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城市国资监管运行机制研究
中小城市国资监管运行机制研究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力地推进了国资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小城市的国资监管工作是 国家国资监管体系的基础,在运行机制上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作好中小城市国资监管工作要按照矛盾特殊性原理,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科学地诠释出资人职责。
一、中小城市国资监管工作的现状
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后,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中小城市国资监管工作经过几年探索与发展,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法规体系、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经营迈出坚实步伐。然而,随着国资监管工作的稳步开展,中小城市的国资监管工作面临的问题逐步显现。一是国有资产比重逐年降低。一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分别由中央政府、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地方中小城市所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量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稳步推进,一些地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重组,退出国有序列或被中央、省属大型企业兼并,失去控股地位。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多数国有企业已 经实现了改革,有的省份已经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十五”末期与“九五”初期相比,地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更多地集中在大型企业,更多地集中在工业领域的重点行业,更多地集中在省本级和大城市。从辽宁省2007年的情况看,国有资产在省本级的比重达到38%,沈阳、大连、鞍山、本溪等大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8%、24%、7%、7%,省本级和四市合计为94%,其余10个中小城市的国有资产总量仅占6%。二是地方国有经济现状不容乐观。首先,缺乏领军式的、重量级大型企业。以辽宁省为例,全省及9市183户监管企业中,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双超百亿元的仅有6户,双超50亿元的仅有14户。其次,企业素质和运营质量不是很高,存在着经营机制转换不快、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是很好。三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被逐步取消。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优惠政策截止到2008年。2008年以后,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解决遗留问题,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四是社会稳定压力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改制企业的一些遗留问题逐步显现,加之没有完成改制的企业因改制成本不足,导致工资、保险等无法落实,社会稳定工作压力较大。
由此可见,中小城市国资监管工作与国家、省以及大中城市国资监管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处于国有企业数量逐年减少,国有资产比重逐年降低和优惠政策被逐步取消的尴尬境地。
二、中小城市国资监管机构工作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行政机构设置中,一直实行“上下对口”、自成体系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小城市在政府职能分工时自然将与国资监管职能相关的工作交由国资委办理,而中小城市的国资监管机构与国务院、省政府的国资监管机构在监管范围,工作方式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一)壳企业处理任重道远
国家和省级国资委授权管理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国有企业的精华部分,是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的重要载体。而中小城市国有企业除占总数很少的公益性企业外,多为小型竞争性企业,处于改制退出范围之内。这些企业规模小、包袱重、资产存量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形成了大量的“壳”企业。“壳”企业是指长期停产放假或有少量生产经营活动及改制留守的各类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壳”企业占中小城市全部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壳”企业的成因复杂,形式多样,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规范、冗员多、损失大、监管不力等情况。“壳”企业处理是中小城市国资监管机构面临的特殊性工作,工作中缺少有效办法和典型经验,一些“壳”企业暂时还难以改制或做销号处理,处理工作任重道远。
(二)城市经营在探索中前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营城市工作在很多省市成功开展, 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中小型城市依靠城市经营使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地位快速提高,影响力迅速扩大。城市经营有多种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但核心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资源进行集聚、重 组和市场化运作,使城市资源实现了“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城市经营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处置问题,中小城市国有企业负担沉重,改制成本严重不足,一些企业的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在银行抵押,有的转入长城公司等四大债权公司。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与国企改制成本不足这对矛盾要求各中小城市国资监管机构勇挑重担,千方百计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妥善安置国有企业职工,为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并在实践中摸索出成功的工作经验。
(三)厂办大集体改革刚刚破题
