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悟讲话精髓 提升思想境界
领悟讲话精髓 提升思想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推动党和国家取得了新成就、树立了新风气、开创了新局面。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幼儿园支部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讲话贯穿的历史担当精神,把使命铭记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任,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讲话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讲话贯穿的务实思想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奋力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主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展开,阐发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是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通过深入的学习思考,全面理解讲话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准确把握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努力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是思想上的强大武器,又是行动上的科学指南。通过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补足我们精神上的“钙”,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坚决守住理想信念的主线,守住为民服务的生命线,守住道德操守的底线,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作风建设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把讲话精神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检视我们的思想和作风,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切实解决形式主义、2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作风的新气象新变化。
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自身理论武装建设,讲话精神指引工作方向,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为全面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实施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提升思想境界 追求幸福人生
提升思想境界 追求幸福人生
众所周知,一个人心胸是否开阔,能否与同事友好相处,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是能不能幸福的关键。可是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工作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情绪,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校开展了“赠老师一本书”活动。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情况量身订做,分别为每一位教师赠送一本书。有《脾气没了,福气来了》、《这样做教师更幸福》、《班主任兵法》、《拿第一名的方法》、《心理学》等等。学校规定读书时间,并让教师不断交流,写心得体会。经过这半期的学习磨练。教师们脾气躁的变得沉稳了,说话直得变得含蓄了,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了,教学更得法了,班主任工作也做得更得心应手了。每个人都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南阳市三十七小学杨建玲供稿
第三篇:领悟思品课改精髓讲解
领悟思品课改精髓,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说说我的2010年夏初中思想培训心得体会
靖江市斜桥中学 朱敏
2010年的夏天,我分别参加了泰州市和靖江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两次培训,负责培训的专家老师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精神大餐。总体说来,两次培训说得最多的还是有效教学,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我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对于有效教学,有各种版本的说法,现在普遍认可的是所谓的有效也就是在课堂时间内,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再认或再现出来。何谓效,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效”?怎样才能算是有“效”?教育不同于经济,不同于企业,企业的效果可以用各种指标直接加以衡量,但是教育不是能够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俗话说:十年树林,百年树人,教育一个人,让一个人得以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衡量的,也不是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有时候,课堂上看似无效的讲解,却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给学生带来一生中难忘的财富,有时候教师的一句笑话能够激发学生对幽默的兴趣,甚至他将成可能成为小品的创作者、影视剧作家。从现实的名家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的“效”有时并不在课堂之中,而是在课堂之外。我们再回到之前的追问:何谓有效?个人认为有效的课堂并不仅仅是用成绩的分数来衡量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也不仅仅是从课堂的节奏上表现出来的,有效的教学应该在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够将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教师的为人的理念永远记住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的效果。
从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是从学生的终身的发展的角度来说的,因此,教育教学的有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的发展,比如,从学习方式来说,学生从老师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并运用了老师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
二、怎样实施有效教学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要角色,提高的思品课的有效性得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我们从教师角度出发,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准确地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有句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本身的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素质,来自于扎实的学术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更来自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好的老师能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找学生谈心、说教就能做到的。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我有空就会去研究学生,从他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朋友圈,到他的家庭背景……跟学生谈话时,我也很少直奔主题,说你学习成绩如何如何。相反,我可能会问一下他最近有没有什么烦恼、薄弱科目有没有进步等等。这种关心,往往比你直截了当的‘说教’更有感化力。”
“以为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价值理念。由于遗传因素、家庭背景、生活历程、初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特长等方面千差万别,形成了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尊重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发展中学会读书,明白事理,感知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锤炼,心智得到发展开化。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我们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自己的孩子,爱他们,才能教好他们,包容他们,感化他们。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我们把学生的权利、教师的义务记在心间,把民主法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定位,我认为在不同时期角色应该有所区别。当所学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讲解时,我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差不多属于专业型的学者。当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点拨指导,他们的活动需要指导时,我们就是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学生的合作者,我们和他们一起学习,我们可能只是比他们成绩稍稍好一点的学长。
(二)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靠老师慢慢培养的。
1.教师需要一点幽默感。人们喜欢和有幽默感人的相处,因为他们使人心情放松,气氛融洽。学生喜欢谁?是一本正经、老讲大道理的思品老师,还是具有幽默细胞的老师呢?答案不言而喻。
2.教师语言需要生动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的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重要的创造工具。”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经济制度时,可以这样做:先出示经济成分图,接着说“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研究这个经济大烧饼,这个饼有多种馅料组成,你知道有哪些馅料吗?这些馅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一个原本比较抽象的东西经过我们这么一个形象的生动的比喻似乎变得简单而且好懂起来。当然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经济之树等将这个知识生动化。再比如学习《处处保护》一课,同学们,你的眼睛够厉害吗?你能看见我们的身上始终有一把保护伞在随时保护我们吗?
