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1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云南发展战略的最新定位,意义重大而深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德宏作为桥头堡前沿的一个重要门户,如何在全省一盘棋中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谈三点认识。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这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央的精神,州委州政府紧扣州情,提出了“把德宏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黄金口岸”的战略构想,这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沿边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沿边发展空间、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推动德宏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宏在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具备的优势
在打造桥头堡黄金口岸中,德宏具备独有的几大优势:一是区位条件佳。缅甸是我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南亚,走向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在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是我国陆地进入印度洋的一个最佳区位。
二是口岸基础好。德宏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9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及1条国际通讯光缆、9条输电线路联通缅甸,即将破土动工的泛亚铁路西线大瑞段、中缅输油气管道、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也要从这里出境。瑞丽姐告——缅甸105码、畹町曼满——东阳、陇川章凤——八莫、盈江那帮——密支那等多条跨境公路已建成通车,形成可“全天候”的沿边口岸群。
三是对缅交往深。德宏州内五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及周边国家同一民族跨境而居,文化习俗相近,长期友好往来、通婚互市、唇齿相依,具有深厚的人缘基础和文化积淀,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一年一度的中缅胞波狂欢节为中缅两国的长期友好奠定了政治基础。
四是沿边开放早。早在1985年德宏便全境开放为边境贸易区,1992年后,德宏相继设立了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中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成为中国实施沿边开放最早的地区。全州目前对缅贸易已分别占中缅贸易的四分之
一、滇缅贸易的五分之三以上,是中缅两国开放合作成效最明显的区域。
首先是区域位置佳。缅甸是我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南亚,走向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在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是我国陆地进入印度洋的一个最佳区位。
其次是通道建设早。历史上,德宏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三大通道的出入口。目前,德宏州内已有9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及1条国际通信光缆、9条输电线路联通缅甸。德宏州府芒市距省会昆明陆路640公里,空中450公里;距离缅甸新首都内比都670公里,最大城市仰光981公里,缅北重镇密支那90公里,伊洛瓦底江八莫港仅70公里,是中国通往印度洋最近的通道。二是口岸基础最好。德宏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9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及1条国际通讯光缆、9条输电线路
再次是人文交融深和开放互动实。缅甸和印度东北部的掸、克钦、勃欧、阿萨姆等民族,与德宏州五个世居民族同语同俗,跨境而居,长期保持着友好往来。1985年以来,中缅双方地方间建立了涵盖基础设施、经济贸易、科教文卫、抢险救援、禁毒、司法等领域的合作机制。目前,德宏州对缅贸易已分别占中缅贸易的四分之
一、滇缅贸易的五分之三,是中缅两国开放合作成效最明显的区域之一。
二、德宏参与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总体构想
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对处于云南对外开放前沿的德宏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桥头堡黄金口岸的德宏,其基本定位是:在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一个节点,三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窗口”。一个节点:桥头堡连内通外的重要交通节点。三个基地:桥头堡黄金口岸经济区生物特色产业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三个平台:桥头堡前端的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三个窗口:桥头堡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经济窗口、文化窗口、友谊窗口。总体要求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服从服务于全省总体布局,深入研究、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全面推进。
三、德宏参与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建设重点
一是建设桥头堡黄金口岸的重要交通节点,德宏作为桥头堡前沿,要把交通基础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二是建设生物特色产业基地,把德宏建成全国最大的咖啡、坚果、柠檬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竹产业基地。三是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度假公园,把德宏建设成为面向印度洋的重要旅游中转站。四是依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德宏建设成进出口加工基地。五是充分发挥桥头堡黄金口岸交通优势,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仓储基地。六是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平台,为桥头堡前沿提供金融服务。七是建设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桥头堡前端信息服务平台。八是建设区域性文化交流平台。九是建设立体口岸体系,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完善以国家一类口岸为核心、二类口岸为支撑、省级通道为辅助,涵盖陆、空、水的立体口岸体系,便利、高效、有序的大通关体系
第二篇: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设一个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云南的事,也是大西南的事、国家的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开展国家间的公共外交,维护和加强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意义十分重大。桥头堡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发挥云南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和跨境友好交往优势;有利于深入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方针,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全方位开放合作,加快云南对外开放步伐,增强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大好局面。桥头堡建设任务艰巨,需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及南亚国家合作深入发展的机遇,需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对外合作、重点投入等方面全面统筹协调。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同组织工作有内在联系,组织部门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高,对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认识还不深,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还不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培训,进一步加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与各项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协调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工作的要求,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结构和功能,对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必须把那些坚持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真心实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潜心处理化解各类矛盾,善于调动积极因素搞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要充实一批知识层次高、开拓能力强、具有现代眼光的年轻干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工作需要的人,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放到重要位置,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