厂办大集体企业是国有企业批准并资助兴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或其他形式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办大集体依附于主办国有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曾经为发展经济和安置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厂办大集体企业规模小、冗员多、产权不清、机制不活、管理不善、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妥善解决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问题,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国函„2005‟88号)。但由于改革成本不足等原因,一些中小城市的厂办大集体改革还没有全面启动实施.三、中小城市国资监管工作的主要思路
中小城市国资监管工作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面临许多不 利因素,但在实际监管实践中,一些城市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开创了国资监管工作的崭新局面。
(一)推进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质量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对改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方向和成效。当前中小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处于竞争领域的中小企业要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国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推进改制中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做到“两个结合”。两个转变是:从单一企业推进向全局统筹转变;从单一推进改制向改制与破产销号并重转变。两个结合是:改制与发展相结合;改制与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结合。二是对一些资本运营类、基础设施类、公益性等暂不具备股份制改革条件的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各地区可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精心谋划,科学组织,通过公司制改革,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国有骨干企业。同时,积极推进市本级企业与中央、省直属企业以及区域企业之间的重组,引进域内外的战略伙伴,提升本地区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做好改制企业的履约监管工作。中小城市国资监管机构要注重已完成改制操作企业的监管工作,巩固改革成果,维护职工权益。要在改制程序、手续、文件等方面进行审查。要按照改制时签定的协议,督促检查各项条款的落实情况,跟踪资金的到位情况,承诺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情况。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做好对改革成效的考量评价。
(二)扩大监管范围,提高行政效能 国有资产不仅仅指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国家、国有单位和有国有经济成份的企业投资所形成的国有资产、国有权益,国家依法拥有的资产、资源、权益、权属、特许行为等,都属于国有资产。中小城市国资监管机构由于监管对象较少,在实际中工作中往往被授权为全管理,即将上述资产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全监管”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完善,一些城市国资委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能,因地制宜的得到扩展和强化,这符合精简机构,提高效能的政府机构改革的宗旨,诠释了国资委作为特设机构的内涵,为中小城市国资委监管机构在运行机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这方面辽宁省鞍山市国资监管工作很有借鉴意义。鞍山市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明确: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全部国有资产纳入国资监管范围,市政府又具体授权“四全”管理。“四全”管理包括全范围、全过程、全规范和全监督四项基本内容。“全范围”是指国有资产的监管要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等属于国有性质的一切资产;“全过程”是指国有资产的管理从国有资产的取得,对外投资、资本运营,到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及国有资产处置、再投入等全部过程;“全规范”是指对整个国有资产监管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管理方法、手段、管理行为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法定的管理程序;“全监督”是指一方面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全范围、全过程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指国有资产的监管行为要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行政监督和全社会的监督。“四全”管理的经验,受到辽宁省国资委的高度评价。
(三)搞活经营,做大国有资产总量
增加资本收益,做大资产总量,是中小城市国资委的重要职责,而搞活国有资产经营是做大国有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搞好国有资产经营,要牢固树立“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的理念,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同时,积极开展国有资本经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搞活经营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一是做好城市经营。把城市的空间当作重要的国有资产来管理,把城市的开发建设作为商品来经营,挖掘城市无形资产,通过有效运营,形成新的增量和优势产业。城市无形资产外延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城市的独特历史人文景观、独特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独特的城市布局规划和区位优势、独特的城市社会发展战略等,它体现了城市的价值,是城市经济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之源。中小城市国资委在搞好城市无形资产工作中,可先将工作重点放在挖掘、整理、估算城市无形资产存量上,条件成熟逐步量化,逐步转化为实体经济。二是搞好资源性及尚未启用的资产经营。资源性资产即自然资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它是不通过人类劳动而在自然界运动中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它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和人造财产的源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还有一些由国家投资形成或属于国家所有的尚未被人们所认知的资产,它体现出与时代特征相对应的价值。