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试验班(含文学、史学、哲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文学、史学、哲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始办于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系全国首创。本试验班适应现代科学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扎实,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富于“三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高级专门人才。本试验班采用开办十年来摸索出的人文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的专业界限,实行整合性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求做到“精读原著,注重基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史论结合,中外贯通;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主要专业课程有:人文科学概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人文科学名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外国文学史、世界通史、西方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基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史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其他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外事机构及出版、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部门、大型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策划、宣传、采编、文秘等工作。
该班由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共同培养和管理。
文 学 院
文学院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院系之一,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本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0人。文学院拥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汉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中文),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设臵的本科专业有: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广博的专业知识,较浓厚的语言素养和文学修养,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能阅读古今文化典籍,较强的外语能力,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艺理论、文艺美学、语言学概论、民间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中国当前小说、现代语言学、1 中外比较文学、汉语修辞学、文化语言学、汉语史、汉字文化学、中国小说史、中国新诗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通俗文学研究、中国古代词论、中国古代散文艺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诗学与禅学、中西比较诗学、英语小说戏剧选讲、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秘书学、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文秘英语、专业英语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文化出版部门从事文化、新闻业务及其管理工作;在党政部门从事宣传、秘书和管理工作;在涉外部门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企业从事公关、文秘和广告策划等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2672 电子信箱:wenxzs@whu.edu.cn
历史学院
本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科学(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门类最全、整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还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教师48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7人,讲师4人。设臵的本科专业有: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
历史学基地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通识、交叉、跨学科的特点,本专业培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问题能力的,既能从事历史学专业研究,又能适应现代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需要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华文明的过去与现在,掌握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辩和写作,初步具备独立从事历史学专业研究和跨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典籍导读、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中华民族史、中国历史地理、各类专题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文化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2 宣传教育和文秘等工作。
世界历史试验班
本试验班是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世界史学科发展趋势开办的,旨在培养能与国际学术接轨的高质量世界史专门人才。试验班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设臵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通晓两至三门外语,掌握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辩和写作,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世界历史和国际问题研究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西方史学理论与流派、西方史学典籍导读、世界三大宗教、世界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20世纪国际政治、英国史、美国史、法国史、德国史、阿拉伯史等。
本试验班享受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政府机关、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外事和文秘等工作。
本班要求报考者思想品质好,身体健康,外语基础好,对外国历史和文化有浓厚兴趣。
考古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史学和考古学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熟悉文物法规,能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调查、室内整理与文物鉴定,并具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考古学通论、田野考古方法论、田野考古实习、中国通史、世界古代史、文化人类学、体制人类学、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及各类专业选修课、专题课。
本专业学生享受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可在大专院校、各级考古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文物管理部门、海关、新闻出版机构从事与文物考古、文物鉴定和管理相关的工作。
要求报考者思想品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外语和古汉语基础。
联系电话:027-87682695、87684751 电子信箱: liszs@whu.edu.cn 本基地班要求报考者思想品质好,热爱历史科学,身体健康。
哲学学院
哲学学院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现在是国家基础科学(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教师45名,其中,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7人(含兼职教授),副教授13人。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臵的本科专业有:哲学基地班、宗教学,还开设有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
哲学基地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基地班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全国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哲学学科专业点,所在学科的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比较与会通,增强反思性、原创性和哲学智慧的启发与培育,重视原典教学,更新课程设臵、鼓励教学相长,恪守学术规范,追求学术创新,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哲学研究的前沿与发展动态,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写作水平和演讲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或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中西哲学原著导读、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美学、宗教学、专业外语等。
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可在国家党政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6935 电子信箱:zhexzs@whu.edu.cn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308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101人。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法语语言文学)。设臵的本科专业有: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
英语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商务、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尤其强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一定的文学文化知识,同时具有另一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或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外语技能和知识的双语或多语高级翻译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国文学史与作品选、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英语诗歌选、英语小说选、英语戏剧选、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修辞与文体、英语词汇学、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技巧、英汉即席翻译、英汉同声传译、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速记、西方国家国情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商务英语等。
毕业生可在外事、外经、外贸等机构,独资或合资企业、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兼招少量理科考生,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65cm,女生身高155cm以上。
俄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俄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俄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口语、俄语视听说、俄语写作、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报刊选读、经贸俄语、俄罗斯语言与文化、俄苏文学史与作品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部委、经贸部门、科研机构、外事机构、新闻出版、大专院校、部队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招收英语语种和外语学校俄语语种考生。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65cm、女生身高155cm以上。
德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德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及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口语、德语视听、德语写作、德语文学、德国历史、德国文化史、德国概况、德语词汇学、经济德语、德语文学选读、德语评论技巧、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德汉文化环境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部委、经贸部门、科研机构、外事机构、新闻出版、大专院校、部队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招收英语和德语语种考生。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65cm、女生身高155cm以上。
法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法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法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初级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视听说、法国文学、法国文学选读、法语写作、法语应用文、法国概况、科技法语、法国报刊选读、法语词汇学、法语疑难语法、法汉互译、法语口语技能与实践、商务法语、语言学导论、法国艺术欣赏等。
毕业生可在外事、外经、外贸等机构或独资、合资企业、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招收英语和法语语种考生。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65cm、女生身高155cm以上。
日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日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部分三年级学生在修满武汉大学学分之后,可派往日本嘉悦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武汉大学和日本嘉悦大学双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日语、中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口译、日语听力、6 日本文学史、日汉翻译、日语实践、交际日语、日本国情、日语写作、日本语言文体、日本语言与文化、日本近代作家与作品、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日语语法理论、外贸日语、旅游日语、科技日语、日本古典文法、日语语音学、日语虚词、日语词汇学、中日汉字语音对比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部委及各级政府的外事机构、外资、合资企业、高等院校、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招收英语和日语语种考生。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65cm、女生身高155cm以上。
联系电话: 027-87682946、87682945 电子信箱:waiyzs@whu.edu.cn
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7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9人。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新闻学、传播学)。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新闻学(含网络传播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含广告设计方向)、印刷工程(含电子出版方向)、包装工程(含包装设计方向)。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本学科类含新闻学专业(含网络传播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进行培养。即入学前二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取同一文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后两年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分别进入新闻学专业(含网络传播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习。
新闻学专业(含网络传播方向)
本专业以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探讨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尤以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为研究重点,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新 7 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网络传播概论、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马列新闻原著选读、英美报刊选读、公共关系学、计算机辅助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新闻传播领域就业,可在新闻、宣传、出版部门及网络行业从事编辑、记者及管理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共关系等工作;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68cm、女生身高158cm以上。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能从事采访、编辑、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史、大众传播学、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电视采访、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电视节目评析、视听媒介批评、电视编导、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新闻摄影、公共关系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新闻传播行业就业,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或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及高等学校从事新闻、宣传、文秘公关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本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68cm、女生身高158cm以上。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特色鲜明、实践能力突出的特点。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能从事播音、节目主持、采编、制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大众传播学、播音学、普通话语音、广播节目与主持艺术、电视节目主持艺术、节目主持人概论、化妆与体态语、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广播电视采访、影视作品评析、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公共关系学等。