要建立科学的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体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干部政绩和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将考核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统一起来。在考核中,既看经济建设成果,又看社会进步;既看硬环境的加强,也看软环境的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后续效应和潜力;既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情况,又看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是否良好,从而引导各级各地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谋发展、抓落实。要加强考核成果的运用,严格兑现奖惩,使实绩突出的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的受到惩戒,让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到促进和谐发展上。
二、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知识、能力、业绩和品德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要搭建平台,搞好服务,营造鼓励、支持、激发人们干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汇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把优秀人才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同心同德进行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有效盘活人才总量,大力提升人才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制“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切实搞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训、教育和使用。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打破体制障碍,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不同单位和地方之间人才流动的渠道,积极探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人才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制定灵活的政策,促进人才的柔性流动,既大力引进用好外来人才,又重视用好本地现有人才。建立健全与业绩密切相联、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依靠“人才洼地”托起“发展高地”。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因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要让广大党员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通过加强政策形势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注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培养壮大党员队伍。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让他们主动地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要关心和爱护基层党员干部,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下岗失业、生活困难的党员,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构建和谐农村的本领。着眼于夯实构建和谐城市的基础,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密切关系的功能。着眼于企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加强党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
第三篇: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
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2011年05月24日 07时44分00秒
来源:云南网
云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云南省对《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贯彻意见时强调,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
白恩培主持 会议还研究了文化体制改革等工作。
5月23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我省对《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的贯彻意见时强调,广泛动员、加强领导、完善规划,确保桥头堡建设顺利推进,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
省委书记白恩培主持会议。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旨在更好地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已有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云南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多方面挖掘云南的发展潜力,体现云南的发展特色,明确云南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特色和应发挥的作用。一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二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五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 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确立了云南2015年及2020年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二是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三是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四是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意见》从财税、金融、投资与产业、土地、价格和生态补偿、人才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云南利用境外资源并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于边境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相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对云南省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倾斜,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常委会认为,《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动员,宣传好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广阔美好前景、桥头堡建设的近期和长远目标、桥头堡建设的重点,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意见》的热潮,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要完善桥头堡规划,把桥头堡规划与我省“十二 五”规划紧密结合,与各部门的行业规划紧密结合,与现有的工作紧密结合,做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具体化,扎实把桥头堡建设各项工作向前推进;要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建立健全桥头堡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督促检查桥头堡建设的进展情况,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查找不足并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
