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继承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修改)
继承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庄浪县永宁中学 李小平(2016年6月20日)
关键词:古代智慧 天人合一 资源利用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等三个方面,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粗浅的探讨。
正文:
人类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怎样利用生物资源?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很早就思考、讨论过这些问题,产生了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科学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经验,在发展我国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今天我们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有启发意义。
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一)对自然界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时期。最早人类本身过着极其原始的生活,对周围发生的事很不理解,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恐惧感,认为冥冥中有一位神在支配、安排一切,自然界的昼夜往返,四季更替,风、雪、雷、电的发生,更有日蚀、月蚀的出现等等,无不是天神的意志。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加,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有人认识到自然界是物质组成的。相传伏羲创造的“八卦”,即用八种符号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环境对象,后来进一步研究各类环境相互关系,发展成《周易》,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有唯物的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辩证法。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认为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成分所构成。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最早朴素的生态思想。
由于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变得更为实际,劳动者把自然界高度概括为“天”、“地”。在劳动者和农业家眼里的“天、地”就是自然界,生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正如《月令》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周礼》也说过:“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合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显然,这里的“天、地”及其产物――“草木”、“百物”就是“大自然”。
(二)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1.“天人合一”观
《周易》中已提到天人关系是物质的关系,是人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彖传》);“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上》),说明通过天地阴阳合气的作用,万物就变化产生。《易。文言传。乾》中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明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周易大传》也说:“裁成天地之道,辅成天地之宜”,这些论述包含着人与天、地有关,人活动规律要与天、地的规律相统一的意思。即主张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这是最早提出的“天人合一”观点,也是“人与天调”的观点,这样的“天人合一”在对待大自然上有其积极的意义。
道家认为人要效法“天”,效法到最高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各物论》)。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主张天命、人性、道德、教化的一脉相通。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天”对人有主宰作用。张载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认为人性与天道的合一。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把人类看做自然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虽说人乃万物之灵,但人类与万种生物一样,都是由大地母亲哺育,靠阳光雨露滋润,才获得生命和生存条件的。
2.“人定胜天”观
荀子提出“天人分相”、“制天命而用”等论点,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人,万物都等待人去治理,“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君子而后治也。”(《荀子。礼论》)。他的学生韩非后又加以继承和发展,反对天命,崇尚人力,“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成”(《韩非子。解老》)“治强者王”(《饰邪》),认为只要按事物规律办事,没有办不成的。后来王充(“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柳宗元(“天人各行不相预”)、刘禹锡(“交相胜,还相用”)等也都发扬了这一思想,反对“天命论”,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业上一些农学家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农业实践,如说:“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胜天,况地乎?”(《大学衍义补》)
以庄浪县兴修梯田为例,从六十年代起,40万庄浪人民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累计达到9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5.3%,昔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三跑即跑土、跑肥、跑水,三保即保土、保肥、保水)。实现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二、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三、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
我国有保护、持续利用资源的思想和行动可追溯到很早,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著作中已有记述:“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商君书〃画策》),可见在原始社会轩辕黄帝时代人民就注意到树木、禽兽资源少了,便不猎取小兽和不寻鸟蛋吃,人民也不给官吏供应物资,死了不得用棺材。明确告诫人们,生物资源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无限制利用的。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在自然资源日渐减少时,将野生生物变为家植、家养,发展了农、牧业,无疑对减轻过度利用自然生物资源压力做出了最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特别是野生生物资源,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的经验至今天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一)善待生物,维护生态平衡
荀子曾说:“人善治之,……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养食者,不可胜数也”,指出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链关系(“相养食”)来维持彼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只有不破坏这种平衡关系,生物才会“不可胜数”。他又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滂滂如河海,暴暴如丘山。”(《荀子〃富国》)。也就说生物资源得到外界生态条件的保证和人们对其合理的维护,生物资源就会如江河滚滚,源源不断供人利用。这也恐怕是最早十分明确提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
(二)维护生态环境,依照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利用生物资源
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生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只有在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加以利用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淮南子〃主述训》有段文字对这一观点表述得十分明白:“畈不掩群,不取麛夭;不凅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且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魚,网罟不得入于水;鷹鶽不挚,罗网不得张于豀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满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逸周书〃文传》也有类似的论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已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总之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掌握生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利用就能永续利用。
(三)建立管理自然资源的机构和制度
为了保证永续、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国家当权者对各类自然资源设臵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法规。据说夏朝就有“禹之禁”,禁止在不宜时间捕鱼(见《逸周书〃大聚篇》)。到周朝设臵了分工相当细的管理机构和相当严厉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山虞”是“掌管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迹人”是管理田猎禁令的;“渔人”是管理捕鱼政令,“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等等。在管理规定上相当细致和严厉,例如,采伐树木方面规定“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周礼〃地官司徒〃山虞》、《月令》),“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管子〃地数篇》),周朝还严禁烧荒、伐大树,作为最高法令规定:“毋行大火,毋断大木……天子之夏令也”(《管子〃轻重篇》)。以后历代对保护自然资源都制定出制度、法规,如秦朝的《田律》,汉代的《九章律》,明代的《明会典》等都有相关的条例。
也正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宝贵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经验,并竭力推行和宣扬这些观点和措施,使我国保存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哺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今天全世界面临环境、资源、生态危机时,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对待自然界的优良传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发展我国经济,保护全球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自然在人类诞生之前已经存在并运行了几十亿年,与自然界的数百万种各类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适应的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不依赖于人的运行规律。自然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提供了生存、延续、发展的空间环境和物质基础。而人类作为自然万千生物的一员,是个十足的新成员,同其他生物一样,需要从自然汲取阳光、空气、水源、食物等必要元素。自地球诞生以来,病毒已经存在数十亿年,是地球进化演变的见证者和陪伴者。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类繁多,并与蝙蝠等宿主间形成了互为依托的平衡关系。恰恰是人类的有害行为,不断地打开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让人类深受其害,如鼠疫病毒、天花病毒、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等。近期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无情的警示我们,无论人类这个“万物之灵”如何进化,人类都不可能超脱自然而独立存在,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共生关系
众所周知,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界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科研能力、制造能力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类一度自诩能 “改天换地”、“毁天灭地”,可见其对自然的影响力之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自然界早于人类很久而存在,是它创造了适合于生命的环境和条件,创造了各种生物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可以说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又相互侵害互有所伤。正如道家文化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竞泽。但我们一定要记住,万物共生的原点是那个“一”,它才是掌握自然法则的主宰。所以,一切事务包括人类都应该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这种共生关系,决定了如果人的行为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的伟大就在于能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并且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使得人类获得超越其他生物的能力,但这也导致了人类常常忘乎所以地扮演起支配自然、破坏自然规律的角色。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对人类自身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加快推进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在根本上维护人类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人与自然日趋和谐的发展方向
从我们儿时常听到 “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人类主宰论,到改革开放植树造林、整修水利的简单利用,直到今天,党中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观念的转变,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当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等等,取得了如此众多的成绩,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还确实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路径