毕业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从事播音与电视节目主持、采编、节目制作,或在国家宣传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高等学校从事新闻宣传、文秘、8 公关和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无色盲、夜盲,能讲标准普通话,外语口语好,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专业文理兼收,为艺术类提前批招生,需提前进行专业考试。
广告学专业(含广告设计方向)
广告学是以营销学和传播学为学科基础理论,着重探寻广告传播工作的性质、特点及其运作规律与实务技巧的应用型学科。学科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直接服务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培养广告经营与管理、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撰写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大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广告经营、广告管理、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广告调查、中外广告史、广告心理学、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计算机图文处理、中外经典广告案例评析等。
毕业生可在媒介广告部门、专业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广告研究、教学等工作。
印刷工程专业(含电子出版方向)
本专业以图文信息及载体为主要对象,研究图文信息载体、图文信息处理、质量控制、多媒体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理论与技术。培养具备图文信息获取处理及印刷复制工程知识,掌握图像复制原理与工艺,图文信息传播理论,具有印刷出版技术、生产实施、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应用机械设备、印刷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系统、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特种印刷、平版印刷、印后加工、印刷企业生产管理、印刷质量管理、软件应用、数据库原理、办公自动化、条码制作与应用、书籍装帧设计、文字信息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信息记录材料、印刷材料学、色彩学、图像复制原理、印刷概论、出版法规、多媒体技术、电子出版、网络技术、三维动画与电脑创意、图文组版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印刷行业就业,可在各类印刷企业从事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电子出版设计和生产组织的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各相关的大专院校、各级新闻单位、各类出版社、广告公司及其他相关公司工作。
包装工程专业(含包装设计方向)
本专业以商品包装装潢为研究对象,探讨商品包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工艺原理及管理技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熟练掌握商品装潢设计及电脑制作,系统地掌握商品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包装装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包装印刷管理研究等工作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包装容器、包装装潢设计、包装评价、包装技术、三大构成、现代装饰设计、CI设计、版式设计、电脑设计与创意、包装CAD、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印刷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包装行业就业,可在包装装潢设计公司、新闻媒体、出版社、印刷企业和各类电子商务及网络公司就业,也可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等部门从事各类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工艺设计及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2685 电子信箱:xinxzs@whu.edu.cn
艺术学系
艺术学系是武汉大学新组建的直属系,其前身为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艺术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人。拥有戏剧戏曲学硕士点1个。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学系师资水平较高,同时,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导演、演员、剧作家担任兼职教授、艺术顾问和指导;与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伊利诺斯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本专业以中外戏剧、电影、电视为考察对象,研究戏剧、影视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旨在繁荣当代戏剧影视创作与评论。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电影和电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戏剧、戏曲、影视理论和创作的发展动态;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能独立从事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本创作与评论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电视艺术发展史、影片分析、艺术概论、戏剧理论、世界电影理论思潮、戏剧编剧、电影编剧、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电视专题片制作、电影音乐、电影大师作品研究等。
毕业生可在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文艺团体、文化管理机构、报刊杂志社、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编辑、管理、教学以及理论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2052、87166149、87166163、87166157 电子信箱:yiszs@whu.edu.cn
信息管理学院
本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研究与教学机构,设有图书馆学、情报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现有教师65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7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18人。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图书馆学、情报学、出版发行学、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臵的本科专业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出版实践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适应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出版发行学基础、书业营销学、书业经济学、编辑理论、编辑实务、电子出版概论、书业企业管理学、书业财务管理、书业计算机应用、书业法律基础、中国出版史、图书学、期刊学、出版物市场管理、书业物流组织与管理、对外图书贸易、世界书业导论、计算机原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等。
毕业生主要在出版发行主管机关、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图书发行部门、图书贸易部门、音像公司、电子出版机构、编辑出版科研与教学单位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包括电子与网络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及实务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研究信息资源的结构和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的各种应用,解决信息的收集、处理、控制与利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决策管理、生产经营和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 11 发、管理和规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原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信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信息法学、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企业管理咨询、运筹学、统计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信息管理部门、专业信息机构和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图书馆学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知识信息及其网络化管理的专业学科。培养具备系统的知识信息管理理论与技能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从事知识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分析、评价、开发、服务与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字时代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与服务、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社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咨询、信息计量学、信息政策、知识产权法、网络系统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毕业生可在各类型图书馆、国家和地方信息化管理与规划部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信息中心、大型企业信息部门、电子信息资源的生产与营销机构从事信息的组织、检索、开发和服务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档案学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文件与档案信息资源的保管、整理、传递与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文秘工作、传统文件与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与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属应用学科。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从事文件与档案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及信息研究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文书与秘书学、电子文件管理、涉外文秘、电子政务概论、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文献编研、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化概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组织、现代人力资 12 源管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信息资源数据库与信息法规学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馆和信息中心从事文档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也可在三资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文秘与办公室管理等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是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要求而开办的一个新专业。研究在网络时代的商务信息处理与电子贸易、电子商务开发与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解决电子商务实现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培养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理论基础,具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商务活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课程包括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四大模块,主要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管理与网络营销、财务会计、网络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商业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原理、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电子支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务智能、电子商务新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电子商务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电子商务设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面的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2112 电子信箱:xingzs@whu.edu.cn
商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242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83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48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经济、金融学人才的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设在该院;学校与法国联合举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文学(法语)双学士学位班也设在该院。本院有3个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19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13 专业学位点。设臵的本科专业有:经济学基地班、数理经济试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数理金融试验班、财政学、保险、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
经济学基地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基地班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现代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核心的严格的现代化经济学训练;着重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如数理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经济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本论》选读、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思想史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大型公司、新闻与出版机构、大专院校、经济研究机构、经济咨询及各种经济服务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综合管理、教学等工作。
数理经济试验班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学发展的趋势,最早在国内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的要求设臵,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教学和训练,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现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实际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金融理论、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和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政府决策部门、国际或国内经济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科学研究、教学及经济管理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着重研究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国际经贸的发展现状、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的政策法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含宏观、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地区国别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合作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外经贸公司、金融部门、证券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法经济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
本专业着重研究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发展规律。系统讲授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国际经济的发展现状、规律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济的政策法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法语、数学和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和其他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地区国别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用法语开出的主干课包括:法语基础(法语听、说、写)、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结算及经济管理案例分析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中法合资企业、外经贸公司、金融、证券、企业等部门就业。
该班学生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按规定修习的各门课程合格者,可同时获得经济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货币、信贷、银行、保险和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外语水平高、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投资金融学、中央 15 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国际结算、保险学、外汇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国际投资、财务管理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银行业、证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贸易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和操作、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金融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及金融财务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组合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入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法、管理学等。
