饮水器(有无阻塞);饮水器要有足够的压力保证流量,母猪为1.5L/min,肉猪为1L/min。(2)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盐或0.5%小苏打,调节母猪体内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3)采用清凉深井水,水管不要暴晒在阳光下,有利于猪体降温的同时,要保护好仔猪免受高湿和风扇直吹的影响。(4)应保证活动场上的饮水不间断,并将饮水器置于阴凉的地方,以避免日光直射升温。

3.高温季节猪群保健技术要点

3.1加强猪群免疫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各种育苗,并做好记录,确保免疫到位。确保疫苗质量,保证疫苗采购、运输、保存过程规范,防止可能出现疫苗冷链的中断,造成疫苗质量下降或失效,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在冷藏箱中并在Ih内用完。同时不要因为夏季而忽视口蹄疫苗的接种。

3.2保持猪舍得清洁,定期消毒

高温多湿季节是细菌生长与繁殖十分活跃的时期,清洁消毒工作2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留在猪场及猪体表存活细菌的好办法。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用具、器械、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特别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粪沟、粪堆、蓄水池、食槽等场所及设施的消毒。

3.3保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霉,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容易引起饲料发霉。因此要经常检查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新鲜,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素处理剂,如毒消安、百安明等;同时经常清理料槽,禁止饲喂发霉饲料。

3.4防中暑

3.4.1做好巡查工作。上午11:00至下午4:00这段时间应做好巡查,当发现母猪呼吸短促、体表发热等热应激征兆时应立既采取措施,用冷水将猪全身(除头外)淋透或灌肠,打开风扇吹猪身以降低体温,根据实际情况肌注安乃近10~15mL,当发现狂躁不安时应注射氯丙嗓5~10mL,但二者不能合用,以

防止温剧降。

3.4.2应用清热解暑的中草药在饲料中添加开胃键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如大黄粉、大青叶、板蓝根、山楂、苍术、橙皮、摈榔、黄茎、大曲等配制成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0.8%~1%,可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等。

3.4.3应用抗热应激类添加剂。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的用量。特别是提高VC、VE的添加量,温度超过32度时,每千克饲粮添加剂VC400mg、VE200IU。采用有机微量元素(有机硒、有机鉻等)能有效地提高热应激的能力。在饮水中加入清凉一夏,在饲料中添加冰点vc可提高热应激状态下的生产性能,缓解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反应。

在公猪饮水中加入亚硒酸钠VE口服液,可以提高公猪的精子质量。在母猪饮水中加入亚硒酸钠VE口服液,可以提高产仔数和增强母猪体内抗体,生下的仔猪抵抗力强,降低水肿病和圆环病毒的发病率。

3.5切实做好猪群保健工作;针对高温季节多发热,如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泌乳综合症、仔猪黄百痢、球虫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衣原体病等特点,做好猪群保健工作,可应用正源附弓康、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母猪产前1周至产后1周每吨母猪料中添产护士,治疗加倍。

断奶后1周和转群后1周的仔猪每吨饲粮中添加宝宝乐1,5公斤,配合冰点vc饮水。

育肥猪防止弓形体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每吨猪料中添加青蒿散与附弓康。

对以上药物因经常添加产生耐药性的猪场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案:

每吨猪料中氟苯尼考500g。

强效支原净+多西环素饮水

3.6防止便秘

在炎热的环境猪易发生便秘,尤其是重胎母猪和哺乳母猪,可在饲粮中添加青蒿散,效果很好,有条件的可补充适量青饲料。

3.7防止母猪产后感染

3.7.1做好分娩舍得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母猪须经严格刷洗和消毒后才转入分娩舍,母猪产前产后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阴户及乳房。

3.7.2母猪分娩前3d应逐渐减料,产仔当天只喂适量的麸皮、盐水,以后逐渐增加喂料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及感染。

3.7.3对分娩母猪进行静脉注射,从产出第2头仔猪后开始对母猪进行静脉滴注输液,使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鱼腥草20mL,VC20Ml,复合VB20mL,先锋霉素(VI)4g,在最后100MLJF时,可加入缩宫素3mL,这时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和提高泌乳量有明显的郊果。

3.7.4预防产后母猪泌乳障碍。因热应激的影响,哺乳母猪泌乳障碍发病率较高,产前1周至产后1周,饲粮中添加促进泌乳的添加剂或中草药,能降低热应激,增加食欲,有效地促进食欲,有效地促进母猪泌乳,提高母猪断奶重。在母猪分娩后24h内肌注氯前列烯醇2ml,能促进母猪泌乳。