中小城市国资委监管机构可组织专人对这类资产、资源进行调研,逐步将各类资产纳入监管和经营范围。三是通过不良资产打包回购,盘活一批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 发展,处于城区内的国有企业抵押资产中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有较大增值空间,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可通过打包回购,盘活这部分资产,并将这部分资产与城市规划发展结合起来处置,在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原企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四是对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国有资产进行科学整合,通过有效开发,合理使用,规范管理,优化重组等方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国有资产的收益。五是增加投入,在基础性、支柱性和科技先导型产业中适当增加国有资本的投入力度,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四)妥善处理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规范的过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的问题凸显出来,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与风险性都大大增强,为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稳步推进,必须下大力气处理改制企业的一些遗留问题,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1.分类处理“壳”企业。处理“壳”企业应该采取“分类管理、分批处理”的办法。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分类管理。设立各类企业托管服务中心,按行业对各类“壳”企业进行整合和管理。企业托管服务中心隶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可设置为自收自支、不定规格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受托管理“壳”企业的资产,承担改制重组、招商引资、资本运营和管理等职责;对利用资产安置职工遗留下来的不能推向社会的问题进行集中管理,具体包括遗留企业“协保”人员管理,重工伤病号管理,没有移交社会的离退休人员管理,企业精简人员、供养直系亲属、家属工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宿舍管理;负责企业债权、债务的处置。二是积极推进分批处理。对于有部分有效资产,且没有在银行抵押的“壳”企业,可采取产权转让、招商引资等方式进行改制重组。对于有部分有效资产,但大部分土地、房屋等在金融部门抵押或被债权人起诉查封的“壳”企业,组织企业与金融部门协商,回购债权,然后再通过产权转让等方式进行改制重组;对于债务包袱重、有一定数量资产、资产变现后不足以安置职工,且职工债务绝大部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出台之前形成的“壳”企业,可按照新《破产法》实施破产;对于无人员、无资产、只有少量历史欠债且形成时间较长的“壳”企业,移交托管中心管理;对于无人员、无资产、无职工债务及其它债务的纯“壳”企业予以注销;对改制留“壳”企业移交托管中心统一管理,企业应收账款由资产经营公司通过法律等渠道变现。
2.积极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是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小城市要牢牢地抓住这次机遇,妥善解决厂办集体改革问题。在工作中要坚持分类指导,通过重组改制等多种途径,分类解决职工安置等问题。对于能够重组改制的厂办大集体,采取多种方式,重组改制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对不具备改制条件或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厂办大集体,实施关闭或依法 破产。
3.妥善处理各类改制遗留问题。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是改革任务完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资监管部门的责任。对于破产矿山遗留问题、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处理、国有企业职工拖欠等问题中小城市国资委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认真做好处理工作。首先是要摸清各类遗留问题的底数,对于市本级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制定解决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其次是对政策性、区域性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真诚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来访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发生。
第二篇:加强国资监管不是替代国企改革
加强国资监管不是替代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的十字路口仍是政企之争,核心是责权利的合理划分。
在反腐大潮中,国企改革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从2014年11月底开始,中央巡视组对文化部、南方航空、中国船舶、中国联通、中国海运、华电集团、东风汽车、神华集团、中石化等13个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视。
此轮巡视开启之际,八家国企的纳入一度引发社会对国企腐败话题的热议。在已经公布的五家国企“问题清单”中,巡视组发现的国企通病颇多,其中尤以国企领导以权谋私的利益输送问题最为突出。
2月5日中央纪委网站集中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船舶、中国联通、华电集团、东风汽车、神华集团这六家单位开出的“巡视清单”,反映被巡视单位中,中国船舶、中国联通、华电集团、神华集团均在“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方面存在问题。
2014年上半年有超过40名央企负责人的腐败问题暴露,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国企监管不到位和国企高管的收入问题不断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众多的国企贪腐和管理问题使社会和公众发问: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国企的监管体制到哪儿去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何不能防范和杜绝腐败问题?国企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否还需要坚持?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继续加强和完善现有国资监管体制,以维护出资人权利为核心,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一些国企经营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有效监督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这种做法行得通吗?