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跨国公司、企业财务部门等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
数理金融试验班
本试验班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理论发展的要求,最先在国内建立的直接与国际接轨的试验班。专业课程按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要求设臵,特别注重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和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主要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最新版本的权威性原文教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数学、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金融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金融理论、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和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政府决策部门、金融部门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部门工作。
财政学专业(含国家税收方向)
本专业分为财政学、国家税收两个学习方向。财政学包括财政理论、财政制度、财政政策、国家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国债;国家税收包括税收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培养政治素质好,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较宽 16 广的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并掌握财政税收业务技能、熟悉财政税收制度和政策、外语基础好、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税收理论与制度、国家预算、国有资产管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预算会计、国际税收、外国财政与税制、税务稽查学、财税电算化、中国赋税史、税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专业英语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公共管理部门,财税研究部门和大型企业(含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
保险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保险经济领域中的保险商品关系和非商品性保险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数学问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保险管理、业务经营、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保险学原理、保险经营学、保险法学、风险管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保险精算、保险营销学、保险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责任保险、民商法、海商法、利息理论、社会保险等。
毕业生可在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公司(含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社会保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工作。
工程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理论融合而成的具有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需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法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将具备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的知识和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项目融资、会计学、经济法、土木工程概论、财务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力学、施工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项目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机构、金融机构、政策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管理、资产评估、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专业)本学科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有本科、硕士(包括MBA、EMBA)、博士多个层次,并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类从国内外市场环境出发,结合经济、管理理论的前沿,着重研究企业管理及其经营行为与经营策略,培养具有国际经营意识和能力的企业管理和企业职能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管理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四个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并以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数学、法律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务谈判等,并结合企业的需要开设了 ERP的专门课程。
毕业生可在公司企业集团(包括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外贸公司等)、国家机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外向型管理、经营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营销原理在企业经营实践和其它非赢利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培养具有现代营销意识、强烈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现代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实际工作或理论研究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国际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18 消费者行为分析、广告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电子商务、产品管理、服务营销、物流管理、分销管理、电子商务法律、网络经济、网站分析与设计等。
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业(中外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与咨询、广告管理、市场研究和电子商务等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工商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成员的识别、选拔、使用、培养、激励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实务。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灵活运用组织行为与人事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工资管理、绩效考核与薪酬原理、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沟通管理、劳动法学、人力资源会计、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计算机基础、比较管理学、企业文化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府人事与法规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工作。
物流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物流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接受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并突出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物流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物流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物流技术与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与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会计学专业(含财务管理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本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门化。该专业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出发,注重会计、财务和审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的训练,培养既了解国际会计惯例,又熟悉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级财务与会计人才。
本专业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财务会计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分别进入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审计准则、会计的规则,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商法、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成本与管理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学、管理审计学、管理咨询、计算机审计和网络会计等。
毕业生可在公司、事业单位、机关、金融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问题。培养具备财务管理以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和财务分析、市场营销、商法等。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经济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设有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等研究方向。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商务、公关、服务等业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专业英语、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礼仪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法规、主要客源国及地区通论、旅游文学鉴赏、公共关系学、测量与绘图等。
毕业生可在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宾馆饭店、涉外部门、旅游景区、旅游客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秘、规划以及其他业务工作。
本专业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联系电话:027-87682896 电子信箱:shangxzs@whu.edu.cn
法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114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29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39人。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社会学),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法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部文科科研重点基地2个(国际法研究所、环境资源法研究所)。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法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专门知识,熟悉国家主要法律制度及主要国际条约与惯例,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审判、检察、律师、21 法律顾问、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其它相关工作以及法律教育和研究工作。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本学科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进行培养。即入学前二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取同一文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后两年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分别进入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专业学习。
社会学专业
本专业是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培养具备较全面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教学与研究、评估与预测、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犯罪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公共关系学、民俗文化与现代化、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等。
毕业生可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与研究、评估与预测、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个人、团体、社区恢复、改善和增强其社会功能而提供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任务。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较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能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福利机构、城乡社区从事教学与研究、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组织学、管理学、住宅学、犯罪学、行为科学等。
毕业生可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福利机构、城乡社区从事教育与研究、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2932 电子信箱:faxzs@whu.edu.cn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院学科设臵齐全,专业覆盖面广,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办学实力强。学院现有教师208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66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5人。拥有近300台(套)计算机及网络交换设备、可以同步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计算机语音教学及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网络与实验中心。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研究机构,2个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机构。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外交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家管理、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政治与行政的一般规律,洞悉当代中国政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改革与发展、电子政务等热点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力求使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修养和较高的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并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管理、电子政务管理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成为社会和政治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推进国家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方面的后备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学理论、行政学概论、管理学基础、行政法学、国际政治概论、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公共政策、行政决策学、办公自动化、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国家公务员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专业英语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含外资、合资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理论宣传、机关管理或教学、科研等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政治坚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 23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工作的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德育学、政治观教育通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企业文化学、公共关系学、价值观教育、教育学、伦理学、青年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传播学、党的建设学、领导科学、大学德育学、精神文明建设概论、人际关系学、专业英语等。
毕业生可在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宣传、编辑、人事管理、秘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外交学(国际事务)专业
本专业是一门关于国际交往事务和涉外事务管理、强调实践应用和跨学科知识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培养通晓国际事务、善于分析国际问题、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从事外事工作和国际关系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专业英语、英语口语、外交学概论、外交艺术、外事调研与管理、中国外交、欧美大国外交、经济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法、国际公共关系、国际会议的策划与主办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外交、外事机关)的行政与涉外事务管理部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新闻媒体、文化管理单位工作。