当下,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深刻反思,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确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打破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一经打破,不少生物生存的环境就会改变,许多生物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就会迁徙、变异甚至灭绝。其次,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自然和生态。认识自然规律对人类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地遵循自然规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我们的教训极其深刻,也暴露出我们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法规制度和贯彻落实还不够健全和到位,遵法、守法和执法上还有漏洞和不足,我们一定要强化立法、执法、普法,形成全社会和全体大众自觉爱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再次,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终将自食恶果。人类唯有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因此,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全面改革,促进自然资源产权统一管理,加强生态环境有效监管,提升国土空间管控治理能力,就是我们现实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路径。遵从最优路径有利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营造生态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目前,我们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一定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理念,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在生活和工作中,切实做到保护与利用并重,恢复与开发结合,维护这个孕育我们人类和一切生命、并将一直呵护我们生长发展的蓝色星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她,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第三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 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
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 2014 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 1000 万吨铁、1000 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 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 1-9 月,全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
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为还“母亲湖”一份健康,近几年,大理壮士断腕,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2017 年 4 月,洱海迎来史上最严整治,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配合整改。2018 年6 月,4400 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动真格也见了真效果。随着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洱海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2017 年洱海水质实现 6 个月Ⅱ类,2018、2019 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实现 7 个月Ⅱ类,今年 1 至 5 月洱海水质为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2019 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 530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941亿多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应该说,水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向水污染宣战,应成为个人、社会、政府的共识。一方面,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建项目,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守护净土
精准治污下功夫
富饶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地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
在治理上就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修复,避免盲目“一刀切”。
保障耕地安全,才能“吃得放心”。目前,我国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未来,还要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才能“住得安心”。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不一定急于修复、急于使用,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坚决不用,特别是不能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保障,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很难引起关注,还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科普与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汇聚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第四篇:《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学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范文模版]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见附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专题内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4篇重要文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018年5月18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5月18日)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2019年4月2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2019年9月18日)一、深刻领会第十三专题的基本内涵(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文,正是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科学概括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这“六项原则”是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的集大成,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严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好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核心,也是根本。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与自然相对立,不能妄图去统治、征服自然,而要与之和谐共处。
关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总书记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科学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于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源自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自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总书记深情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关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深化了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规律的认识。总书记用“命脉”把人与山水林田湖草连在一起,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一体性关系:“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关于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为我们划出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不可逾越的底线。
关于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文,也是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这“五个体系”全面界定了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战略安排。这“五个体系”建设,相辅相成,既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也是最终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指引。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围绕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绿生活进一步指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边打边防,减存量,防增量。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成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必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提高治理水平,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近代以来,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类日益深刻认识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中华民族素来有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主张道法自然、顺天量地、应时取宜、节用御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刻阐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出“五个追求”的行动倡议,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发出全球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中国邀约。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总书记指出,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
“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总书记指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总书记指出,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豪情满怀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同时,也直指黄河的种种近忧、隐患。
黄河流域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这一系列问题该如何破解?一段时间以来,总书记一直在思考。“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就是总书记深思熟虑后的大思路。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如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书记给出了鲜明指引:从黄河生态系统这一有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
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第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黄河为害,害在泥沙。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第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
如何用出最大效益,里面大有学问。对此,总书记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不然最后只能“嚼干馍”了。另一方面,要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切实改变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和浪费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必须把黄河流域发展的内涵搞清楚,找对路子,不能一说发展,就“捡进筐里都是菜”。黄河流域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要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不能都搞成一个模式。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确定了“24字”方针: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第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总书记明确要求,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又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二、充分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亿万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讲索取又讲投入,既讲发展又讲保护,既讲利用又讲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可持续、更具活力。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生态惠民的有力抓手。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比如,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突出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人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因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系统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人与自然是主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志性体现。“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认为,人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强调生态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统筹发展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法论。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从自然界里获得更大的自由。“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