常委会原则同意《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要求尽快完善上报。
在传达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主要精神及研究我省贯彻意见时,常委会认为,当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政策支撑和保障力度,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确保按时完成改革任务。按照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我省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并按期完成非时政类报刊社改革、党报发行体制和影视剧制播分离改革、全省广电网络传输机构转企改制和资源整合、电台电视台合并。同时我省将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的目标;以影视精品创作生产为突破口,推动一批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加强政策支撑和保障力度,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社会保障措施,放宽资本准入条件,拓宽转岗途径,完善工商登记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现代企业制度滞后、政策措施落实难等问题,研究制定应对办法。
常委会在听取中央召开的部分省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 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专题座谈会精神传达后要求,我省各州市和省直部门要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自查,并由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督查组进行调研督查,再接再厉抓好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记者 谭晶纯 季征)
第四篇:努力把大理建成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滇西中心城市
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云南的一个重大发展定位和发展机遇,必将推动云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大理作为云南省正在建设中的滇西中心城市,是云南西部的枢纽和中心,在桥头堡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只要把握得好,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先机,迎来大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
一、桥头堡建设是大理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对加快大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理是滇西以及云南面向东南亚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及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从大理在云南、在西南地区所处的位置来说,建设桥头堡,对大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推动大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将有效改善大理的通达条件,使大理的区位和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中国向西南的海上贸易通道主要从东南沿海进入太平洋绕道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港)或巽他海峡(经雅加达港),再进入印度洋及沿岸各国。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上述沿岸各港口,比从云南经缅甸进入印度洋到达上述港口平均要多4000多公里。因此,中央提出实施桥头堡战略就是要新开辟一条从陆上通往印度洋沿岸的贸易大通道。结合西部大开发,国家和省将建设南亚、东南亚“四出境”国际通道,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必将进一步改善大理的对外通达条件,从而使大理的区位和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将有效促进大理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大理的对外贸易和旅游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是东向开放,主要是面向太平洋市场的沿海开放。向西南开放,主要面向的是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欧洲东部等国家的全方位开放,面向的是印度洋市场。处于西南枢纽位置的大理,必将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要道,从而使大理从开放的末梢成为开放的前沿,使大理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拓展,也将促进大理旅游业的进一步升温。
第三,将有效打牢发展的基础,推动大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在桥头堡建设中,结合西部大开发,中央必将加大对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扶持,通过善抓机遇,抢抓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争取到一大批项目启动实施。特别是通过桥头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为大理州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后劲,推动大理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大理在桥头堡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面向西南的重要贸易通道。2000多年前,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大理成为中国和云南连结东南亚、南亚的纽带;1000多年前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是当时世界上的14个大城市之一;60多年前修通的滇缅公路彰显了大理在滇西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大理虽无接壤国家,但在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大理具有便利的交通通达条件。境内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丽江铁路和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保山、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以及大理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进一步巩固了大理在滇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楚雄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大理至瑞丽铁路、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州已形成了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结合,城乡连通的交通网络。在桥头堡大通道建设中,无论公路还是铁路走向,大理都是其中重要的节点和枢纽。
――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广泛的贸易交流基础。近几年来,大理州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大理州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大理州与东盟国家的一般贸易额达492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0%。大理的纺织品、奶粉、啤酒、农用拖拉机、低速载货车在周边国家很受欢迎。同时,州内的祥云飞龙公司、鹤庆科鑫矿业、永平云森木业等企业又从缅甸、越南等国进口矿石、木材等生产原料,大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交流非常活跃。
――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良好的投资合作基础。1996年以来,大理州先后引进了嘉仕伯、新加坡三德集团、缅甸福星、泰国国王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到大理投资,累计利用外资1.2亿美元,其中来自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就达9000多万美元。同时,大理州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帆骏马集团在越南合资建立了车辆装配厂,建立了营销网络。路桥一公司与缅甸签署了投资5200万元的公路承建合同。近年来,大理州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投资合作还在不断扩大。