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科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和各类非政府公共机构的诞生,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才。公共管理类面向公共管理的主要分支领域,培养具有坚实的公共管理科学及相关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受到严格理论思维和管理实践训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具有创新才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经济与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专业,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进行培养,即入学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采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 24 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分别进入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经济与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专业继续学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想品德优秀、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者,经选拔后可分别直接推荐进入各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行政管理专业
本专业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企业单位、非政府公共机构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和方法,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学原理、社会保障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政治学原理、行政组织学、组织行为学、决策理论与方法、行政案例分析、行政监察学、当代中国政府、国家公务员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市政学、领导科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社会调查统计与分析、公文写作与处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财政学、会计学等。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党群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管理、文字秘书、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实际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及公共事业部门(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活动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医学和管理科学理论、技术、手段与方法,能从事卫生事业及卫生事业部门管理、保险(健康保险)、卫生监督执法、卫生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行政学原理、社会保障概论、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经济学、药品经济学、行政法学、卫生法与卫生监督学、健康社会学、卫生政策、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医院管理、医学概论、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卫生事业单位、卫生行政执法机构、医疗机构、健康产业部门、医疗保险或健康保险、社会团体从事实际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学原理、社会保障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专题(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人口学、薪酬管理、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社会学概论、法理学、经济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公共经济部门从事实际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联系电话:027-87210260、87686723 电子信箱:zhengyzs@whu.edu.cn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124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56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1人。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与统计、运筹学)。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数学基地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基地班是教育部首批十五个全国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学科专业点之一。研究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环境下的交叉与应用。培养系统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获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能力的高级数学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数学模型、概率论、线性几何、近世代数、拓扑学、测度与积分、解析函数、Banach空间微分学、常微 26 分与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数理统计、C语言与数据结构、信息安全、关系数据库和物理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决策管理、软件研制等方面的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以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和解决现代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中提出实际问题的学科。培养具有比较深厚的数学理论知识,掌握坚实的应用数学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近世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学软件、计算机理论及其应用、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优化理论及应用、计量经济学、定量决策方法、经济控制论、工业数学模型、现代工业数学、动力学计算方法、网络分析与决策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在金融行政部门、工商企业单位、工程单位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决策管理、软件研制以及营销运算等经营管理和规划决策、工程决算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本专业研究以信息领域为背景的数学理论、数值方法和数字技术。培养具有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某一方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的数字化和数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科学工程计算、最优控制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值代数、数值逼近、计算机图形学、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应用软件设计方法、最优化计算、信息论基础、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济部门和公司企业从事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教学、应用软件设计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受随机影响的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管理及决策均有重要意义。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 27 基础,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数学模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拓扑学、测度与积分、多元统计分析、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统计计算与软件包、非参数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C语言。
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4412 电子信箱:shuxzs@whu.edu.cn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9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47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4%,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三人被纳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学院设有基础物理与实验中心、纳米科学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有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物理学)。其中凝聚态物理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核固体物理实验室是湖北省重点开放实验室,基础物理学实验中心是教育部投资建设的标准化实验室。设臵的本科专业有:物理学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本科专业涉及到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半导体物理、材料物理、应用物理、生物医学物理、光纤、传感、计算物理等11个方向。
物理学基地班(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基地班是学校按照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标准建设的专业点。培养具有坚实、广博的物理学、数学基本理论和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物理学某分支学科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深厚的专业基础,能适应物理学、交叉、边缘和综合性学科的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 28 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电子线路、微机原理、计算物理、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微机原理实验、专业实验等课程。
毕业生可通过推免或考试形式在科研院所、重点名牌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也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高校从事研究开发、技术支持、管理与教学等工作。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和研究计算物理、传感物理、半导体物理、光学物理、近代物理、生物医学物理及其应用。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生物医学物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能在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学、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计算物理、半导体物理、生物医学物理、传感器原理、激光原理、光纤光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基础、常用科技软件应用、机械制图等课程。主要实验及实践: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及实习、微机原理实验、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毕业生可在物理学、邮电通信、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光电子技术、医疗保健、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
材料科学是一个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学科,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四大前沿学科之一。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属于理科的技术科学类专业。它以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通过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等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实验训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交叉人才。与传统的材料类专业相比,本专业学生除了具有材料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外,更具有扎实和全面的物理学与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适应当前高技术新材料的飞速发展。
除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课程以外,其他主要专业课程有: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制备基础、材料化学合成基础、工程材料学、固体现代分析技术、材料性能学、专门方向实验、材料科学进展、新型功能材料、天然产物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化学信息学等。
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攻读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也可以在新材料高技术公司、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中科院的相应研究所或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新材料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较宽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物理电子、光电子和微电子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自动控制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光电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及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研制和相应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激光原理、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光电子、物理电子、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接口技术、计算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纤光学与光纤非线性光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与模拟电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习、微机原理实验、微机接口技术实验、专业实验等。
毕业生可在国防、航空航天、邮电通信、光通信、电力电气工程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科技管理部门从事科研与技术开发、计算机控制工作;也可在医疗、金融、办公自动化系统从事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传感技术和光电技术相关的工作。
联系电话:027-87161997 电子信箱:wulzs@whu.edu.cn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15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教授61人,教授57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41人,中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本院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臵的本科专业有:化学(化学基地班)、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技术。
化学基地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这一层次上探索物质运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基础学科。本基地班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学科专业点,培养具有坚实广博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化学实验技能,具备化学科学研究能力,获得交叉学科科学研究、高技术开发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训练,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配位化学、无机合成和研究法、生物无机化学、结构分析、分离科学、有机合成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界面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综合化学实验、当代化学等。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等形式攻读硕土研究生或硕博连读,也可在科研部门、高等学校、高科技部门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化工、环保、食品、医药、冶金等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在国家机关、海关、商检、公检法、金融、税务等部门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
化学类
应用化学重在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包括材料、能源、石油、化工、环境、资源、人口、医药、农药等。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精细化学品化学导论、精细合成化学、应用电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材料化学、分离科学与技术导论、能源化学、商品检验、化学文献、综合化学实验、晶体结构、化工过程开发与工艺设计,应用催化化学、当代化学、化工原理等。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部门、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环保、医药、商检等部门从事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研制开发、设备制造以及管理等工作。本专业色盲(或色弱)者不宜报考。
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斑)本试验班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需要,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本专业色盲(或色弱)者不宜报考。
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毕业生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及管理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科学与工艺、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工作。
本专业色盲(或色弱)者不宜报考。
联系电话: 027-87682702、87682322 电子信箱:huaxzs@whu.edu.cn
生命科学学院
本院是我国生物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点。本院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设有病毒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生态学研究所、发育生物研究中心、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湖北省氨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植物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另外,还建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动、植物标本馆。与美、日、法、德、澳等18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学术和人才交流关系。