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国资委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建立了由16个规章和80余件规范性文件及各省区市国资委制定的1200多件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国有资产法规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实录》邵宁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第425页),涉及企业投资决策、重组改制、产权转(受)让、清产核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等。在延续派出稽查特派员的工作基础上,国资委向下属央企外派监事会,覆盖管辖范围内的112家企业。据统计,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稽查特派员和监事会监督检查涉及资产70.32万亿元,占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资产总额的75.8%,向国务院以及国资委报送监督检查报告(稽查报告)和专项报告1622份,揭示重大事项2684件,对3239位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了奖惩任免建议(《国有企业改革实录》邵宁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第516页)。另外,国资委主导分期分批对多家央企开展董事会试点工作。
这份亮眼的监管成绩单为何没能吓阻越演越烈的腐败和用人失察等问题的发生?难道是“牛栏关猫”吗?
另一方面,这套监管体系也使一部分国企抱怨国资委管得过多、过细,企业要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填报国资委需要的各种报表、参与被考核和各类评比工作,这导致央企总部的官僚主义现象不断加剧,有人戏称它们为“二政府”。
1月26日,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都说管得过多过细,但少有实质性内容。”国资委长期被一些非主责的细节内容所束缚,而对国企资源浪费、领导班子腐败等关键问题却几近失声。
这段话说明目前的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是该管的没管住,不该管的管了不少。据悉,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拥有近30个司局、300多个处室,管理旗下112家央企和业务,指导全国地方国资委的工作。
这套监管体系的问题核心是国资委在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替代了企业董事会的角色,承担了企业决策的重任(包括“三重一大”),下属企业成为一个执行机构,政企分开变成了政企不分,改革主导者变成被改革者,国资委成立的初衷是建立一道隔绝政府行政干预企业的屏障,最后却还是演变成行政干预的抓手。
糟糕的是,国资委即使替代了企业董事会的角色,却又因为是专业产权管理机构的性质,不具备了解各央企所在市场、行业和客户的能力,央企的产品或服务的幅度和跨度远超过其掌控能力,因而对下属多数央企情况了解不深不透,很多管理内容也是流于形式,看报表要情况,听汇报做决策,搞调研找典型,三重一大的决策流程很难满足企业对市场和客户的变化需要的快速反应。而央企也客观形成对国资委的重大决策依赖心态,国资委没说的话不说,没做的事情不做,这也是为什么在这轮改革中众多央企少有主动改革的,这和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中国企高呼松绑的积极改革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在董事会功能上移的情况下,央企经营责任缺失的情况也很普遍。一段时期以来,国资委的薪酬管理体制导致央企负责人的收入是封顶的,高于公务员,却严重低于国内外同等规模、同等效益的企业薪酬水平。在央企主要领导收入封顶的情况下,为调动员工积极性和留住业务骨干,央企内部出现工资收入倒挂的现象,中层收入高于企业班子成员甚至“一把手”,奖惩的失调必然是企业责任的缺失,企业经营班子满足于守摊子,进取精神缺缺,也容易诱发一些企业负责人屡屡利用职权产生寻租行为,导致违法乱纪。
这就是典型的“一股独大”的国企痼疾。
最重要的是,是否需要改变这种监管体系,也就是国资委要还董事会的主要权力给企业,这里的关键是人事权下放,由股东们按照市场要求组建董事会,董事会选聘企业经营班子。但下放后如何监督管理国有企业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以党组织为核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现场监督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定位企业中的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的贯彻执行。按照这个精神和《公司法》的规范,央企党组织探索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做法,通过法定程序使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促进了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
如果推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不仅会产生与《公司法》等有关企业法律的重大冲突或修改,也会出现党组织能否承担企业经营盈亏责任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体制的倒退。
国企改革的十字路口仍是政企之争,核心是责权利的合理划分。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牟利组织,与政府机构有很大不同的是,企业收入的来源是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按照盈亏情况支付员工合理报酬,因此企业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每个员工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并根据企业效益获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也有经营失败企业面临破产、职工面临失业的结局。这不同于政府机构是依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机构规模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如果因为政府是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就忽视企业的自利性质,按照政府运转规则来管理企业,会把企业变成“政府头、企业身”的怪胎,不死不活维持现状或不断寻求各级政府的保护。垄断国企另作他论。
针对国企的监管问题,1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表示,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