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自然规律,会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应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自然的再生产是社会的再生产的物质前提,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自然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概念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应尊重自然界的地位与价值。没有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四、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各项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聚焦重点难点,强化责任担当,抓住生态责任清单这个“牛鼻子”,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加大环境保护督察力度,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生态问责制度。坚持统筹生产需要、生活需要和生态需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是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决向污染宣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效取信于民,以群众的真实感受作为检验标准,共同营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适应变化的战略选择。绿色发展就是既要发展,又要绿色,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发展。绿色发展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推动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也离不开绿色制度的保障。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兴产业,运用政策激励制度、现代市场制度、社会参与制度、文化提升制度和法律保障制度等绿色制度,实现绿色技术与绿色制度的互动,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附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专题目录 1.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一、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7篇)2.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2017年10月25日)3.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2017年10月25日)4.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2017年10月25日)5.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8年1月5日)6.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018年5月4日)7.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2019年5月21日)8.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10月1日)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4篇)9.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17年10月25日—2019年5月31日)10.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2018年2月26日)11.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8年6月29日)12.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2019年7月9日)三、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3篇)13.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2019年7月5日)14.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9年10月28日)15.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10月31日)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篇)16.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2017年11月30日)17.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2018年3月1日—2019年12月27日)18.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018年3月20日)19.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19年3月22日)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4篇)20.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2017年10月25日)21.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2018年2月12日)22.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2月12日)23.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9年4月16日)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3篇)24.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8年2月28日)25.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2018年7月6日—2019年11月26日)26.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2018年12月18日)七、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4篇)27.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4月10日)28.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18年4月13日)29.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2018年11月5日)30.开放合作,命运与共(2019年11月5日)八、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3篇)31.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2018年4月17日)32.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19年1月21日)33.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019年9月3日)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8篇)34.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12月18日)3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18日)36.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1月30日)37.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8年3月8日—2019年10月15日)38.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18年5月28日)39.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9月21日)40.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18年11月1日)41.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19年8月26日)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篇)42.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2018年1月19日)43.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18年8月24日)44.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2018年12月10日)45.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2019年7月)46.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2019年9月20日)47.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9月27日)十一、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篇)48.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018年4月20日)49.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年8月21日)50.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1月25日)5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2019年3月4日)5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19年3月18日)53.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2019年4月30日)十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4篇)54.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2017年11月)55.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7年12月—2019年11月3日)56.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2018年9月10日)57.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2019年1月15日)十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篇)5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018年5月18日)59.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5月18日)60.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2019年4月28日)6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2019年9月18日)十四、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3篇)62.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2018年8月17日)63.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2018年11月13日)64.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2019年1月4日)十五、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3篇)65.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2018年11月12日)66.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2019年1月2日)67.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2019年12月20日)十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3篇)68.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2017年12月28日)69.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018年5月15日)70.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2018年6月22日)十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篇)71.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017年12月1日)72.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2018年6月10日)73.金砖国家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2018年7月25日)74.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2018年9月3日)75.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2018年11月17日)76.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2019年3月26日)77.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2019年4月23日)78.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年5月15日)79.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2019年6月28日)十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4篇)80.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2018年1月22日)81.加强战略和行动对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7月10日)82.共同绘制好“一带一路”的“工笔画”(2018年8月27日)83.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9年4月26日)十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9篇)84.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2017年10月31日)85.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17年12月—2019年1月11日)86.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2018年1月11日)87.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2018年7月3日)88.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019年3月1日)89.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2019年5月31日)90.不忘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2019年6月24日)91.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0年1月8日)92.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020年1月13日)
第五篇:“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十四五”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 心得体会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十四五”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建设一个现代化中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但是,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富强又美丽,让我们的生活富足又惬意。
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命共同体决定了和谐共生则存,冲突对立则亡。对大自然肆意妄为最终也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
境就是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只有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深刻革命,需要以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健全的机制来产生动力、提供保障;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树立“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顶层设计,凝聚强大力量,解决各种矛盾和困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文化体系是基础,生态经济体系是关键,目标责任体系是抓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安全体系是底线。五大体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
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体系,缺一不可。我们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我们要发扬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坚定意志、持之以恒,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人民群众共享美丽中国建设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