本院现有教师96人。其中中国科学学院院士2人、教授35人,副教授39人,教授中有含博士生导师24人,中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现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设臵的本科专业有: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和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态学专业)。
生物学基地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基地班是我国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病毒学、神经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统计学等。
毕业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亦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生命科学各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科技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应用最广的新兴产业。“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点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经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设立的。本基地班培养遵纪守法、品质诚信、富有爱心,掌握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及创业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化学基础(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学)、药学基础(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化工原理与制图、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制品学、生物工艺学、企业管理、经济法学等。
本基地班中有50%-80%的学生将由教育部单列指标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可在医药、农药、生物制品等领域的企业及经营管理部门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工作。
本基地班在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如分段培养、二次选拔、分流淘汰、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等。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专业)
生命现象构成了地球上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生物学则是从生物谱的不同层次(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个体和群体)全面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之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生物科学类面向生物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个性得到 33 充分发展,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既能从事生物学基础研究,又能从事生物技术领域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
生物科学类包含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态学专业,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进行培养,即入学后前二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分别进入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态学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想品德优秀、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者,经选拔可分别进入基地班学习。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是从分子、细胞、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
毕业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亦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学应用方面的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当今科技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应用基础研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好、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病毒学、34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学、生物统计学等。
毕业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亦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或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和技术工作。
生态学专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研究对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生物地理学、保护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物资源等。
学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亦可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到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态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027-87682734 电子信箱:shengkzs@whu.edu.cn
药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学院聘请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惠民教授为药学院兼职教授。拥有微生物及生化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中药学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设臵的本科专业有:药学专业(含生物技术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化学、药理学四个方向)。
药学专业(生物技术药学方向)
生物技术药学是运用现代生物学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高效低毒生物医药的科学。本专业方向培养系统掌握生物学、化学、医学 35 和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初步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生物药物新资源、新品种的设计研制和开发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分离过程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艺原理、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新药设计原理、生物统计学等。
毕业可通过考试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医学研发单位、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医药管理部门工作。
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以化学、生物学为基础,具有现代药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药物的合成、制药技术及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化学合成药物的筛选、研制、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化学药物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的能力。掌握信息科学、数理基础理论和工具,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药学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有机化学、现代基础化学(无机、分析)、物理化学、有机光谱分析、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设计方法与原理、药剂学等。
毕业可通过考试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也可以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经营管理部门从事医药(包括原料药和药物制剂)及相关化工产品和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从事现代药物给药系统及药物新剂型、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药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生产和质量分析、药品管理与监督、参与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掌握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备从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分析、临床药代动力学、生药学、微生物学、药事管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
毕业可通过考试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也可以在各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大中型医院、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监督管 36 理部门、医药情报部门工作。
药学专业(药理学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集现代药学、医学、化学知识于一体,掌握当代药理学研究思路及研究技能的综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掌握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制剂、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基本掌握信息科学、数理基础理论,具有新药临床前研究、药理学科研设计与实施及从事临床药理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分析、临床药代动力学、生药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
毕业可通过考试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也可以在各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大中型医院、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情报部门工作。
联系电话:027-87217212 电子信箱:yaoxzs@whu.edu.cn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横跨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四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本院现有教师108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6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湖北省重点学科4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设臵的本科专业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科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并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获得从事地理科学教学、科学研究、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能力。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地理科学、37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理论、方法和技术,从事区域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自然灾害评价、预测与减灾规划、城市规划布局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地理景观模型与模拟、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软件应用、计算机图形学、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等。
毕业生可在政府国土资源、地学、遥感、城市规划、测绘、交通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含数字地图与空间信息工程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字测图实习、数字地图制图软件设计、地图设计与编绘、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地图学实验、遥感技术实验、数据库技术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及开发工作。也可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数字地图与空间信息工程方向)
本专业方向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空间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地理学、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投影与变换、地图艺术设计、普通地图编制、专题地图编制、地图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库、地图分析与应用、地图制图数学模型、GIS设计与应用、地图电子出版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等有关专业方向攻读硕士学位;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高科技公司、政府部门、规划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的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治理的基本知识、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环境规划或管理的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建设、大型厂矿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应用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能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施工、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以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微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理论为基础,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原理、污染物治理技术、清洁生产和工程设计等系统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水力学、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等。
毕业生可在研究所、设计院、工矿企业及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规划管理等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和土地测量、土地估价、土地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基本技术,掌握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严格接受土地规划、测量、估价、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具有从事地籍测量、39 地籍管理、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土地经济学、地图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估价、土地信息系统等。
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测绘、房地产、城市规划、林业、交通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等部门工作。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系统掌握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资源、环境、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及遥感、城市建设、计算机和环境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环境科学原理、资源环境评价方法、资源经济学、城市环境分析、数字测图原理方法、数字地图制图原理、空间数据库、环境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形学、GIS软件应用等。
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环境、城市规划、测绘、交通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工作。
联系电话:027-87885922-2522、87881445 电子信箱:zhihzs@whu.edu.cn
水利水电学院
本学院专业学科强大、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广泛、科研成果显著,是享誉国内外的水利水电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教师166人,其中教授65人,副教授58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系统工程)。学院还具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类(含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水是生命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利水电类学科是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江河防洪与治理、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工程学科。随着我国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为水利水电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学科按“水利水电类”招生,包含四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农业水利工程。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水利水电技术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用统一的工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两年后,在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就业需求来选择专业继续学习。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方法。专业特点是:重点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兼顾中型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结合。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水力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制图及计算机图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