笔者认为,现阶段国有监管体制改革应继续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16字要求来做好顶层设计,使国有资产管理进化为国有资本管理,重点把握两个方向:
在企业经营体制方面,国资委要充分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下放董事会权力,不再直接任命和管理央企经营班子。股东们如何组建企业董事会、董事会如何招聘总经理是两个关键环节。
建议股东们充分运用市场力量、按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来建设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如果股东没有把握选择合格的董事,可以委托一些国内外中介机构,如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来完成董事的寻找和推荐。董事也要有任期和考核制度,原则上与经营班子同进同退。董事会在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议事规则。原则上公务员或政府其他人员进入董事会和高管班子也要通过市场招聘进行,按经营管理能力高低决定是否录用,不能通过行政任命方式或具有行政级别。如是央企内部高管人员晋升为董事,也要切断与企业任职期间的利益联系,不能出现交叉任职,责任、利益不清的情况。
至于是否需要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来集中管理一些央企,把产权管理和行业战略布局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以探讨,但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不能让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类似机构替代国资委,成为新的“老板加婆婆”,实际变成换汤不换药,多一个管理层次。另外,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责权利的划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如何管理旗下多个央企也是一个难题。
在股东监督方面,国资委或其他国资监管机构应回归股东定位,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加强监事会建设,监事成员除了从现有公务员和央企高管队伍中选拔外,更多要从市场中招聘和选拔,使用和培养一批具有行业、业务、财务、法律复合型知识的专家队伍,并提供合理甚至较高的报酬,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督促监事会用足《公司法》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利用合法途径开展强力监督。另外,股东也要探索寻求利用社会、证券、媒体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全方位、有效的监督资源体系。
按此思路建设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能国企的股东们会为董事、监事、高管们支付高额的薪酬,但也可能会吸引一流的经营管理人才进入高管团队,使企业运营高效和盈利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优化,减少或杜绝寻租和输送利益等违法乱纪行为,避免国企出现有世界上最便宜的企业家,也有最昂贵的企业制度的困境。
第三篇:国资委监管企业
北京市国资委监管企业:
北巴传媒福田汽车太行水泥惠泉啤酒首旅股份燕京啤酒北辰实业京能置业京能热电华夏银行 西单商场同仁堂双鹤药业北京城乡万东医疗京东方首开股份北京城建首创股份北京银行全聚德电子城三元股份北人股份*ST珠江首钢股份王府井S前锋京投银泰七星电子昊华能源首都信息首创置业同仁科技金隅股份北京发展北控水务北京控股北京建设首长宝佳首长国际首长科技首长四方信息科技 河北是国资委监管企业:
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
内蒙古日信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盐务局内蒙古新城宾馆旅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包钢集团简介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简介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
工业集团
投融资集团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地产集团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金融企业
商贸物流及其他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进出口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重庆三峡银行股份公司
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 渝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丹棱县国资监管经验交流材料
丹棱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2011全市国资监管工作会议
经验交流材料
丹棱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2011年12月19日)
我县国资监管工作按照“在监管中服好务,在服务中监管好”的工作思路,积极围绕县委“三五”战略,以盘活、整合资产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在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整合优势资源方面做文章
2011年,我局共对全县十三宗国有资产处置行为进行了审批,委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了九宗国有资产的公开处置,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实现资产处置收入3968万元,高出评估价值1890万元,已完成缴库1373万元。另外,通过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门市实行签订规范性过渡合同,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共签订过渡性门市租赁合同54份,实现租金收入50万元。
1.成功启动、实施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专项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合理、有效盘活闲置资产,避免资产因长期闲置而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经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形成决定,在全县开展盘活闲置国有 1