3.8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夏季猪体内外寄生虫及蚊子、苍蝇、蜘蛛等昆虫都容易大量繁殖,因此要保持环境卫生,勤清扫冲洗,清理沟集积水,处理好猪粪,同时要对猪群定期驱虫。(1)在母猪分娩前2周及仔猪断奶后2周,使用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连用1周,以驱除体内寄生虫,(2)由于夏季高温多湿易发仔猪球虫病,因此哺乳仔猪应考虑用抗球虫药,如复方泰灭净、球快灵等。(3)每2周用敌百虫喷洒猪舍墙壁、屋顶天花板、沟渠、粪堆等寄生虫滋生地。(4)安装纱网门窗防蚊蝇,同时全场猪饲粮中加蝇得净,按50g/t饲粮添加混饲,连用1个月,同时结合使用加强蝇必净,能有效地控制猪场苍蝇。

第五篇:猪病论文

顶岗实习

技术总结报告

题目: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系 别: 动 物 工 程 系 专 业: 兽 医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2 年 6 月 4 日

`

成 绩: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评语: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1

仔猪腹泻原因分析……………………………………………………………………..1

仔猪腹泻原因分析……………………………………………………………………..2

仔猪腹泻的诊断………………………………………………………………….…….3

仔猪腹泻的防治……………………………………………………………………......8

综合防治效果……………………………………………………………………….….8

心得体会…………………………………………………………………………….….8

摘要

经过这段时间在猪场的实习。发现不如仔猪的成活率是每个猪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而哺乳仔猪很大一部分死于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必须建立在成功的仔猪腹泻的防治。然而仔猪腹泻一个多方因素引发且很难防治的。因此我对仔猪腹泻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得出了以下 关键词

细菌性腹泻

环境卫生

饲养管理

综合防治

抗生素

腹泻发生的原因

一 哺乳仔猪腹泻发生的病因能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多病原共同感染现象较为普遍,简略概括为: 1.1病毒性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等。1.2细菌性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1.3其他因素

球虫及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全、饲料品质不良、应激反应、低血糖等因素都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腹泻原因分析

1仔猪免疫功能不全

在传统的饲养条件下,母猪乳头很容易被污染,由于仔猪消化道正在发育之中,胃酸分泌能力有限,对微生物的破坏能力不强,如果吮吸了被感染 的乳头,大量细菌就可以被吸进消化道并在其中繁殖,在这些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肠道黏膜发生炎症,引起下痢,同时,哺乳期仔猪的免疫功能也还很不完善,如果气候寒冷或突然变化,则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明显下降,细菌也会乘虚而入,必然使肠道发生炎症而引起下痢。

2哺乳母猪发生疾病

哺乳母猪患病后,往往会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分泌出的乳汁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仔猪吸食后,必然会引起消化不良,这时,早发性大肠杆菌就会进入肠黏膜寄生,引起黏膜炎症,仔猪就会出现黄痢。3饲养管理措施不当

哺乳母猪饲料更换突然或玉米用量过多,会使乳汁成分变化较大,仔猪可因为消化紊乱而出现细菌感染,仔猪饲料中油脂含量过大或青料过多、麸皮等轻泻性饲料比例较大、饲料霉败变质,这些都会使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特别是在供水不及时的情况下,仔猪往往会误饮尿液或污水,从而感染致病菌,发生下痢。

4仔猪发生其他疾病

在仔猪发生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严重下降,此时,出现细菌性痢疾的机会就更大。

仔猪腹泻的诊断 2哺乳仔猪腹泻的诊断

在规模化猪场,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病因,存在多病源共同感染或混合感染、病源永驻性等特点。不仅造成仔猪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给诊断和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采用单一的防治措施往往

难以奏效,而引起腹泻的某一病原一但传染上某一猪群,要消灭是十分困难的,即使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仍然不可能杜绝腹泻的发生。更何况仔猪腹泻病在一个猪群中发生和流行时有明显症状的病例只占少数,而无临床症状感染及病源携带者则是大量和普遍的。在养猪实践中,只能根据病史、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猪做出推测性的鉴别诊断。2.1从流行特点上鉴别

病毒性的传播迅速,病情严重,而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的传播速度较慢,腹泻逐渐加重;1~2月龄发病可能与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有关,而7日龄以后发病则可能是由球虫、轮状病毒、猪痢疾密螺旋体、沙门氏杆菌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猪,并爆发急性严重的腹泻,而大肠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侵害各种年龄的仔猪,无明显的发病时间,腹泻不太严重。

2.2从剖检病猪特点进行鉴别

通过剖检肠系膜乳糜管,若里面无脂肪则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肠浆膜表面发红者多为梭菌性肠炎,透明者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肠粘膜明显出血或有瘀斑者为沙门氏菌病和梭菌性肠炎,有纤维蛋白性坏死者为球虫病。