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电力行业的管理、设计、科学研究机构,工程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的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特别是水电能源开发利用、水环境工程、水政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专业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信息采集与分析计算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并重。培养计算机、外语、41 经济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电能源开发、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勘测、规划设计、预报预测、调度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应用、水力学、气象与气候学、数学规划、工程经济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资源(水电能源)系统调度管理、水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电力、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勘测、规划设计、生产管理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
本专业着重研究港口、海岸、航道及河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专业特点是:结构工程与流体工程并重、治河防洪与港口航道兼顾、数学模拟与物理模拟结合。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治河防洪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河流海岸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应用、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工程经济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治河防洪工程、河流海岸环境、河流海岸模拟、港口航道工程学及海岸工程学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水利、水电、电力、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研究水资源系统分析和优化配臵的理论及实践、灌区工程的现代化等。专业特点是:规划与设计并重、建设与管理兼顾、厚基础、强能力、宽适用面。培养具有坚实的水利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经济分析、实验研究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工程水文学、理论力学、水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工程地质、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工程概预算、灌溉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泵与泵站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水利、水电、水保、土木及相关部门的规划设计部门、工程单位、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工作。
联系电话:027-67802216 电子信箱:shuidzs@whu.edu.cn
电气工程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102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8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14人;4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读博士学位的达40%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电气工程)。设臵的本科专业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含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电力通信、自动化5个方向)
本专业是按国家教育部工程类引导性专业目录设臵的宽口径专业,主要特点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组件与系统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培养各行业需要的强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及防护、信息技术、网络、通信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电气工程技术分析、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得到电工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及保护、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工程经济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信息传输与通信、电力传动、现代测试技术、过程控制等。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的、覆盖面宽的专业方向课。
毕业生可在电力、能源、国防、IT行业及其他工业部门从事工程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控制、试验、科研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
联系电话:027-67802279、67802280、67802281 电子信箱:dianqzs@whu.edu.cn 43
动力与机械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129人,教授33人、副教授53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现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0个,工程硕士授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设臵的本科专业有: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
材料类(含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二十一世纪的四大前沿学科之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直接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学科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术水平和地位大为提高,已经形成了有特色的办学风格和科学研究方向。结合材料科学发展前沿和生产实际,在纳米材料及其它新材料开发和应用、高温合金研究、材料表面强化、再制造工程、高温承压部件安全性及寿命评定、材料成型方法、焊接设备及自动化、无损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本学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打通,采取同一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加强了学科所需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臵。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所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试验技能,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新材料开发、材料加工与质量检测及控制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改性原理与工艺、材料力学、材料性能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合金材料学、纳米材料导论、无损检测、材料断裂与失效分析、高分子与复合材料、材料科学进展、新型功能材料、材料腐蚀与防护等。
毕业生就业面相当宽广,可在电力、冶金、石油化工、航天航空、交通、机械、核能等行业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从事新材料开发应用的研究工作、教学科研工作、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大型企业从事新材料、新产品研制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一门材料、机械和计算机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基础理论与技术及有关的设备设计方法、计算和应用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该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试验研究、科技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方法、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等。
毕业生可在能源、航空航天、石化、冶金、交通等行业及相关的研究设计部门、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应用、管理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及其控制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大中型火力、水力发电厂、抽水蓄能电厂、核电厂、大中型泵站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等相关部门从事设计、运行、调试、管理、安装、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能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专业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动力设备原理、制冷技术、发电厂自动化、集控运行、动力设备故障诊断、动力设备仿真技术。
毕业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他毕业生主要在电力行业以及相关的设计、制造、研究、管理等部门就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现代机械工程是跨机械、材料、控制、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学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专业的特色是以现代生产过程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为主线,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突出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机械装备与产品设计、制造、控制、运行、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及制造基 45 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控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检测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现代设计方法学、液压传动与控制、工业机器人等
本专业口径宽,适应面广。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好的发展潜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事业单位、高校、科研设计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等。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需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成为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子技术、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电子技术、电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系统工程概论、软件开发基础、智能控制、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仿真与辅助设计、数据库技术、模式识别、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毕业生可在自动控制、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通信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制造与安装工作,或在自动化相关领域就业。一次性就业落实率达98%。大部分毕业生高薪受聘于沿海发达地区从事高科技开发、设计工作,以及分配在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工作十年左右的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国家大型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
“水质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专业是研究社会循环中水质变化规律和水质控制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培养具有化学、化工、材料、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个工业领域的水质控制技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具备水处理工艺、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水质科 46 学研究、水质工程规划、水出理系统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材料保护、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以及相关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化学、水生态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原理、水处理、核电站水质工程、水污染控制、材料保护、水质分析与监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水工业法学、水工业经济学等。
毕业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也可在电力、环境、市政、石油、化工、核工业、冶金、军工、电子、生物、制药、造纸、食品和饮料等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施工监理、经营管理等工作。
联系电话:027-67802246 电子信箱:dongjzs@whu.edu.cn
城市建设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8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7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设臵的本科专业有:城市规划(五年制)、建筑学(五年制)、工业设计、艺术设计。
建筑学专业(五年制)
本专业是研究设计与建造人类聚居的建筑物、环境及构筑物,涉及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具备相关设计理论知识,掌握建筑设计技能,熟悉生态建筑、智能建筑、虚拟显示等新观念与新技术的应用,了解建筑学相关知识,能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及房地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建筑结构与选型、室内设计、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法规、建筑构造、生态智能建筑、建筑防火、建筑设备、城市规划原理及设计、建筑力学、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等。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院所、规划建筑设计院所、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公司,各级建设行政部门,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单位,建筑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工作。
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
本专业涉及建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一门集科学、技术、政治、艺术于一体的专门学科,致力于创造和引导城市物质空间的有序发展,并使之与城市的社会、经济需要相一致,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培养具备城市规划理论素养,掌握城市规划专业技能,了解城市规划新技术运用和相关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建筑设计概论与初步、城市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信息系统原理、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与法规、专业英语、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等。
毕业生可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部门,以及市政工程规划、环境
工业设计专业
本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密切结合的新兴学科。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思路开阔、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勇于创新的,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又具有一定艺术造型修养和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新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研究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色彩构成、形态构成、摄影基础、制图、工业设计史、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模型制作基础、人机工程学应用、价值分析、工程力学基础、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产品制造工程基础、设计方法学、设计材料与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VC语言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图形及动画设计、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本专业通用性强、择业面宽,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和数码设计方向)
本专业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将通过对学生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生态、景观规划、国土规划等单位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艺术设计史、设计概论、美术史、造型基础、图形设计、构成设计、计算机基础、摄影、材料与形态、POP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计算机辅助设计、CI设计、展示设计、产品快题设计、招贴设计、多媒体设计、电脑动画设计、视频技术、人机工程学等。
毕业生可在各类设计公司、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及管理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的艺术设计部门(包括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电视台)、企事业单位的策划宣传部门及高科技产业等部门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产品设计方向和公共设施及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工业设计是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及人类学、市场学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思路开阔、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勇于创新的,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又具有一定艺术造型修养和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新产品的创新设计、开发、研究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艺术概论、工业设计史、造型基础、构成设计、摄影、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模型制作基础、人机工程学、产品制造工程基础、设计材料与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VC语言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图形及动画设计、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网页制作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家具与陈列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本专业通用性强、择业面宽,具有巨大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