资产专项工作,对部分闲置国有资产进行对外公开处置。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丹棱县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办印发了《丹棱县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专项工作责任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表》,落实了每宗资产涉及的牵头县级领导、牵头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及工作完成时间。此次专项工作,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涉及撤乡并镇所闲置乡镇国有资产、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所闲置中小学校国有资产、闲置国有土地、国有储备存量土地及各单位经营性门市和公有住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我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模式,通过(1)严格资产处置程序(首先进行产权界定;其次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价值评估;最后拟定处置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委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拍卖);(2)强化包装推介(通过电视、报刊、短信及张贴公告等方式发布信息,努力拓宽资产处置信息知晓面);
(3)成立丹棱县国有资产处置底价确定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为成员,集体研究确定每宗资产出让底价)等方式,现已成功实现第一批闲置资产处置收益579万元,高出评估价值294万元,高出出让底价168万元。
2.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门市综合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门市管理,促进资产优化配置、合理使用,遵循“资产保值增值,社会稳定和谐”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我局负责牵头,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县房管局为协作部门,全面开展经营性门市综合管理工作。全县各单位现登记备案的经营性门
2市共473间(其中83间位于乡镇),分属于40个单位,部分已办理相关权证,其中因原单位贷款债务现抵押于银行50间。除极少部分门市受地域经济条件限制而空置外,其余门市均已对外出租。原资产管护单位在门市出租时多数存在租赁合同租期长短不一(部分存在超长期5-10年合同现象)、合同格式不规范、合同要件缺失、租金过低等问题。为有效规避以上问题,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我局通过采取如下措施,力争经营性门市租金收入突破100万元:
(1)对原属自收自支单位或差额拨款单位管理的190间门市仍由原单位经营管理。
(2)对原属财政全额负担单位管理的273间门市,待委托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市场调查及出具评估报告,并征求县房管局意见后,由我局作为资产产权方,原门市构建单位作为资产管护方,与现承租人共同签订《门市租赁合同》,实行一年一签,租金一年一定;对空置、租赁合同到期未续租等具备公开竞租条件的门市,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统一实行公开竞租,达到资产收益最大化。
(3)门市租金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缴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专户”,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同时,按租金收入的20%返还各资产管护单位,用于门市的日常管护。
3.盘活、整合粮食系统优势资源
为有效推进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成功处置原城
3关粮站为契机(实现处置收益3145.8万元,成交单价107万元/亩,创造了我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单价),全力配合县粮食局,做好省粮食储备库南门山中心储备库整体异地搬迁重建工作。同时,我局将联合县粮食局进一步盘活、整合分布在各乡镇的闲置粮店、粮站等闲置固定资产。
4.强化国资监管基础工作,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
(1)按照中央、省、市各级文件要求,我局在原有国有企业资产统计年报制的基础上,及时构建了丹棱县国有企业“大监测”财务快报体系,对县属8户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报表月报制,动态了解、掌握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及其营运情况。
(2)县属8户国有企业通过201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各自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改落实,并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制度,规范了企业财务管理。
(3)为及时纠正我县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确保顺利通过中央、省、市督导检查,按照县人民政府要求,共清理、规范公务用车21辆。
(4)我局联合县财政局全面完成全县115个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数据录入工作,通过信息年报制,建立完善各单位内部经常性资产清查工作机制。
(二)扎实基础,努力推进政府性融资工作
1.积极储备、编制政府性融资项目
作为我县唯一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县新兴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正积极与省、市、县三级农发行联系,加强项目的储备及
4编制。目前,新兴公司正加紧储备、编制土地增减挂钩、黑滩子水库、观音崖水库三个政府性融资项目。其中,由县金融办牵头,县国土资源局、县国资局紧密配合,通过与县农发行多次洽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拟由新兴公司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及农民集中安置建设项目(即“双挂钩”项目)向县农发行融资借款1亿元,借款期限共5年。目前,各相关部门正通力配合,全力以赴完善项目融资所需相关手续,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项目按时启动,力争实现我县政府性融资工作新突破。