3.教师授课内容生活化。基于生活、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是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对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应把它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要不断将时代信息引入课堂教学的园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用生动活泼的生活材料营造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使呆板的概念鲜活化、抽象的原理形象化、空洞的理论具体化、为教学增添乐趣。讲《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时,我以“煮蛋”这一生活小事作为开场白:用一个长宽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估计只能加50毫升左右),盖盖,打火,1分钟左右水开,再过三分钟熄火,利用余热著3分钟,日本人是这样煮蛋的。再看看我们怎样干的:打开液化气,放上锅,添进一瓢凉水(大约250毫升左右),放进鸡蛋,盖上锅盖。3分钟左右水开,再煮大约10分钟,才熄火。特别提示:据专家计算过,前者起码节约4/5的水和2/3以上的热能。从一件生活小事让学生看出中立两国在利用资源方面的差距,而中国的现状更需要每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从小就应树立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从每一个生活细节上约束自已,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学生回到生活,最后又高于生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联系社会生活,联系时事,可以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向大家报告新近发生的校内外、国内外大事,并简要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相关解读。
4.创设情境,充分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实物演示情境,图片展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活动创设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
其次我们再从学生的角度谈谈: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可见,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它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去实施的一种教育。它重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如学习《环境问题》内容时,指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对环境为题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所学知识就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学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竞争与合作》内容时,引导学生从喝牛奶谈起,对蒙牛牛奶和伊利牛奶之间的技术竞争和友好合作,并非互相拆台,恶意诋毁,最终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共同协作,而且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如果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则会让合作学习走向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正是合作学习应追求的目标与境界。如果任学生自由发挥,弊端很多。如果教师也投入其中,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活动有第一时间的了解,而且可以适时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这样就做到合作无处不在,符合合作精神的要求。课堂合作、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已取得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三)突出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以《礼仪展风采》为例,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以及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我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和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对待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以及怎么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由于课前做好了预习,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课堂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个框题是讲述“礼仪展风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站姿一定要比平时更加端正,更加注重礼仪。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观念的创新,有助于内容的创新,有助于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学法的创新。
第四篇:认真解读十九大报告 深刻领悟思想精髓
认真解读十九大报告 深刻领悟思想精髓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今天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无限期待的心情认真收看了十九大开幕会,细心倾听了习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内心感到异常振奋,更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报告提出了四个重要概念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4、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以十九大伟大构想为指导,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懈奋斗!!
十 九 大 报 告 学习心 得
第五篇:领悟思品课改精髓,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领悟思品课改精髓,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sxpdjx
发布时间:2009-03-24 13:14:19
浏览次数:366 领悟思品课改精髓,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下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能力求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转化师生角色,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都取得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得这门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每况愈下(中考分值不断降低),这导致了学生德育能力的下降,也完全违背了品德教学的初衷。因此,改变品德课的教学现状迫在眉睫。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行开放式教学,真正去领悟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一、领悟思品课改精髓 思想品德课改革的精髓就是以之前的意在强化“政治性”转化为“人文性”,以“服从”转变为“做人”,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其具体体现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身心发育、认知水平等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自觉参与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终生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向我们思品教育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思品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思维,挖掘个人的潜力,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会自主,会合作、会探究?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可见,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它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去实施的一种教育。它重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如学习《环境问题》内容时,指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对环境为题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所学知识就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学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竞争与合作》内容时,引导学生从喝牛奶谈起,对蒙牛牛奶和伊利牛奶之间的技术竞争和友好合作,并非互相拆台,恶意诋毁,最终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共同协作,而且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如果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则会让合作学习走向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正是合作学习应追求的目标与境界。如果任学生自由发挥,弊端很多。如果教师也投入其中,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活动有第一时间的了解,而且可以适时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这样就做到合作无处不在,符合合作精神的要求。课堂合作、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已取得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3、突出探究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以《礼仪展风采》为例,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以及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我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和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对待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以及怎么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由于课前做好了预习,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课堂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个框题是讲述“礼仪展风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站姿一定要比平时更加端正,更加注重礼仪。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观念的创新,有助于内容的创新,有助于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学法的创新。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真实的问题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不是教师主观的问题,更不是为提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无效问题,而多引导学生对现实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以学好思品知识,提高道德修养。
!本文来自:【思想品德教学网