联系电话:027-67803887、67802048 电子信箱:chengjzs@whu.edu.cn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本院现有教师96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减灾防灾及防护工程),1个(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臵的本科专业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水务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的相关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与现场施工技术方法。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所必需的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开发、咨询、监理、施工、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结构、隧道、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含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有: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经济、工程监理、工程结构CAD等。
毕业生可在设计院所、施工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公司等从事土木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咨询、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力学专业
本专业为工科专业中理论性较强、适用面较广的核心专业之一,培养具备较强现代数学、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从事土木、水利、水电、能源、交通、机械、化工等各种工程结构领域中的规划设计、力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计算、教学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计算方法、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断裂力学、塑性力学、实验力学等。
毕业生可在各种工程科研与设计院所、大中型企业与工程公司、各级政府的工程管理部门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设计、管理、教学工作。
水务工程专业
本专业以城市水源、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城市防洪、城市节水、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城市水环境整治、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等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水的社会循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满足城市及工业所需求的水质水量为目标、从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事城市水务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第二篇:史记_的史学价值,文学特点
《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也是“无韵之《离骚》”,具有高度的文学成就。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史记》描写人物多,范围广,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史记》写人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至学者、商人、妇女、游侠、医生、卜者、方士、倡优等,各行各业都有,比先秦史书更加广泛。《史记》写及人物四千有余,个性突出与完整者不下百人。
《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首先得力于对历史人物特征的准确捕捉和精心选材。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大都有鲜明的特征,如李斯自私、刘邦隆准、项羽重瞳、李广善射、扁鹊擅医、邓通爱钱、信陵君好客、石奋恭谨、韩信能忍、王温舒残酷等等,他还常常抓住一个人物的几个特征,甚至不避人物特征的缺陷,如周昌口吃、张良瘦弱等。在诸多人物特征中,他最注重的是性格特征,其他方面的特征及传记选材大都是围绕性格特征精心进行的。为此,他在选取人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大事刻划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也不排斥小事。此外,为表现人物性格,他在选材、安排上还十分注意互见法的运用,即把某一人物的部分材料,并不写入他本人的传记里,而写入他人的传记中。如“鸿门宴”一事,在《项羽本纪》中详写,在《高祖本纪》中略写。
其次,《史记》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描写和虚实相生手法刻划人物。前者如“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描写,东廷辩论(《魏其武安侯列传》)的描写,都是通过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后者如《鸿门宴》,作者只实写了项羽、刘邦一席,而对其他人物包括诸侯王及主要将领,并没有形诸笔端,但通过被写实人物的语言行动,读者明显可以感到他们的存在。
此外,《史记》还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映衬等来刻划人物,如《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迎侯生的经过,便突出地将三者综合在一起来表现人物性格。
2、叙事和场面描写悲壮慷慨,诙谐滑稽。《史记》塑造的人物多是具有悲壮之美的悲剧人物,与此相应,其叙事与场面描写多具有悲壮色彩。如《赵世家》中程婴、公孙杵臼,为保护赵氏孤儿与权奸屠岸贾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斗争。在二人看来,为了争取善与正义的最后胜利,惨烈的死是不在话下的。不过,司马迁所写的悲剧事件,不一定都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如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尊严,与强秦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迫使秦王却步,结果并不是死,但斗争场面极为悲壮。另有一些悲壮事件与场面的描写,则是以其历史教训发人深思,如项羽英名盖世,心如铁石,坑降卒、灭秦族、杀义帝,都未曾掉过半滴泪,而垓下被围,与虞姬生离死别,竟呜咽悲歌,若不胜情。作者用这一场面生动宣告了光靠武力经营天下是不行的。
《史记》的叙事和场面描写,还有诙谐滑稽的喜剧美。这类描写虽不及前者多,但也不在少数,最集中的表现是《滑稽列传》,其中所写的淳于髡、优孟、优旃等滑稽人物都属此类,他们言谈行事,均注重讽谏,诙谐风趣,轻松幽默,逗人发笑。不过,司马迁的诙谐幽默还不止于此,在其他人物的传记里,他也注意这类表现。或借以讽刺人物的虚伪荒唐,如《高祖本纪》写高祖父拥篲迎候刘邦的一幕滑稽剧;或借以表现人物的幽默性格,如《司马相如列传》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风流韵事的描写等等。
3、浓郁的抒情性。鲁迅先生曾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其中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史记》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的人品、遭遇与写作心情,都与屈原相近,他著名的发愤著书说也是直接从屈原等先贤那里体会到的。屈原的高尚人格和其《离骚》讽兴当世的力量、爱奇的审美观、浓郁的抒情性也为他所继承发扬,融入《史记》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划和论赞中都跳跃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一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叹惋之情的英雄史诗,《伯夷列传》是一首喷发出愤激不平之情的怨刺诗,《魏公子列传》是一首充满崇敬之情的赞美诗……可以说,整部《史记》就是一部形象与情感有机结合的长篇史诗。不惟记叙中有浓郁的感情,各篇论赞的议论中,作者也大都以唱叹出之,或愤激,或同情,或赞许,抒情味极浓,历来为人钟爱。
4、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而总体上看,全书则以阳刚之美为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气魄宏伟,笔力千钧。《史记》体大思精、包罗宏富,在130篇中,司马迁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将纵横数千里、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风云尽收眼底,举重若轻、条贯有序地再现了出来,并对前代各种学术流派给予历史地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一家之言”,表现出广阔的胸襟和卓然不凡的史胆、史才、史识和史德。(2)内容奇伟,惊心动魄。《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大都有不同寻常的气质、轰轰烈烈的事业和瑰异的操行,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国君或雄才大略如秦皇、汉武,或忍辱复仇如越王勾践;大臣或犯颜直谏、倔强刚毅如伍子胥,或功高盖世、蒙冤千古如韩信。男子蹈义而行,甘赴鼎镬,如纪信、郦生;女子见义勇为,不畏风险,如皦女、如姬。言大则侯生七十犹献奇计,一心报国;言幼则甘罗十二挟策说赵,立取五城。……这些人物以自己的生命之弦,演奏出一支支威武雄壮、豪迈悲凉、惊天地、动鬼神的乐曲。书中的历史事件也大都紧张、热烈、粗犷,读来令人心惊目骇。(3)气势凌厉,一泻千里。司马迁志高才雄,能站在时代高度,俯仰古今,故其文章自有一种居高临下、汹涌磅礴的气势。而于纵横不羁中,又有一定的法度可寻,爱用排比、夸张和重字迭句便是其中较明显者。
5、结构和语言。《史记》很重视结构,总体上它是五体结构,气魄宏伟。其中最突出的是人物传记的结构艺术,一般开头先介绍人物姓氏、籍贯,中间是记叙主体,选择与人物性格、事功最相关的几事件进行叙述,结尾以“太史公曰”表明作者自己的意见。具体每篇传记的写作,有时又比较灵活,如《佞幸列传》以议论开头,提起全篇。其人物传记,又有分传、合传、寄传、杂传,这也是作者根据人物的性格及事功,进行的结构安排。其结构对后世史书及传记文学的创作有深远影响。
另外,《史记》在语言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首先是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特征。如正直口吃的周昌廷争之言(《张丞相列传》)、毛遂自荐之语(《平原君虞卿列传》)。最突出的是陈涉、项羽、刘邦表述早年的抱负之语,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项羽说:“彼(指秦始皇)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刘邦言:“嗟夫!大丈夫当此也!”(《高祖本纪》)陈胜出身佣耕,他的话表现了他希望改变地位的愿望和坚定信心;项羽出自贵族,才气过人,故出言大胆而干脆,根本没把秦始皇放在眼里;刘邦为无赖之徒,贪图享受,因而他的话则表现了他对秦始皇奢侈豪华生活和帝王威势的垂涎羡慕。其次是作者的叙述语言通俗、简洁、精炼,富于感情,往往只用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能够渲染出场面的气氛或展现出人物的情态、心理,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语言接近当时口语,有的直接用民谣、谚语,这使其语言更丰富,更富于表现力。如以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歌颂李广的正直和受士卒的爱戴。
由于《史记》突出的艺术成就,所以深受后代文士喜爱,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以前,统治者视之为“谤书”,影响不够深广。从唐代开始,其影响越来越大。唐、宋、明、清的古文家都奉为典范。我国古代小说在纪传体格局、富于传奇色彩、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历史演义题材及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等方面,都继承了《史记》的有关文学表现因子。《史记》大胆揭露现实的精神、悲壮奇瑰的历史题材、精彩的场面描写、个性化的语言等,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古典诗歌在“实录”精神、题材、寄兴深远方面,也受到《史记》的很大影响。因而,《史记》是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学,要特别重视的名著。
四、《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一)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1、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大事。以《项羽本纪》为例,对这样一个骤起骤灭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主要抓住他生平中三件大事来写: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钜鹿之战写他在起义军处于劣势的危急时刻,破釜沉舟,渡河救赵,击破了乘胜前来的秦军主力,表现他叱咤风云、勇冠三军的英雄气概。鸿门宴写他在急欲“击破沛公军”时,轻信刘邦和解的言词改变初衷,以至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后患,表现了他的坦率重义和少于谋略。垓下之围写他被刘邦重重围困时,慷慨别姬,冲杀突围,不肯东渡,白刎乌江,既表现了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自矜功伐、至死不悟的错误思想。以这三个重大事件组成项羽传,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英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深刻地显示出他一生成败的内在因素。《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抓住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件大事来写,突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和以国事为重不念私仇的高贵品质。《李将军列传》也只着重写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的三次战斗,以突出他英勇善战的英雄本色。
2、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暗示人物未来。《史记》于人物写大事,有时也写生活小事,因为这有助于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个性更鲜明。有些小事还往往使人见微知著,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如《陈涉世家》开头写陈涉佣耕垄上时与伙伴们的一场对话,既表现了他有大志,也表现出他很自负,轻蔑别人,以至后来起义为王时竟把旧时伙伴也杀了。这些小事的描写,刻划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也预示出性格发展的方向。其他如《项羽本纪》开头写项羽少年时奇异不凡的言行,《陈丞相世家》写陈平在乡里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平均的故事,《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所食不同而发的感叹等,这些小事的描写,都有同样意义,他们日后的作为都是早年这种表现的进一步发展。
3、运用“互见法”。这就是把某一历史人物的一些事迹,在本传中省略,而写入其他人物传记中去。运用这种方法,有时是为了避免重复,或为了避免遭祸,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主要是要突出项羽喑曙叱咤、气盖一世的英雄形象,因此便把他许多个人的缺点和政治上军事上的错误,放在《淮阴侯列传》中去写,这就不至于损害他的英雄性格。《魏公子列传》主要写一个能够礼贤下士的贵公子形象,因此就集中写信陵君如何“自迎夷门侯生”等故事,而把他因为畏秦而不肯收留亡命的虞卿和魏齐的故事,放到《范睢蔡泽列传》中去写,这也是为了不至于损害信陵君的形象。这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普遍采用的方法。
(二)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细致入微的描述。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尽力避免一般地梗慨地叙述,对要写的主要事件往往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迎侯生的一段,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作者先写侯生毫不谦让地“直上载公子上坐”而“公子执辔愈恭”,以及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而“公子颜色愈和”。接着又写“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以至“市人”、“从骑”、“宾客”对公子行为都感到惊异。作者通过这些具体描写,就把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性格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紧张斗争场面的描写。司马迁善于通过紧张场面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描写。在惊心动魄的鸿门宴上,刘、项双方明争暗斗,剑拔弩张。宴会开始后,有范增举块、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情节,气氛十分紧张。鸿门宴从曹无伤告密开始,到刘邦不辞而别为止,矛盾迭起,险象环生。作者就是通过对那些矛盾斗争的描写,揭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刘邦机敏精细狡诈,项羽坦率轻敌无谋。其他如范增、张良、樊哙、项伯,等人的性格,也都在这场斗争中有所表现。
(三)在运用语言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1、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史记》里的人物语言,无论独白、对话都充分个性化。以刘邦和项羽见巡游的秦始皇时所说的话为例,项羽见秦始皇时说:“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话的意思一样,都想登上帝王的宝座,但语气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张丞相列传》中,作者写周昌反对刘邦废太子时的对话:“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期期”是口吃的象声词,这段话把周昌又急又怒,越急越口吃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史记》的叙述语言,简洁、精炼,极富表现力。它往往用极少的语言表现极丰富的内容,并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情态、心理。以《项羽本纪》为例,作者写钜鹿之战,从“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开始,到“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为止,总共不过二百字。但却把这场大战中楚军义无反顾的决心,英勇作战的情形,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项羽使诸侯慑伏的声威,全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非常简炼,并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不胜枚举。
《史记》在叙事中还往往引用民谣和谚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采,也更富有表现力。
一看答案給了好多,我發現要想得分就要按照老師給的講義做答案,不過兼容並包也未必吃虧。自己組織一下答案,我就不再找了。要睡覺啦。。
第三篇:《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1、知道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天问》等。
2、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能力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4、通过对“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兴起”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难点: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讲故事法。【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师生谈话:过端午节。
端午节: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你是怎么过的呢?