截止2011年11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9337万元,资产总额3.31亿元,负债总额5231万元(其中银行借款325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79亿元(其中实收资本9337万元),资产负债率15.80%,公司营业总收入643万元,营业利润614万元,营业外收入(财政补助资金)776万元,利润总额1385万元。
2.开拓思路,充分利用贷款项目争取再融资工作
县新兴公司以丹名路等四条农村断头路改造2000万元融资借款项目为载体,会同县机械产业园区、县经信局、县金融办及县国资局联合编制了《丹棱县机械产业园区2011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成功实现了向上争取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200万元。
二、2012年工作要点
(一)全面、快速推进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专项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将进一步督促、配合各牵头责任单位,协调解决相关闲置资产历史遗留问题,努力通
5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尽早完成对外公开处置,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以合理、有效盘活闲置资产,避免资产因长期闲置而流失。
(二)建立、完善经营性门市常态化综合管理机制
以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门市综合管理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完善常态化综合管理机制,将全县473间经营性门市划分为自主管理和统一管理两大类别,通过①规范租赁行为;②分批次、梯度对外处置;③空置门市调剂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市场化配置。
(三)整合资源,为政府融资提供支持
政府融资,落实抵押物是关键。我局将继续加大整合力度,包装整合国有资产,为政府融资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全力协助县金融办尽快完成新兴公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及农民集中安置建设项目(即“双挂钩”项目)1亿元融资借款项目申报工作。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五篇:国资监管月份工作计划
一、重点工作安排
1、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市直工业系统整合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工作,积极做好综合、人事、资产审核、属地管理、稳定和监督的相关工作。(全委)
2、做好市属企业治理商业贿赂日常工作,接受市治贿办对我委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调研。(监察室、人教处、产权处)
3、与各被考核单位签定业绩考核责任书,并对四家工业资产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工作。(考核处)
4、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继续配合做好市建筑改制办的改革改制工作,集团、股份和等重点企业资产重组工作。(改革处)
5、准备印发《市国有产权转让规程》和《市国有产权转让流程图》。(产权处)
二、考核评价工作
1、印发《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核销处置管理办法》。
三、产权管理工作
1、继续协调与规范有关企业改制、产权转让和资产处置等工作。
2、继续做好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和产权登记管理的日常工作。
四、改革发展工作
1、根据委领导要求做好市工改办的常设机构开展市直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2、配合做好通达公司、双良公司拆迁补偿等相关费用的协调服务工作。
3、根据年初计划安排,启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
五、人事教育工作
1、继续做好部分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充实的准备工作。
2、根据上级的部署,继续完成公务员登记的后续工作。
3、建立新一轮市属企业领导后备人员名单和信息库,督促有关市属企业党委落实对后备人员的培养工作。
4、牵头组织好企业领导人员专题培训班。
5、配合市委组织部就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监督工作进行调研;继续做好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问题专题调研工作。
六、纪检监察工作
1、接受市纪委对我委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的检查。
2、聘请国资委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监督员。
七、办公室综合工作
1、加大市政府年初下达给本委的九项目标任务的督查督办力度,对照《市级机关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做好自评工作。
2、继续做好本委修志工作,按照工作序时进度做好有关长编的编写工作,在市方志办和市财政局联合督查组的检查指导下,完善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工作。
3、按照市委保密局的要求,在建立并完善本委保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工作,做好迎接市委保密局年底检查的准备工作。
4、按照市财政部门的布置和要求,做好非税收入清理和委机关固定资产清理上报工作,并继续做好XX年年部门预算项目经费编制核对工作。
5、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布署,力争完成正版化软件调试安装工作,迎接市信息办、市正版化软件局的检查。
6、根据市政府和市行政执法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好本委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相关资料的整理,迎接市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的检查。
7、做好全年本委信访件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在完备资料的基础上,迎接市纪委信访工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