――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有着密切的人文交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不断加深,先后有老挝、泰国、越南、缅甸、新加坡、印度等国家的1100多批次的友好团队到大理考察访问。大理还成功举办了gsm第十二届部长会议等多项会议交流活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扩大,每年在大理学院留学、进修的东南亚、南亚学生、教师、官员达600多人。大理新世纪中学还与泰国一所中学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互派师生交流学习机制。大理州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大理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产业优势。大理有丰富的旅游、矿产、能源、生物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已发现的金属矿、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境内可供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1000多万千瓦,全国海拔最高、装机容量西南第一的风力电场就在大理。生物多样性使大理成为著名的核桃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全州以烤烟、蔬菜、经济林果、乳畜业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机械、轻纺、建材、食品、制药等产业得到重点扶持发展。目前,在凤仪创新工业园区已建成了云南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面向东南亚市场。全州烟草、旅游、能源、矿冶、建筑建材、优势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六大支柱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桥头堡建设中有产业加工基地的优势。2009年,大理州接待海外旅游者35.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466万美元,入境游客中东南亚游客占海外游客的27%以上,占大理入境游客市场的第一位,因此,大理也是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三、抢抓机遇,努力把大理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滇西中心城市
桥头堡建设是大理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大理州将用世界视野、全球思维来审视大理的发展,抢抓机遇,紧紧围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努力将大理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滇西中心城市,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重点将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桥头堡建设,打造滇西中心城市。
(一)着力推进内外通道建设,构建立体式的互联互通四大网络。参与桥头堡建设,关键要构筑连接内地、通达境外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十二五”期间,大理州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着力改善重大基础设施条件。一是着力打造交通网络。配合支持和全力抓好在建的泛亚铁路西线大理至保山段、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开工建设泛亚铁路中线大理至临沧段和大理至攀枝花、大理至普洱高速公路,加强州内“1+6” 城市群快速通道、大理市轨道交通等项目规划和申报,大力实施乡村通畅通达工程。同时加强航空通道建设,认真做好滇西国际机场选址、规划、申报等前期工作,积极申报大理机场为口岸机场,进一步构筑起州内通畅、通达境内外的交通航空互联互通网络。二是着力打造物流枢纽网络。合理布局物流网络,在大理市构建商贸集散地和物流信息结算中心,在祥云、弥渡交界一带重点布局一批大型物流仓储区,在上关、永平规划2个物流次集散地,形成完善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重点实施好凤仪物流中心、滇西物流商贸城和昆钢物流商贸城建设,抓好滇西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大理物流园区货运枢纽站、滇西成品油储备库等项目的实施。三是着力打造能源网络。重点是加快骨干电源点、新能源、骨干电网建设和城市、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加快建设滇西输配电基地,实现一张网全覆盖、输出应用安全可靠。积极配合做好中缅油气管道、大理至保山和大理至丽江成品油管道建设,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云南省重要的区域性能源输送基地。四是着力打造信息网络。重点是加快推动信息化在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实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信息传媒、电子商务等发展,努力打造“数字大理”。
(二)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集中力量抓好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桥头堡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是大理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集中力量、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重点是抓好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物流、教育、医疗、旅游5个专项规划的实施,构建以大理市为核心,洱源、漾濞、巍山、弥渡、祥云、宾川六县为补充的“1+6”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格局。同时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集镇和旅游、商贸、现代农业、手工业、生态园林特色小镇,初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现代城镇体系。集中力量加快州府所在地下关城区的改造提升,重点在城中村改造、交通改善、绿化、亮化、美化和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快洱海以东山地新城区和凤仪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抓实项目落地,改善城镇基础设施。
(三)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大理州将立足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壮大传统产业,培植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烟草产业。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努力把大理建成全国知名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支持卷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份额。二是建材产业。积极引导水泥行业开展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开发各种轻质、高强、多功能新型建材。加快非金属矿及其制品开发,积极发展新型墙材。三是矿冶产业。在严格环保准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兴矿冶业,抓好锌、铝、铁金和铂钯等金属矿的深度开发。并借助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有利时机,在祥云布局打造中国西南矿产品交易中心。四是机械制造产业。以力帆骏马公司为龙头,在大理创新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大理汽车城,做大做强汽车、拖拉机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重装设备、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等其他机械制造业。五是旅游产业。加大旅游二次创业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大理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体等多元化转变,把大理建成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六是林产业。加快发展核桃、红豆杉、速生丰产林等重点林产业,加快林下资源、林药、林纸、木材、木雕、家俱等林产品深度开发。七是商贸物流产业。加快物流园区基础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仓储、配送企业和商贸批发市场等项目,把大理建成滇西商品集散贸易中心和重要物流枢纽之一。八是轻纺产业。重点发展纺织和服装、包装印刷、民族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积极促成“浙江轻纺产业园”项目落地,加快发展棉纺产业。九是重化工产业。发挥“矿电结合”优势和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机遇,发展天然气化工、硫酸、盐和乙烯、氮肥、甲醇等化工产业。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培育发展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生产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十大产业的培植壮大,把大理建成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之一。