2.3排粪情况及粪便pH值进行鉴别

仔猪排水便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排血便为魏氏梭菌。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呈酸性,其它肠道腹泻,粪便呈碱性。仔猪腹泻的防治

3哺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由于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存在着多病因性、病源永驻性和隐性感染等特点,单一防治比较困难,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可极大降低腹泻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1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尽量让新生仔猪吃上初乳,吃足常乳,增强对腹泻病的抵抗力。做好仔猪防寒保暖,防止发生冷热应激反应,给仔猪早补料,锻炼消化系统,提高消化能力。哺乳仔猪从1周龄起补食全价乳猪料,少添勤喂,杜绝进食霉变及品质不良饲料。

沙门氏菌在健康猪肠道内的带菌现象比较普遍,由应激引起的内源感染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后段的常在菌,但有一些特殊型的大肠杆菌有致病性,应激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C型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新生仔猪通过哺乳、舔吮而食入C型魏氏梭菌的芽孢是引起红痢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仔猪细菌性下痢的重要措施。

要做好预防,必须使用全价日粮饲喂母猪,母猪哺乳期禁止突然改变饲料,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能太高,限定玉米等能量饲料的配比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应不低于18%,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

对于仔猪,要加强保暖工作,精心进行饲养管理,防止各种应激因素,仔猪出生后3~5日龄补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开料期,一定要注意供足清洁饮水,7日龄起,给仔猪补料,以便于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完善免疫力。注射加硒型仔猪止痢牲血宝,可以预防黄痢、白痢的发生,使仔猪成活率提高

3.2搞好猪舍卫生,创造仔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猪舍设计上以防寒保暖、冬暖夏凉为原则,采取单列式坐北朝南结构,通风采光良好,昼夜温差小。舍内冬季设保暖设备,护仔间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夏天设通风降温设施。

在日常生产中及时清理粪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同时供给哺乳仔猪充足的清洁饮水。

3.3加强消毒,消灭传染源

首先不从发生过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病、伪狂犬病的种猪场引进种猪,杜绝外源性病源的传入。

其次建立严格的场内消毒制度,定期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对场内、舍内进行全面消毒。第三哺乳仔猪采用“全出”方式,即每栋产仔舍饲养一批母猪和仔猪后,将此批母猪和仔猪全部转走,腾空圈舍,彻底清洗后严格消毒,并空圈一周,再转入下一批临产母猪,防止连续产仔引起仔猪腹泻的交叉感染。临产前2~3d要将产圈打扫干净,临产当天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新洁尔灭涂抹消毒,以后每10~15d用消毒药进行1次消毒。

仔猪出生后,可以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日2次,此法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对于断奶仔猪,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利高霉素或新霉素,每公斤饲料添加100g,连用7d,可预防下痢。

3.4进行免疫接种,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通过对妊振母猪实施免疫接种来提高哺乳仔猪的抗病能力,对预防仔猪腹泻有很好效果。产前15d,接种大肠杆菌苗和仔猪红痢苗,产前45d接种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母猪免疫法

使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初产母猪肌肉注射两次,第一次于产前1个月左右,第二次于产前15d左右,用量均为5~10ml;经产母猪,如果前胎已经免疫过,可于产前15d左右接种1次,用量为3~5ml,此法可以有效预防仔猪红痢.母猪产前15~20d免疫注射K88、K99、K987三价灭活苗或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可以预防仔猪黄痢、白痢。

仔猪免疫法

可于仔猪初生后用抗猪红痢血清注射,每公斤体重3ml,预防仔猪红痢,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乳的仔猪,可用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口服或注射预防仔猪副伤寒,每头仔猪用量为5~10ml,拌于饲料中,让仔猪自由采食,或每头份菌苗稀释后灌服,注射时,每头仔猪耳后肌肉注射1ml。

母子同时免疫法

据试验,母猪产前25d颈部皮下肌肉注射大肠杆菌苗1头份,待仔猪出生后2h内灌服大肠杆菌抗血清5ml,可显著降低仔猪白痢、黄痢的发病率。

3.5调整肠道菌群

为预防大肠杆菌性下痢,可以使用活菌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的菌群,乳康生,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g),连服2d,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可服用6周。