PPT图片赛龙舟、吃粽子。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屈原。学习新课:
一、大诗人屈原
1、简介屈原,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指导学生观察《屈原》图。
2、代表作《离骚》和《天问》。
3、简介《离骚》。齐读PPT展示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4、简介屈原在今天的地位,表现人们对他的怀念。
过渡: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还有以前学到的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是不是人们编造的故事呢?它们都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二、司马迁与《史记》
1、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初步了解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
2、简介司马迁的生平。
3、引导学生分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史记》的内容: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0多万字。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种形式,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体例。
“本纪”主要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世家”主要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书”、“表”是对全书的补充。
所以,《史记》是以写人物为中心。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体裁叫“纪传体”。
(2)、《史记》的体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简介)。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与断代史相反,如:班固的《汉书》只记叙汉代的历史。
4、评价:(1)、史学界: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史学价值:教材讲述的从炎黄传说到汉武帝时代的很多内容,都以《史记》为基本依据,第10课题图还选用了《史记·陈涉世家》的书影。
文学价值:本身也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优秀文学传记作品,推动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它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所写人物栩栩如生,例“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故事,形成了独具艺术魅力的语言特色。中学语文课中,同学们还要学到很多篇节选自《史记》的文章。
5、我们已经知道了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以后,忍辱负重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的。
学生讨论:司马迁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受到的启发。
6、司马迁为中国史学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不朽功绩,在他的故乡陕西韩城修建了太史祠(PPT展示)
过渡:我国古代文化真是异彩纷呈,除了文学、史学,还有宗教。首先我们来了解的由国外传入的佛教。
三、佛教的传入
1、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简介产生和传入。
2、PPT展示佛教传入路线,它是沿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PPT讲白马寺的故事。
3、PPT展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组图,让学生感受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兴盛。(过渡)除了外来的佛教,我国也有自己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
四、道教的兴起
1、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简介道教的产生、教义和教主。PPT展示
2、PPT展示我国道教圣地——青城山,简介创始人——张道陵。
3、PPT展示地震后青城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PPT展示身边的道教场所,让学生感受道教文化在我国的兴盛。
5、结合佛教的教义:慈悲为怀,忍耐顺从,来世幸福;
道教的教义:修身养性,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引导学生分析佛教、道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一方面是统治者提倡,因为它们迎合了统治者麻痹人民、加强统治的需要;另外一个方面,饱受困苦的人民看不到解脱的希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来世幸福和得到成仙,在心理上得以安慰。所以,对于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宗教的传播麻痹了人民的反抗意识,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也带来了愚昧和迷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宗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师生谈话:你到过哪些佛教、道教的寺庙,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PPT展示本课知识体系。巩固练习
第四篇:文学、史学与宗教之优秀教案[范文]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屈原的成就,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读《佛教传入中国路线图》、中国佛教道教的建筑图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史学研究成功的原因和佛教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佛教道教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增加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屈原和他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追求理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对佛教道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别正统宗教与邪教,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及突破: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通过教师讲解、引导突破。
难点及突破:佛教道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再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与历史原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活动中突
破难点。
三、教学手段与策略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展示,结合现实,利用学科渗透法、问题探究法等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屈原、司马迁画像和峨眉山、青城山风景图,导入课题。
一、大诗人屈原
通过提问请学生回答有关屈原的事迹,教师再对屈原生平作总结,通过师生共同赏析屈原诗歌让学生了解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正是他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才让中国人民如此爱戴,并让学生回答今天纪念屈原的方式;通过赏析《离骚》诗句,教师明确指出屈原所创作的诗歌形式被称为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并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设计意图】通过对屈原的爱国事迹和文学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
神,增加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介绍史学著作的体裁: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史学体裁,丰富知识,为介绍《史记》体裁打下基础。
2、《史记》体裁、时限、体例
指导学生带着“司马迁的生平、生活年代、《史记》的体裁、时限”等问题看书,并请学生完成上述内容。
3、《史记》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 《史记》的历史价值:开创了纪传体的史学体裁;为后人研究从黄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翔实的资料。还反应出司马迁全面的历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写
作态度。
文学价值:《史记》是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推动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对《史记》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史记》的历史地位。
4、学史感悟:司马迁最终完成史记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回答:忍辱负重、坚忍不拔;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能一遇到挫折就退缩
放弃。
【设计意图】情感教育,学习司马迁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5、学以致用:下列哪些历史事件能在《史记》中查阅到?
【设计意图】强化重要知识点
三、佛教的传入
1、过渡:提问:你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种宗教吗?再引用乐山大佛像,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佛教的知识(如发源地、创始人、经典、教义)
2、利用佛教传播路线图,让学生指出佛教的发源地,传播路线:古印度、沿着
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传入中国的时间: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对佛教的传入形成明确的时间和空间
概念。
4、佛教教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忍耐、顺从、修道行善,来世便可得到幸
福
提问:为什么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教师引导学生从教义上分析
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劳动人民:寻求心理安慰,心理寄
托
5、佛教的影响: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让学生明确佛教的传播在建筑,艺术、社会生活中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小练习: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这个电视剧有错误没有?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明确让学生知道,如今的电视剧有不尊重历史史实的现象,强化重要知识点。
四、道教的兴起
过渡:展示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青城山图 请学生看书回答道教兴起的时期、教主、教义
1、创立的时期:东汉时期
2、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3、教义: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追求今生的成功
4:道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并结合课件展示)建筑:城隍庙、青羊宫等;科技:火药的发明;生活:气功、太极拳、豆腐等
5: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如何区分认识正统宗教和邪教?
教师引导得出:邪教的根本点在于具有反世俗生活和反国家性。如“法轮功”,以各种非法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害人夺命。我们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打击
邪教,维护社会的安定。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
观
五、课堂小结
就本课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深化思想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科学哲学读后感
科学哲学之于我
——读《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有感
最初因为选修了学校的《科学哲学导论》,于是我开始与科学哲学接触。学习的时间越长,越感受到这样一门关于科学的哲学之魅力所在。加之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对于哲学的兴趣开始萌芽,所以便利用假期的时间选择了一本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对于科学哲学,有一些人可能感到比较陌生,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他们可能将其理解为 “具有科学性质的哲学”。经过一定的学习就可以知道,科学哲学是哲学对科学这一现象的研究或反思,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全书运用了比较通俗的语言,对于某一种理论,作者都能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解释,将大义寓于微言。本书最初讨论的问题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即存在于前提与结论之间的一种恰当关系。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关于这两种推理,尤其是针对非演绎推理的研究,对于推进科学哲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推理被频繁的使用,相反,具有绝对准确性的演绎推理受限于使用条件而没有被科学家大范围使用。然而,选择归纳推理又引发新的问题:如何证明这种推理是否可靠?这种疑问大部分来自坚持演绎推理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诸如休谟、彼得•·斯特劳森等著名的哲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个人比较接受的解释,是归纳推理的前提赋予了结论发生的很大的可能性。当然,这些解释或多或少都有漏洞,至今也没有一个被完全认可的答案。
不过说起可能性,就会涉及到归纳推理与概率的关系。实不相瞒,在阅读这一章时,着实发现哲学在生活中的体现。平时总能听到周围的人说类似“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0.1%”、“小偷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是老王”的话。相信也有人和我一样对于这些话中出现的概率感到疑惑,为什么人们能说出这么精确的数字。在书中我看到了解释。原来,这些数字,是对概率主观意义上的解释,也就是说对于某件事人们认为有多大的可能性,这里把概率作为衡量我们个人信念强弱的一种尺度。看到这里茅塞顿开,虽然后面说到这种对于概率的解释并不能很有效的解决问题,但至少让我领会到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还记得美剧《老友记》中Phoebe与Ross曾就进化论展开了辩论。Ross坚定不移地认为进化论是正确的,然而Phoebe并不相信进化论,在她看来,进化论只是可能性之一,“以前最聪明的人不也相信地球是平的?五十年前,科学家认为原子是最微小的事物,后来科学家击碎了原子于是产生了各种玩意。。。”Phoebe的话发人深省。
马基老师也曾在课上说,科学只是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的确,科学并不能算作真理,我们学习科学,其实应该是培养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在现代社会,凡是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多少具有一些普通的科学知识。随着大学教育的扩大和普及,具有专门科学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人们了解和把握的只是科学知识,人们窥见和注重的只是科学的物质成就。他们既不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丰富内涵(作为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也不把握科学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意义,当然就更不知道如何以公允的态度和和平的心态正确看待科学了”。科学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却是最基础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学习知识本身,不注重对科学的反思和批判,那么连解释世界的这一种方式也掌握不了了吧。
学习科学哲学受益颇多,但我所掌握的也只是皮毛,不过这本《牛津通识读本》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应该也是一本很好的科学哲学入门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