(四)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理的优势在于区位,出路在于开放。必须充分利用桥头堡建设这个平台,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合作和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大理州将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周边国家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落户大理,使大理成为投资的乐土。同时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巩固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继续深化同东南亚、南亚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印缅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昆交会、广交会等平台广交客商,拓展市场,努力扩大大理州的液奶、农副产品、民族工艺品、中成药、机械产品在东南亚、南亚、西亚市场的份额。
(五)着力推进交流平台建设,深化和拓展交流合作领域。完善的合作平台和良好的合作机制,是推进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保障。大理州将充分发挥大理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高度重视教育、文化、会展等交流平台和窗口建设。一是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在对外交往中有意识地推介大理州的投资环境,有重点地在周边国家选择有特色的城市与之建立友好城市,积极为拓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大理学院留学生较多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二是提高教育交流水平。按照“巩固东南亚,拓展南亚,延伸西亚”的思路,以大理学院、大理滇西技师学院、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平台,吸引更多境外学生到大理留学、进修。积极支持大理学院等学校以校际合作等方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三是加强文化交流。充分发挥鸡足山佛教文化、民间文化、茶马古道、三月街民族节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四是开展会展交流。充分发挥大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优势,积极争取东南亚、南亚有影响的常设性论坛、展洽会落户大理,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桥头堡上的重要会展基地。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桥头堡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大理州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推进洱海的保护治理,加快推进洱海流域低碳经济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森林生态产业,全面推进“森林大理”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5%以上。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实施好“七彩云南保护”大理行动计划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重视生态恢复,推进土地和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文明生活方式,建设绿色生态低碳宜居大理,使大理成为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建设桥头堡,大理在行动。大理各族人民正在抢抓新的历史机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举措参与桥头堡建设,努力建设滇西中心城市,通过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大理必将从滇西腹地开放的“后方”快步走向开放的“前沿”,迎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何金平
何金平,男,白族,1964年1月出生,云南省玉龙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1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长。
1984年7月至1985年12月,任丽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科员;
1985年12月至1988年9月,任丽江县政府办公室秘书;
1988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云南大学政治系行政管理学专业学习;
1990年7月至1993年2月,任丽江县拉市乡党委副书记、书记;
1993年2月至1994年2月,任丽江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1994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共丽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1995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共丽江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任丽江地区行署副秘书长;
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任丽江地区行署秘书长;
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任中共丽江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其间,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任支部书记);
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任中共丽江地委副书记;
2003年月至2006年8月,任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其间,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考核为优秀公务员);
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任中共丽江市委专职副书记;
2007年6月至2007年11月,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代理州长;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十一届人民政府州长;
2008年2月至今,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十二届人民政府州长(其间2008年3月19日至4月18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参加全国地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城市科学发展”专题研究班学习;2008年11月1日至5日在北京参加由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民族自治州州长经济管理专题研究班学习)。
第五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德宏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州工商局服务全州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
试验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工商办字„2010‟256号),积极搞好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按照改革创新、非禁即可、宽严相济、注重实效、先行先试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对全州工商系统在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而法律法规又无明确规定的实际问题,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二)服务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及州委、州政府建设“一个节点,三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窗口”等工作,立足工商职能,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二、积极支持内、外资企业发展