促菌生,用法同上。

调痢生,拌为稀糊状,用注射器筒注入仔猪口内,令其自行咽下,用量为

500ml/kg体重。

仔猪腹泻的治疗

由于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多而复杂,即使采取了各种综合的预防措施仍难以完全杜绝腹泻的发生。治疗要分清病因,对症治疗,因母猪产后感染和母猪隐性带毒而引起的仔猪腹泻,针对母猪治疗,母猪产前产后各肌肉注射一次长效抗菌剂(磺胺类)l0ml/次。因仔猪自身感染了细菌、病毒、球虫等治疗方法。庆大霉毒10支(8万支)、黄连素(2支0.10g/支)、黄芪多糖2支(0.10g/支)、复方敌菌净片100粒混合浸泡l0min后搅拌均匀,仔猪每1kg体重喂腹混合液2ml,因球虫感染引起的用抗球虫药进行治疗,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母猪,用小苏打60-80g分4次内服,酵母片50-100g分4次内服,仔猪可口服少量酵母片,用痢菌净粉结合治疗;因环境卫生、冷热应急引起腹泻的,除加强管理外,病重仔猪适当应用黄连素、痢菌净治疗;因低血糖引起的,用50%的葡萄糖溶液5~10ml/次口服或腹腔注射,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液,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维生素C注射液10ml、庆大霉素注射液10~15万单位混合一次静脉输入,每天1次,连用3d。在饲料中拌入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用量按说明),对绶解脱水和控制继发感染有较好作用。综合防治效果

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我县规模养猪场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病率由前几年的25%下降到8%,因腹泻引起的死亡数占仔猪总死亡数的比例由前几年的24%下降到6%。新生仔猪在20日龄前基本上无腹泻发生,20日龄以后的

仔猪以母乳为食逐渐转以饲料为食仅有少数仔猪发生腹泻,但腹泻较轻,较易治疗,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心得体会

规模化猪场规范化,细致化,的母猪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仔猪腹泻。产房的环境卫生也是小猪健康的保障。必要的产前产后母猪保健,和小猪的保健可以防止小猪的腹泻。产房母猪的饲喂管理可以确保母猪健康,提供健康营养的乳汁,减少小猪的发病。小猪腹泻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对其正确的治疗可以防止腹泻大面积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刘书亮,王红宁,陶勇等.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药敏区系调查 [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9):18-20 [2] 夏 旭.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05,27(3):32-33 [3] 吴两福,仔猪黄白痢的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5,27(4):48-49 [4] 吴永秀,赖思纯,李大富。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6):58-59 [5] 胡建和,李敬玺,王天有,等.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2001,22(6):28 [6] 王国强.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控制[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1):25 [7] 孙科业.仔猪腹泻病的诱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猪业,2007,(1):54-55

[8] 郭立军,张 进.仔猪腹泻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45-250.[9]阎中一,张海龙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07):63-70 [10] 刘 伟.仔猪白痢的鉴别与防治 [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40-48 [11]李庆菊,黄维.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白痢 [J]农技服务2008,(8):32-45 [12] 兰罗勋,赵骏新.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5):107-10 [13] 陶思源,高庆海,吕仁洪,等.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源的分离与鉴定[J].现代畜牧兽医,2005,(6)89-[14] 刘玉芹,张秀英,朱琪.仔猪黄白痢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5)102-114 [15] 郑兆来 猪痢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J]-农技服务2007,(3)46-49

下载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猪病预防的基本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酵床预防猪蓝耳病

    发酵床能预防猪蓝耳病 夏 飚 发酵床能预防猪蓝耳病?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蓝耳病曾被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Por......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 广德县近年来将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猪年出栏量达到25万头。猪旋毛虫作为猪的一种重要......

    猪流感症状及预防方案措施

    猪流感症状及预防小贴士传播途径:科学家指出,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传播范围:流感专家担心,最近一段时间出入墨西哥城国际机场的旅游......

    猪预防用药

    猪预防性用药 (一)初生仔猪(0—6日龄)目的是预防母源性感染(如通过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针对大肠杆菌,链球菌。 • (1)肠道综合症(白痢必治),2.5—5 mg/kg体重,2次/天,连续2—3天,若......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夏季是手足口传染病高发期,我镇幼儿园高度重视,为了做好预防工作,全镇幼儿园加强了卫生消毒工作,清除园内每一处卫生死角,园长、保育员及保健医生层层......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推荐五篇]

    三坝小学预防手足口病的控制措施为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积极预防手足口病在我校蔓延扩散,特制定预防措施如下: 1、立完善的手足口病预防体系,成立校长权兴祥同志为组长,以仲娱、李......

    猪病防控新观念

    当今猪病防疫新观念 在猪场疫病的防制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他人的经验,不要过分依赖疫苗、免疫增强剂的效果,更不应依赖药物保健与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摒弃以前工厂化生产中的一些......

    常见猪病英文缩写

    常见猪病英文缩写 AR: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萎鼻) APP: 传染性胸膜性肺炎(传胸) CT: 先天性震颤 CDCD: 初乳缺乏症 Cp: 猪衣原体 ES: 内毒素引起休克 Ery: 猪丹毒 ED: 大肠杆菌病 EC: 肠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