(三)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 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可以申请登记不反映行业用语或经营特点的企业名称。
(四)放宽商标企业申请名称登记条件。凡拥有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企业,可凭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证书,申报含字母、数字的商标作为企业字号。
(五)放宽企业名称登记后一年内不准申请变更的限制。凡冠有德宏行政区划内的企业名称登记后一年内,只要在同一登记机关核准或已登记的企业名称中查无相同或相近似字号的,主要出资人不变,允许其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
(六)放宽转型市场主体企业名称的登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的,在同行业企业名称中查无相同字号的,主要出资人不变、原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时办理注销登记的前提下,允许新设立的公司保留使用原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用语。
(七)放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对行业的限制。企业经营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不同大类的,可以自主选择主要经营活动性质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名称中的行业。申请从事尚未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行业经营活动的,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中有关新兴行业的表述作为企业名称中的行业用语。
(八)放宽对经营范围登记的限制。对注册资本在500万 元(含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经营范围可核定为: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专项审批而未获得审批前不得经营;其他项目可自行组织经营。
(九)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并拥有3个以上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申请设立企业集团。
(十)放宽私营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拥有3个以上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达到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登记注册集团公司。
(十一)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企业租用商业用房、开发区(含工业区、科技园区)为住所的,可以持租房协议和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区(含工业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加盖印章的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办理注册登记;企业使用农村房产作为住所,产权属于农民个人的,可由产权人所在地村民委员会证明房屋产权归属,并出具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租用军队房地产作为经营场所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十二)放宽企业前置许可登记条件。在德宏州设立分支机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行政审批项目的(重点行业、高危行业、消防、环保行业除外,具体内容见《重点行业和高危行业范围参考目录》),可凭加盖总公司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经营资格证)复制件,在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分支机构注册登记。
凡具备综合超市条件的预包装食品、农资、图书音像经营资格销售企业,由总部统一向审批部门办理批准文件(或许可证、经营资格证),在确定的经营区域范围内,连锁店持加盖总部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经营资格证)复印件办理登记。
(十三)放宽企业筹建期间的登记条件。对申请登记的项目筹建时间长且涉及前置审批而暂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文件、证件的企业(涉及安全生产许可的除外),可在提交立项批准文件并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核发经营范围为“XX项目筹建”的营业执照,并注明筹建期限一年,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一年。企业凭此营业执照开展筹建活动,筹建期间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在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件)后,办理变更登记,依法经营。
(十四)鼓励企业拓宽出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支持探索企业出资方式,鼓励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对申请以股权出资、股权出质以及债权转股权登记的,依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十五)瑞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德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名义登记、管理外商投资企业。
积极争取瑞丽、芒市、梁河、盈江、陇川工商行政管理局外资企业登记授权。
(十六)积极动员外资企业申报含“中国”或不含行政区 划的企业名称。对申请使用“中国”字样和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外商投资企业,指定专人做好申报工作,及时上报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变更登记。
(十七)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以人民币或非货币方式出资。按先行先试的原则,只要满足可评估、可依法转让的两个法定条件,即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以债权、商标专用权、高新技术成果等非货币资产出资,全体股东非货币财产的出资额最高比例可放宽至注册资本的70%。以债权出资的,经债权债务人双方及全体股东协商同意,且债权转为股权的比例不超过增资前被投资公司原注册资本的50%,经审批机关和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可依法办理债权转股权手续,债权人转为股东。
(十八)支持外商投资广告业发展。鼓励外国投资者以设立、股权并购等多种方式在德宏投资广告企业,加快德宏广告业与世界先进广告业接轨。成立并运营三年以上,以经营广告业务为主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外商独资广告企业;成立并运营两年以上,经营广告业务并有广告业绩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中外合资广告企业。外国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部分股权开办中外合营广告企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全部股权开办外资广告企业。
三、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十九)放宽个体工商户登记条件。支持大中专学校毕 业生、农民工、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库区移民、被征地农民、城市房屋拆迁居民、城市低保人员、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从事个体经营。按照法律法规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经经营场所所在地居委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可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二十)放宽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申请人申办个体工商户,可以持个人身份证明和有效的房屋租用协议办理注册登记。对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租用军队房地产作为经营场所的除外。
(二十一)鼓励外国籍自然人从事个体经营。凡在德宏州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籍自然人,凭当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明材料,参照《个体工商户条例》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二十二)支持个体工商户名称随经营活动整体转让。个体工商户因店铺转让并注销原营业执照的,受让方可以继续使用原名称,并凭整体转让协议和转让方的营业执照注销证明,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
(二十三)放宽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期限的限制。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登记时,未申请经营期限的,只核定经营期限的起始时间,不再核定经营期限的终止日期。
(二十四)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升级企业的投资者包含至少 一个原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在同行业企业名称中查无同字号的,升级企业名称可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升级企业档案和原个体工商户档案合并装订保存。
(二十五)放宽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住所登记条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使用原经营场所作为住所且原经营场所仍在有效使用期内的,可使用原个体工商户登记时使用的有关经营场所证明的材料。原经营场所使用期届满的,申请人须及时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四、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十六)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增资的限制。在不改变土地和林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和林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经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认可,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作价出资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作价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资。
(二十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以货币形式清偿债务。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作为特许经营权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解散清算、破产清算需清偿债务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不得转移,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清偿。
(二十八)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公司。支持农民专 业合作社作为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壮大经营实力。
(十九)鼓励农场职工自愿联合登记农场职工专业合作社。鼓励农场职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办理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管理。
(三十)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提供方便服务。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委托有条件的工商所(分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场职工专业合作社的登记工作。
五、深化服务措施,积极促进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三十一)建立重点投资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针对“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当地龙头企业,确定工商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投资企业联络员,提供工商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对企业办理涉及工商事务时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帮助、指导。
(三十二)简化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程序。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外,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实行“一人受理、当场办结”。
六、积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
(三十三)深入贯彻落实《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商标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德政发„2009‟176号),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龙头带动、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商标战略实施格局。(三十四)深入开展“一所一标”、“一所多标”工作,强化行政服务指导,在企业中倡导“一企一标”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注册自主商标;在乡镇中推进“一乡一品”建设,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力争每个乡镇有一件涉农商标。
(三十五)加强商标品牌国际注册保护。树立自主品牌意识,帮助注册商标企业加强国际商标注册和防御商标注册。
(三十六)注重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商标注册保护。强化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注册的指导和维权。
(三十七)积极支持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获得贷款,支持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七、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三十八)严厉打击非法食品经营行为,支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 创建工作,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三十九)加强边境地区进口食品监管。引导进口食品经营者成立公司,以公司形式进口食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经营。
(四十)积极扶持进口食品协会发展,引导进口食品经营户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进口食品经营行为。
(四十一)推行进口食品电子化管理,建立进口食品市场 准入、质量检测数据库,提升监管效能。
(四十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流通环节农村食品配送监管长效机制,建立规范批发抓配送、规范零售抓台帐、规范行业抓自律、规范监管抓责任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
(四十三)以食品批发户、商场、超市及规模较大的食品零售经营户为重点,推行电子化管理。
八、建立跨境消费维权工作机制
(四十四)以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核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缅两国边境地区消费维权合作框架,形成信息互通、定期会晤的涉外消费维权工作机制,成立“涉外消费维权调解中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九、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
(四十五)推进行政指导,强化对违法行为人的警示和疏导工作。按照“事前预警告诫、事中纠正制止、事后教育规范”的要求,对一般情节轻微、无危害后果并能及时纠正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加强案件回访工作力度,做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
(四十六)加大对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案件的查处力度。从重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贿赂、侵犯知识产权、传销等破坏环境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威胁公共安全及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加大宣传曝光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
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四十七)促进边境市场发展。允许境外边民凭出入境证明在全州集贸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放宽上市经营商品范围(国家明令禁止的除外);积极参与边境地区各类市场建设规划,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十八)加强诚信市场建设。加大创建诚信市场力度,按照诚信市场创建标准,积极配合政府加大对市场的改造和规范力度,有效提升市场诚信度,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规范和谐的市场经营环境。
德宏州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